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31 - 傑出女華人虐養子候判

標題:傑出女華人虐養子候判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成立慈善基金幫助弱小兒童、曾獲世界傑出華人獎的慈善家朱屏(圖),聲稱為教導頑皮的4歲養子而使用了「香港不認同的體罰」方法,三次用膠棒打他。她昨承認三項虐兒罪,裁判官押後至明年1月13日等候感化官報告判刑。
辯方求情指56歲的被告朱屏,畢業於國內醫科大學,95年來港後從事金融工作,兩年後有經濟能力離職,成立以自己命名的基金會,專注幫助弱小兒童,同年她獲世界傑出華人獎。資料顯示,劉德華、沈祖堯、楊受成、汪明荃和劉夢熊也曾獲世界傑出華人獎。

助養六名小孩
辯方指被告愛護小朋友,助養了六名小孩,在青島的兒童福利院領養了本案事主和另一較年幼兒童。被告自稱成長於傳統中國家庭,雙親管教嚴厲,今次事件因事主頑皮,她想加以教導才犯案。她視養子如己出,為照顧兩子連親女在美國誕下孫兒亦無暇探望,她亦婉拒想過二人世界的男友提出求婚,可見她視兩子利益比自己幸福更重。裁判官則奉勸被告,體罰可能令小朋友誤以為暴力可解決問題。
案情指今年5月至6月20日間,家傭目擊被告先後三次用28厘米長的紫色膠棒打養子,並以手機拍下事主傷勢,顯示其面、手臂、背部等留有紅印,家傭後來將事告知鄰居的女傭揭發事件。
案件編號:ESCC3464/14

標題:慈善家朱屏認虐待養子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世界傑出華人、朱屏慈善基金會主席朱屏涉於今年5月至6月在住所以膠棒體罰4歲養子,昨承認3項虐兒罪。辯方求情稱,被告視養子為己出,不但為養子拒絕男友的求婚,甚至為照顧養子無暇往外地探望親外孫。
裁判官決定索取感化官報告,將判刑押後至明年1月13日判刑。案情指出,被告朱屏(56歲)於今年5月在海怡半島住所,使用一枝紫色膠棒打4歲的養子,以懲罰他頑皮,被告的菲籍家傭目睹體罰,用手機拍下事主傷勢,從該照片可見事主的後背及左手有紅痕。
膠棒打養子 菲傭拍傷處
今年6月20日,家傭再看見被告用紫色膠棒打事主的頸、手、背及腳約15次,以懲罰事主在住所的牆上寫字。
辯方求情稱,已離婚的朱屏熱心公益,十分喜愛小孩,曾透過宣明會助養6名小童,現從內地領養了包括事主在內的兩名男童與她在港同住。辯方續指出,朱於內地出生,其父亦曾體罰她,由於不認識法律,使用了錯誤方法教育養子,被告實視養子為己出,即使被告的親生女兒在美國誕下她的外孫,她亦因忙於照顧養子無暇前往探望,被告亦因兩名養子而婉拒男友的求婚。裁判官表示相信被告將養子視為己出,決定索取感化官報告,將案件押後至明年1月13日判刑。
【案件編號﹕ESCC3464/14】


標題:法庭:朱屏認虐兒 保釋候懲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曾獲世界傑出華人獎的「兒童慈善家」朱屏,用膠棒責打其四歲大養子,其菲傭因不值她的所為,拍下男童的傷勢及向同鄉揭發事件。朱昨於東區法院承認三項虐兒罪,聲言對事主及另一養子視如己出,她為照顧兩名養子,甚至連親生女在美國誕下外孫女亦無暇前往探望她們,更因男友不肯接受她的兩名養子而拒絕他的求婚。法庭接納朱愛錫養子,但希望了解朱在情緒控制方面是否出了問題,下令索取感化官報告,准朱保釋外出,押後至明年一月十三日判刑。

棒打四歲養子 菲傭揭發
案情指,今年五月某天,五十六歲女被告朱屏的菲傭目擊朱兩度棒打四歲大男事主,趁朱離家時用手機拍下事主手臂上的紅痕。至六月二十日,菲傭再見到事主因在牆上塗鴉而遭朱棒打手、背、腳、頸共十五下,事主的面上亦有紅痕。菲傭之後向為鄰居的同鄉透露事件,由同鄉的僱主報警查。

辯方求情稱,朱在事主只有十日大時,便在青島一間孤兒院領養他,為令他能在正常環境成長,之後再領養多一名男童。辯方強調朱十分愛錫養子,甚至將自己的幸福放在他們之下,更向法庭呈上母子的近照,顯示她於事發後與養子關係依然融洽愉快。辯方指,朱在嚴父體罰下長大,朱打罵養子亦只為教子,她因對法律無知才會犯案,現已明白體罰為香港法律所不容,希望法庭輕判。

案件編號:ESCC 3464/2014

20141229 - 僅兩成受訪教師願生B

標題:僅兩成受訪教師願生B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孩子是社會未來的棟樑,教師正肩負起教育新生代的重任。但一項調查訪問了八百廿三名現職教師,發現只有兩成受訪教師願意生育子女。逾九成教師與大部分港人一樣,表示擔心物價不斷上升,近四成半人不滿薪酬及晉升架構,有三成教師更是長期焦慮不安。

近半有經濟壓力
調查由香港女教師協會及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組負責進行,今年六、七月以問卷訪問了八百廿三名教師,當中過半數為中學教師及逾四成小學教師。調查主要針對教師對生活的評價與展望,當中包括家庭、工作、居住環境及退休計劃等。結果顯示,生活上有九成二教師感到家庭幸福,七成六人認為自己身心健康。不過,近一半教師感到有經濟壓力,四成七感到健康有問題,極需要休息。

另外,三成九教師覺得不可能購置物業;只有兩成受訪教師願意生育子女。工作方面,七成五人不厭倦教學工作,部分人雖不滿薪酬及晉升架構,但四成六人指不會轉換任教學校。負責調查的團體指,政府制訂公共政策時,教師意見不容忽視,建議增撥資源,協助教師盡以人育人的責任。

20141229 - 幼園少數族裔五成二缺中文支援

標題:幼園少數族裔五成二缺中文支援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樂施會一項最新調查反映,五成二有接收少數族裔童的幼稚園,沒提供額外中文支援及加強學習班,父母更不能講廣東話,學好中文更艱難。樂施會建議,將中文第二語言學習架構推至幼稚園,並交扶貧委員會推少數族裔童學中文先導計畫。

樂施會香港項目經理黃碩紅指,過半數幼稚園沒提供額外中文支援,但少數族裔仍須以中文學習數學、常識等,是十分艱難。教育局已在全港中小學推中文為第二語言學習架構,但沒擴至幼稚園。

樂施會香港項目高級經理曾迦慧建議,政府可透過扶貧委員會,為五歲以下的少數族裔學童,率先提供中文加強學習班的先導計畫三年,讓十所幼稚園先行;又建議由民政署資助的少數族裔支援服務中心,擴大服務給幼稚園生學習中文;另政府應在中英文基礎字詞中,加入印地語、尼泊爾語、烏都語等對照,令家長從而有途徑可對照中文更易學習。

何家仁是巴基斯坦裔童,在港出生,現已八歲。他在英文幼稚園中班之前,從不懂說廣東話,之後主動找懂得中文的老師教中文,回家後更由兄姊在家多以中文溝通,他才慢慢學成。何家仁的名字,更由其姊替他改。


標題:幼園缺支援 南亞童難學好中文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學習中文對少數族裔學童非易事,若錯過黃金學習期,將難上加難。樂施會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南亞裔家長指幼稚園是子女唯一學習中文的地方,惟逾半數幼稚園沒有為非華語學童提供中文支援。唸小三的南亞裔學童坦言,父母對中文一竅不通,自己的中文名字到K2才識寫識講。

樂施會問卷調查來自五十三所幼稚園、共二百七十一名低收入南亞裔家長。結果顯示,分別有五成八及兩成六受訪家長不能閱讀中文及不懂廣東話;各有八成及六成八家長認為中文對子女學業及事業發展重要。

檢討教育制度 宜列考慮
讀本地小學的何家仁為南亞裔,香港出世,中文名由胞姐代改。父母安排他入讀英文幼稚園,家中以烏都語溝通,他自幼稚園已遇到很多中文讀寫聽講問題,「聽唔明同學仔講乜!」幸升上K3後,胞姐悉心教導,他亦與本地同學「埋堆」,中文獲改善。

樂施會香港項目經理黃碩紅說,二○一一年統計處資料顯示,非華語幼稚園學童共一萬二千多人,佔全港百分之七點五,惟港府無為他們提供中文支援。她指,港府正檢討十五年免費教育,相信是調整少數族裔學前教育中文支援的契機。


標題:缺中文支援 少數族裔童升學受阻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少數族裔兒童在港落地生根,但政府支援不涵蓋學前兒童,不少人到幼稚園畢業仍不諳中文,影響升學。樂施會調查發現,逾六成南亞裔父母期望子女可入讀主流小學。但父母不懂閱讀中文,近三成人甚至不懂說中文,難協助子女。樂施會建議在幼稚園試行中文加強學習班,針對少數族裔學童學中文的弱點設計教材。

樂施會透過問卷訪問271個低收入南亞家庭,超過九成受訪學童的母語非廣東話,近半從不閱讀中文書。他們的玩伴多是相同族裔,或與其他族裔以英文溝通,僅不足兩成人表示主要玩伴是華人,練習中文的機會非常少。該會亦接觸了44間幼稚園,逾半沒提供額外中文學習支援。

常跟不上進度
今年8歲的巴基斯坦裔男生何家仁(Saqlain Tariq)在家中排行最小,現於主流小學讀小三。他曾就讀英文幼稚園,印度裔老師用烏都語輔助教英文和數學。他當時主要與巴裔同學溝通,「唔知佢哋(華裔同學)講緊乜」,直言學中文很困難。讀高班時獲姐姐何雅珊幫助,家仁中文突飛猛進,重拾自信。雖與華裔同學仍有距離,但看得懂廣東話電視劇,最好的朋友也是華人。
家仁現與三位兄姊溝通多用廣東話,「鬧交先講烏都語」,自豪說可幫不太懂中文的媽媽做繙譯。不過,並非所有人都一樣幸運,「有啲同學仔冇姐姐幫」,常因跟不上進度而感徬徨。
樂施會香港項目高級經理曾迦慧說,少數族裔的中文程度差,影響日常生活及升學,也窒礙將來發展。支援少數族裔學習中文有助改善跨代貧窮,政府責無旁貸。不過,目前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未有涵蓋幼稚園,錯過學習語言的黃金時間。

倡設班助學習
本港現時約有12,000個少數族裔學前兒童,該會建議透過扶貧委員會推行先導計劃,在10間幼稚園試行中文加強學習班,並聘請少數族裔助教,針對少數族裔學童設計教材,盼令他們升小一時可與華裔學生一同學習。樂施會現於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辦《看懂.看不懂》攝影展,訴說少數族裔兒童在港生活的困難,展期至本月31日。

20141227 - 涉殺嬰17歲女還押小欖

標題:涉殺嬰17歲女還押小欖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17歲少女於本月19日疑在天水圍天恆邨家中誕下女嬰,其後涉嫌把嬰兒棄置在家中廁所內導致死亡。她事後被控一項殺嬰罪,昨被押到屯門裁判法院提訊,控方透露嬰兒的頸部被臍帶纏住。惟辯方反駁,嬰兒可能於出生時已被臍帶纏住。
臍帶纏嬰頸 控辯爭議
報稱任髮型學徒的鄧姓女被告,出庭時由女警攙扶。裁判官吳重儀批准控方申請,把案押後明年1月9日再訊,其間為被告索取兩份精神科報告,以了解她是否適合答辯。
控方庭上反對被告保釋,指控罪嚴重,加上被告接受警方調查期間情緒不穩,恐怕她會傷害自己。辯方指被告身體一直健康,沒自殺傾向,而且現時尚未知道嬰兒的死因。裁判官最終拒絕被告保釋,把她還押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並下令院方作特別看管。
【案件編號:TMCC4016/14】

20141226 - 涉家中誕B塞膠袋 17歲少女被控殺嬰

標題:涉家中誕B塞膠袋 17歲少女被控殺嬰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少女在天水圍家中以膠袋藏女嬰屍,警方前日以涉嫌殺嬰拘捕十七歲姓鄧未婚少女,昨日落案暫控一項殺嬰罪,今日在屯門裁判法院提堂。另外,警方已於本周二為女嬰進行初步驗屍,惟暫未能確定死因,有待進一步化驗。

被捕的鄧女八個月前疑珠胎暗結後,一直隱瞞家人,直至上周四(十八日),她終在天水圍天恒邨家中廁所誕下女兒,並自行用生果刀割斷臍帶,將女嬰連胎盤及臍帶塞入膠袋,藏於坐廁後。鄧父發現血漬後,誤以為愛女經期不適,將她送院留醫,兩日後鄧父才在廁所內發現嬰屍,報警揭發事件。


標題:17歲少女控殺嬰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天水圍天恒邨上周六(20日)揭發廁所藏嬰屍案,警方昨以涉嫌殺嬰罪控告17歲姓鄧少女,今日在屯門裁判法院提堂。警方已於本周二(23日)為女嬰進行初步驗屍,暫未能確定死因,需待進一步化驗,元朗警區重案組正跟進案件。
案件於上周六揭發,警方接獲48歲男子報案,指其天恒邨恒運樓寓所洗手間馬桶後發現一個膠袋,藏有一名血淋淋的初生女嬰,仍連着胎盤及臍帶。警員接報到場,發現女嬰已經死亡。警方調查後,發現居於上址的17歲少女於前一天(周五)因下體流血赴院求醫,經調查後懷疑她誕下女嬰後放進膠袋,以涉嫌殺嬰罪將她拘捕。

20141224 - 法庭:冰毒開奶餵B 綜援漢認虐兒

標題:法庭:冰毒開奶餵B 綜援漢認虐兒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卅八歲綜援漢與同居女友兩度情海翻波,先將九個月大的兒子「倒樹葱」搖晃,約一個月後再用冰毒溝水沖奶餵兒子,醫院驗出其兒子的尿液中含有冰毒,結果被揭發和拘捕。該名綜援漢昨在觀塘法院承認兩項虐兒罪名,裁判官下令將他還押懲教署看管,以索取其背景和戒毒所報告,案件押後至明年一月十三日判刑。

案情指,被告周偉傑與廿歲劉姓女友於兩年前成為情侶和共賦同居,他們育有一名九個月大的男嬰,即案中事主。他們於今年九月因感情問題口角,周趁劉女離開住所時,把事主「倒樹葱」搖晃兩次,劉女的一名女友人目睹周虐兒的經過並轉告劉女。

劉女與周於十月十六日再起爭執,她把虐兒事件通知社工,社工把事主送往伊利沙伯醫院和報警。院方為事主檢驗期間,竟發現事主的尿液中含有冰毒。周其後被捕,在警誡下聲稱可能不小心用含有冰毒的水沖奶給事主飲用。

案件編號:KTCC5061/2014



標題:冰毒開奶 無業漢認虐兒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無業漢與女友感情有變,盛怒下倒轉並搖晃9個月大兒子的身體,並以含有冰毒成分的水為兒子開奶。他昨承認兩項虐兒罪,警誡下稱一時疏忽用錯水開奶,事後已感後悔。
控方表示,38歲被告周偉傑有7次刑事案底,當中兩次涉及暴力行為。案件押後明年2月13日,待索取戒毒所報告及研究涉案兒子的情况。
根據案情,周與同居女友去年初開始關係轉差。今年9月,二人因感情問題爭執,女友在朋友勸告下離開單位,留下周與9個月大兒子在家。周盛怒下兩度將兒子倒轉並凌空搖晃。10月16日,二人爭吵後,周以含有冰毒成分的水為兒子開奶,兒子被送往醫院。



標題:無業爸認餵9月大B飲冰毒奶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領取綜援的38歲無業男子與20歲女友感情生變,女友離家出走。她從友人口中得知男友曾將九個月大兒子上下倒轉並搖晃,她後來帶兒子往醫院驗傷,證實兒子尿液含冰毒。男友被捕後否認有搖嬰,但承認曾將含有冰毒的水開奶粉予兒子飲用。


姓周男被告昨於觀塘裁判法院承認兩項虐兒罪,即於今年9月某日及10月16日兩度在黃大仙住所,疏忽照顧與女友所生的九個月大兒子,令他受到不必要痛楚。

否認搖晃兒子
被告與女友感情於去年初開始變差,並發生爭執,女友離家出走,由友人幫她從家中抱走兒子。友人告訴女友曾看見被告將兒子上下倒轉,並搖晃他兩次。10月16日被告與女友於住所爭執,女友向社工求助,同日帶兒子到伊利沙伯醫院驗傷。翌日,社工報警求助,被告同日被捕。
兒子經檢驗後被發現尿液含有冰毒。被告於警誡下否認曾搖晃兒子,但承認或曾一時大意,將含有冰毒的水用來開奶粉予兒子飲用。控方補充被告以往有七個案底,其中兩個涉及暴力。裁判官將案押後至明年1月13日,先索取被告的背景及戒毒所報告後再判刑,其間須還柙。
案件編號:KTCC5061/14

20141224 - 兒童常食快餐 影響腦部發育

標題:兒童常食快餐 影響腦部發育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Pizza、漢堡包、薯條等快餐食物為兒童的最愛,多吃不但會致肥,更可影響腦部發展,導致學業成績下跌。美國最新研究發現,若兒童每天進食快餐,其數學、科學及閱讀成績會比其他兒童低分。

以往相關研究的重點傾向分析兒童飲食與肥胖的關係,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則揭示快餐會影響兒童腦部發展。該校招募八千五百名學童進行研究,先了解學童在十歲時食快餐的習慣,五成二人每周吃一至三次快餐,一成人則吃四至六次,另有一成是每天都吃。研究人員將這些兒童於三年後的學業成績作比較,並同時考慮其他影響學業的因素。結果發現,每天進食快餐的學童,科學科平均成績為七十九分,略低於從不吃快餐兒童的八十三分;閱讀及數學科的成績亦有類似差距。科學家暫未掌握箇中因由,但有分析指快餐會令學童缺乏鐵質,令腦部發展遲緩。

20141222 - 56%基層學生 做網購幫補家計

標題:56%基層學生 做網購幫補家計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昨日公佈基層兒童及青少年理財狀況問題調查結果,指本港貧窮兒童人數持續高企,每四名兒童中有一名是貧窮兒童。有56.6%受訪基層學生表示需要透過互聯網做生意,幫補家計。

賣明星紀念品
調查於今年7月至11月期間,問卷訪問295位基層青少年,了解他們在衣、食、住、行受家庭經濟狀況及開源節流的影響狀況。62%沒錢買新衣服,甚至要穿縫補舊衣及二手衣;40.4%要買打折食物;56%因慳電減少開燈、37%夏天不開冷氣;41%要走路上學。
研究分析指基層兒童經濟緊絀,三餐不繼,影響發展。56.6%受訪基層學生,為幫補家計做網上生意買賣。12歲中一女生徐慧諭說,社會掀起追星風氣,同齡朋友愛收集明星紀念品,她透過網購賣二手貨彌補飯錢。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工施麗珊指,本港貧窮兒童人數持續高企,達25萬名兒童,每四名有一人是貧窮兒童。
該會建議政府盡快推行低收入在職津貼,將兒童津貼增至最少1,000元;同時向綜援兒童發放兒童津貼,並按不同年齡制訂金額。學校應增加兒童發展基金名額。政府應設兒童專員,保障貧窮兒童平等發展機會。


標題:社協:三成基層童慳錢食半飽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每四名便有一名兒童生活在貧窮綫下,社區組織協會訪問近三百名基層兒童,發現近八成兒童只參加免費課外活動,三成兒童會每餐吃少些,甚至省下一餐不吃,社協促請政府盡快推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並應將兒童津貼增加最少一千元。有兒童為幫補家計,在網上買賣明星周邊商品、午餐只吃一份三文治。

據香港統計處今年第三季的統計報告,香港兒童貧窮率高達百分之廿四點三。社區組織協會由今年七月至十一月,以問卷及家訪形式訪問二百九十五位,其家庭收入均低於貧窮綫的八至十九歲的青少年,發現有近九成會想辦法省錢,六成不會購買新衣,三成選擇每餐少吃甚至有一餐不吃,一半人會減少開燈、步行上學以節省開支。

現年十二歲,就讀中一的徐慧諭,因身邊同輩多追星,自小學五年級萌生網上買賣名人潮物賺錢的念頭,翌年報讀樂器班,有感家中有經濟困難,「父親又得心臟病,其時又忙於搬入公屋,家裏開支很大」,於是將想法付諸實行,利用父母給予的每月一百元生活費,在星期六日於社交網站買賣明星周邊物品,如閃卡、手挽袋等,一星期可賺數十元,最高峰期曾試過三星期賺數百元。

