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0 - 工廈兒童練劍場與危險品倉同層 本報上周查察 地署昨納行動名單

標題:工廈兒童練劍場與危險品倉同層 本報上周查察 地署昨納行動名單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地政總署昨公布首輪執管的違契及涉危險品庫工廈名單,由7月中公布的6幢突增至11幢工廈,新增目標包括本報上周查察時發現的一幢違契工廈,地署上周收到本報查詢後,昨將之納入首輪行動。該幢大圍安豪工業大廈的3樓有腐蝕性物料倉庫,記者直擊同層有多名兒童受訓的學童劍擊場,以及供租用的派對場地等違契單位,構成安全隱患。

消防處回覆查詢時證實,該處於8月巡查安豪工廈,在不同層樓發現懷疑有單位涉及更改樓宇用途,已將有關個案轉介相關部門跟進。
位於大圍安豪工業大廈
本報透過公開資料守則,取得消防處的「持牌危險品倉庫的工業大廈資料」,發現現時全港共有近200個持牌危險品倉庫,大部分位於機場和離島、元朗及屯門等單幢貨倉,另有持牌危險品倉庫分佈在約60幢分層工廈,即其他樓層單位可涉不同用途。
本報查察下發現,另有未被列入發展局在7月中公布的6幢首輪行動名單的工廈,同符合「公眾人流」和「涉及危險品牌照」條件。
本報發現,在約35年樓齡的大圍安豪工業大廈3樓,3G單位為「活奇能貿易有限公司」,屬持牌的第3類(腐蝕性物質)危險品貨倉。該層有12個單位,由一條走廊貫穿;3J室則為「一窩瘋」派對場地,提供租用的派對房間,與危險品庫相距約25米。
同層派對場疑僭建閣樓
記者佯裝顧客進入「一窩瘋」,發現場內有兩個派對房間,其中一間大房門口旁有樓梯通往閣樓,該閣樓約高1.6米,擺放了乒乓球枱和桌球枱;樓下設有卡拉OK和麻將玩樂設施,惟在屋宇署圖則並無見到該閣樓,涉嫌僭建。
職員稱,大房可容納25至30人,客人通常於晚上6時至10時到場,也有部分客人會逗留至凌晨,而每當有人訂房,「一窩瘋」都會有職員留至客人離開。本報事後向「一窩瘋」負責人查詢有關違契事項及涉嫌僭建閣樓情况,負責人對所有查詢均表示「不清楚」,但表示本月有地政處人員到來巡查。
劍擊場:有貨有倉放在這裏
同層3K單位為「ByJOSS劍擊‧比賽訓練中心」,記者登門查詢時由一名正在練習劍擊的學童開門,場內有10多名學童在練習,並有兩名家長在場。記者事後向「ByJOSS劍擊‧比賽訓練中心」負責人電話查詢,指根據安豪地契,列明各單位只准作工業或倉庫用途,劍擊場有違契之嫌,負責人則回應:「你說我們公司違反了地契,(但)我們有貨有倉放在這裏,有什麼問題?」該負責人重申「ByJOSS」是賣劍擊用品和到學校授課。3F單位則是基督教安輔美林堂教會。
危險品倉:屬清潔劑原料
「活奇能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太表示,「安豪幾時有,我們便幾時有,我們的危險牌不是屬於危險物品,而是清潔劑原料,沒有揮發性的自家配方」,她指申請危險品牌照要經過嚴格的消防條例,難以申請,故也不考慮搬遷。林太指知道同層有單位出現違反地契情况,「又有小朋友走來走去,星期天又有人唱歌,不過不太擔心(與危險品同層),他們識得走動的」。
消防顧問梁錦得稱,危險品倉庫一般都是以「先到先得」方式批予牌照,消防處在處理危險品倉庫牌照申請時,已考慮到對附近人士構成的危險。其他後來設立的商業活動,不應與危險品倉庫共存,而危險品倉一般消防風險高,如有人在周邊作商業活動,容易造成人命傷亡。

20160830 - B女困保時捷 消防破窗拯救

標題:B女困保時捷 消防破窗拯救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外籍婦人昨晨駕駛保時捷四驅車,載同數月大的女嬰及一隻小狗到深水灣泳灘遊玩,她抵埗下車後車門突然反鎖無法開啟,女嬰及小狗被困車內,消防員接報到場將車窗剪開救出女嬰及小狗,有驚無險。

落車自動反鎖 洋婦求救
涉事保時捷為Cayenne S型號,2008年出廠,售價約130萬元。昨晨9時許,外籍女事主駕駛該保時捷,載着女嬰及小狗到深水灣,其間她在咪錶位泊車後下車,未及抱出女嬰及小狗,車門突反鎖。她無法開啟車門,連忙向其他駕駛人士求救。市民王先生當時在現場泊車,他引述女事主突敲其車窗要求協助,當時女嬰被困保時捷後座,而小狗則在前座。王先生指當時保時捷未熄匙,於是報警。約15分鐘後,警員及消防員相繼到場,消防員在司機座的玻璃窗貼上膠紙,然後剪開玻璃,再伸手入車廂順利打開車門,先後救出小狗及女嬰。女事主即時上前將愛女一抱入懷,面露歡顏。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指,現時部份車輛中央鎖系統會在司機離開車廂後自動倒數10至30秒後反鎖車門,即使未有取走車匙亦然,以防有司機忘記關門;甚至有車款會自動關上未關好的車窗。

20160830 - 父母與司機寒暄後 平治輾斃歲半童 打個招呼 痛失愛兒

標題:父母與司機寒暄後 平治輾斃歲半童 打個招呼 痛失愛兒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元朗南坑村昨發生罕見奪命車禍,一名年僅歲半剛學行不久的男童隨父母行經村口時,父母走前與正坐在一輛平治四驅車上的相熟街坊打招呼,離開時一時忘記拖着兒子,街坊其後開車未有察覺男童正站在其右邊車身旁,結果扭軚將他撞倒並捲入車底,救出時奄奄一息,經送院搶救5小後終告不治。肇事街坊涉危險駕駛引致他人死亡被捕。
記者:徐雲庭 張家豪

慘死男童姓鄧,乳名輝仔,與父母及10歲兄長同住大樹下西路南坑村一村屋。據悉,35歲鄧父為新界原居民,曾任中港貨車司機,早年因中風致行動不便,近年在家休養。
昨下午2時許,輝仔跟父母外出回家,至南坑村對開空地時,父母見56歲姓李村民坐在黑色平治四驅車上,準備開車離去,於是趨前與李打招呼,其間鄧父忘記拖着輝仔。雙方寒暄之後,兩夫婦行入村內,李則倒車後再向前扭右軚準備掉頭出村,不料輝仔原來正站在其右邊車身近前轆位置,車身駛前即將他撞倒。
當時陳先生正在其私家車內等人,目擊意外馬上響號及高叫:「撞到細路仔呀!」鄧氏夫婦聞言轉身查看,赫見輝仔被捲入車底倒在近車尾位置,渾身鮮血昏迷,驚呼:「你撞到我個仔喇!」

母含淚抱200米等救護車
李大驚停車及報警,輝仔在母親陪同下由救護車送院搶救,鄧母心如刀割,情緒激動痛哭:「仔呀,阿仔呀!」醫生發現輝仔傷勢嚴重,身體多處骨折,由博愛醫院轉送屯門醫院搶救,惟5小時後至晚上終傷重不治。親友趕赴醫院見輝仔最後一面,鄧母離開病房時傷心不已,由親友推着輪椅送她離開。警方相信輝仔因身形矮小,而肇事平治四驅車車身高,令司機一時疏忽未有察覺而造成意外,警方事後以涉嫌危險駕駛引致他人死亡將肇事司機拘捕。
目擊者陳先生憶述,重傷男童由母親抱起時,渾身鮮血已無反應,母親將他抱到200米外的緻富花園外焦急等候救護車,其間淚流滿面,責怪丈夫沒好好看着兒子。
街坊對輝仔遇車禍均表傷心,指輝仔長得又肥又白,正在牙牙學語,非常可愛;近期見他懂得行路,但走得不太穩,平日要父母拖着,對今次意外感難過。


倒後鏡有盲點
歲半男童輝仔慘死輪下,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指出,事件中肇事司機及男童父母皆有責任,由於男童年幼矮細,該款平治四驅車車身較高,右邊倒後鏡未必能望到小童經過,司機應伸頭出車窗看清楚才開車;作為父母亦不應任由小童在有汽車的地方行走。

專家倡開車前探頭望
李耀培稱車內的司機主要靠兩旁倒後鏡觀察左右兩邊情況,但車身較高的汽車,倒後鏡未必看清較低位置,俗稱盲點,往往因此而生意外,所以司機應該不嫌麻煩,開右車窗探頭出去,確定沒人經過才踩油駛前。他認為司機在甚麼時候都應保持警惕,多點留意才能小心駛得萬年船。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工程系馮敏強工程師表示,現時一般私家車的車尾設有泊車提示器,當感應到車尾有障礙物會發聲提示,而一些新款的高檔次汽車更會在車身周圍設多個攝錄鏡頭,實行360度全方位監察車身周圍,當發現有物件接近時便會發聲示警,並會顯示視像畫面提醒駕駛人士。但他強調,這些科技產物縱使多先進,也只是輔助性質,最重要還是要駕駛人士時刻保持小心,才能避免意外。


標題:偕母屋外空地玩耍 歲半童喪鄰居輪下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元朗南坑村昨發生罕見奪命車禍,一名年僅歲半剛學行不久的男童隨父母行經村口時,父母走前與正坐在一輛平治四驅車上的相熟街坊打招呼,離開時一時忘記拖着兒子,街坊其後開車未有察覺男童正站在其右邊車身旁,結果扭軚將他撞倒並捲入車底,救出時奄奄一息,經送院搶救5小後終告不治。肇事街坊涉危險駕駛引致他人死亡被捕。
記者:徐雲庭 張家豪

一名年僅1歲半男童昨午隨母親在元朗南坑村寓所對開空地玩耍期間,遭鄰居所駕房車撞倒捲入車底重傷昏迷,父母大驚報警,並手抱兒子急跑約200米外等候救護車,惟男童送院搶救不治;警方拘捕涉案司機帶署。
父母抱子 急跑200米等白車
1歲半男童事主姓鄧,車禍中頭部重傷昏迷,由母親陪同乘救護車送院搶救,其間母親望着兒子,不斷嗚咽低喊:「仔呀!」男童在搶救約6小時後終告不治。男童父母在醫院手術室外驚聞噩耗,更一度傷心激動至無法站穩,需要送入靜室休息,兩人由親友在旁安慰。
肇事男司機姓李,55歲,涉嫌「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罪名,被捕帶署扣查。
據悉,鄧童與父母及10多歲大兄長,同住元朗南坑村一間村屋,涉事姓李司機則住在毗鄰村屋,雙方稔熟。
意外前鄰居與母打招呼
消息稱,昨午2時許,當時鄧童與母親在村屋寓所外空地玩耍,其間李姓司機駕駛價值逾65萬元平治四驅車,準備離開村屋外出,李與鄧母打招呼後,就如常倒車,並準備右轉掉頭,在駛出馬路之際,疑李未有為意鄧童接近車頭的位置,右邊車頭將鄧童撞倒捲入車底,鄧母見狀大驚喝止,並即通知丈夫報警。
鄧父聞訊趕至,眼見幼子頭部重傷浴血昏迷,情急下與妻子抱起兒子奔跑約200米,到緻富花園對開等候救護車,惟鄧童由救護車送院後搶救不治。事後警員到場調查,拘捕肇事司機及將四驅車拖走進一步調查。
醫生:勿動傷者免加劇傷勢
急症室專科醫生馮顯達表示,遇上車禍後傷者有可能骨折,一旦隨便郁動,可能加劇傷勢,明白父母見到小朋友捱撞後心情焦急,但絕對不適宜移動傷者,應由救護員運用專業器材及知識,為傷者急救及送院。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指出,一般私家車所設的感應器,主要用途為泊車時防止撞到車尾障礙物;不過,現時部分新款汽車設有新式攝錄鏡頭,能夠360度全方位監察車身周圍,司機便可以從熒幕留意四周環境,若然舊款汽車想安裝新式鏡頭,所需費用約2萬元。
對於今次意外,李耀培認為肇事四驅車的車身較高,可能令司機難以察覺車身附近有幼童。不過,他提醒司機必須時刻小心注意,李耀培另外又指出,作為父母,亦不應讓年幼子女在不時有車輛經過的地方玩耍。

20160830 - 探射燈:6歲童參加坊間寫App班

標題:探射燈:6歲童參加坊間寫App班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現時學校教授的電腦知識有限,但一股「小朋友寫App熱」已在坊間漸漸崛起。有教育中心開設編程(Coding)及寫手機應用程式(App)班,讓有興趣的小朋友學習編程,年紀最小的只有六歲。專家指小朋友能夠透過寫App訓練邏輯思維,比起每日打機來得有竟義,亦可培養IT人才。

可訓練邏輯及創意思維
教授編程的教育中心創辦人Michelle指,該中心成立三年以來,已在香港及新加坡教授逾三千個學生,當中以中小學生為主,年紀最小的只有六歲。她認為學習編程是大勢所趨,將成為每個人都會學習的通用語言,過程中會培養及訓練學童的邏輯和創意思維。如果在寫App的過程當中,能夠有程序地修正程式錯誤,藉此訓練學童解決問題。

編程是一種與電腦溝通的語言,不一定精於數理的小朋友才適合,其實創意及邏輯同樣重要。Michelle指,過往家長擔心小朋友長時間對着電腦打機,影響學習,而小朋友利用電腦學編程,對將來發展有一定好處。

20160830 - 法庭:04年梯間棄嬰婦候懲

標題:法庭:04年梯間棄嬰婦候懲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卅四歲周姓婦人在十二年前離婚期間,為其婚外情夫在醫院誕下男嬰後,因情夫失蹤,故她未有為男嬰登記出生,更於一個月後將男嬰棄於元朗的大廈梯間。事隔多年,警方終憑醫院線索追查到生母身份,並將她拘捕,她昨於屯門法院承認一項遺棄兒童以致生命受危害罪。裁判官先索取被告的感化及社會服務令報告,准她保釋至九月十五日始判刑。被告昨由現任丈夫陪同到庭應訊,其夫在庭外指被告當時因找不到男嬰生父,身上又僅餘廿元,深感徬徨無助下,最終「餵埋最後一餐奶」後無奈棄嬰。

裁判官深表關注指,案中嬰兒現已十二歲、並被收養,憂慮男童突然發現親母身份會「晴天霹靂」。惟辯方指男童一直由某家庭收養,且資料保密,男童不會發現。裁判官表示將通知感化官,不要聯絡男童。

稱曾感後悔 返現場尋子
控方指被告過往有誤導入境處職員案底,辯方解釋因當時被告不想現任丈夫得悉,故向入境處訛稱無誕下涉案男嬰,事後已被判囚十四天。辯方求情指被告棄嬰後,曾感後悔,三小時後重返現場尋子但不果,事後她在報章得悉兒子已交社署,她才放心不再尋子。

案件編號:TMCC 2012/2016

標題:12年前遺棄 婦尋子下落遭拒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已婚家庭主婦12年前因男友失蹤,「餵埋最後一餐奶」後將1個月大兒子遺棄大廈梯間。直至去年外籍無證富家女墮樓亡後,入境處大舉翻查醫院紀錄,揭發主婦沒登記兒子出生。主婦昨在屯門法院認罪,裁判官憂慮事主知悉事件後會感到晴天霹靂,下令知會感化主任不要聯絡事主及其領養家庭。已另組家庭的主婦希望得知事主下落,以便一起生活,曾向警方、入境處及社署查詢,但不得要領。
被告周彩霞(34歲)曾在棄嬰一事上誤導入境處人員,今年2月被判囚14天,昨在庭上再承認遺棄兒童以致生命受危害罪,不時用紙巾拭淚。

「餵埋最後一餐奶」棄梯間
案情透露,事主2004年11月28日在元朗合益路一大廈梯間被一名婦人發現,報警後交社署看管。社工為事主申請出世紙,翌年事主獲領養家庭收養至今。
入境處調查發現,被告早於2004年10月31日在伊利沙伯醫院產子,但沒有在42天內登記事主出生。警員於今年3月將被告拘捕,她在警誡下稱事主父親是其男友,但臨盆前一個月失蹤,她產子後仍找不到男友,無助下將事主遺棄大廈梯間,相信事主易被發現,並希望有能力者將他領養。
辯方昨指被告身世可憐,兩度遇人不淑,案發時正與前夫辦理手續,認識男友後懷了他的骨肉,其後無論到男友住所及辦公地點均找不到他,感到徬徨無助才犯案,翌晨回去已找不到事主。她多年來深感內疚,飽受心靈煎熬。她現另組新家庭,專心照顧兩名念幼稚園的子女。
控方表示事主對生母的身份不知情,裁判官擔心事主知道後感到晴天霹靂,現索閱感化官及社會服務令報告,准她保釋至下月15日判刑。裁判官着感化主任不要聯絡事主及領養家庭。
被告丈夫在庭外稱,他與被告結婚7年,直至去年入境處上門調查,他才知悉原來被告早年與一名製衣廠高層拍拖及產子,被告當時不能聯絡男友,親自到屯門找男友,身上僅餘20元,「餵埋最後一餐奶」,才將兒子遺棄梯間。他十分支持她尋回事主,願意接回事主一起居住,甚至協助她向不同部門查詢,但對方均不肯透露事主下落。
案件編號:TMCC2012/16

接觸須領養家庭同意
註冊社工工黨張超雄認為,社署收留事主後會向法庭申請保護令以取得監護權。當社署找到合適領養家庭,領養父母便成為事主的監護人;即使是親生父母,若無領養家庭同意,也不可接觸棄嬰,領養家庭的監護權會延續到事主18歲成人為止。
社署發言人表示,社工會跟進被遺棄兒童福利,亦會透過報章、電台公告追查其父母、監護人或親友的下落。社工會為遺棄兒童安排合適的住宿照顧及制訂長遠的福利計劃;若社工透過可行的方法仍未能成功聯絡其父母、監護人或親友,社工會以兒童的最佳利益為首要考慮,在評估相關情況後,盡早為他安排領養,使他能在安穩的家庭中成長。


標題:12年前產子棄梯間 婦人認罪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少婦12年前產子後將嬰兒棄於大廈梯間,她昨承認一項遺棄兒童以致生命受危害罪,求情稱當日因被男嬰生父拋棄,一時迷惘無助才棄嬰。控方表示案中男孩至今未得知事件,裁判官說若現時知曉會如「晴天霹靂」,下令感化官撰寫報告時不得接觸男孩。
男孩未悉事件 官令不得接觸
裁判官押後至下月15日判刑,待索取社會服務令及感化官報告。現再婚並育有兩名子女的被告,在庭上聽取案情時一度激動落淚。與被告7年前結婚的現任丈夫在庭外透露,他至去年被告被拘捕時才知她另有一兒子。他引述被告稱,嬰兒生父為製衣公司高層,當日她找對方不果,身上僅剩20元,「餵過最後一口奶」後決定將男嬰放下,又說被告得悉兒子仍在生,曾上網和看書尋找,他亦曾幫妻子向警方、入境處和社會福利署查詢,但不果。
現丈夫:被告剩20元「餵最後一口奶」後棄子
辯方求情時稱,被告案發時22歲,認識男嬰生父時正與前夫辦離婚手續,稱被告先後兩次被男人拋棄。辯方稱,被告於案發前曾到男嬰生父的辦公地方和家中找尋不果,迷惘下才棄嬰於梯間,希望有能力的人能領養他,翌日被告感後悔曾回現場查看,其後得悉男嬰已被警方接管,便沒再找尋。
辯方強調被告放下男嬰時有給他足夠保暖衣物,又稱被告棄嬰是有可同情的地方和苦衷,她12年來心靈上都承受着煎熬與內疚,希望法庭考慮非監禁刑罰。
根據案情,被告於2004年10月31日在伊利沙伯醫院誕下男嬰後,並沒為其作出生登記。同年11月28日,有人在元朗凱旋樓4至5樓的梯間發現一名男嬰,其後該男嬰交由社會福利署收養。至2015年12月中,警方就案件展開調查,並於今年3月拘捕被告,她在警誡下承認,因在臨盆前一個月與男嬰生父失聯,她找尋不果感到無助才棄嬰。被告早前亦因在調查時否認曾產子,今年2月被控作虛假陳述誤導入境事務隊成員罪,遭判囚14天。
【案件編號:TMCC2021/16】

20160829 - 哺乳助早產嬰智力發展

標題:哺乳助早產嬰智力發展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早產嬰兒體質較弱,發展未完全成熟。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招募一百八十名早產嬰兒進行研究,他們早於妊娠三十周出生,結果發現母乳餵哺有助早產嬰兒智力和肢體發展。

研究員將早產嬰兒分為母乳餵哺及奶粉兩組,安排他們於出世後及七歲時接受大腦掃描檢查,並於七歲時測試智力。結果發現,若早產嬰出生後廿八日內,主食為母乳,到七歲時,智力、數學成績和運動技能測試的分數均比奶粉組的早產嬰兒佳。大腦掃描檢查亦顯示,母乳餵哺的早產嬰大腦涉及記憶、活動能力的區域容量較大,反映智力及肢體發展較好。研究發表於《小兒科醫學期刊》。

20160829 - 港中學合唱團 國際賽奪冠

標題:港中學合唱團 國際賽奪冠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瑪利曼中學合唱團於上月中赴匈牙利參加第27屆貝拉‧巴托克國際合唱比賽(Béla Bartók International Choir Competition)勇奪青年組別合唱團首獎和當代作品最佳演繹獎,更成為該比賽歷年來首次華人隊伍獲獎。帶團老師劉迪恩說,「事前冇諗過會攞獎,但見到學生練咗咁耐,覺得好開心」。
是次比賽難度高,在瑪利曼任教9年音樂科的劉迪恩事前沒想過得獎。她稱今次參賽的合唱團學生共49名,主要為中一、二級學生,由於有數名中四學生,因年齡限制,所以參加青年組別。在青年組別中,歌手年齡由15到21歲,演繹音樂較成熟,因此她們要獲勝並不易。
對於合唱團首次參加已獲佳績,她指感到榮幸,又引述評判指其獲獎原因是感受到學生無論是身體、言語等皆全身投入。她表示,事前準備了約一年,而學生在賽前更加緊練習,「每日練成9至10個鐘,啲學生仲會提早返學校練習」。她稱,不單獲獎感到高興,更樂見學生學會照顧自己和與他人相處。

