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30 - 補習老師藤條虐打六歲童

標題:補習老師藤條虐打六歲童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有家長於社交網站facebook「盡在元朗」群組貼文,聲稱六歲兒子遭天水圍天頌苑一個單位內開設的私人補習社老師體罰,並上載五張傷痕纍纍相片,提醒各家長留意。相片可見,男童雙腿各有十多條疑「藤條痕」。據知,事發於本周二(廿七日),涉事男童被指偷去該老師的手機防塵塞,而遭人體罰。警方證實,天水圍警署昨收到相關報警求助。

懷疑是涉事小一生的父親在網上留言,指前晚與涉事補習社老師理論,引述對方回應聲言不覺得自己過分及有錯。他又引述老師指事後已替其子「冰敷」,並致電告知男童母親承認體罰其子,但並不「嚴重」,着她「放心」。



標題:天水圍補習導師 疑打籐虐6歲童
報章:晴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天水圍和葵涌接連傳出虐待兒童事件,其中一名6歲男童疑在補習社遭老師體罰,致雙腳滿布籐條印,但家長只把事件經過和照片上載facebook,一度啞忍沒有報警,引來網友爭論。
昨天在一個facebook群組上,該名家長上載了一輯照片,相中可見一名小朋友兩腿傷痕纍纍;家長還透露,其兒子在天水圍一間位於居屋的私人補習上課,期間當着十名小朋友面前,被老師罰站在一張椅上,再被摺起褲腳以籐條狂打,結果每隻腳上不少於15條籐條印。
不過這名家長又表示,因為兒子「唔想警察拉呢個老師」,所以沒有報警。
照片上載數小時後,已引來數百名網民議論。有網民認為這名家長應該報警,把涉案人繩之於法,並提醒家長們應把小朋友交給可靠的保母照顧,並多留意小孩身體狀況。

葵涌36歲母疑虐兒
消息稱,經網友的「忠告」後,該家長表示已向補習社查問究竟,並已決定報警。
另外,昨天上午11時許,葵涌華瑤路一間學校的職員報警,指一名六歲李姓男生,本周二(27日)在屏麗徑住所遭母親襲擊,致面部紅腫。警方經調後查,認為箇中涉及虐待兒童,已將男童的36歲母親拘捕。

20150130 - 極罕腦膜炎惡菌 母嬰傳播

標題:極罕腦膜炎惡菌 母嬰傳播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於兩名初生嬰及一名產婦身上,首次發現可致腦膜炎的「伊利沙伯腦脊髓膜炎菌」,並證實可經母嬰傳播。其中一名受感染女嬰三十周早產,一度腦出血,幸三名病人終康復。港大專家指,該菌於二○一一年全球首次在非洲的瘧蚊腸道內發現,但暫未能確認蚊子是否傳播媒介。

研究報告刊於美國疾控中心《新發現傳染病期刊》。本港三宗病例均來自東區醫院,首名患者是該院出生廿一日大男嬰,足月後因發燒在二○一二年七月再入院,診斷為腦膜炎並接受抗生素治療,三周後出院。男嬰母親在差不多時期發燒入院,並有發冷、腹痛等,六日後出院。

女嬰母親檢驗呈陽性
同年十一月,懷孕三十周的卅三歲孕婦因羊水穿破入院,並入住上述男嬰母親曾留醫的病房。她三日後發燒,須緊急剖腹分娩,及後診斷有羊膜炎。她誕下的女嬰出生時蒼白脆弱,曾呼吸停頓需心肺復甦,更有腦膜炎及腦出血,幸終康復,母女留醫八日及五十四日。

兩名初生嬰均無神經系統後遺症,血液和腦脊髓液皆驗出一種不知名細菌;女嬰母親盆腔及子宮亦有該菌,唯獨男嬰母親呈陰性。

參與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劉嘉珮說,化驗證實三人感染「伊利沙伯腦脊髓膜炎菌」。該菌於一一年首次在中非共和國一種「岡比亞瘧蚊」的腸道發現,及後被發現可致初生嬰腦膜炎,亦曾在新加坡醫院的深切治療部爆發。她強調,暫未能證實瘧蚊可傳播該菌。

疑從病房感染傳胎兒
她指出,基因排序顯示第二名產婦與女兒的細菌基因高度脗合,屬母嬰傳播的有力證明;雖然首名產婦沒驗出該菌,但因兩名產婦曾入住同一病房,暫不能排除二人經環境受感染,再傳染胎兒。

東區醫院事後加強感染控制措施,再無新增個案。她指該菌可致敗血症,且有多重抗藥性,非常罕見市民毋須過慮。港大將回顧分析過去初生嬰腦膜炎樣本,希望找出是否與此菌有關,並探討應否讓帶菌孕婦及早服抗生素,預防母嬰傳播。

衞生防護中心指,已知悉港大的報告。該種感染過去在外國曾有報道,惟不常見。細菌經由母嬰傳播偶有發生,目前臨床建議的預防方法同樣適用於這種細菌。

20150128 - 政府軟化 擬額外資助全日幼園

標題:政府軟化 擬額外資助全日幼園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免費幼稚園教育其中一個最具爭議的議題,是對全日制及長全日制(下統稱全日制)幼園的資助。政府原本打算只讓半日制幼園免學費,惹來幼教界不滿,據了解,政府態度軟化,擬為全日制幼園提供額外資助,減輕家長的學費負擔,但仍不會人人免學費。清貧家長則可申請學費減免,最多可補貼全額學費。

清貧生享減免 最高全額
幼教界人士曾在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爭取,三類家庭:包括雙職家長、子女眾多及來自弱勢社群(屬少數族裔或孩子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均可免學費讀全日制幼稚園,惟據了解,政府「企硬」不接納此方案。
不過,政府亦有讓步,由本來半日及全日制幼稚園獲同額資助,改為向全日制幼園提供額外資助,如此全日制幼園可減少向家長收取學費,但據悉,有關資助不足以令全日制幼園免學費。不過,一如現時,政府會為清貧家庭提供安全網,家長可申請學費減免。

資助額不足以全免學費
不少家長都抱怨全日制學額不足,政府曾表示關注家長有關訴求。不過,據了解政府無意強制幼園大量加開全日制班。現時受歡迎的幼園一般傾向開辦較多半日班,以增加收生,估計將來情况會相若。

幼師薪酬掛鈎一籃子因素
另一惹關注的,是將來幼師薪酬制度。現時資助中小學教師薪酬與公務員掛鈎,按職位及年資「跳point」加薪,據了解,政府認為此機制是「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決意摒棄,將來不會在幼園實施。政府計劃將來按一籃子因素釐訂教師薪酬,包括職位、學歷、年資、工作量及性質,例如負責特殊教育的教師,工作負擔較重,可獲較高薪酬。但此方案有技術問題,若要逐一為教師評估薪酬,政府行政工作會相當龐大,故當局仍要思考實際操作模式。
教協早前稱,獲悉政府擬藉「一筆過撥款」資助幼稚園,並表明反對,擔心資助額不足會壓縮教師薪酬,據悉,政府擬將幼園開支分成多個「櫃桶」,分別涵蓋薪酬、租金、水電雜費等等,撥予幼稚園,以「N筆過撥款」模式出台。
據筆者了解,教協認為實施與公務員掛鈎的薪級表,有助留住教師人才,無論是一筆、兩筆還是N筆過撥款,教協都堅決反對。

20150127 - 與別不童﹕特殊童升小選校 按能力取所需

標題:與別不童﹕特殊童升小選校 按能力取所需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對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學生來說,從幼稚園開始,他們就要面對一場又一場的難關,而家長的責任,便是盡力為他們尋找最合適的學習方法和環境。不少SEN的小朋友智力正常,經過幼稚園階段後,理應可以入讀主流小學,不過,雖說政府鼓勵融合教育,可是並非每間主流小學的課程都適合他們,單憑學校網頁資料也難以查探學校對SEN學生的支援有多少。專家及過來人建議,家長不妨循多個渠道打探學校是否適合自己那個與別不同的孩子。

校長:帶子女視察心儀學校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為子女選小學而感到頭痛,如家中小孩有特殊學習困難,又打算入讀主流學校,家長選校時,肯定比一般家長增添了雙倍難度。

可向就讀學生探問
學校在支援SEN學生方面做得好或差,並沒有一個成績表來給家長判斷。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校長伍家珍表示,即使在這方面做得較為出色的學校,也不會特別標榜自己這個「強項」,因為這樣很易令人標籤該校的學生,對SEN或一般學生來說也不公平。她指要了解學校對SEN學生的支援,最有效的方法是向正於該校就讀的學生探問一下,亦宜先帶子女到心儀的學校視察,「因為SEN學生都較敏感,他們可能有某些原因特別不喜歡某間學校,即使家長很心儀,但SEN學生個性偏執,如他們不喜歡,入讀後更難以適應」。
麥太的兒子弘弘,在念幼稚園期間被證實患有自閉症,她隨即把兒子資料轉交衛生署以作紀錄。到弘弘5歲,將近報讀小一前,有關部門便通知麥太帶弘弘到衛生署兒童評估中心,經過專業人士評估後,發現其智力正常,加上自閉情况不太嚴重,建議他入讀主流小學。「評估的結果印成兩份,一份給我們作紀錄,另一份則送到教育局,將來弘弘獲小一派位後,該資料便會送到他被派往的學校。」
SEN小朋友一樣可以透過小一入學統籌法入讀津貼或官立小學,其申請方法和程序跟正常學生無異,然而在選寫表格時,可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的申請表內有關空格上填寫,教育局會根據家長所填寫的特殊教育類別(如聽障、自閉、過度活躍等),向有關部門索取申請兒童的資料,以便審視其學習需要,讓學校提供適切的支援。
麥太曾是小學教師,她明白無論是哪間小學,只要學校取錄了SEN小朋友,學校均會按有多少SEN學童而獲得資助,例如用作培訓教師或「購買服務」以協助這班學生。「其實每間學校都有錢去做,只是我們要知道哪間做得較深入和細緻,對這類學生的包容有多大而已。」
她又說,要得知學校在支援SEN學生方面的狀况,最直接的方法是向同路人查詢。「當時我主要參加協康會家長資源中心的活動,他們請來了不同區、不同小學的家長分享選擇小學的要點,講解各小學提供了哪些支援服務,以及服務的深入程度等,讓我們各取所需。因為每個SEN小朋友情况也不同,家長應按自己子女的情况來選擇合適的學校。」

選校近家 方便安排訓練
在選校來說,麥太最大考慮就是就近上學。「我只希望兒子入讀原區小學,除了因為方便照顧,也因為他仍然要在別的機構接受訓練和治療,加上小學又要應付功課,如果還要跨區上學,對他、對我們也很辛苦。其他小朋友放學回家,可以休息一會便做功課,但他的耐力和工作效率都比別人差一點,放學回來可能已十分疲累,有時候回家便午睡,醒來又鬧情緒,要拖到晚飯後才做功課,若每天都這樣,我們還如何為他安排訓練?每次$800的治療,只要他鬧一鬧情緒不願出發,便就此浪費了。」
查看過有關學校資料,也聽取過其他家長意見,麥太本來心儀一所區內小學,但由於她擔心弘弘不幸被派往別區,也不想太冒險,於是為兒子選擇了一間次心儀、但因母親是畢業生而有較大機會獲派的小學,最終弘弘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已獲派這間學校。
現時,弘弘已是小二生,麥太回想初上小一時,她和兒子,以及學校方面也要經過一段時間去磨合。「最初很擔心他懂不懂得提出要上洗手間,他是一個上學校圖書館、到樓下小吃部也會害怕的孩子,有時我會把要告知老師的事情寫在便條上,但原來他連把便條遞給老師的勇氣也沒有,往往要我親自打電話到學校再確認。所以,我特地當學校的午膳姨姨,只求看到他,又主動認識他的同學,再告訴他有事時,可向誰請教。」

當學校義工 主動了解校內環境
她又指出,學校也會為SEN學生「購買服務」,例如請專業治療師到校進行社交訓練、情緒訓練及言語治療等,但暫時卻看不到成效。
「社交、情緒及感統訓練等,會在課堂以外進行,但我並不清楚實際訓練內容及對兒子的成效;此外,言語治療師每月會到校兩次,他這兩天是為全校有需要的學生服務,所以每個學生每個月最多就只有兩次,每次半小時的治療,有時更要跟另一名同學一同接受訓練。不過,這些都已經比我想像中做得不錯。」麥太認為學校對SEN學生支援的資訊,都是要兒子入讀後才最清楚,「我們這些家長,不求孩子成績怎樣好,只求他們讀書開開心心。所以,我認為在選校前,甚至入學後,多爭取機會跟校長談天,了解他們對這類小朋友的態度尤為重要」。

