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31 - 慈善機構借貸受質疑

標題:慈善機構借貸受質疑
報章:東方日報


監察本港慈善團體表現的民間網站「明施慎選」(iDonate)最近揭發,香港拯溺總會於○九年度先向關連機構香港拯溺基金借出近四百五十萬元,讓基金可向該兩間機構的一名共同董事購入商業單位,其後再以月租三萬多元租回有關單位作為會址。而另一慈善機構「理想教育」則將近九成盈利借予一名董事私人控制的公司,有私相授受之嫌。拯溺總會回應已就有關貸款作出申報,理想教育則未有回應。

拯溺總會及理想教育均是按《稅務條例》第八十八條註冊,為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明施慎選」翻查拯溺總會及拯溺基金○九及一○年的財務報告,發現總會○九年度以年利率五厘向基金借出近四百五十萬元,其後基金以約七百萬元購入軒尼詩道一商業大廈單位後,再租予總會作為會址。根據土地註冊處紀錄,該單位原由總會及基金的董事黃學堯透過公司持有。

「少收息有冇人咁笨?」

「明施慎選」創辦人溫澤君質疑,基金主要收入來自租金,而該物業則是基金主要資產,總會卻出資三分之二款項幫基金買樓,「收嘅利息仲少過畀基金嘅租,有冇人咁笨?」拯溺總會回應指,總會與基金是財政獨立,而總會雖獲政府資助,但不足應付營運開支及需要,亦沒有足夠資金置業,故基金購置辦事處並以市價租金長期租予總會使用,強調當中無涉及任何利益輸送或稅項問題,有關決定經執行委員會同意。

「理想教育」涉私相授受

而另一慈善機構理想教育○八年的財務報告亦顯示,機構將二百三十多萬元盈利逾九成,即約二百二十多萬元,借予其中一名董事黃婉虹控制的私人公司,但報告沒有列明該筆貸款有任何抵押及還款年期等條款。根據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理想教育兩名董事分別為吳烈輝及黃婉虹,理想教育透過電郵回覆指已將有關情況通知吳烈輝,但現未有回應。

稅務局資料顯示,上個財政年度獲豁免繳稅的慈善團體共有六千七百多個,但亦有一百零三個被撤銷免稅資格。




標題:慈善機構246萬借主席妻 監察網站質疑轉移盈利
報章:明報


《慈善法》仍在討論階段,一直監察慈善機構運作的網站「明施慎選」近日發現,註冊慈善機構「理想教育機構」於2008年把透過課程收費及贊助所得盈利,借予機構董事(亦為創辦人兼主席的妻子)操控的另一公司,涉及246萬元,有轉移慈善利益之嫌。由於理想教育只向公司註冊處交代截至2008年度的帳目,外界無法得悉該筆貸款是否已清還。

記者登門 主席拒回應

本報記者較早前致電及電郵身兼機構創辦人、主席和導師的吳烈輝,更登門造訪,吳烈輝都一律不回應。立法會社福界議員張國柱認為,理想教育借貸予其他董事擁有的機構,做法不妥,但現行法例無法規管慈善機構借貸。他認為政府應完善行政措施,監管慈善機構籌款方法、要求公開帳目和列舉獲借貸公司的詳細資料等。

張國柱促政府完善行政措施

理想教育於2007年註冊為慈善機構,據其網頁指出,機構主要推廣體驗蛻變的「少年夢」課程,透過體驗式環節助青年建立積極人生觀。網頁指吳烈輝在50歲時放棄外資銀行高薪厚職,自資500萬成立理想創建基金,推廣青年成長課程,一個3天課程連食宿收費4800元人民幣。

2007年註冊 辦青年成長課程

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理想教育只有兩名董事,分別為吳烈輝和黃婉虹,兩人申報的住址相同,其住所和辦公室大樓保安指兩人為夫妻。

據該機構的2008年度核數報告,截至2008年12月,機構累積營運盈餘有284萬元,在2006至2007年共有50萬元盈餘,2008年全年盈餘升至234萬元。不過,機構在2007及2008年,共向董事黃婉虹操控的另一私人公司「Life Dynamic(International) Limited」,累積借出246.5萬元,相當累積營餘的87%,借貸年利息為5%,並無指定還款期,亦無抵押。加上其他折舊和營運收入等,總計理想教育現時的銀行現金結餘只有54萬元。理想教育只公開截至2008年度的帳目,外界無法得悉該筆貸款是否已清還。