20160829 - 帶海洛英闖關 15歲仔被捕

標題:帶海洛英闖關 15歲仔被捕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警方打擊毒品罪行,在羅湖截獲一名年僅15歲少年,在其背囊撿獲市值約51萬元的海洛英,以涉嫌販毒把他拘捕帶署。另外警方又喬裝買家,在油麻地及尖沙嘴3個娛樂場撿獲總值約20萬元可卡因、冰毒及K仔,拘捕20名男女。

警搗娛樂場拘20人
被捕15歲少年姓麥,為雙失少年,居於粉嶺圍,有刑事毀壞案底。前日下午1時許,警方毒品調查科人員聯同海關人員,在羅湖管制站入境大堂截查麥,結果在其背囊內撿獲約750克海洛英,市值約51萬元。警方現正追查幕後黑手及毒品來源。
另外,警方西九龍總區特別職務隊展開代號天網的行動,於昨凌晨約1時派員喬裝買家,到油麻地及尖沙嘴三個娛樂場放蛇,拘捕15男5女(19至57歲),當中3名男職員涉嫌販毒被捕,其餘17人為顧客,涉嫌藏毒被捕。行動中警方撿獲約115克可卡因、少量冰毒及K仔,總值約20萬元,亦撿獲兩把牛肉刀和一支警棍,其中19歲被捕男職員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

標題:15歲「衝關豬」背囊運毒值51萬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未夠秤」販毒毋須踎監!毒販以「謊言」誘騙青少年,成為他們販毒「替死鬼」,暑假期間情況更嚴重,前日一名十五歲少年,孭着背囊扮「衝關豬」,由內地經羅湖返港時,被「恭候」探員在入境管制站截查,當場在背囊搜出值五十一萬元懷疑海洛英被捕。有律師稱,販毒是嚴重罪行,未成年不是求情減刑理由,即使出動求情信都無減刑空間。

消息指稱,今個暑假期間,青少年被利用販毒的個案上升,警方展開調查後,發覺毒販趁有無知學生及青少年,訛稱未成年販毒斷正,亦毋須承擔後果「踎監」,再以金錢利誘,令「等錢使」少年落疊。警方毒品調查科收集情報下,早前獲知毒販利用青少年,從內地運毒返港,立即聯同海關密切監視。

前日下午一時許,探員在羅湖管制站入境大堂,發覺姓麥(十五歲)目標少年,混在人叢扮「衝關豬」出現,立即截停搜查,在其背囊內檢獲七百五十克海洛英,市值五十一萬元。麥涉嫌販毒被捕扣查,警方正調查其背景,以及毒品來源和幕後主腦。

騙稱事敗只沒收貨物
社工陳勇表示,暑假期間青少年人被利用販運毒品數字一定會上升,販毒集團知道販毒屬嚴重罪行,所以找青少年「代勞」,將毒品包裝成包裹,訛稱是手機,青少年被蒙在鼓裏,以為帶過關便有可觀收入,而且毒販亦不會提供確實的聯絡方法,一旦事敗被警方拘捕,青少年亦無法提供幕後主腦身份。不法分子更欺騙未成年人士,聲稱他們販毒事敗,警方只會沒收毒品。陳呼籲執法機關嚴懲毒品集團的主腦人。

執業大律師陸偉雄表示,販毒及謀殺等罪行是嚴重的罪行,不能因為被捕者未成年而在兒童法庭處理。陸又強調求情信在販毒案是無減刑空間。


標題:少年攜51萬毒品過關就逮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15歲少年前日將價值逾50萬元毒品放在背囊內,擬到羅湖管制站闖關返港,至香港的入境大堂遭警方及海關人員截查,人贓並獲被捕。
涉海洛英藏背囊 羅湖被截
前日下午約1時,毒品調查科人員根據線報及深入調查,聯同海關人員在羅湖管制站入境大堂採取反毒品行動,其間截查一名15歲姓麥本地少年,在其黑色背囊內檢獲約750克懷疑海洛英,市值約51萬元,以涉嫌販毒罪將麥帶署,正追查毒品來源及利用少年販毒的幕後黑手。
大律師陸偉雄估計,有關毒品將作化驗以確定純度,販毒屬嚴重罪行,根據量刑指引,販運750克海洛英,一旦罪成至少判刑20年,法官判刑有硬性規定,年齡及身體狀况都不是減刑因素,如果一旦輕判成為案例,販毒集團將會利誘更多青少年販毒。陸又說,販毒者若想獲得減刑,可以向法官認罪,通常可獲減三分之一刑期,另外亦可向執法部門提供資料,以助拘捕其他毒販及幕後主腦,法官將根據情况決定是否減刑。

標題:十五歲少年搵快錢運毒入境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十五歲少年疑為「搵快錢」替販毒集團運毒,前午由內地「帶貨」返港時,在羅湖管制站被警方毒品調查科人員拘捕,在其背囊起出七百五十克懷疑海洛英毒品,市值五十一萬元。

  涉嫌被捕少年姓麥(十五歲),警方已聯絡其家人,以調查其背景及犯案原因,並追查幕後主腦及毒品來源。

  警方毒品調查科人員早前接獲線報,指有販毒集團利用青少年運毒,並準備在前日將一批毒品由內地運返本港,於是展開調查。至前午一時許,警方聯同海關探取行動,在羅湖管制站入境大堂截查一名目標少年,在其背囊起出兩塊共重七百五十克海洛英磚,市值五十一萬元,當場將他拘捕,並在昨日凌晨押返灣仔警察總部扣查。

  有執業大律師指出,販毒屬嚴重罪行,刑罰視乎毒品種類及重量而定,而未成年或聲稱「有苦衷」均不能成為求情理由;即使被告未成年,亦會被判入勞教所接受勞教,實際上與入獄無異,並留有案底,他呼籲年輕人切勿以身試法。

20160828 - 「非常學堂」助輟學青發掘價值

標題:「非常學堂」助輟學青發掘價值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度停學又流連尖沙咀至深夜的十三歲少女,曾以為從此要活在「垃圾」和「夜青」等標籤下;幸得社工轉介她參與專門協助輟學學生重拾學業的「非常學堂」短期課程,令她明白自己有價值。如今,當年的夜青少女已為人母,並且是數間零售店舖的業務經理,她更計劃以首屆畢業生身份支持第二十屆的師弟妹力抗時下歧視和標籤,活出自我。

三十三歲的向惟惟,憶述她參與首屆「非常學堂」計劃時,只有十六名學員,縱使如此,她難忘註冊社工對她的關懷,並形容對方「將(自己)每一句說話都放入心。」她曾在聊天時透露對美容有興趣,想不到不久便有社工安排她到美容院實習,她指這分罕有的尊重令她重拾動力。

惟惟昨日為師弟妹打氣之餘,也和參與計劃二十年的註冊社工張若蝶重聚。當年的「老師」笑言為學生的轉變而高興。張若蝶又稱年輕人不願上學可能受家庭因素或朋輩欺壓影響,故最重要是包容和理解。

計劃提供職前準備課程
「非常學堂」計劃為十八歲以下未完成中一至中五、已輟學青年而設,十星期的課程望為青年人重返校園或就業前準備,上年度有二百五十八名學員畢業,七成會重返校園。計劃獲香港賽馬會贊助,馬會慈善事務高級經理應鳳秀鼓勵年輕人不要因遇上挫折而失去心中的一團火,形容計劃如一份鼓勵,望可重新「燃點起嗰團火」,讓年輕人發熱發亮。

20160828 - 推動母乳餵哺伊院成港首間愛嬰醫院

標題:推動母乳餵哺伊院成港首間愛嬰醫院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牛仔食牛奶,人仔食人奶。」胡太在兩年前於伊利沙伯醫院誕下首胎BB,產後即時與寶寶有肌膚接觸,而且住院期間同住一房,增進母嬰感情。

她由產前到產後都獲醫護人員鼓勵及教導餵哺母乳,至今一直堅持。伊利沙伯醫院今年獲評定為本港首間「愛嬰醫院」,母乳餵哺率由去年八成六升至今年上半年九成一。

母嬰同房 增進感情
「每個媽媽都一定好感動,見到BB爆喊緊,聽到媽媽心跳之後變到好平靜。」胡太二○一四年十一月誕下第一胎,醫院人員為初生的兒子清潔後,就放回媽媽胸前,讓他自然吸吮母乳。

胡太仍記得當時奇妙感覺。胡太住院兩日間,寶寶一直睡在身旁,哭鬧時馬上察覺夠鐘餵奶,令她有問題可以即時請教護士。胡太原本擔心難以持續餵母乳,但懷孕廿八周起參與醫院的「哺乳學堂」,學習餵母乳技巧,增加她的信心。

伊利沙伯醫院護理總經理廖綺華表示,該院在六年前已經成立委員會訂立醫院相關政策,讓母親產後盡早與嬰兒有肌膚接觸、母嬰全日在同一房間內共聚等。

該院今年五月時,獲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成立的愛嬰醫院香港協會認證,符合成為「愛嬰醫院」的十項指引,包括協助母親產後半小時內開始餵母乳、實施母嬰同房,以及只以母乳餵哺初生嬰兒等。

另有五間公院申請
目前廣華醫院、瑪麗醫院等另外五間公立醫院已申請有意成為「愛嬰醫院」,但未有私家醫院申請。

標題:伊院愛嬰醫院 推動母乳餵哺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伊利沙伯醫院昨舉行「愛嬰醫院定名典禮」,該院今年五月獲愛嬰醫院香港協會認證,成為香港首間愛嬰醫院。署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本港的持續全母乳餵哺率偏低,愛嬰醫院的成立是個突破,值得鼓舞,顯示局方有決心推動母乳餵哺,亦希望私家醫院可積極推動母乳餵哺。她說,瑪麗、廣華及威爾斯親王醫院正努力成為愛嬰醫院。

  醫管局主席梁智仁說,愛嬰醫院提供哺乳學堂、同時加強及改善產前教育工作和哺乳設施,現時伊院的母乳餵哺率達九成多,認為是推動母乳餵哺的重要里程碑。

  曾在伊院產嬰的媽媽表示,嬰兒出生後數天,曾半夜向護士求助,因當時自己的乳頭因餵母乳而受損,護士都不厭其煩,堅持教導利用其他方法繼續餵哺母乳。伊院共設有四間餵哺室,並有十八名獲國際認證的母乳餵哺顧問護士。愛嬰醫院由聯合國兒童基金及愛嬰醫院香港協會合作推動,成為「愛嬰醫院」須符合十個目標,包括設母乳餵哺的醫院設施、醫護人員工作規程和接受相關培訓。

20160828 - 新小拔簡介會 二千家長逼爆 李嘉欣偕夫取經 校長:履歷推薦信冇幫助

標題:新小拔簡介會 二千家長逼爆 李嘉欣偕夫取經 校長:履歷推薦信冇幫助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俗稱新小拔)昨舉行2017/18學年入學簡介會,吸引2,000多名家長出席並拿取報名表。校長羅錦麗預計報名情況踴躍,將派超過3,000份表格,並從中取錄150名新生。她提示各家長,面試着重學生臨場反應,不看推薦信及個人履歷,呼籲家長不用過份緊張,亦不用為兒子加操。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昨舉行入學簡介會,兩場簡介會合共有2,000多名家長出席。前港姐冠軍李嘉欣及丈夫許晉亨亦為座上客,料為其適齡入學兒子鋪路,入讀小一。校長羅錦麗指,去年約派3,400份入學申請表,預計今年將增派至派3,600份。報名學童將陸續於10月初進行第一輪面試,校方將從中甄選300名學生進行第二輪面試,最終取錄150人,估計24人爭一個學額。
校長羅錦麗呼籲家長,不用特意準備推薦信及個人履歷,「推薦信,我哋都會收;有時係區議員,或者係一啲家長覺得有幫助嘅人士,但唔睇重,其實冇乜幫助,唔會有分加」;羅又稱不用準備履歷表,「收過好大叠,大學論文都冇咁大叠,小朋友得幾歲又點會有咁多嘢」。她並勸喻家長不需要找公司製作履歷表,建議一切從簡。

羅指正式面試,校方不會出算術、寫作或政治題,而是着重學生常識、時事及溝通能力,「以前就問過學生可以數到幾多個地鐵站名」、「試過畀物件,要學生串連嚟講故事」,評核老師將從中觀察學童表現,「有啲見到學生反應好聰明、好有邏輯,係睇得出佢哋讀好多書,見識廣闊,知識層面好廣,睇得出家長係好用心去教」。
綜合面試經驗,羅認為學生如能聽從教師指示、專注投入活動、有禮貌及態度良好,入讀機會大;「相反,唔合作、唔聽話或滋擾隔籬同學」,羅直言這類學生入讀機會低,「好似試過有同學攞晒人哋嘅筆、搶晒人哋啲積木,人哋攞返就反應大,大聲說話,甚至整喊人,睇得出唔識體諒人,可能都係屋企太縱容」。
羅校長並提醒家長不用過份緊張,「試過有家長(面試時)講唔到嘢,問非所答,因為覺得說話會直接影響小朋友面試,壓力好大」。
羅又笑言有家長於面試中,將校方歷史、背景如數家珍,「其實都知家長有心,但最重要都係睇學生表現」,呼籲家長不用特別為子女加操,保持學生童真。

標題:男拔小一收生只要童真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傳統直資名校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昨早舉行簡介會,介紹小一入學詳情,派出二千多份報名表格;不少家長無懼酷熱天氣,昨日凌晨時分已到場輪候,有人更早於前晚深夜到場,等候逾三十小時。簡介會上,家長最關心面試秘笈及加分策略,也有信心十足的心急家長追問第二次面試詳情及開學情況。校長羅錦麗強調,考生面試時最重要是表現專注、有禮貌,展現童真即可,校方不喜歡公式化的答案,呼籲家長勿為孩子報面試班催谷,但也承認將是「一試定生死」,表現慢熱者會較輸蝕。

通宵排隊 千人赴簡介會
男拔附小為傳統名校拔萃男書院的直屬小學,學生可「一條龍」升中,令不少家長趨之若鶩。男拔附小昨早舉行兩場簡介會,首場在早上九時半舉行,但未到早上八時,已有過千家長在輪候入場券,長龍由拔萃男書院正門「打蛇餅」至亞皆老街天橋底,工作人員透露排頭位的家長前晚(廿六日)十一時半已到場,早上六時更已有過百人排隊,可見他們愛子深切。

兩場簡介會均人頭湧湧、座無虛席,名人許晉亨、李嘉欣夫婦也在座。校長羅錦麗會上主要簡介學校發展、教師架構,亦公布報名日期及面試形式等;當面試資料投放於屏幕時,家長們立即齊齊拿出手機拍攝,場面震撼。答問環節,家長的發問主要集中收生標準及面試秘笈等,亦有家長「坐定粒六」問及第二輪面試概況,對兒子抱有一定信心。

羅錦麗指面試當日主要看小朋友是否專注、有禮貌等,坦言「一試定生死」,若臨場慢熱則相對輸蝕。

設觀察房 了解是否「港孩」
她又指小朋友會先被安排到觀察房,讓校方了解他們是否「港孩」,羅指以往曾有小朋友情緒失控「大喊,甚至要搵男老師捉住佢。」校方不會錄取該類學生。羅又呼籲家長毋須為小孩報讀太多課外活動,直言「獎狀再多都係得五分」,也笑言特首梁振英寫的推薦信也不會看;又呼籲家長毋須為小朋友報讀面試班,強調不喜歡公式化答案,如看到兔子便說:「龜兔賽跑」,希望家長讓小朋友以童真一面應對。

昨早凌晨四時到場的何先生指,拔萃男書院享負盛名,故特地到場「睇下佢究竟有幾巴閉」;他又指兒子無特別「加操」。舊生曾先生因對母校有感情,深信能提供優質教育,故希望兒子入讀。校方於昨日共派出二千多份申請表,而今年取錄一百五十名小一學生;家長於九月初遞交報名表格,會被安排在十月初進行首場面試。


標題:面試家長背男拔小校董名單 料24人爭一位 校長﹕更欣賞童真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直資名校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簡稱男拔附小)昨為小一收生舉行兩場家長簡介會,吸引近2000人出席。今年依舊有家長為孩子升小學斥數千元參加各項課外活動,甚至花逾萬元報讀面試班。該校校長更指曾有家長能背出校董名單,但她強調面試注重學生表現自然,不必作任何背誦,反而更欣賞擁有童真的小孩。
2000人赴收生講座 有人排通宵
該校兩場家長簡介會各有近1000人出席,學校禮堂座無虛席,前港姐冠軍李嘉欣亦偕夫許晉亨到場。排頭位的家長前晚11時已到場輪籌,昨晨7時半前來排隊的家長更一度排至港鐵旺角東站附近。簡介會上,每提及與面試相關資料,不少人即舉起手機拍攝投影畫面。
昨早7時半來排隊的關女士說,其就讀國際幼稚園的兒子中文水平較差,故早於6月便安排兒子參加為期4個月的中文面試班,每周兩節,共花1.3萬元,主要教授答題技巧。關雖感面試班「效果麻麻」,但希望兒子正式面試時能有好表現,「大家報我都報嘛」。她又另花費五六千元為兒子報讀興趣班,包括網球、游泳、珠心算和普通話班,每周上課近4小時。
家長﹕朋友話一定要報一兩個面試班
帶兒子出席簡介會的王女士則說,男拔附小較難入,已另為兒子報讀5間小學,包括直資、私校和國際學校等。王透露,她花數千元為兒子報讀教授小組討論的面試班,「朋友話一定要報一兩個面試班!」她又會與兒子作模擬英語面試,讓他準備自我介紹和熟習回答問題,「他沒試過小組面試,讓他試試」。王每月亦花約4000元讓兒子學圍棋、鋼琴和網球,又安排他到國外參加機械人研發比賽,強調是想培養兒子興趣。
校長:面見家長不計分
男拔附小校長羅錦麗說,面試注重學生表現自然和有自信,更希望能帶點童真,又指雖「講嘢叻」較佳,但家長不應要求子女背誦答案。她憶述曾有學生甫見白兔圖案,即回答「龜兔賽跑」,明顯是背誦答案。對於校方會在面試後邀請家長見面,羅強調該環節並不計分,只是要「傾談一下,認識一下家長」,又指過往有家長曾將校董名單和學校背景倒背如流,羅笑稱「我都記不得所有校董」,呼籲家長毋須太緊張。
男拔附小預計今年約3600名學童爭150個學位,即平均24人爭一個。家長可於9月初遞交申請表,面試將在10月分兩輪進行,可選擇廣東話或英語。首輪面試以聽故事選答案和看圖案創作故事為主,評核學童聽取指示和創意能力,300名入圍學童將會進入第二輪面試,集中考核學童語文及思維能力。


標題:男拔附小簡介會 二千家長取經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傳統直資名校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昨舉行兩場小一入學簡介會,吸引約二千名家長出席,不少家長更通宵摸黑輪候,排頭位的前晚十一時許已抵校門外,連前港姐冠軍李嘉欣及夫婿亦前來取經,校方須提早派籌疏導人流。校長羅錦麗強調,面試着重小朋友表達能力及有否流露童真,不建議家長催谷小朋友習百般武藝及製作精美個人履歷,料平均二十四人爭一學額。校方新學年開始降低學費減免申請門檻,申請家庭入息上限將平均調高約一成。

  每年都有逾千家長排隊出席男拔附小的小一入學簡介會,不少家長為順利入座,凌晨三、四點已抵校排隊,八時未到已有近千人「逼爆」校園小徑,人龍更延至亞皆老街天橋底。對於有不少家長通宵輪候,校長羅錦麗指簡介會籌號足夠,不鼓勵家長連夜摸黑排隊。

  男拔附小明年學費和學額維持不變,將提供一百五十個學額,全年學費四萬二千七百五十元,校方預料今年將有三千六百人申請,較去年增約一成,即平均廿四人爭一位,報名表可於學校網頁下載,九月初交表。

  校長羅錦麗於簡介會上表示,面試分兩輪,共佔八十五分,內容不涉學術知識,主要問常識及生活見聞,首輪面試將於十月上旬進行,每三名學生由兩位老師接見,考核學生服從性、表達能力及與其他小朋友互動情況,例如會提供不同物件予學生以故事形式串連起來,再選出三百名表現出色的學生進入次輪個人面試,與三名老師互相交流。

  她提醒家長及學生均切忌背誦標準答案,「以往有家長將校董名單倒背如流,又有學生表現明顯『操練過』,答非所問,例如看見兔子的圖畫便將整個『龜兔賽跑』故事熟讀成誦。」她強調,問答環節着重小朋友有否展現童真、自信一面,又不贊同家長催谷子女練成十八般武藝,「幼稚園課程已相當足夠,個人履歷製作得再精美,谷到盡都只得五分。」

  羅校長續說,往年曾遇過情緒失控的「港孩」,建議家長從小培養小朋友自信心,如多接觸不同人士及場面,面試時自然不會怯場。

  另外,為了讓更多家庭受惠,校方新學年開始將降低學費減免申請門檻,把申請家庭每年入息上限平均調高約一成,以四人家庭為例,由上學年不超過二十五萬元,上調至新學年不超過二十九萬元,可獲全額資助。

20160828 - 星洲首現寨卡 港建議孕婦勿前往

標題:星洲首現寨卡 港建議孕婦勿前往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寨卡病毒持續蔓延全球,新加坡衞生部稱一名47歲馬來西亞籍女病人,證實感染寨卡病毒。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正密切監察新加坡出現首宗本地寨卡病毒感染個案,並呼籲港人外遊期間時刻採取防蚊措施和安全性行為,孕婦和計劃懷孕的女士不應前往受影響地區。
新加坡衞生部稱,該名新加坡病例患者在新加坡工作,住在芽籠組屋區的Aljunied Crescent,由於她近期沒有到受影響地區外遊,相信是從當地感染。該名病人在上周四開始發燒、出疹及患上結膜炎,昨寨卡病毒測試呈陽性反應,病情良好正在康復。
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呼籲港人注意新加坡最新情況,中心稱東南亞和西太平洋至今共有21個國家或地區被世界衞生組織列為寨卡病毒經蚊傳播的地區。

