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31 - 家長聘偵探查問題子女

標題:家長聘偵探查問題子女
報章:AM730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私家偵探的工作除了查小三外,更有家長要求調查問題子女。有偵探社去年6至8月共接獲約100宗父母委託調查子女的個案,較兩年前同期急增66%,主要調查子女有否援交、吸毒、拍拖等問題。偵探社負責人文顯楠透露,曾受託調查一名小學五年級女生,本來學業成績不俗,父母發現女兒功課成績下滑,即使實行經濟封鎖,仍有錢買奢侈品,偵探社接手調查後,查出女生以援交方式賺錢,雖然沒有進行性行為,但女生並不理解援交可帶來的嚴重後果。

除本港家長,也有內地家長靠偵探調查,得悉其來港讀書的碩士生兒子染上毒癮。文指現時會提供調解服務協助家長糾正子女錯誤行為及重修關係,有需要時或會轉介問題少年至社福機構接受專人輔導。

20131030 - 內地婦恐嚇殺班主任 一句文化差異求情變「誹謗」

標題:內地婦恐嚇殺班主任 一句文化差異求情變「誹謗」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雙程證婦人不滿5歲單非兒子被校方認為學習發展緩慢,兼溝通能力有問題,校方更建議兒子轉校讀特殊班,她於是自9月起多次到幼稚園投訴,前日更在校內大吵大鬧,其間恐嚇兒子班主任說:「我要殺咗你,捅你。」婦人昨認罪後歸咎於「文化差異」而犯事,裁判官則認為內地人未必無禮貌,「大陸文化係咁㗎咩?你咁係defamation(誹謗)。」
記者:李啟發

被告向艷華(33歲)沒案底,正申請單程證來港,以便照顧80歲港人丈夫及5歲兒子。事發前日下午4時許,被告到兒子位於翠屏邨的幼稚園禮堂外大聲叫喊。楊姓女班主任聽到叫聲後前來,叫被告到幼稚園外傾談,但被告拒絕。被告恐嚇她稱「楊主任,我要殺咗你,捅你」,其後企圖揮拳襲擊楊但不成功,校長亦前來制止。
楊感到人身安全受威脅,被告自9月起已多次到幼稚園投訴,對她造成很大煩擾。警方同日拘捕被告並將她還柙,昨押解她到觀塘裁判法院,控以刑事恐嚇和普通襲擊兩罪。
辯方原欲申請押後案件,跟控方商討能否守行為了事。主任裁判官練錦鴻表明不批准,被告跟着改口認罪。律師求情透露,校方認為全日制課程適合真正有需要的小朋友,但被告夫婦均無業,故兒子只能讀下午校。

不滿要兒子轉校
此外,該名班主任早前向被告稱其子學習發展緩慢,特別是溝通能力有問題,建議他轉校讀特殊班,但被告希望兒子留在該校。辯方指事發時班主任以無禮態度指被告兒子智商有問題,被告一時衝動犯案,「佢係因文化差異所以咁做」。
練官聞言即稱:「大陸文化係咁㗎咩?你咁係defamation(誹謗)唔係mitigation(求情)。」練官着律師小心用詞。他又謂:「我唔相信內地文化容許咁嘅行為,我只覺得呢啲係你嘅個人表現。大陸咁多人,我相信大部份人都好有禮。」
練官續指,被告是希望兒子能獲得良好教育,「但你自己嘅行為並非好榜樣」,若輕判會對社會發出壞訊息,「令人以為可以咁做,就有機會得到想要嘅嘢」,明言考慮判監,先還柙被告至下月12日,等候背景及精神科報告始判。
案件編號:KTCC5620/13

20131030 - 心理學家教路 育兒宜扶助 勿催谷

標題:心理學家教路 育兒宜扶助 勿催谷
報章:晴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育兒路漫長,欠耐性不行,沒有常識,錯用管教方法,只會累積惡果;然而,專家教仔方法就一定可行嗎?兒童性格各異,又可否一本通書睇到老?註冊教育心理學家楊潔瑜育有兩歲兒子古建晞,以理論結合實踐經驗,教仔方法是否最合用?
為人母以後,心理學專業背景是否有助育兒,真正將理論實踐?楊潔瑜(Kitty)肯定的說,兒童發展心理學讓她知道發展指標,理解嬰幼兒0至3、3至6歲的不同階段,以此作培育標準:「嬰兒是否愈多exposure(閱歷)愈好?初生嬰兒是大近視,睇不清楚周遭事物,家長不停給他看書本也沒有效果。」
她的新書《育兒謬誤大解構》以不同的真實謬誤個案,分析嬰幼兒階段的正確育兒方法,讓新手家長從心理角度及行為方面,認識孩子的真正需要。
給新手父母扶一把
熟悉兒童智能發展的Kitty,分享了運用心理學中的鷹架理論(Scaffolding Instruction,指學習一項新的概念或技巧時,透過環境足夠的支援以提升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和可能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指學習者現實及實際可達到的發展差距,而差距視乎其解題能力及潛能等)的教育心得:當兒子建晞一歲時,按發展進程,可自行疊起數塊積木。當她看到小人兒意慾疊得更高,卻不懂箇中技巧,她便作示範,每疊高四、五塊積木,便用手穩住,然後再疊高。「他知道了技巧,便自行摸索、嘗試,最後,他可以疊高積木,有他整個人的高度!」她指出,這跟偃苗助長絕對不同,而是家長從旁扶助,有助提升最高潛能。「我知道他的能力,只是教他方法,由他自行學習,卻不是強迫。很多幼兒,若有大人幫助,是可以發揮其潛能。」
從小訓練自制能力
她強調,當家長了解嬰幼兒的發展進程,包括體能、認知、情緒發展,相處會較融洽,亦有助發展潛能。她舉例說,不少家長從嬰兒手抱開始便參加Playgroup,學語言、練大小肌肉等等,卻忽略家庭環境已能給予寶寶刺激:「好像去公園,所有Baby GYM、社交禮儀,不是全都學到嗎?」至於語言,也是從生活中跟大人學習:「兒子九、十個月大時仍說BB話,過了一歲已完全跟他說大人話,家長可在此階段開始增長句子,如:我要車,要甚麼類型、顏色的車?慢慢孩子便可增加其語言能力,中英文亦然。」
曾聽過不少家長會延遲給子女接觸電子產品,甚至不看電視,怕會削弱孩子對靜態活動,像看圖書的專注力,Kitty另有見解:「我會給孩子看,這是生活的一部分,關鍵是家長怎樣控制,我們不是為他們揀選可接觸的媒介,而是訓練他們有自制能力……愈早訓練愈好,否則,延遲接觸,難保當孩子因為從未接觸過,卻感到更好玩,更難以自控。」家長絕對可從小由使用時間、媒體類型等,訓練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20131030 - 林鄭認兒童貧窮率不理想

標題:林鄭認兒童貧窮率不理想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貧窮線公佈剛滿一個月,政府依舊未有具體減貧目標。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出席立法會扶貧小組委員會解釋制訂貧窮線工作,遭多名議員質疑貧窮線成效不彰。

林鄭月娥承認本港兒童貧窮率近兩成,是「完全唔理想」,指政府正研究提供低收入補貼,細節最快在明年施政報告交代,但預告落實需時。

全港貧窮人口高達131萬,其中在職低收入家庭佔整體貧窮人口近半。林鄭月娥指,低收入補貼必定以支援就業為大方向,甚至獎勵就業,希望基層家庭能自力更生,政府亦會為低收入家庭的兒童提供補助,目前正諮詢不同團體和社會人士的意見,細節最快於明年施政報告交代。

她指,政府推長者生活津貼需要八至九個月時間,才可將資助交予受助人;低收入補貼是全新的資助計劃,即使施政報告有交代,亦難以於短時間內落實。

被問到有關措施的減貧目標,林鄭指要視乎以甚麼方法推行,「到實施咗一段時間之後,大家就可以同我哋對數,究竟我哋當日講嘅扶貧力度,有冇因為呢個計劃而發生」。她重申,在相對貧窮概念下,難以完全消滅貧窮。




標題:研低收入家庭補貼支援貧童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向立法會扶貧小組委員會,講解政府扶貧委員會制訂香港首條貧窮線的工作,特別強調香港現有逾二十萬貧窮兒童,佔兒童人口近兩成,情況十分不理想,政府正研究向低收入家庭提供補貼,支援下一代在學需要及協助在職貧窮家庭。

議員促最低工資一年一檢
林鄭月娥指出,本港一百零二萬貧窮人口中,約二十萬八千八百人為十八歲以下,佔兒童人口百分之十九點九,高於整體貧窮率,當中十二萬九千多名兒童,生活於在職貧窮家庭;政府正研究制訂低收入家庭補貼,以及為在學兒童提供學習支援等,向在職貧窮家庭提供協助,但強調在相對貧窮概念下,難以完全滅貧。

立法會議員劉慧卿質疑,有廿萬香港兒童「輸在起跑線上」,是否源自政府多年政策失誤,在社會投放的資源太少。多名勞工界議員批評,政府實施最低工資後,仍未能解決在職貧窮問題,促就最低工資金額一年一檢。

林鄭月娥承認,北歐地區貧窮率偏低,主因是政府投放在人民的資源較多,惟背後需要高稅率稅制支持,香港則奉行低稅制以保持競爭力,故需量入為出,把有限資源投放於有需要人士身上。她重申最低工資與扶貧是不同概念,不能期望一個家庭只有一個人工作,就一定可滿足整個家庭的開支需要。

20131030 - 小學訓導主任 涉毆男生釀骨折

標題:小學訓導主任 涉毆男生釀骨折
報章:太陽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藍田一間小學爆出訓導主任涉嫌毆打男生致骨折事件!該校一名患有過度活躍症的九歲男生,在校內被罰洗廁所時,懷疑遭到男訓導主任責難,並被推埋牆邊,以致身體骨折受傷,該名男生的母親翌日報警。警方證實已拘捕一名四十四歲男子,他涉嫌襲擊以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現獲准保釋候查。

校方回應稱,涉事訓導主任已被暫停訓育及行政工作,但目前仍在該校任教。教育局則指,待個案調查結束後,會檢討有關教師的註冊資格。

曾獲「最關愛教職員團隊」獎
涉事的藍田循道衛理小學曾於去年獲頒發「卓越關愛校園」之「最關愛教職員團隊」主題大獎,但今年四月該校一名九歲、患有讀寫障礙及過度活躍症的男生,卻懷疑遭老師打傷。

罰洗廁所責罵「唔夠快」
消息指,事發於四月二十二日,涉事男生當時就讀小四,他被指弄髒學校廁所後,被罰洗廁所期間,疑遭一名男訓導主任責難「洗得唔夠快」,繼而被拍打肩膊並被推到牆邊。男生的母親接兒子放學時,發現兒子左手發燙,送院檢驗發現其身體出現骨折,始揭發事件,並於翌日報警。其母於兒子留院四日後,再向教育局投訴。

該校校長陳翠珍昨接受查詢時表示,事件已交由警方調查及處理,事後校方已暫停涉事訓導主任的訓育及行政工作,但他至今仍在該校任教,而有關學生則在該校就讀高年級,目前仍如常上學。陳校長指,過往並無收過同類投訴,相信今次屬個別事件,校方將繼續與涉事學生的家長保持溝通,亦會以學生利益為依歸。

警方證實於四月二十三日下午接獲一名姓曾女子報案,指其就讀藍田一小學的九歲兒子於前一日在校內被一名男子襲擊,案件列作「襲擊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由觀塘警區刑事調查隊七隊跟進調查。警方同月二十六日拘捕一名四十四歲李姓男子,他涉嫌襲擊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但獲准保釋候查,須於十一月中旬向警方報到。

教育局發言人回應稱,局方在四月得悉事件後已即時跟進,學校亦已啟動危機處理程序,並為有關學生提供適切輔導。當局又指,在調查結束後,會檢討該教師的註冊資格,若教師干犯罪行或有嚴重失德行為,當局會以合法、合理、不枉不縱原則處理。

20131029- 喪報20校15間取錄 家長有又煩冇又煩

標題:喪報20校15間取錄 家長有又煩冇又煩
報章:太陽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近年小一、幼稚園入學面試風氣日盛,有升學顧問表示,愈來愈多小學加入直資、私校行列,家長為爭入心儀學校,紛紛帶子女參加面試班。有家長動輒為子女報讀十間、八間學校,每星期都要趕到不同學校面試,學生年紀輕輕就要承受巨大壓力;有家長甚至為子女報考逾二十間幼稚園,最終獲十五間取錄,結果又要為選擇哪間幼稚園而煩惱。專家認為,幼兒壓力已接近「臨界點」,教育局應考慮設立報讀學校的上限。

面試題目深 學生易受挫

資深校長、幼兒升學顧問趙榮德指,現時家長為子女報讀學校愛「大包圍」,「報多幾間,漁翁撒網,唔想執輸。」家長日常話題離不開面試,令子女的壓力愈來愈大,常見的壓力表現如常哭泣、不說話、詐肚痛等;加上不少學校以超乎學生能力的問題考學生,增加學生挫敗感,「有名校問抽象數學題,連家長都唔識答,咁細個細路點會識?失敗多幾次,學生會覺得自己好冇用!」

屯門區直資小學、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校長張志鴻直言,面試壓力大部分由家長造成,除了過分催谷子女,部分家長自己也面臨極大壓力,無形中令子女受影響。他建議家長以平常心面對子女的升學問題,即使帶子女面試,亦應改口向子女說「今日去學校參觀、玩吓。」否則學生作機械式對答,表現緊張強顏歡笑,反而會影響表現。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校長何綺霞則指,明白有學生會因面試而感到壓力,學校會在面試時營造輕鬆環境,如在等候時間讓學生畫畫、看圖書,老師保持笑容,完成面試後每名學生獲一份小禮物,減低學生的挫敗感。

20131029- 面試無休止 5歲女想死

標題:面試無休止 5歲女想死
報章:太陽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港人壓力爆煲禍延幼童,公私營醫療機構均發現焦慮抑鬱症呈幼齡化。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陳國齡透露,八歲以下求診病人數目,近年每年約有百人,為十年前的十倍。他臨床所見,幼稚園至初小學童求診個案上升,最年輕僅四歲。私人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陳葆雯亦於本月接獲年僅五歲的女童求助個案,女童因應付頻繁的升小一面試壓力太大,竟向父母透露「想死」。陳葆雯提醒家長,受歡迎的學校未必人人適合升讀,籲量力而為。

陳葆雯昨指,該名女童就讀幼稚園高班,父母近期在小學面試問題上,幾番責怪孩子「點解人哋做到,你做唔到?」她說,該對父母自認非「怪獸家長」,沒有要求孩子上面試班,安排女兒到小學面試頻密度只是一星期一次,相信孩子能承受。豈料女童感到壓力甚大,透露有傷害自己念頭,更幾次提到「自殺」,令父母大為擔心,立即求醫。陳指,女童求診後幸而毋須用藥,透過家長改變管教方式,給予鼓勵,女童的焦慮症狀得以紓緩。
「人比人」重創小心靈

陳國齡亦發現,近年患焦慮抑鬱的兒童及青少年,表達不安的方法趨消極。過往是撕爛試卷、打架等反叛行徑,現在是直接表明「死咗就好」、「我真係好想跳樓」。她曾接獲數名小學生衝上校園天台,企圖一躍而下的個案。她直指,孩子們的壓力來自父母多於學校,「點解人哋做到你做唔到?考唔到好學校點搵份好工?」

她表示,焦慮症可由先天如家族遺傳、「驚青」或完美主義的性格引起,但約六至七成患者屬後天誘發,如長期飽受壓力所致,當父母不斷「催谷」子女,會增加其精神壓力,有機會誘發焦慮症。她提醒家長,最忌是否定子女的煩惱,需循序助子女解決問題。

嘔吐失眠肚痛屬病徵
確診的病童需評估壓力來源,訂出適當治療方案,輕則可以調校家長的管教方法,中度至嚴重者便要處方藥物血清素及抑鬱劑。醫生提醒家長時常留意兒童有否持續一星期失眠,或出現原因不明的嘔吐、肚痛等等;並且需要關注他們上學及考試前後,情緒及行為有否異常。
陳葆雯表示,兒童不明原因的腹痛稱為功能性腹痛,是焦慮抑鬱徵狀之一。研究顯示,約有三成半十至十七歲兒童及青少年患不同程度抑鬱徵狀。她的臨床經驗中,逾半兒童病情需用藥控制,療程達九個月至一年,大部分完成療程者都能康復。但童年時曾患焦慮症或抑鬱症者,成年後復發機會高六至八倍。

兒童患病警號

‧持續一星期失眠。
‧持續兩星期出現例如肚痛、嘔吐、食欲不振等不適現象。
‧突然表現異常,例如抗拒上學、害怕與陌生人交談。
‧經常情緒不穩,例如悶悶不樂、暴躁、緊張。
‧突然出現行為退化現象,例如已經學識上廁所,但晚上無故瀨尿。
資料來源︰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陳國齡

標題:小一面試不佳被責 揚言「跳樓」 幼童患情緒病增 最細五歲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學童競爭大、壓力大,有精神科醫生表示求助個案有年輕化趨勢,八歲以下求診者,由以往每數月一宗,到現在每月一宗,近月更有一名五歲幼童,因為升小面試過於頻密及表現不佳被責,兩次揚言「想從窗口跳下去」,驚動父母要帶她看精神科醫生,被診斷患上抑鬱。精神科醫生指幼童不懂表達抑鬱感覺,易發脾氣、失眠、腹瀉都可能是反映抑鬱情況,病情可延續至中學甚至成年。

揚言「跳樓」的女童年約五歲,就讀幼稚園高班(K3),家長為準備她升學,並安排她每周面試一所小學,持續了五至六星期。不過女童性格慢熱,面試少說話,表現欠理想,家長頗有微言,甚至責怪她謂:「為何其他人可以你不可以!」

升小一學童求助多
女童面臨壓力巨大,平時愛看電視、玩玩具,通通都放棄了,情緒變得不穩定、易發脾氣,甚至兩度對家長說:「我想從窗口跳下去。」家長才驚覺事態嚴重,立即帶她向精神科醫生求診,負責診斷的精神科專科醫生陳葆雯指當時診斷她患上抑鬱症,但毋須服藥,建議家長改善相處方式,包括多點鼓勵或者讚賞女童,又停止所有面試,其情況已經改善。

陳葆雯昨日於香港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活動上表示,過往一直認為幼童患抑鬱症比較罕見,但最近一、兩年開始出現零星幼童因為面試壓力大而出現抑鬱的病例,年輕化情況加劇,例如八歲以下幼童到她門診的求助個案,由十年前每數月一宗,現在幾乎每月都有,佔了青少年兒童的求助個案中四分一;其中最主要的求助個案為學童升上小一、小二後,感受到學習壓力及同輩壓力,亦有個案表示受同學欺凌導致抑鬱出現。

她鼓勵家長不要過分緊張子女的學業成績,以免將緊張情緒感染子女,另外不要安排太多面試,與子女相處時要盡量以正面態度對待,包括給予多些鼓勵,她又提醒父母,幼童不似成人,即使罹患抑鬱,也不懂得表達抑鬱的感覺,但家長可以留意小童的情緒變化,如果出現肚痛、腹瀉、失眠等都可能是抑鬱的表現,家長可以帶小童求診作檢查。

每天上學都感焦慮
兒童患上情緒病的情況亦不容忽視,病情如沒有適當處理,可以持續到成年,曾有一個就讀小四的學童,成績不差、家長要求也不高,但就對上學感到焦慮,每逢測驗、考試壓力特別大,後來去到中學情況惡化,每日上學都感到焦慮,嚴重時更不能上學,即使該學童已經處方藥物治療,但因為壓力因素未解決,現時仍然接受治療中。

香港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昨日宣布,網上展開一個為期三個月的全民抑鬱調查研究,了解最新的社會抑鬱狀況。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名譽臨牀副教授李永堅表示,童年的不幸遭遇包括欺凌、父母離異、虐兒、疏忽照顧等經歷,對兒童成長起關鍵作用,可增加兒童日後患上情緒病的機會。

20131029 - 教局數班房推算學額

標題:教局數班房推算學額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北區、屯門、元朗以至市區都有家長排長龍,報讀幼稚園,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卻指明年全港學額剩餘7.3萬個,被質疑「發水」,教育局承認只是用學校註冊班房數目計算出來。吳克儉又稱,元朗區幼稚園考慮就近入學和統一註冊日。

吳克儉昨在立法會會議上再度表示,幼稚園學童共有16.8萬人,而明年全港學額則有24.1萬個,即有7.3萬空置學額。他指今年北區等出現排隊報名潮,是由於部份幼稚園限量派表、內地中介公司代報名和家長一人報多校,引起家長恐慌。

葉建源轟誤導公眾
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出,今年教育局統計的學額只有18萬個,質疑為何明年可大增6萬個,「文件話係包括(計算)空置課室,可怒也!原來一直講緊係『建築面積』,我哋仲以為係『實用面積』,誤導公眾。」

吳克儉拋給副秘書長葉曾翠卿回應,她解釋每間幼稚園註冊時會登記個課室最高容額,「理論上如果所有課室都用,係咁多位(24.1萬個)」。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指出教育局掌握課程數目,在有需要時可收生,正如北區這幾年每年只多一間學校,但在11/12學年多收1,128名學童,是用剩餘學額取錄新增學童。

民建聯李慧琼批評吳克儉責備家長報讀太多學校,「家長唔係冇事做、過份緊張,係唔想小朋友輸在起跑線」。議員通過無約束力決議,要求教育局保證本地童可就近入學和增加幼稚園學額。另外,吳克儉出席一個活動後表示,局方和元朗區幼稚園商討後,區內學校認同為了減輕家長擔心,可以網上派表或無限派表,甚至依就近入學原則報名。

