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31 - 躁媽打穿幼女頭被捕

標題:躁媽打穿幼女頭被捕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四十歲姓李婦人,昨日零時許,帶同五歲女兒乘搭中港巴士,由內地返回牛頭角下邨寓所,下車後女兒因眼睏「扭抱」,有人煩躁「發火」,以載有玻璃樽的環保袋,迎頭擊向女兒,引致她頭破血流;警員拘捕涉案母親,女兒須送院敷治。

20170831 - 三童黨劫夜歸男閃電被捕

標題:三童黨劫夜歸男閃電被捕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青少年犯罪問題嚴重!秀茂坪三名年僅十三及十四歲少年,疑誤入歧途,加入黑幫,日前趁凌晨夜深人靜,涉嫌在順天邨內行人天橋,攔途截劫一名夜歸邨民,搶去逾一千元現金手提電話,警方憑「天眼」掌握匪蹤,不足四十八小時拘捕三人扣查。

被捕三人分別姓邱(十三歲)、姓譚與姓黃(同為十四歲),據悉俱有黑幫「十XK」背景,全為初中生,均居住順天邨。其中姓邱少年在西貢一所中學就讀,母親為印尼人,三人因經常在邨內踏單車互相認識,更變為「死黨」,卻被附近黑幫招攬。

本周日凌晨二時,居住順天邨姓劉男子(五十六歲)外出歸來,沿邨內行人天橋獨自步回家時,遭三少年攔途截劫,事主被逼交出八百元現金及值三百元手提電話,三少年得手後拔足逃去,事主報警。

秀茂坪警區刑事調查隊接手調查,經翻看「天眼」掌握三匪外貌及行蹤,至前日傍晚,先在邨內一間便利店附近拘捕一人,經盤查後再在邨內拘獲另兩人,被捕三少年會通宵扣查。

香港青年協會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陳文浩稱,青少年以搶劫「搵快錢」,主要供吃喝玩樂,不排除因接近暑假尾聲,金錢用罄便糾黨犯案,但他們心智未成熟,罔顧後果,犯案只屬即興,又或受人指使。近期涉青少年搶劫不算常見,反而遭利用販毒有所上升,在其接觸個案中,最幼犯刑事案年齡只有十二歲。


20170830 - 6歲女童被帶僻處非禮 大專生被捕

標題:6歲女童被帶僻處非禮 大專生被捕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將軍澳新都城發生拐帶女童非禮案。6歲女童前日在屋苑平台玩耍期間,疑遭陌生男子誘騙至商場僻靜地點大肆非禮後逃去,女童家人獲悉事件報警;昨日一名涉案男子自行到將軍澳警署助查,其後被捕。

主動到署助查 大專生否認非禮
被捕男子姓李,25歲,涉嫌非禮,將被通宵扣查;案件交由將軍澳警區重案組跟進。據悉,李在台灣讀大學,早前放暑假返港,與家人同住將軍澳區,聲稱只是與女童玩耍,否認有非禮女童,故主動到警署助查。

消息稱,案中6歲受害女童前日隨家人到將軍澳探訪親友,其間與兄長由外傭帶到新都城3期平台玩耍;同日下午5時許,疑一名陌生男子在平台藉故與女童玩耍,其間聲稱帶女童到附近好玩地方,女童不虞有詐隨男子離去。詎料女童疑被對方帶到商場偏僻地點大肆非禮,事後男子將女童帶返平台時,外傭發現女童神情表現不安起疑,遂上前查問,男子見狀急步離去。當女童表示曾遭對方觸摸身體非禮後,外傭大驚通知僱主報案,女童由家人及女警陪同送院接受檢驗。警方暫列非禮案,交將軍澳警區重案組跟進。

20172830 -將軍澳狎6歲女童 25歲男生自首

標題:將軍澳狎6歲女童 25歲男生自首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將軍澳出現拐童色狼!一名六歲女童前日與外傭到屋苑平台玩耍時,遭一名穿拖鞋男子藉詞帶到別處遊玩,將她拖入男廁非禮,及後外傭向她查問揭發事件,警方全力追緝色狼之際,一名廿五歲大學男生昨向警方自首就擒。

藉詞帶到商場男廁
受害女童前日隨家人到將軍澳探望親人,下午五時許,她由外傭帶同兄長到貿業路新都城中心平台玩耍,突有一名穿白色上衣、深色短褲及拖鞋男子走近,表示可帶她到另一邊玩耍,當時外傭無為意,她自行跟隨對方離去。未幾,女童被男子帶回,一臉驚惶,外傭察覺有異上前追問,她告知被人帶到商場男廁,曾被人狎玩,外傭大驚,適時男子已離去。

外傭將事件通知僱主,決定報警,將軍澳警區重案組接手案件,翻看閉路電視錄影追緝色狼。至昨晚八時許,一名姓李(二十五歲)男子到將軍澳警署投案,指與非禮案有關,警方即將他拘捕,他報稱在台灣讀大學,返港放暑假,居於將軍澳。

區內家長表示擔心
對於將軍澳出現拐童色狼,育有兩子女的何太表示,近期有不少涉及小童的風化案,「聽到都會好擔心」,她會「自己睇緊啲」,但對將軍澳的治安很放心。同為人母的林女士稱,會教導小朋友不要跟陌生人離開,「因為咁樣好危險。」。

20170830 - 東華三院特殊校引入機械人 助自閉童學習

標題:東華三院特殊校引入機械人 助自閉童學習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為配合教育局政策,東華三院轄下十八間中學及十三間小學均推行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其中一間中學更決定下學年起試行打通科學、數學及資訊科技三科的課時,直接加入STEM教育,目標是於一個學年內完成兩至三個研發項目。此外,東華三院旗下特殊學校更引進多個機械人,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特別是自閉症學童,透過即時互動進行學習。

東華三院主席李鋈麟表示,其中一間特殊學校東華三院群芳啟智學校聯同逾三十間特殊學校和大專院校,進行為期三年的「Robot4Sen」計劃,為全港七十間特殊教育機構編寫六十套教材,並引入機械人作多媒體教學。機械人除教導學生分辨顏色、動物、硬幣及簡單運算外,還會與學生互動,即時回答學生的答案是否正確。該校目標購入七十個不同類型的機械人。

小學生研發天然吸濕用品
另外,東華三院姚達之紀念小學(元朗)的學生最近成功研發天然的「吸濕寶寶」。即將升小五的鍾焌偉表示,他們研究發明天然的吸濕寶寶,花了大概四個月測試,結果發現呈塊狀的乾檸檬皮和柚皮的吸濕表現最出色,考慮到柚皮成本高,最後推介乾檸檬皮。

20180829 - 功課問工廠北移 小二生失眠拒上學 衛署籲棄「教得愈深愈好」觀念 理解子女開學壓力

標題:功課問工廠北移 小二生失眠拒上學 衛署籲棄「教得愈深愈好」觀念 理解子女開學壓力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開學在即,學童壓力問題再成社會關注焦點。其中有升讀精英班的小二生,須解答有關香港工廠北移等香港經濟發展的工作紙,該學生因擔心功課而失眠及沒胃口,更抗拒上學,其父母卻認為是兒子自信心不足所致。有臨牀心理學家提醒家長,應對子女的開學壓力表示理解,不應以分班來標籤子女能力,同時及早與子女一起預備開學,減少不適應。

衛生署數字顯示,由2013年至2015年,分別有419,900、415,400及413,500人出席健康服務中心身體檢查,當中轉介至健康評估中心臨牀心理學家的個案,則分別有1290、1240及1760宗。

女轉讀普通班 父母要求智力測驗
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臨牀心理學家李靜慧表示開學在即,不少學童會感到有壓力,她透露曾有由普通班升讀精英班的小二男童,向父母表示擔心開學,更失眠及沒胃口。李其後發現男童一份有關香港經濟發展的功課,問及「正在內地工作的香港廠家,他們在內地廠房的規模及員工的數目、租金及工資水平等與之前在香港設廠時的情况有何不同」,令她感到詫異。

男童父母卻認為「教得愈深,代表教育愈優質,只是兒子自信心不足」。李靜慧又指,有升小四女童由精英班轉為普通班,父母認為是女兒專注力不足,要求署方為其做智力測驗,向校方證明女兒沒智力問題,希望女兒可讀回精英班。

學童憂功課求助增 署方籲向家教會反映
李靜慧表示,近年學童擔憂功課問題的求助個案增加,強調家長應多了解子女的能力,因材施教,亦不應有「功課愈難代表學校教育愈好」的錯誤觀念,更不應抱「普通班等同差班」的看法。她以上述男童為例,建議家長若發現校方給予的功課已過分超出子女能力範圍,可先向家教會反映,由家教會與學校商討解決方法。署方推出為青少年而設的網站youthcan.hk,提供開學準備等資訊。

緊張一個月以上應求助
除開學壓力,青山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副顧問醫生陳君訥提醒家長留意子女精神健康問題。她指有就讀「Band 1」學校的中四女生即使如何努力亦未能跟上進度,因不想令父母失望等,出現情緒低落及經常生病等問題,後被診斷患上抑鬱症。陳君訥表示,若連續兩星期或以上感受到情緒低落、身體疲倦、專注力下降,甚至有尋死念頭,便有可能患上抑鬱症。

陳又指焦慮症亦是另一種常見情緒問題,但徵狀較難察覺,她表示若緊張狀態持續一個月或以上,應向專業人士求助。

20170829 - 開學面對焦慮緊張 學生情緒問題高危

標題:開學面對焦慮緊張 學生情緒問題高危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周五是新學年的開學日,學期初是學生情緒問題爆發的高峰期,學生容易對新學期感到不安、焦慮、緊張,甚至患上情緒病。衞生署心理學家提醒家長,升小學、高小班及升中階段是情緒問題高危期,強調如何準備開學是對整個家庭的考驗,而非學生獨自面對;建議家長以身作則,別將自身焦慮轉移子女身上,共同建立開學的正面態度,提升包容力及抗壓力,幫助子女紓緩開學壓力。

莘莘學子放完漫長暑假,需時適應校園生活,他們的情緒狀況令人關注。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臨牀心理學家李靜慧認為,升小學、升高小班及升中階段是產生情緒問題的高危期,舉例普通班升上精英班的初小學生,因對新學期學習壓力導致失眠,腦裏充斥奧數班、功課進度等而焦慮不安;有由精英班降至普通班的小學生,擔心怕被同學嘲笑害怕開學;也有在暑假沉迷電子遊戲的升中男孩抗拒上學,認為是失去自由。

李解釋,怕開學的「怕」是「不情願、抗拒、焦慮、緊張」,中學生並不如小學生將情緒直接流露,反而因緊張焦慮而表現憤怒、具攻擊性及氣勢凌人的態度處事,但李形容「將他們像洋蔥剝開,原來是好脆弱的一個狀態」。

要解決學童開學的情緒問題,李強調是整個家庭在效率、包容力及抗壓力的考驗,而非子女一人獨自面對,父母經常「不知不覺強化孩子開學的負面情緒」,建議別將自身焦慮轉移到子女身上,亦不應與子女玩樂(旅行外遊)直到暑假結束,應預留時間幫助子女調整作息時間,共同培養開學的正面態度。