慧諭指小學有全免津貼可解決午膳使費,但升中後未有津貼,「每月只有一百元吃飯,除開每日只有三元,甚麼都吃不到……賺錢只為解決中午飯」。她升中後須應付更多的課程,少做網上買賣,唯有節衣縮食減省開支,「身上這套衫是我讀小四時,媽媽送的生日禮物,平日多買二手衫……在學校每天買八元一份三文治填肚」。

十七歲讀中四的周俊耀,家中另有七歲妹妹。「平日會少吃一餐」,另為省下每程兩元四毫的交通開支,由明愛醫院步行至石硤尾返家。他在暑假兼職所賺的每月四千元,一半作家用,另一半應付膳食書簿開支。俊耀坦言畢業後不會升讀大學,「報讀每月有津貼的職訓局青年學院,參加學徒計畫盡快找到工作。」


標題:調查:六成貧童不買新衣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今年7至11月期間,訪問約300名8至19歲基層兒童及青少年,探討他們的理財狀况,發現超過五成受訪者自覺家庭經濟較別人差,六成唯有不買新衣省錢。社協促政府盡快推行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並將當中的兒童津貼金額由800元增至1000元。
社協調查針對家庭收入低於官方貧窮線的兒童及青少年,近六成受訪者未有領取綜援,近九成會以「開源節流」減輕家庭負擔。在開源方面,近六成會經營網上生意,其次近四成申請獎學金。在節流上,超過六成受訪者會選擇不購買新衣服,四成會待街市收舖前購買打折食物,不少受訪者更寧願每餐吃少一些或吃少一餐。

20141221 - 17歲女前日誕嬰 收藏坐廁後  母洗廁所赫見膠袋嬰屍

標題:17歲女前日誕嬰 收藏坐廁後 母洗廁所赫見膠袋嬰屍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天水圍揭發膠袋藏初生嬰屍案,一名17歲少女前日在家中廁所誕下女嬰後,將嬰兒放入白色膠袋藏於坐廁後,向母親訛稱身體不適送院留醫。其母至昨午清潔廁所赫見「膠袋嬰屍」通知丈夫報警,警方列發現嬰兒屍體處理,暫無人被捕,至於女嬰死亡原因,有待法醫官剖屍確定。今次是一個月內第二宗少女將初生嬰藏於膠袋命案。
記者:張家豪 譚健文

涉「膠袋嬰屍」的17歲女事主姓鄧,與家人同住天恒邨恒運樓一個單位,她報稱任職髮型師。消息指出,女事主早前與男友人發生性關係後懷孕,一直瞞着家人,因為她一直穿鬆身衣服,故近日懷孕滿37周,腹部隆起將要誕嬰,家人仍不察覺。
用生果刀切斷臍帶
前日清晨5時,少女感到腹痛進入廁所後,未幾即誕下女嬰,她見狀手足無措,立即用一把長15厘米生果刀將臍帶切斷後,連同胎盤放入一個白色膠袋內。她恐家人發現,將膠袋暫時放在坐廁後地面收藏。
消息稱,當時鄧母見女兒入廁所久未步出拍門查問,由於少女剛誕嬰滿地鮮血,恐被家人發現,遂訛稱是肚痛,母親以為女兒月經失調不適,召救護車將她送院,鄧女留醫治理;其後父母清理廁所地上血迹,但未即時發現膠袋女嬰。
至昨中午12時許,鄧母進入廁所,見坐廁後仍有少許血迹及有一個白色膠袋,清理時赫見袋內有一名連胎盤及臍帶初生女嬰,但已無反應,通知48歲姓鄧丈夫及報警。救護員到場證實女嬰已經死亡,警員認為事態嚴重封鎖現場,元朗重案組探員接手到場調查,懷疑事件與鄧女有關,探員到醫院向她查問,有人將誕嬰及藏嬰經過和盤托出。

疑着鬆身衫遮肚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表示,婦女懷孕12周後腹部才會明顯隆起(俗稱見肚),37周或以後嬰兒出生便算足月;不排除事件中少女體胖及穿鬆身衣服而未被人發現懷孕。而家中廁所環境衞生欠佳,初生嬰易受細菌感染,以及胎水積肺部窒息或因低溫等致命;母親誕嬰後會大量出血,若流血不止及傷口發炎,未能及時處理會有性命危險。
靳醫生又稱,未婚少女一時性好奇下與人發生性行為,若不欲懷孕,可服事後避孕丸;一旦意外懷孕,亦可以在懷孕24周前進行墮胎手術;若上述兩個方法均錯過,待嬰兒誕下後若無能力撫養,可向保良局或母親的抉擇求助,不要羞於啟齒而傷害無辜生命。
上月26日凌晨,一名15歲女中學生,在秀茂坪寶達邨家中廁所誕下女嬰後,將女嬰放入膠袋收藏,同日中午其父親揭發報警,但女嬰送院後已窒息死亡。警方調查後以涉嫌殺嬰將女生拘捕及追查經手人。


標題:少女誕B塞袋 藏屍兩日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未婚少女家中產女,膠袋藏「B屍」兩日揭悲劇。十七歲「洗頭妹」疑珠胎暗結後,隱瞞家人八個月,三日前胎動在天水圍住所廁所誕下女兒,有人疑不知所措,以生果刀自行割臍帶,再將女嬰連胎盤及臍帶塞入膠袋,藏於坐廁後,其父親雖發現血漬,但誤以為愛女經期到不適,將她送院留醫。昨午父親才發現家中藏屍報警,警方將案列作發現嬰兒屍體處理,至於嬰兒死亡原因,則有待剖驗確定,重案組接手跟進。

產子少女姓鄧,與父母同住天恒邨一單位。消息稱,鄧女已經輟學,在髮型屋任洗頭工作。她身形嬌小,有一名親密男友,雙方曾發生性關係。今年中鄧女發現懷有身孕,更害怕被家人責罵,因此不敢將懷孕消息告知任何人。雖然腹部愈來愈大,但她用盡方法掩飾,疑家人又不以為意,一真未有揭發她懷孕。

父以為女兒來經不適送院
至上周四,鄧女懷孕八個月後,終胎動肚痛生產,當時家中亦無人,她又無向任何人求助,終在廁所誕下女兒,並自行用一把十五公分長生果刀割斷臍帶。有人疑產子後受驚過度,不知如何處理嬰兒,慌忙將其連同胎盤及臍帶,塞入膠袋擺放在坐廁後面的去水口位置,再若無其事回房間休息。

翌日凌晨,鄧父(四十八歲)在廁所見到一柄生果刀及有血漬,一度以為女兒尋死,遂向其追問。鄧女因身體無傷痕,對有血漬一事又支吾以對,並表示肚痛不適,父親見她虛弱不堪,誤以為她來月經不適,遂將其送往屯門醫院求診後,醫生安排她留醫檢驗。

違法處置屍體可判監兩年
昨日中午十二時許,鄧父發現廁所坐廁後有一個膠袋,感可疑拿起打開察看,驚見一具血淋淋的嬰屍,立刻報警求助。警方到場調查後,並派員到屯門醫院,向留醫的鄧女了解,並要求醫生檢驗其身體,以確定她是否曾經產子。昨午五時許,仵工將嬰屍移送殮房,探員檢走生果刀及其他證物,元朗警區重案組跟進。案件列發現嬰兒屍體,女嬰死因有待驗屍確定。

根據《侵犯人身罪條例》第四十八條,任何人意圖隱瞞嬰兒出生的事實,而以任何方式處置其屍體,不論該嬰兒在出生之前、之時或之後死亡,該人均屬犯罪,經定罪後最高可判監兩年。



標題:嬰屍揭少女家中產子 「肚痛流血」送院 翌日發現連胎盤屍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天水圍昨揭發本港一個月內第二宗少女產子後懷疑殺嬰事件。17歲少女前日凌晨疑在天恆邨家中廁所誕下一名女嬰後,把嬰兒放進膠袋收藏馬桶後。少女其後因下體流血及肚痛呼喊,母親查看後見女兒手拿生果刀,一度以為她自殺,其後把少女送院治理。至昨早,少女的父母發現藏着女嬰的膠袋,大驚報警,惟女嬰已死去約一天,警方列作發現嬰兒屍體案,將驗屍以確定其死因,案件交由元朗警區重案組一隊正跟進。

一月內兩宗少女疑殺初生嬰
猝死女嬰的母親為17歲少女,與父母居於天水圍天恆邨恆運樓一單位,她昨日仍在屯門醫院留院觀察。消息指出,少女體形纖瘦,於髮型屋工作,早前疑與人珠胎暗結,懷孕8個月後誕下女嬰,父母對其懷孕全不知情。警方昨日到醫院調查,少女不願提供資料,警方正追查誰是經手人。法醫昨日為女嬰屍體作初步驗屍,初步相信死去逾一天,暫未能確定是出生時夭折還是被放進膠袋後窒息致死,死因有待進一步化驗。
事件於前日凌晨發生,少女躲在廁所良久未出,其後呼喊稱肚痛,其母入內了解,發現少女下體流血,廁所地面有血漬,少女當時手持一把15厘米長生果刀。其母一度以為少女自殺,但檢查後證實除下體流血,其身體沒有傷口,遂把血迹抹掉,並把少女送往屯門醫院治理。

嬰屍放馬桶後 死因有待化驗
至昨早11時許,少女的母親在住所廁所馬桶後發現一個白色膠袋,打開一看竟是一個血淋淋女嬰,大驚通知丈夫查看,夫婦決定報警。警員到場調查後,發現女嬰仍連着胎盤及臍帶,身體僵硬面無血色,當場證實死亡,立即召法醫到場,並封鎖單位蒐證。重案組探員在屋內檢走一批證物,並召仵工把嬰兒舁送殮房,以便進一步調查內情。
律師黃國桐指出,殺嬰罪最高刑罰判監為10年,非法處理屍體最高判刑為2年,而17歲雖未成年,但年齡不可以成為求情理由,因法律上10歲或以上已需負刑責,但警方若要控告少女殺嬰罪,必須能夠舉證嬰兒出生後在能夠生存的情况下被蓄意殺死,否則可能屬非法處理屍體,
或因不懂照顧導致嬰兒死亡。
秀茂坪寶達邨上月26日亦揭發懷疑殺嬰案,一名15歲少女早在家中廁所內誕下一名女嬰後,把嬰兒放在多層膠袋內收藏,半天後其父驚悉女兒曾在家中產子,遂帶她及女嬰赴院,惟女嬰其後不治,少女涉嫌殺嬰罪被捕。

20141220 - 法庭:男童習泳溺斃 家人告律政司

標題:法庭:男童習泳溺斃 家人告律政司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五歲男童楊憲嵐於一二年六月廿九日,跟隨私人教練到大圍顯田的公眾泳池習泳期間遇溺,兩日後不治,男童父親楊浩雲昨以死者的遺產管理人身份入稟區域法院,民事控告泳會的教練黎文翹、助教馬毅珩,以及由律政司代表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指因他們的疏忽導致該宗致命意外發生,向他們索償,但未有透露金額。

揭教練無牌授課
據早前報道,死因庭曾就此案展開研訊,最終裁定死者死於意外,而庭上的研訊指,案發當天掛三號風球,死者在意外前上廁所,並獨自跑回池邊。負責教導死者的助教馬毅珩,在死者如廁時與其他助教傾偈,約五分鐘後才察覺死者遲遲未返,轉頭看才發現他遇溺。研訊又透露馬毅珩沒有教練牌,僅有兩至三年教授游泳的經驗。

案件編號:DCPI 2811/2014

20141219 - B女疑嘔奶窒息亡

標題:B女疑嘔奶窒息亡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屯門良景邨一名男戶主,前晚疑湊兩子女倦極睡着,忘記將兩個月大女兒放回床上睡覺,昨晨起床驚見女兒昏迷嬰兒車上,經送院搶救無效,女嬰嘴角有嘔吐物,疑是嘔奶窒息死亡,但真正死因仍有待驗屍確定。
女嬰姓何,與40歲父親、母親和一歲的兄長同住良景邨良萃樓一單位。何聲稱,前晚11時許在家湊兩子女,餵完奶哄兒子先睡,抱上床期間他也太倦睡着,忘記坐在嬰兒車上的女兒還沒上床。
昨日早晨6時許,何起床時發現女兒昏迷嬰兒車上,全身冰冷,口角有嘔吐物,慌忙報警,送院證實不治。
警方調查發覺女嬰口角有嘔吐物,相信嘔奶窒息喪命。有街坊指何家搬往上址一年多,最近添多一名女兒,對女嬰猝死感到難過。


標題:兩月大女嬰猝死 口邊留嘔吐物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繼上月底粉嶺有兩個月大女嬰飲奶後昏迷死亡後,屯門昨發生一個月內第二宗同類悲劇。昨在寒冷天氣警告下,良景邨一名兩個月大女嬰吃奶後在牀上仰睡,惟昨晨被父親發現昏迷,口邊有嘔吐物,大驚報警,但女嬰送院搶救後不治。警方初步相信事件無可疑,正調查女嬰是否飲奶後未掃風致嘔奶窒息,另現場消息稱,因昨日天氣寒冷,女嬰身上蓋上多張被,但未知是否令她窒息致命,真相有待驗屍確定,案件列「有人暈倒送院時死亡」處理。
猝死女嬰與家人居於屯門良景邨良萃樓一單位,據悉男戶主姓何(40歲),和妻子兩年間先後誕下一子一女,肇事女嬰是第二胎,另有1歲大兄長。
過飽兼蓋多張被易嘔吐
中大兒科副教授韓錦倫指出,「無掃風」導致嬰兒窒息致死並無科學證明,他提醒初生嬰兒不應進食過量,否則容易嘔吐,而且過飽時再蓋上多張被,嬰兒就容易因身體受壓致嘔吐窒息。
本港冬天時室內氣溫一般有10多度,嬰兒甚少因而着涼,故睡覺時毋須穿過多衣物或蓋太多被,建議穿一至兩件棉質鬆身薄衣並蓋被即可。


標題:飲奶後入睡 兩月B女猝死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兩個月大女嬰寒冬一睡不起。屯門良景邨一名女嬰前晚飲奶後入睡,早上被父母發現昏迷嬰兒床上,送院後不治。

父悲慟「唔知點做」
何父接受查詢時激動表示:「唔知點做!」現時非常迷茫。他透露,其妻前晚為女兒餵完夜奶後,將她放在嬰兒床上後就寢。直至昨晨五時許醒來後,驚現女兒在床上昏迷,報警送院後不治,他指不知道女兒為甚麼猝死,現時心情非常低落。

猝死女嬰姓何,與父親(四十歲)、母親和胞兄一家四口居於良萃樓一單位。昨晨六時許,何父起床查看愛女時,赫然發現她昏迷,床上有嘔吐物,大驚報案。救護員將女嬰送院搶救,惟她終返魂乏術。女嬰父母稱,他們前晚餵女兒飲奶後呼呼入睡,詎料翌日起床就發現她昏迷。警方經調查後認為案件無可疑,女嬰死因仍有待驗屍後確定。

20141217 - 獨居翁猝死 三歲女命危

標題:獨居翁猝死 三歲女命危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氣溫驟降,昨有老翁及女童疑因天氣寒冷誘使身體病發,一死一命危。一名三歲女童,昨晚八時許,在秀茂坪康利道寓所昏迷,家人發現大驚報警,救護員到場將他急送入醫院救治,女童送院時面色帶紫,抵院後醫護人員發覺她心臟虛弱,情況不樂觀。警方調查後認為事件無可疑,女童本身患病,不排除因天氣寒冷下誘使病發。

社工探訪揭發
另外,獨居馬鞍山頌安邨頌德樓一個單位的年約八旬老翁,昨午五時許,一名社工登門探訪,為他送飯添暖,當時氣溫約攝氏十七度,寒冷天氣警告及強烈季候風訊號正生效,社工抵達單位外拍門,惟屋內毫無動靜,大門反鎖,社工擔心老翁在家發生意外,於是報警求助。警員接報趕抵,破門而入,發現該老翁昏迷倒臥屋內,救護員證實老翁已死亡,毋須送院,警方調查後,初步相信事件無可疑,不排除因天氣寒冷,致病發猝死,但真正死因需待進一步剖屍檢驗。

20141217 - 資助幼園時間表 明年中諮詢

標題:資助幼園時間表 明年中諮詢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研究落實免費幼稚園教育小組委員會昨召開會議,會上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稱,將參考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的建議資助半日制幼稚園教育,至於如何為全日制及長全日制提供額外資助仍需討論。有議員指,不少入讀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幼稚園學童的家長為基層或雙職家長,或較半日制學童需要更多支援,質疑所謂免費幼稚園的定位模式屬「扶貧性」還是「全港性」。

教局:未聞「一筆過撥款」建議
議員陳家洛質疑,「有啲想畀,有啲唔想畀,時間表傾到下任都未傾完,仲有資源問題,會攞幾多錢出來又無講。」他批評委員會的建議流於空洞,當局至今未清楚交代推行時間表及資源預算等問題,令人擔心。另有議員建議幼師「學位化」,以提升幼兒教育質素。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質疑,當局有意對幼稚園採用「一筆過撥款」資助模式,擔心或會影響幼師薪酬及整個幼兒教育生態。

吳克儉回應指,當局認為現階段預設資源上限,對委員會不公平;至於推行時間表,會待委員會明年中提交整個建議報告後,再作全面諮詢,強調暫未聽聞委員會討論採用「一筆過撥款」的資助模式建議。

20141215 - 灌輸孩子錯誤價值觀

標題:灌輸孩子錯誤價值觀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水貨兵團闖關手法多變,利用嬰兒車及小朋友做掩飾,係近日大熱手法。不過,家長利用小朋友作為『擋箭牌』走水貨,會影響小朋友的成長及價值觀。」北區水貨客關注組發言人梁金成擔心,「個細路仔每日都畀媽媽利用去帶水貨過關,久而久之,會覺得『帶貨』、『走私』係無問題,唔犯法。其實,呢個觀念係唔啱,媽媽唔應該咁樣做。」他亦表示,利用嬰兒車走水貨,亦會影響北區居民生活,促有關人士盡快停止。

嬰兒車過重易甩轆翻車
此外,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指出,嬰兒車主要用作接載兒童,若要負荷沉重的貨物,或會引致危險,「質素較差嘅嬰兒車,承受多過四十磅,隨時會有甩轆危機,而推上斜及落斜時,由於嬰兒車太重,恐怕容易失重心跌倒翻車,令坐喺車上嘅BB及途人都會受傷。」

20141214 - Holle嬰兒食品受污染

標題:Holle嬰兒食品受污染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食物安全中心呼籲市民立即停止讓嬰幼兒食用4款瑞士凱莉牌(Holle)預先包裝嬰兒食品,因為產品受一種莨菪烷生物鹼「阿托品」污染,食用後或有短期不良影響。中心指入口商同意不論批次,立即停售4款產品,同時向相關零售商回收。
共4款要回收
食安中心接獲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通報,指凱莉回收旗下5款嬰兒米糊的特定批次產品,包括已進口到港的有機蘋果梨子小米粥、有機小米粥、有機牛奶小米粥及有機三穀粥(圖);另一款涉事小米全麥粥沒在港發售。
5款產品被驗出含3.73ppb(ppb為十億分率)至31.9ppb的阿托品,超出歐盟最高。
0.025ppb標準。中心發言人指嬰兒食用後或有短期不良影響,例如瞳孔放大、心跳速率變動、口乾、便秘、尿滯留及皮膚潮紅等,但人體可快速排走阿托品,沒長期健康影響。

20141214 - 凱莉牌四款嬰兒米糊回收

標題:凱莉牌四款嬰兒米糊回收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四款瑞士凱莉牌(Holle)預先包裝嬰兒有機小米及三穀粥,因為有關產品懷疑受一種莨菪烷生物鹼「阿托品」污染,食物安全中心呼籲市民立即停止讓嬰幼兒食用,如食用後不適,應盡快求醫,而業界如有售賣有關產品,不論批次,亦應立即停售。

部分批次「阿托品」污染
四款產品為Holle Organic Millet Porridge Apple - Pear(凱莉有機蘋果梨子小米粥)、Holle Organic Millet Porridge with Rice(凱莉有機小米粥)、Holle Organic Milk Cereal with Millet(凱莉有機牛奶小米粥)及Holle Organic 3-Grain Porridge (凱莉有機三穀粥)。

食安中心接獲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的通報,指有關產品的特定批次被驗出含十億分之三點七三至三十一點九的阿托品,超出歐盟訂定的十億分之零點零二五最高容許限量,部分產品曾出口到香港。中心即時聯絡本港的入口商,入口商同意立即停售該四款凱莉牌產品,亦會向其零售商回收。市民和商戶如欲查詢回收事宜,可致電入口商電話31882463。

