20180502 - 幼童患眼瞼下垂 宜小學前「開刀」

標題:幼童患眼瞼下垂 宜小學前「開刀」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奧比斯每年會在小學推行「蒙眼午餐」活動,讓學生感受失明人士的不便,今年主題為「小兒眼瞼下垂」。有醫生指,臨牀上本港每年約有十宗新症,主要是單眼發病,因提瞼肌發育不健全所致,不少家長發現子女出生時眼瞼下垂,便擔心影響視力冀即進行手術,但由於眼組織尚未發育完成,醫生建議手術在小學入學前進行,亦提醒家長可觀察兒童眼珠黑色位置,是否被眼瞼覆蓋多於一毫米,以判斷是否患上眼瞼下垂。

  小兒眼瞼下垂在香港並非常見疾病,美國每約八百四十人出生,便有一個相關個案,但本港則未有正式統計,奧比斯義務眼科醫生、香港防盲協會主席李琬微指,臨牀上本港每年約有十宗新症,主要成因由於「提瞼肌」發育不良,令眼瞼不能向上抬起,若眼珠黑色位置被眼瞼覆蓋多於一毫米,或眼珠黑色位置有多於五分之一被眼瞼覆蓋,即可定義為輕度眼瞼下垂,外觀與一般人明顯有異。

  眼瞼下垂大部分約在一歲便會發現問題,李琬微提醒,下垂的眼皮可壓着眼球或阻擋視線,造成深度散光或弱視,若過了視力發育的黃金時期,弱視更無法醫治,永久影響視力。李指,家長發現小朋友眼皮下垂時,大多會認為需要即時接受手術,但李稱,由於兒童眼組織仍未完全發展,因此建議小朋友在六至七歲才接受手術,手術前應作定期跟進檢查,預防有弱視情況。

  今年四歲的兌謙患有先天性眼瞼下垂,屬中度程度。父親紀先生指,一開始兌謙出生時以為「隻眼還沒有全張開,可以再觀察。」但紀先生發現兒子眼瞼下垂情況持續,再次求醫後確診先天性提瞼肌發育不良,他坦言當時十分擔心會影響兒子日後外觀及視力,指兒子「正常水平視野沒有特別,但當要抬頭望,便有一隻眼睛遮住了。」

  紀先生指,幸檢查後發現兒子視力沒有受損,因此決定入讀小學前為兒子進行手術,李琬微稱,手術前會每約半年為兌謙進行檢查,如果發覺視力有弱視情況,可能需要提早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