關心子女亦是一門學問,李提醒家長開學初期不應事務式發問如「功課完成了?」,或模棱兩可的問題如「今天開學如何?」,更別有負面問題如「開學有沒有被老師責罰?」,建議可以具體地問「可否介紹兩位新同學讓媽媽認識?有那些課堂是覺得最有趣?」,從而逐漸令學生對開學建立正面態度。

欺凌問題在新學期亦時有發生。衞生署青少年健康服務計畫高級醫生沈明欣表示,欺凌者愛張貼受害者的相片、短片等加以取笑,建議受害者應在社交媒體上封鎖欺凌者、保留訊息,但不要報復,應向老師家長尋求協助甚至報警,沈又認為家長為子女轉校只是逃避問題,無法培養子女的抗壓力。

香港青年協會統計十五所提供駐校服務的中學,每年共約有一千五百宗學生個案交由社工跟進,當中牽涉情緒問題的個案一年比一年多,個案背後成因複雜,非來自單一因素,且是環環相扣。

青協學校社會工作組單位主任許珍珍稱,曾有個案涉及一名中五女生,她本身在校成績優異,不過每次上體育課,都以身體不適為由缺席,她起初不願見社工,不接受輔導,後來經班主任協調,終吐出心底話。原來該名女生飽受學業壓力,對自我要求很高,擔心中學文憑試成績不理想,令父母、師長失望。她又表示,學術水平較高的學校,學生較不願意接受輔導。

20170829 - 處理學生情緒遇困難 教師冀校方增輔導支援

標題:處理學生情緒遇困難 教師冀校方增輔導支援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莘莘學子讀書壓力爆煲,但有調查顯示,逾六成受訪教師認為,目前為學生而設的情緒教育不足,認為學校應早於小三或之前,開始教導學生妥善處理及表達情緒、提升抗逆力。學生輕生問題對教師構成壓力,逾九成受訪教師坦承處理學生情緒時有困難,最主要是缺乏空間與學生傾談,希望在處理學生情緒方面獲得支援,改善處理及輔導技巧。

青協將推諮詢專線及課程
香港青年協會過去兩個月訪問逾四百名中小學教師,絕大多數受訪教師表示,處理學生情緒時遇到困難。當中約四成坦言欠缺知識及技巧去識別、評估及輔導學生,期望學校透過「恒常個案專業支援」及「學生情緒管理小組」協助他們。另外,逾六成教師認為目前針對學生的情緒教育不足,認為足夠的教師不足百分之六。青協建議學校應將「情緒教育」列入常規課程,加強學生辨識、表達和管理情緒的技巧和意識;受訪教師希望課程讓學生學懂善待自己及他人,繼而接納及處理情緒。

受訪教師也認同,情緒教育不能單靠輔導老師或社工,四成五教師更指全體教師都有責任。青協全健思維中心督導主任徐小曼表示,前線教師長時間接觸學生,本應是他們的守護者,卻因為工作繁重難作個別關顧。青協將推出教師專業諮詢專線及培訓課程,由專業社工協助他們處理學生情緒個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上一則:階梯式調節踢走開學恐懼症


20170829 - 階梯式調節踢走開學恐懼症

標題:階梯式調節踢走開學恐懼症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距離開學日僅餘數天,不少學生或因新學年環境轉變而感焦慮不安,若暑期功課未做完,更可能對上學倍感拒抗。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計劃健康評估中心上年度為一千七百多名學生提供情緒輔導,較前一年上升四成。曾有升小二男生因從普通班升讀精英班,開學前連夜失眠和食欲不振。臨床心理學家提醒,開學後首一個月為子女的黃金適應期,容易出現焦慮、抑鬱、自卑等情緒變化,建議家長於暑假完結前提早與子女作好心理準備,重整生活規律。

衞生署臨床心理學家李靜慧說,近年由功課壓力引起的學生焦慮個案有上升趨勢。該名男生於暑假過後「晉升」小二精英班,但為了應付較深程度的暑期功課而食欲不振和失眠。父母堅持要孩子完成的學校功課,竟是初中程度的「香港經濟發展和金融海嘯」工作紙。李說:「家長認為功課愈深,教育愈優質,只關注子女能否完成功課,不了解真正適合子女的學習環境,不自覺成為子女壓力源頭。」

又有家長因女兒由精英班「跌落」普通班,攜女兒到處做智力測試,「差少少跌落普通班好唔抵」,期望藉IQ分數向學校證明女兒可留於精英班。灌輸「入普通班無翻身機會,是被放棄的一群」的看法,令女兒更感自卑,害怕被同學嘲笑而抗拒上學。

了解抗拒原因 達目標給鼓勵
李靜慧提醒家長應以正面態度,於暑假完結前與子女作好心理準備,找出「推動」子女上學,以及子女不願上學的原因。曾有升中的小六生為打機而討厭開學,直言不想「將時間蝕咗畀學校」

她建議,家長可以「階梯式」方法調節子女生活規律,當達到一項目標時給予鼓勵。家長亦應作好榜樣,例如暑假外遊勿為用盡假期「早機去、晚機返」,弄得子女筋疲力竭,應為自己和子女預留足夠時間休息,醒神開學。

開學首月是黃金適應期,家長可透過簡單問題:「今天認識的新同學叫甚麼名字?」等,引導子女正面地總結一天經歷。為迎接新學年,衞生署推出「寓樂資訊」網站YouthCan.hk,與家長和學生探討不同的校園成長難題。

20170829 -上半年虐兒案增 元朗重災區

標題:上半年虐兒案增 元朗重災區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過去半年,本港虐兒問題有惡化迹象,而元朗區繼續成為重災區。

每日平均逾兩宗
社會福利署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共發現涉虐兒個案達四百七十七宗,即平均每日約有二點六三宗虐兒案件,高於過去三年的平均數。當中有二百八十九宗的涉虐者為父母;其次是無關係人士,有五十三宗。

根據社署的統計,本港發現的虐兒案件由一四年起不斷上升,一四年平均每日有二點三四宗,今年上半年已上升至平均每日二點六三宗。

統計又指,出現虐兒個案最多的地區是元朗,該區至少連續四年成為十八區出現最多虐兒個案的地區,今年上半年則有五十九宗。

20170829 - 精英班課程太深 小二生失眠

標題:精英班課程太深 小二生失眠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新學年開學在即,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接獲多宗有關學生開學前焦慮的求助個案轉介,有升小二學生因新學年轉讀精英班,課業程度極深而失眠;相反亦有升小四女生因跌出精英班而感「冇面」,該署提醒家長勿兩極化精英班與其他班別差異,應顧及子女全面發展。有小學校長指出精英班制度是因材施教的手段之一,照顧學習差異,亦有小學校長認為教育不應加入競爭元素,徒增學生壓力。

需答「金融海嘯帶來的衝擊」

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臨床心理學家李靜慧指,在接獲的求助個案中,學生因學業產生壓力的情況有上升趨勢。其中有一名小二學生將在新學年升讀精英班,但課業程度極深,要求升小二學生就「金融海嘯帶來的衝擊」、「廠家於內地設廠的規模差別」等範疇作答。李靜慧直指課業概念抽象,不符合升小二學生的學習目標,但家長卻認為學校教得越深,就代表優質教育,令學生持續失眠,閉上眼就想到功課、學業,無法安睡。

另一個案則與之相反,一名升小四女生因只考獲全級62名,僅僅未能再入讀精英班,家長亦認為「差少少好唔抵」,學生亦受影響,覺得未能升讀精英班很「冇面」,對開學產生焦慮,怕開學後受同學取笑。

李靜慧指出,兩個案反映家長對精英班存在迷思,誤以為學校只會將資源投放在精英班,催谷子女令學習期望變得太高,產生過多壓力。她勸喻家長應打破迷思,避免兩極化精英班與其他班別的差異,應以「德智體群美」的方針顧及子女多方面發展。

聖公會聖雅各小學校長張勇邦指,精英班制度是因材施教的手段,給予不同模式的教育以照顧學習差異,但認為初小學生「未定性」,太早設精英班制度對學生而言未必是好事。提倡愉快學習的天虹小學不實行精英班制度,校長朱子穎認為教育不應加入競爭元素,若家長催谷子女入讀精英班,有機會造成班別錯配,增加學生壓力。

20170828 - 虐兒每日2.6宗 祖父母施「毒手」增

標題:虐兒每日2.6宗 祖父母施「毒手」增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今年上半年虐待兒童個案惡化。社署最新虐待個案統計顯示,本港上半年的虐兒案有四百七十七宗,平均每天已發生二點六一宗,較去年惡劣,其中祖父母及繼父母對小孩施虐較年初急增,元朗仍是虐兒虐偶重災區。有專家指出,繼父母、祖父母成虐兒上升,與離婚個案增加有關,而家長將子女照顧責任卸至祖父母身上,兩代教導小孩時衝突增加。

社署虐兒、虐偶、同居情侶及性暴力個案中央統計資料系統最新數據反映,今年上半年新呈報虐兒個案,共有四百七十七宗,而單是四至六月間,虐兒個案則較首三個月下跌約一成四,有二百二十一宗。若按上半年計,平均每天發生虐兒案有二點六一宗,相對去年日均有二點四宗虐兒案發生,有惡化迹象。

虐兒個案以身體虐待佔最多,達四成、共二百宗,其次是性侵犯佔三成四、有一百六十宗;疏忽照顧則排第三位佔兩成一、有一百○二宗,而女童受害較男童多,有約六四比。

但施虐者方面現微妙轉變,上半年四百八十七名施虐者當中,父母向兒女施虐仍佔最多,有逾五成九共二百八十九人,但繼父母及祖父母對兒童施虐顯著急升,今年上半年已分別有廿二人及四人。若單以第二季計,繼父母施虐有十三人,較首季的九人顯著增多;祖父母亦由年初零施虐者,四至六月間已升至四人,情況突變。

性暴力個案有四百五十一宗,每天平均發生二點四七宗性暴力個案,較去年日均有二點三六宗亦趨惡化。其中今年四至六月間,已發生二百○三宗,較首季跌一成八,上半年非禮有三百六十八宗佔八成二,強姦佔一成半有六十八宗。元朗仍是全港虐兒、虐偶重災區,性暴力個案仍是油尖旺區最多發生。

近年長者被院舍虐待屢被揭發,今年上半年共有三百宗虐老個案,日均已有一點六四宗,較去年日均一點六七宗略少,配偶施虐佔逾半,觀塘區是虐老警號區,令人關注。

和諧之家總幹事李劉素英指出,繼父母、祖父母向小孩施虐顯著急升,與成年人嚴厲方式教導孩子有關,當控制不到小孩時,就會用自己方式去教導,以為嚴厲、羞辱就可以,加上愈來愈多父母將子女交託祖父母去照顧,但未有為兩老提供支援,只將照顧責任卸至兩老,結果隔代溝通、年齡距離下,容易與小孩出現摩擦而出現衝突。

離婚及再婚更成近年新趨勢,她指,繼父母未必容易與再婚伴侶子女相處,可能子女在父或母再婚前已受到心靈創傷,未獲理會安撫時,當遇再婚後子女未能適應,又或難與繼父母的家庭子女融合,易現不同反應、衝突。她建議任何家長多留意子女情緒,加強與伴侶溝通及對祖父母照顧的支援,避免爆家暴。