20150126 - 止痛藥或致胎兒有缺陷

標題:止痛藥或致胎兒有缺陷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不少人頭痛、肌肉痛時,都會服食止痛藥。但假如女士懷有身孕,服止痛藥時就要加倍小心,因美國一項研究指出孕婦誤服醫生處方的鴉片類(Opioid)止痛藥,不但可能令嬰兒早產,還有機會導致腹中塊肉出現嚴重先天殘缺。
負責今次研究的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表示,鴉片類止痛藥是指可待因(Codeine)、嗎啡、可待因酮(Oxycodone)和氫可酮(Hydrocodone)等由鴉片提煉出的藥物,為目前藥力最強的鎮痛藥,醫生通常會把以上藥物開給對阿斯匹靈、布洛芬(Ibuprofen)及「撲熱息痛」(Paracetamol)等一般止痛藥無效的病人,但病人服食後可能出現惡心、極度嗜睡等副作用。

服食鴉片類須先避孕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警告,女性在服食需醫生處方的鴉片類止痛藥前,必須進行避孕。假如女性服藥時已經懷孕,可能出現早產,此外腹中寶寶更可能上癮,並出現腦部、脊椎及心臟缺陷。
由於美國一半孕婦在無計劃之下受孕,而CDC在二○○八年至二○一二年研究期間,發現逾四分一私人投保及三分一參加醫療補助計劃的婦女獲處方鴉片類止痛藥,反映不少孕婦可能已經中招。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鴉片類止痛藥例如可待因等等,為處方藥物,只有醫生處方才能夠獲得,一般市民在藥房不能自行購買。而本港醫學界亦不會將鴉片類止痛藥作一線藥物使用,只會在中度至嚴重程度痛症,而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又無效時才會處方,較多用於癌症痛症或骨痛關節痛。
另外,鴉片類止痛藥除了會有便秘等一般副作用,過量使用更可能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影響吸呼及心跳,若女士正懷孕會影響胎兒,崔建議醫生處方藥物前應查問及提醒。

20150126 - 照顧感冒稚女捱病心力交瘁媽媽跳樓亡

標題:照顧感冒稚女捱病心力交瘁媽媽跳樓亡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六歲女患感冒留院,憂心媽媽跳樓亡。近日流感肆虐,奪去多人性命,將軍澳一名婦人,因女兒患感冒送院留醫,她既擔心愛女病情,又須與丈夫輪流往醫院照顧,頻頻撲撲又連夜不能成眠,終捱出病來亦患感冒。前晚婦人帶病自醫院返回將軍澳住所,疑感心力交瘁壓力爆煲,昨凌晨留下遺書後,在廁所攀窗跳下,飛墮一樓天井身亡。其丈夫驚聞噩耗,跪屍痛哭;可憐仍患病臥床的稚女今後頓失母愛,令人心酸。

死者姓馬(三十六歲),與姓陳(三十八歲)丈夫、女兒、家翁和家姑,同住唐俊街寶盈花園第六座一中層單位。馬婦原任文員,其夫任會計,她產女後辭工當全職媽媽照顧家庭。家翁稱,媳婦很疼錫女兒,母女感情很好,然而三日前(二十二日)孫女患感冒,須在將軍澳醫院留醫,媳婦自女兒入院後很憂心,三日未有睡覺,寢食難安,每日與丈夫輪流往醫院照顧女兒,終自己亦患上感冒。

倒臥天井 夫跪屍痛哭
前日,馬婦如常往醫院,至晚上丈夫「接更」後,她才拖着帶病身軀返家。惟至昨晨四時許,馬婦的家翁突聞「砰」一聲巨響,發現屋內失去媳婦蹤影,但廁門鎖上,即以硬幣將門打開,驚見窗門開啟,心知不妙致電通知在醫院的兒子趕回家。陳由保安員陪同找尋,終發現愛妻倒臥一樓天井,相信由廁所跳下,報警求助。警方及消防趕至,架起鋁梯爬登天井營救,惜證實馬婦不治,陳上天井認屍時,跪在愛妻遺體旁痛哭。警方檢獲遺書,疑馬婦因生活問題尋死。馬婦家翁表示,事前未曾聞兒子與媳婦有爭執,不知她尋死原因,現時他和妻子未有將媳婦身亡一事告訴孫女。

「媽咪係咪去咗天堂」
陳昨懷着悲痛心情,與外母及舅仔往醫院探望女兒,三人心情哀傷,討論日後如何好好照顧稚女問題。雖然家人未有將馬婦離世一事告知其女,但女兒疑整日不見母親到來,加上見家人均神情凝重,似有所悟;期間,馬婦母親向家人感慨稱,一向精叻的外孫女,或已知道母親離世,在她探望時突問:「婆婆,媽咪係咪已經去咗天堂?」聞者鼻酸。

香港家庭及事業發展服務訓練總監司徒漢明指,父母如見年幼子女患病不適,「行唔安、食唔落」,甚至輾轉難眠絕不為奇,所承受的壓力確很大,但父母亦須明白,正因為愛錫子女,更應該注意自己身體狀況,否則難以有精神和體力照顧患病的子女,陪伴他們渡過難關。如家中有親人患病入院,照顧者須常往來醫院探望,若照顧者感到有壓力,應向親友求助,由他們協助照顧患病親人;他們也可向醫務社工求助。

20150123 - 幼園資助不夠交租 或要家長貼

標題:幼園資助不夠交租 或要家長貼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正研究免費幼教方案,該會主席鄭慕智接受有線電視專訪時表示,傾向將來所有非牟利幼稚園都得到政府資助租金,若資助額不足以繳交租金,幼稚園可向家長另外收費,但並非以學費名義收取。

鄭慕智:中小學都有額外收費
鄭慕智稱,差餉物業估價署會為各區設定合理租金水平,政府向幼園提供的租金資助會設上限,令業主不會因為有政府這「大水喉」而無限量、「瘋狂」地加租。幼園租金若超出資助上限,校方可向家長收費補貼,但並非學費的一部分。就這是否令免費幼教不再免費,鄭稱「就算中小學是免學費,都會有額外收費」。
免費幼教委員會將於年中向政府提交報告,據了解,政府會為半日制幼園提供全額教學成本資助,故免收學費,全日制幼園則只獲資助部分教學成本,家長仍需交學費。


標題:設租金資助上限 免費幼園教育夭折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推行免費幼稚園教育是特首梁振英政綱之一,但即將被宣佈變相夭折。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最終無法解決設於私人物業的幼稚園租金問題,主席鄭慕智昨稱,將設定各區租金資助上限,超額租金將以特別費用名義,由家長支付給學校,意味未能推行全免費的幼稚園教育。
有約八百間非牟利幼稚園可獲納入免費幼稚園教育計劃,各校每月租金由三千一百元至三十五萬元,當中半數獲教育局資助租金;部份幼稚園設於私人物業,但業主又同時是辦學團體。
委員會主席鄭慕智早前表明會由差餉物業估價署釐定各區幼稚園租金水平,再設定資助上限,超額租金由家長支付。有線電視訪問昨播出其訪問,鄭再指必須設資助上限,「即係變咗業主唔會因為有政府大水喉,而無限量提升租金。」

向家長收額外租金
鄭說有關學校可用特別費用名目,向家長收費以支付額外租金,「嗰個唔係學費一部份」。被問及是否等同免費幼稚園教育不會存在,他沒正面回應,只說即使免費中小學教育也有收費項目。
該委員會下月將開始寫報告,預計年中交政府作公開諮詢,未知何時落實。委員會之前所提交的報告,早已露出政府「褪軚」端倪,文件寫明只會資助學習開支和必要開支,家長仍需負擔每年數千元的雜費,即非全免費。
另外,委員會轄下資助模式工作小組昨開會,據悉先前提出撥給各校的教師薪酬支出,按中位數一筆過撥款,遭教育界大力反對後,昨提出將撥款提升至高於中位數,或採用直資學校模式,按學生人數撥款,暫未有定案。

20150122 - 跨境童勢湧北區叩門

標題:跨境童勢湧北區叩門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跨境學童包括雙非學童人數持續高企,本年度小一統一派位「跨境學童專用校網」共提供約二千六百個學額,預料整體學額能滿足需求,但當中有多達九成學額並非來自跨境童首選的北區,而是在包括遠至東涌、馬鞍山及青衣等地區小學,預料在「不選也派」的派位原則下,將有九成跨境學童「北區夢碎」。有校長和家長團體均預期,將有大批跨境童家長不滿派位結果,勢掀北區小學「叩門潮」。

教育局預計新學年約有二千六百名跨境學童參加小一統一派位,根據「跨境學童專用校網」資料顯示,除涵蓋八個鄰近邊境校網包括屯門西、屯門東、天水圍、元朗東、上水、粉嶺、沙頭角及大埔外,還包括黃大仙兩間小學、馬鞍山兩間小學、東涌三間小學,及新增的青衣三間小學,合共僅提供二千六百一十二個小一統一派位學額,較上年度的三千一百七十七個大幅減少一成八。

北區學校提升門檻應對
跨境校網中,屯門及元朗區學額仍佔大多數,分別有八百一十七個及七百六十五個,但該兩區的學額與上年度比較,也削減最多。

至於深受雙非家長歡迎的北區,只有二百五十三個學額,也較上年度大減兩成。反觀,距離邊境甚遠的黃大仙兩間小學及青衣區三間小學,則分別增加一百個及一百七十五個小一學額。

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兼上水惠州公立學校校長陳紹鴻估計將有更多學童被迫派到偏遠地區小學,北區「叩門潮」勢一觸即發。該校正構思效法同區小學提升叩門門檻,如只向以該校為首三志願的申請人派發叩門申請表。但跨境學童政策關注組發言人張玉清則批評,教育局有關安排將跨境學童愈派愈遠,對跨境學童不公平;她預料將有大批跨境家長不滿派位結果,返回北區小學叩門。

「世襲生」蠶食派位學額
另外,當局預料將有約三萬名合資格兒童參加本年度小一統一派位,但《2015年度統一派位各小一學校網選校名冊》顯示,多間名校出現有兄姊就讀、屬學校必收的「世襲生」蠶食統一派位學額。其中,名校林立的九龍城41校網,共有五十七個統一派位學額被「世襲生」蠶食,較上年度增加十七個,其中傳統名校喇沙小學有六個統一派位學額遭蠶食。

九龍城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陳鳳雯認為,41校網小一學額競爭一直存在,雖然美東邨美德樓剛於去年落成,或令同區適齡入讀小一的學童人數增加,但認為區內部分小學增加學額,並繼續向黃大仙校網借調學額,相信能應付需求。

20150121 - 教育線眼﹕幼教界爭3類家庭享全日制免學費

標題:教育線眼﹕幼教界爭3類家庭享全日制免學費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將於年中提交建議,該會原傾向日後全額資助半日制幼稚園,但日制或長全日制(下統稱全日制)幼園則只獲部分資助,家長仍需交學費,若通過經濟審查才獲學費補貼,有關建議惹來幼教界強烈反彈。據了解,教界正向政府爭取豁免經濟審查方案,要求讓雙職、需照顧多名子女及弱勢(如孩子有特殊教育需要或為少數族裔)家庭,無條件享有免費全日制幼教。不過,據悉政府未願意接納。

3類:雙職多子女弱勢
幼教界一直爭取全數受資助全日制幼園免學費,但據了解,政府屬意以「有經濟需要」作為提供學費補貼的準則,幼教界其後提出新方案,要求「有需要」的家庭就應享有此權利,但未具體界定何謂「有需要」,例如父母工時要達多少才算是雙職家長、有多少名子女才算多等。