揭發理想教育帳目不清的監管慈善機構網站「明施慎選」,創辦人溫澤君認為理想教育註冊為慈善機構,令人聯想到機構是否借慈善之名開班避稅,賺錢後轉移盈利。她表示,現時慈善機構毋須公開帳目,「明施慎選」希望籌集資金,盡快建立完整的慈善機構數據庫,方便市民監察慈善機構。

稅務局:定期覆查團體帳目

稅務局發言人表示,不能提供個別個案的資料,但一般而言,若不涉及成員之間分攤入息及財產,慈善團體為促進其慈善目的而借貸,未必會影響其免稅資格。稅務局會定期覆查慈善團體帳目及年報。




標題:方敏生倡整合部門專責監管
報章:明報


慈善機構財政缺乏透明度,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兼法改會慈善組織小組委員會成員方敏生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委員會至今收到數百份意見書,市民對於要求慈善機構增加透明度有明顯意向。她認為政府應在立法前盡快推出行政措施,規管及監察慈善組織運作。委員會期望今年中把諮詢意見的報告書交予法改會大會討論。

市民盼慈善機構增透明

方敏生表示,小組委員會秘書處正整理有關意見書,初步審視,市民普遍認同應規管公眾籌款、慈善機構發牌批核,並應設公開系統讓公眾查閱慈善機構資料。但她指出,因立法需時,慈善機構本身應主動披露資料,除了立法,政府應先透過行政措施解決部分問題。

她舉例,現時由不同政府部門監管慈善團體,單是售賣獎券,已牽涉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影視處、食物及衛生局食環署、勞工及福利局社署,認為應整合後由一個政府部門如社署負責。她代表的社聯亦建議設中央慈善組織名冊,作政府部門日後審批公開籌款活動的依據。

認同擴闊慈善定義

現時並無慈善組織發牌單位,機構登記為社團或法團後,可按《稅務條例》第88條登記及獲豁免繳稅,即被視為慈善機構。方敏生建議優化免稅條例,包括稅務局加緊核查有關機構、要求機構公開披露年度工作及財務報告等。至於《慈善法》諮詢文件未將人權納入慈善定義,惹來爭議,方敏生認同慈善定義可再擴闊。

按照進度,慈善組織小組委員會期望年中交法改會大會討論及審批,提出法律改革建議,之後會再交政府及立法會討論。




標題:6788免稅慈善機構 網上可查
報章:明報


慈善法仍未通過,政府只能透過《稅務條例》第88條規管申請免稅的慈善機構,市民亦可在稅務局網頁(www.ird.gov.hk/chi/tax/ach.htm#s88),翻查已登記的慈善機構名單。稅務局一般參照奉行普通法的法院判決案例,處理慈善機構的申請。據過往案例,慈善用途包括救助貧困、促進教育、推廣宗教及其他。截至2011年3月31日止,共有6788個慈善團體獲稅務局豁免繳稅。

20120130 - 潔廁啫喱當糖食 三幼童中毒

標題:潔廁啫喱當糖食 三幼童中毒
報章:東方日報


近年新興的潔廁啫喱,唧一唧即如一朵花形的啫喱糖,黏在廁盆內,更發出陣陣芳香,竟成為兒童口中「美食」。公立醫院過去三個月接獲三宗兩歲以下幼童,誤將潔廁啫喱「當糖食」引致中毒個案。有剛學行幼兒在浴室內,以為坐廁內有一粒顏色鮮艷的啫喱糖,遂伸手挖出取食,之後腸胃不適,需送院治理。有兒科醫生警告,幼兒誤服潔廁啫喱後除腸胃不適外,或恐「骾親」致呼吸困難。專家提醒家長,要小心放置家居清潔產品。