20131028 - 港幼童近視 十年增近兩倍

標題:港幼童近視 十年增近兩倍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港人近視情況嚴重,中文大學二○一○年調查本港四至六歲的學前兒童,發現患有近視的比率為百分之六點三,較十年前的百分之二點三,增近二倍。學者指本港學童在很早階段已經要花很多時間做功課、加上長時間接觸電子產品,都會令香港學童患近視比率較高,建議家長多帶兒童到戶外活動,看書一會應稍作休息。

本港是患近視比率最高地區之一,發病率是美國三倍,中東地區的十倍。中文大學曾於○四年調查逾七千位小學生,發現學童患近視的比率按年齡增加,約三成的七歲以下小學生有近視,而十二歲以下學童近視比率就增至五成。
 
至於本港四至六歲的學前兒童,中大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在二○一○年調查約八百名幼童,發現患有近視的比率為百分之六點三,較二千年的百分之二點三,增加近二倍。這數字較美國和中東地區,分別多三倍及十倍。
 
學系助理教授任卓昇分析,本港學童在很早階段已經要花很多時間做功課、加上長時間接觸電子產品,都會令香港學童患近視比率較高。
  
任卓昇稱,除了父母遺傳,經常近距離閱讀和使用電腦、電話等,會令眼球肌肉收緊和眼球增長,令眼內細胞、視網膜、黃斑點被拉薄,故建議每近距離閱讀半小時應望向遠方三十秒,每天有約半小時戶外活動,因紫外光可刺激眼球分泌賀爾蒙減慢眼球增長,而近視度數急升的兒童可使用阿托品眼藥水。
  
中大眼科中心於二○○七年,為二十三位四至十二歲的兒童,使用一至兩年的阿托品(Atropine)眼藥水治療,因阿托品令眼球肌肉鬆弛,並配合自動變色鏡和漸進鏡,發現七成兒童近視停止加深,眼軸停止延長,對照無使用眼藥水的兒童,近視已加深一百二十度。中心推出為期一年的眼科健康公眾教育系列,並將進行低劑量阿托品研究專案。
  
四十多歲的黎小姐,六歲時已患近視,十幾歲已有千度近視,廿年前右眼視網膜脫落,視力僅常人的一成,左眼亦只有一半視力,之後曾接受白內障手術。
  
幾年前黎小姐確診左眼患上黃斑病變,之後又患上青光眼,現時每兩至三個月覆診,但中央視力已受損,視出現嚴重偏差,要側視才可勉強看到前方,在餐廳分清正確櫃位亦有困難。

20131028 - 爺爺涉狎3歲孫女

標題:爺爺涉狎3歲孫女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天水圍揭發令人髮指風化案,禽獸祖父涉非禮小孫女被捕。一名三歲女童,前晚在家中玩耍時,疑遭人乘機毛手毛腳非禮,被家人發現,大義滅親報警求助,警方到場調查後,將涉案祖父拘捕。

家人痛心決報警
該名女童與家人居於天瑞邨一單位,被捕祖父六十七歲,亦同住上址,平日有協助照顧小孫女。消息指,前晚十時許,女童在住所嬉戲,祖父亦在家中,期間,有人泯滅人性,為嘗手足之慾,竟向女童非禮,但被家人揭發,並懷疑案件與祖父有關,家人既痛心又氣憤,決定報警。警方初列「求警調查」案處理,派員到場調查,經進一步了解後,改列「非禮」案,將涉嫌與案有關的祖父拘捕,帶署扣查,女童由家人陪同送院檢驗,案件交由元朗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香港保護兒童會總幹事蔡蘇淑賢表示,對事件感到震驚及心寒,對女童來說,家中理應是最安全的地方,如她不幸在家中懷疑被長輩侵犯,會令她對家庭缺乏安全感,甚至驚恐,日後亦難以面對長輩,或會對她造成長遠的心理影響。

20131028 - 龍B家長部署爭K1位

標題:龍B家長部署爭K1位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幼稚園搶位潮停不了!上水粉嶺幼稚園先後被雙非學童攻陷,在一二年出生的龍B效應下,明年報名搶位情況勢必加劇。教育局於北區、大埔推「六招」補鑊措施抗搶位,三百名港爸港媽昨身穿黑衣參與集會,抗議措施未能確保原區入學,當局漠視本地家長訴求。明年加入搶表戰團的龍B爸媽已急謀對策自救,有港媽準備搬離北區,堅拒瞓街搵學位;亦有居於屯門的龍B媽媽已跨區至荃灣報讀下年入學的學前預備班(PN),以求原校升讀幼兒班(K1),避過搶位潮。

幼稚園搶位問題早前激發數百名港爸港媽上街,教育局隨即推出「就近入學」及「一人註冊一校」的補鑊措施,但不少家長批評措施有漏洞,難以確保本地學童可原區入學。

三百人抗議六招無效
上水粉嶺媽媽會及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昨於上水舉行集會,約三百名港爸港媽高呼「六招無效、整死學校」、「學位失衡、政府無能」等口號,抗議教育局處理學額規劃時只見步行步。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今日討論幼稚園學位問題,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要求教育局承諾本地學童原區入學,如未獲回覆,不排除動議譴責。在龍年效應下,本港一二年的出生人數逾九萬一千名,當中二萬六千七百多名為雙非嬰,這批龍B將於一五年入讀K1,明年報名,排隊撲位潮勢重現。

「今年咁搶法心都寒」
居於上水的梁太育有一名龍B女,她坦言為求得學位已計劃搬至屯門區,「今年咁搶法,心都寒,但係聽聞有媽媽報咗卅間幼稚園,真係好誇張!」

為避過龍B入學潮,不少家長已提早搶位,為龍B報讀多間幼稚園PN班,勢要成功入學以求原校升讀K1。屯門區媽媽會代表區小姐指,今年屯門區已出現人龍搶表,有幼稚園表示申請大幅增加三倍至七百多份申請,創歷年新高。她擔心明年情況更嚴峻,已為龍B報讀六間幼稚園PN班,半數屬荃灣區,希望避過人潮。她透露上月曾與教育局分區代表開會反映家長憂慮,但教育局未有協助解決問題。她要求於屯門區同時落實「六招」,「真係火都嚟,開會時用兩年前數據敷衍我哋,出年係人都知龍年多人,你話估唔到跨境學童人數,點解仲有一年都唔做吓調查?」



標題:搶位現「乘數效應」吳克儉歸咎中介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教育局在北區幼稚園搶位潮爆發後推出六招補鑊,被家長炮轟後知後覺,學界亦憂慮行政工作大增。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撰文,將事件歸咎中介公司介入,家長對學位供應的擔心有增無減,令申請數字出現「乘數效應」,重申根據教育局掌握的數據,北區學額供求亦大致平衡。

教育局於上水、粉嶺推出「就近入學」等措施,被批評定義模糊及將責任推卸予學校。香港幼兒教育人員協會代表陳楚衡認為「六項措施」增加校方工作量,要求教育局為幼稚園增撥資源,讓他們增聘人手。

吳克儉昨在教育局網頁撰文指,幼稚園落實「無限派表」措施時,可利用今年發放的一筆過發展津貼發展學校網頁,支援網上登記。幼稚園可因應學童申請數目調整面試時間、或以小組形式面試。

雙非家長推高租金
就近入學措施實施後,有雙非家長利用租假地址或搬入北區變「原區居民」,有上水家長透露,現時租住的單位租金年年加一千,不少雙非家長願意支付較高租金,令本地家長不獲續租。吳克儉指不少幼稚園對就近入學的安排有一定經驗,除住址證明外,校方與學童見面時 ,可了解背景引證是否存有問題。




標題:百家長集會斥教局敷衍塞責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今日舉行會議,商討內地學童跨境來港就學問題。近百名本地父母昨帶同年幼子女,響應教協在上水舉行集會,譴責教局敷衍塞責,要求完善幼稚園學額規劃,保障港人子女原區入學。

得100學額幼園收千申請
參加集會的家長多穿上黑衣,綁上黃絲帶。當中有來自上水、粉嶺、元朗、屯門及大埔等區的媽媽,還有龍年媽媽會代表。代表上台發言,不滿雙非家長為子女跨境報校,盲搶新界地區的幼兒學額。

香港幼兒教育人員協會代陳楚衡校長表示,全日制幼兒學校今年收到的申請表,較去年以倍數增長。例如有學校只得100個學額,但收到逾千張申請表,難怪影響本地家長擔心子女入學問題,爭相先行報名申請。今年出生率增加,再加上雙非及單非子女搶學額,跨區幼童就讀問題已達到警戒線,很有可能由新界擴散至全港各區。

她說,雙非家長跨境為子女申請入學,不惜花留位費申請多間學校,翌年5至6月收生時,他們才表示不來就讀,打亂學校行政及令招生困難。

家住大埔的黃太形容,區內30多間幼兒學校,有一半在雙非子女申請入學下已相繼淪陷。她形容,香港人被雙非逼到「走投無路」。當年她與內地人爭床位生仔,搶購奶粉和尿片,樓價被內地人炒貴,不覺得內地人來港帶動經濟,反將本港文化搞得天翻地覆,令不少港人想移民。

腹大便便準備生產第三名子女的劉太批評,前首曾蔭權呼籲港人生育,她生足三個,除了大女兒享有學券,夫婦兩人一直交稅多年,質問特區政府如何讓本港居民「生得放心,生得安心」?她建議政府規限幾間幼兒學校只收跨境學童,其他學校只收本地幼兒。

教協宣讀聲明批評教育局沒有承擔長遠教育規劃責任,政府總是後知後覺,甚至不知不覺,結果禍及家長、學生、教師及學校。教協要求完善入學機制,確保幼兒就近入學,給學校足夠支援;落實15年免費教育,對幼教作出承擔;有效使用空置課室,研究建校應付長遠需要。



標題:吳克儉網上回應北區夠學位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約200名上水粉嶺媽媽會成員,繼本月初發動500人遊行抗議後,昨再度在上水集會,抗議教育局推出「六招」防搶學位措施「華而不實」。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日只以官方網誌「局中人語」回應,重申北區學位不缺。

稱中介令申請現「乘數效應」
吳克儉在昨日的「局中人語」專欄撰文,發表約1,600字的文章,回應北區、大埔家長的抗議。他表示,一些中介公司介入,令家長對學位供應的憂慮有增無減,甚至令申請數字出現「乘數效應」,幼稚園界已有針對中介公司的措施。
吳克儉在網上指,根據教育局所掌握的數字,「全港各區的幼稚園學額是足夠的,即使是比較緊張的北區,供求亦大致平衡」;又解釋六招的內容,包括教育局要求下,幼稚園會增加學額、統一登記學位,當局考慮設幼稚園升學熱線支援家長;另外教育局鼓勵學校「網上派表」及「無限派表」。
局方指「支持幼稚園從幼兒服務的照顧、發展及家校合作的角度出發,並以『就近入學』原則收生,協助家長為其子女在區內覓得幼稚園學位」。上水粉嶺媽媽會發言人馮凱茵指,單靠幼稚園老師核實家長住址,或未能完全分辨真偽,教育局應提出具體方法打擊中介公司。




標題:「六招」難紓學位荒百黑衣家長再上街
報章:頭條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幼稚園排隊潮暫時已過,惟本港父母擔憂仍未完結。昨早逾百家長帶同小孩齊集上水,爭取完善幼稚園學額規劃,有家長斥局方推出「六招」效果不大,認為雙非家長可利用租屋「見招拆招」。業界則指當局未有體諒園方面對排山倒海工作量,憂導致教師流失。

為表達不滿當局處理幼稚園學額問題手法,大批身穿黑衣的家長趁昨天家庭日,帶同年幼子女到上水參與由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上水粉嶺媽媽會主辦的集會。家庭主婦劉太指,二女為「龍B」,已預料來年要取得幼稚園PN班(預備班)學位,必定要露宿排通宵,「但最擔心是街都派唔到原區」,亦已「打定輸數」,考慮明年跨區到元朗報名,「希望當局會原區安置學童,想辦法制止排隊黨。」

業界憂人才流失

另外,家庭主婦張太指已取五間幼稚園入學表格,當中兩份是排通宵取得。雖然手持五份表,但張太對原區取錄信心不大,她認為區內租屋就可解決當局的「原區入學」措施。香港幼兒教育人員協會代表陳楚衡校長指,「教育局將個波推落幼稚園」,當局實施「無限派表」,但一般幼園規模小,教師除要照顧學童、平日工作量外,目前更要額外應付面試工作,加重負擔。

教協要求當局完善入學機制、落實十五年免費教育,盡快進行幼稚園、小學及中學學額規劃。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則要求,政府承諾保證北區學童原區就讀。

20131028 - 奶粉壓力測試12月呈立會檢討

標題:奶粉壓力測試12月呈立會檢討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港府早前宣布於十.一長假期前後就本港配方奶粉供應進行壓力測試,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昨出席公開活動後指,壓力測試已於本月中完成,顧問公司需時約一個月分析,期望可於十二月向立法會相關事務委員會提交報告。當局屆時會按測試結果及於十‧一長假前後觀察所得的供應鏈現象,向公眾交代政府取態及下一步行動,他現階段則對初步結果不作評論。

被問及會否於農曆新年前取消「限奶令」,高指言之過早,重申當局需考慮零售及整個供應鏈狀況,以判斷供應鏈能否應付需求波動及確保本地父母買到足夠奶粉,強調政府會以港人及本地嬰兒利益為依歸,不會隨便取消「限奶令」,呼籲本地父母毋須擔心。

新年高峰期多搶糧儲貨
有海關前線人員則指,農曆新年前才是搶奶粉高峰期,故今次壓力測試未能測試到搶購奶粉的最嚴重情況,根據過去的執法經驗,農曆新年前一、兩星期才是內地水貨客來港搶購奶粉的高峰期,因農曆新年長假期間,他們要回鄉過節,香港藥房亦會暫停營業,故會在長假前趕「奶粉尾班車」,搶購大量奶粉「儲糧」。

20131027 - 54%邊青 有逾四性伴 七成懷孕少女墮胎 最年輕13歲

標題:54%邊青 有逾四性伴
七成懷孕少女墮胎 最年輕13歲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項調查發現,八成邊青有性經驗,首次發生性行為的平均年齡為14.7歲,最年輕只得11歲;受訪者平均擁有7.7名性伴侶、約7%邊青更稱擁有多達20名或以上性伴侶。負責調查的社工指,受訪者性伴侶除了有戀人關係,更有網友或性交易對象。
記者:譚靜雯

香港遊樂場協會與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於今年3至6月訪問355名協會轄下13至24歲的邊緣青少年,發現79.7%受訪者曾有性經驗,16歲以下受訪者更有50.7%試過婚前性行為;13歲以下偷嚐禁果就有27.6%,當中最年輕只有11歲。

三成曾搞出人命
調查發現青少年性伴侶趨「多元化」,54.8%受訪邊青有4名或以上伴侶,平均就有7.7名性伴侶。在16歲或以下的組別,每名受訪者平均有多達6.26名性伴侶,他們除了在學校及工作地方認識性伴侶,卡拉OK、酒吧等娛樂場所都是熱門地點。24.4%受訪者指性伴侶是普通朋友、26.5%稱是陌生人,包括性交易對象及網友等。他們避孕意識不足,31%、即110名受訪者曾經歷未婚懷孕或令女友懷孕。
曾「搞出人命」的受訪少女,71.1%最終選擇墮胎,當中逾半首次墮胎年齡在16歲或以下,最年輕只有13歲。最令人憂慮是37.3%懷孕少女選擇在香港進行非法墮胎,32.2%曾做過兩次或以上的墮胎手術。
遊樂場協會油尖旺區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主任李德惠稱,青少年未婚懷孕數字有增加趨勢,他們首次性行為也越來越早,反映青少年對性的價值觀改變,願意接受無愛或感情基礎的性行為。她又稱,現時手機Apps等資訊網絡普及,青少年有更多機會與陌生人接觸,加上受「速食文化」影響,有青少年首次約會就和對方發生性行為,建議把性教育納入學校的正規課程,及成立未婚懷孕危機支援中心。不過,她強調,今次結果並不能全面反映一般青少年的性態度及行為。



標題:14歲女有咗 父︰唔想見BB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嗰時屋企人知道我有咗,第一個反應係唔出聲,之後阿媽就喊、阿爸就問可唔可以落咗佢。」Tiffany(化名)14歲時很愛同校師兄,與男友發生性行為,由於缺乏正確性知識,不小心懷孕。現在她17歲,雖已與男友分手,但當年她放棄墮胎,女兒今年已兩歲,不過,時至今天,Tiffany的爸爸仍未能接受現實,「我唔想見到佢(B女)。」
Tiffany憶述:「嗰時知道有咗一直逃避,直到5、6個月時瞞唔到就同學校社工講,我一直都冇諗過放棄BB,一直都想生,但阿爸就問可唔可以落咗佢,話我咁細個點樣生。」最終在媽媽、老師等支持下,她誕下女兒,現由男方家人照顧,「𠵱家我繼續讀書,又返兼職,希望將來可以照顧個女,但都希望終有一日爸爸會接受我個女。」
今年21歲的Rainbow,一年前與前男友拍拖,「有愛自然有性」,對性的價值觀都好開放,最後不小心懷孕。她因經濟能力等問題決定墮胎。

20131027 - 幼園生笠頭面壁罰企 校方報警

標題:幼園生笠頭面壁罰企 校方報警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英藝幼稚園(元朗)於本月中旬接獲匿名電郵,內附一張相片,相中一名身穿疑似該校校服的男童,遭人用黑袋笠頭「面壁罰企」,由於校方無法辨別照片真偽及作惡者誰屬,懷疑事件是惡作劇,故翌日旋即向警方備案及通知教育局。警方證實接獲相關備案,案件列為投訴滋擾,並由元朗警區刑事調查隊十三隊跟進調查。

校長謝綺媚透露,最近該校有兩名教職員分別遭解僱及不獲續約,至今仍與校方就代通知金問題發生爭拗,涉及金額逾萬元,她引述其中一名教職員曾揚言,「如果唔畀錢,就搞大件事」。但謝綺媚無法確定今次的匿名電郵,是否與有教師遭解僱或不獲續約等問題有關,惟有交警方調查。而為加強保安,英藝將於五間分校每個課室及學生活動範圍,加裝閉路電視。

20131026- 八歲女等升降機遇色狼

標題:八歲女等升降機遇色狼
報章:太陽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屯門湖景邨及牛頭角樂華南邨昨驚現變態色狼。其中一宗發生於上午八時許,一名八歲女童離開湖景邨住所,到升降機大堂等升降機,一名年約二十歲、頭戴黑色鴨咀帽、身穿黑色長袖外衣及運動褲的青年從暗角撲出,要她觸摸其「不文之物」,女童受驚喊出聲,色狼沿樓梯逃去。女童事後向母親哭訴,其母立即報警。警員到場搜捕無發現。

樂華南邨亦有一名八歲女童被非禮。下午一時許,她在大堂等升降機期間,一名戴「黑超」色狼突衝前,向她毛手毛腳,女童嚇得高聲叫喊,色狼拔足逃去,女童其後告知家人報警,警員趕至兜截無發現。警方正追緝一名年約四十歲、高約一點七米、中等身材、戴黑色眼鏡、穿灰色短袖上衣、深色長褲及深黃色鞋男子,列「非禮」案處理。

20131026- 幼園生被蒙頭罰企 元朗英藝認涉虐兒 報警處理

標題: 幼園生被蒙頭罰企 元朗英藝認涉虐兒 報警處理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在港擁有多間分校的英藝幼稚園,爆出學童在課室內遭蒙頭面壁罰企的虐待事件。校方上周知悉事件,承認或涉虐兒,當日已報警及向教育局報告事件,並會於一個月內在各分校的課室安裝閉路電視以防同類事件再發生。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何愛珠斥,蒙頭罰企會令幼兒感到驚恐,是心理虐待,「一個老師,根本無可能會咁做」。

本報日前接獲一封電郵,附件相片中,一名身穿英藝幼稚園校服的男童,在一個七彩繽紛的課室內面壁罰企,而男童竟被黑色布袋蒙頭。相片檔案日期為2013年7月,推測為該段時間內拍攝。英藝幼稚園元朗分校校長謝綺媚證實,拍攝場地為該校舍課室,該課室上學期由高班使用。

教師不獲續約指會「搞大件事」
謝綺媚表示,該校數名教職員上周四深夜起,先後接獲一封內容相同的郵件。謝綺媚坦言難以估算拍攝者及發電郵者動機,但她透露,7月時該課室由高班使用,有關教師早前遭解僱,現就代通知金問題與校方有爭拗。另外,校方亦與一名不獲續約的教師就金錢轇轕進行調解,其間有人曾表示會「搞大件事」。她強調其他教師亦有可能使用該課室,施罰者真正身份只能交由警方調查。

校方稱憂慮事件涉勒索,且有關行為牽涉虐兒,故周五早上已報警,及向教育局通報。警方發言人稱案件已列為「投訴滋擾」,現由元朗警區刑事調查隊十三隊跟進調查,暫未有人被捕。本報訪問期間,有警員正逐一為校內職員錄取口供。教育局稱已接獲英藝通知,當局會繼續緊密聯絡學校及提供支援。
昨日放學時間,校內一眾教師在校門口列隊與下課學生道別,不過英藝家長並未知悉事件,多名家長在看過相片後,直斥有關行為。女兒在該校念低班的林太認為,教師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將學生蒙頭,但她稱校方一向積極處理投訴,相信校方妥善處理。