政府未接納免審查方案
據悉,免費幼教委員會正討論上述豁免經濟審查的方案,但政府未接納,雙方正等候顧問公司提交報告作參考。
另一幼教界關注點是幼師薪酬。據了解,教育界要求制定與公務員薪酬掛鈎的教師薪級表,為幼師薪金「包底」,但政府傾向分別為教師、校長制定兩個「薪級表」,或再加主任級變3個,再以有關職位的薪酬中位數計算幼園的薪酬開支,最後以一筆過撥款支付薪酬及水電等雜費。
據悉,幼教界不滿一筆過撥款模式,但亦願以此作基礎與政府討價還價,如要求以高於教師薪酬中位數的人工水平(而非薪酬中位數)來計算撥款額,希望撥款更充裕。
教協則擔心一筆過撥款下學校會因「手緊」壓縮教師薪酬。據稱,免費幼教委員會一名甚有話事權的委員,曾向教界人士提出微調方案,將雜費及薪酬分成「兩筆過撥款」,防止幼園用薪酬開支來補貼雜費。

葉建源質疑兩筆過撥款成效
教協總幹事葉建源稱不了解「兩筆過撥款」詳情,但質疑這仍是一筆過撥款的概念,擔心若一間幼園未用盡撥款,校方要將餘額歸還政府,但當幼師隨年資加薪至已用盡撥款,將來撥款額沒合理調升,教師加薪受限,勢重蹈社福界覆轍,難挽留人才。

20150121 - 親子關係佳 伴讀更見效 教院學者:做完功課勿只挑錯處

標題:親子關係佳 伴讀更見效 教院學者:做完功課勿只挑錯處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不少父母每日督促子女溫習和做功課,教育學院研究發現,若父母陪伴溫習,在親子關係好的情况下,63%學童有正面學習動機,但若親子關係差,則僅41%學童有正面學習動機。教院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林俊彬建議父母訂立固定時間陪子女溫習,孩子完成功課後應先讚賞,切忌只着眼於錯處而責怪子女。

無伴讀 正面學習動機僅四成
教院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新成立的亞洲家庭研小組早前訪問236名有就讀小四至小六學童的家庭,結果發現,若父母伴讀,親子關係好的家庭有63%學童有正面學習動機,較親子關係差的家庭多22個百分點。若父母沒伴讀,不論親子關係好壞,有正面學習動機的學童均僅約四成。

關係差子女只覺煩
林俊彬解釋,若親子關係好,子女會感受到父母關心自己,是為自己好,繼而內化父母的期望,有動力做好本分,並想「我做到,媽媽就會開心」;反之,若親子關係差,子女或會感到很辛苦、父母很煩,無助其學習。
就如何促進親子關係,林建議父母訂立時間表,如安排固定時間陪伴子女溫習,「父母可能很忙,每日最多只有15分鐘,但時間少不要緊,最重要是固定」,一家人一同建立「家庭常規」(family routine)。

固定時間伴讀 時間少不要緊
他補充,父母可與子女訂規則,學童多願意聽從,但切忌朝令夕改或要求過分嚴格,「要求高不可攀,子女可能會覺得橫豎怎麼也做不到,不做算了」。
做功課的先後次序亦有竅門。林指出,難及淺的功課應梅花間竹做,「難淺夾雜,子女不會整天覺得很辛苦,淺的題目做得到,會有更大自信去應付難題目」。他又提醒,子女完成功課後,父母不要只執着於錯處、責怪子女,應先讚賞他們做得對的地方,再指出有什麼可以改進。

深淺功課宜梅花間竹
讓子女贏在起跑線的風氣日盛,林俊彬認為「父母怕遲起步或會壞了子女前程」的苦心是可理解,但提醒家長要接受「人人條線都不同」,起點並不重要,最重要是天天進步,若要求超越了子女能力,「每天不斷逼,子女只會每天都要經歷挫敗」。
亞洲家庭研究小組在其網站(http://www.ied.edu.hk/fsac/)的「育兒小貼士」欄目中,每兩星期上載一篇有關家庭教育的文章,例如父母應如何讚賞子女、應該先做難抑或易的功課等,並提供研究文獻作參考。

20150119 - 幼園「糕深」題目 考起大人

標題:幼園「糕深」題目 考起大人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爸爸媽媽,饅頭、蛋糕喺用咩整?」若有小朋友問這問題,未必所有父母能解答,不過這竟是幼稚園功課題目。近日網上瘋傳一張幼稚園工作紙,要求學生把饅頭、蛋糕、腸粉等食物,與高、中、低筋麵粉、糯米粉等原材料配對,不少網民認為題目太難及無聊,坦言「我幾十歲都唔識」,亦有廚師指麵粉常混合使用,有關問題根本無絕對答案。

該張工作紙是本月一間名牌幼稚園的低班功課,題目一邊圖文並茂列出饅頭、鬆餅、蛋糕、腸粉和年糕五種食品,另一邊再列出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糯米粉及粘米粉五種食物原材料,要求學生把兩者配對。

如初中家政出題
工作紙被人上載至互聯網後引來熱議,有網民坦言題目艱深,有如初中家政科題目,亦有網民笑言「幼稚園就要答呢啲嘢,你估佢食神咩?」不少網民亦批評題目無聊,如「哇,培養緊專業餅師!」、「用咩麵粉都問,下次會唔會問起樓用咩水泥、鋼筋粗度?」亦有網民質疑該幼稚園老師出題有誤,就答案眾說紛紜,有指若要包點好吃,饅頭、鬆餅、蛋糕都應該用低筋麵粉,腸粉亦不只用粘米粉,「口味個個唔同,唔同民族又有唔同做法,點答都可以拗。」

廚藝大師有「答案」
至於正確答案是甚麼呢?香港廚師總會教練蔡俊輝指,除了年糕用糯米粉造,腸粉用粘米粉造外,饅頭、鬆餅和蛋糕均無絕對答案,因各種麵粉各有特性,如高筋麵粉所製的包點糕餅會較煙韌,低筋麵粉所製的則較鬆化等,故常會混合不同麵粉,令口感更好。

對於該工作紙題目引起熱議,非牟利幼兒教育機構議會主席曾甘秀雲認為,不能單憑一張工作紙來斷定題目深淺,一般而言,幼兒教育原則是讓學童從生活的經歷和興趣中學習,會先讓他們接觸過實物,才定出相關題目,估計老師可能曾讓學生了解麵粉種類才出題,學童有相關記憶,應可作答。

20150118 - 15年免費教育被批「假貨」

標題:15年免費教育被批「假貨」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研究落實免費幼稚園教育小組委員會昨在立法會舉行公聽會,聽取業界與持份者對落實十五年免費教育的意見,期間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批評,目前十五年免費教育的討論,傾向只提供就讀半日制幼稚園學童資助,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幼稚園的學童則不受惠,質疑港府重視教育的程度,更指摘未有慮及基層家庭的負擔。

促監管幼園濫收費
公聽會上有家長批評,當局所指的十五年免費教育為「假貨」,非全面資助半日制、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幼稚園,惟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表示,暫未有落實十五年免費教育的時間表,會盡快將該制度讓大部分家長受惠。有家長反映幼稚園雜費支出屬綑綁式收費,每年需繳付四千至五千元,認為有必要監管濫收,並為有需要家庭提供幼兒學習津貼。楊說會在考慮十五年免費教育時,審視幼園教育必須開支。

另外,爭取十五年免費教育大聯盟昨聯同逾五十名幼稚園教師到政總外請願,要求全面資助幼兒教育,拒絕以一筆過撥款形式資助學校,要求制訂薪酬架構機制,確保教師質素。召集人袁慧筠指,一筆過撥款未能支持部分幼稚園的營運,做法或會令幼稚園為控制成本,傾向聘請年資較淺的幼師,年資較深的幼師遭辭退,促請港府應全面承擔幼兒教育。


標題:促全面資助幼兒教育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未有落實十五年免費教育,只給予幼稚園教師一筆過撥款資助,未設立幼教教師薪酬架構,一班教育界人士昨到政府總部外請願,促政府落實全面資助幼稚園、為幼稚園教師訂立薪酬架構表。

不滿僅發一筆過撥款
「爭取十五年免費教育大聯盟」數十名成員,昨下午在政總外集會,促政府全面承擔幼兒教育,全面資助半日及全日制幼稚園、落實十五年免費教育,並設立幼稚園教師薪酬架構。代表稱業界關注的不再是個別學校營運,而是為幼師締造更合適的工作環境及專業空間,以兒童為本,提供優質的幼兒教育。他們以紙盒拼出金字塔形狀心願樹,貼上家長及教師意見,部份泛民及建制派立法會議員也有到場支持。
教協會長馮偉華表示,不滿政府對幼教教師只給予一筆過撥款資助,認為幼教教師薪酬架構及全面資助是不可少。教評會副主席何漢權表示,政府對大學的資助充足,但對幼教的支援十分薄弱,要求政府回應業界訴求。

20150117 - 痰罐當帽戴 B女除唔甩

標題:痰罐當帽戴 B女除唔甩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歲半B女痰罐當頭盔戴卡頭,消防員生油兼劏罐助脫困。元朗一名十七個月大女嬰,前晚在寓所客廳玩耍時,翻出藏在梳妝枱底的傳統鐵製痰罐把玩,好奇地將它反轉當成頭盔戴在頭上,笠至眼眉位置卡住,幸無笠至口鼻,未致窒息,但無法脫下,嚎哭求救,驚動祖父,施救無效後報警,消防員到場以生油作潤滑劑,嘗試「拔罐」救B仍不成功,動用剪刀剪開罐口邊逐小扯開,約一小時後成功解救B女。

被痰罐卡頭的女嬰黃幸儀,與父母租住土瓜灣劏房單位,惟父母因工作關係,偶會將幸儀交託祖父母位於元朗安寧路仁翠苑的居所,由他們協助照顧。事發於前晚十時許,幸儀正在祖父母居所,祖父替她沐浴更衣後,讓她在客廳玩耍,他則在廁所內清潔,惟半分鐘後,幸儀將梳妝枱底一個傳統鐵製痰罐取出,反轉當頭盔戴在頭上,笠入近半個頭至眼眉位置卡住,無法脫下,登時受驚嚎哭掙扎。

受驚嚎哭 祖父報警求助
祖父聞聲赫見,即時以手托高痰罐,以防止它再下滑笠至口鼻,並試圖將其拔出,但徒勞無功,於是報警。消防員接報到場,取生油淋在幸儀額頭緊接的罐口邊,增加潤滑度圖將痰罐拔出,但仍然無效,於是動用金屬剪刀,為避免傷及幸儀,需逐毫逐釐剪開罐口邊,並掹開缺口,花約一小時,終於成功為幸儀解困,期間祖父一直在旁安撫幸儀情緒。幸儀僅額頭輕微紅腫,由救護員送院檢查,至昨凌晨四時才回家休息。

據祖母透露,肇事痰罐是數年前太婆留下,因只用了數次仍簇新,所以沒有棄掉,未料發生意外,而祖父亦表示,以往幸儀亦曾將痰罐當玩具玩,將其他小玩具放入,未想到她會將痰罐戴在頭上。兒科專科醫生伍永強指出,嬰兒頭部被鐵罐笠頭受困時,家長不應強行拉扯施救,原因是嬰兒的頭骨硬度不足,腦囟亦未鈣化變硬,眼睛及耳朵亦容易受傷,宜向消防員等專業人士求助。

家有嬰兒 小心安置物品
伍醫生又指,一歲大的嬰兒甫學懂走路,步伐未穩,一些與嬰兒身高相等的家居物品,例如水桶或痰罐,隨時成為兇器,因嬰兒或會一時失足跌入水桶,或把頭塞入痰罐,形成「倒豎葱」姿勢,導致無法呼吸,若裏面有水,更可能窒息致死,外國亦曾有此類案例,建議家長要小心安置家居物品,免生意外。

20150116 - 嬰兒夠瞓 學嘢都快啲

標題:嬰兒夠瞓 學嘢都快啲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現今父母都希望及早啟發嬰兒的「學習潛能」,但如何可讓寶寶過目不忘呢?英國科學家最近就發現,只要嬰兒有充足睡眠,學習新事物可事半功倍;相反若寶寶睡眠不足,記性會較差。科學家又指,嬰兒最佳學習時間應為睡眠前,因此睡前「講古仔」十分重要,但提醒勿過分集中在睡前「催谷」嬰兒學習。

睡眠不足影響記憶
科學家以往對嬰兒睡眠的重要性所知不多。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找來二百一十六名零至一歲大的嬰兒進行研究,研究員用手套式布公仔教嬰兒學習三個新動作,半數嬰兒在學習後睡覺四小時,其餘則沒有睡覺或僅小睡約三十分鐘。