香港中毒諮詢中心近三個月,接獲三名幼童誤服潔廁啫喱送往公院治理個案,涉事幼童介乎九個月至廿二個月大。中心總監劉飛龍推測,幼童在浴室坐廁出水位置看到潔廁啫喱,無論是顏色、氣味及形狀皆與食用啫喱相似,遂「當糖食」放入口。有家長即時發現後,立刻取出潔廁啫喱,但有幼童已吞下部分啫喱。尚幸三名幼兒服用分量不多,且毒性不高,全部病情輕微,無出現脫水情況,送往急症室吊鹽水治理及觀察後,已即日出院。

可致嘔吐 嚴重者會脫水

潔廁啫喱成分與市面其他清潔劑無異,主要是經常使用的活性界面劑及香精,用作防污及增加坐廁香味。中毒諮詢中心副顧問醫生陳耀祥補充,潔廁啫喱毒性不高,兒童雖不致中毒死亡,但誤服小量或引致腸胃不適。因化學物劑刺激腸胃,可致嘔吐、胃痛、腹瀉等不適;若病情嚴重或會造成脫水。治療方法通常以支援性質為主,按病情處方藥物紓緩中毒後徵狀。

勿扣喉催吐 應盡快求醫

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表示,幼兒誤服潔廁啫喱,更擔心或「吞錯位」阻塞氣道,出現呼吸困難,部分殘餘物可能進入肺部,引致急性肺炎。他提醒家長,一旦發現幼兒誤服潔廁產品,切勿強行「扣喉」,部分產品有揮發性化學物或酸性成分,嘔吐過程可灼傷食道、口腔,應立即求醫。

潔廁啫喱的包裝說明有提示家長將產品置於幼童無法取得處,若誤服勿催吐,須帶同清潔劑的包裝求醫。劉飛龍提醒家長,小心放置家居清潔產品,以及向幼童解釋產品作用,以及不能進食。他又呼籲生產商在產品設計上多作考慮,避免幼童誤服。 中心去年錄得三千九百五十四宗中毒個案,當中死亡和嚴重個案分別佔卅八宗和一百八十八宗,較前年下跌百分之五及一成一,劉飛龍估計與救護員為中毒病人在送院前使用活性碳解毒有關。非蓄意中毒個案如誤服清潔劑、過量藥物等,佔整體逾兩成半,即一千一百五十四宗。



20120130 - 街頭籌款違規不絕

標題:街頭籌款違規不絕
報章:東方日報



街頭籌款活動愈來愈多,社會福利署去年八月實施六項行政措施以加強監管在公眾地方籌款活動,包括限制募捐範圍及規定籌款人員佩戴證件等。社署至上月底共接獲十二宗投訴,大部分是募捐範圍超出規定,該署已告誡或提醒有關機構。至於法律改革委員會就《慈善法》發表的諮詢文件已於去年十月底諮詢期屆滿,當局接獲逾二百五十份意見書,正研究有關意見。

影響日後審批

社署發言人表示,去年八月起實施有關加強監管公眾地方慈善籌款活動措施,截至去年十二月中,共接獲十二宗涉嫌違反新措施的投訴,其中九宗以流動方式募捐的範圍,涉嫌超越當局規定只限於捐款收集箱周邊十米內;另有兩宗涉及籌款人員涉嫌未有佩戴名牌,及一宗長者籌款人員於活動期間懷疑未有得到足夠照顧。

發言人表示,十二宗涉嫌違規投訴涉及多間不同機構,社署已向機構跟進並告誡或提醒,若機構在過去曾經違反許可證內所列的條件,包括新設六項行政措施,可能影響其日後申請許可證的審批。

另外,法律改革委員會慈善組織小組去年六月中發表規管慈善組織諮詢文件,建議設立慈善事務委員會專責註冊慈善團體及審批籌款活動申請,有關諮詢期於去年十月底屆滿,當局共接獲逾二百五十份意見書並正研究中。

20120109 - 壓死滿月嬰 母泣血懺悔 B女,媽媽錯了!