英藝元朗分校分上、下午班及全日班,全校約250名學生,聘有30多名教師。謝綺媚承認,目前只曾致電已畢業的高班學生,尚未找到遭蒙頭的學生,該校稍後會考慮是否要通報其他家長。她強調學校一向規例列明不可體罰,但為了讓家長安心,稍後會在五間分校的課室安裝閉路電視,預期一個多月內完成。

標題: 幼童或發噩夢 抗拒教師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心理虐待】
繼玫瑰崗幼稚園爆出男童綁手跪地照,又有英藝幼稚園學童在校園內遭蒙頭罰企。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何愛珠直斥事件是心理虐待,有可能會令幼童發噩夢,甚至不再信任教師。有執業大律師指,對幼兒施以蒙頭,已牽涉虐兒成份。

「咁實嚇死小朋友」
「一個大人被蒙頭都驚啦,咁實嚇死小朋友,佢哋只會好驚恐,根本唔知自己做錯乜嘢事!」何愛珠指出,雖然有關做法未必對幼童身體造成傷害,但對幼童心理一定有負面影響,他們或因此而怕黑、發噩夢、抗拒教師等。但她指,幼童反應仍需視乎有關行為是否第一次,並會因幼童的抗疫力而有異同,籲家長多與幼童討論校內生活。她又批評,即使教師原意是讓學童冷靜,亦絕不應將幼童蒙頭,5歲幼童亦不明白「面壁思過」的用意,她建議只要在遠離其他幼童的地方,讓他坐下來安靜便可。

執業大律師陸偉雄指,根據《侵害人身罪條例》212章27條,對16歲以下兒童故意襲擊、虐待等,致該兒童受不必要苦楚或健康損害,已構成罪行。他解釋,蒙頭有可能令兒童受不必要痛苦,已涉虐待成份。若循簡易程序定罪,可處監禁三年。

20131025 - 帶7歲妹返學 12歲姊捲車底

標題:帶7歲妹返學 12歲姊捲車底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年僅十二歲和七歲小姊妹被父母訓練獨立,昨晨家姐姊兼父母職,帶着讀同校的妹妹搭小巴往長沙灣上學,惟下車後在距學校不遠處過路時,卻被一輛小巴撞倒捲進車底,左手被車輪輾壓重傷浴血。妹妹驚見胞姊出事,請求途人代致電父母。警方及消防員趕至與途人合力推車,將女童救出送院搶救,其左手骨被輾碎險截肢,經醫生搶救後,女童左手神經線已駁回,由於左手骨折,需打石膏治療,目前留醫深切治療部。女童醒後不顧自己傷勢,反問﹕「阿妹有冇事呀?」可謂姊妹情深。

被小巴撞傷女童李芊雪,為家中長女,與妹妹和父母同住長沙灣區,兩姊妹分別在區內廣利道聖公會基愛學校就讀六年班和二年班。據從事教育工作的李父表示,平日如其父有時間,會帶兩人返學,但因學校距住處不遠,為訓練兩女獨立,他曾教導兩女如何乘車上學,熟習後確保安全,便讓兩人自行返學。

胞妹冷靜 求途人致電父母
昨晨七時許,芊雪與妹妹離家後搭乘小巴,在學校附近順寧道與長發街交界下車後,擬步行返校。消息稱,芊雪下車後,遇上一名由母親帶返學的女同學,兩人並曾閒聊一番。芊雪與同學話別後,在順寧道與長發街交界過路時,一輛沿順寧道往美孚方向行駛紅色小巴突駛至,姓溫男司機(六十五歲)疑收掣不及,將正過馬路的芊雪撞倒並捲入車底,右前輪並將其左手壓着,流出大量鮮血。

途人驚見發生車禍,立即報警。芊雪被小巴撞倒被困車底,其同行妹妹見胞姊發生意外,表現冷靜,請求途人代致電通知父母,而芊雪一名女同學的母親驚見意外,被嚇得心神慌亂,不停拍着心口呼驚,而當時有不少與芊雪同校的家長送子女上學,目睹事件亦即通知校方。現場有途人圖合力推開小巴,警方及消防員接報趕至協助救人,終將被困的芊雪從車底救出。

同學紛撰寫心意卡慰問
當時她手腳均有受傷,被壓的左手傷勢嚴重。芊雪的父母接獲通知,立即趕往醫院探望及了解情況,當知愛女仍保持清醒,始稍稍放下心頭大石。而芊雪所讀小學驚悉事件,校長陳嘉文聯同訓導主任即趕往現場,並通知芊雪父母。由於芊雪妹妹並無受傷,教職員了解情況後便帶她返校上課。

據陳校長稱,芊雪入院後,學校除十分關注其傷勢,已第一時間往醫院探望,也很關注其妹妹目擊事件的狀況,幸初步發現她情緒平靜,放學則由祖父接返家。陳續稱,校方和同學都很關心芊雪的情況,大批同學昨已即時撰寫心意卡表達慰問,祝願她早日康復。據芊雪同學稱,芊雪胞妹雖如常上課,但表現較平時沉默,未知是否受意外影響。



標題:訓練獨立 父續讓女兒自行上學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獨立需要代價?年紀輕輕的芊雪,人如其名冰雪聰明,自小已十分懂事,父母並非一般「怪獸家長」或「直升機家長」,要子女在溫室內成長,管接管送,故早已訓練她們自行上學,即使女兒今次獨自帶妹返學遇上車禍被小巴撞倒,但其父稱會繼續讓女兒自行上學,學習獨立,並坦言:「考試唔合格,唔通以後唔使考試呀?」暫未打算從此親自接送。

芊雪品學兼優 動靜皆宜
芊雪在學校是動靜皆宜、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聖公會基愛學校校長陳嘉文稱,芊雪學業成績中上,乖巧聽話,參與不少課外活動,在田徑方面尤為出色,校內很多老師都疼錫她,對她愛護妹妹的場面,更是印象深刻,並說:「兩姊妹感情好好,家姐好照顧細妹,兩個經常手拖手,一齊返學放學。」

陳續稱,校方一直呼籲子女讀小一的家長,需親自接送子女返學放學,但對於較高年級又住得近的學生,家長讓他們自行返校學習獨立,這情況亦可以理解。不過,深水埗區內人多車多,學童過馬路始終有一定危險,故校方昨午亦即時提醒同學,過馬路時必須看清楚情況,依正確的交通燈號才橫過馬路。

20131025 - 無考慮過承受能力 撐輸入外勞 政府表明:港人口不設上限

標題:無考慮過承受能力 撐輸入外勞 政府表明:港人口不設上限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現有約718萬人口,預計2041年增至847萬,人口政策諮詢文件昨出台,督導委員會主席、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明不會為本港人口「封頂」,並指零售等行業勞工短缺,擬擴大輸入外勞。但對鼓勵生育等議題無主流意向。學者批評諮詢文件缺政策目標是失敗之作。
記者:王家文 倪清江 陳沛冰 盧文烈

人口政策諮詢文件以「集思港益」為題,諮詢公眾4個月至明年2月23日。林鄭月娥昨在簡佈會上多次強調,本港人口不宜設上限。她指過去10年每年人口維持0.6%的低增長率,扣除外籍傭工,平均每年增長僅3.42萬人。若然「封頂」會有反效果,未能滿足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要定一個上限,係不智做法」。
被問到政府有否評估香港的承受能力,林鄭月娥承認,「暫時未考慮呢個階段」。她指本港出生率和人口增長偏低,需處理人口老化問題,確保有足夠勞動力。
統計處推算,本港65歲以上人口將由去年98萬增至2041年的256萬,屆時每3名港人便有一人是長者。勞動人口也會於2018年達至頂𥧌371萬,到2035年便回落至351萬。諮詢文件除鼓勵婦女和退休人士重投就業、培訓本地人才外,其中最受爭議的輸入外勞和專才着墨最多。

不撤每日150單程證額
目前建築業和安老業等可透過補充勞工計劃聘請外勞,但必須符合一定條件,如未能招聘本地勞工及外勞薪金需相等於工資中位數一半等,並經勞顧會審批,截至去年底,本港有2,415名外勞,佔總勞動人口0.1%,比率低於澳門(26%)和新加坡(28%)。政府也在諮詢文件中不斷「唱好」,指輸入外勞可「彈性地應付額外的勞工需求」;甚至令人手短缺的行業「得以繼續經營和蓬勃」。
林鄭月娥坦言,輸入外勞議題十分敏感,但目前本港勞動市場人手短缺,市場有近7.8萬個職位空缺,尤以建造業、零售及飲食和護理服務業為甚,現行外勞機制有改善空間。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現行補充勞工計劃剔除26種職位類別,惟現時飲食業如初級廚師都難請人;建造業也要逐個職位申請,並非行業性。當局會先行優化及改善計劃,如檢討放寬申請收銀員、司機及售貨員等職位類別。有三間分店的蘭芳園負責人林俊業贊成適度輸入外勞,補充嚴重短缺職位,特別是洗碗工,「十間食店有九間都請唔夠,兩年前7,500蚊都請到人,𠵱家成萬蚊都冇人嚟見工。」
近年社會有意見促港府取回每日150個單程證名額的審批權,林鄭月娥昨強調,「完全不存在有呢個睇法」。她指單程證是按《基本法》規定,且回歸至今有78.4萬新移民持單程證來港,當中98%是為家庭團聚,不應施加教育或技術水平作額外審批標準,「否則我哋喺人權方面可能被批評」。

學者:舊酒新瓶 失敗之作
消息人士承認,現階段「冇乜空間」改變單程證審批機制,且越來越多高學歷人士透過單程證來港。統計處資料顯示,2007年港人內地配偶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女性只有1%,男性則2%,但去年比率已分別增至12%和16%。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教授周永新認為,諮詢文件缺乏長遠目標,未有制訂政策方向,直言是「失敗」之作。工黨主席李卓人也批評,人口政策以「商」為本,輸入外勞只會壓低本地勞工薪酬。民主黨何俊仁也指,諮詢文件沒討論房屋、醫療等政策,不夠全面,而且鼓勵生育和輸入專才等等都是舊酒新瓶。



標題:外搶優才 料10萬雙非童21歲前來港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政府統計推算半數雙非童、即約10萬人將在21歲前來港,林鄭月娥表明不可視雙非童為解決勞動人口萎縮方案,因此不會重開雙非產子大門,政府也不會優先讓雙非童父母來港定居,以免鼓吹更多人衝閘來港非法產子。當局又提出要與外國搶優才。
由1998年至去年在港出生的雙非童累計有20萬人,政府今年起實施雙非零配額外,只有數百內地孕婦衝閘來港誕下雙非童。根據政府統計處調查,半數會在21歲前來港,當中部份會以跨境方式來港就讀,建議書指出長遠可補足本港勞動人口萎縮的其中一個來源。

嚴阻內地婦來港產子
林鄭月娥表示,不認同以雙非童為港增補人口,「因為佢哋幾時嚟、點樣嚟、嚟幾耐、幾時走,全部好難預測,反之為我哋帶嚟好嚴重問題」。她強調政府會嚴厲阻止內地孕婦衝閘來港產子,「等我哋可更準確規劃香港自己兒童、學生需要服務係足夠」。
林鄭承認有委員會成員提出,優先讓雙非父母申請單程證來港,但政府絕不接受,「恐怕又會引來另一次(雙非)嬰兒潮,更加多人選擇衝關、衝急症室爭取在香港誕下嬰兒」。特首梁振英昨晚訪京回港後也稱,優先讓雙非和單非童父母來,是不切實際。
當局預計2016/17至2018/19學年,會是雙非童入學高𥧌期,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要求當局立即研究如何使用各區空置課室,並審慎研究增建學校,以應付入學潮。



標題:出生率低 政策混亂 打擊再生仔意欲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育有一名21個月大女兒的蔡太,為陪伴女兒成長,於女兒出生數月後辭工專心湊女。但混亂的教育政策、擠逼的居住環境及嚴重短缺的託兒服務,打擊她生多一個孩子的意欲。更甚是,現時社會價值觀已被完全扭曲,「努力做嘢冇回報,講大話都冇事,做錯事冇人道歉,你叫我點教小朋友?」當前政局下,人口政策,看來討論也是多餘。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承認,推出較長侍產假等措施的國家如北歐,屬於高稅率國家;而新加坡近年推出惠及中產和基層的鼓勵生育政策,但出生率與本港分別不大。政府不應干預個人的生育決定,但應營造有利生育環境。

憂子女出生後冇人湊
但蔡太表示,早前傳出的有薪親職假及稅務寬減,只解決表面問題。現時託兒服務嚴重不足,「由陀仔到生完仔坐完月都未輪到」,令很多家長擔心子女出生後「冇人湊」,「請菲傭屋企又逼」,減低生育意欲。
她指,出生率低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政府沒長遠規劃,市民要爭床位、爭奶粉、爭學位。她頻頻撲撲為女兒報了八間幼稚園,樓價高很多人買不起樓,即使她自置居所,但面積不大,均打擊她多生一個孩子的意欲。「從呢啲角度睇,香港已經唔適合居住」。
蔡太指,社會價值觀已被扭曲,「點樣教小朋友負責任?有人問完責唔使負責任,冇人做錯事道歉,死撐就冇事」。這些壞榜樣影響下一代成長。



標題:內容空泛 增教育託兒 競選承諾冇影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特區政府先後發表過三份人口政策報告書,2003年時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已提出催谷生育率,但至今沒起色;去年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報告,只提出研究延長退休年齡的新建議。今次文件同樣內容空泛,特首梁振英多項競選承諾,如加強幼兒教育及託兒服務,沒具體落實方案。

10年前谷生育仍徒勞
03年本港經濟轉差,曾陰權於人口政策相關報告,提出向外傭僱主每月徵稅四百元、收緊新移民申領綜援及享用公共醫療服務的資格;兩項政策都極具爭議,外傭稅在一片反對聲下今年正式取消。當年曾蔭權同樣提出要催谷生育率,並劃一子女免稅額,但事隔10年政府徒勞無功。
去年由時任政務司司長唐英年領導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發表報告提出10項建議,但有9項是舊,新建議只是研究推遲退休年齡。
梁振英競選時批評唐英年於人口政策方面「冇做嘢」,梁就人口政策作出25項承諾,除他已叫停雙非產子外,其他承諾於今次諮詢文件沒具體方案,他選舉時曾提出本港對單程證應有審批權,結果也是空話。
消息人士稱今次諮詢文件與之前兩份與人口政策有關報告不同,今次不只聚焦經濟或當前問題,而是全面探討人口問題,政府希望先尋求共識才落實具體方案。由於諮詢正值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諮詢期,如部份措施社會已有共識,特首或先在明年1月施政報告提出。

20131024- 七成人15歲前嘗禁果

標題:七成人15歲前嘗禁果
報章:太陽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青少年婚前性行為及未婚懷孕日趨嚴重,一項對象主要為經常流連街頭的高危青少年調查更顯示,受訪青少年平均曾有七點七名性伴侶;超過七成未婚懷孕受訪少女會選擇墮胎,最年輕僅十三歲,選擇未婚產子最年輕者僅十四歲。負責調查的團體更指出,未婚懷孕對涉事雙方均有負面影響,現時本港欠缺對事件中男性提供輔導及情緒支援。

香港遊樂場協會與香港理工大學於今年三月至六月期間,進行了「青少年與性及未婚懷孕」調查,訪問了三百五十五名十三至二十四歲男女,他們全是協會轄下的受助個案,並處於高危環境如家庭缺乏支援、經常流連街頭等的「高危青少年」,同時也與六名自己或女伴曾經歷未婚懷孕的青年男女進行深入訪談。

在二百八十三名曾有性經驗受訪者中,第一次發生性行為平均為十四點七歲,約七成人於十五歲前便初嘗禁果;受訪青少年平均曾有七點七名性伴侶,中位數約為四名,逾半數表示曾有四名或以上性伴侶。

最年輕經手人僅13歲
調查同時發現,有七十六名受訪少女曾未婚懷孕,三十四名受訪少男表示曾令女友未婚懷孕。曾未婚懷孕的少女中,逾七成選擇墮胎、近三成選擇產子。令人驚訝是,最年幼的墮胎及未婚產子的少女,分別僅得十三及十四歲;「經手人」方面,令女友懷孕的少男中,年紀最輕者僅十三歲。調查的詳細結果,將於本周六公布。

香港遊樂場協會油尖旺區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隊主任李德惠直言,青少年未婚懷孕及婚前性行為有年輕化趨勢、個案亦增多,她強調是次調查是希望社會多關注未婚懷孕及墮胎行為,不止對女方帶來影響,涉事的男方,也會有心理和情緒上的影響,如失眠等。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列小慧也指,現時社會欠缺對涉事男方的情緒支援。

20131024- 搗兒童色情網 港拘21男女

標題:搗兒童色情網 港拘21男女
報章:太陽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中、美、香港及二十個國家地區,採取代號「天使行動」的聯合行動,搗破四個兒童色情網站,半年拘捕逾二百五十人,包括網站創辦人、版主、發帖會員等;當中香港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透過與內地警方交流情報,今年八、九月搜查全港三十三個地點,以涉嫌干犯管有兒童色情物品相關罪行拘捕二十一名男女,年齡最輕者僅十四歲,行動中暫時檢獲七萬張兒童色情照片及大量影片。內地近日也拘捕一名網站創辦人、三十歲的港人劉X華。

美國聯邦調查局在二○一二年九月起,先後向中國公安部通報兩個分別名為「拯救天使」、「我愛幼幼」的兒童淫穢色情網站,當中「拯救天使」網站註冊會員超過一百萬人,通過收取會員費牟利,當局追查後發現與該網站相關人士,亦開辦了另一個兒童淫穢色情網站「呦吧論壇」,涉案者分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今年四月,中國公安部和美國聯邦調查局邀請德國、澳洲、新西蘭等多個國家的執法機構代表,在北京召開案件協調會部署聯合執法行動。

及至今年五月下旬,內地執法機關分別在江蘇、浙江拘捕「拯救天使」和「呦吧論壇」網站的劉姓創辦人,及楊姓伺服器空間供應商,「我愛幼幼」網站創辦人、三十歲港人劉X華也於近日被捕歸案。香港、澳門、台灣警方合共拘捕六十多名疑犯,德國、澳洲和新西蘭也採取拘捕行動。

檢逾七萬兒童色情照
香港警方發言人表示,被捕的十九男二女中,年齡最小的只有十四歲,最大為六十八歲,其中最年輕被捕人士應是網站會員,他們涉嫌干犯管有兒童色情物品相關罪行。警方暫時已查獲超過七萬張兒童色情照片及大量影片,行動同時檢獲二十三部電腦及兩部手提電腦等,不排除稍後會有更多發現。被捕人士獲准保釋候查,下月再向警方報到。

任何人士如管有兒童色情物品,即屬干犯《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中管有、複製、發布兒童色情物品罪行,最高可被判處罰款二百萬元及監禁八年。

20131024- 幼園「就近入學」更具彈性

標題:幼園「就近入學」更具彈性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跨境生湧港升學,觸發新界多區恐慌性排隊潮,立法會會議廳昨就此唇槍舌劍,建制派議員林大輝要求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斬釘截鐵、實牙實齒、直截了當」,向家長作出「百分百保證」,就讀原區學童在區內幼園「有書讀」。最終吳克儉以尊重幼園私營運作及收生自主為由,不願作出保證。

吳克儉不願承諾「原區就讀」的主張,皆因北區及大埔幼稚園早前已有「就近入學」的收生共識,本港幼園不似中小學的派位制度,無論派表、收表、面試及取錄,整個收生程序素來校本自決,教育局則扮演規管角色,例如學費調整、質素保證等,絕少干預一直私營運作的幼稚園。

「就近入學」不僅可滿足本地家長對學額分配合理化的訴求,亦能把跨境生分流到元朗、屯門等地,對當局及幼園而言,不僅沒有區內家長主張「原區優先」的排他性,而政策較具彈性,尤其尊重主要取錄跨境生的幼園取態。說到底,家長與普羅大眾見排隊潮不絕,失去信心與耐性,政府解畫恐非易事。

20131024- 勞動人口不足 擬推育兒津貼

標題:勞動人口不足 擬推育兒津貼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人口政策諮詢文件】
為解決本港出生率低及勞動人口不足,政府今日公佈人口政策諮詢文件,將從鼓勵生育、增加勞動力及吸引海外專才來港的三大方諮詢公眾。文件不會建議取回單程證審批權,意味每日150個配額不變,有違特首梁振英去年競選時的主張。

政府今日公佈人口政策諮詢文件,會以人口老化作開始。根據統計處資料,本港去年有9.2萬名嬰兒出生,到2021年會跌至6萬。現時每5人供養一名長者,到2041年會減至每2人供養1人。

文件會建議探討不同鼓勵生育措施,如育兒津貼,若在職父或母其中一方,願意留在家照顧子女,可獲定額津貼,但不會提出津貼額及細節。其他措施包括加強託兒服務、人工生殖服務,及在職父母彈性上班時間等。為增加勞動人口,文件建議延長退休年齡至65歲,及於部份行業輸入外勞,但沒具體名額。


不建議取回單程證審批權
雖然梁振英去年競選特首時,曾指本港對單程證應有甄選權及審批權;但文件不會建議改變每日150個單程證配額,因在《基本法》規定下,單程證由內地審批,香港無法取回審批權。由97至今內地有78.4萬人持單程證來港,文件建議探討新措施幫助新移民融入本港。

至於具爭議性的雙非兒童問題,文件指截至今年本港已有20萬雙非嬰兒出生,預測2016/17及2018/19的學年,是雙非兒童於本港入讀小一的高𥧌期。政府可考慮重用空置校舍等,增加學位。

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主席、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今日下午會舉行記者會交代文件,於未來4個月諮詢公眾。此外,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書面回覆立法議員質詢承認,超過一半新來港人士是料理家務人士或學生,故統計處資料顯示,2011年15歲以上新來港人士有13.7萬多人,勞動人口參與率是47.8%,較本港整體勞動人口參與率為低。