結果發現,有充足睡眠的嬰兒翌日仍平均能記住並嘗試重複半數新動作,但睡眠時間較少的則已忘掉所有動作。研究已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標題:健康Express醫療新知:幼兒小睡增記憶力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幼兒學習後小睡可加強記憶力。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有趣實驗,邀請二百一十六名、六至十二個月大的幼兒參加,先和他們玩一些簡單遊戲,例如「除手套」。其中一組人在遊戲後小睡半小時,另一組人沒有睡覺。幼兒分別在4小時及24小時後,再進行測試,考驗他們仍否記得「除手套」的方法,結果發現,曾經小睡的幼兒記性最好,即使在24小時後,仍會記得如何脫除手套。
研究人員表示,家長不妨讓年幼子女學習新事後,睡覺休息,增加記性。下一步將調查睡多少時間及次數,對加強嬰兒記憶力最有效。

20150116 - 教長者託兒 釋放勞動力

標題:教長者託兒 釋放勞動力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勞動人口預料在2018年起逐步下調,《施政報告》遂提出建議釋放本地勞動力,包括加強託兒服務令婦女重投工作,建議在將軍澳擬建的政府辦公大樓,向員工提供幼兒照顧的先導措施,又推行訓練祖父母為幼兒照顧者的試驗計劃等。據了解,安老事務委員會過去也曾討論,培訓長者到託兒中心提供服務,不但可助婦女就業,亦可釋放長者勞動力。
林鄭指延長退休不阻晉升
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在昨日舉行《施政報告》人口政策記者會,重提本港勞動力自2018年起下滑,而本港的長者及婦女勞動參與率較低等問題。她在會上多次強調,單程證人士為本港重要人口增長來源,須措施配合融入社會。
被問及《施政報告》多項建議,除輸入外勞、專才外,亦有延長退休公務員年齡等,會否影響青年上流。林鄭月娥表示,政府延長退休年齡,主要針對新入職公務員,有考慮不阻礙年輕一輩的晉升機會。至於港人不滿內地情緒,會否影響單程證措施、港二代回流等,她強調單程證人士有98%屬家庭團聚,符合人權,又不相信影響港二代回流需求。另外,勞福局長被問及福利措施是否「小修小補」,他指今屆政府落實長者生活津貼、推行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等,是重要的里程碑,認為說法「不公道」。


標題:全天候託兒課託料釋婦女勞動力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今年《施政報告》內福利措施以全天候加強託兒課託服務為主打,望可刺激婦女重投職場。除了將五千個名額的課託及託兒服務時間延長外,當局更計畫為祖父母提供訓練,培訓成為幼兒照顧者;政府更帶頭擬於將軍澳政府大樓內特設託兒服務,另注資二億元配對商界學校向一萬名基層小學生提供課餘學習支援。

特首梁振英前天在《施政報告》提出連串釋放婦女勞動力措施。勞福局將託兒服務,由社福機構提供延伸至「入屋」,會推出協助祖父母成為訓練有素的幼兒照顧者試驗計畫,訓練家中祖父母助照顧幼兒,讓母親更安心出外工作。

針對課託及託兒服務延長時間,今年度社署將五千個服務名額延長五小時至晚上八時,兩年後將設立一所提供約一百個的全日制全新資助獨立幼兒中心,政府更鼓勵在重建、擴建、加建項目中,由社福機構營辦幼兒中心;政府更帶頭加強託兒服務,在將軍澳興建的政府辦公大樓內,探討為員工提供幼兒照顧服務可行性。

明年社署向「攜手扶弱基金」注資兩億元,鼓勵商界及團體學校合作,為基層家庭的小學生推更多課餘學習及支援,基金以配對形式進行,預計令一萬名學生受惠。

另當局向資助獨立幼兒中心及暫託服務的機構,增加資源加強督導及行政支援。今年度勞福局將就幼兒照顧服務長遠發展,進行顧問研究。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指出,多項加強課託服務名額有實際增長,望可釋放更多婦女勞動力入職場。

他稱,今年的福利措施並非小修小補,長者生活津貼即將加金額外,低收入家庭在職津貼今天會於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期望盡快通過可紓緩清貧家庭,他強調多項扶貧措施已實施,多項關愛基金項目亦已常規化。

另外,當局更加強支援年長人士就業,其中勞工處會放寬中年就業計畫的對象,今年下半年將由全職擴至兼職者,讓聘四十歲以上全兼職人士的僱主,同獲每月三千元在職培訓津貼

20150113 - 兩校爆急性腸胃炎 40童染病源頭未明

標題:兩校爆急性腸胃炎 40童染病源頭未明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名校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與葵涌的聖公會荊冕堂葵涌幼稚園爆發急性腸胃炎,兩間學校合共四十名學生受影響,一名三歲幼稚園女童曾留醫仁濟醫院,現已出院。所有學生情況穩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已到兩校視察,對學校衞生情況滿意,並建議校方徹底消毒和適當處理嘔吐物等,初步相信與飲食無關。

33人求診 最細僅三歲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有廿名男生自本月九日起出現嘔吐和腹瀉病徵,年齡介乎八歲至十歲,涉及小三及小四兩級,其中十六人曾求醫,毋須入院。該校發言人表示,本月九日有學生在校內嘔吐,校方已即時清理,其後陸續有學生不適,暫未知爆發源頭,受影響學生正請病假,校方已按照衞生防護中心建議清理課室,又發信提醒家長注意子女個人衞生和勤洗手。

聖公會荊冕堂葵涌幼稚園有十男十女生不適,由三歲至五歲,自本月七日起出現類似徵狀,其中十七人曾求醫。

另21童染流感 兩留醫
此外,衞生防護中心昨公布,入冬以來再多一名兒童感染流感後情況嚴重。該名十一歲男童本月八日起出現發燒、咳嗽和氣促,前日留醫屯門醫院,同日轉送兒科深切治療部,目前情況嚴重。病童就讀的學校並未有爆發傳染病,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另外,粉嶺聖公會嘉福榮真小學爆發流感,涉及廿名六歲至十歲學童,其中一人仍留醫。

20150113 - 雙非童多屬「超生」 罰巨款恐礙「回流」

標題:雙非童多屬「超生」 罰巨款恐礙「回流」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東方報業集團昨獨家報道內地當局正研究今年內落實為單程證制度及「雙非童」設立「返回機制」,讓這兩類人士可放棄香港居民身份,重新申請內地戶籍,事件引發各界關注。有跨境學童家長組織透露,本港逾半數雙非學童屬內地超生兒童,擔心內地研設「返回機制」的同時,如未能豁免對超生兒童數以十萬元計的巨額罰款,難以令雙非家長安排子女返回內地,估計最終僅不足一成雙非學童選擇回流。消息指,「返回機制」主要涉及內地法規的改變,包括需研究如何處理超生兒童申請返回內地的問題,相關細節仍有待敲定。

上學年共有逾二萬名跨境學童來港上學,小學及幼稚園生各佔四成四,餘為中學生。消息人士指,內地當局確實正研究「返回機制」,據知整個機制主要涉及內地法規的改變,內地當局仍有不少問題待解決,例如不少雙非孕婦來港產子,是為迴避內地對超生懲罰,其中一個課題便是研究如何處理超生童申請返回內地的問題。

留港返學頻撲 遷戶福利少
深港跨境學童家長會主席黃菁葒直言,即使內地有意讓雙非童申請內地戶籍,但如不豁免超生罰款,不少雙非家長仍選擇安排子女來港讀書,「各省超生罰款額唔同,有啲罰十幾萬,有啲罰五十萬,罰款太重,窒礙佢哋安排子女返內地」,加上次名子女在內地所享福利有限,料僅不足一成學童選擇回流內地。黃指新機制較易左右幼稚園雙非童家長的抉擇,因部分家長不願讓稚齡子女每日花長時間來港上學。

國際社會服務社服務總監兼跨境學童政策關注組發言人張玉清認同新機制,坦言不少雙非童未能在港爭奪幼園學位,或被迫派到偏遠小學就讀,「結果兩頭唔到岸」,加上有感遭港人歧視,或寧願選回內地就學。教協會長馮偉華認為,內地家長決定來港產子時,等同放棄子女內地戶籍,「冇得返轉頭」,代價太高,新機制可讓他們有機會「返轉頭」,原則上不會有大問題。

倘跨境童減少 鳳溪謀轉型
教育局近年亦因應大量雙非童湧港,實施加班、加派等措施,甚至要求辦學團體將北區空置中學校舍改建小學應付需求,但受新機制影響的小學或需作應變。負責改建小學的鳳溪公立學校行政總裁馬紹良坦言,新校已運作兩年,若跨境學童減少,仍會撐至校內學生完成小六課程為止,屆時或研究再將校舍轉型國際學校,主力取錄持外國戶籍的內地生或非本地生。

20150113 - 增課餘託管額 釋婦女勞動力

標題:增課餘託管額 釋婦女勞動力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施政報告明天公佈,據了解,今年的施政報告會落實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提出的多項建議,包括增加託兒服務名額、協助就業等措施,以鼓勵婦女重投職場,增加勞動力。
政府去年完成人口政策諮詢,分析報告顯示,主流意見認同要提升婦女勞動參與率,建議改善託兒服務和課餘託管。現時本港有逾52萬家庭主婦介乎30至59歲,當中不少婦女因要照顧子女無法工作。去年施政報告曾提出,減免收費的課餘託管服務名額增加360個至約2,000個。

特別針對深水埗及元朗
勞福局局長張建宗日前已在網誌表示,現時全港約有150間非政府機構營辦的課餘託管中心,提供約5,400個課餘託管服務名額;當中有34間中心會提供加強課餘託管服務。據了解,新一份施政報告會再加碼,更會特別針對需求甚大的深水埗、元朗等地區。
單親媽媽鄧女士說:「講起託管就頭痛。」她7歲女兒讀小學二年級,兒子念幼稚園高班。她去年找到一份兼職清潔工作,「諗住幫補吓買餸錢」,因女兒超齡不符合託管資格,錯失工作機會。前年她在寫字樓也做過近一年的兼職清潔工,同樣因子女在暑假時乏人照顧,「(社區)保母又好難搵」,迫不得已辭職。新學期後她欲再應徵,「對方話唔好意思,夠人喇」。
單親母:最好學校託管
現時一家三口依靠綜援生活,她直言寧願工作,自力更生,促政府加強託管服務,「最好就係學校託管」。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指,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把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的服務對象年齡由6歲以下,擴大至9歲以下,但執行上未能配合,不少非政府組織延至去年底甚至今年初才實行。
她又指,社區保母屬義工性質,每小時只獲18至21元津貼,「太平喇,仲低過最低工資,你估細路仔易湊咩」,又因保險問題,不管接送,「唔湯唔水」。她促政府改善社區保母計劃,並針對需求大的地區增加託管中心和服務名額,改善婦女就業。

20150112 - 小畫家籌款助貧困母嬰

標題:小畫家籌款助貧困母嬰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UNICEF HK)昨舉行「小畫家大夢想繪畫比賽」,吸引近2000名12歲以下兒童於維園繪畫心中的理想國度,為改善中國貧困地區母嬰健康籌款,聯同周大福珠寶捐出200萬元,活動共籌得逾229萬元。

UNICEF HK指中國每年有近12.5萬名嬰兒活不過一個月,主因是早產、窒息及肺炎,在貧困地區更為嚴重,UNICEF將利用善款在雲南、甘肅及四川省的貧困縣,補貼貧困家庭孕婦接受產前產後檢查、住院分娩、初生嬰兒疫苗注射等服務,減少夭折個案。周大福又將以繪畫比賽總冠軍畫作的概念製成產品,於網上慈善義賣。

20150112 - 港府增撥千七萬 加強課餘託管

標題:港府增撥千七萬 加強課餘託管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不少在職婦女均希望政府增加課餘託管服務,令她們可更安心工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指,社會福利署上月已在全港推出「加強課餘託管服務」,為六至十二歲兒童於平日晚上、周末及學校假期,提供延長時間的託管服務,讓在課餘時間父母未能照顧的兒童,獲得適切照顧。