20141212 - 拒用類固醇 濕疹童手腳變「象腿」

標題:拒用類固醇 濕疹童手腳變「象腿」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天氣乾燥易令濕疹發作,惟不少病人對類固醇有莫名恐懼,或影響治療。香港皮膚科醫學院和香港兒童皮膚學會今年十月底至上月中的調查發現,一千一百多名受訪者中,逾七成有濕疹或子女有濕疹問題,其中三分之二曾求診,並獲處方外用類固醇藥膏,但當中六成四人不依從醫生處方用藥甚至不會使用。有皮膚科醫生指,嚴重濕疹可引致紅皮症,可危及生命,有十二歲男童因此全身浮腫,手腳如「象腿」,需入院治療。

獲處方外用類固醇治療濕疹的受訪者中,近六成聲稱怕類固醇副作用,會自行減少用量,百分之五表明不用該類藥膏。

誤解多 以為潤膚可轉好
另有受訪者使用「偏方」,例如用片糖、芫荽水或金銀花沐浴、自行看中醫、進食有機冷榨亞麻籽油加茅屋芝士或服用補品等。此外,受訪者對類固醇存在誤解,擔心會使患處皮膚變色;又認為藥性較強故兒童不應使用,或嚴重濕疹才需使用;部分人則以為潤膚可取代類固醇等。

香港皮膚科醫學院和香港兒童皮膚學會代表楊志強醫生指,濕疹屬過敏性皮膚發炎,患者多屬兒童,皮膚極痕癢,並易因搔癢而破損,引致感染和發炎,甚至紅皮症。曾有十二歲男童因濕疹惡化,母親又擔心類固醇有副作用,故帶兒子看中醫。母親引述該中醫稱,須將男童體內毒素「谷」出才能痊愈,惟治療半年後男童病情反加劇,全身浮腫,手腳腫如「象腿」,雙手無法握拳也無法穿鞋,皮膚不斷滲水,入院後確診紅皮症。因滲出的液體為黏性蛋白,男童因蛋白流失,一度脫水和營養不良,留院兩星期才趨穩定。

外用類固醇 不導致面腫
楊志強指,外用類固醇種類多,經皮膚吸收入體內的分量極低,正常使用不會導致面腫。而在濕疹初期使用,只需低劑量便能控制病情,減低出現副作用機會。他提醒患者要勤潤膚,保持皮膚滋潤,可減病發機會,發病時要按醫生指示正確塗抹外用類固醇。

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表示,沒聽聞過「谷」出毒素治濕疹的說法,中醫認為濕疹主要因血虛風重或濕熱交蒸所致,前者須服補血和袪風中藥,後者應用清熱解毒及祛濕中藥。

20141212 - 孕婦常化妝損胎兒智力

標題:孕婦常化妝損胎兒智力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但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孕婦在懷孕期若曾使用含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的化妝品,或長時間接觸該種化學物,或會影響胎兒智力發展,導致子女的智商(IQ)較同齡兒童至少低七分。專家提醒,孕婦應避免化妝,並要留意產品的成分標籤,以防攝入有害化學物質。

「鄰苯二甲酸酯」作怪
「鄰苯二甲酸酯」是人造化學物,廣泛應用於浴簾、汽車儀錶板、地板以至化妝品等,人類日常呼吸或進食也有機會吸入微量,但該化學物會影響人體的賀爾蒙。美國科學家發現四種「鄰苯二甲酸酯」中,「DnBP」及「DiBP」對智力發展的影響最大,廣泛應用於化妝品中,如指甲油、唇膏等。

有研究發現胎兒仍在子宮時,若長時間接觸「鄰苯二甲酸酯」,日後出現哮喘的風險達七成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招募三百二十八名婦女及她們七歲大的子女研究,分析「DnBP」及「DiBP」對兒童智力發展的影響。研究安排婦女妊娠後期抽取尿液樣本,化驗殘留在人體內的化學物水平;之後再為其子女進行智力測試。

參考孕婦智商、家庭環境等因素後,孕婦體內「DnBP」及「DiBP」屬高水平的一組,子女的智商分數較低水平一組的兒童至少低七分。專家強調需再作大型研究,核實發現。

20141211 - 學前特殊教育額 議員轟杯水車薪

標題:學前特殊教育額 議員轟杯水車薪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關愛基金於二○一一年起,為低收入家庭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前兒童提供學習訓練津貼,資助在輪候津助學前康復服務的低收入家庭兒童可改用私營康復服務。政府於十月把有關資助常規化,並把資助額提高。有立法會議員質疑,公營康復服務的輪候時間過長,當局應增加資源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可得到有關服務。

5600童輪候 需時逾年
現時輪候津助特殊幼兒中心或津助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等的合資格兒童,每月可獲的資助已增至最高二千七百多元至三千八百多元;政府現時提供六千五百多個學前復康教育名額,但仍有五千六百多名學前兒童在輪候,需時約十四至十九個月。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昨在立法會質疑有關兒童輪候康復服務時間過長,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回應,政府將增加一千七百多個特殊教育學前及幼兒中心名額,並正研究與非政府機構合作及尋找可能的處所,望在未來十年可增加三千八百多個名額。

另外,教育局過去兩個學年推行優化學校投訴管理先導計劃,涉及先導學校的投訴分別有十七及三十八宗,當中分別有一宗及八宗個案由學校自行處理;有議員質疑計劃成效極低,且學校自行處理投訴有「自己人查自己人」之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認為,計劃有助提升學校管治水平,且有利益申報機制,可避免角色衝突問題。

20141210 - 孕婦做運動 有助胎兒發展

標題:孕婦做運動 有助胎兒發展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為迎接新生命來臨,不少準爸媽都早為寶寶做足準備,懷孕期間已搜羅嬰兒用品;同時,為應付寶寶出生後的多項挑戰,例如哺乳及日常護理等,準媽媽亦需要有健康的體魄。

因此,孕婦應進行適當的產前運動,安全地提升體能。醫學研究證實,產前運動有助胎兒神經系統發展,有助減低日後過重及兒童時期過胖的機會,也能減低產婦日後患高血壓、過肥、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風險。

懷胎12周可進行
不少孕婦進行運動時,也曾被林林總總的傳統禁忌嚇怕。過去曾遇過一位年輕孕婦,因聽聞雙手高舉過頭會致早產,不但放棄運動,更影響日常的生活自理。其實,醫學上未有證據顯示孕婦高舉雙手會導致早產或子宮下垂,只要重心穩定及慎防跌倒,一些手部向上伸展的動作,也適合孕婦進行的;相反,如缺乏適量手部運動,有機會影響肩關節的活動力,及上身姿態出現問題等。

一般健康的孕婦,懷孕十二周後便可進行簡單運動,如步行、游泳、孕婦瑜伽或普拉提等。假如懷孕前沒有運動習慣,建議由容易及強度較低的運動開始,例如︰在合資格導師或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簡單伸展運動、呼吸訓練、盆底肌肉鍛煉等。持續的產前運動,不但有助順產、預防失禁,更能促進血液循環,紓緩背痛及下肢水腫。

如欲了解更多產前運動資訊,歡迎致電2596 2770報名參與免費講座,亦可瀏覽http://physio.sjs.org.hk/。

聖雅各福群會賽馬會

R3綜合體健中心物理治療師

黃家琪

20141211 - 40基層童圓夢 樂遊海洋公園

標題:40基層童圓夢 樂遊海洋公園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主題樂園是小朋友的夢幻國度,惟一家大小動輒逾千元的入場費並非基層家庭所能負擔。為讓基層兒童可一圓暢遊樂園的希望,太陽報愛心基金與八達通卡有限公司特別合辦「海洋公園動物導賞遊」,透過社區中心安排四十名來自基層家庭的小朋友暢遊海洋公園,近距離親親海豚、熊貓,在笑聲中度過難忘的探索大自然之旅。

四十名來自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的小朋友年齡介乎六至十二歲,在八達通義工帶領下開展了探索大自然之旅,由探望大熊貓、觀賞水母、親親海豚以至深入熱帶雨林動物後勤基地,小朋友皆表現得萬分雀躍。

雀躍賞熊貓海豚
「今日好開心可以見到熊貓同海豚,原來海豚係咁聽話!」現年九歲的羅國章首次到海洋公園遊玩,對園內所有事物皆感新鮮好奇,更不時一馬當先走在最前,近距離觀賞各種動物的神態。國章數年前來港定居,現與姑母一家同住,被問及初訪主題樂園的感受時,國章一臉興奮說個不停,但難掩思念父母之情,「好多嘢都好好玩,第一次見到咁多動物,好想下次可以同爸爸、媽媽一齊嚟。」

八達通卡有限公司企業傳訊部總經理焦揚指出,八達通慈善義工隊一直致力推廣社會服務活動,希望能藉不同慈善活動以回饋社會,從過往多次舉辦的慈善活動中,義工了解到基層兒童最渴望到訪主題公園,礙於父母無法負擔一家大小的門票費用,遂安排小朋友到訪海洋公園,讓基層兒童享受遊園樂趣的同時,亦透過動物導賞增加保育知識。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社工何鳳婷表示,參與今次活動的小朋友主要來自柴灣區的基層兒童,由於雙親皆為口奔馳,鮮有機會帶子女外出,故小朋友平日的活動範圍多局限在區內。何又指區內不少基層兒童從未踏足海洋公園,故反應熱烈,「一個家長帶一個小朋友去海洋公園起碼都要幾百蚊,佢哋負擔唔到,可以參加今次嘅活動,班小朋友真係好開心!」

20141206 -X染色體脆弱症 影響智能發展

標題:X染色體脆弱症 影響智能發展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X染色體脆弱症是一種跟遺傳有關的罕見疾病,約四千人中便有一病例,病發原因是患者的X染色體中,FMR1基因的三核苷酸(CGG)重複序列次數超過二百次,遠多於正常人的四十五次以下。父母如帶有準突變型FMR1基因(CGG重複次數少於二百次,但多於五十五次),遺傳給子女的CGG重複次數有機會增加。一旦CGG重複次數超過二百,子女的FMR1基因完全突變,便會患X染色體脆弱症。患者因缺乏一種可以調節大腦中其他蛋白質的FMR1蛋白質,影響神經系統,導致感官失調,對感官刺激較為敏感。

可接受語言及物理治療
X染色體脆弱症的主要病徵包括智能發展遲緩、感官失調、自閉傾向、過度活躍,這些症狀一般在男性身上較為明顯。由於大多數患者的發展較遲緩及有感官失調,可接受言語治療及物理治療,以紓緩病情。

現時香港沒有正式的X染色體脆弱症統計數字,如家長發現兒童於成長期間有異常情況,應盡快求醫,以便轉介予專科醫生作診斷及適當治療。

另外,帶有突變型FMR1基因的人士亦可於懷孕時進行產前檢查,檢查胎兒的基因是否正常,即使驗出胎兒帶有完全突變型的FMR1基因,在出生後亦可盡快確診,令患者及其家庭得到治療及支援。

20141206 - 商場孌童魔 拐狎3歲女

標題:商場孌童魔 拐狎3歲女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將軍澳出現商場孌童魔,誘拐讀幼稚園女童到廁所非禮。將軍澳一名疑有孌童癖的男髮型師,日前在工作期間,在商場見到一名三歲女童離開家長視線,在商場四處游走玩樂,遂上前引誘女童到商場男廁對其非禮,女童事後鬱鬱寡歡,其母親追問下,揭發愛女曾遭侵犯,大為震驚報警。警方接報追查,其後根據線索和女童描述,探員在一間髮型屋拘捕涉案男子,正調查他是否涉其他同類案件。

涉嫌非禮年幼女童的男子姓方(卅九歲),在將軍澳區一間連鎖髮型屋任職髮型師。據悉,他與妻子育有一對子女,居將軍澳區,家庭關係良好。他被警方扣留四十八小時後,獲准保釋,需於本月中旬向警方報到。

案發於十一月廿五日,在將軍澳一個商場工作的卅七歲婦人,下午到西九龍區一間幼稚園接女兒放學,惟她因工作關係分身不暇,遂將女兒帶到工作的店舖,一邊看舖一邊照顧女兒,期間女兒在商場內活動玩耍,婦人未有為意。

男廁侵犯後 返髮型屋開工
至傍晚六時許,有人向女童搭訕,呃呃氹氹將她誘到商場內另一處,帶入商場商戶專用男廁內侵犯,然後施施然返回髮型屋繼續工作。

女童遭人侵犯後情緒有異,查問下向母親稱:「哥哥整痛我!」其母聞言大驚,仔細追問後揭發事件,立即報警求助。警方根據女童描述和辨認,調查後於廿八日掩至一間髮型屋以涉嫌非禮拘捕正在工作的疑犯。

將軍澳區出現商場色魔的消息傳出後,引起該區學校幼稚園的警覺,有小學昨晨早會時,呼籲家長留意及照顧同行子女,不論性別,尤其是一、二年級生,並時刻提醒子女切勿隨意接受陌生人的零食或小禮物,不要隨陌生人離開,有家教會亦提醒家長,讓家傭提高警覺,照顧幼童時應避免玩手機,以免稍一不慎釀成悲劇。

警拘39歲男 多校提醒家長
將軍澳循道衞理小學訓輔主任馬俊江表示,該校本周從學生家長口中得悉,早前有一名在其他區就讀幼稚園的女童,疑在將軍澳一商場一度被拐走,並被帶到商場洗手間內大肆非禮。校方得悉事件後,即聯絡警方警民關係組尋求建議,並在昨日早會上向全校師生及出席家長講述事件,希望藉此提醒學生及家長應提高警覺。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一般而言,學校若知悉有關事件發生,須按現有的相關通告及指引處理,並啟動既定的機制作出跟進。當局亦會與學校保持聯絡,提供支援。

警方接受查詢時表示,在早前接報有女童疑被帶到培成路一間商場洗手間非禮,警方拘捕一名三十九歲男子。警方已加強區內附近一帶進行巡邏,防止罪案發生。

20141205 - 首間凍肉社企援助基層兒童

標題:首間凍肉社企援助基層兒童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弱勢社群亟待援助,近年社會企業相繼成立,填補政策缺口。聖雅各福群會今年初創辦全港首間售賣凍肉的社企「吉田」,針對基層兒童普遍營養不良,將一成盈利用作轉贈急凍雞肉及牛肉等與基層,目標每年為800個有需要家庭提供食物援助。另外,吉田正招募退休人士擔任推廣大使,完成訓練後「出更」可獲約一成佣金,讓他們與社會保持連繫。
吉田社會企業經理黎慧婷昨稱,港人越來越注重健康生活及飲食,吉田主要出售有機及無激素食材。因門市設於荃灣工業區,較為偏遠,目前主要靠網上訂購,每月營業額接近六位數,漸上軌道。她稱,在開業之初已思考如何幫助弱勢社群,早前有調查發現,逾八成深水埗基層家庭的兒童未能攝取足夠營養,尤其肉類昂貴,基層家庭負擔不起,商議後決定撥出一成盈利,捐贈食物予基層。
她說,初步目標是每年向800個基層家庭提供食物援助,平均每季一次,主要捐贈急凍肉類,補充營養需要,另間中捐贈青口、虎蝦等基層較少機會吃到的食物,分甘同味。她補充,首階段受惠對象是聖雅各旗下食物銀行的受惠者,逐步擴展。

聘退休人士任推廣大使
另外,吉田團隊關注退休人士面對社交圈子萎縮,容易與社會脫節,昨日起招募50歲以上的退休人士擔任「吉田推廣大使」,協助宣傳健康飲食文化及吸納新客源。專責計劃的聖雅各HUBBA Lab「創齡.樂匯」經理吳鎧潁稱,不少退休人士希望繼續發揮所長,做有意義及自由度大的工作,「吉田推廣大使」計劃幫助退休人士適應生活轉變。
她指首輪計劃招募40人,明年1月將有八次訓練,除了講解基本銷售技巧及食物營養知識,也會由前惠普環球副總裁紀治興指導學員規劃退休生活,以及邀請五星級酒店總廚分享烹飪竅門。吳鎧潁說:「希望幫到佢哋充實自己。」

20141204 - 兩幼園41童上呼吸道感染

標題:兩幼園41童上呼吸道感染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天氣寒冷,上呼吸道感染個案續升。衞生防護中心昨日公布,沙田好時光幼兒學校(沙田廣場)及灣仔聖雅各福群會麥潔蓮幼稚園爆發上呼吸道感染個案,共涉及四十一名學童,五人曾入院;有學童證實感染腺病毒。本港今年截至十二月二日,幼稚園及幼兒中心錄得二十一宗腺病毒感染個案,遠超過去年全年的七宗。

另外,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的監測顯示,腺病毒近期趨活躍,病毒陽性樣本的比率由截至十一月初的百分之四點八,上升至十一月底的百分之五點八。

20141201 - 關注自閉童 父母教師分歧大

標題:關注自閉童 父母教師分歧大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有一次阿仔放學返嚟問我咩係傻仔,我聽到之後真係好心酸!」Sally的七歲兒子患有自閉症,曾被同學「踢屁股」及「推落樓梯」,未察覺被作弄,幸老師及時處理。一項調查指,過半數受訪家長最關心學童會否「被欺負、作弄、嘲諷」,老師卻最關注「進行小組活動時的表現」。

全港現時有一萬七千多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小學生,當中三千三百多名屬自閉症學童。香港耀能協會及香港教育學院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今年三月至十一月進行問卷調查,訪問二百八十八位教師及育有自閉兒童的初小家長。調查發現過半數受訪家長最關心學童會否「被欺負、作弄、嘲諷」;而老師則最關心自閉症學童「進行小組活動時的表現」,佔受訪老師八成半,調查反映老師及家長關注的事項出現落差。

受訓教師比例偏少
香港教育學院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總監冼權鋒指出,現時教育局只規定每校至少一成半教師完成基礎特教訓練的比例偏少,令政策出現盲點,老師未能識別自閉症學童時會誤以為學生搗蛋,加以懲罰,卻造成反效果。

20141130 - 12%學障童家長 壓力爆燈

標題:12%學障童家長 壓力爆燈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父母照顧子女非易事,要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子女更艱難。有團體的調查顯示,一成二育有有特殊學習需要子女的受訪家長,壓力指數爆燈達最高的十分;另有四成一的壓力指數也達八分或以上,情況令人關注。調查又發現,臨近或考試期間,家長壓力會較平時增加一倍,大部分家長會出現易發怒和暴躁、過分憂慮等負面情緒反應,破壞家庭和諧。

聖雅各福群會與一間投資公司早前訪問近二百七十名育有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之家長,他們均來自基層家庭,調查顯示,以十分為最高分,受訪家長的壓力平均指數達六點八分,一成二更達爆燈的十分、另四成一則達八分或以上;而壓力的來源,主要源自處理子女學業和管教子女的行為及情緒。調查又發現,考試期間,家長協助子女溫習時面對的壓力較平時增加一倍,大部分家長出現易發怒和暴躁、感到無助及減少社交等負面情緒反應。

誤以為懶惰不專心
調查團體指,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因有不同障礙導致未能掌握學業,家長同時未能了解自己子女的自身情況,認為他們「懶惰」或「不專心」,加上面對激烈競爭比較下,家長無形地期望子女應能與別人子女一樣,可自行處理學業,因而造成一些期望落差。團體建議大眾關注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童家長的精神健康狀況。

20141129 - 15歲女生涉產後殺嬰被捕

標題:15歲女生涉產後殺嬰被捕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三日前秀茂坪寶達邨發生殺嬰事件。一名15歲女學生在家中廁所誕下女嬰後驚惶失措,懷疑將女嬰放入多個膠袋內導致缺氧,多個小時後少女和女嬰獲送院治理,女嬰證實死亡,警方調查後,女學生涉殺嬰被捕,並正追查經手人歸案。
現場為寶達邨一單位,消息稱,上址戶主正讀中學的15歲女兒偷嚐禁果致珠胎暗結。至本月26日凌晨,她在住所廁所誕下一名女嬰,疑太過慌亂,將女嬰放入多個膠袋內收藏。據報,初做媽媽的少女不知所措,一度離家外出遊蕩及找人商討,至早上才歸家。
警正追尋經手人
至同日中午12時40分,女生父親發現她神色有異,查問下大驚並報案。救護員到場將女生和女嬰同送院,其間女生父親一直陪同,惜女嬰抵院不久證實死亡,警方將案件交秀茂坪警區重案組偵查。至同日下午,該女學生涉殺嬰被捕,稍後她獲准保釋候查,明年1月下旬返署報到。昨晨,警方替死亡女嬰進行驗屍,暫未能確定死因,有待進一步檢驗。警方正追查導致女學生懷孕的經手人,不排除稍後拘捕經手人。
協助未婚懷孕少女的社工稱,近年機構收到的求助個案有上升趨勢,平均年齡約14歲。她們因缺乏性知識和心理準備,懷孕後會十分驚恐,未生育前已患抑鬱,誕嬰後更有殺嬰意念,需要接受精神科輔導。