標題:諮詢人口政策雙非成焦點
報章:太陽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今日將就人口老化、提高生育率及輸入海外及內地專才等議題,發表諮詢文件並展開四個月公眾諮詢。諮詢文件其中一個重點,將針對本港未來勞動力新血、新移民及雙非學童;社區組織協會組織幹事施麗珊指,大部分新移民是婦女及兒童,希望政府加強託兒服務及就業輔導,以釋放新移民婦女勞動力。

勞工人口參與率偏低
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將分三個主題發表諮詢文件,如是否設立生育津貼、資助託兒服務及引入專才等,但大部分不會提及資助額、資助方法及是否由納稅人攤分有關資助等細節。文件又會探討如何讓新移民更易融入香港社會及釋放其勞動力,因為新移民的勞工人口參與率一直偏低,根據統計處資料,一一年,十五歲以上新來港人士有十三萬七千多人,勞動人口參與率約百分之四十七點八,低於全港勞動人口參與率的百分之五十七點九。新移民當中,有逾五萬六千人為料理家務者及學生。

雙非學童也被視為勞動力「新血」,是另一個關注重點,雖然本港今年已實施雙非零配額,但此前已有二十萬雙非嬰兒出生,統計處估計,他們當中有一半會在二十一歲之前來港,令小一學位需求大增,一六至一九學年將是高峰期,希望政府及早準備,如透過鄰近校網借學位及重用空置校舍等,以培育該批勞動新血。

此外,文件也會提出應否進一步發展人工受孕服務、應否營造更佳的家庭友善工作環境,如彈性上班時間,及提高社會關注遲婚對生育影響等。

20131023 - 料2016至19為雙非來港讀書高峰期

標題:料2016至19為雙非來港讀書高峰期
報章:有線電視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政府明天將會發表人口政策諮詢文件,針對每天一百五十個單程證新移民,政府未有計劃爭取審批權,並認為任何年齡及教育程度的篩選都會偏離家庭團聚原則。政府又估算,二零一六至二零一九年,會是「雙非」兒童來港讀小學的高峰期。

每天一百五十個單程證內地新移民。由一九九七至今,為香港貢獻七十八萬四千名新香港人,當中九成八都是來港與配偶或父母團聚。

人口政策諮詢文件指,這批新移民的年齡中位數愈來愈大。由二零零七年的二十八歲,至二零一二年的三十六歲,大約一半是活躍勞動力,當中百分之八十七都是從事低技術工作。去年選特首梁振英有此主張。

不過這個目標似乎會落空。諮詢文件寫明,在《基本法》規定下,這一百五十個單程證由內地審批,香港無法取回。而任何針對年齡、收入和教育程度的行政篩選,都會偏離家庭團聚的原則,政府無理據去改變。

不過會向內地政府反對香港人的意見,又會詢問市民有甚麼方法增進新移民融入,以及釋放他們的勞動力。

另一個課題是「雙非」兒童。即使只是小部份「雙非」兒童來香港讀書,就令香港北區幼稚園學位緊張。人口諮詢報告計出的大數,截至二零一三年實施零配額,已經有二十萬「雙非」嬰兒出生。

根據統計處估計,有一半會在二十一歲之前來港。諮詢文件預測,對小一學位的需求,由二零一六至二零一七學年至二零一八至二零一九學年會是高峰期,政府會及早準備,並盡量再作更準確的預測。

但政府認為學位緊張只會是過渡性,數年後就會回復正常,應急方法都是以鄰近校網借位及重用空置校舍等。

文件又形容長遠來說,「雙非」兒童是補充香港勞動人口的新血。

20131023 - 及早教導 幼兒保護身體

標題:及早教導 幼兒保護身體
報章:晴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兒童幾歲該自行洗澡?不再走入異性的更衣室?若讀者理所當然覺得,升上小學已不再是幼兒,該有自理能力;然而,好些家長會考慮安全問題、孩子仍力有不逮……從性教育角度切入,兒童及早建立保護自己、尊重異性身體的觀念,才是正確的教育。

最近某親子網站再次掀起這類涉及性教育的話題:有在職家長提及讀小四的女兒,縱然小女孩早已Say No,但照顧她的男親屬仍堅持幫忙洗澡,事件引起不少媽媽群起指摘……究竟當中有否涉及「性侵犯」?單憑該家長敘述,難以全面掌握事件脈絡。

兒童涉及性活動,已可定義為性侵犯。護苗基金高級社工曾美怡表示,不會評論網絡流傳的個別例子是否屬於性侵犯。她指出,沒有一個清晰的界綫,究竟兒童多大應該自行洗澡,或不應赤裸人前。「其實,由幼兒期,家長最基本教導男女(身體)之別,已經是性教育開始:由戒尿片開始,不少孩子已有意識知道自己的性別,應該進入屬於自己性別的洗手間,我們亦建議家長及早開始性教育。」

親子共浴 視乎情況

她指出,不少家長早在孩子兩歲已灌輸保護身體的意識。私人部位不可讓人撫摸,同時亦不可亂摸、偷望人家的,男女亦然,這是尊重自己和別人身體。從小要教所謂「好」、「壞」的身體接觸:「當看醫生,護士檢查身體時,亦有機會觸摸孩子某些部位,家長可先教孩子,不用過分敏感。」

看《櫻桃小丸子》,常常見到小丸子與父親共浴的場面,無限溫馨。曾美怡覺得,每個家庭也有自己的習慣,不用刻意為了性教育而「親子共浴」,要視乎家庭成員的接受程度。「有真人版(性教育)都有好處,卻不是唯一方法,坊間有不少書籍也圖文並茂。我們會建議,最好是同性共浴,可避免尷尬。至於年齡界綫,我覺得父母,或子女任何一方覺得尷尬,便應該要停止。」

自理能力 從小建立

曾美怡補充,當兒童開始因為異性替自己洗澡感尷尬,父母便要醒覺,是時候需要停止。「培育自理能力很重要,大約三歲應該開始,教他們如廁後怎清理,洗澡時怎樣做?……最後,家長只是準備物品,或做檢查步驟,慢慢訓練小朋友。」她強調,獨自洗澡,如廁關門等動作,亦是培養幼兒有意識保護自己身體,避免受侵犯。

若孩子較「遲熟」,亦一直受呵護,覺得由大人替自己洗澡沒問題,大人又是否可以繼續?曾美怡說,兒童約七歲及至高小,身體已開始發育,大人已不應再幫忙洗澡,甚至更衣。「當家長從小教幼兒洗澡,從旁可教他們自行清潔私人部位,家長亦應該避免直接觸摸孩子的私人部位……」就算親如父母,私人部位也不可碰,這亦是建立兒童保護自己的意識。她提醒家長,不要隨便讓子女赤身露體,才可令他們有保護身體的意識。「要教孩子穿好衣服才可步出洗手間!」

20131023 - 資助人工受孕 支援託兒

標題:資助人工受孕 支援託兒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出生率低,人口政策諮詢文件會建議討論不同的鼓勵生育措施,如應否資助不育夫婦接受人工受孕,及是否需要於房屋、教育及託兒服務方面增加支援。
統計處資料,本港女性首次生育年齡,由1981年的25.1歲上升至2012年的30.5歲。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錄得,在本港接受人工受孕人數,由09年的4,968人增至2011年的10,436人。人口政策諮詢文件建議,探討應否資助不育夫婦進行人工受孕,但不會提及資助額及詳情。

應改善教育及生活質素
中央政策組曾進行研究,指在本港養育一名孩子所費不菲,影響年輕夫婦生育意欲,故諮詢文件會探討,應否推出其他措施鼓勵適齡青年早婚早生育,包括提供足夠的配套,如託兒服務、房屋及教育等,以及支援雙職父母。
威爾斯婦產科顧問醫生梁德楊表示,資助人工受孕不能解決生育率低問題,要鼓勵市民生育,應改善教育及生活質素等。現時私家醫院人工受孕每次收費由數萬元至十多萬元不等,成功率20%至30%,他說:「要資助幾多人先可以提高生育率?不如用呢啲錢資助人生活同讀書。」這反而能鼓勵市民早婚早產子。他又指,近年政府沒增加資源於人工受孕服務,令公立醫院人工受孕輪候時間長逾一年。政府應將資源直接投放於公院,便可縮短輪候時間,加快協助不育夫婦。

20131023 - 不滿雙非搶學位 北區媽媽擬圍政總

標題:不滿雙非搶學位 北區媽媽擬圍政總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日與北區的媽媽會代表會面,討論雙非搶學位的問題。吳克儉會後迴避記者提問,從後門匆匆離開,局方指已跟5所幼稚園達成協議,新學年會增加80個學額。不過,一眾北區媽媽周日將會繼續上街,殺出中環包圍政總,要求政府更主動解決雙非問題。
10多名上水粉嶺媽媽會家長昨帶同初生幼兒,聯同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一同與吳克儉、副常任秘書長葉曾翠卿等官員會面,要求保障北區幼稚園生原區上學。
會議約1.5小時,吳克儉會後從後門離開,局方發言人補充,昨日已和北區及大埔65名校長開會,5所北區幼稚園可增加學額,提供20個全日制、60個半日制學額,又指耀基創藝幼稚園上周已宣佈會增設上水分校,若成功註冊可增加學額。
不過,耀基幼稚園為牟利學校,全日制及半日制學費為34,980及59,180元,對比平民幼稚園上水惠州幼稚園(分校),全日制28,193及15,656元,學費貴約兩倍。有家長坦言望子女入讀可用學券的非牟利學校,認為建議無助解決問題。
有與會家長指,教育局計劃在12月7日舉行北區、大埔家長會,派發小冊子列明幼稚園統一註冊安排。
逾200家長培正搶交小一表
在小一申請方面,深受九龍區家長歡迎的培正小學,昨日有200多人在校門外排隊交表。有家長不滿校方未分流處理人龍,令守時的家長需個半小時輪候。校方表示,一向要求家長按時段遞交申請表,今年家長特別擔心,故提前到學校排隊。

20131023 - 為女嬰雙重投保 母欺詐罪成

標題:為女嬰雙重投保 母欺詐罪成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未婚售貨員○七年底誕下女兒迅即為對方向兩間保險公司購買巨額人壽保險,共值四百五十萬元,惟女兒僅四個月大時在內地窒息不治,身為唯一受益人的母親獲賠逾二百萬元,但在索保過程中揭發她涉隱瞞「雙重投保」和女兒去世前一日的行程資料。案件在區院經審訊後,法官昨裁定該名母親欺詐和企圖欺詐兩罪成立,將她收押至下月十九日判刑。

獲賠二百多萬
法官裁決時先表明,不會猜測女被告文彩鏵(卅二歲)之女兒的死因,其死因亦非本案關注之處。法官表示,被告早已向警方口頭招認向宏利保險(國際)有限公司為女兒投保時,未有申報之前已在滙豐人壽保險作相類投保;被告亦在錄影會面中,承認向滙豐虛構女兒去世前一日的情況。法官認為以上資料對保險公司是非常重要,會影響公司們批出保金的決定,故裁定被告罪成。

辯方求情時強調,被告女兒去世時沒有疑點,本案並非一般「呃保險」,只是填報文件時疏忽;而且被告替其母和胞妹購買保險時,都如實披露。辯方指被告自中五畢業後,先後在多間公司任職售貨員,案發時月入七千至八千元。

案情指出,被告於○八年一月為女兒向滙豐購買二百五十萬元人壽儲蓄保險,翌月再向宏利買二百萬元人壽意外保險時,卻訛稱女兒沒有其他投保。同年四月,她帶女兒回內地探親時,女兒在旅館內死亡。宏利先向被告賠她二百多萬元,滙豐調查時發現被告虛作不實陳述而拒賠償,並且通知宏利被告屬「雙重投保」。

20131022 - Combi嬰兒牙刷甩毛 BB恐吞落肚

標題:Combi嬰兒牙刷甩毛 BB恐吞落肚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日本著名嬰兒用品品牌Combi的嬰兒牙刷被發現甩毛!有家長初次使用該品牌的嬰兒牙刷,不論是橡膠刷毛或尼龍刷毛,都有甩斷情況,有的殘留嬰兒口中,有的更不知所終,恐已被BB吞下肚裏,嚇煞家長。Combi香港發言人指產品已通過安全測試。
家長黃女士今年3月購入Combi一盒三支裝的分階段嬰兒牙刷,分別供嬰兒4個月、9個月及18個月使用。她的兒子出生第五個月使用第一階段牙刷,刷頭有13條橡膠條,「起初用完唔會睇個刷毛,只記得第一階段(牙刷)用咗唔夠五次,突然發現少咗幾條毛(3條),未甩嘅(4條)都係半斷裂狀態」。黃遍尋「殘骸」不果。
「三個月後轉用第二階段仲誇張,用第二次就甩咗(2條幼細橡膠刷毛),仲即刻搵到1條喺個仔個口入面。」她說,其餘1條已不知所終,「都幾嬲,BB產品嘅規格應該要好高,冇理由咁容易甩(刷毛)」。她已不敢再使用該品牌牙刷。

疑植毛做得差
另一位家長殷太,本月初讓兒子使用第三階段的尼龍刷毛牙刷,「用第一次啲刷毛已經甩,啲毛凸晒出嚟參差不齊」。她修剪凸出的刷毛,一周後再用,發現又再甩毛,「大人牙刷甩毛都唔常見,好詫異咁大個品牌嘅嬰兒產品會咁,最擔心係BB食咗落肚而我唔知道」。
殷太事後曾向品牌代理投訴,惟代理商質疑她存放太久所致。但該牙刷生產於2012年11月,擺放不足一年,殷太說:「平時大人牙刷都唔一定即買即用啦。」
製刷業人士梁先生透露,橡膠刷毛以注塑方式製造,韌度雖及不上尼龍毛,但亦不會輕易斷掉,「一係設計,二係材料,如果差嘅用5次、10次就會斷,不過正常BB牙刷就唔會咁易斷嘅」。
至於尼龍刷毛,梁先生指是以植毛機製造,「常規係預計使用270次,唔會用幾次就甩(刷毛),製造技術唔好先會(甩刷毛)」。梁指牙刷製成後會進行測試,「以1.5公斤嘅力拉住一執刷毛做拉力測試」,但即使通過測試,幼刷毛都有機會因「攝牙」而扯甩,若太易脫落,即顯示植毛做得不好。
Combi香港發言人稱,旗下嬰兒牙刷通過安全檢測才推出市面,因沒有已損毀的牙刷樣辦,所以不能調查是否涉及品質問題;又指刷毛斷掉可能是嬰兒出牙咬斷所致,現時無意回收涉事同型號的牙刷。
海關表示,本港嬰兒牙刷受《消費品安全條例》及其附屬法例所規管,近年雖未有抽查嬰兒牙刷,惟日後不排除檢測相關產品,並會參考國際採用的安全標準來測試嬰兒牙刷,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9342-2003。

20131022 - 雙非童攻九龍塘幼園

標題:雙非童攻九龍塘幼園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繼北區幼稚園失守後,跨境雙非學童搶攻九龍區幼稚園。有九龍塘又一村的幼稚園近期接獲由深圳寄出,「成個包裹咁厚」的雙非童報名表,相信是由中介公司收費代辦手續。元朗區幼稚園校長會也表示,今年收到入學申請較去年增加六成,但教育局指暫時不需將「就近入學」等六項措施擴展至該區。
九龍塘又一村學校幼稚園校長李明珠表示,家長可在該校網頁下載報名表,下月2日才截止報名,但至今已接獲2,300張報名表,當中約160張屬北區及元朗區的學童,另有約40張屬跨境學童。

元朗區暫不推「就近入學」
李明珠表示,近期接獲相信由中介公司寄來的「包裹」,當中有一大叠雙非學童的報名表,相信是雙非家長付費,由中介公司代辦手續。該校會先處理九龍區的報名,之後才處理其他區,未必會接收跨境學童。
元朗區幼稚園校長會昨日與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會面,該會指今年接獲的報名表較去年增加六成,建議當局實施幼稚園入學註冊時以學券留位,因每名學生只得一張學券,可避免一名學生霸佔多個學位。
元朗區幼稚園校長會主席林琼美引述楊於會上指,會積極考慮學券留位的建議。楊則在會後表示,近年元朗區跨境學童上升,但收生大致暢順,暫毋須把於北區推行「就近入學」的六項措施擴展至元朗區。
此外,「上水粉嶺媽媽會」與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今日會與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會面,表達當局推行的六項措施無效,及要求當局保證本港子女原區入讀幼稚園及小學,並再組織家長遊行。教協指六項措施只是將責任推給幼稚園,人手有限下要改為小組方式面試,難以評估幼兒表現。




標題:幼園中介黨殺入又一村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跨境學童湧港,令北區等幼稚園學額供應緊張,「港媽」為避開與內地家長競爭,竟遠走至九龍區的幼稚園。深水的又一村學校距離截止收表尚餘兩周,卻已接獲逾二千三百份申請。當中更前所未有地收到逾二百名北區、大埔及元朗區家長申請,甚至有中介公司寄出包裹,替數十名跨境生報讀。另外,教育局昨日會見元朗區幼稚園校長會,副局長楊潤雄會後指,暫無意將「一人一位」等六招擴至該區。

鄰近邊境口岸的地區相繼出現幼稚園排隊潮,當中以北區情況最嚴峻,教育局曾推算區內適齡報讀幼稚園的K1學童約有四千人,當中一千七百人為跨境生,以區內約有三千九百至四千個K1學額計算,競爭相當激烈,逼使部


分來自該區,甚至大埔及元朗區等「港媽」遠走至九龍區幼稚園。

深水埗的又一村學校位於旺角東及九龍塘火車站之間,該校雖然下月二日截止收表,但校長李明珠昨透露,迄今已收到逾二千三百份表,競爭約二百四十個半日制學額,相比去年只收一千六百份,多逾四成,當中逾二百份申請來自北區、大埔及元朗區,其中數十名更為中介公司轉介的跨境生,「從未出現此情況,中介公司寄出三個包裹,內裏是數十份跨境生的申請,但暫時沒能力處理。」

李明珠坦言,兩地文化差異大,且學校人手不多,計畫先處理九龍區學童的申請,「學校不想同時面見多名學童,且在只有四名普通話教師的情況下,只能容後處理跨境生的申請,而且兩地文化不同,例如跨境生在洗手間脫衣抹身是等閒事,但本地家長未必接受。」至於北區等家長的申請,她則希望待該區幼稚園完成面試,才接見申請者,「學校無法提供往該區的保母車,周車勞頓對幼童並非好事。」

被問及接獲北區甚至跨境生申請是否預計之外,李明珠卻稱近年內地媽媽來港分娩已成社會現象,故跨境生湧往市區學校是預計之內,「她們來港分娩,便打算讓子女來港讀書。」上水粉嶺媽媽會發言人馮凱茵則透露,近年區內「港媽」甚至搬離北區,避開與跨境生競爭,又指中介公司神通廣大,熟知各區適合跨境生的幼稚園收生詳情,「情況已蔓延市區,且看最終『佔領』哪幾區!」

雖然教育局早前推出「一人一位」等六招,冀紓緩北區及大埔區的學額緊張,但同受排隊潮影響的元朗及屯門區並未受惠。

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昨會見二十多名元朗區幼稚園校長會的代表,並於會後透露,雖然該區普遍收表較去年多三分之二,但未計畫將六招擴展至元朗區,「收表多了,但整體情況順暢。」

現時元朗區約有六十所參與學券制的幼稚園,該區幼稚園校長會主席林美引述楊潤雄在會上指,積極考慮在該區推行以學券留位的措施,她認為此舉可令學額難被霸佔,「每名學生只有一張學券,並只能向一所學校提交。

20131022 - 北區媽媽斥「六招」無效

標題:北區媽媽斥「六招」無效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雙非學童攻陷令北區幼稚園排隊潮蔓延至全港多區,有深水埗區幼稚園透露,本月初收到疑似中介公司寄來三個包裹共三十份申請表,全數住址在內地。至於當局最近公布以網上無限派表等六項新招,試圖解決北區及大埔家長「瞓街」排隊索表及交表問題,有上水粉嶺媽媽會成員透露,區內近八成幼稚園因資源所限,未能兌現網上無限派表,質疑當局只是一廂情願推行。該會今將約見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並提出十項訴求,並擬於下周日(本月廿七日)發起行動抗議「六招」無效。

上水粉嶺媽媽會成員馮凱茵表示,雖然教育局公布在北區及大埔區幼稚園「六招」包括「原區優先」、「一人一位」及網上無限派表,但該會發現北區約七至八成幼稚園未能執行網上無限派表,「小部分即使提供網上派表,但都做唔到網上收表,最後要家長親身排隊交表」。

馮促請當局公開實施「六招」的幼稚園名單供區內家長參考。此外,她更擔心現時升幼兒班(K1)的學生三年後升讀小一,同樣要面對搶學位問題。該會六至七名代表今將與教協總幹事兼立法會議員葉建源約見吳克儉商討「六招」存在的種種漏洞。

雙非爭幼園 殺到深水埗
另一方面,葉建源昨聯同逾十名幼稚園業界代表促請當局「做好學額規劃,不要見步行步」。葉建源批評,當局推出包括無限派表等「六招」只是將問題歸咎於收生程序,把責任推卸給幼稚園業界,但從未考慮提供任何支援,「唔少幼稚園教職員只得十幾人,即使無限派表,也無能力無限收表、無限面試」。