盼釋放婦女勞動力
張建宗昨在網誌撰文指,為支援有兒童照顧需要的家庭,政府在本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宣布每年增撥一千七百萬元,資助全港多間課餘託管中心,增加約三百個全費減免的「加強課餘託管服務」名額。服務一般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五,由下午四時至晚上九時;周六、周日及學校假期則提供全日十小時的服務,實際開放時間按個別機構而定。

張建宗又指,現時全港約有一百五十間非政府機構營辦的課餘託管中心,提供約五千四百個課餘託管服務名額;當中有三十四間中心會提供「加強課餘託管服務」。而新營辦課餘託管服務的機構可按實際需要將一個豁免全費的名額分拆為兩個豁免半費的名額使用,令更多兒童受惠,期望有關服務可釋放婦女勞動力及減輕她們的經濟壓力。





標題:社署加課餘託管資助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社會福利署上月起推出「加強課餘託管服務」,向部分營辦課餘託管計劃的機構提供額外資助,於全港增加約300個全費減免名額,在平日晚上、星期六、日及學校假期延長服務時間至晚上9時,照顧有需要的6至12歲兒童。

加300全費減免額
社署指此舉是為加強支援工時較長或不固定、需在周末工作或有意就業以改善經濟條件的家長。現時全港約有150間非政府機構營辦課餘託管中心,提供約5400個課餘託管名額,當中有34間中心提供「加強課餘託管服務」。社署並透過「課餘託管收費減免計劃」提供逾2000個豁免全費名額,機構可將一個豁免全費的名額分拆為兩個豁免半費的名額使用。
課餘託管服務詳情可參閱社署網頁﹕http://www.swd.gov.hk/tc/index/site_pubsvc/page_young/sub_ascp/。

20150111 - 團體促政府提高兒童綜援金

標題:團體促政府提高兒童綜援金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每四名兒童便有一人活在貧窮線下,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調查發現,學童每月的開支佔基層家庭入息比例甚高,39%受訪家長指每名學童每月開支佔家庭入息一半或以上,57%家庭未能負擔子女急病時看私家醫生的費用,22.5%未能負擔子女文具及書包等基本學習需要。聯席要求政府提高兒童綜援金額。

衣食住行未獲滿足
調查在去年10至12月進行,成功訪問了201名家長,當中70%屬低收入家庭,結果顯示來自基層家庭的兒童無論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都未能得到滿足。30%受訪家庭稱沒有能力給予學童基本衣着需要,如禦寒衣物及合身的鞋等;18.5%未能提供子女每日早、午、晚三餐;55%未能讓小朋友參與課外活動;54%未能負擔子女每年定期一次的牙齒檢查。
調查又發現,受訪家庭中最高的學童每月開支達9,000元,最低則為每月800元,兩者相差11倍,反映不同經濟狀況的學童,每月開支差別甚大,令基層學童難以有平等發展權利。聯席促請政府增設每月200元的課外活動津貼,並建議將午膳津貼由小學生擴至中學生。

20150109 - 三歲三餐「糊仔」寵兒寵成「啞仔」

標題:三歲三餐「糊仔」寵兒寵成「啞仔」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港孩有口難言!本港的「怪獸家長」照顧子女呵護備至,有家長為免孩子「扭計唔食飯」,每餐也將飯餸剪碎,甚至三歲仍餵食「糊仔」,務求令食物可易吞下肚。然而,此等溺愛卻影響孩子言語發展,有言語治療師表示,近年幼兒患上言語發展障礙的數目明顯增加,與家長遲遲未讓孩子進食固體食物有關,當中近半數的言語障礙求診個案中,均因抗拒咀嚼食物,導致口腔肌肉發展障礙,影響咬字發音。專家指,兒童六個月起應進食固體食物,避免因言語障礙在表達及社交上落後同齡小孩。

現年三歲的邦邦,在一歲半時仍未懂說話,只懂做手勢,經常因未能表達所想而容易發脾氣。父母起初以為他較一般小孩遲開口說話,未料情況持續,早前急找言語治療師作評估,結果發現邦邦的口腔肌肉協調能力較弱,說話能力更較同齡小孩相差一年,急需接受說話訓練。

唔肯食固體 家長即投降
聖雅各福群會樂寧兒童發展中心言語治療師吳珏琳表示,跟進邦邦的個案發現他在兩歲時,仍抗拒咀嚼肉類及蔬菜等固體食物,導致口部肌肉缺乏足夠運動下發展遲緩,咬字能力弱,並且不喜歡說話。吳認為此情況與家長管教大有關係,「好多家長都係想開開心心食餐飯,小朋友唔肯食(固體食物),都唔想家嘈屋閉而心軟,最後又等遲啲先算,拖吓拖吓影響到小朋友都唔知。」

吳透露,現時每接觸十個言語障礙個案中,當中五個有抗拒咀嚼固體食物或遲戒吃「糊仔」的問題,因而影響口腔肌肉及言語發展。吳稱,曾有一名小童到三歲仍食「糊仔」,導致不懂說話,嘴角常流口水,咀嚼肌維持初生嬰兒階段,出現嚴重言語障礙。她認為不少家長在餵食及管教兒童上均存在問題,「好多家長都服侍周道,兩、三歲仲剪碎晒啲嘢食,令小朋友咬都唔使咬,點訓練小朋友口腔肌肉。」

確診語障兒童逐年上升
另方面,根據衞生署資料,該署轄下的兒童智力測驗中心確診為有語言障礙及言語發展遲緩或障礙的六歲以下幼兒數目亦逐年上升,一三年有二千八百四十四個,較一一年的二千三百六十三個上升兩成。

香港醫學會副會長兒科醫生陳以誠表示,幼兒約一歲半便長齊乳齒,需開始過渡性進食固體食物,除了營養需要,透過咀嚼亦可鍛煉口腔肌肉力度、協調及咬合能力,一般情況下兩歲才起步進食固體食物已屬太遲,「如果小朋友冇先天因素等其他方面嘅問題,但都戒唔到糊仔,到兩、三歲都唔肯咬固體食物,好大可能係家長教育同照顧方式出現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系助理教授伍斐然認為,過於溺愛孩子是現今家長的弱點,每當面對子女撒嬌,家長均容易心軟,「每一次讓步,令小朋友成功SAY NO(說不),下次佢就更容易SAY NO。」伍建議,家長應以智慧與勇氣面對幼兒成長期的每個抉擇,如有指引已建議在適齡階段循序漸進讓孩子進食固體食物,家長應聽從專業人士建議,避免過分縱寵孩子,令到自己變成直升機家長,也使小孩錯過學習說話的黃金成長期。

6至12月大需改食物質感
衞生署發言人建議,家長應在嬰孩六個月到一歲前的黃金時間累積對食物的經驗,循序漸進由稀爛到固體改變食物質感,促進其咀嚼能力發展,並同時提及若嬰孩只吃糊或蓉狀食物,日後可能會較難接受粗韌的食物。此外,近六個月大的嬰兒需要開始進食固體食物,若嬰兒七個月大還未接受固體食物,或未具體有進食固體食物的表現,家長應諮詢醫生意見。



標題:社署轉介特殊童作評估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除後天管教,兒童言語障礙問題亦受環境及先天因素影響。有醫學界人士表示,孕婦懷孕時受環境污染令自閉症個案上升,也是令近年幼童患上語言障礙愈趨嚴重的原因。

環境污染增語障問題
兒科專科醫生馮宜亮表示,環境污染令近年多了幼童患上自閉症,大部分自閉症的孩童都會出現言語障礙及發展遲緩的問題,除此以外,也有部分小童是因為先天口腔肌肉或神經問題而出現言語障礙,故當家長懷疑小孩有言語障礙時,要盡快尋求專業人士進行評估,才可對症下藥。

社會福利署發言人表示會透過學前兒童健康服務,為初生至六歲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早期介入服務,包括言語治療服務。

經過醫生或心理學家評估,透過轉介申請不同中心的服務,個別中心會為兒童作出具體評估,並按兒童需要提供言語治療服務。



標題:長期吮奶嘴恐變「哨牙」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幼兒長期食「糊仔」或流質食物會影響發音,而長期吮食奶嘴,也會影響發音,甚至變成「哨牙」。聖雅各福群會樂寧兒童發展中心言語治療師吳珏琳表示,奶嘴原為安撫嬰兒安全感的需要,惟吮食卻會影響幼童學習發音。

吳解釋,奶嘴會迫使舌頭向下,但是「Da、La」等發音卻要求舌頭向上,若果小孩直至三歲的時候仍然十分依賴吮食奶嘴,可能會令到他們的舌頭未能順利發出向上的音節,造成發音不清的問題。

治療師多以遊戲式訓練
吳稱,一旦發現幼童有不同的言語障礙問題,言語治療師會透過牙膠、笛子等簡單工具,進行有系統的遊戲式訓練,如發音時錯擺舌頭位置,加上家長在家與子女練習,改善幼童的發音問題。

20140108 - 4歲童獨留保母車

標題:4歲童獨留保母車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4歲男童昨晨乘保母車返跑馬地幼稚園,途中倦極在座位上睡着,但「大懵」保母及司機竟將他遺留車廂內,並將車停泊於路邊後雙雙離去,男童醒來拍打車窗呼救,途人發現報警,消防員到場破窗救人,由於男童坐車熟睡期間撼中玻璃窗流鼻血,須送院敷治;司機及保母涉虐兒被捕。
該男童姓葉(4歲),與父母同住北角海峰園南峰閣,就讀跑馬地樂活道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K2班,男童每日會乘保母車上學。昨晨9時許,有途人經過雲地利道,發現男童流着鼻血被困一部停在路邊的保母車內,男童當時緊張地拍打玻璃窗,途人報警。

司機保母涉虐兒
消防到場打破太平門玻璃將男童救出送院檢查,父母接報後趕赴醫院,見兒子活潑如常,始放下心頭大石。警方調查得悉,保母車女司機姓曾(45歲),跟車保母姓彭(60歲),兩人已合作10年,昨晨男童上了保母車後坐在第二排單邊位,不久睡着,保母車如常返抵學校放下其他學童,竟沒察覺男童仍留在車內,事後將保母車駛去200米外的雲地利道停泊,司機與保母離去。
保母有責任點算落車學童人數,以及巡車確保沒遺下學童,但姓彭保母聲稱當時有多部校巴及保母車到達學校,同一時間大批學生落車湧入禮堂,場面混亂,亂中有錯沒跟足相關安全程序去做,她和司機事後因涉虐兒被捕。至於男童被困時流鼻血,原來是他入睡後隨車搖晃,鼻撼中玻璃窗流血。

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女校長陳紫雯稱,校方共七部校巴及四部保母車,校巴由學校招標,接送學童時極嚴謹,每名學童隨身帶有接送卡,確保學童有返學,由於校巴未必去一些偏僻地點,有家長聘用較靈活的保母車接送子女。她憶述,昨晨9時15分課室點名期間收到警方電話,指有學童被留在保母車內,校方遂派人了解,並聯絡男童父母。校長稱會吸取教訓,避免同類事情發生。


標題:幼童瞓着被留保母車 司機保母涉虐兒被捕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跑馬地發生幼童被獨留保母車內事件,司機及保母涉嫌虐兒被捕。4歲半幼稚園男生昨早乘保母車上學途中睡着,校巴抵校後,司機及保母疑未察男童未有落車,誤以為已將所有學生送上學,之後將校巴停泊跑馬地雲地利道路邊,司機及保母離開。男童睡醒後發現被困,驚慌嚎哭拍打車窗,途人發現男童流鼻血困於車內,遂報警將男童救出送院。

坐次排單邊位未被發現
被獨留保母車內的4歲半男童姓葉,讀幼稚園K2班,與家人同住北角海峰園,每天乘坐保母車往跑馬地的幼稚園上學。葉童被發現時因流鼻血致滿臉鮮血,清醒送律敦治醫院治理,其後證明他鼻膜較薄,易流鼻血。據悉,事發時葉童坐在近車門第二排「單丁位」,因睏倦在車上入睡。

睡醒流鼻血 拍窗求救
現場為跑馬地雲地利道19號對開。昨早9時許,一名女途人行經上址,發現穿幼稚園校服的葉童獨自在保母車內,流着鼻血,擔心下報警。消息稱,警員到場後用警棍扑爛車窗將葉童救出送院檢驗,初步調查後相信葉童乘車上學途中因睡着未有下車,保母送同車學童上學後,司機將車駛到上址路邊停泊,其後45歲姓曾女司機及60歲姓彭女保母離開,未有察覺葉童仍在車上。警員以涉嫌虐兒將兩人拘捕,二人已獲准保釋候查,下月上旬須向警方報到。