20170827 - B女欣殷亟待二度換肝

標題:B女欣殷亟待二度換肝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四個月大女嬰利欣殷仍於瑪麗醫院等候二度肝臟移植。心急如焚的利媽媽表示,欣殷本月十四日接受她捐出的肝臟後一直昏迷,直到最近兩日才清醒;她自己捐肝的傷口已經不痛,但看到愛女受苦,心痛不已。換肝團隊醫生表示,目前欣殷處於最理想的換肝狀態,再拖下去可能出現感染無法接受手術,盼有善心人捐出離世家屬的遺體贈肝,可同時救活欣殷和一名苦候肝移植的成年人。

再拖恐現併發症
欣殷目前仍排在肝臟移植輪候名冊首位,急需A或O型血肝臟。利媽媽昨於社交網站上載欣殷照片,相中的欣殷眼神無助,面色帶黃,鼻子插滿喉管。利媽媽透露,欣殷年僅四個月,小小身軀已經歷六次手術,近兩日「好努力咁張開雙眼」,但身體浮腫。欣殷在家人心目中是開朗、乖巧的小朋友,是名副其實的開心果,「我真係好掛住你之前每朝起身嘅金牌笑容」,欣殷的家姐亦為妹妹打氣。

瑪麗醫院肝移植團隊副顧問醫生馬家榮表示,欣殷體內的新肝功能欠佳,無法自行排走代謝廢物,短時間內要盡快換肝,「如果再拖耐啲,出現感染等併發症,到時有肝都救唔番。」

他又指,欣殷求肝事件公開後,超過十名熱心市民主動到醫院查詢捐肝事宜,惟大部分經評估後不合適捐肝。他指最理想是移植遺體贈肝,因欣殷所需肝臟體積不大,一個遺體肝臟可一分為二,同時拯救欣殷及一名成年患者。

欣殷因先天性膽管閉塞需換肝保命,媽媽早前捐出自己肝臟,但欣殷因肝動脈閉塞,新肝功能受損,急需於兩周內換肝。

20170827 - 家長:視線離開一秒即出事

標題:家長:視線離開一秒即出事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浮座式水泡包裝袋標明適合3歲或以上幼童,惟《蘋果》到沙灘直擊,發現不少未足3歲的幼兒已使用該款水泡,有家長更曾視線離開幼兒僅一秒間,水泡便反轉,亦有孩童使用時,座圈膠條突然斷開,危機四伏。

育有1歲半兒子的布太坦言有買過同款水泡,兒子在沙灘第一次使用一遇海浪便幾乎翻轉,但她認為此款水泡有座圈托住小孩,比其他水泡安全,故會繼續使用。另外7歲的輝仔亦表示小時候用過浮座式水泡,試過有一次差點反轉,幸沒釀成意外;其祖母憶述:「我抱佢入去水泡時,水泡經常傾側,坐唔穩,所以大人要時刻睇住。」

美曾回收400萬浮座水泡
至於育有2歲半兒子的葉生則早已洞悉該款水泡的危險位,故從不使用,「從物理角度看,這些水泡令(小朋友)身體上重下輕,會向前翻,上下身被水泡鎖住,小朋友出不來而窒息」。根據資料顯示,2009年美國宣佈回收400萬個浮座式水泡,指套住雙腳的組件有破裂、折斷的危機,嬰兒可能因此失去支撐而跌入水中,當年銷售商之一的玩具反斗城亦將問題水泡下架。

20170827 - 兒科醫生:充氣式救生衣較安全

標題:兒科醫生:充氣式救生衣較安全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對於浮座式水泡易反轉的問題,記者聯絡過有分銷該款水泡的新興玩具有限公司,發言人回應稱,包裝已標示有關警告,包括必須在成人監管下使用、不宜3歲以下兒童等,強調產品符合香港法例要求及通過安全測試。而另一間分銷商瑞華行亦指,入貨時跟足香港法例要求,呼籲消費者按包裝指示使用。

需按幼童身形調校鬆緊
不過,資深救生員郭紹傑強調沒有一款水泡是真正安全,最重要是家長時刻陪伴幼童。

郭紹傑提醒家長除了應按產品指示,待孩子3歲或以上才使用外,家長更可選購座圈膠條設計較深的一款,讓幼童大部份身體在水中,令下半身較重,反轉機會較少。此外,他建議幼童可使用手袖形水泡,但家長要留意水泡必須箍緊幼童手臂。

兒科專科醫生謝鴻興則認為,幼兒暢泳時穿背心形游泳衣較為安全,其外形如充氣式救生衣,幼童穿上後,身體重心仍在下半身,遇海浪或碰撞時不會輕易反轉。

精品店老闆阿傑亦表示,近年不少家長選用充氣救生衣,今年已出售500至600件,比浮座式水泡更為安全。阿傑解釋,因為充氣救生衣可以將幼童身體包住,而家長揀選充氣救生衣時,要留意幼童的身形,鬆緊度需合適。

20170827 - 雙腳被套難脫身  浮座水泡易反轉 幼童隨時遇溺

標題:雙腳被套難脫身 
浮座水泡易反轉 幼童隨時遇溺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27/20133824

夏日炎炎不少家長都愛帶子女游水消暑,不過大受歡迎的浮座式吹氣水泡,原來卻隱藏遇溺危機!《蘋果》邀請兒科醫生利用假人公仔測試,發現該款水泡遇浪一沖,便容易反轉,倘幼童雙腳被座圈套住無法逃脫,隨時浸入水中窒息。有資深救生員坦言遇過最嚴重個案,一名1歲幼童坐水泡時反轉遇溺,救起時一度面色發紫及無脈搏。

浮座式水泡一直深受家長歡迎,因水泡內設有座圈,幼童將雙腳套入座圈,即可感受玩水樂趣。記者到沙灘直擊,發現不少幼童也使用這款水泡,包裝雖標明適用於3歲或以上,但現場所見,不少僅1歲多的幼童在使用,且不少家長直言孩子曾因浮座式水泡反轉,出現過驚險場面。

育有6歲兒子的石太指,早在兒子8、9個月大時,曾讓他在海灘使用浮座式水泡,「覺得公仔靚,貪得意就買」。結果差點出意外,她憶述事發一刻:「擰一擰轉臉去執嘢,回頭已見水泡反轉,好危險。」用過2至3次後,套在腳上的座圈膠條更斷開,「啲膠好薄好易爛,拉一拉就斷。一大浪或者一轉彎(水泡)就會傾側」。

3歲以下高危
資深救生員郭紹傑坦言,當了17年救生員,每年也遇到數宗同款水泡的意外,全部是3歲以下,「尤其係沙灘大浪,水泡很易反轉,佢哋一趷高、俾人撞一撞又會反轉」。

郭紹傑解釋小孩不懂游水,若水泡翻轉,便會非常驚恐,「隻手不斷抓,雙腳可能撐大或者屈曲,變相令自己無法脫離水泡,頭部不斷在水中飲水」。

他憶述曾有一名1歲幼童在泳池使用該款水泡時反轉,家長未及時發現,救起時已面色發紫、無脈搏,幸做心肺復蘇法後脈搏恢復過來。

記者邀請兒科專科醫生謝鴻興測試,將一個高約80厘米和重22磅、相當於兩歲幼童的假人公仔套入浮座式水泡內,發現水泡遇浪一沖,已左搖右擺,倘小孩在水中身體「郁來郁去」,水泡容易反轉。

謝鴻興指出,幼兒的重心應在屁股位置,但當坐上該款水泡後,水的浮力令幼兒的重心集中在水面,變成上重下輕,容易反轉。他建議盡量不要給3歲或以下的幼兒使用浮座式水泡,謝鴻興補充,「即使要用,家長視線一秒都不能移開,一定要陪同小孩」。

海關指出,過往並沒有接獲浮座式水泡的投訴,正了解事件及跟進。任何人如進口、製造或供應未能符合《消費品安全條例》規管的消費品,即屬違法,違者首次最高可被罰款10萬元及監禁一年。

20170827 - 小童欠自理能力 看管者不應責罰

標題:小童欠自理能力 看管者不應責罰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女童被指失禁便溺後罰企走廊站報紙,有專家認為三歲女童失禁只是自理能力不足,並非故意,罰站或責罵並非合適行為,目前應留意女童會否出現心理創傷,有需要時交專業人士評估及輔導。

或有心理創傷
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何愛珠表示,託兒所職員有責任妥善照顧幼童,幼童便溺後最簡單做法是更換紙尿褲,並非「由佢濕咗企喺走廊」,涉事託兒所需要解釋事件來龍去脈,若然家長已報警,並會向防止虐待兒童會投訴,按一般程序,該會社工將分別接見女童及家長了解事發經過,並與涉事幼兒中心負責人會面,聽其解釋是否合理,若情況嚴重,該會與社署、警方召開個案會議,商討續後安排,該會主要角色是評估女童會否存在心理創傷,有需要交由臨床心理學家及社工輔導。

臨床心理學家葉妙妍稱,3歲的小朋友基本上已可說話,表達個人意見,有時失禁問題不是小朋友故意,並非不遵從指示或犯錯,只是自理能力不足,家長或看管者應教導她們主動表達自我需要,而不是事後責罰,「唔係唔聽話或者犯規,鬧同罰唔係好方法」。因未有接觸過該名女童,她暫未能確定夢中驚醒等反應是否與罰企有關,家長可持續觀察,留意女童睡眠及胃口有否受影響。

20170827 - 託兒所疑罰3歲失禁女童企走廊 家長不滿職員無幫忙換褲 偕社工報警

標題:託兒所疑罰3歲失禁女童企走廊 家長不滿職員無幫忙換褲 偕社工報警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託管於深水埗富昌邨一間幼兒中心的3歲女童,本月中失禁便溺於褲內,職員未有即時幫忙換褲,並通知家長接回,其母聲稱到中心時發現女兒下身黏滿污物,被「罰企」於課室走廊外,她非常不滿,向中心投訴後未獲滿意答覆,前晚再聯同社工到深水埗警署報案。社署回應正了解事件,並會作出跟進。

涉事女童3歲,與父母居住深水埗區。其母親張女士透露,因曾患有產後抑鬱,女兒出世後由社署轉介託兒所照顧,直至滿3歲後,新學年將升讀幼稚園,才交回她照顧,惟她近月撞傷腰骨,需定期覆診,丈夫亦要打工養家,女兒需要暫託服務,經社工協助下數月前獲轉介區內一間幼兒中心託管,並獲得資助,每小時收費由22元減至2元。
張女生聲稱,本月12日早上10時,把女兒交到幼兒中心,至下午1時25分,她收到中心電話指女兒失禁便溺於紙尿褲內,至下午約2時,她趕到上址,見到女兒站在課室外走廊,腳下踏着一張報紙,女兒見到她即捉住雙手不放,且神情慌張,她未有向職員細問,替女兒更換衫褲後便帶走返家休息。