幼稚園排隊潮亦已蔓延至其他地區,其中深水埗區又一村學校校長李明珠透露,今年收到二千三百份申請表,較去年增加四成四,當中約二百份申請來自北區、大埔、元朗、屯門及居於內地的跨境學童。她更說本月初起已先後收到三個載有三十份申請表的包裹,全部住址為內地,相信是中介公司代為寄出申請表,但她強調該校不設跨境校巴,收生以原區優先作考慮。

校長會倡行「學券留位」制
此外,元朗區幼稚園校長會以及區內二十多名幼稚園學校代表,昨與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會面討論收生問題。元朗區幼稚園校長會主席林琼美指今年元朗區幼稚園整體申請較往年增加三分之二,但認為區內校長仍可應付,反建議教育局考慮將註冊與學券掛鈎,以「學券留位」確保每名學童只到一間幼稚園註冊。林引述楊潤雄稱,當局會積極研究實施「學券留位」的可行性。

20131020 - 真鐸教師涉傷學生 教局報警

標題:警查真鐸教師涉傷學生案
報章:東方日報
日期:2013.10.20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真鐸學校爆出有教師涉嫌傷及學生身體及出言侮辱學生事件,教育局昨指校方已根據《資助則例》向涉事教師發出書面警告,並要求教師不能再犯,否則會即時解僱。教育局早前亦已將「與學生有不必要身體接觸,傷及學生身體」個案轉交警方跟進。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出席一個幼兒教育研討會後表示,教育局在參考法律意見後,已將有關案件交由警方跟進,真鐸校董會亦須在兩個月內向該局交代跟進情況,但他卻未有正面回應為何涉案教師未有即時停職,只強調一切會依程序處理事件。教育局發言人重申,有需要時,可根據《教育條例》規定委任適當人士加入校董會,協助學校執行有關改善措施,該局亦會密切監察學校的跟進工作。




標題:真鐸教師涉傷學生 教局報警
報章:蘋果日報
日期:2013.10.19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聽障學童就讀的真鐸學校,有教師涉嫌傷及學生身體及出言侮辱學生。教育局認為投訴成立,昨日報警處理,警方表示會有適當跟進行動。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認為,涉案教師應即時停職,並向受害人公開道歉。
教育局發言人說,真鐸學校投訴的調查工作完成後,已去信有關學生家長,邀約與黃大仙分區辦事處聯絡跟進事件。該局經研究後,昨將「涉嫌與學生有不必要身體接觸,傷及學生身體」的成立個案交由警方處理。教育局說,調查報告兩項涉嫌與學生有不必要身體接觸、一項涉嫌言語侮辱學生的投訴成立,事件涉及兩位教師。該局本月4日將調查結果通知校方,要求該校須就有關教師的不當行為作出適當跟進,校方已作出處分,並要求教師必須改善,不能再犯。
該局又要求學校和校董會,跟進建議作出改善,並於兩個月內向該局提交跟進工作報告。該局重申有需要時可根據《教育條例》規定,委任適當人士加入校董會,協助學校執行有關改善工作。

議員促校方道歉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指事件關乎公眾利益,批評教育局不應只被動處理個案,而應支援受影響學生及監察真鐸學校。他認為涉嫌毆打學生教師應立刻停職,接受警方調查;校方並應向有關人士公開道歉。他又促請教育局派代表進入校董會,協助監察校方。警方發言人證實已接獲相關通知,將採取適當跟進行動

20131020 - 雙非童搶位 一日四面試

標題:雙非童搶位 一日四面試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多間北區幼稚園陸續進行新生入學面試,有家長帶同小朋友「一日四面試」!共收一千三百多份申請表的上水惠州幼稚園(分校),昨日面試一千名學童,近七成人為跨境入學。有雙非家長坦言,雖然已為兒子報讀多間北區幼稚園,但一家人完全不懂廣東話,面試等如「聽不到又講不到廣東話」的「碰面會」無機會表現,擔心難以入學。該校校長表示,面試以廣東話交流並非歧視,只希望跨境學童盡早學習廣東話以應付在港的學習要求。

天平邨上水惠州幼稚園(分校)昨晨九時前已人頭湧湧,近千名家長分批帶子女到校面試,有小孩等候期間人有三急在校門外解決。

每月4000元學廣東話
不少家長為子女作悉心打扮,原籍內蒙古、現居深圳的孫太為兒子剪了「心形頭」,再披上內蒙古傳統服飾,早前又在內地報讀每月四千元人民幣的特訓班學習廣東話,如兒子被取錄,會考慮舉家搬來港,超過四百萬元的房子亦不嫌貴。本地媽媽何太育有一對於年尾出生的孖仔,擔心今年競爭太大會令兩兄弟分開讀書。

雙非家長李先生說昨日「頻撲」四間幼稚園面試,先前為兒子報讀十多間幼稚園,有信心能被取錄。長居深圳的重慶人林先生昨亦「一日走兩間」,坦言面試時與兒子完全聽不懂教師的說話,只能以笑容回應提問。

該校校長黃淑珍表示,小組式面試學童當中有六至七成為跨境學童,創歷年新高,強調廣東話面試不涉歧視,「小朋友來港讀書、生活都要運用廣東話,只想畀佢哋心理準備。」面試時着重家長及學童的禮儀,居住地點亦非唯一甄選準則。上水惠州幼稚園(分校)下月二日,會再面試餘下三百多名已交申請表的學童,該校新學年學額只得九十個,估計約十四人爭一學位。



標題:青衣校「落閘」 勸退雙非家長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教育局以「就近入學」原則為本地北區學童「護航」,大批跨境學童恐外流市區。位於青衣的幼稚園採取「落閘」措施,雖「來者不拒」派入學申請表,但強調與雙非家長會面時,表明校方不會提供跨區校巴及相關配套「勸退」離場。該校昨早派發合共一千五百份入學申請表,惟所提供的各級學額總數僅約一百個,「僧多粥少」下,逾千本地家長前晚開始通宵輪候。

卓思英文學校暨幼稚園位於青衣青怡花園,取錄本區及鄰近地區包括荃灣、葵興一帶的學童。該校校長廖鳳香表示,過去雖曾收取遠居於深井或天水圍的學生,但數目甚少,校方亦傾向採取「就近入學」原則收生。該校現時只提供本區校巴接送服務。廖校長續指,該校面試將會以廣東話進行。

「擔櫈仔」通宵排隊
該校原定昨晨九時派表,但逾千家長通宵排隊,排頭位的朱先生早於前天下午三時許已託岳母「霸位」。現場所見,排隊者以本地原區家長居多,亦有數名自稱居於青衣的雙非家長。昨晨七時許,排隊人龍已由幼稚園門外繞至與其接壤的行人天橋,不少通宵作戰的家長「擔定櫈仔」或自備娛樂留守「瞓街」,而行人天橋上的垃圾桶則滿布垃圾,杯麵、飲品堆積如山。



標題:校長:家長質素好 小朋友都一定好 隨街小便幼園拒取錄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多間北區幼稚園昨日進行明年幼兒班入學面試,有深圳港童在等候面試時尿急,家長助子女就地解決,也有家長拿出尿片盛載童子尿;有校長表明家長太隨便,這種質素難獲取錄。有學校只用廣東話面試,居於深圳的重慶雙非爸直言只聽得明一句,認為校方不用普通話發問不公平。

上水天平邨惠州幼稚園今年接獲1,300人報讀申請,比去年多44%,校方昨日先面試1,000人。多名深圳家長表示,由於北區多間幼稚園昨天面試,所以入境時大排長龍,需1.5小時才可入境。
在幼稚園外等候取籌面試期間,現場所見有一名女童尿急,她的家長立即把她抱到坑渠蓋上小便。至於另一尿急男童,其家長則把他的褲子除下,然後在他胯下套入尿片,讓他在尿片上小便。
惠州幼稚園校長黃淑珍被問及會否摒棄隨街小便的小童,她直言「呢個(隨街小便)梗係唔贊成啦」。她表示,學校重視家長質素,「家長質素好,小朋友都一定好」。她會在開學前的家長會上「同佢哋講香港小朋友常規係點,希望家長知道唔可以咁樣(隨街小便)」。她指大部份內地家長都很好。
該校採取小組形式面試,教師只以廣東話提問家長和學童,但他們可用普通話作答。黃校長指,這目的是讓家長明白來港讀書要懂得廣東話,她否認歧視內地人,「三歲小童嚟到,原來唔識聆聽、唔識表達,對佢哋係障礙」。她強調不會因學童聽不懂廣東話即判「死刑」,但承認全程都說普通話會被扣印象分。

雙非家長指面試不公平
居於深圳的重慶林先生夫婦,昨帶同雙非兒子來港面試三間幼稚園。他們不諳廣東話,在惠州幼稚園面試過後,林先生坦言只聽懂老師一句關於顏色的問題,「感覺不公平,有英語、廣東話、普通話,但只用廣東話問問題,不公平」。
不過居於深圳的孫家則接受以廣東話面試,蒙古族的孫太指特別教兒子以廣東話說早晨和你好等話,「他說廣東話蠻準!我對他有信心」。對於老師有關教導兒子的問題,她稱都聽懂,並以普通話回答。
昨日「參戰」的北區港童不多,育有一對孖仔的港媽何太十分擔心,因孖仔在陌生人面前不肯說話,甚至會「扭計」,面對大批跨境童爭學位,恐怕落空,「只係報得兩間,我湊住三個(尚有一個一歲子),落唔到去一日一夜、幾日幾夜咁排隊(取表和報名)」。




標題:上水幼稚園首日千人面試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受跨境學童湧港影響,早前大批家長在北區多所幼稚園通宵達旦排隊取入學申請表,令學額緊張。其中上水惠州幼稚園(分校)昨進行首日面試,校長黃淑珍強調面試以廣東話進行,並非歧視內地家長,但家長不諳廣東話,或被扣減印象分;有雙非家長面試後認為純以粵話面試做法不公。

上水惠州幼稚園(分校)早前吸引大批本地及內地家長,通宵達旦排隊領表,最終接獲一千三百份申請,約六、七成為跨境學童,集體競爭僅九十個K1學額。該校早前公布面試以廣東話進行,引來部分內地家長不滿。校長黃淑珍昨重申,此舉並非歧視他們,而是鼓勵他們融入本港教育,「我是幫了他們,若他們的子女入學後聽不懂廣東話,反造成學習障礙。」

黃校長指,昨面見約千人,餘下三百人則安排下月二日接見,面試以小組形式進行,了解家長的教育理念,並觀察學童玩耍時的情況。她坦言,接納家長以普通話回答問題,但不諳廣東話或扣減印象分。

對於教育局鼓勵家長「一人一位」,黃校長認為若獲多個取錄的學童家長三心兩意,不會取消其學額,但反映對方不夠誠意。

本身是重慶人的林先生及太太昨於深圳赴港陪同兒子面試,更一日趕三場,下午往大埔另一所幼稚園面試。林先生面試後坦言,因不諳廣東話而感覺不太良好,只隱約聽懂問題,全程默不作聲,「面試的全是中國人,應加上英語及普通話的問答,才對孩子公平」。

來自內蒙古,現居深圳的雲女士替兒子悉心打扮,讓他穿上蒙古民族服裝、前額頭髮剪成心形,「香港是東方明珠,寓意兒子以愛心來港讀書,亦讓學校了解我們的民族」。她更透露,現時月花四千元人民幣替兒子惡補廣東話,更兒子即席示範說聲「大家好」,「為熟習香港文化,我亦願意學廣東話」。

不過,本地家長羅太不認為學校以廣東話面試,能增港童優勢,「來港讀書的學童其廣東話普遍流利,發音只與本地學童有少許差別」。另一本地家長何太則擔心雙胞胎的兒子不獲同一學校取錄,慨歎「雙非搶晒學額」。

此外,幼稚園排隊潮蔓延至青衣,卓思英文學校暨幼稚園昨早派發約一千五百份N班及K1的申請表,早上八時已有近八百人在校外等候,令校方需提早派表。排頭位的家長早於前午到場霸位,冀讓幼子成功入讀N班。




標題:上水幼園千人爭90學額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上水多間幼稚園昨日進行面試,不少家長馬不停蹄,帶子女到學校面試。其中上水惠州幼稚園(分校)有約1300名申請學童爭90個學額,當中六至七成是跨境學童,創歷年新高。有雙非家長稱,面試時聽不懂教師的問題,認為校方以廣東話面試的做法不公平。校長黃淑珍強調,校方是希望內地家長明白子女在港讀書,必須學懂廣東話,而非歧視。

約七成跨境童創新高

面試以廣東話進行,主要觀察學童的反應、是否懂得與人分享,以及家長的質素等。昨晨9時許,近百家長帶同子女到學校排隊取籌,等候面試。其中有內地家長為子女悉心打扮,將兒子的髮型剃成心形,並穿上內蒙古傳統服裝,希望誠意可打動老師。

來自重慶、在深圳居住的林先生陪同兒子面試後坦言,只聽得懂一、兩句,也不懂回答老師的問題,他認為只用一種語言進行面試,對兒子不公平。林先生一家下午再到另一間幼稚園面試,被問到是否擔心其他學校也以廣東話面試,他表示﹕「只能碰碰運氣了。」

校長黃淑珍說,以廣東話面試是希望內地家長明白,安排子女在香港讀書,必須學懂廣東話,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強調安排不是歧視雙非學童。她續說,面試雖以廣東話進行,但家長和學童均可用普通話作答,只要雙方能溝通便可;「語言是考慮(取錄)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決定『生與死』的一項。」

雙非家長:准來產子 配套未做好

有雙非家長批評港府對雙非學童的安排不完善,以致他們要四出『撲學校』。來自深圳的楊小姐為兒子報了4間幼稚園,他們昨晨7時便起身,過關來港面試,還未開始面試,兒子已經倦極而睡,「當年(政府)容許我們來產子,卻不做好配套工作。」她形容,雙非學童與香港學童一樣,都是受害者。而育有一對孿生子的香港家長何太表示,由於要照顧他們及另一名幼子,未有像其他家長通宵排隊報名,只報了兩間學校,她擔心孿生子未必能獲相同學校取錄。

教育局長吳克儉表示,北區大埔幼稚園會在12月中收集學童註冊資料作第一輪處理,於明年2月統一註冊,之後幼稚園可釋出剩餘學位予其他申請者。

20131020 - 內地狠母 誕子棄瑪嘉烈

標題:內地狠母 誕子棄瑪嘉烈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內地母懷胎十月誕下麟兒,竟狠心遺棄於醫院!昨午警方接到瑪嘉烈醫院報案,指一名初生男嬰的母親於四日前離奇失蹤,醫院遍尋不獲,遂報案。警方其後發現婦人登記入院的地址和電話皆為虛報,現時已聯絡上其丈夫,男嬰被母親遺棄原因仍須調查。

慘被母親遺棄的男嬰僅五日大,上周二,其持雙程證來港的母親於寓所將他誕下後,母子同日到葵涌瑪嘉烈醫院檢驗,分別入住產後護理病房及新生嬰兒病房。惟該內地媽媽住院一晚便悄悄離開,遺下初生兒子不顧,醫院於昨午十二時許報案。警方曾根據該內地婦登記入院的資料尋人,到其報稱的九華徑村住所調查,但發現地址虛報。

警方其後聯絡上該內地婦的丈夫,目前正追尋婦人下落,調查她棄兒原因,案件一度暫列棄嬰,經調查後,相信事件不涉刑事成分,案件改列「求警協助」,將轉介有關部門跟進。據悉,男嬰是該婦人的第四胎,根據紀錄,除本胎男嬰外,她過去亦曾於同一醫院誕下一名嬰兒。瑪嘉烈醫院發言人稱,男嬰現時於醫院的新生嬰兒病房觀察,身體狀況良好。

20131019 - 港童運動少 女生落差大 未夠18歲 機能倒退

標題:港童運動少 女生落差大 未夠18歲 機能倒退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教育局調查發現本港男女學生的體能和心肺功能,隨着年齡增長,竟然出現倒退,發育期表現最差。調查採用國際測試15米距離漸進式來回跑,12歲和16歲的女生竟然較年幼一歲的女生跑得更少;18歲女生平均只跑到21次;男女學生在九分鐘長跑測試,過去15年間的體能表現更越跑越少。香港體適能總會認為,港童運動量少,測試結果已發出危險訊號。
記者:呂焯均

香港體適能總會與教育局合作,在2010年和2011年以15米距離的漸進式耐力跑,測試近一萬名中學生和小學生。該會行政總監黃永森指出,青少年隨着年齡增長,體能表現雖然會逐漸增強,但是女生的增強進度很小。6歲男女小學生在測試時,平均能跑超過八次;惟18歲男生平均跑43.73次,女生則只能跑21.63次。雖然男女體能有差別是正常,但是女生明顯落差較大。
男生在發育期內,14歲時的體能增長最快,平均能跑36.58次,比13歲跑多近五次。女生發育期較早,11歲時平均跑19次,比10歲時跑多三次。不過,之後12歲和16歲竟出現倒退;12歲跑17.95次,比11歲少一次;16歲跑20.33次,比15歲少0.28次。


跑圈表現均顯著下降
根據美國的標準,10歲女生應能跑九次,18歲女生應跑53次,差距四倍多;10歲男生應能跑30次,18歲跑94次,差距為兩倍。
教育局在2006年前,是用另一項體能及心肺測試方法。8歲或以下,9歲或以上,分別以六分鐘或九分鐘跑圈。根據紀錄,男女學生的體能表現均顯著下降。在2006年,12歲男生跑出成績不足1,270米,2000年時則跑1,370米。女生表現亦差,2006年跑1,190米,2000年則跑1,250米。黃永森指出,體能測試反映本港青少年學生心肺、肌肉、呼吸系統的功能退步,亦顯示運動量少,長遠會影響健康,「心肺功能係壽命嘅可靠指標」。按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5至17歲兒童和青少年每天應累積最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以及每星期最少三天進行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

20131019 - 蝴蝶邨揑頸險殺幼女案 自斬母或改列傷人

標題:蝴蝶邨揑頸險殺幼女案 自斬母或改列傷人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屯門警區重案組接手追查蝴蝶邨媽媽險殺幼女案。案中母親長期與7歲女兒分隔兩地,三個月前女兒來港讀小一,她擔心「湊唔掂」,又恐愛女追不上學業,管教甚嚴,前晚疑因愛女做功課不聽話而壓力爆煲,險殺女再自殺,幸勇敢鄰居及時救出女童。

險死女童姓李,暱稱「婷婷」,與49歲姓曾母親及54歲父親,居於蝴蝶邨蝶聚樓2樓一單位。據悉,李氏夫婦以前同任夜更保安,女兒一直由內地親友照顧,3個月前才返港,升讀邨內仁德天主教小學一年級,曾婦亦辭去工作全職湊女。
消息稱,曾婦因與女兒長期分隔異地,曾向街坊狂呻「驚湊唔掂個女」,對其起居及學業甚為着緊,住所貼有寫上起床、上學、做功課及睡覺等自定時間表,提醒自己及女兒按表行事,由於管教甚嚴,母女屢次爭執,曾婦為此曾向丈夫稱「我想死呀!」丈夫亦感妻子情緒有異,勸她求醫不果。
前晚8時許,按時間表7時半至9時為做功課時間,婷婷疑不聽話惹怒母親,曾婦激動下緊揑女兒頸項,令其一度昏迷,她赫見愛女毫無反應,以為闖下大禍,衝出走廊狂呼:「我整死咗個女呀!」鄰居李先生聞聲慌忙入屋查看,見婷婷攤瞓床上不停扯氣。

鄰居抱走女童後報警
未幾,曾婦衝入廚房執起菜刀斬左手割腕,鮮血四濺,李先生喝止不果,將婷婷抱交鄰居馮太保護,他則衝落樓通知保安報警,馮太稱婷婷頸有紅痕,「不停話喉嚨好痛」。曾婦其後淌血坐於家門外哭喊,最終母女一併送院,曾婦情況嚴重,涉虐兒被捕,婷婷幸無大礙。昨日,婷婷父親及祖母往醫院探望,但據悉曾婦仍不肯說話,警方稍後改列傷人處理。
仁德天主教小學女校長馮意方及副校長羅惠儀稱,婷婷其實除不諳廣東話及英文科較遜色外,其他科目均表現不俗,開學前後亦有安排適應班及輔導班協助。



標題:專家:親子較學業重要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李永堅醫生估計案中母親出現「急性壓力反應(爆煲)」,一時失去理智所致。教育專家狄志遠則認為,母親催谷新來港幼女功課做法錯誤,因小朋友需時適應新環境及與父母關係,故幼兒來港首半年家長最優先應是建立親子關係,然後才慢慢追功課,配偶若見另一半因育兒問題而暴躁或情緒失控,宜盡早分擔或求助專業人士,免生悲劇。
狄志遠稱若原在內地生活兒童來港與父母同住及升讀小一,需面對多重壓力,包括要適應父母管教、新同學、新學科等,家長首要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李永堅醫生則指學習太密集會令腦部疲勞,故他建議讓幼童參與制訂溫習時間表,確保有足夠休息,另若發現配偶教子女時情緒太緊張,可請對方冷靜及與其他家長分享育兒心得。




標題:以為捏死七歲女 躁母自責斬手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躁媽媽以為捏死稚女,斬手自殘贖罪。屯門蝴蝶邨一個三口家庭,由於七歲女兒剛從內地來港團聚及升讀小一,母親為女兒適應及學業問題大為緊張,早前更辭掉工作全天候照顧。前晚女兒疑不聽話,被人激動用雙手緊捏頸項,一度缺氧昏倒,險被捏死。母親當場崩潰,坐在門外自責大呼:「我整死咗個女呀!」復衝入廚房取菜刀斬傷左手,幸鄰居及時將女童救出。警方以涉嫌虐兒將母親拘捕,交由重案組跟進。