標題:15歲媽媽涉殺女嬰被捕 家中廁所產子 藏膠袋半日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秀茂坪揭發懷疑殺嬰案。一名15歲少女早前疑偷嘗禁果後珠胎暗結,至本周三(26日)凌晨時分,少女在寶達邨家中廁所內誕下一名女嬰後,將嬰兒放在多個膠袋內收藏,半天後其父驚悉女兒曾在家中產子,急忙帶同女兒及女嬰赴院,惟女嬰其後不治。警方初步調查後列作殺嬰案處理,拘捕涉案少女。
有兩要好男友
被捕的15歲少女已暫准保釋候查,須於明年1月下旬返警署報到,案件交由秀茂坪警區重案組跟進,消息指少女就讀中四,有兩名要好男友,警方正追查誰是經手人。昨日法醫為嬰兒屍體進行初步驗屍,暫未能確定其死因,需有待進一步化驗。
案件於本周三揭發,當時涉案女童由父親陪同下,於中午12時44分帶同放置在膠袋內的女嬰,到聯合醫院求醫,女嬰於下午1時10分證實死亡。警方接報後介入調查,相信女童於當日凌晨時分在寶達邨寓所廁所誕下女嬰,以膠袋收藏半天再送院,遂將她拘捕。
父驚聞產子送醫院揭發
香港大學病理系法醫科副教授馬宣立表示,檢查嬰兒究竟是出生前或出生後死亡,以及死因是否有可疑,基本決定因素包括嬰兒出生時的成長周數、有否先天性疾病、身體有否可疑傷痕及有否呼吸過等,從中可了解嬰兒為何不能存活。
馬宣立指出,就一般個案而言,如15歲少女在廁所內產子,會涉及很多專業護理問題,例如需要為嬰兒抽走肺部羊水,立即替嬰兒保溫,以及處理臍帶及胎盤等,即使嬰兒是出生後死亡,也可能女童是「不懂照顧」所致,並非存心殺嬰,警方會檢視每宗個案的獨立因素,再按個別情况決定是否提出起訴。
律師黃國桐指出,警方若要控告女童殺嬰罪,必須能夠舉證嬰兒出生後,在能生存的情况下被蓄意殺死,否則女童可能只是非法處理屍體,或因不懂照顧導致嬰兒死亡。由於案中母親僅得15歲,生父會涉及「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行為」罪名,警方在調查嬰兒是否被殺之外,還要追緝經手人歸案。

20141128 - 疑虐打小兄妹 躁媽被捕

標題:疑虐打小兄妹 躁媽被捕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中年婦涉虐打年幼子女被捕。一對分別六歲及五歲的小兄妹,疑因不聽話,在黃大仙新蒲崗寓所懷疑分別遭母親掌摑及打手,昨晨小兄長如常往區內小學上課,被姓何老師發現耳、面及頸部紅腫,心覺可疑向其詳細詢問,得知他曾遭人掌摑,校方遂聯絡其姓林(卅七歲)母親到學校了解,但直至早上十一時許仍未能聯絡上,於是報警。

五歲幼女需送院治療
救護員將男童送院驗傷治療,警方其後找到男童的母親林婦調查,期間發現其五歲女兒,手部亦紅腫受傷,亦將她送院治療,警方經初步查問後懷疑有人因管教問題,責打子女,於是以涉嫌虐兒將林婦拘捕,案件由黃大仙警區刑事調查隊第八隊跟進。男童就讀的學校副校長表示,案件已交警方處理。

標題:狠母涉虐打子女被捕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6歲小一男生早前在家與5歲妹妹爭吵,遭母親掌摑教訓後,昨晨他返回新蒲崗就讀的小學上課時,老師發現其臉部及耳仍留有紅印報警揭發事件,警方調查後,發現男童及其妹身上均有新舊傷痕,於是以涉嫌虐兒將母親拘捕。
被母親責打6歲男童姓鄭,與家人居於新蒲崗爵祿街,臉、耳及頸部均有傷痕,其妹則手部受傷,其中包括一些舊傷痕。鄭童在彩虹道天主教伍華小學讀一年級,消息稱,鄭童早前在家與妹發生爭吵,37歲林姓母親喝止,管教期間疑有人不聽話,兩兄妹分別被人掌摑及打手板教訓。
昨晨鄭童如常上學,班主任發現他臉耳有紅印,詢問下獲知他曾遭人掌摑,疑他被虐待,於是報警,警員到場將鄭童送院檢查,調查後發現其妹也曾被人責打,事後以涉嫌虐兒將其母親拘捕。伍華小學甄姓副校長證實事件。

20141124 - 醫院遊戲減病童恐懼

標題:醫院遊戲減病童恐懼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小朋友生病住院,家長不能常陪伴,加上疾病與治療的不適,隨時令焦慮指數急升,甚至留下心理陰影,抗拒治療。一項調查發現病童留院期間參加醫院遊戲服務,透過模仿治療過程的遊戲,如抽血及做手術等,能增加對即將面對治療的認識,從而克服恐懼心理。調查顯示接受相關服務的病童,住院期間焦慮及負面情緒可減低兩至四成。
記者:黃靜薇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委託港大護理學院進行調查,邀請兩間公立醫院的304名3至12歲、住院超過3天的病童參加,其中一間醫院的病童每日參加30分鐘醫院遊戲,另一間醫院病童只接受一般治療。調查發現3至7歲病童的治療效果較顯著,負面情緒及焦慮分別減少25%及42%﹔8至12歲的兒童則減少21%及15%。
該學院助理教授李浩祥指出,住院病童普遍對病情不了解,加深對治療的恐懼,「有啲小朋友會以為自己唔乖,住院打針係要罰佢,怕咗醫護人員」。家長往往側重生理治療效用,忽略病情對子女心理方面的影響,「家長以為病咗就要多啲休息,但玩係小朋友本能,透過遊戲可以舒緩緊張心情、令佢哋開心番」。


用公仔模仿手術流程
醫院遊戲分為模擬醫療程序、注意力轉移、醫療及發展性遊戲四類,遊戲師會用公仔向兒童解釋手術流程,例如護士如何拆石膏,或透過小手工製作針筒、手套等醫療儀器,讓病童對日後治療有心理準備及親切感。
智樂高級醫院遊戲師黃佩芬表示,病童害怕抽血及手術,一般人以為他們只是怕痛,「佢哋以為抽血係抽晒佢啲血、磁力共振發出啲巨響會殺死佢哋,唔肯合作,但其實解釋畀佢哋聽點解要咁做,就可以好快平復到情緒」。
智樂於本港五間公立醫院提供義務的醫院遊戲服務,醫院管理局兒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李志光醫生表示,未來希望可將醫院遊戲納入常規醫療程序,2018年投入服務的啟德兒童醫院亦會引入醫院遊戲。


標題:遊戲治療 減病童焦慮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鳥飛、魚游、兒童遊戲」是國際遊戲治療大師Gary Landreth的名句,意指玩樂是小童的本能。對長期住院的兒童,遊戲對減輕焦慮及恐懼感更有重要作用。兩年前患末期腎衰竭的十歲女童心悅,每天需接受十小時腹膜透析,為食的她更曾在換腎手術前捱餓大半日,卻臨時被插隊,覺得「好唔抵」致情緒失控,最終透過遊戲治療及做手工平復心情,樂觀抗病。

「我最怕係肚餓!」患末期腎衰竭的心悅經常出入醫院「打豆」作靜脈注射,但換腎手術前不吃不喝十小時「最難捱」。經歷一次換腎希望落空,當心悅遇上第二次機會時,已學懂以遊戲分散注意力,「姐姐會同我傾偈,又會講解手術過程,我唔再怕打豆或者肚餓!」心悅換腎後肚皮雖留有七吋長疤痕,但已完全康復,並沒有對醫院產生厭惡,反而期待每月覆診,「因為有得同姐姐玩,整摺紙手工」。

透過布公仔了解病情
心悅說的姐姐,是兩年來一直陪伴她的醫院遊戲師Karen,她透過「醫療程序模擬遊戲」,製作模擬心悅病情的布公仔,讓小女孩明白身體出了甚麼毛病:「公仔同樣有個壞腎,要開刀加番個健康嘅腎。」

Karen解釋,醫院遊戲分四類,另外包括「醫療遊戲」教授病童醫療知識;「注意力轉移遊戲」教兒童分散治療時的痛楚;「發展性遊戲」則着重不同年齡兒童的身心發展。

須正視病童心理影響
推動醫療遊戲服務的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早前委託香港大學,於一二年十一月至去年十月對三百名住院超過三天的兒童進行醫院遊戲治療成效研究,發現接受治療兒童,負面情緒如哭泣、煩躁、拒絕合作等大為改善,其中三至七歲病童的負面情緒減兩成半,焦慮減四成二。港大護理學院助理教授李浩祥指,病童對醫院有陌生感,若家長側重生理治療而忽略心理影響,長遠會令病童抗拒陌生人。

目前全港約十三間醫院設有醫院遊戲服務,包括瑪麗醫院、廣華醫院及聯合醫院等,醫院管理局兒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李志光指,預計二○一八年後投入服務的啟德兒童醫院亦有同類服務,但要將服務常規化,則需要時間爭取。

20141123 - 3歲童病逝 母告醫管局

標題:3歲童病逝 母告醫管局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婦人稱其3歲半兒子於2011年因發燒、出水痘入住瑪嘉烈醫院,住院期間疑因醫療失誤死亡。婦人日前入稟區院向醫管局索償。
原訴為事主李思淼及其母陳雪萍(36歲),他們同時代表事主父親李運權(譯音,35歲)入稟,指被告醫管局於2008年5月17日至2011年12月10日間疏忽照顧事主,要求賠償。記者昨到訪事主家中,陳雪萍表示暫無任何回應。

疑因醫療失誤亡 曾向高永文遞信
據報,陳前年曾就事件親身向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遞交請願信。她當時表示,事主住院期間曾3次插喉,其間第二次插喉已有出血情况,懷疑因多次插喉出錯,以致他於2011年12月初受感染死亡。
瑪嘉烈醫院當時回應指出,男童本身患有慢性肺部疾病,最終因呼吸綜合症併發休克和器官衰竭死亡,強調已盡力提供可行治療。

20141121 - 腦未「熟」或致兒童夢遊

標題:腦未「熟」或致兒童夢遊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在睡夢間走動、如廁,甚至走出門口,都屬於夢遊行為,多見於兒童身上。精神科醫生指,醫學界估計兒童腦部發育未成熟,引起夢遊症,成人會因壓力大或睡眠不足引致夢遊。他提醒若發現家人夢遊,應做好家居安全措施,情況持續應求醫。

醫學界對夢遊的原因未明,但推測兒童有夢遊行為與腦部發育未成熟有關,尤其5至12歲兒童較常見,各地病發率介乎1%至5%,兒童長大後,會減少夢遊。遺傳基因是另一因素。患有創傷後遺症、發燒、睡眠窒息症的人士,有可能夢遊。成人夢遊病發率有3%至4%,估計與「唔夠瞓」、壓力大或過度疲倦有關。醫學界估計每人一生中也有機會出現夢遊行為。

少服藥 多注意家居安全
李天豪指,夢遊在人體進入深層睡眠階段中發生,為時約數分鐘,當事人擘開眼,但並表情,部份人可簡單回應家人,翌日蘇醒後不會記得自己曾夢遊。一般情況下,若陷入夢遊狀態,很難會被叫醒。若夢遊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或構成危險,如夢遊時離開居所,便應求醫。
他說:「兒童夢遊會坐起身、行嚟行去、或去廁所。家長最初唔知道,可能到跌落床先知佢夢遊,所以要做好家居安全措施。」
臨床接獲的兒童夢遊個案,情況不太嚴重,多數因父母過度擔心而帶往求醫。曾接獲一名年約8至9歲男童,因夢遊症求醫。男童父母指出,兒子夢遊期間會如常去廁所,最初未有察覺,其後發現他會走入廚房,甚至在客廳走來走去,情況與日間有異,夢遊行為更持續兩至三個月。男童接受治療後約半年,情況有改善。
李天豪稱,醫生一般會為有夢遊的病人找出壓力來源,或有否患其他疾病,再對症下藥。部份人會獲處方治療抑鬱症或焦慮症等藥物,如鎮靜劑,有助放鬆入睡。兒童則較少要服用藥物,醫生通常會評估病情,教父母如何加強家居安全,如避免讓有夢遊的子女睡「碌架床上格」,妥善儲存家中利器及玻璃杯,及關好門窗。
充足睡眠可預防夢遊,如睡前半小時避免打機、玩手機及睇電視,減少螢幕光線刺激大腦;另應避免太夜進行劇烈運動。若日間維持運動習慣,釋放荷爾蒙減壓,有助晚間入睡。
由香港私人執業專科醫生協會及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組成醫療組織「HELP」的《健康智庫》訪問系列


標題:腦部發育未成熟 幼童易夢遊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電影《異度空間》裏張國榮飾演一名夢遊症患者,多次在深夜時分起床找回兒時回憶,現實中夢遊並不罕見,成人或小童均可患上。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五至十二歲兒童夢遊機會較高,每百人中有一至十五人,料與腦部發育未成熟有關,他們睡覺時會突然坐起,甚至在家中游走而不自知,建議家長若察覺幼童夢遊,未必需即時尋求藥物治療,更重要是移除任何可令夢遊者受傷的物件。

或因壓力大家族遺傳
睡眠期分四個階段,首兩階段屬淺睡期,第三及第四階段分別是深睡期和發夢期。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天豪稱,夢遊主要出現於深睡期的首三分之一時間,但其醫學成因未明,或與家族遺傳、壓力大及長期睡眠不足有關,一旦夢遊嚴重至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危及安全,則屬夢遊症,需進一步跟進治療。李醫生並指出,三年前曾接觸一名中年男士因夢遊拍打身旁妻子,每周數次卻懵然不知,一個月後妻子終難忍受,建議丈夫求醫,發現他因工作及家庭壓力大引致夢遊,獲處方抗焦慮藥物紓緩睡眠情況,三個月後情況有改善。

睡前宜進行靜態活動

他強調並非每次夢遊也需用藥,可先調節睡眠質素及做減壓訓練,患者睡前可進行至少十五分鐘的深呼吸練習,平日多做帶氧運動。

家長如發現幼童夢遊,應避免他們睡碌架床,以免有跌下床的危險,並移除兒童睡床附近的危險物,如玻璃杯等,兒童睡前宜進行靜態活動,以免刺激情緒,並保持有八至十小時睡眠。

本欄與香港私人執業專科醫生協會及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合作,推出醫學專題報道,每隔周五推出。

20141121 - 家長不懂處理情緒 子女淪發洩對象

標題:家長不懂處理情緒 子女淪發洩對象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家長教導小朋友有時難免動氣,惟動手卻從來不是良策。防止虐待兒童會昨發表年報,該會熱線於一三至一四年度共接獲一千四百四十五宗舉報及諮詢,當中涉及四百零九宗懷疑虐兒個案,當中以身體虐待個案最多有一百九十四宗、其次為性侵犯有七十五宗、六十四宗疏忽照顧、四十七宗多種虐待及二十九宗心理虐待。該會稱,部分個案的施虐者是家長,他們礙於不懂處理自身情緒,兒女易成為發洩對象,建議家長應以非暴力方式處理子女行為(見表),更應禁止體罰。

四百零九宗懷疑虐兒個案中,涉及五百五十五名兒童,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何愛珠指,性侵犯個案由一二至一三年度的五十三宗升四成,至上年度的七十五宗,相信社會上仍有個案未發現,因為性侵犯不如身體虐待般有明顯傷痕,身邊人難以察覺,而協會處理的大部分性侵犯個案已報警處理,強調不會姑息施虐者。

無身體接觸也可構成性侵
她又稱,成人對性侵犯的認知仍不足,舉例指有成人認為儲存小童私處的照片,並不屬於性侵犯,但她強調,即使無身體接觸也會構成性侵犯,成人有必要尊重小童。她又指,年幼兒童對性感到好奇,家長有必要向他們灌輸正確性教育。該會促請政府,長遠應為兒童及家長廣泛推廣性教育,及立法設性罪犯查核機制及為性罪犯提供強制性輔導服務。

體罰以外的教導兒童方法
1‧終止注意:堅決不理會兒童無理干擾

2‧表達不快:向兒童表示對其頑劣行為感到失望

3‧時間隔離:要求兒童短時間獨處一角,但同時要留意其安全

4‧控制環境:暫時終止所有娛樂,要兒童專心溫習

資料來源:防止虐待兒童會

20141121 - 咕(o臣)意外焗死B女

標題:咕(o臣)意外焗死B女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粉嶺發生奪命家居意外,五十六日「B女」疑遭咕o臣活活焗死。差四日才足兩個月的女嬰,家人發覺她喜歡「墊高頭」瞓覺,遂用咕o臣墊頭讓其「瞓好啲」。昨晨母親在住所為愛女餵奶後,將她放回「BB床」睡覺,母在睡床休息,豈料兩小時後,被到來的外婆揭發外孫女頭部攝在咕o臣間罅隙,面色發紫昏迷,送院不治。行動不便母親聞噩耗痛哭斷腸,外婆傷心暈倒,曾停工照顧B女的父親,昨日才復工賺錢養家,趕至醫院痛心不已。警方調查認為無可疑,死因有待檢驗確定。

意外身亡的女嬰李旻晴,父親任職廚師,姓張母親為家庭主婦,兩夫妻兩年前開始租住聯和墟聯和道唐樓的套房,與其他租客共用單位內的客廳,客廳的一張桌上仍放有疑是旻晴的奶樽及用品。據悉,張婦因曾患小兒麻痹症,導致行動不便,走路時需持拐杖輔助。約兩個月前,張婦誕下愛女,因是第一胎開心不已。丈夫為免愛妻辛勞,女兒出生後便暫停工作,陪伴妻子及照顧女兒。居於粉嶺祥華邨的外婆,更每朝前來分擔照顧外孫女,大家將B女視作掌上明珠。

外婆登門揭發 孫女已昏迷
據現場消息稱,家人發現旻晴墊高頭睡眠會較好,遂將咕o臣替其墊頭睡覺,一向平安無事。昨晨六時許,張婦餵女兒飲奶及掃風後,將其放回嬰兒床睡覺,張婦亦因疲倦在睡床休息。詎料,姓嚴(五十七歲)外婆昨晨到來探望及擬照顧外孫女時,赫見她頭部攝在咕o臣之間的罅隙,面色發紫昏迷,立刻拍醒女兒及報警,外婆更抱着外孫女急步下樓,在街上等候救護車,女嬰經救護員急救後,由母及外婆陪同送院,惜告不治。李父接獲通知趕抵醫院,驚聞與愛女天人永隔傷心不已,外婆更哭至暈厥。警方到場調查,發現嬰兒床上有幾個咕o臣及其他雜物,女嬰身上無傷痕,不排除睡覺時,頭部滑離墊頭的咕o臣,攝入咕o臣間口鼻被掩窒息死亡,案件無可疑,但真正死因需剖屍檢驗確定。

為照顧愛妻 好爸昨才復工
現場單位女業主透露,B女出世後,李家喜獲女兒,並向街坊派發薑醋券,她因故至今未到酒樓領取,估不到女嬰已不在人間,真是天意弄人,非常可惜。她又稱,李父因照顧愛妻停工無收入,加上女兒出世開支大增,經濟拮据,曾要求寬限交租日期,她見其確實有困難同意其遲交租,可惜昨日李父復工賺錢養家,但愛女卻不幸死亡。

20141121 - 六幼園一小學 72人染腺病毒

標題:六幼園一小學 72人染腺病毒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腺病毒活躍度上升,衞生防護中心昨表示,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截至十一月十五日的一個星期內,共錄得四宗由腺病毒引致的上呼吸道感染爆發個案,涉及三間幼稚園及一間小學共三十名學童,其中九人曾入院;本星期至昨日亦錄得三宗爆發個案,涉三間幼稚園共四十二名學童,其中七人曾經入院,即兩周已逾七十二人受感染及十六人入院,而去年至今年十一月八日,防護中心每星期僅接獲零宗至兩宗爆發個案。

主要靠飛沫傳播
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的監測亦顯示,腺病毒活躍度在過去三星期續升,病毒陽性樣本的百分比由截至十月底的百分之二點九,升至上星期的百分之六點四。腺病毒主要透過飛沫、直接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或食水而傳播,病毒可於學校及院舍內造成急性呼吸道感染及眼睛感染的爆發個案。防護中心提醒市民提高警覺,特別是家長及學校和院舍管理人員,應時刻保持個人、食物和環境衞生。