事後在門外模擬罰企情況
她又稱,當時進入課室內,見到一名主任及3名女工,並沒有其他小朋友在場,而每次她帶女兒到中心託管,亦會將一套後備衫褲交予職員方便替換,不明白在人手充裕的情況下,任由其女便溺後既不換褲,更要她站於課室外走廊,形同懲罰失禁行為。翌日她向中心負責人投訴,並向區議員求助,該中心負責人事後解釋職員當時不知有後備衫褲,張不滿回覆,亦拒絕再使用託兒服務。
張女士表示,女兒事後曾在夢中驚醒,帶到幼兒中心門口時更嚷着要離開,懷疑失禁被罰企對她產生心理陰影,經向深水埗互助幼兒服務關注組註冊社工李炯投訴,並在網上公開事件,前晚更到深水埗警署報案,警方暫列雜項調查跟進。李炯則稱會協助到防止虐待兒童會投訴。

《蘋果》昨早抵該幼兒中心查詢,職員拒絕回應事件。但至昨午5時許,該中心透過fb發聲明,指網上瘋傳3歲小朋友被罰站報紙上的照片與事實不符,包括涉事女童並無罰站於中心門外,事發一刻的衣服亦與照片內不符,稱是有別有用心的人刻意擺佈3歲小朋友拍攝失實照片。中心解釋,當日職員因小朋友便溺通知家長屬正常程序,但為職員未認真找尋到可更替的衣物而倉卒勞煩家長而作出程序上檢討。不過該聲明並沒有回應兩大重點:第一,女童是否有被罰站過,只是強調「無罰站於中心門外」;其二是女童失禁後,職員曾否為她清潔善後過,聲明亦沒有交代。

張女士則解釋,因為上周四(24日)與社工欲到中心交涉時被拒進內,她於是叫女兒站在門外模擬當日被罰站的動作照,其後更將相片上載互聯網並公開事件,她重申事發時確見女兒身處課室外走廊,並且站於報紙上,但上載的照片未有註明是模擬照片,亦無說明,才引起誤會。

20161826 - 水痘個案升四成 衛署籲家長學校留心

標題:水痘個案升四成 衛署籲家長學校留心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臨近開學,衛生防護中心昨發信予全港幼稚園及中小學,提醒防校園爆發水痘、呼吸道疾病或手足口病。中心發言人指出,過往監測數據及疾病的流行情况顯示,這些兒童傳染病有可能在下周五開學後出現零星爆發,當中水痘傳染性高,兒童最受影響,需保持個人、食物及環境衛生。

發言人指水痘是本港最常見的須呈報傳染病,有兩個季節性高峰期,水痘個案一般在10月開始增加,至12月及翌年1月升至高峰;每年6至7月也會出現較小型的高峰期。截至上周三(16日),今年錄得341宗幼稚園、幼兒中心或小學爆發水痘個案,涉逾2000名學童。另外,衛生防護中心自1月起至前日,錄得6636宗水痘個案,比去年同期多四成。

料10至12月手足口病小型高峰
至於手足口病的活躍程度上月升至高峰後,本月中旬已回落至基線水平。不過,衛生防護中心認為,開學後學校和院舍幼童會有密切接觸,令疾病較易傳播,可能出現零星爆發。該中心預期10月至12月會出現較小型的高峰。同時,今年至昨日錄得3宗嚴重兒童腸病毒感染,與去年同期相同。
衛生防護中心發言人另指出,猩紅熱、流感及呼吸道疾病的活躍程度或在開學後上升,提醒家長及學校留心。如師生出現發燒、呼吸道病徵、腹瀉、嘔吐或皮疹等,學校應勸喻學生切勿回校並立即求醫。

20170826 - 求肝女嬰列輪候A型肝首位

標題:求肝女嬰列輪候A型肝首位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患先天性膽管閉鎖的4個月大女嬰利欣殷(圖),接受母親活肝移植後肝動脈閉塞,令新肝未能於正常水平運作。瑪麗醫院肝移植外科顧問醫生馬家榮指出,利欣殷現於A型血的肝移植輪候名單中排行第一,昨約有10人查詢捐肝,但暫未找到合適的肝臟可換。

10人曾查詢捐肝 全不合適
馬家榮指利欣殷正於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前日呼籲後,昨有逾10人來電或到場查詢及表明可捐肝,但礙於有心人的身體和心理情况不合適,未有肝臟移植。

馬又稱,利欣殷早前接受母親的活肝移植,康復情况不理想,有血管閉塞,新肝未能正常運作,需短時間內換肝。他指一般換肝後有5%至10%肝動脈閉塞風險,小朋友血管較細,換肝後血流量會較易受影響。他呼籲市民支持器官捐贈,以拯救這個家庭。
利母昨再於facebook貼文感謝曾致電查詢的善心人,她又貼出活肝捐贈所需條件,強調捐贈者須家人同意,其家人亦要一起到醫院聽取手術詳情及風險,才可做抽血等檢驗,過程需至少約3小時。另不少網民都留言為母女打氣,有網民更指盼利欣殷「大步躐過」。

20170826 - 開學流感高危 衞署促學校防疫

標題:開學流感高危 衞署促學校防疫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暑假即將完結,但夏季流感威脅未除,衞生防護中心昨發信給全港幼稚園和中小學,提醒校方對兒童傳染病保持警覺,慎防開學後爆發疫情。另外,流感疫情進一步減弱,昨日新增三宗成人嚴重流感個案,包括一人死亡。今年夏季流感高峰期累計出現五百六十三宗成人嚴重流感個案,當中四百一十五人死亡;兒童嚴重個案維持十九宗,包括三人死亡。

防護中心表示,預期夏季流感活躍程度會於短期內降至基線水平,但提醒師生一旦出現發燒、呼吸道病徵、腹瀉、嘔吐或皮疹等,切勿回校並立即求醫。

避免共用衣服或拖鞋
校方應避免共用衣服或拖鞋等,防止疾病傳播。防護中心建議家長在徵詢家庭醫生後,稍後為子女接種流感疫苗,踏入冬季流感季節前加強個人保護。

防護中心預期新學年學校和院舍可能會出現水痘、呼吸道疾病或手足口病等零星爆發個案,呼籲師生保持個人、手部、食物和環境衞生。可能爆發的傳染病中,截至昨日為止,今年猩紅熱共錄得一千四百二十七宗,較去年同期八百三十一宗增七成。猩紅熱可透過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分泌物傳播,兒童最易受感染。由於猩紅熱一般於十一月至三月較活躍,預期開學後活躍程度會開始上升,家長需多留意及時刻保持子女衞生。

20170826 - 教局遲遲未公佈幼園學費

標題:教局遲遲未公佈幼園學費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臨近開學日,教育局過往最遲7月底公佈幼稚園學費,惟今年至昨為止仍未公佈新學年學費。有幼稚園校長估計,與今年首推免費幼稚園教育的資助申請有關,當中程序繁複、指示不清,導致審批緩慢;有幼稚園決定先用家長之前繳交的「留位費」來墊資學費,亦有幼稚園押後收學費,待公佈後才一併收取首兩個月學費。

疑因推免費幼教
政府新學年推行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資助每名半日制合資格學童33,190元,惟未有全額資助全日制、長全日制幼稚園,加上部份校舍租金昂貴,不少幼稚園在新計劃下仍需收學費。
幼稚園協會會長廖鳳香分別擔任4間幼稚園校長或校監,現只有一間院校收到教局核准學費通知,「可能因為新計劃計數好複雜,例如填租金申請,間間學校唔同,因為居屋、私樓、房協都有(幼稚園校舍)……無論係校長定教育局,大家都研究緊點申報」。她已告知家長,待局方公佈學費後一併收取9、10月學費。

教育局稱,需嚴格審核幼稚園調整學費申請,又指幼稚園運作模式多元,營運成本、開支各有不同,故要求個別幼稚園遞交補充資料,以評估建議學費是否合理,確保公帑用得其所。局方目前完成約八成申請,預計可在新學年開學前完成所有審批,又指8月起向已向各幼稚園發放該月的資助,原則上學校應有足夠營運資金。

20170825 - 4個月大B女急須再換肝

標題:4個月大B女急須再換肝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四個月大的BB女利欣殷原本眼仔睩睩,但小小身軀現時插滿喉管,無助地躺於病床上。她不幸患上罕見的先天性膽管閉塞,經歷多次手術,並獲媽媽捐出部分活肝;但手術後,出現罕見的肝動脈閉塞,新肝功能受損,須於兩周內接受二度換肝。欣殷目前情況嚴重,排在A型血肝移植輪候名冊首位。由於已無親人合適捐肝,其家人昨公開呼籲善心人捐出A或O型血肝臟,延續欣殷的小生命。

欣殷是家中么女,父母今年四月喜迎家庭新成員,照片中眼大大的欣殷露出可愛笑容,不過面色略黃。利母昨於社交網站發文,指欣殷患先天性膽管閉塞,她自己上周一(14日)已捐出部分活肝救愛女,怎料新肝功能受損,需再度換肝。利太表示,丈夫因曾患腎癌不能捐肝,現無親人合適捐肝,懇求善心人九月八日前到瑪麗醫院驗血檢查是否合適。求肝呼籲被轉貼到多個社交網站專頁,不少網民留言打氣,希望欣殷平安。

肝動脈閉塞情況罕見
港大肝膽胰外科及肝臟移植臨床副教授吳國際表示,欣殷目前於瑪麗醫院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留醫,需要以抗生素及抗排斥藥治療。他指出,換肝後出現肝動脈閉塞情況十分罕見,機會僅百分之一至二,主要因肝質素不佳或術後肝臟血流不良導致;雖然嬰兒短時間內兩度換肝有一定風險,但只有此方法能拯救欣殷性命。

患者會出現黃疸徵狀
本港每五千名初生嬰兒中有一人患先天性膽管閉塞,患者會有黃疸徵狀,嚴重影響肝功能,是導致初生嬰兒需要換肝的最常見因素。吳國際指,在一般情況下,會先用葛西手術治療,做法是將患者的小腸直接接駁去肛門的膽管,令膽汁能夠排出,但臨床經驗顯示有三分一患者術後肝功能仍無法恢復,需進一步換肝。

本港仍有很多病人苦候器官移植,醫院管理局數字顯示,今年六月底有八十五人等候換肝,但上半年只有二十一宗遺贈肝及十九宗活肝移植;同期有二千一百多人等候換腎,上半年亦只進行卅一宗遺贈腎及九宗活腎移植。

20170824 - 患疱疹錫B恐變死亡之吻

標題:患疱疹錫B恐變死亡之吻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可愛的小寶寶總令人忍不住想親兩下,小心變「死亡之吻」。外地曾發生嬰兒疑經親吻感染疱疹併發腦炎死亡個案,本港兒科醫生表示,嬰兒最常被患唇疱疹(俗稱唇瘡)的成人親吻後受傳染。勿以為親親臉頰就無事,嬰兒用手抓完臉再放入口亦會中招。先天免疫系統失調或不足月的嬰兒容易併發腦炎,有致命風險,「親吻嬰兒最好可免則免。」

逾半數人曾發病 多屬幼童
兒科專科醫生趙長成表示,疱疹發病率常見,每十人有超過五人曾中招,大多在五歲以下感染。最常見是單純疱疹一型,唇瘡便是由此型病毒引起。部分人感染疱疹後病發一次便無事,但如果不時復發,證明病毒已潛伏在神經,變成終身「帶毒」,當免疫力低、疲累或壓力大時就會病發。