美現無病徵感染個案
寨卡病毒在全球蔓延,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首次發現,一名沒有病徵的男患者,透過性行為將病毒傳播予性伴侶。專家指有關情況屬罕見,可能因患者血液及體液中的病毒量較少,故沒有病徵。疾控中心維持建議從疫區返國者,即使沒有病徵也應於兩個月內使用安全套。
醫學界已知寨卡病毒可存在於受感染男子精液兩至三個月,並可透過性行為傳播;計劃懷孕婦女或孕婦若受感染,胎兒有機會出現小頭症。不過有八成寨卡患者沒有病徵。
美國至今有21宗透過性接觸傳染的寨卡個案,美國疾控中心首次發現,一名馬里蘭州男子曾到爆發寨卡病毒的多米尼加共和國,在當地及返國後沒有病徵。他返國後第10日及14日與女伴發生性行為,沒有使用安全套。第19天該女子確診感染寨卡,該男子接受血清測試證實有寨卡抗體,原來他於多米尼加曾被蚊子叮咬。因該女子沒有外遊紀錄,故相信是透過性行為感染。第31天該男子的精液樣本測試未發現寨卡病毒基因。

染病毒女嬰無小頭症
另外,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名由母體感染寨卡的女嬰,今年6月底出生至今沒小頭症病徵,當地醫生無法解釋。不過她有視力不良及大腦鈣化問題,而寨卡可令嬰兒發展延緩、智力障礙、失聰及視障等,需密切觀察。
此外,本港首宗寨卡病毒傳入個案,衞生防護中心稱38歲外籍女患者需按中心建議避免懷孕至少半年,中心會為她及家人進行醫學監察。食物及衞生局署理局長陳肇始稱不排除再有零星輸入個案。該名女病人隔離一日後出院,因血液中的寨卡病毒一般會在發病後5至7日內消失,當局再抽取她的血液和尿液化驗,已對寨卡病毒呈陰性。

20160827 - 孩子喊膝痛 慎患寬扁足

標題:孩子喊膝痛 慎患寬扁足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百厭男童日頭「紮紮跳」,到睌上卻因膝蓋痛而哭鬧,檢查足部後發現原來患寬扁足,令膝蓋勞損。足科矯形師表示,寬扁足可導致腳跟發炎、膝關節退化,甚至生骨刺,影響活動能力。但單從足弓深度無法驗出寬扁足,家長容易掉以輕心,痛症更可能到中年以後才浮現,早已錯過四至六歲糾正雙腳發育的黃金時期。專家提醒家長,若發現子女足部結構問題,應盡早處理。

一般人以為足弓有凹位代表雙腳結構正常,足科矯形師吳燕玲表示,不論足弓高低,同樣有機會患寬扁足。正常雙腳從背面看,小腿與腳跟應連成一直線,並與地板垂直,但寬扁足患者的腳踝壓向內側、足弓下塌,令關節、軟組織受力不均,可引發多種炎症。

多屬天生O或X形腳
她指出,曾有病人「瞓醒覺一踩落地就痛」。因寬扁足會改變足部骨骼位置,更易壓到神經線引致神經痛,亦會拉扯足底筋膜及腳側的脛後肌筋腱,令軟組織發炎。寬扁足可導致俗稱「菠蘿蓋」髕骨關節與大腿關節接合不當,「地基歪,小腿會向內旋,『菠蘿蓋』好似『鬥雞眼』咁向咗內」,患者上落樓梯屈曲膝蓋會磨蝕膝軟組織,甚至再影響大腿及股間關節。勞損及痛症隨着年紀累積,加速關節退化,「(患者)到三、四十歲開始做運動保持身形,但幾十年來活動不斷磨蝕軟骨,骨磨骨磨到生骨刺。」

吳燕玲表示,寬扁足大多來自遺傳及天生O形或X形腳,穿承托力差的鞋履及W形不良坐姿可令情況惡化。有五歲男童兩年前發現X形腳及寬扁足,致膝蓋向內旋,膝關節外側受力較多,並拉扯膝蓋旁的髕骨筋腱。男童日間跳上跳下勞損膝蓋,晚上痛得睡不着。他糾正坐姿陋習及佩戴矯形鞋墊兩年後,膝蓋轉回正常位置,寬扁角度亦收細。

易誤當運動創傷延診
四至六歲小童足部尚在發育,是糾正寬扁足的黃金時期。但吳指,不少家長以為子女足部疼痛是運動創傷,延誤診治,十五、十六歲全身骨骼大致成形,只可穿矯形鞋墊及運動強化雙腿肌肉阻止惡化。

20160827 - 將隧油迹肇禍 好爸爸炒電單車遭輾斃 5歲子未知 警尋漏油密斗車

標題:將隧油迹肇禍 好爸爸炒電單車遭輾斃 5歲子未知 警尋漏油密斗車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將軍澳隧道往觀塘方向管道昨發生奪命車禍,有密斗貨車疑在管道內漏偈油導致油迹遍地,尾隨一輛電單車輾過油迹跣胎失控,鐵騎士被拋至鄰線受傷倒地,此時後方一輛旅遊巴急煞車但亦跣胎,結果輾斃鐵騎士。警方拘捕旅遊巴司機,並正追尋涉事的密斗貨車。


死者鄧紹恒(41歲),人稱阿恒,生前在一家公司任司機,與結婚7年的太太育有一名5歲、正讀幼稚園K3的兒子,一家三口居於將軍澳寶盈花園。可惜幸福家庭卻飛來橫禍,從事保險業的鄧妻昨早驚聞丈夫死訊時,正與兒子及母親一起吃早餐,計劃其後送兒子上學,結果她匆匆離開。當時兒子還天真地問︰「媽媽去搵爸爸?」但外婆不忍如實相告,僅答道:「媽媽去返工。」

遭尾隨旅巴撞到
鄧妻哽咽說,丈夫駕駛電單車已有約10年,每日到港島區上班,上下班都以電單車代步。過去丈夫曾因駕駛電單車釀意外擦傷,她一度勸丈夫不要再駕駛電單車,但丈夫堅持,她惟有尊重其決定。在家人眼中阿恒是好丈夫、好爸爸,兩父子感情要好,每當他放工回家,兒子都會上前抱爸爸。鄧妻指沒有怪責涉事旅遊巴司機,但若證實有人疏忽導致意外,她會考慮追究責任。

昨早6時許,阿恒駕駛一輛綿羊仔電單車,沿將軍澳隧道往觀塘方向管道慢線行駛。當他駛至離管道出口約100米時,電單車疑輾到地上油迹突人仰車翻,阿恒被拋起越過快線倒地。電單車後方一輛旅遊巴駛至,姓容男司機(59歲)連忙煞車並向右扭軚閃避,但疑旅遊巴亦輾到油迹跣胎,左邊車頭撞到阿恒,並把他捲入車底。消防員趕到救出阿恒,發現他頭部嚴重受傷,證實當場死亡。
涉事旅遊巴當時正載着工友往葵涌貨櫃碼頭上班,跟在旅遊巴後面的吊臂車司機梁先生目擊經過,指當時「就快到隧道出口,旅遊巴失控,我都立刻煞車」。他形容旅遊巴司機疑跣胎一度S形行駛,由慢線駛至快線。警方發現隧道地面有200至300米污迹,懷疑是偈油油迹,而現場油迹由隧道入口延至觀塘繞道,全長超過兩公里。

封逾4小時大塞車
旅遊巴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引致他人死亡被捕,其後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9月上旬向警方報到。隧道公司事後協助警方調查,發現旅遊巴車頭攝錄機拍得事發前一刻,顯示有密斗貨車漏出黑色液體,尾隨的電單車隨即翻倒。隧道公司發言人指,不確定黑色的液體是否偈油,有待警方化驗。警方表示將循路面情況、機件問題及駕駛態度等方向調查意外原因。
受車禍影響,將軍澳隧道往觀塘方向全線封閉,一度實施單管雙程行車逾4小時;至早上11時15分全線重開,交通陸續恢復正常。

20160826 - 學前復康助遲緩童 黃金期治療奏效

標題:學前復康助遲緩童 黃金期治療奏效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句「對不起」、安坐椅上、自行小便等動作對4歲的政政來說殊不簡單,去年確診發展遲緩的他由不懂說話、肌肉乏力、不能坐立,經近8個月「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訓練後,成功抓緊黃金時期,現已可以說短句及基本自理。
社署為0至6歲有特殊需要兒童提供資助學前復康服務,惟輪候時間平均要一年半。至上月底,合共有逾8900人次分別輪候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兼收計劃及特殊幼兒中心。
4歲政政去年確診發展遲緩,媽媽表示,兒子3歲入讀幼稚園仍不懂說話及自理,坐立有困難,評估後發現其發展遲緩,較正常小孩慢一年,已輪候社署資助服務約1年,但仍未獲得服務。其幼稚園校長陳婉貞指出,政政初入讀幼稚園時不懂聽從教師指令,「幾乎要老師拖出座位才肯排隊,食飯時垂下手,等老師餵」。
去年底社署開展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由包括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特殊幼兒教育工作等6人專業團隊到校,為有特殊需要的學前兒童進行復康訓練,以免在輪候其他資助服務時錯過訓練黃金期。
遊戲圖像輔助訓練
政政的職業治療師運用各種玩具,如健身球及夾珠仔遊戲,訓練政政的大小肌肉功能及言語能力,校方亦配合使用圖像時間表,又創作兒歌,讓政政及校內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同學可以更易理解每日上學流程及老師的指示。近8個月訓練後,政政最近已可以說簡單詞彙,有能力自行小便,還學會說「對不起」。
計劃將恆常化 每年名額3000
社署高級社會工作主任(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胡美卿指出,試驗計劃完結後服務會恆常化,暫定每年維持約3000個服務名額。

20160826 - 黃疸B照燈屋企都得

標題:黃疸B照燈屋企都得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初生BB皮膚及眼睛泛黃,多數因肝臟未發育完成,難分解體內膽紅素,導致生理性黃疸,BB或需覆診或留院「照燈」,新手媽媽擔心影響餵哺母乳或骨肉分離令產後抑鬱症狀增加。有兒科專科醫生引入家居照燈技術,讓輕微至中度黃疸的BB可返家「照燈」,平均在家照兩至三天可消退黃疸。

BB出生後三至五日是黃疸高峰期,私人執業兒科專科醫生譚婉珊指出,人體要將多餘的紅血球分解成膽紅素,再經肝臟分解排出體外。但初生嬰肝臟發展未成熟,難在短時間內分解膽紅素,因此出現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則由其他症狀引起,例如蠶豆症、代謝病、先天性膽管閉塞等,黃疸指數會較高及持續較久。一般而言,初生嬰生理性黃疸佔多。

指數高未處理 或損智商
醫生會按皮膚、抽血測試及量度黃疸指數,決定BB需否「照燈」。出生三日後,黃疸指數達二百五十至二百八十度便要考慮照燈,吸收藍光以降黃疸指數;部分指數達四百至五百度的BB更要上、下、左、右四方照燈。若BB有脫水等併發症,便需要入院治療。

譚婉珊說,逾半數媽媽得悉BB要留院「照燈」都會即場哭,自責照顧不周。負面情緒或影響媽媽分泌母乳(俗稱上奶),加上BB入院,媽媽每日只能把握兩次探病時間餵母乳,BB更難習慣埋身食人奶。她說,BB的黃疸一般在一周至十日後慢慢消退。但若在黃疸指數處高峰時無及時處理,有機會影響嬰兒智商、聽力或活動能力。

供輕至中度 三天可消退
為減少「母子分離」,譚婉珊近月從生產商引入家居照燈,供輕微至中度黃疸的BB選擇在診所或家中「照燈」。只要將BB平放在燈氈上,用包被包囊保暖照兩至三天,可退黃疸。由於燈氈用LED燈,BB不會被灼傷。若留在家中照燈,期間嬰兒要每日到診所讓醫生監察情況。

目前技術仍未廣泛應用,生產商只能有限度提供服務,未有確實收費表。若嬰兒在私院留醫照燈,需付住院費及醫生巡房費等約數千元。譚婉珊近月安排一名初生BB試用家居照燈,BB出生第三日出院,第四日黃疸指數二百五十度,於是聯絡生產商將家居照燈儀器送到BB家中使用,兩天後指數回復正常。她以威爾斯親王醫院的情況為例,每日有五至十多名新生嬰需照燈,當中逾七成屬輕微至中度黃疸,相信這批嬰兒適合家居照燈。

20160826 - 劏房男非禮哎吔女 大狀:係梁振英問題

標題:劏房男非禮哎吔女 大狀:係梁振英問題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中年技工兩次趁同居女友16歲女兒睡覺,在僅百呎劏房家中摸她的手臂、胸、背和大腿內側,事後道歉及稱「瞓到矇查查」和「係男人潛意識」。技工昨被判兩項非禮罪成,入獄3個月。代表辯方、曾參選立會的「體雕大狀」梁思豪求情指,事件源於劏房問題,技工睡於事主母女間180天,把持不住;又引述報章指特首梁振英任內劏房數目和租金均上升,可見「係梁振英嘅問題」。

「男人可以抵擋幾耐?」
暫委裁判官梁禮賢聞言指「呢度唔係選舉論壇」,反問在逼如沙甸魚的繁忙地鐵,是否就能非禮別人,然後歸咎交通政策和政府問題。辯方大狀沒回應,續請梁官設想自己睡在兩女間,「耶穌就話40日喺曠野受過魔鬼試探……每日瞓喺中間,一個男人可以抵擋得幾耐?」梁官聽罷搖頭興嘆。
辯方大狀呈上事主X及其母求情信,指X遭父拋棄,她13歲偕母來港後幸得姓陳被告(44歲)援助,而陳已誠懇道歉;X母認為事件源於居住空間不足。陳另有分居的妻兒,他們指陳是好父親。
梁官指陳違反X母女信任,必須判監,但准保釋等候上訴。案發於今年5月14及15日,辯方稱X被摸時沒明顯反對,陳以為X同意。梁官昨不信陳誤會,陳被捕後亦招認是多手和「鹹濕」。
案件編號:KCCC2080/16

標題:法庭:「梁振英房策釀悲劇」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居於劏房的男技工,兩度趁同居女友的十六歲女兒在身旁熟睡時,涉摸對方的手、胸和大腿內側,受審後昨於九龍城法院被裁定兩項非禮罪成立。辯方大律師梁思豪求情指事件根源是劏房問題,是房屋政策和梁振英所致,最終引致此宗悲劇。惟裁判官指法庭並非選舉論壇,不能用社會問題開脫,遂判被告入獄三個月,但准他保釋等候上訴。

辯方求情稱,四十四歲男被告睡在女事主X(十六歲)及其母(即被告女友)中間達一百八十天,一直抵受「少女」的誘惑,最終不經意觸碰X後,把持不住才犯案,X母女均寫信為他求情。其中X更讚被告是好男人,值得依靠,令其母重現笑顏,亦會讓被告回家同住。辯方續指被告等三人住在不足一百呎斗室,終引致悲劇,問題根源正是梁振英。

官斥非開脫理由 判囚三月
裁判官反駁指法庭非選舉論壇,反問港鐵「逼到好似沙甸魚咁,唔通就可以非禮,將事件歸咎於社會問題?」裁判官指被告違反誠信判囚三月,但准保釋上訴。

案情指,X與母和被告案發時住在牛頭角單位,X平時會將梳化床拉到被告床邊睡覺。被告五月十四至十五日,兩度趁X熟睡時非禮X。

案件編號:KCCC 2080/2016

標題:技工劏房狎少女判囚3月 大狀求情指房策問題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技工5月趁同居女友的16歲女兒睡覺時兩度非禮她,經審訊被裁定兩項非禮罪成,判囚3個月。辯方大律師梁思豪求情時指出,案發劏房面積僅100呎,被告需要睡在事主旁邊,形容案件是出於房屋政策和社會問題,更指「問題始作俑者係CY(梁振英)」。
官:法庭不是選舉論壇
暫委裁判官梁禮賢裁決時指出,事主X與其母親皆為誠實可靠證人,事主X被摸時曾大力轉身,已用身體語言表達不願被摸,裁定被告罪成。
被告由被稱為「體雕大狀」的大律師梁思豪(圖)代表求情,他指本案源於社會問題,又呈上標題為〈梁振英任內劏房增三分一〉的報道,直指問題「始作俑者」是特首梁振英。裁判官聞言打斷梁,指「呢度唔係選舉論壇」,反問港鐵在繁忙時間「迫到沙甸魚咁」,是否就可以非禮他人後推說是交通政策問題。
辯方:男人瞓中間難抵誘惑
梁思豪堅持其求情方向,說「耶穌40日受試探,如果你係當事人,180日抵擋誘惑,如果你瞓喺中間,一個男人可以抵擋幾耐?呢個係社會問題引致嘅悲劇!」
裁判官聽取求情後判刑,指被告行為違反誠信,事發時X只是16歲的中學生,法庭有責任保護少女,判監無可避免;考慮到事主X對被告並無怨恨,更親自為被告撰寫求情信,判被告兩罪分別服刑3星期和3個月,同期執行。被告申請保釋等候上訴獲批。
根據控方案情,事主X與母親及被告同住牛頭角偉景樓一劏房單位,今年5月14日,被告趁事主母親上班,撫摸正睡覺的X的右臂及背,翌日重施故技,伸手入事主睡褲內摸她的大腿內側,更「愈摸愈上」至接近陰部,繼而隔着外衣在她的左右胸部打圈,持續約兩分鐘。
【案件編號:KCCC2080/16】

20160825 - 蛋掟女教師 小學舊生被捕

標題:蛋掟女教師 小學舊生被捕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小學女教師昨午在葵涌一間茶餐廳用膳時,頭部突然被人用生雞蛋擲中,同行男教師事後截獲一名涉擲雞蛋的舊生,不排除他因一時衝動,為妹妹出頭而襲擊老師。「中蛋」39歲女教師姓袁,頭部輕傷,事後由救護車送院治理。被捕14歲少年姓林,涉普通襲擊被捕,由警員押返警署調查。
或為同校妹出頭
現場為石籬邨商場一間茶餐廳。昨午1時許,林與兩名少年突然走進茶餐廳,一次過向袁擲出3隻生雞蛋,她頭和面「中蛋」沾滿蛋液。3名少年犯案後奪門而逃,與袁同行的男老師尾隨追出,終將林截停及報警。消息稱,林為袁老師任職小學的舊生,林的妹妹仍就讀該校,早前疑因功課問題拒絕上學,父母亦曾與校方商討,惟未有結果,暫未確定袁老師是次遇襲,是否與林妺的問題有關。

20160825 - 狎6歲女入獄 警遭追193萬

標題:狎6歲女入獄 警遭追193萬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已婚高級警員替6歲女兒洗澡時觸摸女兒胸部和私處,又用手銬鎖緊女兒雙手,及用槍指向女兒頭部,今年2月被裁定非禮及普通襲擊共4項罪成,判監20個月。現正身陷囹圄的他前日遭一對男女入稟高院,指曾借逾193萬元給他打官司,但他一直未有還款,故追討逾193萬元另加利息。
兩名原告其中一人的姓氏與被告相同。入稟狀指兩原告於去年9月至今年3月間,先後借出184.4萬元給被告支付刑事案件律師費,另8,000元用於離婚官司及8.1萬作使費。資料顯示非禮案審訊4天,聘用資深大律師郭棟明代表。被告所涉刑事案曾透露,被告擁有物業,但其妻於去年1月以被告有婚外情、飲酒及不理家事申請離婚,同時申請禁止被告使用賣樓得益。
案件編號:HCA2168/16

20160825 - 女稱被非禮 母不報警:交畀天主搞

標題:女稱被非禮 母不報警:交畀天主搞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擁有心理學及國際關係學士學位的30歲女子,指控姨丈自她4歲起便趁機摸她私處,6年內性侵犯逾70次。她在事隔廿多年後鼓起勇氣頂證姨丈,案件昨日續審。女事主母親憶述當年被告移民後不久,女兒看到電視節目講及近親性侵,即時大哭,並向她透露受辱一事。不過,她沒有為女兒報警,因覺得不會再見到被告,而且認為「我信咗天主30幾年,有乜嘢都交畀天主搞,天主好公正、好正義,我哋乜嘢都唔使搞」。
女事主X的母親是被告(64歲)前妻的胞妹,X的外祖父母早於1991年移民,被告一家則於1996年移居美國,X母也於2000年和子女移居當地。X母專誠回港出庭,昨作供時略帶鄉音。
「我鄉下女人唔識啲乜」
X母憶述1998年在寓所和一對子女看電視,當節目《警訊》講述父親非禮親女的案件時,X突然「喊得好犀利」,她向X查問,「佢話俾姨丈非禮」。
不過,X母自言事隔多年,「太耐喇」,已不記得當年母女對話的詳細內容。在辯方盤問下,她同意曾向警方表示X當年沒有講述如何遭被告非禮,X也沒有向她示範非禮的手法。
被控方問到當初有沒有即時報警,X母坦言沒有。她指當時被告已移民,「我同個女講,唔會見到呢個人」。她又補充,「我哋鄉下女人,唔識啲乜,我信咗天主30幾年,有乜嘢都交畀天主搞,天主好公正、好正義,我哋乜嘢都唔使搞,乜嘢都交晒畀天主搞」。
X母又稱,自此母女一直沒有再談及性侵犯一事。直至2013年6月,她打算聘請被告姊姊照顧母親,惟X對此安排極之反對,並且重提舊事。稍後女兒獨自返港報警,她並不知情,但她也有回港就女兒被侵犯一案錄口供。
另外,X前日供稱除被告外,亦曾遭母親一名男友人性侵犯。惟X母昨指女兒從未向她提及此事。
被告涉於1990至1996年間在家庭聚會中多次趁機從後撫摸X的私處,每次歷時約10分鐘。他早前否認6項非禮罪。控辯雙方將於今午作結案陳詞。
案件編號:DCCC1107/15

標題:法庭:聞女遭非禮無報警母:交畀天主搞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現年卅歲女子指控於廿六年前接連遭姨丈涉嫌摸下體非禮案,控方昨傳召女事主X的母親作供,她指被告是其姐夫,事發後得悉女兒遭被告非禮後,她未有報警,因為她是「鄉下女人識啲乜吖」之外,她亦認為不會再見到已移民的被告;加上她信奉天主教逾卅年,相信「天主好正義好公正,有乜嘢交畀天主搞」。被告之後被裁定六項非禮罪表證成立,他作出自辯後,控辯今日會進行結案陳詞。