20141121 - 飲奶後 B女猝死床上 疑嘔奶或遭棉被蓋着致窒息

標題:飲奶後 B女猝死床上 疑嘔奶或遭棉被蓋着致窒息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兩個月大女嬰昨晨在粉嶺家中飲奶後,被發現昏迷俯伏於嬰兒床上,外婆情急下抱着她衝落樓下等候救護車,可惜爭分奪秒仍無法救回女嬰一命。由於女嬰母親不良於行,又是第一胎,家人悲痛欲絕,哭聲傳遍醫院急症室,外婆更激動暈倒。警方不排除女嬰嘔奶或意外遭棉被蓋着致窒息猝死,但確實死因仍有待驗屍確實。

猝死女嬰李允晴,與父母同住在聯和道53號一幢唐樓二樓,一個面積約100方呎的劏房已兩年多。允晴自出世後便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因為李母為傷殘人士,身形較常人瘦小,亦行動不便需持枴杖走路,故懷孕後全家歡喜若狂。原本任職地盤工人的李父亦在允晴出生後陪伴妻子坐月,特意請假留家照顧妻女,雖然收入大減,入不敷支,連本月租金亦要遲交,一家三口仍樂也融融。
由於李母不良於行,其居於附近祥華邨的姓嚴(57歲)母親,每日均會登門照料她們母女。昨日是允晴爸爸首天復工,一早便外出工作,允晴由母親餵奶後放於有咕𠱸及被鋪的嬰兒床上睡覺,李母自己亦小睡片刻。至昨晨9時許,允晴外婆登門,赫見外孫女俯伏嬰兒床上不省人事,連忙喚醒女兒查看,兩人大驚報警。

拄杖母哭至雙眼通紅
外婆情急下手抱着允晴衝落樓等候救護車,希望能作第一時間搶救,樓下報檔職員見狀亦一度慰問,外婆當時回應說:「唔係壓親呀!」惟允晴當時已奄奄一息,經送院搶救後終告不治,多名親友驚聞噩耗,悲慟嚎哭。外婆更崩潰暈倒,需送上病房治理。
允晴爸媽事後強忍喪女之痛,在醫院奔波處理女兒後事,允晴母親哭至雙眼通紅,一度向親友稱:「阿媽(外婆)話佢(女嬰)冇遮住個鼻,係斜斜哋倒豎葱咁樣,斜斜哋㗎……」
警員昨日先後兩度到李家調查,由於允晴無身體疾病紀錄,事發前個多小時曾經飲奶,床上亦有咕𠱸被鋪,警方正循嘔奶或遭棉被遮蓋等方向調查死因,稍後會驗屍進一步確定死因,初步相信死因並無可疑。
昨日所見,李家房門仍貼有「囍」字剪紙,窗邊掛着幾件BB衫,豈料紅事在短短兩個月變成白事,曾獲李氏夫婦贈送薑醋的女業主亦惋惜不已。



標題:兩月大女嬰疑嘔奶窒息亡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粉嶺聯和墟發生初生嬰兒猝死意外。一名兩個月大女嬰,昨晨8時許被餵奶後安放牀上睡覺,約1小時後外婆發現她面色發紫昏迷,大驚報警,惟女嬰由救護車送院搶救後不治。警方初步調查無可疑,列有人暈倒案處理。
據悉,猝死女嬰李旻晴,被發現昏迷時口部有奶漬,不排除因嘔奶引致窒息死亡,惟真正死因有待剖屍確定。女嬰父母驚聞噩耗傷心不已,母親哭成淚人。
據悉,肇事家庭22歲姓李父親任職廚師,24歲姓張母親為主婦,張旻晴為兩人第一胎,一家三口同住聯和道53號一個間有3間房的分租單位。據街坊稱,夫婦租住上址房間約兩年,其中妻子疑兒時患小兒麻痺症,致行動不便,需以枴杖輔助走路,所知丈夫顧家,兩個月前女兒出世後,停工陪妻子「坐月」及照顧妻女起居,至昨日才復工,亦找來外母幫手。由於女兒出生,兩夫婦開支增一度拖租,幸得包租婆寬限。兒科專科醫生提醒家長,初生嬰兒應「少吃多餐」;父母緊記嬰兒吃奶後一定要「掃風」,然後把嬰兒直抱約半小時始讓其躺下睡覺。

20141119 - 鑿爆煤氣管 幼稚園大疏散

標題:鑿爆煤氣管 幼稚園大疏散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水務署工人昨日在葵涌和宜合道進行鑿地工程時,疑不慎鑿爆一條地底煤氣喉管導致起火,消防員接報到場將火警救熄,沒人受傷;附近社區中心需要緊急疏散,過百人包括一批幼稚園學生在公園暫避。受爆喉事故影響,1,400用戶暫停煤氣供應,至下午陸續恢復正常。

鄰近1,400戶受影響
現場為和宜合道22號對開,昨晨9時許,水務署工人在上址鑿地更換喉管時,不慎挖穿一條煤氣管,引致漏氣起火,工人大驚報警,消防員到場將火撲熄,同時聯絡煤氣公司派員關上煤氣掣,警方一度封鎖出九龍行車線。水務署人員挖開約半米深的地洞,明顯可見,包着喉管的膠墊被燒焦,其後煤氣公司人員將損毀的煤氣管更換。
事發期間,空氣中充斥濃烈煤氣味,附近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需要即時疏散過百人,包括中心職員、老人活動中心的長者及幼稚園學童,他們聚集附近公園暫避。直至半小時後煤氣味散去,才陸續返回中心。煤氣公司發言人表示,事件影響到附近約1,400戶,下午1時許已完成維修重新開掣,大部份受影響用戶在下午回復煤氣供應。

20141117 - 教子引發爭執 婦刺傷夫被捕

標題:教子引發爭執 婦刺傷夫被捕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葵涌葵盛西邨一對年齡相差11載的夫婦,昨凌晨因管教子女問題觸發爭執,29歲母親以螺絲批刺傷40歲丈夫,結果妻被捕、夫送院,為子女作出最錯示範。
事主腹部傷痕15厘米
現場為葵盛西邨第5座一單位,消息稱,昨凌晨2時許,29歲姓洪妻子見到一對兒子仍未睡覺,因教子問題與40歲姓鍾丈夫爭執,洪婦愈罵愈激動,突然取來一把螺絲批襲擊丈夫,混亂中𠝹傷丈夫的手指、手臂、右肩及腹部,其中腹部傷痕長達15厘米,部分傷口流血。
夫婦糾纏期間,鍾的37歲弟弟返家,發現兄長遇襲受傷後制止打鬥及報警。警員登門調查後,以「襲擊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罪拘捕洪婦,鍾則清醒送院敷治,案件交葵青警區刑事調查隊第7隊跟進。

20141116 - 失常漢追斬妻兒 警擎槍制服 家中追至街上 按子在地狂劈頭

標題:失常漢追斬妻兒 警擎槍制服 家中追至街上 按子在地狂劈頭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中港婚姻三口之家昨傍晚在土瓜灣街頭上演倫常追斬血案。案中45歲港人父親突然失常在家中狂斬8歲兒,同齡內地妻子擋刀護子奪門逃生。男子窮追妻兒,在街頭針對兒子揮刀,目擊者形容有如「斬西瓜」,妻子捨身護子,幸有店東把男童拉進舖內落閘相救。其時一名輔警趕至,拔槍與疑兇對峙1分鐘,三度大喝:「放低刀!如果唔係開槍!」 男子終棄刀被捕。母子二人均被斬多刀,其中男童鼻樑被削半,全身染紅送院,幸兩人經搶救後性命得保。
母子傷勢嚴重 疑兇語無倫次

涉案單位處於土瓜灣馬頭涌道76至82號中南大廈7樓,45歲疑兇柯×朝與同齡內地妻子陳×梅育有8歲兒子,近日陳婦持雙程證留港。事件中陳婦頭及手腳被斬,男童則頭及手腳中刀,臉部血肉模糊,鼻樑被削半,母子均大量流血,手術後情况嚴重。
逞兇的柯某被捕時以黑布蒙頭,雙手反鎖被押上警車,衣服沾滿妻兒鮮血,下身僅穿內褲,他報稱受傷需送院,經治理後情况穩定。消息稱,被捕時似精神異常,語無倫次,警方指暫未發現他有精神病紀錄,該家庭並無家暴紀錄。
血案發生於昨午5時許,據悉,當時柯氏夫婦在家中爆發爭執,其間有人發狂揮舞一呎長菜刀,向兒子狂斬,陳婦挺身擋刀,並與兒子逃出屋外。疑兇仍不放過妻兒,追至大廈地下大堂,再度向兒子揮刀,陳婦為保護兒子與夫糾纏,其間再被斬,令大廈梯間及大堂滿佈血漬。
其後男童逃到馬頭涌道街頭,奔跑數十米至一間鞋店門外,遭父親截停按在地上,手起刀落向其頭部連斬多刀,目擊者形容疑兇「好狼」,斬男童頭部如「斬西瓜」、「斬到血流似花灑」,鮮血濺滿地上。陳婦趕即大力撞開疑兇,讓兒子趁機逃走。
男童負傷再前行數米,如血人般停在一間電訊用品店前,店東見狀立即把他拉入店內,並即時拉閘,以免男童再捱刀。當時男童身穿的淺色上衣已被完全被鮮血染紅。陳婦見兒子安全逃走,亦逃進相鄰的便利店躲避。

擎槍警三度喝令棄刀
血案發生時多名途人報警,有途人手持鐵通及木方向疑兇大叫:「放低刀呀!」一度想上前把兇徒制服。不久一名編號「A2722」的輔警警長趕至,站在對面馬路拔出佩槍指向疑兇,3度喝令:「咪郁!放低把刀,如果唔係我開槍!」警長逐步向疑兇迫近,疑兇終放下菜刀投降,他隨即被按在地上,其時多名警員到場合力把疑兇制服拘捕。
警方事後封鎖現場,在一個垃圾桶內檢走染血的一呎長菜刀,案件現列作傷人,由西九龍總區重案組接手調查,正了解兇徒斬人動機。血案震撼馬頭涌道,案發時有人驚呼,有人嚇至掩面哭泣,直至疑兇被捕後,街坊始鬆一口氣,有熱心人士表示,用紗布為男童處理傷口時,見其傷勢嚴重神志模糊,手指亦幾被斬斷。


標題:躁男持菜刀 家中行兇追落街 劈到老婆見骨 斬甩8歲仔鼻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土瓜灣發生恐怖家暴血案,一名男子昨下午與妻子發生激烈爭執,其間突然失去常性,手持菜刀追斬妻子及8歲兒子,兩母子被斬至全身披血負傷逃跑落樓,狂漢一直追至街上,眾目睽睽下將兒子按在地上,手起刀落向頭部狂斬十多刀,連鼻子也幾被削下,僅皮肉相連,幾根手指甩斷,母親捨命救兒亦被斬至重傷。警員趕至拔槍制止,目露凶光的兇徒與警對峙一分鐘後棄刀被捕,母子同受重傷送院搶救。
記者:徐雲庭 溫瑞麟

現場為馬頭涌道76號中南大廈8樓一單位,戶主45歲姓柯,與同是45歲持雙程證的姓陳妻子育有一名8歲兒子。昨下午5時許,一家三口在家,當時當童軍的兒子剛回家仍身穿制服,其間柯與妻子爭吵,柯突發狂從廚房取出菜刀向妻兒狂斬亂劈,兩母子身中多刀,滿身鮮血負傷沿後樓梯跑落樓,柯則持刀窮追,追至馬頭涌道52號對開,男童被他追上按在地上,頭部再被狂斬多刀,柯妻趕至奮不顧身從後撞開疑兇,兩母子繼續負傷轉入馬頭角道,分別走入一間手機舖及一間便利店,雙雙不支倒地。

輔警警長拔槍喝令棄刀
有途人見狀紛紛取出拉閘用的鐵枝及木條包圍身染鮮血的兇徒,有人大叫:「打電話call白車……個細路唔得啦!」未幾輔警警長陳建龍接報趕抵,見僅穿內褲及白恤衫滿是血迹男子目露凶光手持染血菜刀,有途人激動說:「佢好狠,追住細路個頭係咁劈!」陳立即拔出佩槍喝令:「放低把刀!」其間,警長身後的汽車不時駛過,途人擔心下將車截停或示意慢駛,警長與兇徒對峙一分鐘,警長再三喝令後,兇徒終棄下菜刀,途人即將刀踢開一邊,警長將疑兇按在地上反手鎖上手銬,之後被押上警車。

電梯旁遺下恐怖血掌印
警員在附近手機店及便利店找到猶如血人的兩母子,其中男童頭臉皮開肉綻,鼻子幾被斬甩,僅皮肉相連,幾根手指甩斷,奄奄一息;其母親雙手重創,傷口見骨,兩人事後被緊急送院,疑犯其後亦送院檢驗。
現場大廈後樓梯留下一條血路,地上有一束長頭髮,相信是女傷者被丈夫持菜刀追斬時被削下,八樓電梯旁有一個恐怖血掌印及地下大灘鮮血,屋內血迹斑斑,一片凌亂。有街坊指,案發時聽到救命聲及開門聲,她行出走廊見地上血迹嚇了一跳,她指女戶主平日操普通話,兒子肥嘟嘟甚可愛,平日多見男戶主陪兒子返學放學。
警方在附近店舖覓得拍攝到過程的閉路電視片段,疑兇沒刑事紀錄,該家庭亦沒家暴紀錄,有街坊指疑兇似有精神問題,疑爭執原因仍待調查,擒兇警長隸屬九龍城警區巡邏小隊第四隊。
目擊者梁先生表示,當時他放工偕姓廖女友行經上址,突聽到對面馬路嘈雜聲,有人大叫:「唔好行埋去,斬人啦!」他趨前即見疑兇被警員制服,其後他在便利店替柯妻敷治,當時柯妻痛苦地說:「老公斬我!」梁其後再到手機店查看男童傷勢,直至救護員到場將他們送院。


標題:躁漢斬妻兒 疑感情瓜葛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土瓜灣發生躁父斬妻兒的倫常血案,兩母子傷勢由嚴重轉為危殆,性命垂危。涉案單位昨解封後曝光,滿布血漬及斷髮,觸目驚心。目擊者指疑犯持十二吋長菜刀追斬妻兒,兩人沿樓梯逃命,婦人曾遭丈夫騎坐其身上圖斬喉嚨,幸得鄰居喝止趁機逃脫,三人在街頭你追我逐後,疑犯終被途人及警員制服。由於疑兇落刀不留手,警方正調查案件是否涉及夫婦感情瓜葛。

女傷者陳紅梅(四十五歲)為深圳人,持雙程證來港,兩年前買入馬頭涌道中南大廈一單位自住及租予兩名內地女大學生,其子旺仔(八歲)在港出生,就讀馬頭涌官立小學三年級,成績優異,去年獲全班第一名。

母子傷勢轉為危殆
兩人身中多刀,現留醫深切治療部,情況昨急轉直下,暫未能錄取口供。被捕的姓柯(四十五歲)男子亦持雙程證來港,警方指他無精神病紀錄,該家庭過往亦無家暴紀錄。

據目擊血案的鄰居曾先生憶述,前日下午五時許在寓所聽到爭吵聲,遂開門出走廊查看,赫見陳婦「成面都係血」,倒臥地上,高呼:「救命!幫我報警呀!」說話時口部噴出鮮血,當時疑兇拿着菜刀騎在陳婦身上,一手持刀柄,一手按刀背,對陳婦喉嚨猛然壓去,陳婦不斷掙扎,一手推開疑犯的手腕,一手擋着刀鋒,曾見狀在寓所內取出一支竹,向疑兇喝道:「喂!喂!喂!」疑兇大叫:「你別過來!過來連你也砍!」

陳婦趁機掙脫負傷沿樓梯逃走,疑兇站起身見自己長褲褲管爆開,於是一手將長褲扯脫,只剩下底褲,一度走回屋內,惟約廿秒後又持刀追出,當時未見旺仔蹤影。疑兇落街後疑發現旺仔,緊追其不放,向其頭如劈西瓜亂斬,旺仔手指更幾被斬甩,其妻不斷尾隨求救,大嗌:「阻止他!」三人追至便利店對開時,一名英勇男途人站在十呎外將他喝停:「唔好再行前,差人嚟緊,唔好亂嚟!」疑兇聞言持刀向天,踎在行人路上。一名輔警警長趕至,擎槍三次稱:「警察,快啲放低把刀,否則就開槍!」疑犯將菜刀放下及趴低,涉嫌傷人被捕送院。

大門遺留大攤血漬
陳婦頭、手受傷,逃入便利店內;旺仔則頭、鼻及手腳中刀,由手機店東主拖入店裏暫避。單位大門入口右邊牆身留有一大攤乾涸的血漬,地上留下一小撮斷髮及小量血點,並棄有一份報紙及平底鑊,而客廳牆身貼有八張頒予旺仔的學業獎狀。昨午十二時許,兩名女租客執拾行李離開。街坊透露,陳婦曾與另一名西裝筆挺的男子逛街,兩人不時會搭膊頭,未知是否與案有關,警方正循夫婦感情瓜葛展開追查。

20141116 - 當街虐打扭計稚子 母被捕

標題:當街虐打扭計稚子 母被捕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躁婦人,昨日中午在紅磡黃埔花園接送七歲兒子放學返家途中,兒子扭計不動,嚷着要搭車,躁婦按捺不住掌摑兒子致鼻出血,及將他推倒地上,看不過眼的途人即時上前干涉和報案,傷者送院,婦人被捕。

摑至鼻出血 途人報警
傷者姓徐,在黃埔花園一間小學就讀二年級,昨日因為有興趣班,所以返校出席活動。至中午12時,他由37歲姓李母親接送離開學校,途至黃埔花園美食坊的巴士站時,男童鬧情緒不肯動,嚷叫要搭巴士返家。
李婦指住所不甚遠,着兒子一同步行返歸,惟其子不允,因而激怒脾氣欠佳的母親,雙方在路邊爭吵起來。
當時有人情緒激動,涉嫌掌摑兒子致鼻出血,並將他推倒地上。
一名中年女途人目睹事件便上前干涉,躁婦辯稱打仔是想教好他,女途人報案,救護員到場將受傷男童送院治療,涉嫌虐兒婦人則被警方拘捕。

20141115 - 稚子誤服藥 22歲母被捕

標題:稚子誤服藥 22歲母被捕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九十後母親前晚在馬鞍山住所發現鎮靜藥物無故減少,疑被三歲兒子當糖偷食,大驚報警求助,結果惹上官非,被警方以涉嫌虐兒拘捕,幸兒子送院治理後,無生命危險。

疑鎮靜劑當糖食
涉案女子姓張(廿二歲),居於富寶花園第四座一單位。據悉,張婦因病患,由醫生處方多種藥物,包括有鎮靜劑。前晚八時許,張婦準備服藥時,發現鎮靜藥物數量不對,找尋無發現,但發覺三歲兒子神情呆滯,懷疑兒子趁她不察,取出藥物玩耍,誤以為是糖果,偷偷吞下肚裏,遂向兒子查問,惟他支吾以對,為安全起見,致電報警。

警員到場了解後,相信男童曾服食藥物,召救護車送院檢驗,需留院觀察,情況穩定,張婦疑因涉嫌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被警方拘捕。

前北區醫院急症室主管鍾展鴻表示,鎮靜藥物的毒性須參考服食的種類和數量,不能一概而論是否危險。但誤服鎮靜藥物後,毋須過分驚慌,因部分藥物有「解藥」可去除藥性,部分則較安全,最多有睡意,惟若是小童誤食,則會較危險,因小童無法接受洗胃或吞服解藥,因此家長應盡量不讓小童接觸藥物。



標題:男童藥當糖食 母被捕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藥物沒有妥善安放,隨時變成家居陷阱!馬鞍山富寶花園一名饞嘴男童,前晚在家中矮櫃頂找到外婆一包抗抑鬱藥藥物,他以為是糖果,咀嚼了多粒,男童母親發現大驚,報案將他送院治理,目前情況穩定,男童母親因涉疏忽照顧被捕。
女疑犯23歲姓張,育有3歲大兒子,為單親家庭,張母子一直居於錦英路富寶花園的外婆家。
據知男童的外婆有抑鬱病,需服食精神科抗抑鬱藥物,平時藥物放置於一個矮櫃頂。
前晚8時半,男童在家中玩耍,找到外婆的抗抑鬱藥,由於藥丸呈橙色像糖果,他一時饞嘴,旋即打開藥包,咀嚼了多粒抗抑鬱藥丸。
未幾,男童母親發現情況大驚,立即報案召救護車將兒子送院治療,幸無嚴重藥物反應。警方調查後,將案列「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處理,並拘捕童母。