女兒來港3月 辭職照顧
被捕女子姓曾(四十歲),與李姓丈夫育有七歲女兒婷婷。據悉,兩夫婦居於蝴蝶邨蝶聚樓一單位已逾十年,因同任職夜更保安員,分身不暇,故婷婷自幼交由內地親友照顧,至三個月前始來港團聚,在區內升讀小一。

母女久別重逢,加上緊張婷婷學業,曾婦焦慮不已,特意辭掉工作,協助女兒適應新環境,早前曾向街坊表示擔憂:「冇湊好耐,好驚唔識點湊。」據鄰居馮太表示,婷婷精靈活潑,十分乖巧,碰到街坊時會打招呼,過去未聽過他們家中傳出吵鬧聲。鄰居李先生也表示,兩母女關係良好,不時見曾婦接女上下課,及帶其到公園玩。

幸鄰居發現 婦傷勢嚴重
前晚八時許,鄰居李先生突驚聞有女人叫救命,遂走出家門查看,赫見曾婦坐在門口,聲淚俱下大喊:「我整死咗佢呀!」李入屋發現婷婷滿臉通紅,躺在床上喘氣,遂將她抱起安慰,並交給鄰居馮太代為照顧。此時,曾婦突然返回屋內,從廚房取出菜刀,自斬左手,當場鮮血四濺,李即用衣物為她止血,鄰居則協助報警。據悉,曾婦丈夫當時正上班。

兩母女其後送院,婷婷情況穩定,曾婦則傷勢嚴重。送院期間,婷婷不斷喊痛,又向馮太表示:「婆婆,我今晚想同你瞓!」婷婷父親與祖母昨午到醫院探望,祖母表示曾婦平時非常疼錫女兒,對事件大惑不解。

婷婷的小學校長也對事件大感錯愕,指其母十分愛錫她,亦緊張其校內表現,婷婷則十分受教,其中文、數學及常識科,均可跟上進度,廣東話亦有進步,僅英文仍有待適應。




標題:母扼7歲女頸 再自斬左手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屯門蝴蝶邨一單位險釀倫常慘劇,一名母親緊張7歲女兒的學業,昨晚為此大罵女兒之際,突然情緒激動,雙手緊扼女兒頸部險令她窒息,幸好危急關頭鬆手,疑傷心及自責下,再衝入廚房取菜刀斬手,鄰居衝入屋內先救出女童,再致電報警。警員到場將受傷的母女送院,並以涉嫌虐兒罪名拘捕母親。

學業跟不上女兒常捱罵
現場為屯門蝴蝶邨蝶聚樓一單位,住有一家三口包括54歲李姓男戶主、其41歲曾姓妻子及7歲女兒。現場消息稱,兩夫婦的女兒一直交由內地親友照顧,一年多前才來港與父母團聚及讀書。據悉,由於李童學業跟不上,曾婦異常緊張,管教甚嚴,常責罵女兒,更曾說過「鍊死你,然後自殺」。
昨晚8時許,丈夫外出未返,只有兩母女在家,鄰居突然聽到曾婦大叫聲,開門查看,發現她呆站走廊,而李童滿臉通紅,頸、臉留有紅印倒在床上。此時,曾婦折返屋內,從廚房取出菜刀自斬左手,鮮血四濺。其中一名姓李(49歲)男鄰居怕李童再受傷害,衝入屋內抱出李童及報警。
警員到場調查,得知李童曾被母親扼頸,連忙將她送院,稍後以涉嫌虐兒罪名將曾婦拘捕,由於曾婦左手受傷,亦被送院治療。



20131018 - 兩歲女貪玩掟落街 「麻雀」亂飛毀四車

標題:兩歲女貪玩掟落街 「麻雀」亂飛毀四車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頑童飛掟「麻雀」毀車險傷警!荃灣一名兩歲女童,昨午疑一時「貪玩」,將家中麻雀牌當玩具掟落街,擊毀停泊樓下錶位的四部車,當中包括私家偵探張大偉的座駕,警方到場調查時,頑童仍未知闖禍,繼續將數十隻麻雀擲下,幸警員及時避過,未被「麻雀雨」擊中。警方調查後未有拘捕任何人,不排除家人看管不力引起。

據悉,涉案女童與家人居於享和街香和大廈一單位,事發時父母均外出,由姓陳外婆(五十歲)及姓黎(廿六歲)阿姨代為照顧。由於大廈對出為露天錶位停車場,不少地面店舖的東主均將車輛停泊上址,當中包括在附近開設偵探社多年的私家偵探張大偉。

警員調查 險中「頭獎」
據張稱,昨午二時許,他突聞停車場傳來「嘭」一聲巨響,查看下赫見其私家車車頂「凹咗少少」,地上則有數隻麻雀牌,初時不以為意,豈料當他轉身返公司之際,再有「麻雀」從天降下,先後擊中其座駕前後擋風玻璃,其中車尾擋風玻璃嚴重損毀,碎片散滿車廂及地面。此外,鄰近兩輛私家車及一輛輕型貨車亦中招,惟損毀較輕微。

有車行職員見顧客交託的車輛受損,即時將車駛走,其他車主得悉事件後報警。警方到場調查期間,樓上一單位竟繼續有麻雀牌飛下,猶如雨下,有警員險中「頭獎」,警員即登樓搜查,發現「擲物狂徒」竟是一名女童,疑她一時貪玩,在拿麻雀牌把玩期間將其掟出窗口,其外婆及阿姨在警員上門後始悉女童玩出禍,聲稱未有察覺。警員勸籲兩人需妥善看管女童後離開,列高空墮物處理,無人被捕。

作為本港資深的私家偵探,張大偉當私家偵探多年,曾擔任過電視台及電影公司的顧問,對於是次座駕被毀感到無奈,「十幾年前都試過一次,今次又係麻雀」,事後他還在車廂內檢獲一隻「九筒」。

20131018 - 與母口角 男童廚刀𠝹臂

標題:與母口角 男童廚刀𠝹臂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13歲姓吳男童,昨天凌晨零時許疑因校服問題,在土瓜灣炮仗街嘉景花園住所內,與43歲姓洪母親發生口角激烈爭執,男童衝入廚房取出利刀橫放在左手手臂上,其間意外割傷滲血,母親報警求助。警員到場時男童已見平復,由父親陪同送院。

20131017- 統計處針對調查殘疾兒童

標題:統計處針對調查殘疾兒童
報章:太陽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上月審議香港履行《兒童權利公約》的報告,對香港的少數族裔、殘疾及貧窮兒童表示關注。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於立法會回應表示,統計處現正針對殘疾人士狀況進行特別調查,明年再會針對少數族裔做調查,收集他們的住戶入息數據及其他資料,以便了解他們收入偏低的成因。但他認為現有的家庭議會及兒童權利論壇運作良好,無逼切需要增設兒童事務委員會。

20131017- 四成學童 寒背 脊彎

標題:四成學童 寒背 脊彎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小學生功課壓力大,加上缺乏運動,容易導致小小年紀已受痛症困擾。兒童脊科基金一項調查發現,37%受訪家長表示子女受痛症困擾,當中肚痛佔56.4%,頭痛佔26.6%,排第三位的足踝痛佔24.5%,並有近兩成人常膝痛。至於常見的健康問題中,以鼻敏感最普遍,佔41.91%,有近三成半家長則覺得子女的專注力不足。基金另一項為近二千名幼稚園及小學生進行檢查的調查發現,四成兒童懷疑出現寒背、高低膊、脊骨側彎等脊骨體態問題,當中以小學三及四年級的情況最嚴重。

兒童運動不足、壓力大及坐姿不正確等都會令脊骨出現問題,兒童脊科基金副主席唐右天表示,脊骨神經受壓可誘發痛症,體態不平衡也可反映脊骨問題,並會影響神經系統運作,令身體功能下降,引發各種健康問題,故建議學童常做護脊操,並定期檢查脊骨,家長也可與子女一同參與「護脊桌上紙牌遊戲」,增加護脊常識。

20131017 - 油壓枱失靈 夾傷兩歲妹妹

標題:油壓枱失靈 夾傷兩歲妹妹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過往曾發生油壓床夾死人慘劇,原來同以油壓控制的枱亦屬家居陷阱,一名兩歲女童昨晨在旺角住所,疑一時貪玩亂按油壓枱的遙控器,枱面緩緩降下夾着其右腳,但安全感應系統卻失靈沒有「反彈」,母親狂按遙控器無效,情急下徒手將愛女右腳拔出,幸傷勢無礙。專家指油壓枱對孩童安全風險高,稍一不慎隨時有奪命危機。

家長不敢再用
受傷女童姓馮,居住在富榮花園18座10樓一單位,馮家年多前為單位裝修,在客廳安裝了一張上有一個1.5米乘1米的油壓枱,可以用遙控器操作其升降,枱底則設有安全感應系統,夾到物件時會自動「反彈」。昨晨10時許,母女二人在家,母親將枱升起準備用膳,其間女童已經就坐,疑她一時貪玩亂按遙控器,油壓枱面緩緩降下,直至夾住女童右大腿,女童受壓嚇得哇哇大哭。

母親見狀立即拿遙控器按掣,欲將枱面升回,卻毫無反應,她恐愛女斷腳,慌忙強行將愛女右腳拔出,幸非夾得太緊,右大腿只是有點紅印,母親事後報警將女兒送院敷治,幸無大礙。

雖然意外後該油壓枱的運作又回復正常,但女事主擔憂稱:「唔再用喇!始終係自己個女,唔敢再博,會買張矮枱放喺上面。」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摩利臣山)建造工程系主任陳子明稱,雖然油壓枱升降速度緩慢,亦大多有安全感應器,遇障礙物時會回升,但始終屬電子遙控,遇上其他電波干擾亦有可能失靈,加上油壓枱設於高台下,幼童易匿藏入內,甚至從內探頭伸出嬉戲,稍一不慎隨時會釀成悲劇,故不建議家居使用,亦可於油壓唧筒及枱邊加支撐物減低風險。

2009年5月,荃灣愉景新城一名印傭在單位睡房為油壓床換床單時,意外被油壓床夾着窒息致死,成為全港首宗油壓床壓死人意外。

20131017 - 瞓着無人知 女童困保母車

標題:瞓着無人知 女童困保母車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就讀九龍塘一間幼兒園的兩歲女童,昨晨乘搭保母車上學時,竟被大懵保母遺留車上,司機亦懵然不知將車泊於距學校2公里外的黃大仙路邊,然後離開往吃早餐,女童被困車內嚇至嚎啕大哭,路經駕駛者發現報警,校方慌忙通知司機折返開車門救出女童。女童幸無受傷,事後由另一輛保母車接回學校。涉事司機及保母被警員口頭警告,校方拒絕回應事件。

被「遺棄」女童姓高,於九龍塘林肯道5號朗思國際幼稚園/幼兒園就讀。昨晨8時半左右,姓廖司機駕駛保母車接載學童上學,車上由姓陳保母照顧學童。當保母車如常返抵學校後,由保母將學童帶下車送入校園,其間疑一名女童睡着覺,有人大意遺留了她,而司機亦懵然不知,如常關上車門將車駛往黃大仙東正道及東頭村道交界九龍寨城公園對開停泊,然後下車往吃早餐。

警方僅口頭警告
至9時許,女童醒來被困車內,嚇得不知所措大哭,有人駕車路經見狀報警。校方接報派出另一輛保母車趕往現場,同時尋獲肇事姓廖司機折返開啟車門,警員趕抵證實女童未有受傷,警方相信有人一時疏忽,僅作出口頭警告了事。

標題:瞌睡沒落車 保母忘點名 兩歲女童鎖困校巴險焗死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九龍塘著名幼稚園一名兩歲女童,昨乘搭校車返校途中打瞌睡,抵校時未被發現,致獨留車廂,驚哭半小時,險告焗死,幸有途經司機發現報警救出女童,警員贈糖壓驚,並護送她返校。校巴司機與保母涉疏忽照顧兒童,遭警員口頭警告。

失魂校巴司機及保母,涉獨留兩歲女學童在車廂半句鐘。警方調查,疑該女童乘搭校巴返校途中打瞌睡,到校時保母帶學童落車時忘記點名,而司機沒有檢查便開車,令兩歲女童被困陷險境。校方對事件拒作回應,但據悉,涉案人士或遭嚴重處分。

驚哭半小時 保母被警告
被困校巴女童姓高,年僅兩歲,與父母居住土瓜灣區,就讀九龍塘朗思國際幼稚園幼兒班上午班。肇事校巴司機姓廖(五十五歲),姓陳女保母(六十六歲)照顧乘車學童。

校園位於九龍塘林肯道五號地下,上午班八時三十分上課,有多輛校巴接學生返學。上午近八時,廖駕駛校巴,在土瓜灣接高女上車,她坐在後排座位,由保母幫助繫上安全帶。該校巴繼續在何文田區接學童,共接載十多名學生返回學校。
警方消息稱,該校巴到校內,陳帶學童下車入課室,疑沒有點名,未察覺高女仍在車上;司機亦沒有檢查,便開車離去,到附近美東邨美東樓對開路邊停車,往吃早餐。

警員送糖果壓驚
高女疑瞌睡醒來,發覺校巴無人,且停在陌生地方,即受驚哭泣,孤獨無助達半小時,猶幸五十歲姓梁司機駕駛客貨車經過,見狀報警調查,並根據校巴留下電話號碼致電通知姓廖司機。與此同時,校方發現高童失蹤,陳致電廖後乘坐另一輛校巴趕往美東邨。

警方與司機、女保母幾乎同時到場,及時救出高童。警員見她趣致可愛,雖無受傷,但非常驚慌,遂與她攀談,安撫情緒,贈送一盒糖果給她壓驚,高破涕為笑。警員初步調查後,以「疏忽照顧兒童」罪名向司機及保母發出口頭警告,然後護送高女乘坐另一校巴返學校。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已提醒學校關注學童的安全,恪守「學前機構辦學手冊」中有關安全措施的指引。根據法例,若虐兒案循簡易程序定罪,最高可被囚三年;但若循公訴程序定罪,最高可被囚十年。

標題:落實罰則懲處違規保母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昨天又有一名年僅兩歲女學童,被人遺留在校車內,飽受半小時驚嚇,幸有途人發現才未釀險情。事件雖然是有人一時疏忽,惟確保學生安全下車,是保母及司機的基本責任,倘不能貫徹執行,便屬失職,絕非一句大意,可以了事。

教育局的《學童乘搭校車的安全指引》清楚列明,要求保母「應保存一份經常更新的乘車學童的名單」,以核對人數;業界亦有指引,要求司機或保母在學童下車後,須巡視車廂一次及點算人數。

學童如坐在後排熟睡,易隱沒於座位之間,保母及司機稍不留神,便會獨留兒童在車內。可是他們每天接送同一批學生竟也出錯,不排除有部分人疏懶及不按指引工作,反映當局空有指引而無罰則,等如無牙老虎。

其實業界較早前為保公信力,已有聲音促請政府設記分制,懲處不依指引的保母。當局亦須從速正視問題,否則不幸事件將會重演。

20131016- PN班不是必修班

標題:PN班不是必修班
報章:壹週刊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PN班( Pre-Nursery)即學前預備班,顧名思義,是讓滿兩歲的孩子提早適應幼稚園生活。有家長欲將戒尿片、學自理兼聽指令等訓練求助學校,亦有深信「輸人唔輸陣」的家長紛紛報名。近日更出現一家老少輪流通宵排隊,為子女索取申請表的瘋狂情況,家長一窩蜂將「起跑戰線」由中、小學幼稚園推前至學前教育。有社工指其實只要父母有心教, PN班絕非必修班。

狠心放手 學習成長
曾照顧皓琛八個月的公公回應:「湊咗咁耐,初時梗係唔捨得啦﹗咁細個又未識講嘢就話返學,學得啲咩﹖個孫返咗學之後成日病,有時放學接佢幫佢除口罩時,見佢成面鼻涕,帶佢食下午茶時又狼吞虎嚥,睇見就陰功,都唔知係咪無人理又食唔飽,真係好心痛。」媽咪美賢又何嘗捨得呢﹖不過,她認為:「壞習慣唔好就要改,我相信老師識教,作為家長,想仔女好就要學識放手,加上小朋友病真係避唔到,無得擔心太多。」

眼見皓琛自從返學後,說話表達能力突飛猛進、半年成功戒尿片、自行換褲著鞋等每日小進步,父母亦深感安慰。阿康坦言:「皓琛以前晚晚要哄個半鐘先肯瞓,但返學後生活作息定時有規律,讀咗三個月就肯乖乖自己瞓,我哋先有時間睇吓電視兼做自己嘢。」美賢亦透露:「最開心係學校訓練到佢肯自己食飯,因為學校安排同學圍喺枱食,利用朋輩壓力讓他們互相學習,有次皓琛掛住玩唔食飯,老師知佢識自己食,所以唔會主動餵,最後收起食物,佢先知原來唔食就無人餵,所以第二日即刻乖乖地自己食。你話如果仲係老人家湊,點會捨得餓親個孫呢﹗」

原本怨言多多的公公,亦明顯看到孫兒「大個仔咗」,他笑稱:「佢返學之後講嘢叻咗好多,三歲人仔會問:「點解我啲頭髮黑色,公公啲頭髮白色?」聽到真係笑死我,佢而家又肯自己食飯,最近仲學識揸筷子,大大吓亦無以前咁多病。諗諗吓,其實佢早啲返學都好嘅,等佢同多啲小朋友玩,互相模仿,學嘢都快啲。」

有家長認為 PN班非常有用,但亦有家長覺得根本無需要。 Mandy與丈夫 Ray婚後於一○年誕下女兒恩琳,因夫婦都要外出工作,故將女兒的日常生活交託工人及婆婆照顧。夫婦深明老人家疼錫孫女,縱壞自然少不免,雖然女兒天生性格較慢熱又黐身,有親友建議替恩琳報讀 PN班提早入學,早日接觸群體生活,既可提升自理能力,亦可為爭取心儀幼稚園鋪路,但 Mandy斷言:「我覺得無需要。」

讀足廿年 及時行樂
點解咁大口氣﹖ Mandy認為:「我覺得兩歲咁細個就要返學,真係好辛苦,橫掂遲啲三歲就要讀幼稚園,之後就要一路讀足廿年讀到上大學,咁點解頭三年唔俾佢開開心心咁玩吓先呢﹖」原來 Mandy的理念,曾一度被視為「怪獸家長」,她笑言:「有幾次鄰居知道恩琳兩歲,就問佢响邊度讀書,我答『仲未返學』時,對方即瞪大雙眼表示:『吓,無讀書﹖』,我都唔想同佢解釋咁多,答佢:『係呀,我覺得唔使咁早。』」

爸爸 Ray透露身邊都有不少親戚朋友送子女上 PN班,所以當太太認為囡囡毋須提早入學時, Ray坦言:「我當時都有懷疑係咪真係唔使讀,不過太太好堅持,咁我諗諗吓都同意家教重要過靠學校。」他解釋:「其實 PN班學到嘅,上幼稚園都會學到,你話擔心佢唔識自理,唔識聽指令﹖呢啲都應該响屋企教。只要每日重複教佢,自然會慢慢入腦,例如想佢戒片,我哋就每朝起身叫佢記住尿急的感覺,定時帶佢去廁所,急的時候要出聲,兩歲半已完全戒片;又例如唔准佢入廚房,我哋要解釋有刀有火會危險,雖然佢有時會伸隻腳入嚟試探,但只要次次提,佢就自然唔會入,我哋屋企都唔使裝圍欄。」

慢熱怕醜 總能適應
記者觀察恩琳,發現她進入遊樂場前會乖乖除鞋及整齊放在一旁,其間並無爭先恐後,到快餐店午膳毋須父母餵食,飯後更主動推櫈。 Mandy笑言:「我哋雖然要返工,但放工放假時都會同佢傾偈和同佢玩,陪佢睇故事書教佢 ABC,教佢自己執拾玩具,去完廁所要洗手,出門口同管理員叔叔打招呼,加上我有同佢返教會同報讀 playgroup,多與同齡小朋友和大人相處,所以自理能力同溝通都無問題。」

許多家長都擔心孩子無法考入心儀學校而報讀 PN班,但無提早入學的恩琳,都成功考入名牌幼稚園。上月陪伴囡囡首日 K1上課的 Mandy承認:「我見個女同其他小朋友真係有少少分別,一來佢性格慢熱,二來人哋讀過一年 PN班,對陌生的學校環境無咁驚,老師問問題時會舉手,但恩琳就未咁有反應。不過,小朋友好快就適應啦,我都係堅信我哋嘅決定無錯﹗」

揠苗助長 未贏先輸
香港家庭福利會經理(家庭服務)註冊社工鄭健忠認為:「現時許多家長都要返工,獨留孩子由工人或長輩照顧,每每飯來張口服侍周到,令孩子無論社交及自理學習都缺乏刺激。相反,返 PN班或 playgroup等學前預備班,都可透過遊戲及群體活動,讓幼兒習慣有規律的生活,學習社交禮儀、品德、專注力和情緒管理,以及大、小肌肉的訓練,我本人亦會選擇讓孩子返 PN班。」當然,唔返 PN班,家長亦可自己教,但群體生活可能會較缺乏。鄭舉例:「學校會安排孩子一齊遊戲,就算孩子爭玩具,老師都不會阻止,目的是讓他們明白玩具要分享,以及訓練輪流玩的耐性,若孩子爭玩而出手打人時,老師便會教。當然,家長亦可多帶子女到公園玩接觸同齡孩子,以習慣群體生活。」