六十四歲被告被控在九○年至九六年間,即事主X約四至九歲時,六度非禮她。X母親供稱於案發後兩年即約九八年,與X在家看警訊時,X突然狂哭,透露曾遭被告非禮,惟她已忘記當日的對話內容。她指X自該次後,一直也沒再提起事件,至一三年,她打算聘請被告姊姊照顧X的外婆,X極度反對,才重提非禮事件。

姨丈自辯:完全是誣告
被告在表證成立後自辯,操普通話的他堅稱沒有非禮過X,強調「完全是誣告」,但他指不知X為何要指控他,但承認間中會抱X。他供稱八九年從內地移居香港後,找到印染廠的工作,每天均需通宵工作,下班便睡一整天。直至九六年,他與前妻移民國外,惟一年後因婚外情問題,與繼女有嚴重衝突,故他回流香港。

案件編號:DCCC 1107/2015

標題:姨丈涉非禮案 事主母:沒報警因「交畀天主搞」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現年30歲的女子稱在4至9歲時,被姨丈狎弄私處侵犯約70次,她至2013年受非禮案的剪報觸動,決定報警,姨丈否認6項非禮罪昨續審。事主母親供稱,女兒12歲時曾哭訴被姨丈侵犯,她聽畢後因「信咗天主30幾年,有乜嘢交畀天主搞」,因而沒報警。
「鄉下女人 咩都唔識」
篤信天主教的事主母親供稱,1998年某日在元朗家中與子女看《警訊》,節目提及非禮案件,女兒大哭,說自己被姨丈非禮。控方問事主母親當時有沒有報警,她說沒有,因被告當時已移民,不會再見到他。事主母親自言是「鄉下女人,咩都唔識」,又稱「我哋信咗天主30幾年,有乜嘢都交畀天主搞,天主好公正,無乜嘢唔使去搞,交畀天主搞」。
被告:做足7日 與事主好少接觸
另外,事主早前供稱,被告曾在周日中午,趁其母及姨母煮午餐、表兄又在房間玩耍時非禮她。事主母親昨供稱,被告一家與她一家習慣周日上教會後一起午膳,她與姊姊負責煮飯,被告則會在廳中抱住事主看電視。
現年64歲的被告昨被裁定表證成立後出庭自辯,他以普通話作供稱,1980年代起已與內地女子發展婚外情,二人的女兒比事主小一歲,現已與該情人結婚。他說,1989年底起至1996年在印染廠任職,一直返夜班,由晚上7時工作至翌晨7時,一星期做足7日,沒有休息。
被告又說,每當下班回家後都會倒頭大睡,與事主關係一般,「好少接觸」,更五度否認有發生過非禮事件,強調「根本就沒有這回事」,又指事主「誣告」他,質疑事主為何遲遲不報警。
斥事主誣告 指不吃午飯「全日睡覺」
控方盤問被告何時才會放假,被告回應稱,每年聖誕及農曆新年才可放假,共約10日。控方又問被告是否知悉每工作7日可享一日休息日,被告說不知道。控方質疑被告沒有休息,如何與情人維繫關係,被告稱會乘聖誕及新年假回內地見面。
控方又問被告周日會否與事主一家吃午飯,被告指「極少」,可能只是每年一兩次,又指自己「不吃午飯,全日睡覺」,並解釋自己因要負擔兩個家,故要拚命加班。被告昨完成作供,案件今午結案陳辭。
【案件編號:DCCC 1107/15】

20160824 - 內地狠母「借尿遁」 港人稚女棄街頭

標題:內地狠母「借尿遁」 港人稚女棄街頭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中港夫妻吵架,稚女慘成磨心遭狠母遺棄!住惠州大亞灣的兩歲港籍女童,因父母爭執慘成出氣袋,日前遭內地母親遺棄街頭,留下字條謊稱女兒有先天性心臟病求收養,女童被公安送往福利院四天後,港人父親終來相認帶回家。公安正追緝女童的冷血母親。

趣致可人港女童被遺棄惠州大亞灣街頭。女童乳名「多多」,年僅兩歲零三個月,父為港人,母為內地人,家住大亞灣。

令人髮指的遺棄親女案發生於本月十八日(上周四)晚九時許,一名男子在大亞灣霞湧海濱廣場散步時,遇到推着嬰兒車的婦人,對方表示要去厠所,要求代看管稚女,男子同意後呆等約一小時不見婦人,於是報警。

公安發現嬰兒車留下字條,註明「多多」,「生於二○一四年五月三日,因患先天性疾病,家庭困難無能力撫養,望好心人收養」,但無任何證件,沒法聯絡家人,於是將稚女帶返霞湧派出所,並聯絡當地民政局,將女童送往大亞灣西區福利院安頓。

由於福利院生活條件欠佳,該院即聯絡一個愛心家庭,暫時照顧「多多」,並帶她往醫院檢查,發現身體很健康,公安懷疑有人藉詞遺棄兒童,呼籲居民提供線索尋找家人,部分知情民眾更呼籲愛心人士領養女童。「多多」被遺棄四天後,自稱父親的港男疑得知女兒被遺棄,不忍她變成人球,前日突前往福利院要求接女童回家,公安為證實其身分,錄取口供和查閱證件後,再安排親子鑑定,昨日終證實父女關係,二人帶笑回家。

對於該宗遺棄案件,不少網民指責母親狠毒,「多多」隨時可能被不法之徒拐走,甚至因無人理會餓死街頭,幸她遇到好心途人才倖免於難。

雖然大團圓結局,據悉公安正調查「多多」的母親,若證實故意拋棄女童,不排除採取拘捕行動。內地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的「遺棄罪」,最高刑罰為監禁五年,若因此造成被遺棄者受傷、死亡,更可以故意傷害、故意殺人罪追究,兩罪的最高刑罰均為死刑。

20160824 - 調查:肚愈大愈抗拒 醫生﹕易傷胎實謬誤 半數孕婦誤以為豁免戴安全帶

標題:調查:肚愈大愈抗拒 醫生﹕易傷胎實謬誤 半數孕婦誤以為豁免戴安全帶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孕婦坐車戴安全帶易感不適,中大及聯合醫院一項有近500名產婦參與的調查顯示,孕婦肚愈大愈多人不戴安全帶,懷孕前有77%會戴,但懷孕6個月後的第三孕期,跌至67%會戴安全帶。不願戴安全帶者中,九成因感不適,四成半擔心會傷胎。有專家提醒法例無豁免孕婦戴安全帶,正確使用亦不會傷及胎兒,不戴安全帶又遇意外,反會傷害母胎。
明報記者 梁杏怡
聯合醫院婦產科聯同中大公共衛生學院,於去年1至4月在聯合醫院產後病房訪問495名產婦,了解她們乘車時使用安全帶的習慣,當中16人會每日駕車,60.6%則每日使用公共交通工具;76.6%產婦表示懷孕前6個月會戴安全帶,至懷孕3個月以下的首個孕期,戴安全帶的比率跌至73.5%,懷孕4至6月第二孕期再跌至70.5%,最後第三孕期進一步跌至67.1%。不過,有26人(5.3%)相反,本來無戴安全帶,自懷孕後才開始戴。
無戴者九成感不適 四成怕傷胎
175名懷孕時曾無戴安全帶的產婦中,89.1%認為戴安全帶不舒服,45.1%擔心會損害胎兒,4.6%則認為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安全帶太短及太髒,且不方便。
另外,56.4%受訪者錯答孕婦獲法例豁免戴安全帶,但逾八成受訪者能正確指出懷孕時應把安全帶的橫帶置於腹部下方而非肚皮上。此外,只有6.5%受訪者在懷孕期間有接收正確用安全帶的資訊。
團隊分析指出,調查結果反映受訪者就安全帶對孕婦及胎兒的影響存有誤解,顯示對使用安全帶的認知不足,建議在母嬰健康院、產前診所及公立醫院等地擺放相關單張,當局亦應恆常在公共交通工具監察乘客使用安全帶情况。
參考《道路交通(安全裝備)規例》,未獲豁免的司機及其他指定座位乘客都須戴安全帶,違者最高罰款5000元及監禁3個月。運輸署資料顯示,持有效醫生證明書者可獲考慮豁免佩戴安全帶,但懷孕並非豁免理由。
專家﹕不戴遇撞車更危險
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會長、法醫病理科專科醫生蒙海強表示,法例並無豁免孕婦戴安全帶,若姿勢正確,安全帶不會影響子宮及胎兒,認為孕婦感不適多數是心理影響,若不戴安全帶而遇急煞車或撞車,也會對母胎有風險,故對此絕不贊成。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稱,每年都會收到一兩宗孕婦求診時要求寫醫生信豁免戴安全帶,理由多是駕車時不舒服,但他不會因此而寫信,他認為政府應加強孕婦戴安全帶的公眾教育。

手擋肚或拉鬆減保護

有孕婦反映乘車戴安全帶會「勒肚」,因此以手擋在肚皮上或拉鬆安全帶。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會長蒙海強指這非正確姿勢,反致受撞時身體易拋前,減弱安全帶的保護力,提醒孕婦應置將安全帶的橫帶置於腹部下方,切勿隨意拉鬆。
橫帶置腹下 不會壓子宮
蒙海強說,一般人會把安全帶的橫帶「壓肚」,而孕婦戴安全帶的正確姿勢則是置於腹部以下的盆骨位置,此姿勢不會壓住子宮,因此安全帶影響胎兒實屬謬誤。他指汽車急煞或受撞擊時,乘客所承受的衝力是其體重的兩三倍,而安全帶則可承受體重4倍衝力,足以保護孕婦,但若孕婦用手擋肚或拉鬆安全帶,則容易在受撞擊身子拋前致手部脫臼或骨折,而安全帶可承受的衝力亦會減弱。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稱,遇交通事故多是母體受傷較嚴重,懷孕首12周子宮仍在盆骨內,撞擊對胎兒影響較少,12至24周開始「見肚」,但傷及肚皮才會影響胎兒,24周後則步入危險期,受任何硬物撞擊都易撞到胎兒,較常見可致子宮收縮、下身流血及早產,嚴重者可致胎盤及子宮剝落。他提醒孕婦應坐較大型的家庭車,避免坐在座位靠後的跑車,令子宮受壓影響血流。

20160824 - 功課班男導師涉狎女童

標題:功課班男導師涉狎女童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7歲小二女生今年參加學校功課輔導班,向男導師請教功課時疑遭對方三度伸手入內褲用手指篤私處,案件昨開審。任職社區中心助理的男導師不認罪,辯稱女生頑皮,被班主任和他投訴不開心。事主母親稱女兒投訴被性侵當晚發噩夢,大喊:「好痛!唔好整我!」
女生X透過視像系統作供稱,被告蘇栢源(30歲)教班上8名小孩做功課約半年,她認得被告臉上「好大粒癦」。X憶述今年1月19日向被告請教功課。被告一邊教一邊伸手入她內褲,用食指篤她私處約10秒,她感到很痛。兩日後被告重施故技,比第一次更大力篤她,她站着等他教完便返座位。至1月26日,被告又趁教她功課時連篤其私處兩次。

事主母︰女兒發噩夢
X在盤問下承認案發首兩日曾被班主任責怪她在堂上吃零食,辯方質疑X介意被告沒幫她說好話而不開心,X答「不知道」。辯方又指26日X很早做完功課,之後離座騷擾同學和在黑板亂畫,被告聲言要罰她。X承認被責罵感不開心。辯方指X說謊,被告根本沒性侵她,X沉默後說「唔記得」,但控方再問她時稱記得事件。
X母親稱女兒於26日晚向她投訴事件,即晚便發噩夢,但辯方指其口供紙提及女兒被除褲摸私處,但女兒無向警方提及,質疑她因憤怒記不清女兒投訴內容,X母否認。案件今早結案陳詞。
案件編號:FLCC2255/16

標題:法庭:涉三狎女童男導師表證成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社區中心男助理本年初於一間小學的輔導班擔任導師時,三度在眾目睽睽下把手伸入一名七歲女學生的褲內,涉嫌以手指「篤」女童的「喼喼」(私處)。女童事後向母親投訴,指助理「好變態」,母親報警。涉案卅歲被告蘇栢源被控三項非禮罪,昨在粉嶺法院經審訊後,被裁定表證成立。被告不自辯,案件今日進行結案陳詞。


辯方盤問時指,X在廿六日該堂輔導班曾騷擾同學和亂畫黑板,X承認,而X亦承認遭被告責備頑皮而不開心。辯方又指出,被告其實沒有「篤」她,X回應「唔記得」,但之後改口稱「記得」,表示被告確有「篤」她私處。

案件編號:FLCC 2255/2016

20160824 - 港媽指Nepia尿片藏針傷手指

標題:港媽指Nepia尿片藏針傷手指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日本著名尿片品牌Nepia被指藏針,更刺傷一名港媽。育有3歲半兒子的梁小姐表示,上周日為兒子更換Nepia尿片學習褲時被刺傷右手手指,檢查發現原來尿片表面有一支約2吋長的針。她擔心該支已生銹的針帶有病毒,昨日到診所驗血,並已就事件報警。
梁小姐指兒子使用Nepia尿片約3年,涉事尿片約6周前在一田購買,已開封使用。到上周日晚,她如常拿出一塊尿片為兒子更換時被刺傷,赫然發現原來有一支長約2吋的針勾在尿片表面。

代理商籲報警
梁小姐指,因該針已生銹及不知針的來源,擔心因此染病,「都唔知會唔會有Aids(愛滋病)」,故決定不再使該品牌。梁小姐透過facebook聯絡香港Nepia及致電代理公司,Nepia於facebook上回應她,指日本廠商指生產過程沒有用針,出貨時亦曾用金屬探測器檢測,因事件嚴重影響公司聲譽,建議她報警及再安排她驗傷。梁小姐批評Nepia離譜及不負責,最終亦沒有安排她驗血。
她昨日原想到博愛醫院驗血,但院方指風險不高沒有需要,她惟有到私家診所驗血,下周有結果。她前日已報警。
本報昨日曾聯絡Nepia的代理商,截稿前未獲回覆。Nepia昨日於facebook專頁回應事件,指該公司前日早上知悉事件後立即表示抱歉;由於指控嚴重,已即時回應梁及詢問她有關產品的詳情,並立即向日本生產商匯報情況,日本生產商指Nepia嬰兒尿褲系列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沒有採用針,及設金屬探測器確保產品安全。該公司已建議梁交予警方跟進,並已派員到警署提供資料,協助調查。
警方表示,本月22日接獲36歲姓梁女子在博愛醫院警崗報案,指本月21日使用一包尿片時被2吋長針刺傷右手手指。一田百貨市務部總經理謝素嫻表示,未曾接獲同類個案,同款Nepia尿片已更換包裝,供應商正在調查事件。

標題:稱日尿片藏針港媽遭拮傷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日本嬰兒尿片疑藏針拮傷港媽,港媽怕染愛滋病急驗血!育有三歲半兒子的梁女士投訴指,周日(廿一日)在家中伸手取出一片Nepia(妮飄)加大碼學習褲時,右手手指被拮至流血,驚慌之餘發現尿片褲頭原來插有一支兩吋長已生銹的縫紉針,她憂慮針頭染有病毒,昨午驗血,並聲言向有關方面追究。妮飄嬰兒紙尿片/褲香港代理商引述日本生產商指,尿片生產過程中無採用針,亦設有金屬探測器,確保產品安全,未知針從何來,建議事主先報警,再安排驗傷。警方接獲梁女士報警備案。

憂染愛滋病 自費驗血
梁女士稱,約六周前在旺角或沙田的一田百貨購入涉事尿片,至周日剩下兩片,她伸手入尿片包裝袋時,右手中指被拮至流血。她指家中沒有這種針,事後檢查包裝袋沒有破穿,如由兒子自行取尿片或穿着時,他可能受傷。她透過社交網絡聯絡妮飄香港代理要求驗血,代理回覆時指,日本廠房已就事件開會,強調生產過程無用針,未知針從何來。

她質疑「個袋冇穿,支針係點變出來?」代理指事件嚴重影響公司聲譽,建議她報警處理,再安排驗傷。她認為該公司不負責任,要她先報警。周一晚她報警及打破傷風針,但為求安心,昨午再到私家診所自費一千五百元抽血檢驗愛滋病、梅毒及破傷風菌等,下周有報告。

代理已向生產商匯報
警方發言人指,本月廿二日接獲三十六歲姓梁女子在博愛醫院警崗報案,指在廿一日使用一包尿片時被兩吋長針刺傷右手手指,報警備案。妮飄香港代理商對本報稱,因指控嚴重,已即時向日本生產商匯報,並曾建議梁女士在警方跟進下驗身,但她堅持在私家化驗所驗血。公司昨已派員到警署提供資料,希望協助調查,並再匯報日本生產商。

一田百貨巿務部總經理謝素嫻指,未接獲梁女士及其他顧客投訴尿片有針,歡迎事主攜單據提供購買涉事產品批次等資料,以便一田聯絡代理商跟進。

20160824 - 非華裔B女被棄伊院逾月

標題:非華裔B女被棄伊院逾月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眼仔睩睩、樣子可愛的非華裔初生女嬰,上月11日被人遺棄在油麻地伊利沙伯醫院內,身世成謎。警方接獲院方報案後,追查至今未有線索,昨日發佈女嬰相片,呼籲其親人或有線索市民提供資料。
該名非華裔女嬰現時約一個月大,身高約50厘米,重約4公斤,圓面型,黑皮膚,短黑髮,身上沒有身份證明文件。女嬰沒有表面傷痕,正在伊利沙伯醫院留院觀察。
上月11日,該名初生女嬰被人遺棄在伊利沙伯醫院內,其間有護士發現,連忙通知院方。據知,院方一度翻查閉路電視,但未發現可疑人士出入醫院並遺下女嬰,於是決定報警處理。
警籲市民提供資料
翌日上午約7時警方接獲報案,隨即接手調查。消息指警方一度循嬰兒出身紀錄作調查,但經過一個多月追查仍然苦無頭緒。至昨日警方發佈女嬰的相片,急尋女嬰親人下落,呼籲女嬰的親人或有資料提供的市民,可致電36619512或36619515與油麻地分區雜項調查隊人員聯絡;或電郵至ymtdiv-mesu-office@police.gov.hk。

標題:伊院女嬰被棄 警急尋親人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警方就上月一名初生女嬰在油麻地伊利沙伯醫院疑被遺棄案件,昨日發呼籲急欲會晤女嬰的親人。
被遺棄女嬰(圖)非華裔,約1個月大,身高約50厘米,重約4公斤,圓面型,黑皮膚,短黑髮;女嬰身上無任何證明文件,經檢查無表面傷痕,正在伊利沙伯醫院留院觀察。消息稱,上月11日女嬰在伊院出世後,疑母親遺下女嬰不知所終;翌日早上約7時,院方因未能聯絡女嬰家人,決定報警。
警方呼籲女嬰親人或有資料提供者與任何一間警署聯絡,或致電3661 9512或3661 9515與油麻地分區雜項調查隊聯絡,或電郵至ymtdiv-mesu-office@police.gov.hk。

20160824 - 女心理學士告姨丈26年前非禮

標題:女心理學士告姨丈26年前非禮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擁有心理學及國際關係學士學位的30歲女子,聲稱自4歲起遭姨丈性侵犯,被摸私處至少70次,直至她9歲時姨丈移民美國才停止。來自單親家庭的女事主直言「唔知爸爸對啲女係點」,加上怕影響家人關係,從未對他人傾訴這秘密。直至有次她看《警訊》講述倫常風化案,情緒失控,首次向母親吐心聲。3年前,她讀報看見有本港女子敢於舉報廿多年前干犯非禮的補習教師,大受激勵,獨自從美國返港報警。
現年63歲的被告昨否認六項非禮罪受審。女事主X在屏風後供稱,首次案發於1990年9月,當時她年僅4歲,表兄弟在房內玩耍,母親及姨媽在廚房,她與被告則在客廳看電視,其間被告將她抱上大腿,一手從後按住她的腿,一手伸進她的衣衫內,撫摸她私處約10分鐘。其後被告至少70次在家庭聚會中侵犯她,手法大同小異。
X指當時「唔知乜事,但係知道唔啱」,覺得驚慌及不適,「好醜怪、好肉酸」,但她只懂夾實雙腿,或者祈禱希望盡快完事。被告會在事後問她猥瑣問題如「舒唔舒服」;她不答,被告便追問,她只好輕聲答「舒服」。
看政府廣告才知被侵犯
X自覺姨媽待她一家不薄,亦怕影響兩家關係,故未有聲張。有次母親替她洗澡時問「點解下面咁紅」,她也只推說不知原因。至1996年被告移民前,最後一次非禮當時9歲的她,手指更插入她的陰道。被告移民後,X沒再見他。據X所知,被告有婚外情甚至在內地重婚,移民後不久與姨媽離婚。
控方問X為何不呼救,她哭訴:「我由出世到大都冇爸爸,媽咪一個湊大哥哥同我。我唔知爸爸對啲女係點,唯一父親形象係舅父仔同姨丈。我好驚如果叫出嚟或者發脾氣,係咪即係自己做錯嘢?」她更自覺羞恥:「咁多年嚟,我一直都怪責自己,係咪因為我嘅問題而令到姨丈咁對我?」
後來X首次看到有關防止兒童被性侵犯的廣告,始得知「性侵犯」這個詞,「如果香港早啲有呢個廣告就好喇」。到她約11、12歲時,有次看《警訊》講述父親非禮親女的案件,「我大叫大喊,媽咪都嚇儍咗」。她最終向母親透露受辱,母親着她不要害怕。
X也於2000年舉家移居美國。至3年前,27歲的她讀報看見有女子舉報廿多年前干犯非禮的補習教師,給她勇氣。據了解,該報道有關特殊學校校長26年前任補習教師時多次非禮10歲女學生,終被判監13個月。
此外,當時母親打算聘請被告的姊姊照顧外婆,亦令X不滿。X最終於2013年9月返港報警,警方於翌年8月拘捕被告。
案件編號:DCCC1107/15