20141114 - 補習教師涉杖毆6歲童

標題:補習教師涉杖毆6歲童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補習教師涉在四個月間,兩度為一名六歲男童補習時襲擊他,包括以行山杖毆打他及將他的頭撼向枱面。補習教師昨在沙田裁判法院否認兩項故意襲擊兒童導致健康損害罪,案件將於本月20日轉至粉嶺裁判法院再提訊,屆時會排期作視像審訊。補習教師獲准保釋,其間不得騷擾男童及其父親。
首項控罪指被告錢浩賢(30歲)於今年1月24日,在沙田美林邨商場2樓的導師補習中心故意襲擊男童X,令X受到不必要的健康損害;次項控罪則指他於去年9月至今年1月間某日,在上址故意襲擊X。裁判官准被告以500元保釋。
案件編號:STCC3611/14

20141114 - 違法留港產子 婦囚逾年

標題:違法留港產子 婦囚逾年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內地孕婦因作出虛假申述及來港逾期逗留產子被揭發,昨在沙田裁判法院被判囚十二個月。因女被告年前曾在港逾期居逗留被判囚四星期,緩刑三年,法院昨勒令分期執行有關緩刑令,故女被告共被判囚十二個月四星期。

卅五歲的女被告於今年七月十五日以訪客身份來港,於逗留期限屆滿後在港逾期居留,並在未經預約下於十月二十五日衝急症室產子。入境處調查發現她在香港國際機場辦理入境手續時,訛稱自己沒有懷孕,意圖來港產子。女被告昨日在法庭承認一項向入境處職員作虛假申述及一項違反逗留條件罪。

入境處發言人重申,十分關注非本地孕婦在港逾期逗留分娩的情況,會致力打擊和採取有力的執法行動。

20141114 - 仁安醫院九嬰染抗藥菌

標題:仁安醫院九嬰染抗藥菌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仁安醫院進行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MRSA)感染篩查,結果發現在二百八十一名新生嬰兒篩查中,有九名驗出該菌,較過往數目略增。該院今年十月至十一月十三日期間,共有六百廿一名嬰兒出生,院方為其中二百八十一名嬰兒「種菌」測試,九人對MRSA呈陽性反應,帶菌率達百分之三。該九名嬰兒及其母親在住院期間均無發病,院方已聯絡相關家長及告知篩查結果。

20141112 - 流感及肺炎疫苗 港童接種率低

標題:流感及肺炎疫苗 港童接種率低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踏入秋冬季,呼吸道疾病轉趨活躍,香港兒童呼吸病學會調查發現,近八成受訪家長雖知道感染肺炎球菌可致命,但逾半數人無安排子女接種肺炎球菌疫苗,亦只得三成有接種流感疫苗。最令人憂慮是約一成受訪學童屬體弱或有長期疾病,惟當中半數無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更多達七成半人無打流感針。

調查指25%家長憂副作用
學會今年五至七月進行問卷調查,了解父母對疫苗的認識,涉及九間小學共三千四百多份問卷。調查發現,家長知道感染肺炎球菌或流感可致嚴重併發症,但大部分無安排子女接種疫苗,兩成半人擔心疫苗有副作用,兩成一不肯定疫苗成效,而聲稱政府及家庭醫生無建議接種的各佔近兩成。

調查發現四成受訪家長與長輩同住,近四分之三的家中長輩無接種肺炎球菌,雖然近三成家長認同存在較高的長者與小童交叉感染風險,但學童接種肺炎球菌及流感疫苗的比率分別只得五成及兩成四。

該會會長繆定逸醫生稱,有人首次接種流感疫苗後或出現感冒徵狀,誤會疫苗會降低免疫力。學會副會長韓錦倫亦稱,曾有家長誤信接種流感疫苗,會影響子女性情及患自閉症,外國研究顯示兒童接種疫苗後,僅百萬分之一會有嚴重副作用。

病毒病菌夾擊 嚴重可致命
韓錦倫稱,因流感入住威爾斯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PICU)個案,半數無接種流感疫苗;因哮喘發作入住PICU的個案中,兩成與呼吸道疾病有關。他提醒家長,病毒病菌一旦夾擊兒童,造成雙重感染,嚴重可致命,故應盡快帶子女接種疫苗。

20141112 - 16嬰白捱針 衞生署致歉

標題:16嬰白捱針 衞生署致歉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衞生署轄下元朗容鳳書母嬰健康院為嬰兒注射預防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及小兒麻痹的「四合一混合疫苗」時,疑錯為其中一名嬰兒打乙型肝炎疫苗。因未能確定誰人打錯針,十六名嬰兒需再打一針「四合一疫苗」。衞生署向家長致歉,強調補打不會構成不良影響。

衞生署表示,健康院醫護人員於十一月六日覆核疫苗數目,發現紀錄內使用疫苗的數目與實際用了的數目不符。該時段內應有十六名嬰兒接種四合一疫苗,但發現只用了十五劑疫苗,反而乙型肝炎疫苗的數量比實際應使用的數量多出一劑,因此懷疑有BB打錯針。

十六名嬰兒介乎兩個月大至一歲半,衞生署已聯絡全部受影響家長解釋及道歉,安排日後再到健康院額外補種四合一疫苗。衞生署指,健康院為嬰兒打針前,需「三核五對」,即提取疫苗前、預備疫苗及注射疫苗時核實接種者身份、接種日期及疫苗種類等。該署暫時停止涉事護士注射疫苗工作,並跟進調查。

20141111 - 九成受訪學童瞓唔夠

標題:九成受訪學童瞓唔夠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廣華醫院○二年進行「香港小學生睡眠調查」,跟進三千多名小學生的睡眠習慣,並於○六至○八年再追蹤調查,成功聯絡當中二千多名學童。他們平均每晚睡眠七點六小時,逾九成受訪者的睡眠時間低於每日八小時的國際標準下限。

慣性鼻鼾或患睡眠窒息
廣華醫院兒科主管吳國強表示,打鼻鼾原因甚多,包括扁桃腺肥大、下顎過細、鼻敏感、脂肪積聚咽喉等導致咽喉收窄,仰睡呼吸時,空氣未能暢順流入氣道。部分學童隨着身體成長,扁桃腺相對變細,可改善打鼻鼾問題。但部分學童隨年紀增加變得肥胖,反令鼻鼾更嚴重。

研究發現,男性、肥胖及鼻敏感青少年,常見有持續性及偶發性打鼻鼾。臨床上,九成患睡眠窒息症者打鼻鼾,不容忽視。患睡眠窒息症者,晚上睡覺時含氧量下降,血液內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容易「扎醒」,影響日間專注力。含氧量降亦會令心跳加速,長期可致血壓上升,增患心臟病及糖尿病風險。

吳醫生說,有八歲肥胖學童學業成績下跌,又被老師投訴「坐唔定」,加上經常打鼻鼾及鼻敏感而求診。結果發現,他睡眠時,每小時窒息逾廿次,結果要佩戴呼吸機入睡。他建議家長安排子女每天運動,防止肥胖。若子女有鼻鼾,可拍攝睡覺情況,讓醫生判斷是否患睡眠窒息症。

20141111 - 上吊獲救男童疑遭母虐待

標題:上吊獲救男童疑遭母虐待
報章:太陽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慈雲山慈民邨十歲男童疑被母薄責後吊頸獲救事件,男童送院檢驗後,院方發現其臀部有可疑紅痕,他聲稱因被人責打所致,警方接手調查,揭發案件疑涉虐兒,將其母拘捕。
被捕婦人三十八歲,與年齡相差三十二載的丈夫(七十歲)、長子及幼女(六歲),同住慈民邨一單位;丈夫已退休,一家四口靠綜援過活。男童就讀小四,性格較為好動活躍,父母對其多加督促管教。消息指,有人受到雙親教訓時,會表現情緒低落。男童個案將會轉交社工跟進。
前晚六時許,男童疑未做功課,被母親薄責幾句,他突然情緒激動,衝入廁所,將木門反鎖,再以毛巾吊頸企圖自殺。其母因見兒子久未出來,遂拍門但無回應,慌忙通知在外的丈夫趕返,合力撞開木門,揭發事件,立刻將其解下及報警。男童送院救治後,情況穩定。男童臀部呈現疑被人責打引致的紅痕,警方調查後,以涉嫌「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將其母被捕,獲准保釋,下月八日返署報到。

20141110 - 「共融馬拉松」鼓勵親子運動

標題:「共融馬拉松」鼓勵親子運動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低頭族」湧現香港,連小朋友都在手機及電子屏幕產品盛行下加入「族群」。有團體引述衞生署較早時發表的報告,指兩成受訪中小學生每日都花費逾三小時上網,三成七中小學生更曾因上網及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從而放棄戶外活動。為讓小朋友「抬頭」,團體昨特舉辦「共融馬拉松」親子跑步比賽,鼓勵小朋友參與戶外活動鍛煉。

逾200組多國籍家庭參與
首個集合不同國籍的共融親子馬拉松昨晨在西九海濱長廊舉行,有包括香港、美國、巴基斯坦、印度及菲律賓等,逾二百組多國籍家庭參賽,冀宣揚共融訊息,讓小朋友平等參與及認識新朋友,促進一個了解和接納的社會。比賽分為一千米個人賽,三千米接力賽及一千米「親子賽」,希望藉以促進親子運動習慣。活動並設攤位遊戲予小朋友參與。

20141110 - 豪宅裝修 無上入牆螺絲 6歲女童睡房 塌6呎床尾櫃

標題:豪宅裝修 無上入牆螺絲 6歲女童睡房 塌6呎床尾櫃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繼上月將軍澳發生吊櫃倒塌壓死女傭慘劇後,日前何文田豪宅半山壹號一個新裝修單位,又發生床尾組合櫃塌下壓傷男戶主事件,該房間原是戶主6歲女兒的睡房,幸女童仍未入住,避過一劫。男戶主其後發現該床尾櫃竟沒有用螺絲固定在牆上,質疑安全有問題,將向消委會投訴及找律師向設計公司討回公道。
記者:張珮琪 郭美華 馮國良

遭倒塌床尾組合櫃壓傷的陳先生,質疑組合櫃設計有安全問題:「頭重腳輕,中間空洞,又冇上入牆螺絲!」陳先生稱早前以2,000多萬購入何文田豪宅半山壹號一個2,000餘方呎的單位,準備裝修後與母親、妻子和6歲女兒同住。陳於4個月前在九龍灣一室內設計公司為全屋四房間訂購睡床、衣櫃和書桌等組合家具,費用近15萬元,已付定金及上期11.5萬元,但尾數因雙方有爭拗暫時未付。
約兩周前,工人將組合櫃和衣櫃等家具,包括出事的組合櫃陸續送抵家中,該組合櫃約6呎高、3呎闊、1呎深,按設計圖安裝在女兒睡房的木床床尾位置,櫃頂有呎半高的雙門櫃,底部有兩個小抽屜,中間4呎中空用以擺放電視機,整個組合櫃約重50磅,由玻璃及纖維板製成,但櫃背並沒有預留任何上螺絲位置,用作將組合櫃固定在牆身。

擬向設計公司索償
上周四(6日)下午1時許,女傭協助陳打掃女兒房間,並將棉被放入櫃頂的雙門櫃內,其間陳站在床上,此時,組合櫃疑因出現頭重腳輕情況突然向前傾,加上櫃背沒有固定在牆身,整個組合櫃隨即向前塌下,陳閃避不及,右小腿當場被壓傷,他大聲呼救,事後由女傭與他合力托起組合櫃,他才能脫險。他坦言已是不幸中之大幸:「如果個女住咗入嚟先出事,後果真好嚴重!」他事後已發信向設計公司就產品質素問題投訴,並考慮透過律師索償。
該設計公司一分店經理戴先生則指,陳氏曾向公司投訴傢俬質素問題,亦未付裝修尾數,但對方沒有提過曾被塌櫃所傷。對記者質疑床尾6呎櫃何以沒螺絲固定在牆身上,戴指組合櫃不同於吊櫃,不一定要安裝入牆螺絲。上月將軍澳一單位數十磅的吊櫃疑因螺絲鬆脫墜下,壓死在櫃底睡覺的45歲菲傭。

20141110 - 黑武士現身兒童病房

標題:黑武士現身兒童病房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班《星球大戰》影迷,噚日化身「黑武士」、「複製兵」與絕地武士,現身瑪嘉烈醫院兒童病房,帶埋激光劍、雷射槍同小朋友一齊玩,鼓勵佢哋勇敢對抗病魔。有病房小朋友話,喺醫院成日瞓覺,見到「黑武士」覺得好開心!多名星戰角色仲同小朋友玩有獎問答遊戲,小朋友可以拎住激光劍同「黑武士」一較高下𠻹。
星戰迷組織做義工
噚日政府新聞網報道,介紹呢群去醫院探兒童嘅「黑武士」,係由3年前成立嘅星戰迷組織「Rebel Legion香港分隊」扮演,𠵱家有大約20個會員。佢哋衣著講究,其中手套跟足戲入面嘅尺寸製造,部分頭盔、鞋喺德國購買,真係好逼真!呢班星戰迷每年都會參加幾次義務慈善活動,例如探訪社區中心、參加奧比斯盲俠行等。


標題:星戰「部隊」為病童打氣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黑武士、複製兵及絕地武士,一眾《星球大戰》角色竟暫別鬥爭,攜手闖進醫院為病童送暖!原來是一群善心十足的星戰Cosplayer(角色扮演愛好者),配備頭盔與裝甲、手執激光劍及雷射槍,浩浩蕩蕩走入瑪嘉烈醫院探訪病童,與病童玩遊戲、說故事,又擺出有趣親切的甫士,吸引小朋友爭相上前握手合照,他們並即席派發禮物,為病童打氣,盼他們可早日康復。

回饋社區 與眾同樂
參與今次探訪活動的Cosplayer,來自星戰迷組織「Rebel Legion香港分隊」,三年前成立。他們秉承為善最樂精神,積極參與社區服務,除探訪醫院外,也曾探訪社區中心及參加奧比斯盲俠行等活動,全屬義務性質。

最愛扮演絕地武士的陳文冑,是該隊隊長,眼見病童重拾童真,大感滿足;蔣靜雯則是少數熱愛扮演星戰角色的女生,亦冀以嗜好與眾同樂。

有十四年歷史的國際性組織「Rebel Legion」,由美國星戰迷創立,是官方認可的星戰裝扮團體。時至今日,美國幾乎各州都擁獨立分隊,歐、亞、南美洲的多國和地區亦相繼倣效成立分隊,除參與官方電影宣傳活動外,也會在當地參加慈善活動回饋社區。

20141108 - 男嬰多處瘀傷疑受虐

標題:男嬰多處瘀傷疑受虐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油麻地發生懷疑虐兒事件,一名一個月大男嬰,前日被母親發現面部和手腳有瘀傷,於是帶往廣華醫院診治,醫護人員昨日下午致電報案,警方將案交油尖警區刑事調查接手調查,暫未有人被捕。
受傷男嬰姓葉,一個月大,其母親24歲姓盧,男嬰有一名3歲胞姊,據稱兩姊弟由母親和親友輪流照顧,家裏沒有聘請女傭。

暫未有人被捕
消息稱,男嬰母親於前日發現兒子兩邊面頰、耳朵、左手和一對大腿有紅腫的瘀傷,於是帶他往窩打老街廣華醫院求診。
男嬰留院由醫生詳細檢查後,醫生懷疑有虐兒成份,遂通知院方。昨日下午2時48分由女職員致電報案,警方將案件交油尖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警方聯絡傷者母親到醫院了解,至傍晚6時許,她前往警署協助調查。警方表示,未知男嬰傷勢從何而來,暫時未有人被捕。

20141106 - 母街頭驚呼「唔見咗個仔」

標題:母街頭驚呼「唔見咗個仔」
報章:太陽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買雞蛋仔唔見咗個仔!荃灣發生拐童驚魂。上周五,一名80後母親到海濱花園香港靈糧堂荃灣幼稚園接三歲兒子放學,其後往附近街市買雞蛋仔。期間,兒子突然失去蹤影,婦人大驚四處尋找,兩分鐘後,發現兒子由一名陌生老婦拖住,以為是拐子婆,又懷疑有四名大漢聯手以「掩眼法」拐走愛兒,與丈夫商量後,決定報警及通知學校。校方極為緊張,並向全校學生家長發出通告,令家長人心惶惶,事件迅即被人在網上瘋傳惹恐慌,惟警方翻查閉路電視片段調查後,相信是男童自己走失,並非被拐帶,事件屬誤會。

誤會被拐帶的男童姓白,就讀海濱花園香港靈糧堂荃灣幼稚園幼兒班下午班。事發於上周五下午四時半,男童放學後,由其母親(三十四歲)接往屋苑街市買雞蛋仔,未幾,男童突然失蹤,其母大驚失色,不斷高呼:「我唔見咗個仔!」並四處找尋愛兒下落。期間,有街坊向白母表示看見其子走往行人天橋,白母飛奔前往。約兩分鐘後,白母在第六座海霞閣對出平台,赫見愛兒被一名老婦拖住,立刻上前把愛兒抱走。

警方翻查天眼證誤會

白母事後回想事件經過,認為當時現場有兩名陌生男子刻意阻擋其視線,另外兩名男子則伺機拐走愛兒,於是在本周一向兒子就讀的幼稚園講述此事,希望校方跟進。男童父親(三十九歲)恐有其他小孩被拐走,於是在前晚七時許到荃灣警署報案。警員隨即到場翻查屋苑閉路電視片段,發現男童隨母親買東西期間自行離開,並非被拐走,而四名男子只是行經上址,事件無可疑,虛驚一場,案件列「誤會」處理。

男童自行甩開母親手

至於當日拖住男童的老婦,是見男童獨自一個人,故好心上前了解及協助他找父母。街市一名電器舖負責人透露,事發時在上址目睹男童甩開母親的手,獨自在附近一張石櫈坐着,未幾男童便失蹤,但其母很快便手抱兒子折返,買完雞蛋仔才離開。記者昨向雞蛋仔檔店員丘小姐查詢,惟她表示毫不知情。
香港靈糧堂荃灣幼稚園接獲白母通知後,前日透過內聯網發出通告,呼籲家長提高警覺,注意幼兒安全,若不幸遇到同類事件,應即時報警,交由警方處理。幼稚園副校長表示,學校今年三月開校前曾作廣泛諮詢,獲悉社區內一向太平,才決定在上址開校,校方平日亦有教導學童,不要隨便跟隨陌生人離開,而幼稚園大門亦裝有閉路電視,暫無發現可疑人士。

20141105 - 兒科醫生劉孟蛟 打錯針遭譴責

標題:兒科醫生劉孟蛟 打錯針遭譴責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兒科醫生劉孟蛟被指打錯針,一名十五個月大男童打甲型肝炎疫苗針時,卻注射了肺炎球菌疫苗。男童母親因兒子早已打過肺炎球菌針,擔心重複注射有問題,屢次向醫生查詢不果。醫務委員會昨召開紀律聆訊,劉承認過失。醫委會終裁定兩項專業失德成立,分別發出警告信及譴責。

打甲肝變肺炎球菌疫苗
劉醫生昨偕同妻子及代表律師應訊,投訴人及男童無出席。劉的代表律師求情時指,劉深感悔意,又指事件因溝通誤會所致,劉當時忙於睇症,無暇與病人接觸,診所職員又誤會男童母親意思,錯誤提供疫苗。男童當時不斷哭喊及郁動,劉因分神安撫,遂未有解釋疫苗種類及副作用。劉事後已採補救措施,防範事件重演,包括制訂注射同意書,並安排診所職員接受培訓。

判詞指出,事件雖無對男童造成危害,但認為劉需改善會診的技巧,並提醒他治療病人前應充分診症,否則後果將會相當嚴重。

案情透露,兒科醫生劉孟蛟於二○一一年九月,錯誤為當時十五個月大男童注射肺炎球菌疫苗,事後又未有解答家長對重複注射疫苗的憂慮,共涉兩項專業失德。劉有失德前科,因在其醫療集團及美容院宣傳單張賣廣告,並附贈折扣優惠券促銷,於一○年被醫委會裁定專業失德,停牌一個月及緩刑兩年。

20141104 - 六成家長不滿育嬰室質量

標題:六成家長不滿育嬰室質量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育嬰室本來是家長照顧嬰兒的好幫手,但社企Ohmykids於今年九月進行一項關於本港育嬰室調查,以電話形式訪問六百五十二名家長,發現多達六成家長不滿本港公私營育嬰室的衞生環境及數目,有家長反映部分育嬰設施置於傷殘人士廁所內,非獨立育嬰間,衞生情況令人擔憂;亦由於商場育嬰間的數量少,以致有家長要輪候近三十分鐘才能使用。