唾液傳播 患處出水泡紅腫
除了經母體順產時感染,嬰兒較常受感染途徑是接觸患者唾液。終身「帶毒」但沒有病發的人,親吻嬰兒時傳播病毒較罕見;但正處於發病者若親吻嬰兒,嬰兒好大機會中招。當嬰兒用手摸親吻位置後再吮手指,容易患齦口炎,用手捽眼則可致角膜炎。患處會痕癢、紅腫及生水泡。嬰兒常流口水,口水流過的地方如下巴及嘴巴附近都會生水泡。

大部分人感染疱疹在十至十四日內不藥而愈,或可服抗病毒藥物。初生嬰或免疫力失調的嬰兒,感染後較易併發腦炎,情況仍屬罕見,腦炎併發率少於百分之一。另外,如嬰兒本身患濕疹,亦較易感染疱疹,且感染後病情較難痊愈。

勿共用餐具 抱B前清潔雙手
由於感染疱疹後約十天才發病,因此較難追溯感染源頭。趙長成呼籲,家長不要讓嬰兒與他人共用餐具、奶嘴及分享食物。出席人多場合,勿胡亂讓陌生人親吻及觸摸嬰兒。若家長正生唇瘡,應徹底清潔雙手、戴上口罩才手抱嬰兒。若孕婦為帶病毒者,應採取剖腹分娩,否則初生嬰感染後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

20170824 - 幼兒中心涉售贈品奶粉

標題:幼兒中心涉售贈品奶粉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由社會福利署負責監管的深水埗區一個非牟利組織轄下幼兒中心,涉公然定價出售大量免費贈品奶粉,相關贈品奶粉價格由五十元兩罐至五十元三罐不等,價錢視乎奶粉到期日遠近而定。後知後覺的社署接報後才到該中心突擊巡查,並引中心與房屋委員會簽訂的租約指,單位不得從事除幼兒及婦女中心外的其他業務或活動,已要求該中心即時停止出售贈品。社署又稱,會繼續留意情況,有需要時採取適當跟進行動。

本報記者早前曾到該中心了解情況,發現幼兒中心內放置約十箱奶粉,並以白紙寫上「奶粉紅色$50/3罐」。當記者沒表露身份向職員查詢奶粉來源時,職員稱由奶粉廠商贈送,該中心出售贈品奶粉並非旨在賺錢:「我哋都要畀運費運返嚟,其實無賺你錢o架」。據職員介紹,市民只需填妥入會表格,上有姓名、電話及地址等空格,繳交二十元年費,便可成為會員。職員承認,相關奶粉是贈品奶粉:「係要買就快手,八月份(到期)得十罐咋」、「今次賣完唔知幾時再有」、「邊個畀錢都會照賣」。

當記者繳付五十元購買贈品奶粉時,職員除給記者兩罐贈品奶粉外,更額外給予記者兩盒貼有「贈品」標貼的奶粉。職員坦言,由於額外贈品已貼有「贈品」標貼,故不能發售。

社署在接獲該中心出售免費贈品的投訴後,曾到該中心突擊巡查。發言人表示,在現行的《幼兒服務條例》或《互助幼兒中心實務守則》中,並沒有就互助幼兒中心出售免費贈品情況列明相關規定,但根據該中心與香港房屋委員會簽訂的租約,該單位「除用作互助幼兒中心暨婦女服務中心外,不得在單位內任何地方從事或容許他人從事其他行業、職業、業務或活動」。社署會繼續留意有關情況,有需要時採取適當的跟進行動。

中心強調不會以售賣產品圖利
涉事非牟利組織的幼兒中心暨婦女服務中心總主任鄧妙玲接受查詢時承認,有關奶粉是代理商或商業機構捐贈,但搬運取貨的過程皆由中心職員負責,中心需承擔運輸成本。她強調,有二百二十盒捐贈奶粉全部免費送出,其餘約七十盒奶粉以超低價出售,是用以彌補運輸支出及行政成本,並重申中心為非牟利團體,不會以售賣產品圖利,但在收到社署提醒後,中心已即時停止出售贈品奶粉。

20170823 - 視像監察早產B 減父母憂慮

標題:視像監察早產B 減父母憂慮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早產嬰兒需要深切治療,為嚴防感染風險,甚至可能要產婦分娩後與孩子隔離一段時間。蘇格蘭有研究指出,使用視像鏡頭讓早產嬰父母觀看BB的日常,可減低父母的憂慮,拉近與BB的距離。媽媽憂慮減少亦有助母乳產量回升。

拉近距離 助產後康復
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學研究人員花了逾半年時間,分析早產嬰的家長及醫護人員使用視像鏡頭的情況,研究對象共有三十名父母及十八名醫護人員,包括護士、助產士、醫生等。

受訪家長反映,透過視像鏡頭可一天廿四小時見到BB,有拉近距離的感覺、產婦的情緒亦明顯轉好,產後康復較佳,泵母乳過程亦較順利。父母又可將相片及影像與親朋好友分享,讓更多人為他們打氣,思想更正面,研究結果刊於《BMC Pediatrics》。

20170823 - 開學恐懼症心病變生病

標題:開學恐懼症心病變生病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臨近暑假尾聲,家中小朋友突然胃口變差、精神恍惚、對有趣事物提不起勁,可能是「開學恐懼症」作祟。精神科醫生表示,開學恐懼症並非真正病症,只是一種懼怕開學的心理狀態,但卻會令身體發病,包括嘔吐及發燒。兒童在暑假期間瘋狂日夜打機、暑期功課「郁都未郁」,令生活難以調適過來,最易中招。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表示,小朋友懼怕開學,多數有三大原因,第一是對新學年存有太多不明朗因素,此情況多發生在幼稚園升小一的學童身上。面對新校園、新老師,又換過一批新同學,心裏難免不安。此外,暑假時玩得太瘋狂,生理及心理狀態難一下子適應過來,也會對開學心存抗拒。

自身要求過高誘發焦慮症
上述兩種情況在開學後一至兩周,兒童可慢慢習慣及適應。第三種情況較難處理,一些對自己要求高的兒童,擔心新學年「有人叻過自己」、「再考唔到頭幾名」而悶悶不樂,此類兒童性格一般較為內向、慌張、缺乏安全感。若不加理會,有機會惡化成拒學症甚至焦慮症,不願前往學校。

張漢奇表示,曾診治一名剛升中一的十四歲女童,小學時成績優異,升讀英中後成績追不上同學,常被老師留堂補課,久而久之不願上學。由於父母每日一大早外出工作,女童常睡到正午,「學校派老師上門帶佢返學,但女童一到港鐵站已出晒汗,驚到不得了。」女童其後被診斷患焦慮症,學校將她調去非精英班,情況才改善。

家長宜為子女「預習上學」
要減低兒童出現開學恐懼症,張漢奇建議家長在暑假尾讓子女「預習上學」,包括帶他們到校園參觀,熟習上學環境,釋除對未知的恐懼。家長也可帶子女一同去買課本、書包、新校服及文具等,讓他們對開學充滿期待。到暑假後期,要適量減少子女看電視、打機的時間,重新練習早睡早起,讓身心狀態順利過渡開學。

張漢奇又建議家長勿給予太多學業壓力子女,即使成績未如理想,不應以負面態度批評:「讀唔成書,等做乞兒啦」等踐踏尊嚴說話,應以鼓勵態度支持他們。家長也不應過分緊張子女成績,否則自己也有機會患「開學恐懼症」。

20170823 - 長全日制幼園 免基層後顧之憂

標題:長全日制幼園 免基層後顧之憂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為照顧子女,部分家長要放棄工作,「手停口停」。有幼稚園推行「長全日制」,可照顧學童至晚上六時後,暑假更提早開學,安排各種特色活動予學生。雙職及基層家長可安心上班,幫補家計。

媽媽可兼職幫補家計
全港約有二百四十多間「長全日制」幼稚園,保良局屬下幼稚園暨幼兒中心佔二十五間。保良局的服務可讓家長於早上八時送子女上學,至晚上六時才接回;暑假特意提早約一個月開學,為學童安排參觀牙科診所、郵局等活動。任職飲食業的家長龍太形容,女兒入讀幼稚園前「咩都做唔到」,見工時表明只可平日工作,被揶揄「成日湊女,不如唔好返工」,現時她可兼職,亦可接送女兒。

保良局梁安琪幼稚園暨幼兒園校長巫凱儀表示,逾六成家長來自基層、雙職家庭,難以抽身照顧子女,亦無暇帶子女外出遊玩或認識社區,「長全日制」幼稚園可彌補學童社區經驗不足。

20170823 - 離家近兩月 13歲女仍蹤杳

標題:離家近兩月 13歲女仍蹤杳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十三歲女童離家後失蹤近兩個月,警方發相片呼籲尋人。失蹤女童梁婷婷,今年七月一日中午離開牛頭角下邨的住所後告失蹤,家人八月十六日向警方報案。警方及家人四出找尋她下落,但至今音信杳然。

梁婷婷身高約一點六米,體重約五十四公斤,中等身材,圓面形,黃皮膚及蓄長直黑髮。她最後露面時身穿深綠色長袖外套、深藍色牛仔褲及黑色運動鞋。警方呼籲任何人士有該女童的消息或曾見過她,請與東九龍總區失蹤人口組或與任何一間警署聯絡。

20170823 - 強姦性侵親女兩年 地盤工囚10年半 妻寫求情信僅關心失經濟支柱

標題:強姦性侵親女兩年 地盤工囚10年半 妻寫求情信僅關心失經濟支柱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地盤工未能透過妻子解決性需要,兩年間多次強姦或非禮最年幼時只得13歲的親生女兒以滿足性慾,其間甚至不理12歲的兒子熟睡在旁。女兒向同學訴苦時遭途人聽見,事件才曝光。地盤工早前在高等法院認罪,獲妻子撰寫求情信,但信中只顧丈夫判監令她失去經濟支持,卻隻字不提女兒的遭遇。法官指被告重複犯案,案情嚴重,其悔意有限,判他監禁10年半。

受害女童現時16歲,報告指她有創傷後遺症,控制情緒出現困難。事件對她的自尊心、與人相處的技巧及情緒有負面影響,需接受心理治療。
至於39歲的被告,精神報告指他沒有精神病或孌童癖,但因他不懂處理婚姻問題,令他未能處理性需要,故透過性侵犯親女以滿足性慾,報告建議被告學習如何解決性慾問題。心理報告則指,被告至今仍否認有將下體插入女兒的陰道。辯方大狀解釋,被告其實只是說「插唔入」,相信只是與心理專家有溝通誤會。