校長﹕車上有點名簿
幼稚園姓陳女校長說,平日有4輛保母車及7輛校車接送學生,保母車屬外判,由家長自行聘請,校車則由校方招標經營。陳強調保母車接送學童有嚴謹守則,學童皆有接送卡,保母車上亦設有點名簿,校方關注事件,會相約男童母親及保母車公司傾談事件及討論改善方法,承諾會作檢討。
學童車協會主席梁剛表示,根據運輸署的保母車指引,每輛車上須有司機及一名保母跟車,每次接送學童上車,保母都要點算人數,當抵達學校,學童逐一落車時,亦會「數人頭」確保所有學童下車。



標題:獨困保母車 K2童濺血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K2男童無返幼稚園無人知,獨困保母車鼻撼車窗求救致「見血」方獲救。跑馬地一間幼稚園四歲半男童,昨晨乘保母車返學時睏倦睡着,疑人多出錯,保母交接時數漏人數,坐近窗口的男童無下車竟被人當透明,有人照開車並停泊在幼稚園附近一走了之。被困廿分鐘的男童睡醒驚覺人去車空,驚慌撲向車窗拍打求救,鼻撼玻璃窗流血,嚇到途人報警,警員揮警棍擊爆太平門玻璃,救出男童,保母車女司機和女保母涉嫌疏忽照顧兒童被捕。

警打爆太平門玻璃救人
獨困保母車的男童姓葉,就讀跑馬地樂活道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K2,他與父母及胞弟同住炮台山。昨晨八時許,男童在寓所樓下,由母親送往保母手上乘搭幼稚園外判的十六座位保母車返學,當時男童坐在左排第二行單人座,並佩戴安全帶,期間他疑睏倦睡着。當保母車抵達幼稚園後,學童魚貫落車,但葉童仍留在近門口的座位上,無人察覺無人理,有人繼續開車,駛往幼稚園附近的雲地利道十九號對開停泊上址後,司機及保母離車而去。

葉童醒來,發現全車獨留他一人,於是自行除下安全帶,慌失失撲向車窗求救,鼻子撞到玻璃窗,因他天生鼻膜薄,一撞便穿流血。適時,一名姓陳(五十歲)女途人行經,發現男童一邊流鼻血,一邊拍打車窗向她求助,急忙報警。

母斥離譜 夏天實焗親
警方在上午九時十八分接報,警員到場後,恐男童焗暈,未能等及消防到場,便揮警棍擊碎車尾太平門的玻璃救出男童,並派員往幼稚園了解事件,及聯絡男童家長助查。男童由幼稚園職員陪同送院,經治理後無大礙。其父母趕抵醫院,與陪同的幼稚園職員都認為事件離譜,有人稱:「搞錯呀!漏個小朋友喺車度。好彩唔係夏天,唔係就焗親啦!」

警方經初步調查後,拘捕保母車姓曾(四十五歲)女司機,以及姓彭(六十歲)女保母,兩人昨晚獲准保釋候查,案件交由灣仔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一名保母車姓黃司機透露,所有學校在接送學童,皆需要點名及數人頭,確保無人遺留在車內。而聖瑪加利大幼稚園在此方面尤其嚴謹,學童上車後需將一張接送卡交予保母,而抵校落車後,保母要逐一按人頭填寫點名簿;而放學接送學童時,則將點名簿交還予校方。

校方:會討論改善方法
該幼稚園陳校長及羅主任回應事件稱,學校共有四輛保母車及七輛校車,保母車為外判公司,由家長自行聘請,校車則由校方招標。保母車及校車一般在上午八時四十五分至九時抵達幼稚園,學童會先到禮堂早會,至九時十五分會返回課室點名。事發時,該保母車抵達幼稚園放下學童,至警方接獲報案,僅相隔十多分鐘,然後便有警員趕至幼稚園調查,校方未有足夠時間發現學童失蹤。幼稚園獲警方通知,立即派員跟進。

校方表示,將相約男童母親及保母車公司,三方討論及檢討接送學童的制度及改善方法,強調校方關注小朋友的安全,平日已非常小心,目前仍在了解事件成因。教育局表示,該局已向該校了解事件,並提醒學校關注學童的安全,並遵守載於教育局網頁的學童乘搭校車的安全指引,以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20150107 - 細仔奶粉擬禁稱含DHA 禁營養聲稱 或准健康功能聲稱 被指形同虛設

標題:細仔奶粉擬禁稱含DHA 禁營養聲稱 或准健康功能聲稱 被指形同虛設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食衛局就3歲以下嬰幼兒食用的奶粉及預先包裝食品的營養及健康聲稱規管,展開逾3個月諮詢,建議規管供半歲以下嬰兒食用的配方產品,包括俗稱「細仔奶粉」,不可聲稱所含營養素,例如「含DHA」或「增添維生素D」;不過,政府對規管嬰幼兒食品的健康功能聲稱持開放態度,若諮詢認同採取「包容方式」,容許作此聲稱,則須提出科學佐證,才可作「DHA可支持腦部發育」等聲稱。母乳育嬰協會副主席徐瑩認為,不少奶粉商已由標榜營養成分,改為標榜健康功能,若當局採「包容方式」,恐令新例形同虛設,跟現况「無分別」。

食衛局:設合理寬限期過渡
政府就立法規管嬰兒(0至6個月)配方產品、較大嬰兒或幼兒(6至36個月)配方產品及36個月以下嬰幼兒預先包裝食品的營養及健康聲稱,展開為期3個月公眾諮詢,相關規管將涵蓋產品標籤及廣告。
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解釋,嬰幼兒配方產品若作出虛假或誤導聲稱,或影響母親是否餵哺母乳;一旦立法,當局會設合理寬限期助業界過渡。

奶粉商:應讓家長獲營養科學資訊
代表六大奶粉生產商(美贊臣、美素佳兒、惠氏、牛欄牌、雅培及雀巢)的香港嬰幼兒營養聯會對立法規管表示認同,但強調規管應透明及遵從國際慣例,令家長獲取基於事實及最新營養科學的資訊。消委會亦表示歡迎,促請立法監管、防止以誇張或失實手法宣傳。消委會數字顯示,去年1至11月接獲220宗有關嬰幼兒奶粉投訴,按年跌約22%。
按照當局建議,0至6個月嬰兒配方產品的營養聲稱將受嚴謹規管,包括不容許聲稱含某種物質及含量水平,例如聲稱含DHA、含鈣質等,另不得作出「比較聲稱」,即不可聲稱產品有「較多維他命」或「增添維生素D」等。其次,當局建議嚴格規管各類嬰幼兒奶粉及食品,不得聲稱可減疾病風險,例如聲稱能「降低腸胃病毒感染風險」。

食安中心:健康功能聲稱須交佐證審批
不過,針對嬰幼兒奶粉及食品的健康功能聲稱,例如聲稱「含鈣以助骨骼生長」、「益生菌幫助消化」等,當局卻保留討論空間,將視乎諮詢結果決定採嚴謹抑或寬鬆規管(見表)。食物安全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強調,即使採較寬鬆方式,立法後所有健康功能聲稱均須向當局提交科學佐證,並經過審批。

母乳協會:奶粉商已改標榜健康功能
母乳育嬰協會副主席徐瑩認為,現時不少奶粉商已改為標榜健康功能,一旦採寬鬆規管,無法杜絕誇張失實聲稱,「以前廣告可能強調含有什麼、或增加了多少DHA,但現在都是改口說DHA有何好處,如何有助發育」。


標題:BB奶粉廣告 規管較國際標準鬆 倡禁標營養含量 未禁「食咗聰明啲」等字眼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政府昨就規管嬰幼兒奶粉及食品的包裝標示及廣告展開諮詢,建議三不方案,包括供一歲以下嬰兒食用奶粉,不可有如「含有DHA、不含蔗糖」或「增加3倍DHA」的營養素含量及比較聲稱等。但政府對奶粉可否標示「食咗聰明啲」等健康聲稱沒一刀切禁止,指需徵詢公眾。
記者:陳沛冰 朱雋穎

政府昨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嬰幼兒奶粉及預先包裝嬰兒食品規管諮詢公眾,建議供一歲以下嬰兒食用的細仔奶粉,不可列出如「含有DHA」的營養素含量聲稱,及如「增加67%DHA」的營養素比較聲稱;但與健康有關的功能聲稱如「食咗聰明啲」、「便便更暢通」或「益生菌有助腸胃健康」則沒一刀切禁止,公眾可討論是否准許或中間落墨處理。
政府建議對供一歲至三歲幼兒食用的大仔奶粉規管更寬鬆,對所有營養素及功能都沒立場,有待諮詢公眾。政府建議容許嬰幼兒食物列出營養素含量、比較及功能聲稱,但所有奶粉及嬰幼兒食品均不可有減低疾病風險聲稱,只有獲醫生處方的特殊奶粉才獲豁免。

政府於諮詢文件承認,食品法典委員會不准許所有36個月以下食用奶粉及嬰幼兒食品作出營養或健康聲稱;世界衞生組織曾發出聲明,指嬰兒由六個月至兩歲也應被餵哺母乳,大仔奶粉的營養素聲稱會影響母親餵哺母乳。大部份地方如歐盟不批准細仔奶粉使用功能聲稱。當局又建議制訂一套健康聲稱的評審機制,將來即使批准奶粉可作出如「食咗聰明啲」的聲稱,奶粉商也要提交科學證明及經當局批准,令人質疑若政府容許太多聲稱,規管形同虛設。
母乳協會:規管做啲唔做啲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陳肇始並無回應不禁止「食咗聰明啲」的聲稱是否放生奶粉商,又不認為若容許細仔奶粉列出功能聲稱,卻不能寫明營養素成份是自相矛盾。她強調除參考國際標準外,也聽取本港奶粉商及支持母乳團體的意見。現階段沒有立法時間表,未來會有寬限期讓業界改良配方、調整包裝及修訂推廣策略。


香港母乳育嬰協會主席鄧妙智表示,奶粉商一直用洗腦方式推銷奶粉,令人誤解奶粉比母乳優越,政府必須嚴厲規管。她直指當局為平衡各界意見,導致諮詢方案太溫和及欠全面,其中准許細仔奶粉可列出營養素功能,但不可列出有否含營養素和其含量,更容易令人混淆,做法含糊,「規管做啲唔做啲」,建議政府劃一禁止奶粉有任何宣傳資料。
代表多間奶粉商的香港嬰幼兒營養聯會表示,認同政府擬以立法方式規管嬰幼兒奶粉,可確保營養及健康聲稱真實可信及具科學佐證,所有業界成員均一致遵循;但認為規管應透明及遵從國際慣例。



標題:「細仔奶粉」營養聲稱諮詢是否須監管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很多奶粉廣告聲稱能令小孩健康、聰明,食物及衞生局建議禁止供一歲以下嬰兒飲用「細仔奶粉」的營養聲稱,並倡議全面禁止嬰幼兒奶粉及食品有關減低疾病風險的聲稱。當局解釋,這些聲稱或會減低母乳餵哺的誘因,並避免有嬰兒進食有不當聲稱產品後導致不良後果。當局展開逾三個月公眾諮詢。

為保障三歲以下嬰幼兒健康,食物及衞生局推諮詢文件,建議加強嬰兒配方產品、較大嬰兒及幼兒配方產品及供嬰幼兒食用預先包裝食物的營養聲稱和健康聲稱的規管,不但適用於產品的標籤及包裝,廣告聲稱也受規管。

當局建議,禁止適合一歲以下嬰兒食用的配方產品(即「細仔奶粉」)標榜其營養素含量或與其他奶粉比較聲稱,如「比原配方增加增加三倍DHA 」、「含優質乳清蛋白」、「含膽鹼(144毫克/100克)」等。食衞局副局長陳肇始指,這些聲稱或會減低母乳餵哺的誘因,誤導家長和照顧者以為某些奶粉優於母乳。

當局也倡議全面禁止適合三歲或以下嬰兒食用的奶粉和食物作出減低疾病風險聲稱,如「高纖維可能降低某些癌症風險」、「添加合適水平的鐵質可減低患上貧血的風險」等,以免有嬰兒因類似聲稱,進食有關產品而導致不良後果或身體不適。