建議提供尿片應急
受訪家長認為,衞生情況好及格數多是育嬰室首要條件,育嬰室內亦可考慮提供尿片及潤膚膏等嬰兒用品作應急。近年崇尚母乳餵哺,他們認為設有獨立餵奶間更能便利母乳餵哺家長。

20141104 - 兒童產品安全標準諮詢

標題:兒童產品安全標準諮詢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港府正就更新《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條例》進行公眾諮詢,建議供港的玩具及兒童產品,必須採用相關標準檢定機構發布的最新版本安全標準,該等標準多屬國際標準或主要經濟體系採用的標準,市民可於下月二日前,透過郵寄及電郵方式表達意見。

修訂包括多款玩具
今次更新《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條例》,提出多個主要修訂,當中「箭」、「飛鏢」、「嬉水淺池」、「吹響式玩具」等多款玩具有增訂新定義建議,亦就「遇溺」增訂警告規定;至於兒童產品包括「嬰兒假奶嘴」、「家用雙格床」、「家用嬰兒床」、「家用兒童安全圍柵」、「兒童推車」等的安全標準亦納入修訂,市民如欲了解建議細節,可瀏覽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工商及旅遊科網頁。

20141103 - 居不同院舍 保良局助重逢遊舊地 智障姊妹牽手飲茶圓夢

標題:居不同院舍 保良局助重逢遊舊地 智障姊妹牽手飲茶圓夢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與姊姊結伴到茶樓飲茶,看似是平常小事,但對中度智障的張碧貞而言,卻是夢想。她與嚴重智障的孖生姊姊碧珍居於不同院舍,已經多年沒見面,數年前起更因碧珍越來越口齒不清,連電話聯繫也被迫停止。幸獲保良局「愛與夢同行」計劃幫助,碧貞終於圓夢,與姊姊緊緊牽手重遊舊地,回憶舊時與家人同往茶樓的歡樂時光。姊妹倆以燦爛笑容代替言語,說出心中喜悅。
記者:袁樂婷

碧貞和碧珍一見面,便展現雙生兒的默契,時而手舞足蹈,時而四目交投。點心上桌,碧貞與幼時一樣,第一時間夾起蝦餃,放進姊姊碗中;餐後兩人牽手在北角散步,捨不得道別。

社工靠單詞得悉想法
統籌計劃的社工朱逸康說,收集夢想的過程比圓夢更困難,尤其中度及嚴重智障患者的語言能力低,無法表達想法,惟有靠社工從生活中觀察。例如照顧碧貞的個案社工張詠詩,便是從碧貞在不經意間繃出來的單詞,拼砌出她最想「與姊姊搭的士去北角飲茶」,其後與她家人聯絡,方知背後故事,「北角已變晒,茶樓都唔係同一間,但親情同回憶係最緊要」。她們並非只見一次,其後定期相約見面。
學員圓夢,家人同享快樂。總是掛着天真笑容、中度智障的邱浣雲,選擇與家人上影樓拍攝全家福。個案社工鍾美儀說,浣雲經常拿着與家人合照,向院舍職員逐個介紹「呢個係邱生邱太」,因此當談到夢想,第一時間便知道浣雲的想法。

扮靚與家人影全家福
拍照當天,浣雲撒嬌說「未化妝唔影相」,嫂子即幫她「扮靚」,原本嚴肅的父親也笑逐顏開。浣雲回到院舍後,將全家福放在床頭,如往常般興致勃勃介紹家人。
家中老么陳光照,則親手煮水餃給兩位胞兄,答謝他們照顧。雖然他平常有參加烹飪訓練,煮餃子當日仍顯得緊張,怕做錯步驟,最終在義工指導下順利完成。光照自小與哥哥感情要好,哥哥吃着餃子,直言既驚喜也感動,因沒想到光照的夢想竟是答謝自己。
朱逸康說,在日常工作以外抽時間實行計劃,對前線社工負擔頗重,但各人甘之如飴。唯一憾事,是有受惠者原計劃回鄉探親,但出發前親人卻突然離世,「夢想唔係冇時限,有契機,捉住就去做」。



標題:照顧智障孩 看不到未來 見兒力氣增 嘆己日衰老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何必偏偏選中我?」孩子健康成長是父母最大心願,但懷胎10月誕下的是智障兒,所要背負的痛苦與壓力,只有照顧者才明瞭。數月前本港曾發生父親涉嫌狠殺智障兒,以及棄子新加坡的悲劇,社會一陣關注後,支援依舊缺乏。撫養智障自閉孩子逾20年的母親現身訴辛酸,慨嘆孩子力氣與日俱增,作為父母的卻日漸衰老,生活看不到未來:「有時都想焗死佢。」
撫育智障孩子的兩名母親都年過40歲,兩名孩子均20歲,患有智障及自閉症,今年7月於特殊學校畢業。兩母親都指出,孩子約1歲大時因成長進度出現倒退,經檢查後才證實是特殊兒童。「當然好難過,但佢係我嘅骨肉,無論點都會照顧。」兩母親異口同聲說。
親生骨肉「無論點都會照顧」
今年20歲的恩恩是家中長子,有一個智力正常的妹妹。恩恩於1994月11月出世時,曾為家人帶來無限喜悅,林太笑說:「出世時個樣都唔錯。」到恩恩1歲多,林太發現他學習進度較一般孩童慢,不懂說話,也不願與人接觸,其後證實屬中度智障及自閉,於是林太辭去工作專心照顧兒子。
林太滿意兒子在特殊學校的生活,因有專業導師訓練各方面發展。惟兒子年滿12歲後,各樣醫療福利逐漸減少,當中以牙科照顧最缺乏。林太指出,政府規定學童12歲後不能再免費使用政府牙科保健,恩恩多次因牙痛到私家牙科診所求診,惟大部分醫生因欠缺治療智障童經驗而拒絕應診,恩恩只得吃止痛藥暫緩痛楚,看着兒子牙痛得不停發燒,痛不欲生,林太心痛得陪着哭。拖延數月後,恩恩終覓得牙醫願幫他醫治,拔掉數顆蛀牙。
兒年紀漸長醫療福利減
恩恩容易情緒不穩,經常大叫,林太帶他外出時曾遇到別人冷言冷語,幸鄰近街坊經10多年相處後,由感煩躁變得體諒,惟區內年幼孩童仍恥笑恩恩外貌,有時刻意模仿他大叫。林太看在眼裏,深感委屈及無奈。
智障女闖禍母遭指罵
另一母親陳太亦有痛苦遭遇,其患有智障及自閉的20歲女兒詩詩經常遭歧視。她試過帶女兒到超市購物,排隊付錢時,女兒卻拿走旁邊未付款的水果,同場顧客大叫「偷嘢」。陳太向店員解釋女兒情况,並為水果付款,但顧客卻質疑陳太刻意帶同智障女兒做小偷,方便事敗求情,又指:「明知係智障就唔好帶出街啦!」陳太哭着說:「我都唔想佢咁,照顧佢已經好辛苦,點解仲唔信我?」面對照顧女兒的壓力,她說:「有時都想焗死佢!」
為了貼身照顧詩詩,陳太最怕病倒,她曾試過在街上暈倒要送院留醫,因丈夫上班而無人照顧女兒,她多次央求醫院社工批准女兒陪同送院,惟社工拒絕,反指陳太若有「三長兩短」,政府會有人照顧其女兒。結果丈夫以辭職作威脅,逼上司批準他臨時請假回家照顧女兒。
其他父母看着孩子長大,滿心歡慰等享兒女福,但智障兒的父母卻隨年歲增長更憂心。當孩子踏入成年期,父母卻步進衰老,常感力不從心。根據規定,特殊學校學生畢業後應安排入住院舍或展能中心,但院舍宿位不足,恩恩和詩詩至今仍未能入宿,只能由母親帶着每天到區內日間中心叩門,望能暫時接受訓練。
陳太多次向相關部門申請盡快入宿,獲回覆卻指其情况非最緊急,「分分鐘要等十幾年,到時唔知係佢入宿先,定我走先」。宿位嚴重不足,智障兒要「鬥慘」才能入宿,令家庭壓力與日俱增。兩位媽媽均對弒子或棄子的悲劇感到心酸,但表明十分明白涉事父母的感受,更指不少同類父母都有同樣念頭,只是有否付諸實行。說到底,她們希望政府儘快撥出更多資源,協助解決智障兒童宿位不足的問題,並向照顧者家庭提供合適援助,才能防止悲劇發生。

20141103 - 兒欠專注 家長誤當情緒問題

標題:兒欠專注 家長誤當情緒問題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發現香港大眾對「兒童特殊學習需要」陌生及存在誤解,有家長誤以為患有專注力缺乏症的兒子是情緒問題,未有及時治療,而中心近日的調查結果亦顯示近九成知悉「特殊學習需要」的家長中,逾五成是一知半解,甚至不了解,中心希望政府能投放更多的資源,及早識別懷疑個案,把握最佳治療時間。

知悉「特殊學習需要」家長 逾半一知半解
香港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活力家庭坊於今年8月至10月,以問卷訪問了410名東九龍區幼稚園學童的家長,發現近九成的受訪家長得悉部分孩子會有特殊學習需要,但當中逾五成對有關問題「只了解少少、甚至不了解」,而每年懷疑有學習及發展障礙的兒童轉介個案平均超過8000宗,所獲支援極度不足。

調查亦顯示,當家長發現孩子學習能力較弱,逾六成會向專業人士求助;兩成未有求助的家長中,有六成認為只要孩子能專心及努力一點便何解決問題,但在督促孩子溫習時往往令雙方壓力大增,更會打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及自信心,甚至引起親子衝突。
家長不了解特殊學習需要的表徵,會導致錯失接受治療最佳時間。黃小姐3年前發現就讀中學的14歲兒子缺乏自信,遂報讀情緒管理課程作了解,及後發現兒子的徵狀與專注力缺乏症完全脗合,終明白兒子多次忘記交功課的真正原因 ,唯已錯過調整期。

20141031 - 家長投訴幼園 繪畫灌輸「撐佔」

標題:家長投訴幼園 繪畫灌輸「撐佔」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繼有幼稚園教師被轟以說故事形式對幼童「洗腦」、灌輸警察是壞人的偏頗訊息後,東涌一間幼兒園近日亦被質疑藉繪畫向幼童灌輸支持佔中的政治立場。

貼上叫示威者「加油」字條
一名家長日前發現其就讀低班(K2)的四歲女兒把一幅畫作帶回家,畫上竟貼有「你們用傘阻擋催淚彈,加油!」字句,並釘上黃絲帶,令他感到非常震驚和不滿。校方解釋時強調並無政治立場,只是讓幼童透過繪畫自由抒發對佔中的情緒。

報稱是涉事女童父親的投訴人說,其四歲女兒就讀香港聖公會東涌幼兒學校低班,本周二放學手持該圖畫回家,令他非常震驚、不快和不解:「我問女兒在學校裏老師講乜嘢,佢話唔記得,只記得警棍、催淚彈、胡椒噴霧……」他懷疑校方有明確政治立場,「課程唔係要中立咩?」更質疑有關老師為何要年紀小小的幼童繪畫佔中題材,擔心是藉以灌輸偏頗的政治立場。

香港聖公會東涌幼兒學校校長卓金圓解釋,該校就佔中行動並無預設政治立場,學校只安排學童在早會上為佔中事件祈禱,校內老師則讓學童透過畫畫抒發對佔中的情緒。

校方稱學童自行釘黃絲帶
她指該校每個課室均設有藝術區,放置不同的美術素材供學生畫畫時自由取用,包括畫紙、不同顏色的絲帶、樹枝等,結果確有學童完成畫作後,自行在畫作上釘上黃色絲帶,但亦有學童釘上粉紅色絲帶。她重申,老師會尊重學童的創作。

20141031 - 懷孕25周 切除扭曲輸卵管後患肝炎 準媽媽求肝救兩命

標題:懷孕25周 切除扭曲輸卵管後患肝炎 準媽媽求肝救兩命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青梅竹馬兩口子新婚不足一年,原本明年情人節迎接小生命降臨,豈料懷孕25周的鍾太,10日前因腹痛求醫,發現竟是輸卵管嚴重扭曲腐爛,要緊急切除,手術後其肝酵素竟又突然急飆升,病況危急現於深切治療部留醫,一旦肝昏迷便要移植肝臟保命。丈夫談到愛妻慘況不禁拭淚,他與親人齊呼籲B型和O型血的有心人捐肝,助年輕媽媽及胎兒渡過難關。
記者:郭美華 姜偉康 梁瑞帆

在金行當銷售員的26歲女事主鄭春艷,與同齡丈夫鍾振輝是小學同學,相識已15年,4年前開始拍拖,去年11月結婚,今年4月鍾太有喜後,兩夫婦滿心歡喜,每逢放假都一起添置嬰兒用品,更向雙方家長借錢準備買樓,鍾太預產期為明年2月14日情人節。

曾注射子宮擴張劑保胎
豈料至10月21日,懷孕25周的鍾太突然感到右腹劇痛,其後留醫屯門醫院,至24日劇痛更延至整個腹部,醫生懷疑她盲腸炎,其後進行全身麻醉作微創手術檢查,發現原來是右邊輸卵管嚴重扭曲,更因「冇血到」致輸卵管腐爛,於是即時切除。手術後醫生一直為她注射子宮擴張劑保住胎兒,當時鍾太仍精神,一家人原以為已捱過難關。
但至29日凌晨1時,鍾先生突然接獲醫院通知,指其太太肝酵素飆升至高達6,000,凝血指數比正常高6倍,容易流血不止,情況危急。鍾太翌日轉送往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
鍾太的主診醫生為瑪麗醫院肝臟移植科顧問醫生竺兆豪,他指鍾太目前情況雖然暫時穩定,但仍屬嚴重肝炎,病情發展難料,呼籲其家人盡早找到合適活肝及作好準備,使到一旦出現肝昏迷危險情況時,可即時做手術換肝。

急須B或O型血人士捐贈
鍾太是B型血,鍾先生則是AB型血,無法捐肝,鍾太的兄姊又是乙肝帶菌者,男女雙方父母因為長期病患和年老,全都不適宜捐肝,目前暫時只有鍾太的堂姊血型脗合,但要先通過身體檢查。
鍾先生苦無對策,受訪時感人生無常,雙眼通紅,他含淚說:「原本已經買咗滿屋嬰兒用品……𠵱家都唔知點算……」太太在醫院與病魔搏鬥,作為丈夫的他決定不回家,更辭去裝修工作,專心照顧太太,與她一同與病魔戰鬥到底,腹中塊肉雖是兩人愛情結晶,但鍾先生慨嘆能否保住已非首要考慮:「我哋會順其自然……有心理準備BB可能早產。」
鍾母亦指:「寧願保住個大人!」鍾先生請求B型或O型血的有心人考慮捐出部份活肝,助他們度過此劫。

20141029 - 初生嬰勿過早做水中運動

標題:初生嬰勿過早做水中運動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BB未學行卻先學游?近年坊間愈來愈多BB水療中心,標榜水療運動可促進BB的腦部及肌肉發展,令不少家長趨之若鶩。威爾斯親王醫院一級物理治療師柳家祺表示,雖然目前尚未有科學研究說明兒童進行水療運動的年齡限制,但同樣沒有充足證據顯示有關運動是BB成長階段所必需,故家長事前應小心衡量及選擇。

他提醒家長若希望參加BB水療班,最好待嬰兒六個月大,因為屆時嬰兒的頸部及背部肌肉發展成熟,肌肉有一定程度的力量挺直,再加上承托頸部的水泡,相信可減低遇溺或受傷風險。

家長勿盲目跟潮流
他又建議家長不要盲目跟從潮流,在選擇坊間舉辦的水療班前,要先留意機構提供的水池是否衞生,例如泳池有否定期消毒及清潔,因初生嬰兒的身體抵抗力弱,若水質不潔,容易有皮膚病或受感染風險。

家長亦須查詢機構職員是否有足夠訓練,及留意承托BB頸部的水泡大小,避免發生意外。

20141029 - 水療訓練刺激肌肉感官

標題:水療訓練刺激肌肉感官
報章:東方日報4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水療不只是鬆弛神經的生活享受,更確實具治療效果。患有發展遲緩的兒童在肢體、語言等能力發展方面較同齡兒童為慢,除了傳統的物理治療外,或可透過水療相輔相承。威爾斯親王醫院一級物理治療師柳家祺指,水療利用水的浮力及阻力等特性,鍛煉肌肉及身體平衡力,又能刺激感官,可促進兒童發展。他強調,水療要因應病情需要和先由醫生評估,並非所有病人都合適。

水療屬物理治療一種,除了用於治療痛症,亦有應用到發展遲緩、肌肉萎縮症、自閉症或曾接受骨科手術等的兒童。

因應病情 需由醫生評估
柳家祺稱,發展遲緩的兒童因遺傳或環境等因素,導致大小肌肉、感覺接收等發展較同齡兒童慢,出現身體平衡差、手眼不協調、說話能力弱等問題,有患病兒童滿一歲時仍不會行路及說話。病童一般會接受傳統的陸上物理治療,若效果不顯著,醫生會評估病童是否適合水療輔助,加強肌肉及感官訓練。

水療會安排在水溫介乎攝氏廿八至卅五度的暖水池進行,有利血液循環,加上治療師的手法治療,可提升兒童的關節活動幅度,有助放鬆肌肉及舒展關節,較易做出各種伸展動作,例如踢腿、深蹲等。而借助水的張力及阻力,可鍛煉肌肉力量及改善平衡力;水的浮力能承托身體重量,比起在陸上更能輕鬆做出不同動作。

柳家祺稱,對兒童而言,水療較陸上物理治療有新鮮感,他們容易投入及聽從治療師指示。

病童學兩年 可自行走路
惟治療過程難免有重複性動作,兒童耐性亦有限,柳透露,治療師要加入遊戲元素,又會利用彩色浮棒、水球等道具吸引其注意。治療期間父母須陪同子女落水,有助減輕兒童的不安情緒。

六歲的芊莩患有發展遲緩,步行及說話能力較弱。芊莩爸爸說,女兒因染色體有問題,小肌肉力量較弱,步行及身體平衡力很差,步行三百至四百米已感疲累,常要人抱,到公園玩滑梯亦要別人抱上梯級。她做水療運動兩年後,肌肉力量有所提升,現時可自行走路,而且「玩水」較傳統物理治療有趣,她的投入度也較高。

20141029 - 全日制幼園無學費全免

標題:全日制幼園無學費全免
報章:太陽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專責研究十五年免費教育的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將於明年中向教育局提交終期報告。消息透露,委員會正研究增設不具約束性兼拒列教學年資薪級建議的幼師薪級表,資助薪酬額按全港幼師薪酬中位數及師生比例釐定,料每名幼師資助約二萬一千多元;又建議幼稚園管理層學歷達至大學學位化;但全日制及長全日制非牟利幼稚園學費料不獲全額資助。有幼稚園業界批評,有關薪級表模糊不清,更擔心政府資助不足,反令家長需繳付差額或雜費,最終未能做到學費全免。
現時全港有約九百間幼稚園,當中約七百間為非牟利幼稚園。教育局計劃落實免費幼稚園教育後,資助模式將由現時以學券計劃資助家長,改為資助參加學券計劃的非牟利幼稚園。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正草擬諮詢文件,料今年底推出。
管理層趨學位化

消息人士透露,委員會重點研究回應幼稚園業界訴求,包括為幼稚園校長、副校長、主任、副主任及教師增設具彈性的薪級表,供業界參考,但薪級表建議只按職級而非按幼師年資設定,讓幼稚園按幼師的學歷或專業技能彈性調整薪酬。委員會亦建議提升幼稚園管理層的資歷,除原有要求校長職級須具備學位資歷外,正考慮要求副校長及主任職級均需學位化,幼師則傾向維持教育文憑學歷。
至於幼師薪酬資助模式,據悉,委員會建議按現時全港幼師薪酬中位數,以及按一比十五的師生比例,向幼稚園撥款資助。現時幼師起薪點約為一萬五千多元,頂薪為二萬八千多元,即分別相等於政府總薪級表的第七點及第十八點,即薪酬中位數大概為二萬一千多元。幼稚園可自行按幼師表現或年資制訂薪酬。
對於家長最關心的學費資助,委員會傾向全數資助半日制非牟利幼稚園的基本學費,但不包括雜費,至於全日制及長全日制非牟利幼稚園,除獲得半日制的基本學費資助外,亦會獲發放額外津貼,但預料全日制及長全日制不能做到「學費全免」。
非牟利幼兒教育機構議會主席曾甘秀雲批評,建議中的薪級表模糊不清,未有清楚列出幼師按年資遞增的薪酬調整,未有保障幼師的專業發展前景,擔心難以吸納新血及挽留人才。她更擔心,當局資助學費不包括雜費,又不傾向全額資助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幼稚園學費,最終或進一步加重基層家長負擔。
香港幼稚園協會會長唐少勳則贊成增設彈性幼師薪級表,「起碼喺制訂幼師薪酬有參考方向,有市場指標,而幼師薪酬亦可與學歷、年資及表現掛鈎。」但她擔心政府資助不足,希望當局容許幼稚園在提出合理理據下,可額外向家長收取雜費如膳食費、茶點費、冷氣費等,以彌補恒常營運開支。