犯案時12歲子在旁

暫委法官陳仲衡不接納辯方解釋,續指被告的悔意有限,不接受他因鹵莽而犯案,他曾企圖自殺也非求情理由,這只是反映他不負責任。法官另提到被告的妻子為丈夫撰寫求情信,只說到被告的行為令她感到羞恥,及令家中失去依靠,法官認為被告的妻子只關心失去經濟支持,卻沒有理會女兒的感受。
被告在其中三次犯案時,其12歲的幼子均在旁邊熟睡,對於被告竟可繼續性侵犯女兒,法官認為這是超出一個人的理解。法官指被告重複犯案,加重案件嚴重性,但考慮到被告認罪,女兒不用出庭作供,扣減部份刑期後,判他監禁10年半。
被告承認強姦、企圖強姦及非禮共4罪。被告於內地結婚,妻子誕下受害女兒及幼子後,一家人才先後移居香港。首宗案件發生於2014年3月,被告與子女返回內地,三人同睡一張床,其間被告強姦睡在中間的女兒。其後在香港家中,被告趁女兒睡着時,撫摸及吻她的乳房,直至妻子回家才停手。翌日晚上,被告再於家中強姦女兒。第4次犯案於去年10月,被告企圖強姦睡着的女兒。幾天後,女兒與同學在公園談及被侵犯的經過,遭一名女途人聽見並報警。被告在10日後自首。

20170822 - 孖仔患罕見病 首年藥費1200萬 每年用藥「賣樓不夠」 母嘆港沒政策支援

標題:孖仔患罕見病 首年藥費1200萬 每年用藥「賣樓不夠」 母嘆港沒政策支援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兩個孩子都患肌肉萎縮症,我媽形容我可能是全球唯一一個。」莊翹因(Katy)說,她2015年誕下的一對孖仔,去年5月雙雙確診患上「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確診半年後,Katy發現美國已研發出治療藥,但一年藥費高達600萬港元,一對孖仔算起來要1200萬元,「我不明白,香港作為一個發達城市,卻沒有支援罕見病的政策」。

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你試試拿玩具給他……」Katy着記者拿雞蛋般大小的塑膠玩具給大兒子Damien,近兩歲的Damien甫拿上手,幾秒後便掉落地上。「他不是不要,只是連握着玩具的力氣也沒有。」Katy說得淡然。

Katy與任職創意部門管理層的丈夫於2014年結婚,她一個月後懷孕,產前檢查驗出懷上雙胞胎,「當時很開心,一直想生兩個,覺得不用再生了」。2015年8月,孖仔呱呱落地,「很精靈,我們一家人看着也覺幸福」。至孩子9個月大的時候,Katy帶他們上幼兒遊戲班,「發覺很多小朋友都在走在爬,自己的兩個好像連爬都不太想爬」。

Katy帶兩名孩子到瑪麗醫院檢查,確診患上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我的世界,好像由確診一刻開始,已經完了。」Katy形容自己之後寢不能寐,食不下嚥,「就是一有空就上網找資料,看有什麼方法治好兒子」。訪問期間,兩小男孩躺在沙發上牙牙學語,呼喚着媽媽。「可能數年後再也聽不到他們說話。」

Katy說,該病除了令孩子的身體機能逐漸喪失,將來更可能要用呼吸機輔助,孩子不能再說話,更時刻蠶食着孩子的肌肉。「小時候他們舉手能過頭,過幾個月,雙手平伸也很費力了。」Katy抱着孩子,搖頭說道。

去年10月,Katy得悉美國一家藥廠已研發出該症的治療藥Spinraza。協助孩子的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牀助理教授陳凱珊回覆查詢時稱,該藥能減慢運動神經萎縮,用於幼童上更可看到運動神經的改善。

用藥紓病情 無法根治

Katy說﹕「日思夜想的一線生機,總算出現了。」及至去年平安夜,她收到藥廠報價,首年600萬港元,第二年300萬,兩個孩子算起來,兩年治療費便約1800萬元,「賣了層樓也沒辦法籌到,而且該藥不能完全治癒,孩子每年也要用,我們財政沒可能應付」。

藥廠表示同情

該藥生產商Biogen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時稱,同情Katy及孩子的經歷,藥廠現時正與全球各地的專家、政府機構和病人組織等聯繫,商議讓各地病人盡快獲得藥品的方法,當中亦包括香港。發言人又表示,藥廠未必能將藥品輸出到全球各地,但會尋求其他途徑讓病人獲得治療方法。

歐美日台有資助政策

與藥廠長期聯繫,加上自己蒐集資料,Katy了解到,歐、美、日以至台灣,亦有罕見病政策資助患者家庭(見表)。Katy慨嘆:「香港那麼發達,卻原來沒有這方面的政策,令病患缺乏資助購買藥品。」現時在醫管局指引下,醫生可透過「指定患者藥物使用計劃」嘗試引入未經衛生署註冊的藥品,但費用由患者支付。

母﹕不是與其他病人爭資源

Katy說,即使該藥被列入「藥物名冊」,其家庭收入也未必合資格通過撒瑪利亞基金的經濟審查以獲得經濟援助,「我們真的不是和其他病人爭資源,只是希望香港先設立機制,正視罕見病問題」。

20170822 - 充足睡眠兒童糖尿風險低

標題:充足睡眠兒童糖尿風險低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暑假快將完結,學童又要準備應付繁忙的學業。家長謹記讓子女「瞓得足」,除了可保持精神上課,對預防二型糖尿病可能有效。英國有研究指出,受訪兒童的睡眠時間愈長,糖尿病風險愈低。專家相信,睡眠時間充足可讓兒童自小開始控制糖尿病的風險。

英國倫敦大學聖喬治學院的研究人員,分析四千五百多名九至十歲英國兒童的資料,包括他們的身高體重指數、血液檢測結果,並以問卷記錄睡眠數據。

睡時愈長 空腹血糖愈低
結果顯示,受訪兒童於上學日平均每晚睡十個半小時,符合學齡兒童的建議睡眠時間。而平均每睡多一小時,胰島素抵抗水平下降百分之二點九,空腹血糖水平下降百分之零點二四,身高體重指數減少零點一九。專家相信,及早控制血糖水平及體重,有助預防二型糖尿病。研究結果在美國《兒科》雜誌發表。

20170821 - 學童多「低頭族」 67%有脊骨問題

標題:學童多「低頭族」 67%有脊骨問題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隨着電子產品普及,不少兒童紛紛成為「低頭族」,威脅脊骨健康。脊科基金今公布學童脊骨健康調查,發現六成七學童受脊骨問題影響,如:脊骨側彎、寒背及高低膊等,因而導致呼吸不暢順等後遺症影響。兒童脊科基金榮譽顧問陳鎰生表示,脊骨問題成因與學童經常低頭使用手機有關,提醒家長須多加留意子女坐姿,提醒子女多做護脊操及伸展運動。

脊科基金在去年九月至今年八月期間,為全港一千三百九十二名十六歲以下學童檢查,發現百分之六十七的學童有至少一項與脊骨相關的體態問題,尤以寒背為重,其中逾六成均患上寒背問題。陳鎰生表示,今年的數字比往年下降十四個百分點,反映學童和家長的護脊意識提高,但仍需加強教育,「百分之六十七這個數字仍然是很嚴竣。」他表示,由於學童身體的柔韌度較高,即使患上與脊骨相關的體態問題,亦不會感到痛楚,但已可能引致呼吸不暢順,長遠而言,會產生痛症及骨刺等問題。

陳鎰生表示,學童書包過重,揹書包時身體自然向前傾,加重脊髓壓力,引致寒背,「書包重量不應超過學童身體的百分之十。」他又表示,學童患上脊骨問題的另一成因是長期低頭使用手機,增加頸部肌肉壓力,影響頸髓弧度,「若小朋友的頭太低,頸髓可能在承受近五十、六十磅的壓力,久而久之會影響頸髓弧度。」他指出,現時不少成人及兒童經常使用平板電腦,令頸髓弧度偏直。

家長林先生的子女患有脊骨側彎及高低膊,他估計是與經常低頭使用手機有關,「每天至少花一至兩小時用手機看 YouTube,若不主動叫停,﹝子女﹞便會一直看。」經醫生診斷後,他發現脊骨問題可能影響子女的食慾,「平日(子女)連半碗飯都吃不下,之前沒想過原來(脊骨問題)會有影響,因為脊骨壓着神經線。」他表示,日後會提醒子女多做伸展運動,紓緩情況。

陳鎰生建議,患脊骨問題的人士每天需做兩至三次的護脊操,每次需時約十分鐘。他亦提醒,家長除了留意子女坐姿,亦要叮囑子女每隔三十至四十分鐘轉換姿勢,伸展身體肌肉。現時衞生署的學生服務中心只為小學五年級或十歲學童檢查脊骨,陳認為,脊骨問題日益普遍,但家長及學童不易察覺,因此衞生署應加大服務,提高檢查人士年齡層至中學畢業。


20170821 - 書包重 坐姿錯 學童易患脊骨側彎

標題:書包重 坐姿錯 學童易患脊骨側彎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不少學童沉迷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不知不覺成為「低頭族」,影響脊骨健康。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只為小五或十歲學童檢查脊骨,或延誤學童診治的「黃金時期」。兒童脊科基金訪問逾千名學童,發現六成七人有體態問題,包括寒背及高低膊。脊醫指出,學童書包過重、坐姿不正確,脊椎彎曲情況日益嚴重,建議政府定期為學童檢查。

兒童脊科基金訪問一千三百九十二名學童,發現九百四十四人有體態問題。當中六成五學童有寒背情況、四成三有高低膊,兩成四患脊骨側彎。林先生的八歲女兒及六歲兒子,均患高低膊及脊骨彎曲,他認為是子女日常坐姿不佳所致,「平時做功課趴喺度做」。他要求子女勤做護脊操及習泳,以改善脊骨彎曲的情況。

壓神經線致痛症
脊醫陳鎰生昨表示,學童患脊骨側彎有三大原因,包括書包過重、坐姿不正確及缺少運動。書包重量應約為學童一成體重,過重會導致重心前傾,影響脊骨。他又指,脊骨彎曲或會壓着神經線,導致神經傳動不足令學童出現痛症,提醒家長留意子女情況。

20170819 - 夏季流感疫情回落 家長仍需警惕

標題:夏季流感疫情回落 家長仍需警惕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夏季流感疫情繼續放緩,前日(17日)再增兩宗成人嚴重流感個案,並增兩人死亡,令今季流感累計有五百三十八宗成人嚴重個案,包括三百九十人死。

周內暫錄得7個案
雖然流感回落,但暑假快將結束,學校陸續開學,有家庭醫生預料呼吸道傳染病包括流感、手足口病等屆時可能較為活躍,呼籲家長及學童要保持警惕,勿掉以輕心。

衞生防護中心昨公布,院舍及學校的流感爆發個案開始回落,在本周首五天(13至17日)僅錄得七宗爆發個案,涉及廿五人;相較上周的十二宗爆發個案明顯回落。至於手足口病及腸病毒71型感染,繼續錄得零星個案。上周手足口病錄得三宗,腸病毒71型則錄得兩宗。

不過,私人執業的家庭醫生鄭志文認為,隨着學校在新學年陸續開學,小朋友聚集一起上課、玩耍,增加傳染病散播機會,加上小朋友衞生意識薄弱,即使生病也未必會戴口罩及勤清潔雙手,容易將病毒傳染同學。鄭又特別提到,開學初期小朋友身心狀態未完全從暑假中適應過來,抵抗力受影響,容易病倒,建議最好現在開始培養子女衞生意識,開學時懂得預防傳染病。