辯方指女事主有幻覺

被告遭拘捕後向警方否認非禮姨甥女,只承認偶爾會抱她。辯方昨指被告根本沒有侵犯過女事主X,一切只是X的幻覺,更謂X曾在美國向心理專家自言遭人揭開被子壓住性侵犯,專家認為可能壓力導致幻覺。X解釋,她是因壓力太大出現「俾鬼責」,但該心理學家是美國人,不明白此詞意思,她又不懂用英語解說,故有此誤會。
辯方又指X有情緒問題,才會指控被告,更謂X的父親有多名家人患抑鬱症,更有姑姐不幸自殺,故X一度懷疑自己有家族遺傳抑鬱。X稱在美國讀高中及大學時功課繁重,加上對自己要求甚高,情緒不穩,獲轉介接受心理輔導。她亦承認曾患抑鬱症,2006年斷續服用抗抑鬱藥,但強調心理專家已推斷患病主因是她童年遭性侵犯的經歷。
事主指姨丈侵犯非親生女
X在辯方盤問下承認,兒時曾遭母親一名男友人摸私處非禮,但強調只一次,不會將此與被告的侵犯情節混淆。對於辯方指被告任職夜班紗廠工人,晚出早歸,一星期開工七天,根本不會有機會侵犯她,X不同意。
X承認家人因被告有婚外情而不喜歡他,姨媽跟前夫所生的表姐更因曾遭他侵犯而恨他,但X強調從美返港報警屬個人決定,家人事前不知情,得悉她報警後不斷反對。她稱多次自費回港助查要向公司請假,冒失業風險,「如果唔係為咗放低自己心中包袱,我唔會有咁大犧牲」。

標題:六年間遭非禮70次 甥女26年後告姨丈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六十三歲姨丈涉嫌二十六年前起的六年間,藉抱起當時僅四至十歲甥女時,多次撫摸其下體,甥女兩年前看到類似的新聞才鼓起勇氣報警,被告昨在區域法院否認六項非禮罪名受審。現年三十歲的甥女作供稱,六年間遭姨丈侵犯不少於七十次,她曾夾緊雙腿避免遭侵犯,但被告會用手將其腿分開,問她「舒唔舒服」,不回答便會追問,她「好驚,只好細聲答舒服」。

在紐約擁有心理學及國際關係學士學位的事主透露,當年年幼未知姨丈做甚麼,但知道其行為不對。她接受辯方盤問時承認兒時有一次在家遭父母的朋友非禮,○六年在美國患上抑鬱症,表姊亦曾遭被告非禮。她指自己由四歲開始沒有停過被姨丈侵犯,直至姨丈一家九六年移民。約十一、十二歲,她看到電視節目《警訊》內容提及有父親侵犯親女的事件,情緒突失控,大喊大叫,媽媽追問下終把受侵犯一事說出。一三年從報章看到,有受害人相隔二十年控告補習教師非禮,她乃鼓起勇氣返港報警。案件編號:區院刑事一一○七--二○一五。

標題:法庭:稱幼時遭非禮30歲女控姨丈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出身單親家庭的女子,年幼時只與母親一方的親友多接觸,期間遭有「父親形象」的姨丈,多次以手指涉狎弄她私處至九歲,直至姨丈移民國外才停止。事件雖密冚但一直在她內心纏繞,直至一三年她看到一宗與其遭遇相似的案件時,終令她鼓起勇氣報警。被捕姨丈被控六項非禮罪,案件昨於區院開審,女事主庭上稱曾遭姨丈非禮「起碼七十次」。

六十三歲被告,被控在九○至九六年間、即女事主X約四至九歲時,分別六度於三個不同單位內非禮X。他不認罪。

指最早遇事僅四歲
現約卅歲的X於屏風後作供,期間不時淚流哽咽。X稱自四歲起,當被告與她獨處時,常抱她坐其大腿上,以手指伸入掃其私處,甚至插入陰道。X稱雖對此感疑惑,但因年幼且與母相依為命,不知道「父親」是如何對待女兒,「唯一畀到父親形象嘅係舅父仔同姨丈(被告)」;加上害怕被告不再錫她,故只怪責自己是否「做錯啲乜」。

X又指被告在事後均問她「舒唔舒服」,若她不答此「猥瑣問題」,被告便會一直追問,故「我會聽聽話話咁,細細聲話舒服!」X又聽過被告向姨媽提及「有個女咪幾好,好似X(事主名字)咁」,令她更感害怕及難受。X漸漸長大,其後再遭非禮時,雖然曾夾緊大腿阻止,惟被告會強行分開她的雙腿,她惟有祈禱「快點完結」。

被告之後移民,X於十歲時首次看到一個防止兒童被性侵片段,心想「早啲有呢種廣告就好喇」。之後她在看到父性侵女的警訊後,告訴母親,X開始要接受輔導。而她移民後,於一三年看見一宗女子廿年前遭補習老師非禮的報道,遂回港報警。被告於一四年八月六日在港被捕。

辯方質疑只屬幻覺
X承認曾遭母親朋友以同類手法非禮,但否認將該事與被告非禮混淆。辯方盤問時指X有遺傳性抑鬱及幻覺,因此被告性侵的事只屬幻覺,X否認。辯方亦透露被告有婚外情,故X的家人均討厭被告,X則指兩事無關連;X並哭訴當家人知她報警後,反對的聲音很大。

案件編號:DCCC 1107/2015

20160824 - 14歲自閉少年院舍墮斃

標題:14歲自閉少年院舍墮斃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為社署轉介的智障人士提供住宿服務的私營機構「康橋之家」發生院友墮樓事件,一名14歲少年,昨午被發現從葵涌院舍空置房間一個被打開的窗戶墮樓身亡。警方調查後相信事件屬意外,但窗花是沒鎖好或被撬開,當中有否涉及人為疏忽,有待進一步調查。
墮樓亡的14歲少年姓梁,患自閉症多年,並有過度活躍病徵,兩年前入住禾塘咀街109至115號萬成大廈3字樓康橋之家。據悉,梁早前曾向父親表示生活很不開心,不想再留在院舍。
事發昨午4時許,梁被地下一間餐廳的廚房工人發現重傷倒卧後巷,警員及救護員到場將他送院搶救,但告不治。
窗花打開 或涉人為疏忽
警員在後巷及院舍調查,相信他從院舍一間空置的房間窗戶墮下,窗戶的窗花打開,相信他攀窗時意外墮樓,但他是想爬窗外出或其他原因,則有待查究。事後梁父趕到醫院了解,院舍對事件拒絕回應。
發生事故的康橋之家隸屬沐恩之家集團,是社署認可的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入住人士主要是精神病康復人士及智障人士。
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副主席蘇永通,關注事故是否涉及人為疏忽。他認為社署責無旁貸,應即時全面調查事件,了解是否因院舍人手不足,或監管欠佳導致事件。他指,個別接收自閉症或過度活躍症的院舍應增加人手比例,因為這類住院人士可能因情緒較易波動而需要較多人手照顧。
社署發言人稱,署方正向有關院舍了解事件,並會要求院舍提交報告。該署社工已與死者家屬接觸,並會繼續跟進。至於事件有否涉及人為疏忽,有待進一步了解。

20160823 - 圖爆儲物房 三男生被捕

標題:圖爆儲物房 三男生被捕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暑假結黨圖爆竊屋邨儲物房,三學生遇保安員揭發被捕。三名均有案底的中學男生,疑趁放暑假合謀犯案,昨凌晨持鐵鉗在觀塘翠屏北邨徘徊,圖潛入一個儲物房搜掠,被保安員發現報警,警員到場以涉嫌企圖爆竊將他們拘捕。

均有刑事案底
被捕三名男生,一人姓林(十五歲),兩人姓黃(十四歲),均為初中生,朋友關係,分別在不同學校讀書,現仍放暑假。消息稱,三人雖然年紀輕輕,但都已有刑事案底。

昨凌晨二時許,翠屏北邨姓李(六十四歲)保安員巡邏時,發現三名男生在翠柳樓地下一個存放了噴漆等物品的儲物房外徘徊,形迹可疑,懷疑他們有不軌企圖,立刻報警。警員迅速趕抵現場截停三人,發現其中一人持有可作爆竊工具的鐵鉗,經調查後以涉嫌企圖爆竊將三人拘捕,帶署調查,案件交由觀塘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20160823 - 長洲消防車撞倒三歲童

標題:長洲消防車撞倒三歲童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長洲男童捱消防車撞傷,直升機送院治理。長洲消防局一輛消防車,前晚前往執勤途中,意外撞傷一名三歲男童,男童頭部受傷,忍不住放聲痛哭,需由男親友攬緊安撫,事後由直升機送往市區醫院治理。

受傷男童姓李,前晚九時許,他與親友途經長洲北社海傍路十三號對開時,長洲消防局一輛消防車,正前往長洲北社新村接載一名身體不適長者途中,卻意外將李童撞倒,李童頭部受傷,他大驚嚎啕大哭,同行男親友將他抱緊加以安慰。消防員落車了解,並通知上峰發生交通意外。

救護員到場為李童檢查傷勢後,發現其傷勢並不嚴重,但為安全起見,救護員將李童送往長洲醫院治理,然後由直升機將其送往柴灣東區醫院進一步檢查,李童經醫生檢驗後,證實無大礙,昨日已經出院。現場為海旁路邊,附近有不少露天食肆,晚上亦有不少市民散步。由於長洲禁止車輛行駛,市民可能未有為意會有消防車駛過,意外原因有待警方調查。

應召執勤 途中出事
消防處發言人表示,前晚約九時十分,消防通訊中心接報指長洲北社新村有一名長者身體不適,遂調派消防車F981前往處理,當消防車駛經長洲海傍路時撞倒一名突然衝出馬路的小童,車上人員即時停車處理該名小童,並同時要求消防通訊中心調派另一輛消防車處理該宗長者身體不適的事故。

消防人員在場檢查該名男童後,發覺他除頭部有少許紅腫外,其他身體部分並沒有明顯受傷。

20160823 - 紐奶粉營養標籤不符

標題:紐奶粉營養標籤不符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食物安全中心昨公布,產自新西蘭的嬰兒奶粉Bibere Gold Infant Formula 1,被驗出維他命E含量為每百克奶粉含六點五毫克α-生育酚當量,較營養標籤標示少四成。食安中心已派員巡查主要零售點,暫沒有發現受影響產品出售,並通知業界停止出售有關產品。

食安中心指出,上述奶粉樣本取自九龍城農圃道的Kawaiiland,每罐九百克,最佳食用期限為一七年十一月二日。化學分析顯示,奶粉樣本的維他命E含量為每百克含六點五毫克α-生育酚當量,與營養標籤標示每百克含十點八毫克不符。

澳醬料含鈉高於標示
另外,產自澳洲的Red Kellys Tasmania Aromatic Lemon Myrtle Dressing的醬料早前被揭鈉含量與營養標籤標示不符,食安中心再從尖沙咀海港城City'Super抽取同款不同批次的產品檢測。化學分析結果顯示,醬料樣本的鈉含量為每百毫升含一百三十毫克,與營養標籤標示含七十八毫克多六成。

食安中心已知會售賣醬料的商戶有關違規事項,商戶亦按指令將受影響批次產品停售及下架。食安中心正追查產品來源及分銷情況,如有足夠證據將提出檢控。

20160823 - 酒店泳池遇溺5歲女危殆

標題:酒店泳池遇溺5歲女危殆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酒店泳池戲水,女童遇溺命危。一名五歲女童,與家人入住天水圍嘉湖海逸酒店度假,昨午與七歲兄長及母親在酒店泳池戲水時,女童突然遇溺,由救生員救起時已經陷入昏迷,送院搶救後情況危殆,警方調查後認為事件無可疑。據悉,女童患先天性心臟病,至於遇溺原因是否病發引致,需作進一步檢驗及了解。兒科專科醫生指患心臟病的兒童,只要病情輕,運動量不大,游水或戲水並無問題。但遇溺情況嚴重可導致大腦受損、堵塞氣管及肺水腫,隨時危及性命。

遇溺性命垂危的女童姓何,持有香港身份證。據了解,何女患先天性心臟病,家人已時刻留意其病況。何女因正值暑假不用上學,早前隨家人包括七歲兄長及母親,入住天恩路嘉湖海逸酒店度假。昨日天氣良好及炎熱,何女與兄長跟隨母親到酒店三樓的泳池游泳戲水,至下午一時許,何女被發現在泳池遇溺掙扎。

昏迷需協助呼吸 ICU留醫
救生員將何女救起,當時她已昏迷。救護員到場急救,並將何女送往博愛醫院,經救治後,何女仍陷入昏迷,需用儀器協助呼吸,再在醫生陪同下轉往屯門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情況危殆。警方在現場調查後認為事件無可疑,案列有人遇溺,至於何女的遇溺原因,是否因心臟病發,則需進一步檢驗。嘉湖海逸酒店發言人表示,女童與其家人是酒店住客,女童獲救時有生命迹象,其遇溺原因有待調查。

兒科專科醫生伍永強稱,患先天性心臟病小童是否適合游水,視乎病情輕重、以及游水的運動量而定,如是病情重,又進行激烈的比賽、或強化訓練,因體力負荷大,當然不適合,若僅是在池邊玩水、病情輕則無問題。

醫生:可損大腦及肺水腫
兒童不慎遇溺沉落泳池底,將不能呼吸,大腦會因缺氧而受損,水亦會隨呼吸道進入肺部,堵塞氣管和引起肺水腫,如浸在水中太久,更會出現低溫症,嚴重的會導致死亡。假如遇溺時間短,並及時救起,經治療後相信無問題,不會有後遺症。

香港政府拯搦員總工會副主席鄧子安表示,家長帶年幼子女到泳池游水,相信已知道其泳術去到哪一階段,但落水前必須留意其身體是否有不適,天氣熱時最好帶備水到場,以便隨時飲用。小朋友落水後,家長要一眼關七,眼睛不要離開他們,時刻「睇到實」,千萬不可只顧住玩手機,否則小朋友一旦遇溺,若未能及時發覺的話,後果難料。家長如發現小朋友出現異樣,應該大聲呼叫,讓救生員及時落水救人。而家長最好陪伴小朋友落水,帶着他們游水,相信意外便不會發生。

標題:5歲女酒店泳池遇溺危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5歲女童昨午隨家人在天水圍嘉湖海逸酒店泳池游水期間遇溺昏迷,由救生員救起送院命危;警方列作有人遇溺案處理。
遇溺女童姓何,5歲,昏迷被送往元朗博愛醫院搶救,需轉送往屯門醫院深切治療部,情况危殆。事後何的家人趕至醫院得悉情况,憂心不已。
據悉,何與家人趁暑假期間,舉家租住天恩路18號嘉湖海逸酒店,享受酒店各項設施。消息稱,事發昨午1時許,女童隨母親及胞兄在酒店泳池游水,其間疑突然不適遇溺,女童由救生員發現救起,上岸時已經昏迷,救生員隨即為女童急救及報警,女童由救護車送院救治。事後警員到場調查,事件無可疑,列作「有人遇溺」案處理。

20160823 - 尖嘴失蹤八小時 男童迪士尼現身

標題:尖嘴失蹤八小時 男童迪士尼現身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姓梁8歲男童(圖),昨晨與家人在尖沙嘴食肆用膳期間突然失蹤,家人遍尋無果報案,警方傍晚發相尋人,男童失蹤近8小時後,終在大嶼山迪士尼樂園內被職員發現尋回,他沒有受傷,交由家人領回。由於男童喜歡迪士尼,警方正調查他如何前往該處。
男童昨晨隨母親在北京道一號一間酒樓用膳,至上午11時30分,他趁母親不為意悄悄離開座位,其後母親發現他不知去向,慌張四處找尋,最終報警求助,案件交由油尖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與家人用膳時偷走
警方重返現場搜證,翻查閉路電視,證實男童獨自離去,並非被人拐帶走,之後又在尖沙嘴一帶搜索,同時發相尋人。至晚上7時許,大嶼山迪士尼樂園一名職員發現男童下落,身旁卻不見有親友,查問下男童指獨自來到樂園,職員於是通知警方,警方到查證實是失蹤男童。據了解,男童升讀小三,患有自閉症,喜歡迪士尼樂園,警方發放的相片亦是他身穿紅色米奇老鼠T恤。

標題:尖沙咀失蹤8句鐘 自閉童迪園尋回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身穿「米奇老鼠」T恤八歲男童早上尖沙咀失蹤,八小時後在迪士尼樂園尋回!一名八歲自閉症男童,昨晨原與母親在尖沙咀飲茶,卻突然離座不知所終,母親找尋不果報警,至晚上在大嶼山迪士尼樂園尋回他。

與母飲茶獨離開
被尋回男童梁志燊,昨晨隨母親到北京道一號一間酒樓飲茶,至十一時許,他自行離開座位,母親不以為意,豈料他良久不返回,懷疑他走出街外迷路,遂到附近找尋,惟不見其蹤影,擔心不已,遂於一時許報警求助。

據梁母稱,兒子今年九月升讀小三,失蹤時穿着印有迪士尼卡通「米奇老鼠」圖案的紅色T恤、藍色短褲及涼鞋,警方大為緊張,翻看附近的閉路電視錄影,發現他是獨自離開大廈,派出大批警員在區內搜索,同時向傳媒發放其照片,呼籲市民協助尋人。

遭職員截停揭發
直至晚上七時許,梁童被迪士尼職員發現身處樂園內,立即報警。警方接報到場,將梁童帶返北大嶼山警署查問,他能夠說出母親的手機號碼,於是通知家人到來接回,終與家人重聚,警方將調查梁童如何前往大嶼山及如何進入樂園。

標題:尖沙嘴失蹤 8歲自閉童迪士尼尋回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8歲自閉症男童,昨晨與家人在尖沙嘴一間酒樓用膳時離座失蹤,家人報警,警方亦通報傳媒協助尋人,至昨晚,失蹤約8小時的男童在迪士尼樂園尋回。
酒樓用膳離座 虛驚8小時
據悉,一度失蹤的8歲男童姓梁,暑假後升讀小學三年級,患有自閉症。昨晨11時許,穿著紅色卡通圖案上衣、藍色短褲及涼鞋的梁童,隨家人到北京道1號一間酒樓用膳,其間梁童自行離座後未有返回,家人在酒樓及附近街道尋找無果後報警,警方列作「失蹤兒童」處理,派出大批機動部隊警員在尖沙嘴一帶搜尋。
警員翻查酒樓及附近一帶閉路電視影片,發現梁童是獨自離開酒樓,隨即尋找其下落及向傳媒通報協助尋人。至昨晚7時許,梁童在大嶼山迪士尼樂園內被職員尋回,表面無受傷,警員經調查後相信事件無可疑,已聯絡男童父母團聚。

20160822 - 愛女尋死 虎媽醒覺變傑出家長

標題:愛女尋死 虎媽醒覺變傑出家長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家長若限制子女發展方向,或會因為過度控制而扼殺子女的發展潛能,甚至成為子女討厭的怪獸家長。保良局昨日舉行講座,邀請專家及家長分享培育孩子的技巧與心得。香港全人教育聯盟理事黃金耀說,他多年前在大學教書期間,發現學生都「畀個框框住」,缺乏創意能力。他認為現今家長對子女過於規範,「咩都按自己意思幫子女安排晒」,除令子女壓力太大,亦會扼殺他們的思想空間和創意。他建議家長應該多些陪伴子女,了解子女興趣並在旁給予指導及鼓勵,助子女發揮潛能。

放棄打壓 改教育方式給選擇
曾獲第二屆香港十大傑出家長獎的凌葉麗嬋育有一子一女,她坦言過去曾是怪獸家長,要求女兒努力讀書,甚至「要佢同考全班頭十名嘅同學做朋友」,終令女兒中二時因壓力「爆煲」而兩度尋死。她那一刻才醒覺自己一直對女兒過於打壓,遂改變教育方式,多聆聽女兒想法,讓女兒有選擇的空間,亦提議女兒如果不愛讀書,可暫時休學,最後成功修補二人關係,女兒亦不再反抗,開始努力學習,中四至中七都考全級第一,並順利完成大學課程。

她認為家長不應對子女過於壓制而成為虎爸虎媽,「唔應該勉強子女配合自己要求」,應多尊重子女意見以建立良好溝通,並讓子女自由發展,這更能令他們從探索中找到興趣和目標。

陳易希感激父母予發展空間
「星之子」陳易希分享經歷時表示,自小成績欠佳,但父母沒有給予壓力,亦了解他對科學有興趣,經常帶他去科學館及太空館,又指自己喜愛拆開電器裝嵌零件,父母都沒有責罵。他感激父母給他空間及鼓勵,令他可在科技界創業及發展。

另外,為幫助孩子發揮潛能,保良局新學年將成立「知優大本營」,為弱勢兒童設計免費培育課程,希望透過課程讓家長及孩子知道自己的優勢,從而發揮潛能。

20160821 - 活埋陪葬逆境尋死 童書嚇人 兒童圖書館館藏 學者校長促下架

標題:活埋陪葬逆境尋死 童書嚇人 兒童圖書館館藏 學者校長促下架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本內容讚揚出術脫險的童話書引起不少家長迴響。購得該書的家長回想當時本想為4歲女兒講故事,驚覺內容跟自己教導相違,其後更發現公共圖書館收藏該系列書籍。本報發現,相關圖書部分內容提及少年自殺,再抽樣查看20本公共兒童圖書館圖書,部分教導「路要拾遺」才能成大事。專家促把有關書籍下架或收於成人圖書書架。