20141027 - 西九擬辦兒童節 散播藝術種子

標題:西九擬辦兒童節 散播藝術種子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藝術發展局合辦本地藝團領袖人才海外考察及培訓計劃,資助五名藝術家到海外考察,未來為西九出謀獻計。其中一名藝術家來自兒童劇團,到歐洲了解當地兒童劇院運作,西九管理局表示,西九文化區雖然無計劃設立專屬的兒童劇院,但會辦兒童藝術節,培養新一代觀眾。

英兒童劇院暑假辦合家歡節目
大細路劇團藝術總監兼劇團經理林英傑在暑假期間到過英國和法國,他說一直希望在港辦兒童劇院,於是到當地考察兒童劇院如何運作,「溫布頓有個兒童劇院,規模好細,只得三百個座位,喺暑假舉辦兒童節,有好多合家歡節目,大人門票約十英鎊,小朋友免費,吸引好多家長帶埋子女遠道而來,一開場,小朋友都好留心欣賞節目。」

林英傑續稱:「英國幾乎每個社區都有劇場,佢哋認為起多個劇場,就可以起少個監獄,因為可以將迷失青年帶入藝術氛圍!」西九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說,與業界討論多年,西九文化區未必需要兒童劇院,但會以兒童藝術節或其他形式呈現出來,到時會再與業界商討。

舞蹈家楊春江則分別到訪歐洲六個城市參加不同舞蹈節,以及到韓國首爾考察場地,「歐洲的舞蹈節好大型,好有歷史性,韓國則好想好快見到效果,所以試好多不同事物,比較冒險和實驗性,兩面都有可取的地方。」他又說,歐洲舞蹈家都組成強大的網絡,互相交流,他們希望香港舞蹈家也可以加入。

明年將建珠三角藝術交流平台
西九藝術發展主管(舞蹈)陳頌瑛表示,西九明年中會建立珠三角的藝術製作人平台,不止是舞蹈,還包括其他表演藝術,到時會舉辦會議和工作坊等,互相交流,之後更會將平台擴展到亞洲。

西九與藝發局合共斥資一百八十萬元,資助五名藝術家到海外考察,茹國烈形容:「這是打破以往藝術家向當局提交建議書,然後等審批的做法,雙方關係更加立體。」五名藝術家稍後會出席兩場分享會,與業界分享考察經驗。


標題:資助五藝團領袖西九海外取經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為了加強人才培訓,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聯同藝術發展局合辦海外考察計畫,斥資一百八十萬元支持五名本地藝術家和行政人員前往歐美和亞洲各地取經,除了開拓個人視野,參與者又同時擔任西九文化區「顧問」,運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完善文化區規劃。

戲曲中心、M+視覺文化博物館,以及大公園等設施相繼動工,硬件工程如火如荼,西九管理局同時默默推動各項軟件項目,包括在二○一三至一五年與藝發局合辦名為「本地藝團領袖人才海外考察及培訓計畫」,資助五名本地業界代表進行海外交流。

五人分別來自劇場、電影和舞蹈界別,按自身興趣和經驗分別前往世界各地進行個人考察。

其中獨立編舞家楊春江先後到訪法國、荷蘭和韓國,接觸來自不同體系的藝術機構,「歐洲相對成熟,發展歷史比較悠久,很多機構已有一套成形制度,相反韓國最近十多年發展迅速,與香港文化狀況亦較接受,兩地整體脈絡都不一樣」,他指出,法國當地部分舞蹈中心是由不同編舞家獨立領導,令營運更加人性化,「取向風格各有不同,而非推行中央政策,要求大家一同遵守。」

大細路劇團創辦人兼經理林英傑則到英國多個兒童劇場進行交流,了解過當地不同兒童劇團的創作和營運模式,他表示,外國經驗顯示,擁有專屬場地之後,儘管有助解決場地不足問題,但是營運挑戰仍然很大,「兒童劇對環境要求高,劇院愈小,觀眾愈近,效果可能愈好,但是劇院太小的話,藝團和場地收入,其實並不理想。」

今次計畫特別重視雙方互動,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形容,參與計畫的業界就是文化區的「眼睛」,「計畫一方面協助業界代表增進知識、開闊視野,另一方面他們亦是文化區的顧問,會為項目出謀獻策,觀察並反映世界潮流和最新發展。」

完成考察培訓後,管理局團隊會立即聽取參與者的分享,看看有何政策和措施可以參考和引入,「例如兒童戲劇,雖然文化區並無一所專屬場地,但是世上不同發展方式很多,包括設立兒童戲劇節等等」,茹國烈補充,文化區一直期望和業界保持更親密、更互動的關係,今次亦是良好示範,「我們期望業界意見和聲音,能夠真正走入制度之內。」


標題:西九資助海外考察 藝術家有啟發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於明年中將舉辦製作人會議,邀請約20名大中華及珠三角的藝術界製作人來港,與本地製作人交流,鞏固雙方的合作網絡。獲西九管理局及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到韓國考察的本地著名舞蹈家楊春江指出,韓國與日本製作人協議,讓兩地表現出眾的舞蹈團到對方的舞蹈節表演,令工作不斷,值得本港借鏡。
西九管理局藝術發展主管(舞蹈)陳頌瑛指出,明年5月將舉行製作人會議,邀請約20名大中華及珠三角的戲劇、舞蹈及跨媒體等製作人來港,進行閉門會議及參觀本地製作人的工作室,又設公開論壇,讓公眾表達意見。「希望打破現有製作過程的框框,本地藝術家一直因資助的局限,幾個月須完成作品,過程單打獨鬥。」

日韓舞團交流 港可借鏡
四度獲香港舞蹈年獎的楊春江,除獲資助於去年中到訪法國及荷蘭等歐洲城市外,今年中亦到訪韓國兩個月,參觀獨立製作人策劃的舞蹈節。他舉例指有韓國舞蹈節製作人不僅鼓勵當地實驗性質的舞蹈團上陣,更有機會與日本製作人合作,邀請對方派出團隊,雙方更協議表現出色的團隊可在對方日後的舞蹈節亮相,「至少一半實驗性質的舞蹈團有下一個job(工作)。」他認為本地藝術家正爭取資源發展,日韓鞏固合作網絡的做法值得本港借鏡。

港設兒童劇院 稱時機未到
同獲資助的資深兒童劇場工作者、大細路劇團藝術總監林英傑則到英國參觀兒童劇院,包括到位於溫布頓的Polka Theatre欣賞「BB Show」,「全場都是一、兩歲的嬰兒,但大會開場時仍關燈,小朋友雖然喊,但仍很專注。」他指有當地觀眾特意駕車前往,反觀香港觀眾經常嫌場地遠,「例如西灣河文娛中心,明明中心位於地鐵站旁」,故認為本港設兒童劇院的時機未到。
西九管理局與藝發局去年起撥款180萬元,合辦「本地藝團領袖人才海外考察及培訓計劃」,除楊春江及林英傑獲資助,進劇場藝術總監紀文舜、好戲量主席賴恩慈和香港話劇團節目主管梁子麒亦獲資助。

20141027 - 少數族裔被遺忘問題累積嚴峻

標題:少數族裔被遺忘問題累積嚴峻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基層人微言輕,新任融樂會總幹事張鳳美眼中,少數族裔更屬輕中之輕。多年來走訪烏干達等發展中地區「落手落腳」作前綫支援,回港後她卻發現本港福利政策原來亦是「發展中地區水平」,完全無長遠計畫,少數族裔問題更因累積而愈見嚴峻。

前融樂會總幹事王惠芬為少數族裔打拼十數載,終於退下火綫,「接棒」的張鳳美自言深明新移民和少數族裔的感受。現年四十八歲的張鳳美,八四年隨家庭移民加拿大多倫多,在魁北克蒙特婁的大學工程系畢業後,因只懂簡單法文,無法找到工程工作,「我感受到語言是很大障礙,對人講英文比起你是外籍人士更受歧視。」

之後,她在紅十字會做義工,並完成水利工程碩士課程,「我想幫弱勢社群或被忽略的人們,而且要落手落腳去幫」,於是她到了烏干達、非洲東北部厄立特里亞等,明白每個地方的人有自己的文化、智慧,只要明白他們的根底問題後扶他們一把就可以。

但心裏毋忘八九年「六四」,毋忘貢獻本土,於是,○八年時她獨自回港,留下丈夫及兩子在加國。本以為香港是已發展地區,回來後卻發現本港福利政策仍屬「發展中地區水平」,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制度不完善令窮人永無翻身,當中以少數族商最被人遺忘,往往只流於文化嘉年華等活動,有關的政策倡議少之又少。

在樂施會工作期間,到過印尼、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地,她前年認識王惠芬,認為融樂會一直關心一班被遺忘的人,「欣賞王惠芬多年來推動少數族裔權益,但政府對少數族裔的支援僅得寸進,社會歧視依舊,仍有很多少數族裔不獲發香港護照、無法開銀行戶口,少數裔仍然不覺得是香港一分子」。

她表明,上任後會致力改善少數族裔的中文教育和消除歧視,「錯過了一年,就有另一批小朋友受影響,所以要與時間競賽,因為每一年都是一代人」,她指回顧八十年代與現今的少數族裔處境,認為今天少數族裔面對的問題更形嚴峻,早前《施政報告》縱然有提出在幼稚園及學校為少數族裔作出援助,但僅流於一筆過撥款,並無長遠計畫,框架亦很片面。

20141025 - 空氣污染或致兒童自閉症

標題:空氣污染或致兒童自閉症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空氣污染禍延下一代,美國有研究發現,空氣污染物鉻及苯乙烯的水平增加,與兒童自閉症有關連。專家相信,仍在母體內的胎兒至出生後首兩年的幼兒,吸入空氣污染物後的損害最大。現時平均每六十八名兒童便有一名兒童有自閉症,患病兒童的社交能力較差及溝通能力出現問題。

過去二十年,全球確診自閉症的兒童大增八倍,專家認為除了公眾對自閉症的認知增加引致求診率上升之外,亦相信環境污染物或基因轉變都是致病因素,但需更多研究證實其關係。

鉻及苯乙烯疑元兇
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衞生學院調查了二百一十七個來自賓夕凡尼亞州西南部的家庭,當中包括有自閉症兒童的家庭。研究人員會根據國際空氣污染物的評估準則,記錄受訪者有否接觸三十種足以導致內分泌失調或影響神經功能的空氣污染物。結果發現,當幼童尚在母體內或於出生後首兩年,暴露於較高水平的鉻或苯乙烯,患自閉症的機會高出一點四倍至兩倍,有關研究已在美國氣溶膠研究協會年會發表。

20141024 - 出生季節定性格 夏天B情緒化 冬天B脾氣好

標題:出生季節定性格 夏天B情緒化 冬天B脾氣好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BB何時出世足以影響性格?匈牙利有研究發現,夏天出生的嬰兒情緒較波動,易大起大落,秋天出生的嬰兒則較少有抑鬱徵狀。負責研究的專家從生物化學實驗看到,季節轉變足以影響腦部用作控制情緒的單胺類神經遞質。

單胺類神經遞質影響
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有科學家進行長時間研究,分析評估四百名男女的性格,再對比他們剛出生後一年的性格評估紀錄。結果發現,夏季明顯「出產」較多情緒常大起大落的BB;性格傾向過度樂觀的受訪者,通常在春季及夏季出生;冬季出生的則較少會脾氣暴躁;秋天出生的受訪者較少有抑鬱徵狀。有關研究已在歐洲精神神經藥理學會公布。

負責研究的專家指,人體面對不同季節時,產生的單胺類神經遞質,如多巴胺或五羥色胺的分量都有轉變,足以影響控制情緒的能力,相信目前除了基因或環境因素外,季節也會影響性情。有關研究更嘗試分析國際名人的性格,例如英國劍橋公爵夫人凱瑟琳出生於一月九日,若按研究所推斷,她可能是個性格隨和、較少脾氣暴躁的人。不過,現時仍未有完整機制解釋季節轉變與個人性格的關係,研究人員下一步將透過研究基因標記,找出兩者的關係。

20141022 - Hip Hop 當運動 五歲舞者不求獎

標題:Hip Hop 當運動 五歲舞者不求獎
報章:晴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學習講究台風、載歌載舞的K-pop,能滿足小朋友的表演慾。五歲繆昀希(Charlotte)去年與四位專業排舞師組成「Hong Kong POP」,參加韓國舉辦的比賽,其後更憑可愛表現獲韓國人氣電視節目《Star King》邀請作表演嘉賓。
小妮子的跳舞老師,啤啤熊藝術中心舞蹈總監Bo Sir笑謂,一小時的節目共綵排了八小時,對小朋友是很大挑戰。「她累了便讓她睡半小時,也準備了一箱零食,預備她情緒波動作安慰。Charlotte那天要與同是四歲的小舞者挑戰,故要即場學習四隻舞,作為大人,我也很佩服她的耐力。」
不怕拉筋苦
Charlotte三歲半已跟Bo Sir學習,他笑謂最深印象是小妮子觀察力強,對跳舞早已有鬥心,也肯下苦功學拉筋。Charlotte練習時也愛指導老師拉筋動作,Bo Sir的一字馬沒貼地,她便大聲叫他注意不能讓中間位漏了個大洞。她更愛表演用單腳貼在鏡上、整個人垂直拉出一字馬,笑說這叫一字馬變種,名為「沖天炮」,「是我自己發明的動作。」
Bo Sir謂很多幼兒怕拉筋,媽媽們見到孩子上堂因拉筋而喊,便建議他不要教,但拉筋是學跳舞的基本功。「Charlotte的身體左右是不同步發展,她左邊較強,例如拉一字馬右腳會痛,打觔斗也是打左邊順一點,但她的長處是肯挑戰自己的弱點。她在家會兩邊平衡練習,有次成功練到右邊側手翻便馬上錄給我看,這份鬥心不是人人有。」作為資深舞者又是老師,他謂跳舞是運動,如跑步、游泳一樣能助幼兒發展身心,有些家長認為跳舞太花時間,但孩子能熱愛、享受其中才是重點。
媽咪的胎教
Charlotte的媽媽Peggy懂拉丁和社交舞,她笑謂囡囡五個月時她仍在跳舞,一邊跳一邊感受到BB在肚內也很快樂。囡囡兩歲時,聽着《花鼠明星俱樂部》的歌會模仿舞步,Peggy感到她有跳舞天份,開始為她物色Hip Hop課程,因而找到Bo Sir。「他對孩子很有耐性,會看他們喜歡甚麼作引導,最重要是會教孩子拉筋技巧。」Charlotte同時也在學芭蕾舞,媽媽沒有預計女兒會學到幾歲。「跳舞可以訓練整個人,又可以識到很多朋友,我當跳舞是運動,不會要求孩子拿甚麼獎項。」

20141020 - 調查指65%學童無做護脊運動

標題:調查指65%學童無做護脊運動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電子產品充斥學童的學習生活,長期使用或姿勢不當,會對脊骨構成影響。有政黨調查發現,逾四成家長指子女使用電子產品時不伸展腰、頸膊等,更有一成學童曾感腰痠背痛。調查又發現,逾六成半學童無做護脊運動。負責調查的政黨建議,父母以身作則,避免在子女面前使用電子產品或上網打機。

用電子產品 少伸懶腰頸膊
民建聯在今年九月以問卷方式,訪問約二百名小學生家長,以了解學童使用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情況。所有受訪家長均表示,學童每日都有使用電子產品,當中六成學童每日使用超過一小時,高達半成學童每日花四至六小時在電子產品身上。學童多使用電子產品觀看卡通片,其次是打機及做功課。

逾四成受訪家長又指出,學童在使用電子產品期間,不會伸懶腰及頸膊。逾半家長指出學校過往無舉辦講座或教導學生正確坐姿,逾六成半學童無做護脊運動,僅兩成學童有做護脊運動。

民建聯表示,有醫學報告明言青少年持續使用智能電子產品逾兩小時,便會產生肌腱勞損的痠痛徵兆,而經常活動有效減低長期姿勢不當引致的重複性勞損,建議父母以身作則,避免在子女面前使用電子產品或上網打機,且多與子女溝通,避免子女長期使用平板電腦及手機,並多與子女外出活動,享受家庭樂。

20141018 - 6歲女誤服美沙酮 父被控疏忽

標題:6歲女誤服美沙酮 父被控疏忽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服用美沙酮戒毒的中年綜援漢,涉把美沙酮帶返家中並藏於雪櫃,其6歲女兒疑不慎服下,需送院治理,其後院方更在她的血液內驗出毒品。綜援漢被控一項「對所看管兒童虐待或忽略」罪,昨在觀塘裁判法院提堂,暫毋須答辯,獲准保釋候訊。
美沙酮藏家中雪櫃
根據控罪,陳姓被告(52歲)涉於今年7月22日在黃大仙上邨寓所內,對6歲女事主故意虐待或忽略,令她受到不必要的健康損害。主任裁判官練錦鴻將案件押後至12月12日,待控方索取法律意見,其間被告獲准以現金3000元保釋,其間不得接觸事主等控方證人、不准踏足黃大仙上邨及不可離開香港。

20141018 - 兒童精神虐待遭忽視

標題:兒童精神虐待遭忽視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前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昨日出席研討會,指社署今年首半年接獲426宗虐兒個案,當中,很多單純精神虐待個案未被察覺或舉報,籲港府應參考英國今年中推出《嚴重罪行草案》,俗稱「Cinderella Law」(灰姑娘法律),以有效處理單純兒童精神虐待個案。
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參事江樂士稱,今年首半年的426宗虐兒個案中,雖然只有4宗涉及精神虐待,數字較低,但反映有很多個案未被察覺或舉報。
現時本港處理虐兒罪行的法律主要是《侵害人身罪條例》第27條「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和第39條「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若以有關罪行檢控精神虐待個案,會舉證困難。今年6月英國公佈俗稱灰姑娘法律的草案,用等同對待身體虐待的態度處理精神虐待個案,檢控涉案者,他認為港府應考慮修訂。

20141018 - 過度催逼子女 家長或涉精神虐待

標題:過度催逼子女 家長或涉精神虐待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怪獸家長過度憂慮年幼子女輸在起跑線,安排子女參加過多學習及課外活動,超出子女的可承受範圍,或已屬精神虐待。防止虐待兒童會指出,今年首半年雖只有四宗精神虐待兒童個案,但相信是冰山一角,形容家長漠視兒童的情緒需要、過度壓迫兒童與羞辱、驚嚇兒童等均屬精神虐待,如有家長安排十三個月大兒子上面試班,已屬過火踩界行為,呼籲家長按子女能力安排學習活動。

嚴重者可能有自殺念頭
防止虐待兒童會昨舉行跨專業研討會,多名專家探討本港精神虐待兒童的情況。該會總幹事何愛珠表示,精神虐待令兒童心理受創,窒礙身心發展,社會福利署去年共接獲十六宗精神虐待兒童個案,但她認為數目不止於此,「唔好以為淨係鬧呀、唔理個細路先係精神虐待,要個幾歲小朋友做十幾歲先做到嘅嘢,佢承受唔到,一樣係精神虐待」。

遭受精神虐待的兒童可能出現行為倒退,如遺尿、學業成績轉差等問題,亦會令智力、情緒及社交方面發展遲緩,嚴重者更可能傷害自己或有自殺念頭,何愛珠促請家長留意子女情緒,按子女興趣及能力安排適當的遊戲及學習活動;她亦促請政府關注兒童及家長需要,為家長提供支援及輔導,保護兒童健康成長。

上半年接獲逾四百個案
今年首六個月,社署共接獲四百廿六宗虐待兒童個案,當中身體虐待及性虐待分別佔二百及一百四十七宗,精神虐待僅佔四宗,有與會專家認為有關數字未必可反映真實情況,因精神虐待難以被證實及定罪,相信有不少個案未被識別,故促本港參考英國修訂相關保護兒童法律,跟進兒童被精神虐待的問題。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陳沃聰指,不少兒童目睹家庭暴力事件後,心理承受嚴重創傷,「見到父母打打鬧鬧,兒童心理發展都有影響」,認為應考慮把虐待兒童定義擴闊至涵蓋兒童目睹家暴,並對該些兒童作適當跟進和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