至於適合一至三歲食用的配方產品,即「大仔奶粉」,當局對其營養及功能聲稱內容持開放態度,因較大嬰兒及幼兒配方產品的成分組合沒有強制性的規定,可為家長提供參考資料。

食衞局建議規管方案除為各類聲稱提供清晰定義外,還須建立和維持「准聲稱清單」和相關條件,訂定一套適用於嬰幼兒的營養素參考值,並設立寬限期,讓業界有充足時間更改包裝內容。當局正就規管架構進行為期逾三個月的公眾諮詢,諮詢期至四月十七日。

育有一子一女的陸先生說,認為市面上的奶粉質素都差不多,政府毋須立例規管,好讓其他父母能掌握更多資訊作參考之用。育有一女,曾同時餵哺母乳和奶粉的葉太表示,過往為女兒買下標謗有利排泄的貴價奶粉,女兒飲用後未見有特別效用

2015-01-07

20150106 - 非牟利幼園欲向家長借錢抗貴租 商議後改申請加學費救亡

標題:非牟利幼園欲向家長借錢抗貴租 商議後改申請加學費救亡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加租潮浪接浪,非牟利的粉嶺嘉寶中英文幼稚園因此陷停辦危機。該校今年7月租約期滿,業主每月大幅加租10萬至42萬元,即一年加租達100多萬元,校方一度無計可施,發通告400名學生家長,向他們各借4,500元免息貸款渡過難關,其後因發覺此方案不可行,改為打算向教育局申請每月加學費500元,望獲批准,以抵銷租金加幅營運下去。事件帶出教育局為幫助幼稚園的「租金發還計劃」申請條件僵化,無法幫助捱天價租金的非牟利幼稚園。
記者:郭美華 陳達浩 張珮琪

嘉寶的遭遇或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因全港近800間非牟利幼稚園中,有一半即近400間都未能申請到「租金發還」津貼,這些學校若面對業主瘋狂加租時,只能選擇結業或是申請加學費轉嫁到家長身上。教育局回應指一直與嘉寶幼稚園保持聯絡了解事件進展,但未有回應會否協助嘉寶。

口碑好受家長歡迎
有21年歷史的嘉寶中英文幼稚園,原在黃大仙及北區共有四校舍,但03年經歷沙士、出生率低及加租等問題,其中三校於03及04年先後停辦,僅餘聯和墟榮福中心商場的粉嶺嘉寶中英文幼稚園能繼續經營,現有400名學生,屬非牟利經營兼可用學券,加上有口碑,故頗受家長歡迎。
面積逾萬平方呎的粉嶺嘉寶不斷受加租壓力,其校舍月租由2011年之前的11.5萬元,增至現時的32萬元,今年7月起新租約更再加10萬至月租42萬元,即五年內被加租三次累積加幅逾2.5倍。據該校12月18日向家長發出的通告,形容由於租金暴升,教學團體希望向每名學生家長一次借款4,500元(400名學生即共借180萬元),以繼續營運,「否則本園將會停辦」,有關貸款沒有利息,會在學生畢業兩年後歸還。通告指感激在12月17日的家長會中獲110名出席家長一致同意借貸方案。
記者昨訪問多名嘉寶學生的家長,她們大都支持學校,願以借款或加學費,以抵抗加租。但幼稚園校長高惠芬昨稱,借貸方案雖獲家長支持,但校方經磋商後,最終認為此方案不可行,決定取消。
她透露已簽定7月起生效的新租約,約為兩年死約及兩年生約,今年7月起月租會加至42萬元,兩年後會再加20%至50.4萬元。高校長稱:「業主加租,在商言商是理所當然……但政府又幫唔到手。」

德怡因加租停業
高惠芬坦言,兩年前每月租金加至32萬元時曾向教育局申請加學費,局方當時專人估算月租卻僅值24萬元。她擔心今次申請加學費,未必獲局方批准。同樣受加租之苦的天水圍德怡中英文幼稚園,去年雖願多付一倍租金但仍無法續租原有校舍,最終被迫停業,引起輿論關注。



標題:回報率至少17.5% 業主稱加幅合理屬商業決定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嘉寶幼稚園校舍大業主是一間投資公司,其董事兼唯一股東姓李,這位姓李的富商是北區廠商會董事,兼涉足五金及輪船用品生意。李自2010年中以2,400萬元買入幼稚園校舍後,五年內三度加租累積逾兩倍半,若以今年7月加租三成至每月42萬元推算,每年回報率至少17.5厘。雖然有家長質疑租金加幅太過份,但業主李先生昨回應記者查詢時指租金加幅合理,並稱純屬商業決定。

「冇嘉寶都會有第二間」
「冇嘉寶都會有第二間,或者會有更加好嘅辦學團體(租用)……小朋友會習慣,唔會冇書讀!」業主李先生強調加租屬商業決定,稱呎租30元符合巿值亦屬很合理。他表示即使嘉寶不續租,也有其他辦學團體願支付每月42萬元租金。
被問及校方曾考慮向學生家長借錢度難關,他質疑只是校方藉口,因他相信校方有能力負擔租金,故堅持不會減租。據資料顯示,李先生活躍於樓宇買賣,08年至10年多次放售上環麗雅苑及謝斐道四物業獲利,他現仍擁半山物業,亦是新界北區廠商會董事。



標題:家長接受加數百元學費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對業主今年7月將大幅加年租逾100萬元,令非牟利的嘉寶幼稚園有停辦危機,不少學生家長都批評業主「加得離譜」。有家長表示支持學校,無論是借錢還是加學費,只要能幫到校方,都願意幫手。

批評業主「㩒住搶」
學生家長黃太和鄧太均表示每月加租10萬是太過份,鄧太的女兒就讀嘉寶幼兒班,其現時就讀小三的長子亦是嘉寶的畢業生,鄧太批評業主大幅加租是「㩒住搶」,又謂「呢個位置唔應該加咁多」,她稱若校方要每月加學費四至五百元,她認為可以接受。
鄧太又批評教育局的非牟利幼稚園租金發還計劃,未能幫助被大幅加租的幼稚園:「捱超貴租嘅反而唔批津貼,點得呢!」她希望當局放寬幼稚園申請租金發還的要求。
每日帶低班女兒跨境上課的雙非家長伍太直指,若校方加數百元學費抵銷加租,雖然將租金壓力轉嫁到家長身上,但並不算多,她覺得值得及可以接受,伍太又讚嘉寶質素好,老師盡責,家長們現時只望學校能盡快克服困境。現時該校半日制學生扣除學券後,每月學費約為341元;全日制則為1,728元。



標題:教局補貼條件被指不公道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面對業主瘋狂加租,非牟利幼稚園的救命索便是教育局的「非牟利幼稚園租金發還計劃」,因為合資格學校可獲公帑發還租金支出,但此計劃有一嚴厲申請條件,就是該幼稚園每名學生平均分擔的租金不能超過「租金額分界點」。
以新界區來說,非屋邨幼稚園「租金額分界點」為10,274元,舉例說若新界區幼稚園有400名學生,每年繳租即不能超過411萬元,否則便會喪失申請資格。故不少被瘋狂加租的幼稚園如嘉寶,將連申請資格也沒有,一元租金資助也取不到,教協會長認為有關申請條件並不公道。
天價租金反不獲補助
教協會長馮偉華指出,部份非牟利幼稚園會申請加學費抵銷租金加幅,但學券制對學費上限有規定,令部份幼稚園處於兩難。他認為租金發還計劃原意是補助非牟利幼稚園的租金,便不應一刀切劃下分界線,令捱天價租金的幼稚園得不到任何租金補助,他認為現行政策不太公道,應該檢討。
嘉寶中英文幼稚園高惠芬校長認為有關政策矛盾,因越被大幅加租的學校越未能受惠;她明白該計劃設租金上限原意是不欲造就業主瘋狂加租,但希望當局考慮放寬。教育局昨回應指有關租金發還計劃的「租金額分界點」,每兩年會調整一次。過去一年不少幼稚園被大幅加租,部份加幅達六至七成。為幫助非牟利幼稚園,研究落實免費幼稚園教育小組委員會上月中向立法會提交的進度報告,建議在公共屋邨應增加政府擁有的幼稚園校舍,並須探討在私人屋邨作類似安排的可能性。

20150105 - 濫藥孕婦禍嬰兒 礙發育及視力

標題:濫藥孕婦禍嬰兒 礙發育及視力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濫用藥物累己累人,更會禍延無辜的下一代。蘇格蘭格拉斯哥的兒科專家發現,有毒癮孕婦所誕下的嬰兒,較大機會出現發育障礙及視力問題。研究人員監察了八十名初生嬰兒,結果發現若孕婦有濫藥習慣,所生嬰兒在平衡力、協調能力、抓起玩具、眼神接觸、發出叫聲、對聲音作出反應等多方面的表現,均比母親沒濫藥的嬰兒遜色。

研究人員更從這些嬰兒的體內,找到美沙酮、鴉片劑、大麻等刺激物。負責研究的專家指,今次發現值得關注,因為若兒童的學習能力及視力較弱,將直接影響他們在學校的成績。

專家:照料無方亦有關
不過,有其他兒科專家提出,單憑這項研究仍難下結論,英國皇家兒科及兒童健康學院的發言人表示,研究中兩批嬰兒的能力差異,亦有可能是受到父母教育及照料無方所致。於去年八月,英國國家衞生事務局(NHS)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每年有超過一千五百名嬰兒於出生時已有藥物上癮情況。

20150105 - 兩成受訪者:幼園收費不合理

標題:兩成受訪者:幼園收費不合理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幼稚園學費愈來愈貴,有調查發現,逾兩成人直言幼園收費不合理,近七成受訪市民支持政府資助半日制及全日制幼稚園全額學費。負責調查的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教育局成立的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今年內將提交報告,但其建議全日制非牟利幼稚園的資助,未必能像半日制般同樣「學費全免」。

近95%撐十五年免費教育
鄧家彪認為若不全免全日制幼園學費,違背政府鼓勵生育及釋放婦女勞動力的政策,建議免去全日制幼園最少七成學費及規管幼園雜費開支。

工聯會在去年十一至十二月期間,訪問逾三百名市民,逾六成半人有子女正就讀幼稚園。調查發現近九成半人支持政府推行十五年免費教育,逾兩成人直言現時幼稚園的收費並不合理。育有一女的林女士,曾於女兒讀幼稚園時申領學券及學費減免,但膳食費及書簿費無法減免,對生活構成負擔。她又批評學費減免申請資格嚴苛,「K1時申請到全額,但升K2時老公加咗二百幾蚊人工,變咗得番半額,加咗人工反而負擔仲大咗。」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建議政府在公布免費幼稚園教育政策時,應考慮把車船津貼及書簿津貼延伸至幼稚園。他表示,政府鼓勵生育及釋放勞動力,惟目前申請學費資助入息限制嚴苛,要獲得全額資助,申請家庭的入息幾乎要貼近貧窮線,「就係基層有需要先選讀全日制,無理由全日制唔獲得全額資助。」他說,按全日制目前學額及學費推算,若政府把全額資助推至學券制下的學位,每年開支最少增加逾六億多元。

20150103 - 平安夜出世 10日大男嬰嘔奶猝死

標題:平安夜出世 10日大男嬰嘔奶猝死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剛在平安夜出世、至今僅10日大的男嬰,昨晨被發現昏迷在葵涌家中的嬰兒床上,經送院搶救無效,由於他睡前曾飲過奶,疑其間嘔奶嗆死,據悉他出世已驗出有黃疸病,但真正死因仍有待驗屍確定,今次已是個半月內第三宗同類悲劇。
猝死男嬰與家人同住大廈街宏華大廈一單位,昨晨6時許,29歲姓官母親起床,赫見兒子毫無反應,全身冰冷,且無呼吸及脈搏,慌忙報警,救護員替男嬰戴上氧氣罩,送院終告不治。