有部分 PN班除遊戲學習外,亦會加入學術元素,吸引為了「贏在起跑線」的家長紛紛報讀。鄭健忠笑言:「我聽過有 PN班已經學串英文生字和加減數,有家長認為唔讀就『蝕底』,但其實有外國研究指過早進行正規學習,對孩子日後的學習能力影響不大,相反,若家長見孩子吸收能力較慢而加以催谷或反應過大,反會對孩子構成無形壓力,孩子或會抗拒返學、發噩夢及賴尿等情緒反應,所以,為免減低孩子的求學興趣,家長應循序漸進,替孩子報讀 PN班時,要先了解學校課程,緊記應以玩樂為主。」

話你知
許多家長為了發掘孩子學術以外的潛能,都會替孩子報讀興趣班,但若家庭經濟能力較差,孩子的才華或許會被埋沒。有見及此,香港家庭福利會與機構合作,資助合資格的學童參與興趣課程,有興趣者可瀏覽網站: http://www.hkfws.org.hk keyword:→最新項目→「童」步成長路

其實 PN班在社會上一直有需求,除了有「贏在起跑線」的家長外,其中一個令近年較「爭崩頭」的原因,是出生率與十年前相比,由每年四萬大幅上升至近年八至九萬,令需求急劇上升。

20131016 - 小惡霸勒索同窗 11歲童獻萬八元

標題:小惡霸勒索同窗 11歲童獻萬八元
報章:太陽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天水圍發生學生勒索「富貴」同學案。一名校園小惡霸於去年,被指曾經向一名十一歲男同學恐嚇勒索,揚言:「唔畀錢就打!」該名男生受驚「暗啞抵」,私自交出一萬八千元。豈料相隔一年,該名小惡霸又向他再次勒索,事主被迫再交出三千元。至前日,事主不甘被人當作「人肉提款機」,遂將受欺凌始末告知父親,並報警求助,警方已聯絡學校調查案件內情,暫無人被捕。

被勒索「富貴」男生姓梁,他與家人居於天晴邨,在天水圍一間小學就讀。消息稱,梁童於去年八月學期結束前,多次遭一名男同學致電滋擾,唬嚇若不交出若干數目金錢,便會遭受皮肉之苦,男生驚恐被人毆打,故不敢向家人求助,只好暗中由儲蓄中取出一萬八千元交給對方,自此他無再受人恐嚇。

父得悉受欺凌報警
今年新學期開始,兩人又在校內會面,一直相安無事,但至早前,梁童又接到來電,對方重施故技恐嚇滋擾,他在惡言脅迫下,再交出三千元,惟他經思前想後,擔心以後再遭人勒索,更因已無錢可交出,遂於本周一重陽節公眾假期不用返學,向父親透露事件,其父獲悉他遭受欺凌,大為震驚,認為事態嚴重,即日中午偕他同到警署報案。

警方接獲報案後,立即交由元朗警區刑事調查隊展開跟進,並為梁童錄取口供,目前列為「暫列勒索」案處理,現時已掌握涉案男學生資料,昨日曾派探員前往學校進一步調查,以及了解其背景,稍後再聯絡其家長協助調查,暫時未有採取拘捕行動。

20131016 - 10款台式奶茶咖啡因高兒童不宜 日飲一杯可致暴躁焦慮

標題:10款台式奶茶咖啡因高兒童不宜 日飲一杯可致暴躁焦慮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台式奶茶近年大受本港年輕人歡迎,食安中心及消委會檢驗10個品牌的台式奶茶,發現全部樣本每杯咖啡因含量都超過100毫克,超出加拿大兒童每日建議攝取上限95毫克,即兒童每日飲一杯已超標,可致兒童暴躁、緊張或焦慮等。測試又發現大部分的茶餐廳港式奶茶,每杯咖啡因含量較一杯特濃咖啡更高,其中含量最高的九龍城「樂園」及北角「新釗記」奶茶,一杯含量甚至相等於3.5杯Starbucks特濃咖啡。

超加國兒童攝取量上限

消委會及食安中心建議,市民可考慮購買較淡的咖啡或奶茶,避免攝取過量咖啡因。

食安中心首次與消委會合作測試咖啡及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在今年4月至5月期間採集80個來自各大咖啡店、食肆和連鎖店的咖啡及奶茶樣本。結果發現,10款台式奶茶咖啡因含量為平均每杯130毫克,其中以「HappyLemon」台式奶茶及「墾丁茶房」的熱台式奶茶含量最高,每杯達160毫克,而「貢茶」台農奶茶的咖啡因在測試中最低,每杯有100毫克。

消委倡市民購較淡咖啡奶茶

消委會指出,參考加拿大衛生局的咖啡因日攝取上限建議,12歲以下兒童每公斤體重可攝取的咖啡因上限為2.5毫克,換言之一名12歲體重約38公斤的兒童,每日攝取咖啡因上限為95毫克。

消委會指出,人體的神經系統包括大腦在兒童時期正在發育,較容易受咖啡因影響其行為,如受刺激、暴躁、緊張或焦慮等。食安中心首席醫生(風險評估及傳達)楊子橋提醒,兒童應避免攝取過量咖啡因,應盡量少飲用奶茶或咖啡。

測試又檢視30款港式奶茶、20款一般咖啡、12款特濃咖啡及8款其他咖啡的咖啡因含量,結果發現茶餐廳的港式奶茶及咖啡,每杯咖啡因含量甚至高過咖啡專門店的特濃咖啡,其中北角的「新釗記」及九龍城「樂園」奶茶含量最高,達220毫克;咖啡方面,香港仔「金門餐廳」含量最高,每杯咖啡有380毫克。

茶餐廳奶茶咖啡因遠超特濃咖啡

至於12個特濃咖啡樣本中,每杯咖啡因含量介乎62至170毫克,以Starbucks特濃咖啡的62毫克最低。按此推算,即一杯新釗記奶茶咖啡因含量已相等於3.5杯Starbucks特濃咖啡,而一杯金門餐廳咖啡,即等於6杯Starbucks特濃咖啡。

楊子橋表示,咖啡因含量會因應各種咖啡豆或茶葉而有所不同,港式奶茶及咖啡一般浸泡時間較長,或因此釋出較多咖啡因,而今次測試以每杯作單位,特濃咖啡每杯的分量一般較細小,故咖啡因含量較少亦不足為奇。

成人日飲兩杯咖啡問題不大

他指出,孕婦每日不應攝取超過200至300毫克咖啡因,至於成年人每日的攝取量在國際間仍未有統一建議,他認為一日飲用兩杯咖啡亦不是大問題,攝取過量咖啡因後的身體反應會因人而異,如焦慮、心跳加速及手震等,但一般只會短暫維持數小時。

20131016 - 屯門幼園 「櫈仔隊」撼人龍

標題:屯門幼園 「櫈仔隊」撼人龍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家長為子女就學,不辭勞苦,昨日在屯門區一間幼稚園外,更觸發人龍與「櫈仔隊」爭位,需警方及校方介入才平息。有屯門區本地家長為避雙非學童,準備轉攻九龍塘幼稚園;有雙非學童家長則同時在屯門和天水圍報逾廿間幼稚園。

順德聯誼總會屯門梁李秀娛幼稚園昨起一連四日收表,數名本地家長早於收表前四日以「櫈仔」排隊;同時另一批家長昨清晨五時親往另建「新人龍」,更與「櫈仔隊」疑因爭位打尖掀爭拗。校長郭桂梅向家長強調,不會以交表先後決定取錄次序,爭拗才平息。輪候人龍高峰期多達約三百人,一度需開放幼稚園附近的籃球場供家長排隊。校方首日已接獲五百六十份申請表,競爭一百九十八個學額。

本地家長擬跨區報校

居住屯門的本地家長黃太直言擔心雙非搶學位,雖已為兒子在區內報讀多達六間幼稚園,但仍計劃跨區到九龍塘報校,寧日後每月多花二千元學費和校巴費。而雙非學童家長楊女士,擔心難為兒子覓得一學位,集中在天水圍及屯門報讀逾廿間幼稚園作後備。

另外,大埔及北區幼兒教育校長會主席郭楚翹昨出席電台節目透露,普遍雙非學童的衞生及安全意識不足,上周一便曾疑有內地保母險將本地學童帶上跨境保母車,幸得學校主任即時制止。

20131016 - 作息有規律兒童會更乖

標題:作息有規律兒童會更乖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父母從小灌輸子女養成早睡早起習慣,原來除了有助身體健康,也可改善兒童行為。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最新研究發現,就寢時間較規律的兒童,行為表現較良好。研究人員分析了逾一萬名兒童,記錄他們三歲、五歲及七歲時的睡眠時間,並透過父母及老師收集兒童的表現數據。結果發現,經常不定時睡覺的兒童,較大機會出現過度活躍、人際關係及情緒欠佳等行為。

打亂生理時鐘 破壞腦發展

研究顯示,三歲兒童的就寢時間最不穩定,五分之一人經常於不同時間上床,到七歲時情況會改善,逾半數人會在晚上七時半至八時半上床。即使兒童在三至五歲時睡眠時間不規律,只要之後轉趨固定,他們在七歲時的行為也有明顯改善。相反,若將問題置之不理,長時間不定時就寢會打亂生理步伐,繼而破壞腦部的發展,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行為將急劇惡化。

領導研究的公共衞生專家指出,兒童就寢時間不穩,會令身體及心理經歷類似時差的效應,長遠會危及健康及削弱日常機能。今次研究亦發現,經常在晚上九時後才入睡的兒童,多數來自社會背景及生活習慣較差的家庭,例如不吃早餐、沒有人每日唸書給他們聽、房間內有電視或看電視時間較長等,建議政府部門及醫護人員加強跟進此類家庭的兒童睡眠習慣,及早提供介入與輔導。

20131016 - 三歲兒目睹母晾衫墮斃

標題:三歲兒目睹母晾衫墮斃
報章:太陽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公屋「三支香」又添冤魂!一名家貧少婦昨在牛頭角寓所露台,探身窗外「三支香」晾衫架晾衫時疑失平衡,在三歲兒子面前墮樓。兒子大喊:「媽媽跌咗出去呀!」男童事後未知母親死訊,放學後仍在找媽媽。慘劇揭發死者需與家姑及叔仔等共八人同住三百多呎蝸居。太陽報愛心基金將從「無力殮葬」專戶撥款,直接向殯儀公司支付死者殮葬費用,助其家人處理親人後事。

死者何翠文(二十六歲),佛山南海人,今年四月持單程證來港,未有工作,平日打理家務及照顧家中兒童,每日均會親自帶兒子上學。雖然家貧,但她不贊同領取綜援,寧願為兒子報讀離家較遠、但學費較低的幼稚園。平日她為省錢,亦只帶兒子往附近公園及志願機構活動中心玩耍。

與家姑叔仔 八人住350呎蝸居
何婦與當地盤散工的姓李丈夫(三十一歲),以及剛入讀幼稚園的兒子豪仔、當清潔工的家姑、做散工的小叔夫婦與其兩名年幼女兒,一家八口同住樂華北邨欣華樓一個三百五十呎單位。死者三口子須與家姑同住一房,分碌架床上下格而睡。

昨晨七時許,何婦帶豪仔上學前,見前晚晾於露台外的衣物被大風吹至摺疊,遂前往整理,豪仔則站在一旁等候。何婦住所的晾衫架為「三支香」設計,露台牆身高約四呎,中間有通風罅位。期間,何婦疑踩上約一呎高欄河壆位,探身窗外整理衣物時失平衡墮下,壓毀下層一晾衫架,反彈跌落地下行人路,有居民見狀通知保安員報警,救護員到場後,證實何婦當場不治。

事發時,豪仔突見原在眼前的媽媽不見了,立即跑入房告知嫲嫲「媽媽跌咗出去呀」!何婦家姑跑到露台赫見媳婦墮樓,遂通知其丈夫返家。警方調查後,相信事件無可疑。豪仔其後由嫲嫲帶返學,他放學後仍問嫲嫲:「媽媽去咗邊呀?」家人不忍將死訊相告,只答:「媽媽出咗街。」

稚兒拜祭後 以為媽媽已回家

昨午四時,李及兒子等四人帶同簡單祭品到墮樓現場拜祭,期間嫲嫲着豪仔嗌:「叫何翠文,叫媽咪跟我哋返去啦!」年幼的豪仔不明所以,在拜祭完畢後突稱:「返咗嚟啦,唔使嗌喇!」聞者心酸。

家姑稱,何婦上月中帶豪仔返學時,自稱遇到「污糟嘢」思疑撞邪,約半個月前又曾在露台說「我想喺度跳落去」!其後曾返鄉求助一名「神婆」,她不認同其做法,懷疑她因居住擠迫影響情緒。本擬今天帶何婦往求醫,詎料卻發生意外。她又指,自己收入有限,兩子常開工不足,故想換走「三支香」,惟家無積蓄,對籌措媳婦殮葬費也有困難,十分徬徨。

臨床心理學家劉家祖稱三歲兒童心智未成熟,對「死亡」的概念沒清晰認知,即使他目擊母親墮樓,所造成的心理衝擊亦不會即時顯現,一般需要時間小心觀察,如發現孩童舉動異常,應盡快尋求心理治療。




標題:少婦墮樓亡 3歲子目擊 上月起情緒不穩 曾稱欲跳樓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媽咪砰一聲跌落去呀。」3歲的豪仔昨晨一面天真地告訴。與媳婦及孫兒同住於秀茂坪樂華北的,即時跑向窗外,俯身伸出約1米高的牆身外探頭一看,驚見對下一個晾衫架已被壓至靠向牆身,媳婦則倒臥地下,重傷昏迷。豪仔不夠高俯身向外望,不敢把實情告訴他,遂瞞他說「媽咪去買」,可憐3歲兒不知母親已離世。

稚兒不知母親已離世

、豪仔、豪仔的父親及叔叔昨午重回現場拜祭,丈夫雙眼通紅,則傷心欲絕,對豪仔哭說:「幫手叫媽咪番啦!」豪仔年幼無知,不知母親已離世,面上仍掛天真笑容,拜祭時更抬頭四處張望。

據家人透露,死者何翠文(26歲)6年前經親戚介紹,認識任職地盤散工的丈夫李炬賢(31歲),二人於4年前結婚,翌年在港誕下一子。其間,何一直持雙程證來港探望家人,直至3個多月前,終取得單程證來港與夫子愛兒團聚,並與奶奶、小叔一家共8人,同住在秀茂坪樂華北欣華樓8樓一個約350呎的單位。

3個月前獲單程證 未適應港生活

稱,何婦疑不適應本港生活,一個多月前開始情緒不穩,經常神不守舍及食慾不振;半個月前,何婦更曾向她哭訴﹕「我唔想做人啦,不如我度跳落去!」即說:「千祈唔好呀!」她原決定今日帶媳婦看精神科醫生。續稱,其子收入不穩定,試過一個月收入只得2000元,現時媳婦的殮葬費亦成問題。

原定今日精神科求診

事發昨晨8時許,當時何婦為豪仔準備好早餐,打算到廳外露台晾衣,然後便送豪仔到觀塘的幼稚園上學。當時在房內休息,忽然房外砰一聲巨響,原來何婦已墮地身亡,豪仔目擊媽媽於晾衣處墮樓。警員事後上樓調查,估計何婦疑探身窗外利用俗稱「三枝香」的竹枝晾衫時失平衡墮樓,事件無可疑,遂通知其丈夫及叔仔回現場認屍。

精神科專科醫生丁錫全稱,新移民來港後,需要適應擠迫的居住環境,又欠缺親友在港支援照應,加上經濟壓力,較容易患上抑鬱症,籲家人要多加體諒,盡量助太太融入新生活。

20131015 - 兩年四幼園家長 瞞內地入息騙學資

標題:兩年四幼園家長 瞞內地入息騙學資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學生資助辦事處過去兩年,發現4宗涉及家長瞞報內地入息以騙取幼稚園學費減免的個案,有幼園教師亦稱,有學童父母均在內地任職醫生,卻虛報入息以騙取學生資助。

學資處表示,會抽查申請學生資助者的資料,若發現誤報或漏報收入和資產,會追討有關資助;家長填報的收入若不足以維持生計,處方亦要求他們書面解釋。

幼園家長除可獲學券資助,若經濟上有需要,亦可額外申請每年最多2.13萬元補貼半日制幼園學費,或最多3.45萬元補貼全日制學費,以及最多每月460元膳食津貼。商業電台引述一名幼園教師稱,部分學童家長虛報於內地的入息,以騙取學費減免,其中一個案,該學童父母均在內地任職醫生、有「閒錢」去旅行,仍申領學費減免。該教師稱:「他(學童父母)在內地有多少入息、做什麼生意,你怎麼查?」

學資處表示,去年查獲3宗幼園學費減免申請人或其配偶漏報內地收入的個案,前一年則有1宗。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表示,港府難以追查家長的內地入息,建議加強與內地合作追查。根據《盜竊罪條例》,以欺騙手段獲得金錢利益可判監禁10年。

20131015 - 未剪臍帶男嬰 棄黃大仙公園

標題:未剪臍帶男嬰 棄黃大仙公園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市民昨凌晨行經黃大仙沙田坳道一個休憩處時,忽然聽到嬰兒嚎啕大哭聲,循聲查看,發現長上放有一名男嬰,身上連有臍帶,僅被一塊黃色絲巾包裹,但並無成年人在旁,懷疑有人棄嬰,報警求助。有目擊者則報稱,曾見一名「外籍女傭」抱嬰兒經過上址,疑與事件有關。警方指男嬰身上無身分證明文件,截至昨夜仍未找到其親人。

的士司機:外傭抱嬰慌張跑過

經初步檢驗後,該名頭髮烏黑的初生男嬰沒有表面傷痕,惟有輕微低溫情,現於伊利沙伯醫院留院觀察,送院時安睡在女警懷中。

事發昨凌晨4時50分,一名途人行經黃大仙沙田坳道113號聖母書院幼稚園對開一休憩處時,發現長上有一名初生男嬰,遂報警。警員到場向途人查問,有的士司機報稱,較早時曾見一名「外籍女傭」抱嬰兒,神情慌張地跑經上址,懷疑與事件有關。

僅黃色絲巾包裹

警方於是出動警犬,於休憩處嗅過長及黃色絲巾上的氣味後,便走向竹園北方向,一度停在離休憩處約100米的梅園樓,不願離去。警方遂鎖定梅園樓,並派約30名警員,於早上8時許上樓問卷調查,查問戶主有否請外傭等;11時許又宣布擴大調查範圍至全;至下午2時許,警方則返回金鳳街的唐樓繼續調查,惟一直未有發現。

警方呼籲男嬰親人或有資料提供的市民,盡快致電2352 9355或2352 9400與調查人員聯絡,案件由黃大仙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20131015 - 180張凳仔幼園「排隊」交表

標題:180張凳仔幼園「排隊」交表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屯門一所曾有家長出動膠凳仔排隊取報名表的幼稚園今日收表,家長為求及早交表,昨日已有約180張凳仔「排隊」,港媽準備清晨到場確保凳仔無被打尖。而有幼稚園教師踢爆,內地雙非家長利用學資處未能到內地審查入息的漏洞,虛報收入換取學費減免資助。
安定邨順德聯誼總會屯門梁李秀娛幼稚園,上周派表後,家長今日可以交表,昨日門外已有約180張膠凳仔,寫上申請學童姓名及家長聯絡電話,又寫上自訂的排隊號碼,再用尼龍繩固定位置。
據了解,港爸媽為求順利在今日交表,以防雙非搶學額,故在上周五趁該幼稚園教師下班後,才開始在校門外排膠凳仔。育有三胞胎的郭太已用膠凳排隊,並向公司請假,今早清晨到幼稚園排隊。她指出,不少屯門家長若本月未能為孩子報名,已看準11月初報名的聖公會青山聖彼得堂幼稚園。該幼稚園三所分校均採用網上下載報名表格,不用排隊,其中青雲路分校更不設跨境保母車服務,相信會較少雙非學童。

內地家長虛報入息呃資助
另外,有幼稚園教師昨向電台報料,曾發現內地家長虛報入息,如有身為醫生的內地中產夫婦,為了子女享有本港的學費減免,虛報入息,獲額外的學費減免,濫用本港福利。該名幼師指內地家長看準學資處因地域所限,未能審查內地家長的資產,故虛報收入。去年學資處曾揭發三宗漏報內地收入個案,前年有一宗。幼稚園學費減免計劃須審查家長入息,13/14學年半日制學童每年最高減免21,300元,全日制為34,500元,膳食費每月可資助最多460元。內地家長資助的計算方法和本港家長一樣。

20131015 - 幼園學費減免批款增87%

標題:幼園學費減免批款增87%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現時幼稚園除學券資助以外,有經濟困難的家長可申請「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學費減免計劃」,但需通過入息審查。學生資助辦事處資料顯示,有關計劃上年度批出三萬八千多宗申請,涉及四億四千多萬元款額,較兩年前高出近九成。有幼稚園老師揭發,有內地工作的家長利用學資處難以到內地查核的漏洞,騙取學費減免。學資處回覆指會不時抽查申請個案,過去兩年發現有四宗申請人或配偶漏報內地收入的個案。

逾3萬宗成功申請 涉款4.4億
本學年學券資助計劃,為每名學童提供一萬七千五百一十元的資助,家庭如有需要欲獲取學券以外的學費減免,可另向學資處申請「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學費減免計劃」,半日制學費減免的全年最高總資助為二萬一千三百元;全日制學費減免最高資助為三萬四千五百元。

根據學資處資料顯示,該計劃上年度接獲四萬二千多宗申請,其中三萬八千七百三十五宗成功獲批,批出四億四千八百多萬元,較一○/一一年度批出的二億三千九百萬元急增逾八成七。有幼稚園老師透露,發現有個別報稱內地工作的家長涉嫌隱瞞收入以騙取資助。