購頌說謊童書 家長經歷引迴響
30多歲的Anthony育有4歲女兒及1歲兒子,下班後他愛於女兒睡前說故事。回想購買涉事童話書經過,他說:「8月初在居所附近連鎖書局,看見一本名叫《魔力床邊故事 啟迪高智商》,圖畫漂亮,故事篇幅簡短,沒有細看內容便購下,沒想過內容會有問題。」
該書其中一篇〈聰明的格蕾特〉,描述廚娘偷吃烤雞後分別向客人及主人說謊,瞞天過海,其結語更指:「貪吃的廚娘格蕾特,在陷入困境時能夠急中生智,化險為夷。」Anthony認為:「你可以說廚娘行為不當,偏偏選了最差的版本,讚揚說謊行為。」
他向朋友分享經歷後,友人於社交媒體發帖公開事件,引起關注,是他始料不及,除獲家長認同,亦有網友反駁指該故事源自童話名著。惟他認為,即使是名著,編者亦不能加上讚揚說謊的結語,「一來,小孩自行閱讀時可能吸收該錯誤價值觀;二來,日後小孩亦有可能以書本內容挑戰家長教導,又或感到混亂。」他近日發現公共兒童圖書館收藏該系列書籍,擔心圖書館會否收藏其他可能存在問題的書籍。本報抽樣閱讀20本公共兒童圖書館書籍,包括該系列在內,並交予港大教育學院教授謝錫金作進一步分析。
情節變相鼓勵自殺 學者批離譜
其中,《魔力床邊故事 培養好習慣》的〈墳中的窮少年〉,提及少年因未能完成僱主無理要求,圖以飲毒藥及殺蟲水自殺,但發現那些毒藥及殺蟲水原來是蜜糖及酒,其後少年躺在墳中便沒有醒過來。僱主在少年死後擔心被告上法庭,情緒低落。故事描述他之後屋子起火,從此活在貧窮痛苦中,時刻受良心責備。其結語為「讓善待別人成為一種習慣,你會得到更多幸福和快樂」。
謝錫金直指該故事內容「離譜」,少年遇無理要求,不作反抗或離開,反而選擇自我了斷,並對自殺過程作詳盡描述,變相鼓勵自殺,加上故事犯駁,正面內容過少,應予下架。他又說,另外4本兒童圖書部分故事內容及教導有違普世價值,同樣建議下架或收於需家長陪同導讀的地方(相關故事內容及出版社回應見上表)。
學者:幼童易代入角色模仿情節
他續指出,幼童聽故事時,往往會代入故事書不同角色,模仿情節,吸收知識及價值觀;因而童話故事中,行為良好會獲褒獎,幹壞事需付出代價,但代價不能含暴力,令兒童誤以為暴力是正確解決方法。
出版社:全面回收 持書可退款
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賴子文亦指出,〈墳中的窮少年〉涉及自殺,灰暗面過多,不宜放在兒童圖書館內。出版《魔力床邊故事》的童藝少兒文化負責職員賴先生表示,較早前已全面回收該系列書本,持書家長亦可以電郵聯絡他們商討退款事宜,目前共收到5名家長要求退回《魔力床邊故事 啟迪高智商》。
康文署:將跟進覆檢相關館藏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發言人表示,就本報提及的兒童書籍,圖書館專業人員組成的「館藏發展會議」會跟進及覆檢相關館藏,市民若對圖書內容有意見亦可向館方提出。過去3年,圖書館每年平均購藏約74萬冊書籍,約40%為兒童書籍。其中,《魔力床邊故事》系列共有4冊,館方於2011年及2014年共購392本,《啟迪高智商》一書,現有62本存放於各圖書館供讀者借閱。

專家:8歲以下難分善惡 應選正面童書

兒童往往透過故事認識世界,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兼職講師蘇慧盈提醒,8歲以下兒童較難自行分辨善惡,3歲以下更未能分真假,家長宜選內容快樂正面情節,即使是經典名著,亦不宜向幼童提供過於負面版本,曾有家長說《三隻小豬》故事時,提及小豬被吃而令其3歲稚子發噩夢。
3歲以下:看圖及認識事物為主
蘇慧盈指出,3歲或以下幼童會認為所聽到的故事情節均為真實,建議家長選貼近生活、跟現實相符的內容,以認識事物為主;又或教導簡單具體的價值觀,例如要有禮貌,須跟別人打招呼。相關書本宜以圖畫為主,輔以簡單文字及重複的情節,例如到街市買各類東西,但因幼兒未能自行閱讀,要靠家長講故事。
4歲至8歲兒童能逐步理解書本內容及分辨真假,可閱讀科幻及具劇情的故事,學習較抽象價值觀、社會規則及情緒,例如尊重或耐性等;透過趣味故事亦可增加兒童幽默感或感歡樂。
4至8歲:可讀劇情故事 學價值觀
蘇慧盈強調,8歲以下兒童未能分辨善惡,不宜選擇大篇幅描述報復、暴力、陰暗面,以及只提出問題、不設解決方案的故事,令兒童陷於悲觀無助;即使是經典名著,雖具教育意義但仍要選擇切合其分辦能力的版本。
學者:西方童話未必切合華人文化
港大教育學院教授謝錫金補充,家長應留意部分名著,特別是西方童話,未必切合華人文化,例如對養老、孝順的概念不同,要選擇跟自己教育理念相符的故事。他說,故事書主要是灌輸兒童正確普世價值觀,經歷及理解不同生活概念,認識不同學科事物,選擇兒童圖書時,需留意能否達至相關功用,另家長可遮蓋書中一兩組詞彙,了解子女能否仍理解句子,測試該書內容是否切合他們的語文水平。

童書作家:取材生活引發共鳴
「一個好的兒童故事最重要能夠吸引小朋友,從兒童角度出發,是創作時必須考慮的。」香港兒童文藝協會會長宋詒瑞說,在兒童書除了常常出現王子公主、動物題材,生活類故事同樣能獲小朋友共鳴。
忘記兒子生日成寫作題材
從事兒童文學創作逾30年、著有多本兒童讀物的宋詒瑞,擅長改寫生活經歷。她說,從自己日常生活中發生各種小事,或者朋友的經歷,發掘兒童故事題材,有好幾個故事的靈感都來自真人真事。
「兒子12歲那年,我忘記他生日,兒子很平靜,還記得那時兒子說:『看你們這麼忙就算了』。」宋詒瑞說,後來問過不同小朋友同一個問題:「假如爸爸媽媽忘記你的生日怎麼辦」,孩子的反應各異:罵父母、提醒他們或覺得生日很無聊等。
「生日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大事,父母忘記生日這題材很有趣,相信可以引發共鳴,就寫成了故事。」改寫後的情節描述同為社會工作者的父母因協助他人而忘記兒子生日,表達助人精神。
考慮兒童角度 不宜強說教
生活經歷外,宋詒瑞說,要當一個好作者,要先做一個好人,對社會事情也不能漠不關心。她說,在生活中要有思考,以故事情節吸引小讀者,並傳達正確的信息。「故事不能太強調教育意義,要先考慮情節及兒童角度。」她又認為,近年兒童讀物有時用語過分成人化,忽略的兒童需要。


20160820 - 雙語環境助BB大腦發展

標題:雙語環境助BB大腦發展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父母為教育下一代費盡心思。美國華盛頓大學最新研究顯示,在雙語環境長大的BB腦部發展,較單語環境成長的嬰兒佳,特別是「行政功能」如語言、記憶力以至解難能力等,都有較好的發展基礎。

研究團隊安排十六名只有十一個月大、還未懂得說話的BB參加實驗,當中一半來自只說英語的家庭,另一半來自同時說英語和西班牙語的家庭。研究員向每名BB播放一段長十八分鐘的聲音檔案,並即時量度他們的大腦活動,特別是前額葉的反應。

擁較佳認知學習能力
前額葉是大腦主管記憶、判斷、分析、思考和操作的重要部分。結果發現,在雙語環境成長的BB大腦前額葉活動十分活躍,對聲音的反應、陌生語句的接受程度,均比單語環境成長的BB好,反映他們擁有較佳的認知和學習能力。專家相信,雙語環境有助BB更好地發展大腦。

20160820 - 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10月交報告

標題: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10月交報告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尚餘不足兩周便開始新學年,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昨日召開第五次會議,聽取轄下工作小組匯報建議。有委員建議,大專院校透過迎新活動等渠道,為新生進行精神健康篩查,並為大學教職員提供「守門人」訓練;委員會將整合各工作小組的建議後,十月向政府提交最終報告。

倡為大專新生篩查精神健康
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昨午聽取青年/大專院校工作小組及媒體工作小組匯報建議。有委員建議,大專院校透過迎新活動、電郵或社交媒體等渠道,為新生進行精神健康篩查;並為教員、導師和舍監等大學教職員提供「守門人」訓練,協助他們識別高風險學生、亦有委員建議設閱讀周,讓大專學生有休息及鬆弛的空間。

而媒體工作小組則建議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宣傳推廣精神健康,並與精神健康專業人士合作,發展網上防止自殺工具;而專業輔導人員亦可為教師及青少年提供訓練,學習如何回應在網上求助的學生或朋友。

委員會主席葉兆輝認為兩個工作小組的建議切實可行,將整合各工作小組提交的建議,十月向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提交最終報告。

標題:防止自殺會籲「守護」新生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昨召開會議,由青年/大專院校及媒體兩個工作小組作報告,其中青年/大專院校工作小組建議大專院校透過有效渠道,如迎新活動、電郵或社交媒體等,為新生進行精神健康篩查,並為大學教職員提供守門人訓練。媒體工作小組則建議透過社交媒體向公眾推廣精神健康,亦可以發展網上防止自殺工具,專業輔導人員可為教師及青少年提供訓練,學習如何回應網上求助的學生或朋友,小組認為,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有需要繼續向傳媒及新聞系學生宣傳報道自殺新聞的倫理原則及實務操守。委員會主席葉兆輝稱,報告有助委員會完成有關防止自殺措施建議,十月將向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提交最終報告。

20160821 - 同fd吹水起爭執 MK少女被摑搶電話

標題:同fd吹水起爭執 MK少女被摑搶電話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13歲少女,星期六凌晨1時許偕友人在旺角山東街一大廈的4樓後樓梯閒聊,在場另有多名少男少女。期間女童與對方發生爭執,最終她遭6女1男毆打及摑臉,並搶去她的銀包及價值1,800元的手機後逃去無蹤。

遇劫少女姓戴,13歲,她遇襲後逃至樓下然後報警。警員接報到場後,曾帶少女在附近一帶兜截逞兇者,但無法發現,案件列作行劫案,交旺角警區CID探員調查。少女表面並無傷痕,她又拒絕往醫院作救治,其後遂由警員帶返警署協助調查。

20160820 - 「五合一」藤條打仔 單親爸候懲

標題:「五合一」藤條打仔 單親爸候懲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任職的士司機的單親爸爸不滿8歲兒子的測驗答案全錯,將5條藤條「五合一」紮起來打兒子頭及雙手,造成全身共60處傷勢。司機昨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承認虐兒罪,裁判官看過照片後發現傷口全在身體重要部位,質問司機「有乜差池可以好嚴重,打到眼點算」,但准他保釋至下月9日,等候感化報告始判刑。
31歲羅姓被告今年6月12日在油麻地住所犯案,自首後向警員聲稱,兒子偷錢後辯稱準備用來付祖母老人院住宿費,他不滿兒子拒認偷錢才打他。羅有兩次虐兒前科,辯方求情指他兒子1歲時,女友已捨他而去。他既要照顧兒子,又要照顧居於老人院的母親,深感吃力。
案件編號:KCCC2457/16

標題:法庭:藤條五合一體罰 單親爸虐兒候懲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任職的士司機的單親爸爸見八歲兒子的補習測驗「滿江紅」,盛怒下用橡筋將五支藤條「合體」狂打兒子的背、鼻、額和手等位置,造成他身上有六十處瘀傷和裂傷,因而惹上官非。被告昨於九龍城法院承認一項虐兒罪,裁判官指男童受傷的都是重要部位,明言:「有乜差池可以好嚴重!」現准被告保釋至九月九日,待取感化官報告始作判刑。

卅一歲被告羅明智,過往有兩項相類案底。辯方求情指被告未婚,兒子的母親數年前已離家出走,故被告獨力擔起家庭經濟和照顧兒子。辯方強調被告並非故意傷害兒子,而是對方曾偷錢,加上學業欠佳,被告因「愛之深,責之切」才犯案。他事後已向社工求助,改善父子關係。

教訓兒子成績差及偷錢
控罪指被告於今年六月十二日,在油麻地住所內虐打八歲事主。案情指,被告當日發現事主在補習班測驗的答案全錯,一怒下將五支藤條合一狂打事主。事主翌日上學,老師發現他手部滿布傷痕,通知社工及報警。被告稍後自首,警誡下他指事主除了測驗全錯外,又否認偷去祖母的老人院費,他見事主教而不善,才教訓怒打,事主被打後始認偷錢。被告事後表示後悔打仔,並指不會再追究事主偷錢一事。

案件編號:KCCC 2457/2016

20160819 - 內地輪椅漢扮中醫 港鐵站內狎女生

標題:內地輪椅漢扮中醫 港鐵站內狎女生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以輪椅代步、持雙程證來港走水貨的內地漢在港鐵粉嶺站假扮中醫,藉詞替16歲女生檢查身體,公然在月台摸胸摸下體;又訛稱給月經失調的她藥方,誘使她到僻靜角落檢查身體,猖狂地上下其手,又捉女生手摸自己陽具,更拉開其校服拉鏈摸胸。女生兩日後在社工陪同下報警,警方在港鐵站截獲內地漢。他昨承認非禮等罪,還柙候懲。
被告李曉東(36歲)早前否認3項非禮及1項管有偽造身份證罪,案件原定昨在粉嶺法院預審,但他改口認罪,裁判官將他還柙至下月1日,索取背景報告後判刑。
案情透露,被告今年5月24日下午2時許經落馬洲來港,在粉嶺站遇上事主X。他要求X替他按升降機按鈕及陪他入內,兩人在升降機獨處期間,被告拉着X手,一度摸到X左胸,但X以為被告不小心。

帶到僻靜處再淫辱
兩人抵達月台後被告自稱是中醫師,問X是否月經失調,而X確有此問題。被告即提出可免費為X提供醫療檢查,將她帶往月台前端,先擠壓X胸部兩秒,再隔褲摸私處5秒,繼而伸手指入內褲摸她私處10秒。X感害怕欲回家,被告叫X不要告訴任何人,否則會令其他人擔心她的病情。稍後被告稱可給她藥方,將她帶到粉嶺置福圍,為X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檢查。被告撫摸X私處,脫下其內褲,將耳朵靠近X胸前扮聽心跳,又吩咐X閉眼,捉着X手撫摸自己陽具達20秒。
X看見被告拉開褲鏈露出陽具,欲穿回內褲,問被告何時檢查完畢。被告再度撫摸X私處,拉開X校服拉鏈,從後將手伸入其胸圍,擠壓其胸部兩下,再挨近其胸部扮聽心跳。X此時感可疑,向被告索取微信賬號後離開。X回家後告訴朋友及風雨蘭,兩日後由社工陪同報警。被告同月30日再持雙程證入境,在粉嶺站外行人天橋被警方截獲。他在警誡下直認假扮中醫師犯案,警方同時在他身上搜出一張僅以噴墨打印機打印的假身份證。
案件編號:FLCC2256/16

標題:法庭:輪椅漢扮中醫狎女生候判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以輪椅代步的內地漢早前持雙程證來港期間,在港鐵粉嶺站內訛稱是中醫師,並當場詢問一名十六歲女生月經是否有問題,藉詞檢查女生期間大肆非禮,除上下其手外,又伸手入她內褲內摸私處,又捉住她的手摸自己陽具。女生事後察覺不妥,致電「風雨蘭」求助後,由社工陪同報警,事發後六天警方於粉嶺站外遇上內地漢而將他拘捕。被告昨於粉嶺法院承認三項非禮及一項管有偽造身份證罪,收押待取背景報告至九月一日始判刑。

港鐵粉嶺站內犯案
報稱水貨客的被告李曉東(卅六歲),無案底。案情指被告於五月廿四日下午二時入境,同日下午四時在港鐵粉嶺站一樓大堂,要求穿校服的女事主X按升降機,X見被告坐輪椅,遂答應,在升降機內被告捉住X的右手,並觸碰X的左胸一下,X以為被告只是不小心,未有理會。二人抵月台後,被告伺機向她訛稱是中醫,問她有否月經問題,又稱可免費提供醫療檢查,X因確有月經問題故信以為真。被告請X到其內地診所治療,X拒絕;被告遂在月台替X「檢查」,捏X的胸部外,又先後隔着X內褲及伸手入X褲內,摸X的私處。X感害怕想回家,但被告叫她切勿張揚事件。

稍後,被告帶X到粉嶺置福圍的偏僻角落,聲稱替X進行「全面檢查」,伸手入X的內褲摸她私處,用耳朵靠近X胸部扮聽心跳,又要求X閉眼,並捉住X的手摸自己陽具,同日被告返回內地。同月三十日被告再抵港,在粉嶺站外被捕,警方當時更在他身上搜出用列印機偽造的香港身份證。

案件編號:FLCC 256/2016

標題:冒中醫「檢查」 輪椅水客狎女生罪成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坐輪椅的雙程證水貨客冒認中醫,在港鐵粉嶺站內以「醫療檢查」為名非禮16歲女生,再帶她到附近替他手淫。內地漢昨認罪,還押至9月1日判刑,待索取背景報告。
被告李曉東(36歲)早前被控3項非禮及1項管有偽造身分證罪。根據案情,事主X今年5月24日在港鐵站遇到被告,他請X按升降機的按鈕後,再邀請一同乘坐,然後乘機在升降機內摸X的胸部。X當時以為被告只是不小心觸碰,沒有揚聲指罵。
兩人到月台後,被告聲稱是中醫,藉替X檢查月經失調的問題,在月台前端擠壓X的胸部及摸其私處。
稱聽心跳觸胸 捉手逼手淫
X感害怕要求離開,被告則稱可給藥方和作更全面的醫療檢查,帶同X到附近的置福圍。被告檢查時稱要聽她的心跳,將耳朵貼近其胸口,再着X閉上雙眼,捉着她的手摸他的陽具,又拉下事主校服的拉鏈,伸手入內擠壓其胸部。
再入境被捕 搜出假身分證
X覺得被告行為可疑,取得其微信帳號後離開。事後X向友人及社工提及事件,兩天後報警。被告於5月30日再持雙程證入境被捕,警誡下承認曾非禮X,警方又在他身上搜出一張沒防偽特徵的假身分證。
【案件編號:FLCC2256/16】

20160817 - 健康在您手:家長要求高 子女易焦慮

標題:健康在您手:家長要求高 子女易焦慮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面對挑戰時,緊張是自然不過的感覺。可是,長期的焦慮不但令人勞累,更會影響日常社交及生活。其實,不少受焦慮影響的青少年,雖然背負沉重壓力,但卻不易被察覺,甚至予人安靜及好孩子的印象。

阿芝為人內斂,於校內不甚起眼。她總是害怕別人注視、談論她外表上的缺點。每次當緊張得雙手顫抖時,為怕被人發現,惟有盡量不動,然後借故離開。事實上,阿芝一直受情緒困擾,常常思緒紊亂,每刻都在思考下一刻的情況,以及如何避免出錯。感覺自己好像快失控……阿芝回憶,每當她向媽媽訴苦時,媽媽總是回應:「不用緊張,只要如何如何處理……」媽媽的建議來得太早,把孩子的困難看得太簡化,間接否定了阿芝的情緒。後來,經社工介入,才發現原來阿芝的媽媽容易緊張,對阿芝有很高的要求,她的焦慮因此日積月累形成。

宜按部就班 認同所付努力
其實,青少年需要空間,渴望自主,可是家長的角色依然重要,直接影響青少年的情緒狀態。青少年面對情緒困擾時,就是成長的契機,家長的陪伴同行,就是最佳良藥。有關青少年焦慮情況,家長可留意下列要點:

1. 焦慮的表現包括退縮、持續出現無法解釋的身體不適等;

2. 常見的焦慮症包括社交焦慮症、廣泛性焦慮症、分離焦慮症、特定性焦慮症及恐懼症;

3. 接納子女的焦慮為正常情緒;

4. 鼓勵子女按部就班面對害怕的事物,並認同他們的付出與努力;

5. 宜建立支持、信任的家庭關係;

6. 如子女出現持續焦慮,宜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聖雅各福群會「SUN TEENS青少年精神健康計劃」為受情緒困擾的青少年及家長提供支援。九月開始,計劃將新增服務,為經濟困乏而受情緒困擾之青少年提供治療資助。如有服務需要或任何查詢,歡迎致電:3106 4673。

聖雅各福群會「SUN TEENS青少年精神健康計劃」計劃社工 李嘉欣

20160816 - 三款國產BB車不符歐洲標準

標題:三款國產BB車不符歐洲標準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消委會聯同國際消費者研究及試驗組織測試發現,21款在本港有售的嬰兒車中,有3款中國出產的BB手推車未能通過歐洲標準。其中一款國產「Combi Urban Walker Lite」,車輪鎖設在推手位置,並可被小於50N(牛頓)力度開啟,即是或讓幼童也可擅自解鎖導致手推車滑行釀意外。
根據歐洲標準要求,車輪鎖開關掣若置於幼童可觸及位置,必須經過最少兩個動作或最小50N的力度才可以啟動。

支架間隙恐夾傷手
另一款「Capella」BB車推手位發現尖邊、粗糙邊緣,使用者不慎使用易被割傷;其安全帶或因嬰孩在車上活動或拉扯時鬆脫,失去固定作用;以及車的後輪鎖不能與前輪同步上鎖,未符歐洲安全標準。
同屬中國製造的「Aprica」BB車,其太陽擋支架交接間隙尺寸介乎5至12毫米,幼童把手指藏進間隙或被夾傷;其附加安全鎖在車子張開後未有自動上鎖,有機會令車子突然摺合弄傷嬰孩;而車的後輪鎖及耐用性亦不符標準。
「Capella」及「Aprica」的生產商聲稱只符合美國材料及試驗學會標準。不過該會再以該學會標準測試,發現兩款車架的交接位尺寸不符標準,易令嬰孩夾傷;前者的安全鎖在5次強度測試後失效,後者則沒有標示生產日期不符學會要求。
現時本港《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條例》規定,嬰孩手推車只要符合歐洲標準、美國材料及試驗學會標準、或澳洲/新西蘭聯合標準,便可在本港出售。「Combi」稱未來會提升產品安全性,「Capella」及「Aprica」則指因測試方式不同令結果有異。
海關回覆指已跟進未能通過標準的產品,由於案件正在調查,未能透露詳情。

20160815 - 「早別」暑假 已有功課 升小生上預備班感壓力

標題:「早別」暑假 已有功課 升小生上預備班感壓力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還有半個月才開學,但有準小學生已「告別」暑假,在小一預備班提早學習書本知識,再做功課。臨牀心理學家稱,若預備班既授課又有功課,只會令小學生提早恐懼升小學,也失去助其適應的意義。
鄭子健參加的小一預備班由他將升讀的小學舉辦,為期兩星期,每天約8小時。鄭爸爸說,預備班只開始一兩天,子健已跟他說功課很多,夜不能寐,不想上學,鄭爸爸於是慢慢開解,子健也正在適應。子健說並非討厭預備班,「但沒想過這麼大壓力」。以往半天幼稚園課後,子健可以盡情在家中玩積木,但上預備班後,回家有不少工作紙及抄寫練習要完成,他扁着嘴說小學生活令他少了許多時間。