標題:壓死滿月嬰 母泣血懺悔 B女,媽媽錯了!
報章:東方日報


「B女,媽媽對唔住你!」葵涌邨元旦日壓死「坎坷B」的媽媽,坦言自己因父母離異及誤交損友染上毒癮,但女兒令她立志重新做人,豈料天意弄人,她搬回娘家暫住時,因不慣母女同床而導致女兒被電氈灼傷及壓死,可憐精靈可愛的大眼B女只在世上活過短短一個月。喪女媽媽前日在愛女「頭七」時懺悔:「我唔係好媽媽!係我錯!但想你在天之靈知道,你係媽媽嘅掌上明珠,我好愛你!」

剛滿月後不幸被母親壓死的綽嵐,去年十一月廿四日出生,跟隨卅二歲的母親姓鄧,她遺傳母親的一對大眼睛與美人胚子,猶如「餅印」。未婚產女的鄧婦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憶述,上月女兒滿月前一日,其患癌母親在葵涌邨家中燒炭,雖然她趕抵及時將母親送院,惟母親卻患上情緒病需留院。鄧母對此深感愧疚,決定搬返娘家「三代同堂」。

藏吸毒工具被捕 下月報到

豈料,上周日早上七時許,她在母親寓所餵綽嵐飲奶及掃風後,將她放於床上睡。至十時許,她坐於床邊撫摸愛女時不慎入睡,一小時後驚醒,已赫見綽嵐被自己壓着伏於床上,右邊面發紫及被電氈灼傷,送院搶救後終告不治,在元旦日結束坎坷短暫一生。

鄧母坦言,綽嵐出生後母女於友人家暫住,她自己一直習慣向左側睡,愛女則睡在一張獨立小床,惟她日前搬回母親寓所後,家中僅有一張三呎單人床,由於該床左邊靠牆,她恐女兒碌落床,遂將她放在左邊,以防發生意外,結果自己卻不慎入睡時向左轉,壓死女兒。而她當日亦因藏有吸食毒品工具被捕,下月需返警署報到。

為「掌上明珠」決改過 惜元旦釀大錯

前日綽嵐「頭七」,鄧母獨自在寓所樓下拜祭,坦言至今無法接受事實,提及事件不時哽咽,深感愧對女兒。她坦言自小父母離異,自己雖跟隨母親生活,惟關係欠佳,中學時又誤交損友染上毒癮,又曾鎅手自殘,一直居無定所,更曾因販毒而留案底。去年她與同染惡習的男友分手,卻發現已珠胎暗結,只好搬往友人寓所暫住安胎。

她稱最初曾萌生墮胎念頭,但自從第一次照超聲波後,親睹骨肉的手手腳腳時,便決心把她生下來及為女戒毒。鄧懷孕多月從未吸毒,惟因突接獲前男友因藏毒及販毒被捕的消息,一時心亂如麻再次吸毒,結果導致綽嵐出生時僅五磅,身體瘦弱,令她懊悔不已,不斷自責和認錯:「我唔係好媽媽,係我錯!」

世上沒有不愛錫子女的媽媽,鄧婦雖然惡習難改,但對綽嵐百般呵護,她坦言:「我已經畀最好嘅嘢佢!」換片、餵奶、洗澡均自己親力親為,向來玩樂至上的她推卻所有除夕約會,只為與愛女共度首個元旦,豈料竟變成女兒人生唯一一個元旦。她翻看母女合照時聲淚俱下說:「我唔想畀人誤會我虐待個女,其實我好愛好錫佢!」經歷切膚之痛的她向在天上的女兒承諾,絕不會再吸毒及好好做人,亦希望自己可作為反面教材,警惕世人。



標題:電氈灼傷惹殺女疑雲
報章:東方日報


小生命猝然離世,悲痛的母親一度被懷疑是殺女兇手。由於愛女面上有被電氈灼傷過的痕迹,警方一度認為案件有可疑,交由重案組跟進,最終證實女嬰之死純屬意外,鄧婦激動下一度在醫院向警員咆哮:「你哋以為我殺咗佢咩?佢係我辛辛苦苦生落嚟o架﹗」專家則提醒家長需留意電氈的安全性及溫度,更要切忌與嬰孩同床而睡。

家長須留意安全

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何愛珠稱,家長將嬰孩放在電氈上取暖雖無不妥,惟市面上的電氈琳瑯滿目,必須注意其安全性及溫度,成年人若認為適中溫暖的溫度,相對嬰孩的幼嫩肌膚來說,可能已是溫度過高,隨時會灼傷。

她提醒家長切忌與嬰孩同床而睡,若家長稍一不慎將嬰孩壓着,嬰孩不懂轉身或推開,分分鐘便抱憾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