學資處表示會不時抽查申請個案,去年發現有三宗申請人或配偶漏報內地收入情況,前年則有一宗。學資處指申請學費減免的家長,需要提供境外工作的收入證明,若家庭入息不足應付生活,需作書面解釋。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當局應加強與內地合作,交換兩地居民的工作收入資料,並加強教育讓家長了解虛報入息的罰則。

20131015 - 狠父將幼女「撻生魚」

標題:狠父將幼女「撻生魚」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家四口昨晨趁假期享受天倫樂,前往將軍澳中心麥當勞用膳時,年僅5歲幼女疑「坐唔定」及扭計,狠心父親竟將她抱起後鬆開手,女童墮地撼傷頭,嚎啕大哭,食客不值父親所為報警將他拘捕,幸女童傷勢無礙,暫列虐兒案處理。

食客不值喝止報警
被捕父親39歲姓陳,受傷幼女5歲,左額撞傷。昨晨11時許,陳趁假期偕同齡姓羅妻子及兩名女兒出外遊玩,出發前於將軍澳中心麥當勞用膳。其間,羅婦前往櫃枱購餐,幼女則不停扭計走來走去「坐唔定」,陳喝止不果,將幼女抱起制止,但盛怒之下竟然鬆開手,女兒即時墮地撞傷。
在場42歲男食客不值陳所為,立即喝止及報警。警方調查後將陳拘捕,幼女由母親抱着卧擔架床送院,年約7歲大女則由救護員手拖入院,觀塘警區刑事調查隊已接手跟進。




標題:與妻爭執 躁父抱女摔地 為管教口角 遷怒「不聽話」幼女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將軍澳中心昨發生懷疑「抱起後鬆手」讓女兒墮地的虐兒案。一名男子與妻子在快餐店內疑因管教子女問題爭吵,遷怒「不聽話」的5歲幼女,將其抱起後突然鬆手,女童即墮地受傷,附近顧客見狀報警。警員到場經調查暫列虐兒案處理,拘捕涉案父親,及將女童送院治理。

女童撞傷額 無大礙

受傷女童姓陳,5歲,墮地時前額撞傷,幸傷勢不嚴重,清醒由母親陪同送院,治理後未有大礙;其39歲父親涉嫌虐兒,由警員拘捕帶署扣查,案件交觀塘警區刑事調查隊8隊跟進。

夫喝妻:唔識教仔的話 養狗好過

現場為將軍澳唐德街9號將軍澳中心商場麥當勞快餐店。據快餐店對面一間金行職員表示,事發前曾聽到快餐店內傳出男女激烈爭吵聲,身形魁梧的父親曾大喝﹕「(你)唔識教仔的話,養狗好過啦……」女方則大聲反駁﹕「收聲呀!」

幼女墮地嚎哭 顧客報警拘捕

消息稱,事發昨上午約11時,陳家四口到上址商場麥當勞光顧,但疑因人多,夫婦各與一名女兒分坐兩用餐,其間疑5歲幼女頑皮不聽話觸怒父母,父母更因管教問題爭吵,其間父親一怒抱起幼女後,突然鬆開雙手,導致幼女墮地撞傷前額嚎哭,有看不過眼顧客報警。雖然現場消息未有透露該父親將女童由多高摔下,但有急症室醫生指出,抱起小童鬆手讓其墮地,離地雖不高但也非常危險,隨時可以致命(見另稿)。

根據《侵害人身罪條例》第27條「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父母若故意襲擊、虐待、忽略、拋棄或遺棄不足16歲的兒童或少年人,最高可監禁10年。而一旦兒童被虐至死,父母更可被裁定犯誤殺罪,最高可處終身監禁。

早前內地亦發生「摔嬰」命案,本月2日一對夫婦帶同4月大女兒出門自駕遊,詎料途經汝陽縣新大橋時夫婦爭吵,丈夫一怒將女嬰從橋上扔入河中,女嬰被撈起證實死亡。另本年7月23日晚,北京市大興區兩名駕車男子疑不滿推嬰兒車女子擋道,其中一人落車打傷女子及將嬰兒車內女童用力摔落地致重傷,女童送院延至3日後不治。兇手於10月初被法院判處死刑,現正上訴中。



標題:小童不懂保護要害 墮下可致命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對於有家長以抱起女兒擲地作懲罰,醫生強調這種行為非常危險,因幼童「防險意識」薄弱及「頭重腳輕」,墮下時不懂自我保護,容易頭先地,隨時可以致命。

急症室專科醫生彭繼茂說,幼童身體頭重腳輕,下墮時可能「頭下腳上」,一旦頭先地,可能引致頸骨受傷或折斷、頭骨受損及腦部受創積血等嚴重問題,傷勢視乎墮下高度、地面硬度等環境因素。

彭醫生又提醒,幼童的「防險意識」薄弱,不像成年人有強烈「自我保護」意識會用手撐地或保護要害,減輕撞地時的創傷,故家長絕對不應以此方法懲罰孩子。

20131015 - 少數族童讀指定校 港府被轟漠視公約

標題:少數族童讀指定校 港府被轟漠視公約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上月在日內瓦舉行會議,審議中國包括香港在內履行《兒童權利公約》情況。多個早前前往日內瓦出席會議的團體昨回應聯合國審議結果,引述委員會指關注本港欠缺兒童政策,本港兒童面對爭學位及學習方面的壓力,有委員會報告員更駁斥港府,指少數族裔指定學校制度是「實質的歧視」。多個團體批評港府漠視公約,立法會議員劉慧卿表示,將會在立法會就兒童權利議題向當局提出口頭質詢。

倡設跨部門兒童委員會
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日前就審議中國包括香港履行《兒童權利公約》情況發表報告,報告關注到本港欠缺兒童政策。融樂會總幹事王惠芬表示,政府一直指少數族裔指定學校政策是家長選擇的結果,但委員會報告員駁斥有關說法,認為是種族隔離及歧視,而委員會亦指出本港欠缺以中文作為第二語言課程,政府應作改善。王惠芬批評政府漠視公約,對少數族裔兒童的教育及發展一直採取「龜縮」、逃避的態度。另外,亦有團體指出,政府未有處理跨境學童等問題,令本港兒童面對爭學位等壓力。

劉慧卿引述委員會指,希望香港設立策略性撥款幫助貧窮兒童,處理兒童歧視問題,並應加快建屋計劃改善兒童住屋環境。她明天會於立法會上提出口頭質詢,促請政府設跨部門兒童委員會,以監察及推動本港履行公約。




標題:港府漠視兒童權利 議員炮轟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上月在日內瓦審議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落實《兒童權利公約》情況,以嚴厲字眼批評香港沒切實履行公約,以示遺憾,並促港府取消少數族裔指定學校,消除族種隔離。本港多個團體批評港府漠視兒童福祉,多年來拒設兒童權利事務委員會,「令香港蒙羞」。

劉慧卿擬於立會質詢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表示,聯合國關注香港弱勢、殘疾、少數族裔和貧窮兒童問題,也留意到本港兒童居住環境欠佳。她不滿港府無視聯合國的批評和建議,將在明天立法會大會上提出質詢,要求港府跟進。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批評,政府沒全面政策處理兒童問題,也漠視聯合國建議禁止體罰等建議。
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委員葉麗嫦指,聯合國多次要求港府成立兒童權利事務委員會,為兒童發聲,但遭漠視。聯合國審議結論也敦促港府取消指定學校,消除種族隔離。融樂會總幹事王惠芬斥港府對此不聞不問,更稱入讀指定學校是家長的選擇,「好無恥」,並促履行公約責任,「唔好令香港蒙羞」。有出席聯合國會議的卓新力量副主席許偉民批評,本港融合教育和兒童院舍仍沿用醫療角度提供服務,傷害殘障兒童的成長,也不肯把殘疾觀點主流化。

20131014 - 內地報章:雙非童不想做港人

標題:內地報章:雙非童不想做港人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屯門居民簽名反雙非兒搶學位,但雙非兒卻稱「不想做香港人」。北區已被雙非佔領近半幼稚園學額,而教育局臨時採用原區就讀政策,把競爭學位的戰場轉至屯門元朗區,昨日有屯門家長怒吼,應把學位留給港人。不過,有雙非童向內地《北京晚報》慨嘆,「一度不想做香港人,卻又回不去家鄉」。

公民黨促各區港童優先
教育局估計2014至15學年,3至5歲的屯門跨境童,佔整體學生13.6%至17.8%,比重災區北區近50%的情況稍好。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昨午在屯門向市民收集約550個簽名,要求各區都應讓港人幼童原區優先就讀,以免跨境童霸佔學位;他本周會再到元朗區收集簽名,並在立法會教育委員會會議交予教育局局長吳克儉。
任職倉務員的李先生,昨日帶「龍B」簽名支持幼稚園生原區優先就讀,因日前大量家長在北區幼稚園排隊,已令他感憂慮,預料明年龍B爭入學,競爭更大,故計劃安排自己的「龍B」延遲一年入讀幼稚園,「唔想年年爭,好辛苦!」

有雙非母後悔來港生子
有份簽名的鄧太批評雙非兒不應享用免費教育,「我哋有交稅,佢哋無交,點解9年(12年)免費教育要我哋畀埋?」根據學資處數字,上學年幼稚園學券計劃,雙非兒獲得4,130萬元公帑資助,佔整體學券資助9%,較2009至10學年1,160萬元升3.6倍
《北京晚報》以香港特派記者撰文《父母後悔赴港產子:既不融於香港,又難恢復內地身份》文章,引述來自廣州的雙非童表示「一度不想做香港人,卻又回不去家鄉」,因在港上學有「卑微感」,怕被標籤為「大陸仔」。有雙非媽媽指,子女於內地因無戶籍未能享免費教育,才被迫來港讀書,故後悔在港生子。
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昨認為,本港幼稚園及小學學位應預留予香港人,但也包括在港出生的單非及雙非兒。他認為教育局在計算學位需求上估算錯誤,應負上部份責任。

20131014 - 男嬰吸二手毒送院 父母被捕

標題:男嬰吸二手毒送院 父母被捕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9個月大男嬰,疑因父母吸毒,哺乳時吸入「二手毒」,導致身體不適,被送往屯門醫院檢查驗出尿液含有懷疑毒品,院方報警,警方接報調查後,昨晚在元朗以涉嫌虐兒拘捕男嬰父母,男嬰則送返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由母親哺乳
疑吸入二手毒的男嬰姓蔡,與34歲父親及30歲姓葉母親同住元朗。據悉,蔡父與妻子均染有不良嗜好,男嬰年初出生後,由母親哺乳,疑因此令他吸入二手毒。男嬰久而久之身體不適,數日前夫婦帶男嬰往屯門醫院檢查,院方抽取男嬰尿液樣本化驗。
其後化驗結果顯示男嬰尿液含懷疑毒品殘餘物,院方要求夫婦將男嬰帶回醫院作進一步檢查,但兩人拒絕,院方於是報警。警方接報調查後,列作虐兒案,並於昨晚將男嬰父母拘捕。

20131014 - 非法越野車場 兒童車手玩命

標題:非法越野車場 兒童車手玩命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14年前一名7歲男童玩越野電單車時遇意外慘死,令全港越野車場停業,警方並控告場主教唆青少年無牌駕駛越野車,並列為違法活動。可是事過境遷,當年「奪命車場」場主竟又在上水蕉徑涉違法重開越野電單車場,並招收小童學員罔顧兒童安全。該車場早前更舉辦越野車比賽,供龍友進行私影圖利,《蘋果》記者更發現當中有小童車手被安排與成年車手雨中較技,過程險象環生,隨時再釀奪命車禍。
記者:陳達浩 黃學潤 彭碧珊

每逢周末,上水蕉徑彭屋村一個面積約3,000平方呎的泥地,便會有十多輛越野電單車在崎嶇不平的泥地賽道上高速飛馳,當中包括年僅8至9歲的小車手。9歲男童祺祺昨日亦由母親陪同下到該個名為MX CLUB的車場學車,並聲稱「今年學識踩單車就嚟學埋電動越野電單車」。不過他首次試駕已出現意外,「上次試過畀架車壓住,手腳都有啲擦損,好在有教練抬起電單車,諗起都有少少驚」。母親梁太則聲稱有教練在場及保護裝備護身,只擔心保險是否受保。

家長需簽風險同意書
記者致電MX CLUB表示想安排8歲兒子學車,對方表明男童可試玩大、中、小的電單車,每小時收費400元,為安全起見會鎖定車速至每小時15至30公里,又稱有頭盔護甲保護並已買保險,但要求家長必須簽署風險同意書及監護人同意書,以示家長知悉小童參加有關活動。
MX CLUB會長是46歲的行內老行尊賴路興,他有份經營的粉嶺越野電單車場,99年因涉及一宗男童學車身亡意外,事後被警方指車場容許無牌青少年駕駛無掛車牌電單車,並且無購買第三者保險,違反《道路交通條例》判罰款及停牌,車場亦告結業。

路滑失控 男童險炒車
沉寂一時的賴路興,改由長子賴智豐於08年開設「MX CLUB LIMITED」,公司地址報稱在尖沙嘴,實際在上水蕉徑彭屋村一處泥地搭建賽道供車手練習及舉辦相關活動,惟去年已撤銷商業登記結束業務,但車場至今仍在運作。記者以賴路興及其長子賴智豐的名字查冊,找不到二人持有任何公司。
上月29日,記者隨同70名攝影發燒友,以350元人頭費報名參加越野車表演私影活動,當日在上水火車站集合,再乘車至蕉徑對開後,由賴一名職員駕駛農夫車及七人車分批接載至目的地。
現場所見,除賴路興與妻兒一家四口親身落場表演外,還邀請一名8歲外籍男童及約10歲本港女童出場獻技,當中較年幼的男童坐上沒有掛上車牌的迷你越野電單車,與成年車手在賽道內一同風馳電掣逾句鐘,其間車手不斷在男童左穿右插,做出「飛jump」等飛躍動作,加上現場正下着綿綿細雨,男童疑因路滑失控,曾與另一輛越野電單車發生輕微碰撞,電單車車尾當場拱起,幸人車無恙繼續開行。

對於有人容許未成年車手「揸無牌車」,警方發言人回應,《道路交通條例》指明電單車在任何道路使用均須領牌,但非條例界定的道路使用則不在此限。發言人又稱在道路進行速度競賽,須獲警務處處長書面同意,正了解事件。律師梁永鏗補充,只要公眾可駕駛入內便屬道路,該車道應受法例監管,直言無論未成年車手及活動舉辦者同樣違法:「未成年人士無牌駕駛,屬瘋狂駕駛行為,舉辦活動者促使他人作危險駕駛及不小心駕駛,同樣犯法。」
車場負責人聲稱車場有為車手買保險,但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指若越野電單車場為無牌經營,保險公司絕不會接受車場投保,並提醒巿民在車場駕駛越野電單車,個人保險亦不會受理,受傷亦不獲賠償。



標題:致男童死亡 列非法活動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越野電單車會在本港發展超過30年,99年一次奪命意外,不但將本港僅餘3個越野電單車會定性為非法車場而結業,民政事務局更以協調為由,交由香港汽車會另闢場地,結果一直只聞樓梯響,近年越野電單車活動已由地上變成地下活動。

秘密經營 限會員進入
99年12月,一名7歲男童在賴路興有份經營的粉嶺坪輋香港越野電單車聯會車場,駕駛80cc電單車期間遇上意外墮進水坑溺斃,事件立即引起外界關注安全規管問題。
隨後警方提出新政策,表明會以「協助或教唆無牌駕駛」、「協助或教唆駕駛無牌車輛」及「協助或教唆行車無第三者保險」三罪並罰,加上涉事及本港的另兩個車會位處農地或其他指定用途土地,最終全部結業收場。
民政事務局其後提出應由統籌協辦全港所有賽車比賽的香港汽車會開闢越野電單車場地,支持該類運動發展,可惜一直未有進展,由於無合法場地及發牌程序,令越野車活動被迫走向「地下化」。
有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在新界鄉村經營的越野電單車場盡量保密,例如用木板圍封,又限定只能登記成為會員的人士進出,以免被政府部門發現。
去年便有越野電單車發燒友,獨自在元朗稔灣等玩車熱點獨自練車遇意外重傷致死。

20131013 - 恐子女變「二等」 雙非家長謀反擊

標題:恐子女變「二等」 雙非家長謀反擊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育局「傾掂」北區幼稚園優先取錄區內學童,令跨境雙非童變成「二等」,有家長聲言數千名雙非家長已組成網上群組,觀察新安排會否導致其子女不獲取錄,並已擬定反擊,計劃來港向教育局靜坐抗議,甚或興起訴訟。有北區家長昨亦炮轟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後知後覺,推卸責任,令家長要忍受通宵排隊之苦。上水鳳溪幼稚園昨舉行入學面試,家長悉心為子女打扮應試,如穿着王子、公主裝或剪個心形髮型。多名小童人有三急,父母協助他們就地解決或在膠樽小便。

稱會保留訴訟權利
本周初來港通宵排隊多晚取報名表的河南省雙非家長王先生,昨帶同兒子來面試,其子額頭對上中間留了一束頭髮,「看起來乖一點,叫阿福頭。」他指兒子不懂粵語,應試時他繙譯教師提問給兒子聽,其子用普通話回答,表現不錯,有信心獲取錄。
王先生表示,幼稚園兩大安排對跨境雙非童不公,一是以粵語面試,二是以就近入學原則收生,他極不滿意,「香港政府既然允許我們生孩子,就要給我們學位」。他認為受到歧視,「改革開放後10萬8萬香港人去深圳住,但內地人有沒有抗議他們抬高樓價?(香港)遊行示威家長的素質,是需要考評!」
王先生聲言,有數千雙非家長參加網上群組,留意住今年幼稚園收生情況,「如果這次面試對我們非常不利,那是肯定會(有行動),保留訴訟權利作為下步行動……昨天(前天)在網上說要交請願信、靜坐表達想法」。
鳳溪等校派發報名表,都有雙非和本地家長通宵排隊多日領取報名表。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在港台節目中稱,今年是雙非報讀幼稚園「洪峯」,去年已預視今年情況,不少幼稚園改以網上和無限派表,但家長堅持要排隊。
本身是幼稚園教師的北區家長周女士昨致電港台,怒斥直播室內的吳克儉,「唔該唔好再推卸責任,你話一年前已睇到,點解今年個個家長捱晒通宵去排隊,先至(有措施)出嚟?身為幼師好悲哀、失禮,你知我哋幾辛苦?」吳回應稱,今年排隊潮來勢洶洶,上月起「爆發」,已即時處理,但幼稚園屬私營,局方不能強制所有學校都網上派表。



標題:組內地團到校參觀 每月學費$989 大圍幼園搞「雙非專班」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雙非學童爭幼稚園學位爭到大圍?《蘋果》昨直擊一個雙非家長團來港參觀幼稚園,目的地是大圍一間獲學券資助的幼稚園,校長表示明年會開辦只收雙非學童的K1「雙非專班」,並會安排雙非學童優先面試,有到訪的雙非家長即場報名。有學者及家長質疑該幼稚園對本地學童不公平。
該雙非觀學團由一內地網站和跨境校巴公司合辦,原有40至50名雙非家長報名來港參觀幼稚園、小學及中學,但有學校臨時退出,加上不少雙非家長昨忙於到北區參加幼稚園面試,結果最後只餘十多名雙非家長在落馬洲集合,然後乘旅遊巴先到元朗一中學參觀,再到大圍參觀美城苑樂善堂梁泳釗幼稚園。
姓顧女校長在講座上指今年暑假已跨境收生,現有5至6名跨境學童入讀。

設15學額可優先面試
姓顧女校長指明年準備從現時兩班全日班中,撥出一班給雙非學童成「雙非專班」,會有15個學額,「看到北區搶學位情況,很難找學位,所以想幫幫你們!」她又指,跨境童可獲優先在11月2日面試,可較本地生早一星期,她呼籲家長盡早報名,又稱可聯絡校車公司代安排交通,本月以來已收到30多名跨境生的入學申請。
該幼稚園有參加學券計劃,扣除1.7萬公帑學券資助後,全日班K1每月學費僅需989元。部份雙非家長聽後心動即場交申請表,雙非家長嚴女士指近日已為明年適齡讀K1的兒子報讀上水鳳溪幼稚園和培幼幼稚園,但擔心不獲取錄,故有意向更遠的港鐵沿線進攻,「只要在香港讀,遠些都沒所謂」,居住深圳的另一雙非童父親梁先生指其女兒僅1歲多,但他亦已開始參觀香港幼稚園望提早準備,「上水學位太緊張,質素冇咁好,行遠少少會好啲!」
本報昨無法聯絡幼稚園作回應,但梁泳釗幼稚園去年K1上午班收生僅13人,令人關注是否因收生數量差強人意而開辦雙非專班。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則促請幼稚園應確保本地生能夠原區就讀。



標題:疑收生不足 諗計避殺校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香港幼稚園協會永遠會長胡肖霞認為,未聽過有幼稚園搞「雙非專班」,認為是宣傳手法,估計有關幼稚園主要是本地生收生不足,「有空位,咪幫吓雙非囉!」此舉既可避免遭殺校,亦可舒緩北區學位緊張的壓力,但她擔心跨境學生日花近3小時來回上學,會過於勞累,影響學習。

有大圍美城苑家長不滿幼稚園讓雙非學童優先面試,「佢哋乜貢獻都冇,學校應該收晒我哋先,有剩餘學位先畀佢哋!」街坊陳太指,其女兒去年在大圍報讀K1,學位也非常緊張,「有人一出世就排定隊,我報咗三間,先爭到一個半日班學位!」她正憂慮女兒日後升讀小學也面臨同樣情況。林太則對跨境生表示同情:「佢哋搵學位好辛苦,搵到嚟大圍咁遠,都應該幫吓佢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