盼預見難處 家長:不催谷盡力支持
子健話不多,也拒展露笑容,鄭爸爸說他內斂,適應較慢,希望透過預備班以了解子健在小一將會遇見的難處,好好輔助他。他補充,子健就讀的幼稚園要求高三生做周記及重組句子等練習,兒子做不來,「根本是給家長的功課」,但說實在無法不跟隨節奏,只好提醒自己既然學校已推動小孩學習,自己不會催谷,只盡力支持。
心理學家:提早教學弄巧反拙

臨牀心理學家葉妙妍稱,預備班是為了向小一生講解什麼是學科及小息,教他們寫手冊、「執書包」等,若提早教學,只會令學生恐懼小學、討厭學習,扭曲預備班本意,剝削他們的暑假。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賴子文說,大部分升小預備班是每天數小時,讓新生學習集隊、寫手冊及熟習時間表等,在預備班教授課程並非主流,他指教育非工場,每個學生均有不同學習目標及需要,家長及學校都不應操之過急。

升小易恐懼 家長宜鼓勵助適應
葉妙妍又稱,部分學生升小後會因怕做功課、感覺老師不友善及未能結識朋友而不願上學,因為幼園功課及科目較少,亦是小班教學,教師較能照顧個別學生;學童升小後則要面對陌生環境,接受更多師生及更有規律的校園生活,難免恐懼。家長宜鼓勵孩子,指他們升小後更「叻」,故要做更多功課,助慢慢適應;但適應期因人而異,要視乎學校是否催谷及學童性格是否樂觀,有學童「哭足一年」。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黃俊傑說,幫助子女過渡小一的最佳方法,是家長多關心、多鼓勵子女,增加他們的自信及成功感,亦要接納他們未必一下子達到期望,勉勵他們勿氣餒。

協康會助特殊教育生升小
每年暑假協康會均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準小一生安排約一星期的校園體驗營,上周10多名大埔區內患輕度自閉症、過度活躍、發育遲緩等的準小一生,齊集區內一所小學,由協康會導師擔任他們的老師,教他們課堂規矩,講解什麼是課堂時間表、如何「執書包」、小賣部及教員室在哪裏等。協康會表示,除了助學童提早體驗小一生活,亦在他們讀高班(K3)時培養其自理、社交、寫字能力等,希望多方面裝備他們,讓他們順利在主流學校學習。

20160814 - 男童如廁 遭小色魔摸臀

標題:男童如廁 遭小色魔摸臀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馬鞍山驚現孌童小色魔!一名六歲男童,前晚七時許,偕家人到鞍祿街食肆吃晚飯時,獨自到廁所如廁,報稱被一名穿藍色上衣少年觸摸臀部,對方急步離去,男童走出向卅九歲父親訴說奇怪遭遇,父親聞言大為震驚,懷疑他遇上變態色魔,認為事態嚴重,報警求助。

警員到場調查,證實男童無受傷,僅略為受驚,遂翻看現場的閉路電視錄影,追查色魔去向,暫未有人被捕。涉案少年十五至十八歲、身高約一點六五米、蓄短髮,警方暫列非禮案處理,由沙田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20160814 - 下月開學 專家籲防範學童輕生

標題:下月開學 專家籲防範學童輕生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上學年接連有學生自殺,政府其後成立委員會處理有關學童輕生問題。新學年即將於下月展開,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主席葉兆輝昨表示,根據過往經驗,開學初期通常較多學童輕生,特別是升讀中學及大學的學生,希望校方及大學舍堂可做好迎接新生的工作。

葉兆輝指出,委員會過往曾與社交網站facebook及跨國科技公司Google開會,當學生發布一些敏感字眼時,網站會出現提示訊息,並提供不同求助途徑,有助追蹤有問題的學生。

可申撥辦精神健康活動
他又指,每間學校可在新學年申請不多於十五萬元撥款,舉辦精神健康活動,家長亦可以觀察子女日常表現有否改變,例如突然變得靜默、對喜歡事物失去興趣,透過異動及早關心及識別子女精神健康問題。

除學校可申請撥款舉辦精神健康活動外,葉兆輝又稱,政府已經接納委員會建議,在新學年增派兩名精神科護師到九間中小學支援學生,希望有助減輕老師壓力,同時減少學生對於「見社工」的抗拒感。

談到學生升學壓力,葉兆輝認為,大學不應該只以學生的文憑試成績作為收生考量,以免學生家長過於着重學業。他又關注近年雖有很多副學士學位,但這批學生銜接大學的成功率不高,呼籲有關部門檢討銜接的問題。

標題:葉兆輝︰考試壓力不容忽視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距離新學年開學尚餘約半個月,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主席葉兆輝昨指,根據過往經驗,開學初期通常較多學童輕生,希望中學及大學可以做好迎新的工作。他認為,學生因香港注重考試而產生的壓力不容忽視,但要處理制度需要時間,又指過往媒體大規模報道學生自殺時,坊間有模仿效應,近月媒體報道改善,不會將學生自殺成因單一化,或只歸咎於學業壓力。

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上月向教育局提交中期報告,提出十一項建議,其中六項屬短期措施,包括為期兩年的先導計畫,派兩名精神科資深護師,專責協助九所學校;設立全港教師「守門人」訓練,辨識高風險學生。

委員會主席葉兆輝表示,根據過往經驗,開學初期通常較多學童輕生,特別是升讀中學及大學的學生,希望校方及大學可以做好迎新的工作。

葉認同,學生自殺問題或與制度有關,「在香港這個注重考試的地方而產生的壓力不容忽視,但處理制度需要時間,因此委員會建議分開從學校、家庭和媒體等方面著手。」

他稱過去三至四年,每當媒體大規模報道學生自殺時,坊間會出現模仿效應,「近期報道的手法有所改善,傾向正面和縮小內容,不會將學生自殺成因單一化,或只集中說是學業壓力。」

對於近日大學聯招放榜,不少考生未能順利升讀八大,葉認為,大學不應只以文憑試成績作為收生考慮,以免學生和家長過於注重學業,「以香港大學為例,今年取錄了二十名運動卓越的學生,希望這種收生方法能拉闊。」他亦指,副學士學位畢業生銜接大學的成功率不高,政府有需要檢討。

20160814 - 創辦人補貼數十萬營運 不求分數 業主逼遷趕絕社企教室

標題:創辦人補貼數十萬營運 不求分數 業主逼遷趕絕社企教室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當年有份推動「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前教統局職員程沛玉(Rita),兩年前身體力行,在深水埗創辦社企昭悅教室,以正職補貼開支,鼓勵學生邊玩邊學。惟教室被業主逼遷、新租盤亦未能完成牌照申請,Rita心灰意冷,決定9月關閉教室,有學生未知事件,仍笑說「要返多(教室)1,000日,無限日」。

昭悅教室透過不同活動推動自主學習和愉快教學,讓學生學做人先於做家課。今年暑期班,一眾小學生自行構思籌款活動,下周將到街頭賣藝及義賣自己的書籍玩具,為緬甸貧困學生募捐。午飯時段他們會自備飯碗到毗鄰的深水埗明哥餐廳吃飯,採訪當日7歲的晞晞與記者分享紅豆糕,又主動搬椅子;惟這間標榜愉快學習及同理心的教室,卻不容於社會。
教室學生大多就讀初小,部份來自綜援家庭。Rita指創辦初期學生人數少,但不想基層家庭未能接受教育,兩年前後共補貼數十萬元營運,「其實係咪一定要讀好書,有好分數,考上大學再出嚟搵份工呢?我想話畀佢哋聽,唔一定得呢條方程式」。
Rita說,教室先被舊業主連屋帶租約「賣豬仔」予新業主,但新業主欲收回單位自用,「原定兩年租約係去到9月底,年頭同業主傾好咗早一個月,即8月底交(回單位)」惟業主突要求提前於8月初搬走,甚至表明「我唔理你,你有心搞搬去第二度」,又叫她「邊裝修邊上堂」。

網上平台繼續教育
Rita於6月租下長沙灣一單位,着手申請教育牌照,「睇單位時見到有少少漏水,當時地產經紀話冇事,又話會開電、裝窗花,所以就信佢;點知7月15號上到去單位正中央漏緊水,咁我又點畀消防睇,點申請教育牌?」其後經紀不斷拖延維修,她最終未能趕及9月前將教育牌轉到新址。
Rita心灰意冷,決定9月關閉教室,惟她強調不怪責業主,僅慨嘆港人重私利、漠視道義,「佢哋唔覺得違反租約有問題,亦唔會諗一個月對人哋影響有幾大;租約固然係表因,但我覺得大家都只係維護自己嘅高牆,只諗私利,唔講道義,我唔需要每個人都做好人,亦唔需要施捨,我只望每一個人都做番個正常人」。
9月後她將轉型網上平台繼續教育,「小朋友需要一個好嘅土壤,一個道德界線;小朋友曳,其實我哋係同佢講道理,而唔係鬧佢,學生學緊嘅就係呢一件事」。


優點教育增學生信心
Rita在2004年獲教育統籌局(即現時的教育局)邀請策劃「求學不是求分數」,惟最終愉快學習發展未如理想,她遂於2009年離開政府,現任職於婦女基金會,並創辦社企昭悅教室,成為她的「教育理念陳列室」。
Rita採用正向心理學,引導學生從玩樂中學習知識,提起他們對學習的好奇心。回想學生生涯,Rita曾被英文教師點名「問到口啞啞」,她笑言當時「好唔開心,又唔知自己錯乜」,長大後從事青少年工作,才明白香港的教育為「缺點教育」,着重替學生增強弱項,故她創立昭悅,望以「優點教育」助學生建立自信心。
「如果每日學生都做緊佢最弱嘅項目,咁只會消磨自信心;優點教育意思係喺你做得最好最鍾意嘅科目培養信心,慢慢等學生培養自己嘅方向」,Rita說。


自訂課堂規則學自理
昭悅除安排講故事、科學實驗、小廚神等邊玩邊學的課堂內容,最特別就是學生可自行設計課堂規則,部份課堂內容更交學生構思、實踐。家長Kat指女兒晞晞到教室一年後,無論對學習的興趣、時間規劃及自理能力亦提高。
「以前佢(女兒)又唔鍾意做功課,日日做到8、9點,成日問我做功課為乜」,但現在「雖然成日玩,但又學識自己安排時間,仲好鍾意嚟教室上堂」。
Kat特別欣賞教室不會過份保護學生,「好多中產家長成日好保護小朋友,又要畀好環境,又唔畀佢群壞人;但其實做父母嘅唔可以保護佢一世,最好係教佢哋分辨黑白」。她又指女兒曾為教室拖地洗廁所,看見她學會照顧別人,比以前更有同理心。

20160813 - 帶女童援交 18歲女判教導所

標題:帶女童援交 18歲女判教導所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18歲無業女子帶13歲女童到卡拉OK房參與援交,又拍下男子與女童淫褻片段,傳予另外兩名男子,經審訊後被裁定導致女人賣淫、發布兒童色情物品等3罪罪成,昨被判入教導所。裁判官表示,父母離異對被告傷害很大,但認為她個人亦有責任,勸勉她「自己人生自己行」。
辯方求情稱,被告梁思敏(18歲)背景令人惋惜,父母不和令她缺乏管教,被告在學校表現不佳,成績、操行不良,誤交損友,更嘗試服食危險藥物,她因本案被還押,已深感後悔;又呈上被告的母親及社工的求情信,稱被告已汲取教訓。被告母親亦有到庭聽判,聞判時淚流滿面。
父母離異打擊 官勉「自己人生自己行」
裁判官黃偉權判刑時說,本案罪行相當嚴重,法庭有責任保護兒童,假若被告非如此年輕,將判十分重的刑罰。黃官又表示,背景報告顯示父母離異對被告傷害很大,認為值得同情,但同時認為被告亦有責任,因「自己人生自己行」,被告要自行面對難關,又勸勉被告在教導所好好改過,希望她可以學到一技傍身,日後貢獻社會,可望從頭來過。

20160813 - 中大研究﹕雙職家長較傾向食物利誘子女 零食止扭計 孩子長大易成癮

標題:中大研究﹕雙職家長較傾向食物利誘子女 零食止扭計 孩子長大易成癮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零食有時被家長視為給孩子的「止哭妙藥」,中大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訪問了逾3000名幼稚園學童的家長,發現雙職家長較傾向按孩子的情緒及行為餵食,例如子女「扭計」便讓他們吃糖果。專家說孩子自小以零食獲取快樂,長大後亦會倚賴零食作撫慰,長遠來說不健康。

研究透過問卷訪問27所幼稚園3742名育有2至7歲幼童的家長,結果刊登於醫學期刊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研究發現子女較年幼或家長屬雙職,較大傾向「按情緒餵食(Emotional feeding)」及「按行為餵食(Instrumental feeding)」。

倡鼓勵及規律餵食 父母主導
「按情緒餵食」指家長為紓解子女情緒,而主動給幼童食物,由孩子主導;「按行為餵食」則是以食物利誘,令孩子達到父母目的,如「乖些」、「靜些」,採取上述方法的父母都較易選擇糖果、炸物、即食小吃等餵食,易令小孩自小愛上零食,若不加以控制,會讓幼童建立不正確飲食觀念,可致過胖,增患心臟病及糖尿病風險。
反之,較可取的方法如「以鼓勵餵食(Promoting and encouragement to eat)」及「有規律餵食(Control over eating)」,即父母為主導者,鼓勵孩子享受進食及決定孩子是否應該吃某食物,都傾向選用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

零食搶正餐份額 不利發育
有份參與研究的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臨牀教授李大拔表示,不建議家長以不健康的零食餵孩子,因3至6歲幼童需要多種營養發育,「餵了薯片,食飽了,便不能吃正餐」,佔據攝取營養價值高食物的份額。

李大拔又指出,幼童每天大約需要300分鐘活動量,「5小時看似很多,但只要非只坐不動,如行商場也算是活動」,若孩子常喝汽水,「一罐要做活動多30分鐘才抵消,倒不如限制攝取」,但他認為一周一罐則問題不大。

長大靠零食慰藉 長遠不健康
李又指出,如孩子習慣了「一不開心便可以吃零食」,或「做了父母要求便可以食」,因獎勵較懲罰有效,令幼童習慣箇中快樂感,「一有事便吃,大個覺得悶、傷心,便自己吃薯片、朱古力」,長遠來說並非健康。

臨牀心理學家鄒凱詩亦不贊同以零食分散孩子注意力,因容易成為習慣,「若經常用糖或平板電腦處理,會讓他們知道可以用『扭』的方法得到,變成招數」。她提醒家長,要想清楚「給還是不給子女吃」,勿因為子女發脾氣而給;若最後無法不給零食,也要賦予理由,如「因為你自己抹眼淚」或「你靜了一會兒」,增加正面感覺。

20160813 - 法庭:非禮案女生拒作供 男師改控罪

標題:法庭:非禮案女生拒作供 男師改控罪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中學男體育教師疑涉與校內的未成年女生非法性交並拍片而惹上官非,他事後被控與兩名十六歲以下女童非法性交和非禮共三罪,案件昨於九龍城法院再訊,控方指該兩名事主不願再作供,故撤回上述三罪;但卻加控他另外一項向十六歲以下兒童作出猥褻行為和一項管有兒童色情物品共兩罪。男教師不認罪,裁判官將他繼續收押至九月十九日進行預審。

涉猥褻及管有兒童色情物品
廿八歲被告李振華,原被控於去年四月至今年二月間,非禮十四歲女事主X及與X非法性交,以及與十五歲女事主Y非法性交,此三罪因X及Y不作供,故控方撤控。而兩項新增控罪則指被告於今年二月九日,在長沙灣住所內向十六歲以下的女事主Z作出猥褻行為,以及於今年三月一日在港管有五十三張相片和四十四段影片,屬兒童色情物品。

控方表示,雖然X不願作供,但X的父親仍會作供,以證明片段中女童的身份,鑑於案情嚴重,控方繼續反對被告擔保。辯方以二萬五千元申請擔保,又指被告已收押數個月,惟裁判官最終駁回辯方申請。

案件編號:KCCC 844/2016

20160813 - 自閉童照顧者易患抑鬱

標題:自閉童照顧者易患抑鬱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父親前年用刀斬死患有自閉症、過度活躍及智障的兒子,日前被判入獄四年。有精神科醫生,不少自閉症患者的家長都對該症有自己一套看法和管教方式,未必願意聽從別人意見,最終或會導致透過以暴易暴控制患者情緒,惡性循環下易生悲劇,而照顧者出現抑鬱的情況普遍。

香港執業精神科醫生協會主席丁錫全昨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出,很多自閉症患者家長對自閉症有自己理解管教方式,或者不會聽取其他人的意見,即使已發現小孩出現行為問題,仍拒絕子女求醫和服食藥物控制病情,並用以暴易暴等錯誤方式管教,導致惡性循環,容易造成悲劇。

因面子拒向外界求助
香港自閉症聯盟主席余秀螢形容上述事件是一場悲劇,反映針對自閉症患者家長的服務及支援嚴重不足,有家長更因要照顧患者而患上嚴重精神疾病,又指不少男性照顧者因面子問題,拒絕向外界求助,情況值得關注。

自閉症患者家長任太則指,不同患者的問題不一,家庭需承受很大壓力,甚至影響家人情緒,但有時患者的行為亦會使家人感到安慰,希望社會大眾不要一概而論,並勉勵同路人要勇於面對。

標題:老父斬仔「悲歌」 照顧自閉乏支援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六旬父以雙刀刺死患自閉症、過度活躍及智障的十五歲長子,因誤殺罪成被判入獄四年。香港自閉症聯盟發言人余秀螢昨形容今次事件是個悲劇,有不少家長因為照顧患者,而患上嚴重精神疾病,其中一般男性照顧者愛面子問題,不願向外界求助。余認為,現時社會自閉症患者家長得到的支持及服務嚴重不足,對自閉症的認知亦不足,即使是康復中心、社工甚至醫生都未必了解自閉症患者。

香港執業精神科醫生協會主席丁錫全表示,照顧者出現抑鬱的情況普遍,不少家長都對自閉症有自己一套看法和管教方式,未必願意聽取其他人意見,最後或透過以暴易暴處理問題。有自閉症患者家長表示,家庭承受很大壓力,家人情緒受影響,惟她強調,患者部分行為也教家人安慰。協康會家長資源中心主任林權則呼籲自閉症患者家庭,遇上問題時應尋求協助。

20160812 - 涉狎情人女 技工:係男人潛意識 事後問「叔叔係咪好鹹濕」

標題:涉狎情人女 技工:係男人潛意識 事後問「叔叔係咪好鹹濕」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與母親及其男友同住劏房的中三女生,稱母親男友趁她未起床時摸她手臂及背部,翌日再摸她大腿內側,又在她胸部打圈撫摸,事後還問她:「叔叔係咪好鹹濕呀?」隔天對方向她道歉說「瞓到矇查查」,又指「呢啲係男人潛意識」。案件昨開審,辯方稱女生沒反抗被摸,被告誤會她默許。

任職技工的陳姓被告年逾40歲,涉於今年5月14和15日非禮當時16歲的事主X。X昨透過視像系統作供指她和母親去年入住劏房,陳及後搬入,母與陳睡於雙人床,她則睡旁邊梳化床,原本母親睡3人中間,但陳不滿頭上橫樑影響風水,改睡中間。
X憶述5月14日早上母親上班後,睡覺中的她感到陳摸她手臂和背部,令她不舒服和尷尬,但以為陳叫她起床,她醒來看到陳狀似夢遊。翌晨陳伸手入她褲管,摸其大腿內側近陰部,又打圈輕摸她右胸,接着用力加速摸左胸10秒。她很不舒服故大力轉身,陳馬上縮手。她起床後陳問她:「叔叔係咪好鹹濕呀?成日摸嚟摸去。」X當晚向母親投訴。

辯方稱事主無反抗
X指事件令她失眠及感惡心,她搬到友人家過夜。翌日她見陳回家執包袱,並道歉稱:「瞓到矇查查……呢啲係男人潛意識……好對唔住。」X因自己令母親與陳分開而不開心。數天後X的老師突擊檢查書包,發現X攜衣物到朋友家寄住,揭發事件並轉介社工及報警。
盤問下X稱與陳相處融洽,形容陳是老實人,陳有時會替她按摩雙腿。X稱被摸時因不知所措而沒拒絕,又承認第二次被摸當日仍與陳共晉午膳。X母亦有作供,稱X投訴後她叫陳暫時搬走,但沒向陳查問,因覺得沒需要。
陳不出庭自辯。辯方結案陳詞指案發時X沒反抗或表達不舒服,陳以為X同意,而X沒主動報警;陳的行為雖為道德所不容,但不構成罪行,傳媒報道已是教訓;陳與X同住一段日子,「如果要搞佢係咪一早搞咗?」控方反駁指X從沒確認同意。案件本月25日裁決。
案件編號:KCCC2080/16

標題:技工涉狎女友女兒 道歉稱潛意識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技工被指今年5月趁同居女友的16歲女兒睡覺時,兩度非禮她,其中一次更先伸手入事主睡褲內摸她的大腿內側,繼而隔着外衣在她的胸部上打圈。技術工昨否認兩項非禮罪受審。事主稱被告曾於事後道歉,稱「瞓到矇查查,呢啲係男人潛意識」。

根據控方案情,事主X與母親及被告同住牛頭角偉景樓一劏房單位,今年5月14日,被告趁事主母親上班,撫摸正睡覺的X的右臂及背,被告翌日重施故技,更先伸手入事主睡褲內摸她的大腿內側,其間「愈摸愈上」至接近陰部,繼而隔着外衣在她的左右胸部打圈,持續約2分鐘,被告摸X時一直合起雙眼,大力喘氣。

事主X昨供稱,她當時感不妥,遂大力轉身,被告此時發現她已醒來,跟她說「阿妹,阿叔係咪好鹹濕呀,成日摸嚟摸去」,事主感尷尬後離家,當晚向母親訴說,被告翌日返家收拾物品,並向X道歉,稱「瞓到矇查查,呢啲係男人潛意識……好對唔住」。