母親哭不成聲
男嬰家人大受打擊,其母哭不成聲,警方調查得悉,男嬰於凌晨約3時曾飲過奶,不排除嘔奶出事,屍體已移送殮房等候驗屍。據街坊表示,官家居住上址逾20年,父母均在酒樓工作,父為經理。
上月18日,一名兩個月大女嬰被發現昏迷屯門良景邨家中嬰兒車上,送院證實死亡,因女嬰口角有嘔吐物,疑嘔奶窒息死亡。去年11月20日,粉嶺一名兩個月大女嬰亦被發現昏迷俯伏嬰兒床上,外婆抱女嬰落樓等救護車,可惜搶救無效。


標題:僅活九天 男嬰猝死床上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葵涌發生初生嬰猝死悲劇。天氣嚴寒,該名出生僅九日的男嬰,昨凌晨在家中由母親餵奶後,放回嬰兒床,以棉被蓋着入睡,其母於三小時後起床查看情況,驚見昏迷不醒,慌忙報警,男嬰送院搶救後不治。警方不排除男嬰窒息致死,其父母驚聞噩耗,痛不欲生。有兒科醫生提醒家長毋須過分擔心嬰兒會着涼而多蓋棉被,隨時會因此弄巧成拙,建議天氣過冷時,應開暖爐調節室內溫度。

該名男嬰與家人包括外婆同住大廈街宏華大廈一單位,母親姓官(廿九歲),愛子為第一胎;單位亦有分租予他人。昨凌晨三時許,男嬰由母親餵奶後,放回嬰兒床上睡覺,因入夜後氣溫急降,男嬰被蓋上棉被保暖,官婦亦睡意濃濃,在照顧愛子安寢後,亦返回睡床續眠。至清晨六時許,官婦起床視察愛子情況,赫然發現愛子毫無反應,然後大驚報警。

男嬰遺體由仵工舁送殮房。(張世洋攝)
救護員接報趕抵,發現男嬰並無嗆奶迹象,但已陷於昏迷,無呼吸脈搏,即時為他進行急救,惜男嬰送院後,延至上午七時十四分證實不治,真正死因有待剖驗。男嬰父母及外婆趕抵醫院了解,驚悉噩耗,傷心不已,而外婆其後由警方陪同返回寓所助查。

憂愛兒着涼 父母過慮
警方初步相信事件無可疑,會調查是否棉被影響男嬰呼吸,列「有人暈倒及送院後死亡」案處理。

兒科專科醫生伍永強表示,現時就嬰兒睡覺有實際指引,包括毋須使用枕頭、嬰兒床不應放過多雜物、嬰兒床需合乎規格,以及被鋪不可蓋口鼻等。家長有時會買大量玩具放嬰兒床上,又擔心嬰兒會着涼,故多蓋數張棉被,惟約一周大的嬰兒郁動能力有限,稍一不慎被棉被及異物蓋上口鼻,亦無能力求生。他又指,有父母過分憂慮初生嬰兒無法適應寒冷天氣,事實上,BB毋須蓋太多棉被,若天氣太凍,他建議家中安裝暖爐以調節室內溫度。


標題:平安夜出生 男嬰夢中夭折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寒冷天氣下,本港昨發生兩個月內第3宗嬰兒猝死事件。葵涌一對「80後」夫婦,在剛過去的平安夜喜獲麟兒,昨晨卻發現出生僅10天的兒子在嬰兒牀上失去知覺,送院證實死亡。消息稱,男嬰出生後有黃疸情况,周一(12月29日)曾到醫院抽血檢驗,昨凌晨家人為他蓋被保溫,被子疑曾蓋過臉,而男嬰被發現昏迷時身旁有嘔吐物,警方將剖屍檢驗死因。
曾被子蓋頭 有嘔吐物
猝死男嬰與家人居於葵涌大廈街1至3號宏華大廈,據悉仍未改名,為父母(同為29歲)的第一胎,於上月24日平安夜在瑪嘉烈醫院出生。消息稱,男嬰因有黃疸情况,原已出院的他於上月27日要入院留醫一夜接受檢驗,至29日再返醫院抽血,即日已回家。
昨凌晨3時許,29歲姓官母親餵奶過後,將男嬰放回嬰兒牀上睡覺。至清晨約6時,母親赫見男嬰失去知覺,大驚報警。男嬰送往仁濟醫院搶救,延至昨晨7時許不治。這是本港兩個月來第3宗嬰兒猝死事故,去年11月及12月於粉嶺及屯門先後有兩名兩個月大男嬰猝死。
中大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稱,嬰兒猝死成因眾多,包括先天體質缺陷或空氣侷促等環境因素,他強調本港氣候溫和,即使冬季室溫也有攝氏10多度,嬰兒難會冷病,反而穿過量衣服、蓋被太重都會令嬰兒窒息,建議冬季時家長可為孩子穿兩三件衣服,再蓋一張輕身棉被已可,另要保持空氣流通,確保嬰兒不會俯睡。

20150104 - 自訂處理虐兒課程 前線警全面受訓

標題:自訂處理虐兒課程 前線警全面受訓
報章:太陽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虐兒案件雖告減少,但涉及性侵犯兒童的個案仍佔大部分,另家庭暴力案件很多時亦由家庭糾紛演變而成,警方為針對社會需要,兩個月前將「保護兒童政策組」正名為「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將家暴、虐兒、虐老及青少年犯罪如援交等納入工作範疇,整合並全方位處理相關案件,今年首季將推出由警隊自行制訂的處理虐兒課程,每次受訓的人數更由過去數十人,增至二百人,提升警務人員處理虐兒案件的能力,也希望每名前線警員能接受相關訓練。
警方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總督察李經晞表示,警方刑事部支援科轄下「保護兒童政策組」一直有處理不同範疇的家庭問題,不限虐兒,亦包括虐老、家庭暴力及青少年犯罪的案件,近年更增加處理援交問題,故決定去年十月起正名為「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以便因應不同家庭問題訂出更切合社會需要的策略。
去年首六月有470宗
李經晞指處理虐兒個案仍是該組重點之一,去年上半年本港發生四百七十宗虐兒案,當中近六成涉及性侵犯兒童,達二百六十六宗。警隊以往安排警務人員參加由海外引入的「保護兒童特別訓練課程」,每次只能訓練數十人,故只限虐兒組同事報讀,為提升處理虐兒案件的能力,警隊近年自行制訂相關訓練課程。
課程分四個單元,由心理學家及法醫官主講,李表示一些性侵犯的虐兒個案,侵犯者可能是兒童的親人,故兒童的心理相當複雜,如何跟小朋友打開話題及錄取口供,相當重要;另外,若侵犯者是兒童的父親,母親很多時也很矛盾,時或埋怨丈夫,時或希望孩子不要指證父親。另外,課程亦會教導警務人員如何辨識兒童受虐。
首個單元為「與兒童及精神上無行為能力證人錄影會面課程」,會安排前線警員、專業社工參與,由於每次可安排二百人同時上堂,長遠希望可安排所有前線警員參與,以提升警員處理虐兒案件的能力。
第二單元則會安排刑事調查隊人員參與,第三單元則安排五大總區的虐兒組人員參與,而導師級人員則參與第四單元,課程預計今年首季展開。

20150102 - 孕婦高脂飲食 損胎兒免疫力

標題:孕婦高脂飲食 損胎兒免疫力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孕婦為胎兒着想,需注意飲食健康,美國有研究指出,懷孕期間進食過多高脂肪食物,有機會損害胎兒的肝臟幹細胞發展,以至破壞其免疫系統。

影響肝臟造血細胞
美國俄勒岡州衞生與科學大學的研究人員於《分子代謝學》期刊發表報告,他們讓懷孕的肥胖實驗老鼠進食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結果發現牠們腹中胚胎的肝臟造血幹細胞受到影響,肝臟體積亦會較為細小。

負責研究的專家指,之前的醫學研究已證實高糖高脂飲食會對心臟及循環系統有害,而今次是首次發現懷孕期間奉行高脂飲食,有機會損害到肝臟造血細胞,這對於胎兒出生後的免疫系統發展亦會造成負面影響。

專家相信,今次研究或可就現代社會愈來愈多兒童受鼻敏感、哮喘等過敏性疾病困擾,提供多一個可能的探索方向,隨着西方飲食日趨普及,加上全球肥胖人口增加,科學界需加強研究胚胎幹細胞受損的重要性。


標題:健康Express醫療新知:高脂飲食損胎兒肝發育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婦女懷孕期間吃太多高脂肪食物,不但增加妊娠肥胖的風險,也會影響胎兒健康發展。波蘭專家透過動物實驗,餵飼懷孕兼有肥胖問題的老鼠高脂肪、高糖份的食物,最後發現,老鼠胚胎的肝臟竟然出現問題,包括負責造血的幹細胞未能正常發展。
專家表示,已知懷孕期間吃太多高脂高糖食物,會對心臟及循環系統有害,今次為首次發現不良飲食帶來的肥胖問題,同時會損害胚胎的幹細胞發展。專家補充指,隨着全球肥胖問題加劇,越來越多人關注肥胖對健康的影響,包括人體的幹細胞及免疫系統運作。

20150101 - 貧童評扶貧政策 連續10年「肥佬」

標題:貧童評扶貧政策 連續10年「肥佬」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二○一四年剛過去,約一千八百名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兒童為政府去年扶貧政策評分,以滿分一百分計算得分只有二十分,為有關調查進行十年來連續十年「肥佬」,房屋、教育和醫療政策成為新一年貧童最關注的議題。不少屈居於劏房的兒童,今年最大的心願是政府增建公屋,縮短公屋輪候時間,改善居住環境。

十一歲的楊嘉垵與父母和妹妹居於深水埗一個約二百呎的劏房單位,輪候公屋七年多仍未獲房屋署通知上樓。隨着劏房租金不斷上升,數年間一家人已搬遷多次,單位更愈搬愈細。在只有一張枱的劏房內,嘉垵需與妹妹輪流做功課,加上單位鄰近垃圾站衞生環境惡劣。年紀輕輕的嘉垵已十分「知慳識儉」;「淨係房租已經要三千幾蚊,仲要交水電費,所以我平時冇咩娛樂……夏天熱就去商場抖吓,唔會開冷氣。」

最關注房屋政策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轄下的兒童權利關注會訪問了一千八百名貧窮兒童,就去年十大貧童關注議題評分。受訪兒童認為政府去年的扶貧政策不合格,對政府表現的整體評分更由前年的二十四分跌至二十分,其中涉及醫療、政制民主及就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進行本地立法等扶貧工作得分更「捧蛋」。他們又選出今年十大貧童關注議題,首三位依次為房屋、教育和醫療問題。

社協社區組織幹事施麗珊指,房屋政策連續兩年成為貧童最關注議題,與貧窮兒童居住環境惡劣有密切關係。她表示,公屋輪候時間長,尤以四人家庭最為嚴重,令不少貧窮兒童需住劏房。她認為,現屆政府的扶貧政策已比上屆政府有進步,但實行時間太久,與貧窮家庭的期望仍有很大落差。


標題:社協「兒童專員」評施政﹕3範疇「捧蛋」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不同團體昨趁除夕,分別為梁振英政府「埋單計數」,為梁振英政府過去一年表現打分。社區組織協會「民間兒童權利專員」昨公布港府2014年評分為20分(滿分100分),較前年退步4分。他們批評港府扶貧工作進展緩慢,跨代貧窮問題「未解決」。
僅教育及格
「民間兒童權利專員」按港府房屋、教育、社會福利等十大範疇為港府過去一年評分,以10分為滿分計,只有教育範疇僅僅及格,取得5分,是十大範疇最高分的一項。而其他範疇全部不及格,當中醫療、政制、兒童權利等3個範疇更是「捧蛋」,取得零分。
兒童權利專員表示,港府去年表現退步,反映特區政府在2014年未盡力透過政策、立法或服務全面改善兒童貧窮問題,具體工作進展緩慢,未能追上社會需要步伐。他們促港府應儘快於2017年前落實特首及立法會一人一票民主普選,並降低特首提名門檻,同時推行扶助貧窮家庭及兒童的補救措施。
2014年民間兒童權利專員報告由「兒童權利關注會」內來自基層及低收入家庭的1800名會員討論及投票,選出十大議題,再由1800名會員投票評分。
公民黨列梁振英「十大惡行」
另外,公民黨昨列出梁振英「十大惡行」,指2014年樓價繼續上升、公共醫療「毫無改善」,又批評雨傘運動期間,梁振英以警隊為「政治工具」,濫用暴力對待市民,令大量市民受傷,警隊「名譽掃地」,促梁振英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