公院求診率亦放緩
由於流感回落,公立醫院求診率亦緩和。整體公立醫院在前日的急症室求診人次錄得五千二百一十九,內科病床佔用率則為百分之一百零三,以博愛醫院及屯門醫院最爆滿,佔用率分別達百分之一百二十二及百分之一百一十八。

20170818 - 唐樓火警7人不適 孕婦嬰兒送院

標題:唐樓火警7人不適 孕婦嬰兒送院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紅磡唐樓梯間火燒電錶箱,七人遭煙嗆不適送院,包括孕婦和BB。現場明安街黃埔唐樓,上址搭有棚架及圍網進行修葺工程。昨午一時許,安裝在二、三樓梯間電錶箱突然發生火警,冒出大量濃煙,居民嗅到氣味開門察看,發覺梯間已被濃煙攻陷,其中住在三樓呂太逃生無路,被迫與兩名家人在屋內等候求救。

疑電錶箱短路引起
其他住客慌忙疏散,其中住在低層的居民,沿樓梯落樓逃生,而高層住客走上天台,再由相連的天台經毗鄰樓宇離開,不少住客逃生時均帶備「逃生三寶」,毛巾、電筒及手機等。

警方及消防員趕至,先後協助七十人帶往安全地方暫避。期間,消防員拖喉撲救,又派出煙帽隊逐層樓搜救,當中呂太三人被護送脫險。火警動員半百人救援,於三十分鐘將火警救熄。其中七名居民因吸入濃煙不適,他們等候安排送院時,其中一名孕婦鼻孔熏黑,且顯得驚慌,需要消防員安慰及戴上呼吸輔助器,七名傷者包括兩男五女(三個月大至八十七歲),各人送院急救。事後,消防員在火場進行調查,初步懷疑是電錶箱短路引起,並無可疑,但需要通知有關部門協助查證。

20170817 - IG設投資騙局 10人被捕最細14歲

標題:IG設投資騙局 10人被捕最細14歲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警方昨在多區拘捕10名男女,各人涉嫌利用Instagram(IG)社交平台,以「零風險」、「極高回報」等作招徠,誘騙他人投資,收錢後便失蹤。警方相信過去5個月最少7人受騙,共損失180萬元,被捕疑犯最細只得14歲。

3青少年各自犯案 家人被捕

被捕6男4女,14至72歲,包括4名中學生及1名大學生,涉嫌串謀詐騙,全部帶署扣查。據悉,最年輕3人為14歲男中學生、17歲女中學生及21歲無業女子,分別為IG登記人。警方相信3人在網上發放「極高回報投資」的貼文,再專責與受害人對話博取信任,騙對方投資,不排除3人互不相識,在網上「抄襲」犯案。其餘7名疑犯為收款銀行戶口持有人、涉案電腦網絡用戶登記人,包括14歲男生的父母。

商業罪案調查科警司陳天柱稱,警方發現今年3月至7月,有人在社交平台貼文,以「極高回報、低風險或零風險」等作招徠,誘使他人參與「高利潤投資計劃」,聲稱投資者可於每周或每日賺取三成至四成、甚至更高回報,且不設投資下限,數十元均可,「適合學生小本投資」。

騙徒為博取投資者信任,先給予聲稱是投資回報的款項作餌,同時游說對方作更大筆投資,收錢後便失蹤。警方在行動中檢獲5部電腦、11部手機及大量虛假文件,包括一張面額900多萬元的懷疑空頭支票。

見女獲利數千 父「投資」百萬

7名受害人以年輕人為主,合共損失約180萬元。據了解,其中單一最大損失金額為100萬元,受害人為一名父親,他因女兒告知早前投資獲利數千元,遂投資50萬元,其後騙徒以空頭支票存入其戶口,製造大額獲利的假象,騙徒再說服該名父親再投資50萬元,得手後即失蹤。警方相信不少受害人沒有報警,呼籲曾受騙者致電新成立的反詐騙協調中心熱線18 222查詢。

記者昨於IG以「投資」搜尋,找到大量帖文指「學生外快、小額投資、回報高」,不少同時展示入數紙及手持大疊鈔票的照片,但從無提及作什麼投資。

20170817 - 20老幼注射過期流感針 西醫馬可蓂認疏忽

標題:20老幼注射過期流感針 西醫馬可蓂認疏忽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今夏流感高峰異常高,5月初起共造成最少384人死亡。衛生署早前呼籲市民打流感針,有市民上周五帶3歲兒子到土瓜灣西醫馬可蓂的診所打疫苗,事後發現接種了過期兩個月的流感疫苗。署方昨表示,20名經「疫苗資助計劃」打針的兒童及長者受影響,會轉介醫委會跟進。馬可蓂(粵音明)回應時承認事件屬他的疏忽,已聯絡了部分病人致歉。

衛署:已剔除資助計劃資格

衛生署昨公布,早前收到有人投訴,其3歲兒子上周五(11日)於馬可蓂執業的診所注射了今年6月5日到期的四價流感疫苗FluQuadri。署方調查後發現,共有10名兒童(介乎兩歲至11歲),以及10名長者(介乎65至85歲)受影響,他們都在今年6月24日或之後注射了於至6月5日及6月22日到期的疫苗。

署方表示,該20人都透過「疫苗資助計劃」打針,馬可蓂至今申領共3800元政府資助,沒另收病人款項,初步調查無發現有人蓄意接種過期疫苗或詐騙資助,但已剔除其「疫苗資助計劃」參與資格,正繼續調查,並會密切監察及把個案轉介至醫委會跟進,至今沒收到有關四價疫苗的不良情况個案。

馬可蓂﹕已聯絡部分病人致歉

馬可蓂回應本報表示,上周五(11日)有家長帶兒子來打流感疫苗,事後要求給予疫苗的相關資料,他遂着護士把疫苗包裝盒交給該家長,昨接獲衛生署通知,指其疫苗已過期。馬說,該小孩打的疫苗已屬最後一支,承認事件屬他的疏忽,沒檢查清楚日期就為病人注射,已聯絡了部分病人致歉。

高峰已過 專家籲冬季流感前再打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說,疫苗由水劑、穩定劑、滅活性病毒蛋白等製成,並存放在密封針筒內,安全性高,即使過期,只要存放得宜,受感染風險不大,較大影響反而是疫苗失效,需要補打,但夏季流感高峰已過,現再打已沒多大用處,呼籲市民待11、12月冬季流感來臨前再注射。

藥劑師:過期針難防流感 未必有害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說,疫苗過期不等於有害、有毒,只是其滅活性病毒蛋白成分改變,發揮不到效用,不能防流感。他提議,市民可在注射前「問多句」,着醫生提供疫苗包裝,看看到期日,希望醫生不要覺得這樣做是挑戰權威,「始終都是保障大家」。

流感活躍度續跌 防護中心籲仍需警惕

另外,衛生防護中心昨公布,季節流感活躍程度在過去一個月持續下跌,流感病毒陽性百分比,由上月初的40.86%高峰,跌至現時17.96%,但預期本港流感仍持續活躍一段時間,呼籲市民注意良好個人和環境衛生。

20170817 - 滑梯曬到滾 燙傷四歲童

標題:滑梯曬到滾 燙傷四歲童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炎夏高溫,經數小時煎曬,戶外遊樂設施的表面溫度可達攝氏五十至六十多度,曾有四歲小孩在公園玩滑梯燙傷大腿。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提醒,兒童皮膚嬌嫩薄弱,夏日穿短褲出外遊玩時家長需多加注意。

一分鐘即造成損害
陳厚毅說,當皮膚接觸攝氏四十至五十度物件時,足以造成皮膚燙傷,出現紅腫脫皮,與曬傷相若,但燙傷傳熱速度快,短短一分鐘即對皮膚造成損害。有外國個案顯示,小孩到公園玩時因穿短袖衫褲,皮膚表面直接接觸金屬物料的遊樂設施而燙傷。他亦曾接獲本地四歲男童求診,玩滑梯數小時後,大腿後側皮膚變成火腿般粉紅色,才發現被輕度燙傷,搽藥膏約兩周始能痊愈。

本地公園內亦有部分金屬物料設施,家長勿掉以輕心,應避免中午時分帶子女到公園逗留太久。若接觸高溫遊樂設施不小心燙傷,可冷敷降溫,情況未有改善可考慮求醫。

20170817 - 染腸病毒 2歲童入PICU

標題:染腸病毒 2歲童入PICU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夏季是腸病毒活躍的季節,一名兩歲男童感染腸病毒後,臨床診斷為橫貫性脊髓炎,現時情況嚴重,為本港今年第三宗嚴重兒童腸病毒感染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昨指出,男童自上月十八日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及呼吸困難,翌日被送往瑪麗醫院求醫及入院,並於上月廿五日出現四肢乏力和呼吸衰竭,同日被轉送兒童深切治療部(PICU)。

男童的呼吸道及糞便樣本化驗後證實對腸病毒呈陽性反應。防護中心指出,初步調查顯示男童沒有外遊,家居接觸者至今沒有出現病徵,該中心正繼續調查。本港去年共有十一宗兒童感染腸病毒嚴重個案,一五年有八宗。防護中心提醒,腸病毒是透過直接接觸病人鼻或喉嚨分泌而傳播,因此要保持雙手清潔,兒童染鼻或口腔分泌物的玩具或用具應洗乾淨。

20170816 - 逾半家長兒童閱讀本地童書

標題:逾半家長兒童閱讀本地童書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兒童繪本風氣於香港漸漸盛行,有調查發現,逾半家長或兒童主要閱讀香港本地出版的童書,反映本地紙本童書仍有一定市場,近七成半受訪者選書時考慮趣味性先於價錢,受訪者亦最愛童話及繪本類。教協會長馮偉華表示,調查結果反映小孩仍愛看故事書,不是大眾想像中的機不離手,是一個「好的發現」。

「香港金閱獎」與教協今年七月進行問卷調查,以書展實地訪問及網上調查形式,訪問五百三十一名六至十三歲的兒童及家長,探討其閱讀和購書習慣。調查發現逾半家長或兒童主要閱讀香港本地出版的童書,台灣及歐美童書僅各約有一成受訪者閱讀,反映本地出版童書即使面對全球競爭,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親子讀書會「綠腳丫」創辦人,育有兩女的柯佳列表示,本地市場有不少以高小學生為對象的童書,但為幼稚園學童而設的本地繪本則少之又少。他指出,原因是本地出版社沒有信心投資予繪本市場,由台灣及香港繪本價格差異可見一斑,「台灣繪本售價約要九十至一百元,香港出版社不敢賣精裝,為了節省成本,只印平裝,售價都是三十至四十元。」

柯指出,繪本銷量關鍵在於主題,如綠腳丫出版以香港電車為題的繪本《電車小叮在哪裡?》,只在網上出售,由上月出版至今已賣出逾三千本,「其實這樣做是想讓出版社、創作者知道,(童書) 是有市場的,家長是會買書的。」

逾七成受訪學童家長表示,自小有親子閱讀習慣,但近六成受訪者表示每臨近考試時,便會減少閱讀課外書,學校考試成為閱讀最大的障礙。馮偉華回應指:「正常有用的操練是需要的,不過那些無謂的操練,無謂的考測,就應該可以減少。」被問及一個月閱讀多少本書,馮笑言:「當然沒有三十本,連同工作需要計算,只有三、四本。」