代表被告、有「體雕大狀」之稱的大律師梁思豪昨盤問時,問X與被告關係如何,X回應稱十分融洽,又形容被告老實,樂於助人。辯方說,X被摸時未有表達過不滿,X同意。
辯方﹕有做錯事無做壞事

控方:沒抗拒因不懂處理
裁判官裁定被告表證成立。辯方大律師陳辭時表示,X證供可信,她又承認從未表示抗拒,令被告誤會了她同意,默許他撫摸事主。辯方又稱,被告的行為在道德倫理上不容許,但在法律上非罪行,形容被告「有做錯事,但無做壞事」,又提到本案全因X向教師訴說,教師將案轉交社工,由社工報警,非由X報警,X非憎恨被告。
控方回應稱,無證據顯示事主同意被告的行為,X更在被告撫摸她時大力轉身,動作足證她不同意,不准許被告侵犯她,又稱X年輕,不懂處理才有此反應。裁判官押後至本月25日裁決。
【案件編號:KCCC2080/16】

20160812 - 百刀殺自閉兒 父囚4年 官:為家庭犧牲 妻聞判落淚稱「冇嬲佢」

標題:百刀殺自閉兒 父囚4年 官:為家庭犧牲 妻聞判落淚稱「冇嬲佢」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六旬父退休後獨力肩負照顧患有自閉、過度活躍及智障15歲兒子責任,好讓妻子追求事業,惟他心力交瘁,出現嚴重抑鬱,加上憂兒子長大後無人照顧,留下遺書後用刀狂插自閉兒頸及胸口一百刀至死,並曾自刎企圖自殺。父親早前承認誤殺罪,法官潘敏琦昨形容案件是悲劇,相信被告為家庭犧牲,輕判他囚4年。被告妻子昨聞判後即哭起來,但她說沒有嬲丈夫。

被告蔡善鴻(61歲)的妻子昨聞判後落淚。記者問他有否嬲丈夫,她堅決表示「冇」,至於12歲的幼子情況,她表示「OK」,其他事不欲多談。
高等法院法官潘敏琦指本案從何角度理解也是一宗悲劇,涉案家庭家散人亡。被告本是一個愛錫兒子的父親,15年來盡心照顧患自閉及智障的長子、即死者蔡安裕。被告家傭在案發前辭職,被告負起照顧死者責任,好讓任職保險經紀的妻子追求事業。結果被告因壓力太大出現嚴重抑鬱,胃口和睡眠差。儘管被告有腳痛,仍帶死者四處去,而死者行為有問題,被告也從沒動手打他,法官相信,被告案發時只是失控而犯案。
法官指案發當日,死者在學校打老師,被告事後兩度帶他到超級市場,但仍無法令他平復下來。死者回家後繼續發脾氣,令幼子驚慌得要離家外出。死者當日襲擊被告,被告最後趁死者睡着時,用兩把刀插死他。被告事後一度自刎,但想到還有幼子要照顧才臨崖勒馬。

案發時患嚴重抑鬱
法官指法庭有責任保護弱小,不容許殺人行為,父母亦無權決定子女生死,若父母殺死子女,須受到懲罰。但她指法庭不能忽視被告犯案是出於保護妻子及幼子,被告說過死者常欺負幼子,不但擔心死者長大後在校內打人,亦害怕他會傷害妻子及幼子,為了二人故犧牲自己。法官認為,一般人也會接受被告是為家庭犧牲,而不是因自私而殺人。被告無疑奪去死者性命,但他也失去至親,相信餘生也無法忘記,是自己懲罰自己。法官決定採較低刑期,判他監禁4年。由於被告已還柙25個月,扣除假期,料多服刑7個月可獲釋。
案發於前年6月27日,被告在元朗東頭圍家中寫下遺書,指當時年近60的他感到很累,死者「不在的話,全家都安寧」,跟着用兩把刀狂插正睡覺的死者。精神科醫生指被告案發時有嚴重抑鬱,但最新報告指他已康復,重犯機會低,不用接受精神治療。街坊蔡太指被告的確殺了人,小孩是受害人,相信他出獄後也難抵街坊的目光。
案件編號:HCCC249/15

特殊兒童家庭支援不足
特殊兒童家長面對的辛酸不足為外人道,曾為被告蔡善鴻寫求情信的關注特殊教育權益家長大聯盟主席李伯英寄語被告,事件已過去,盼他積極生活,「愛家人愛自己就足夠」。另有社工指,政府針對同類家庭提供的資源有限,希望政府能增加資源,讓社工有能力主動接觸隱閉個案,預防悲劇發生。
李昨指被告內向,少向同路人傾訴。李指很多病童家長「捱到儍晒」,尤其是男性,較少向別人訴苦。李建議他們約好友外出紓緩壓力。李盼被告妻子明白被告只是用錯方法,鼓勵她與被告「用愛扶持,走人生下半場」。李認為4年刑期適中,相信法官有體諒被告情況。

患者人數年增15%
協康會海富中心主任林權指本港現有14間家長資源中心,為特殊兒童家庭提供支援,但只有6間獲政府資助及安排一名社工,按每社工一年處理40宗個案計算,每人只可應付240個家庭。但林指單協康會有1,300個家庭會員,資源明顯不足。根據衞生署紀錄,2014年診斷為自閉症、智障、過度活躍症兒童人數由5,513上升至2015年的6,354,增幅百分之十五。
此外,誤殺判刑可輕至接受感化,大律師潘展平指被告始終有計劃犯案,4年刑期算適中。


標題:百刀刺死自閉兒 抑鬱爸囚四年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育有兩子的六旬苦爸爸,為全職照顧患自閉症及專注力失調的十五歲長子,不惜辭掉工作,但巨大壓力令他患上嚴重抑鬱症,既擔心自己年老身故後,長子日後無人照顧,又恐有攻擊性的長子會傷害家人,終致情緒失控,趁長子睡着時以雙刀狂刺他逾百刀致死,並留下遺書交待要帶走長子讓全家安寧,再圖自刎,警方趕到把他救回。苦爸爸在高院承認誤殺罪,法官昨判刑時坦言,本案無論以何角度看均是悲劇,判刑時亦有矛盾之處,即使父母亦無權奪去子女生命,但亦不能忽視被告行兇目的是為家人利益而犧牲自己將來,故衡量後採納較輕量刑基準,判苦爸爸入獄四年。

妻透露未對丈夫生氣
現年六十一歲的被告蔡善鴻,原被控謀殺罪,控罪指他於前年六月廿七日在元朗東頭圍寓所內謀殺兒子蔡安裕,他改認誤殺獲法庭接納。已還押廿五個月的被告昨聞判時表現冷靜,散庭時一度向公眾席上數名女親友揮手示意,其中有一名女親友散庭後痛哭。據知被告的妻子昨亦有到庭,並透露沒有生丈夫氣,現與幼子的生活尚可。

被告早前認罪後,辯方呈上多達七百卅八封來自弱能兒童家長、死者所讀學校、關注團體及立法會議員等撰寫的求情信。女法官潘敏琦昨形容此案是悲劇,因有生命無辜被奪走,而被告的家庭亦遭摧毀。她表示,被告於案發前一直是個盡責父親,十五年來一直照顧和教導死者,即使死者有攻擊他人的行為問題,被告亦從無打過他,死者的老師亦對被告有正面評價,只是案發時出現被告控制範圍外的情況,才令他認為唯一解決方法是殺死死者。

獨力照顧長子壓力爆煲
潘官根據精神科醫生報告指,被告主要因嚴重抑鬱症致精神失常犯案,起因是一直照顧死者的家傭離職,被告為讓妻子發展事業而獨力承擔照顧死者,即使有抑鬱症亦無向人提及,一直忍受沉重壓力而最終爆發。

潘官又透露,死者過往常亂發脾氣甚至攻擊他人,但被告仍一直陪伴他,即使腳痛亦繼續陪他四處走。死者亦會欺凌及打其十歲胞弟,令被告感到非常擔心而影響休息時間。案發當日亦因死者攻擊老師,被告要將他接走,並兩度要帶他到超市,但死者仍未平復,繼續發脾氣,更令胞弟驚慌至要外出暫避,被告終因此殺死死者。

憂死後妻及幼子受傷害
潘官坦言判刑有矛盾,一方面法庭不容許殺人行為,並要保護弱勢社群,即使父母亦無權決定子女生死,奪去他人生命必須受懲罰;但另一方面不能忽視被告行兇目的,被告怕自己過身後,死者會傷害母親及胞弟,他為家人利益而犧牲自己將來。法官指判刑要考慮一般大眾的看法,普通人均不會認為被告是自私及具攻擊性的殺人犯。法官考慮到報告指被告重犯機會低、無對公眾構成危險,毋須判阻嚇性刑期,被告失去長子且情非得已,明白他終身痛苦,故認為監禁四年較合適。

案件編號:HCCC 249/2015

街坊:被告一直很辛苦
「佢(被告蔡善鴻)日夜無覺好瞓,辭咗工照顧個仔,大仔三更半夜話要食嘢,仍打風落雨都要去買……」元朗東頭圍村的村民,大多對這位苦爸爸深感同情,其中一對七十歲曾姓姊妹對被告照顧長子的事讚不絕口,認為被告的遭遇很悲慘,「個仔(死者)成日打老竇,每日都要行街街。」但被告即使勞累仍經常「山長水遠」陪他行至元朗市中心「買嘢食」,村民對被告失控殺子繼而被判入獄,無不感到很惋惜。

對悲劇收場感痛心
曾氏姊妹又透露,死者經常打被告及胞弟,甚至會打家中女傭,但被告卻一直默默承受。她們又稱,案發後被告妻子不敢在涉案單位居住,與幼子搬到酒店,數月後待單位裝修後才敢重新入住。

村民大多認識被告一家,大多數人均稱頌被告默默照顧死者,無怨無悔,對最終以悲劇收場感到難過悲痛。據村民指,被告是該村原居民,平日為人沉默,只與村民點頭打招呼,較少參與村內活動,最多只一起吃盆菜。他們均表示經常見到被告帶着死者四處去,認為被告一直很辛苦。

另一位曾當扶康會義工多年,並認識被告一家的蔡太則表示,她過往在扶康會見過很多與被告兒子同類個案,認為被告應一早尋求社工及相關團體協助,而非自行處理;她說,無論如何殺人都是不可原諒的。據村民表示,被告的妻子仍任職保險業,十歲幼子主要交由新聘的印傭照顧,被告妻要於深夜時分才回家。

標題:百刀殺自閉子 抑鬱父囚4年 官嘆被告餘生受苦 強調「父母無權決定子女生死」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父親為照顧15歲智障、自閉、過度活躍及專注力失調的長子,飽受壓力導致嚴重抑鬱,認為長子在生令「全家都很辛苦」,若不在「全家都安寧」,兩年前趁長子熟睡時舉刀狂插對方的頸及胸口等逾百下致死,更企圖自刎。他早前承認誤殺罪,昨日被判囚4年。法官判刑時強調,沒有父母有權決定子女的生死,但感慨被告殺死摰親亦已令他餘生受苦。

已還押25月 料年內獲釋
自2014年7月起已還押25個月的被告蔡善鴻(61歲),估計監禁不多於一年可獲釋。心理、精神及背景報告指被告重犯機率低,原患有嚴重抑鬱的被告,已毋須再接受精神治療。
妻子上班 15年來悉心照顧
高院法官潘敏琦判時指出,本案在任何角度來看,就如被告在遺書所指是一宗悲劇。法官又引述被告留給妻子的遺書,「安裕(長子)在生,各方面全是負面的,全家都很辛苦,他不在的話,全家都安寧,我無更好的方法」,即使長子有嚴重的行為問題,被告15年來仍悉心照顧及教導長子,長子就讀的匡智元朗晨曦學校,亦對被告有很高評價,但基於情緒失控傷害長子,被告欲自刎企圖自殺,但想起10歲的幼子才放棄,加上原一直協助照顧長子的外傭離開,令被告更為吃力。法官續指出,被告選擇擔起照顧長子的責任,好讓任職保險經紀的妻子發展事業,照顧長子的壓力令被告有嚴重抑鬱,因而犯下本案,故控方接納被告以精神失常為由誤殺長子。

長子發脾氣 幼子驚慌離家
精神報告指被告有腳患卻要照顧長子,加上長子有行為問題,經常欺負幼子,亦令被告有嚴重失眠,被告又擔心長子的暴力行為會影響他人。案發前一天,長子在校內發脾氣,被告將他帶走後,曾多次帶他到超市望能平復其情緒,但沒有用,長子及後更發脾氣,令幼子太驚慌而離家。
法官強調,法庭必須保護弱小的生命,以及要清楚表達父母無權控制子女生死的信息,殺害子女的人必須受到懲罰,但同時法庭亦要考慮被告犯案的目的。本案被告擔心日漸長大的長子或會傷害妻子及幼子,但自己年紀漸老,或無法保護妻兒;被告希望家人有更好的生活及將來,決定犧牲自己。法官又特別指出,相信一般合理的人亦不會認為被告是自私自利的殺人犯,認為被告對公眾不會構成危機。法官續稱,長子已失去了生命,被告亦失去了長子,而殺害摰親,已足令被告餘生受苦,最後判處被告4年監禁。
控方案情指出,被告的妻子任職保險經紀,月入約5萬元,被告事發前曾任起重機司機,案發時全職照顧兩兒子。2014年6月26日晚,被告的妻子因突發工作要趕往深圳兼留宿。翌日被告長子上學時情緒失控打教師,校方要求被告親自接走事主。當晚10時40分被告報警,警方到場,發現地上有兩把刀,事主不動躺在牀上,被告則滿身鮮血坐在事主旁。被告向警員表示殺死了兒子及寫了遺書。驗屍報告指長子的頸、上左胸口及肺部嚴重受傷,手臂亦有刀傷。被告向警方表示,案發前4至5天已計劃殺死事主。
【案件編號:HCCC249/15】

自閉症支援分散 議員倡設個案經理
據2013年統計,全港約有1萬名自閉症人士,2014/15年度在醫管局接受治療的自閉症個案較2013/14年度上升了10%。現時針對自閉症的服務分散在社署、醫管局、教育局及衛生署,有議員建議仿效美國等地,自確診起由個案經理跟進每一個案,聯絡各部門提供相應服務。

衛生署﹕評估後按需要轉介
現時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提供評估後,兒童會獲轉介至其他服務,如社署的學前兒童家長服務、日間及職業康復服務、家長資源中心及殘疾人士院舍等;醫管局則提供門診、住院、日間復康訓練中心及社區支援等服務;教育局則推行試驗計劃提供小組訓練等。

衛生署指做評估後,評估組人員和醫務社工會向家長解釋評估結果及介紹有關社區資源及服務;社署指負責個案社工、醫護人員、治療師等,會按需要轉介自閉症人士接受服務。
社署於去年10月增撥每年320萬元,在6間家長資源中心增加社工。協康會海富中心經理林權稱,現時14間支援家長的中心只有6間由政府資助,即使去年增加6名社工,亦只能處理全港共約240宗個案,遠追不上家長需求。
育有自閉症女兒的議員張超雄亦指各部門資訊不透明,家長經常感徬徨,如學前服務輪候時間長,家長選校時又無支援,升小學時衛生署不會主動轉交評估報告予校方,建議仿效外國增加個案經理,負責聯絡各部門提供服務,打破部門間隔閡。張超雄參加立法會新界東選舉,同區其他名單見附圖。

曾經無力匿房中揼心口 過來人父母﹕兵來將擋
一關過完又一關」。1994年,劉家樂的幼女出生,湊成一個「好」字,兒子同年確診自閉症,幼女其後同告確診。劉家樂獲得的支援不多,靠「自救」,尋學前服務,陪讀應付兒子會考,捱到兒子大學畢業,又要面對就業問題;患輕度智障及自閉症女兒不能消化食物,多年一直消瘦。本着「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心態,劉家樂着眼當下,跨過難關,但仍希望政府整合資源,讓家長了解全盤服務,「起碼知道前路怎麼走」。

「今年第一次收到哥哥(劉進彥)的稅單,很高興。」25歲的劉進彥透過社福機構介紹當上倉務員一年多,遠不及父母高薪厚職,卻教兩夫婦喜上眉梢。
全職爸媽 聘3外傭照顧

回想兒子當年確診自閉症後要輪候多時方獲政府言語治療,兩夫婦四出為其尋找私人服務,除收費高昂,兩人平日要上班,靠家人及家傭幫忙接送,後來女兒劉欣琪亦確診,全盛時期家中要聘3名外傭,劉家樂指「如果不是收入支持到,根本無可能」。

至進彥升讀主流小學,適應過程痛苦,除了指導功課,父親亦會接到老師投訴其子的行為問題,要求接走,兒子不理解,躺地哭叫不肯離開,這均是壓力來源,「很多『撞板』,人亦會有情緒」。進彥中一時腦患腫瘤要接受化療及電療,任建築師的劉家樂更離職全職予以照顧。劉太說,曾對子女情况感無力,「有時匿藏房間『揼心口』,每一晚都發泄不到,又不能打他們」。
兩夫婦貼身教導,進彥由會考到學位畢業,畢業後又要尋找工作,幾番波折,才找到現在的倉務員工作。幼女劉欣琪多年來每次進食後都會嘔吐,幾乎吸收不到營養,正輪候庇護工場,亦希望找到適合工作。

看不到前路 感覺只能「自救」
什麼時候最感壓力?兩夫婦搖頭笑道,「都差不多。」劉太稱,家長最擔心的是看不到前路,「香港無一條龍服務,政府無提供現存服務的full picture(全面圖)」,感覺只能「自救」。劉家樂說,各機構及部門之間無聯繫,政府無告知家長在不同階段可享服務,「如家長不主動找服務,無路線圖跟着走,無希望,人要有安全感,否則很徬徨」。
女兒9歲之時仍要父母抱,兒子20多歲之時仍喜歡坐其大腿,劉家樂稱,「但另一個角度看又很溫馨」,照顧兩孩20多年來,很多事情不如所願,作為家長要接受,「唯一可以就是自己盡力去做」,正如社工教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標題:抑鬱父殺自閉子囚四年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六旬父在嚴重抑鬱影響下,稱為了家人能過正常安寧生活,前年六月在元朗住所用雙刀刺死自閉兒蔡安裕(十五歲),並留下遺書準備自刎,最終獲救被捕。父早前承認誤殺,昨被判囚四年。法官潘敏琦昨指考慮判刑時感到十分矛盾,法庭須強調不會縱容殺人事件,父母亦沒有權決定子女的生死。但她相信被告在本案中失去愛兒,對他而言已是終身的懲罰,餘生亦會感到痛苦,故終決定輕判被告。

潘官昨判刑時透露,事發當日死者因在校襲擊老師,須由被告蔡善鴻(六十一歲)接走。被告兩次帶死者逛超市,但死者回到家仍不斷發脾氣,令當時只有十歲的幼子怕得要離家,期間死者亦多次襲擊被告。被告終待死者睡覺時,用刀刺死他。

潘官昨多次形容本案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都是一宗悲劇,十五年來被告盡力照顧及協助死者復康及學習,即使死者常出現問題或攻擊別人,被告從沒有體罰死者。

精神科報告指出,被告在事發前精神失常,更嚴重抑鬱發作。事發前數月,被告的外傭離職,他為讓從事保險的妻子能專注事業,獨力照顧患有自閉症、智障、專注力失調及溝通能力出現嚴重問題的兒子,即使腳痛仍陪兒子「周圍去」,但他一直將自己的情緒「收收埋埋」,終損害了他承擔責任的能力。

潘官坦言考慮判刑時指,法庭不能忽略本案被告殺兒的目的,隨着死者愈長高大,被告擔心自己年紀漸長,去世後沒有人保護妻子及幼子,亦怕死者會在校襲擊他人。潘官指根據被告的心理報告,其重犯機會低及不會對公眾構成威脅,故終決定採納較輕刑期。案件編號:高院刑事二四九--二○一五。

20160811 - 父涉狎16歲女 稱醉酒誤當亡妻

標題:父涉狎16歲女 稱醉酒誤當亡妻 事主指祖父母以死逼封口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五旬父涉於5年前趁16歲親女熟睡時闖入其睡房,以雙手摸女兒胸部達1分鐘令女兒驚醒。少女祖父母被指以死威脅,要求少女封口,少女事隔4年待兩老身故後才報警,父被拘控非禮。少女昨作供指父親聲稱飲醉酒而把她誤當亡妻,又聲淚俱下指辯方「屈我」作古仔。父親非禮表證成立,續准保釋候訊。

現年21歲、正修讀大專學士課程的女事主X於屏風後作供,指任職傢俬業的被告(50多歲)常到內地工作,經常不回住所。她小學三、四年級時得知父母離婚,被告其後娶內地女子,並誕下女兒,惟X一直不肯與後母繼妹同住。X母於2006年病逝。

兩老離世後始報警
X稱,2011年暑假某天遭被告摸胸驚醒,致電姑媽哭訴,姑媽建議她翌日告知同住的祖父母,但祖父母翌晨威脅她不能與他人談及事件,否則跳樓。被告則表示認錯她為亡妻,並塞幾百元給她。祖父母在2012及13年相繼離世,X去年5月與男友報警。
辯方盤問X時卻指X與被告本來關係融洽,出街會「蹺住手」,但X不同意。辯方又指X報警前數天,被告回單位見到她與男友「大被同眠」,怒斥她不能再住該單位,幾天後X又帶男人回家鬼混;X同意有此事及場面尷尬。
辯方指被告獲悉遭親女報警指控後反應很大,以WhatsApp向X發洩稱「你咁樣做,我對你心已死」、「我沒有這個女」等;又指X男友曾致電被告,爆粗稱「我有錢同你玩,我會玩死你、屈死你」。但X反駁指兩方都有爆粗,該段說話是出被告向男友說,而非出自男友。
辯方認為,X因錢財或想製造藉口不與被告同住,遂作古仔誣告,X痛哭否認:「點解屈我?真係有發生過!我嚟(法庭)唔係畀你屈!」又自言努力兼職工作賺錢。
X的姑媽供稱,由始至終X沒提過被父摸胸,直至警方聯絡她,她才得悉該指控。她曾收X男友訊息,罵被告是「仆街老豆(竇)」。被告因失眠精神差,本月24日續審時才作供。
案件編號:KTCC2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