20170815- 六成人開學支出逾2000元

標題:六成人開學支出逾2000元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快開學了,有調查訪問逾五百名年輕人,發現六成受訪者新學年開學平均開支預算逾二千元,七成人估計相關開支將升兩成,三成人更料開支增三成,包括購買教科書等。另六成受訪青少年有閱讀課外書習慣,兩成二首選流行小說及散文為主。有社工表示,不少基層家庭如有數名孩子新學年額外支出可近萬元,須改買舊書及節衣縮食,有子女更要在暑假當兼職幫補家計,呼籲捐贈舊教科書、筆袋及書包予基層家庭減輕負擔。

為了解閱讀習慣及開學支出,觀塘商場apm八月初以問卷訪問五百零五位十二至二十六歲青少年。結果發現,六成受訪者預算開學平均開支逾二千元,七成估計新學年開支升兩成,三成認為升幅達三成,其中教科書是主要開支,佔四成三,校服及補充作業分別佔兩成一及一成六。

循道衞理觀塘社會服務處青少年服務督導主任溫家琪表示,新學年相關開支增加令基層家庭需買舊書及節衣縮食,有家長及子女更須在暑假當兼職幫補家計,如家中多孩子,擔子更重,「不止一個小朋友,每個(開支)多二千元,變相額外開支六千至一萬元。」她指機構獲不少有心人捐贈舊教科書、筆袋及書包,希望收集更多物資減輕基層家庭負擔。

在閱讀課外書方面,逾六成青少年有閱讀課外書習慣,主要是小說及散文,其次為圖文漫畫,佔一成二。溫認為,坊間供青少年閱讀課外書的空間不足,建議商場或社企設立寧靜的閱讀地方,培養青少年閱讀風氣。商場昨起一連十日舉辦夜書市,期間晚上九時後市民可以最多低至一折選購圖書,有逾千本選擇。

20170815 - 抱B瞓梳化 窒息猝死風險增50倍

標題:抱B瞓梳化 窒息猝死風險增50倍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新手父母即使為照顧初生嬰累壞了,但切忌坐梳化上歇一會,以免抱憾終身。嬰兒猝死症(SIDS)可說是一歲以下幼嬰的頭號殺手,但迄今成因未明,醫學界及關注兒童安全的機構一直警告父母切勿與幼嬰同睡,免增加風險。英國有愛嬰慈善機構更指出,父母將BB抱在胸前坐梳化或扶手椅上睡着,除了可能不慎鬆手讓BB跌倒,更令幼嬰窒息猝死風險增五十倍。

英六分一初生嬰猝死成因
英國愛嬰慈善機構Lullaby Trust希望再喚醒家長關注,有研究報告指出,六分一初生嬰猝死個案與父母同睡梳化或扶手椅上有關。專家提醒,若父母有吸煙、飲酒習慣、曾服藥物、非常疲倦或BB屬早產嬰時,BB更不宜與父母同瞓。媽媽餵哺母乳時容易累極入瞓,最好餵哺期間有人在旁陪伴,時刻觀察BB吃奶情況。若新手父母擔心自己太攰,謹記先把BB放入嬰兒床,免生危險。

20170815 - 七成受訪家長:開明權威型管教最好

標題:七成受訪家長:開明權威型管教最好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子女難管教,家長傷腦筋。有調查顯示,超過七成受訪家長認同「開明權威型」屬最理想的管教模式,和子女有商有量、父母做錯時主動向子女道歉等。不過,五成半受訪家長認同「棒下出孝兒」,認為子女需嚴厲專制的管教。調查指出,家長面對的挑戰和內心矛盾愈來愈多,單一管教模式已不奏效。

五成半人指適量體罰可接受
香港研究協會在四月至七月訪問一千零七十九名家長,結果發現不少家長管教子女時面對內心矛盾。雖然超過七成受訪家長認同「開明權威型」屬最理想的管教模式,但同時五成半家長認為子女需要嚴厲管教,施行適量體罰可以接受。調查機構指出,家長普遍認為單一管教模式已不奏效。最常見是當子女玩電子產品,家長一方面不願讓子女沉迷遊戲,另一方面擔心管教過於嚴厲,影響親子關係。

此外,兩成五受訪家長不滿意自己作為家長的表現,基層家長最感「有壓力」或「疲倦」。兩成三家長為免麻煩,盡量迎合子女要求;超過三成家長認同「放任型」的管教模式,例如當子女與他人有衝突時會站於子女一方,亦不會讓子女參加容易受傷的活動等;五成四家長憂心子女不能獨自解決問題。

調查機構提醒家長若過分照顧或介入子女生活,長遠會削弱子女解難能力,倡家長多花時間與子女溝通,提升親子關係。該機構建議政府向家長推廣親職教育,助家長掌握教養子女技巧。

20170815 - 玩具彈叉配鋼珠 射穿西瓜、汽水罐

標題:玩具彈叉配鋼珠 射穿西瓜、汽水罐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數十年前曾流行的小童玩具「丫叉」,近年經「改良」成彈叉後,殺傷力非同小可。《蘋果》在香港市面及網上購得一款彈叉玩具,並附送百粒鋼珠,經專家作模擬彈射後,彈珠竟可輕易射穿西瓜、射爆鋁罐,甚至深入豬肉兩厘米;專家指威力有如武器,絕不適宜給兒童玩耍。

「見過有同學玩(彈叉),拎石仔射,又或者就咁用橡筋做(彈叉),不過畀學校沒收咗。」小五生譚同學表示知道彈叉玩具很危險,故沒有買來玩;然而玩具越危險越吸引,不少學生均指不論漫畫或網上短片介紹彈叉威力,除示範彈叉可射爆玻璃樽外,亦有短片教自製彈叉,可見彈叉在小童間十分流行。

鋼珠反彈亦可傷人
《蘋果》在深水埗「玩具街」只花20元,就輕易買到木製彈叉,用以彈射的橡筋闊約1厘米,拉力甚強;另於淘寶出售一款金屬製彈叉,亦幾十元有交易,其雙層橡皮筋設計,拉力更強,還附送100粒、每粒直徑約1厘米鋼珠,比塑料製BB彈更堅硬;兩款彈叉玩具均無包裝及警告標籤。

為了解兩者的殺傷力,記者將兩件彈叉交予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高級技術主任吳駿博士,進行「實物射擊」測試,射程範圍設定在一至兩米內,記者用該金屬彈叉附送的鋼珠作測試,竟可射穿直徑7吋的西瓜,鋼珠輕易破皮而出;另以汽水罐作目標,彈叉亦一下射爆鋁罐;其後再以一塊生豬肉模擬人體皮膚,不用起勁拉緊橡筋,已能將鋼珠射入豬肉內達2厘米,之後需用刀割開豬肉,才可取出鋼珠。

最危險是在測試中射失目標時,鋼珠誤射牆上再反彈至6米遠,威力驚人。網上亦流傳一名外籍男子自拍彈叉射擊測試,同樣因鋼珠射失反彈誤中頭部,當場血流如注致神志不清。吳駿博士表示該批彈叉堪比武器,「係一個非常大殺傷力嘅武器,肉同鋁罐都射得入,可想像如果是人被射中,係非常非常危險。」
在《遊樂場地規例》中,弓箭和彈叉亦與氣槍並列,不得在遊樂場地使用,不論故意或疏忽而利用弓箭和彈叉射擊,一經定罪,可處罰款2,000元及監禁14天,所以絕對不適合當作玩具供兒童使用。

20170813 - 破門救燒炭母 12歲仔幾焗暈

標題:破門救燒炭母 12歲仔幾焗暈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孝順仔救燒炭母險同死!中年婦人疑與丈夫感情有變,昨午在葵涌邨寓所感萬念俱灰,萌生自殺念頭,以WhatsApp女兒死別後,在睡房內燒炭「等死」,其女兒獲知慌忙通知在家中的十二歲胞弟,他發覺房門被反鎖,奮不顧身撞門將母救出,他卻吸入濃煙幾暈倒,幸救援人員趕至及時將母子送院,不致釀成悲劇。

現場為葵涌邨翠葵樓一單位,居於上址高層單位的姓楊(四十三歲)婦人,最近疑與姓林丈夫因感情問題發生爭執,擔心婚姻陷入危機,心情極度低落。

情變趁丈夫離家後尋死
昨午一時許,她趁丈夫離家後,反鎖睡房內,隨即WhatsApp長女透露尋死念頭,然後燒炭圖自盡。據悉,長女接到消息後,震驚不已,立即通知當時身處家中的十二歲胞弟,並隨即趕回家及報警求助。

據悉,兒子聞訊後前往母親睡房拍門,但一直沒有反應,他救母心切,奮不顧身以身體撞門,終於破門進入,赫見房內瀰漫炭煙,其母親躺在床上「等死」,但仍然清醒,立即將母救出,其後兒子自行取水弄熄房內炭火時,卻因吸入濃煙感到頭暈不適。幸而警方及救護員及時趕至,由救護車先將兒子送院治理,而楊婦情緒激動曾拒絕送院,經一番勸喻後,最終由趕至女親友陪同送往仁濟醫院,她沿路擔心兒子情況,不斷追問。事後,現場未檢獲遺書。

20170813 - 瑪麗急症醫生唔夠 高燒B通宵苦候

標題:瑪麗急症醫生唔夠 高燒B通宵苦候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夏季流感高峰期過往數周令醫護人員疲於奔命,惟近日稍為放緩,但公立醫院急症室輪候時間仍是長得驚人。有市民指出,未足一歲發燒幼童上周五(11日)晚帶到瑪麗醫院急症室求診,苦候八小時仍未獲醫生診症,質疑醫院醫生不足。瑪麗醫院回覆指,當日急症室求診人數為三百三十人,但被評為危急及緊急個案較平日多,導致非緊急個案需輪候較長時間,平均需六小時,當日醫護人員人數與平日相若。

有市民昨於社交網站分享指,前晚在瑪麗醫院急症室輪候期間,眼見身邊數名家長帶不足一歲子女求醫,有幼童發燒達攝氏三十九至四十一度,但他們由前晚八九時,一直等到翌日凌晨五時,足足八小時都未能見醫生,在急症室亦鮮見醫生駐診。當病人向護士詢問輪候時間,只換來一句「你等唔到可以走先,因為醫生在忙。」有家長再追問輪候時間,醫護人員卻要求保安及當值警員到場驅趕,質疑該院未能應付市民醫療需要,「現時嘅瑪麗醫院好悲哀,無醫生當值?」

昨緊急個案較平日多
有公立醫院急症室醫生表示,平日公立醫院急症室通宵輪候時間為三至四小時,但昨日瑪麗醫院接收的緊急個案較平日多,例如有癌症病人發燒,需優先處理及花更多時間,令下午的非緊急個案一直累積;平時每晚只有兩至三名醫生輪通宵,當中僅一人是高級醫生,難以消化積壓的病人。

該醫生又指,若有病人於急症室大吵大鬧,醫護人員會請保安或警員維持秩序,但僅為了讓有關人士冷靜而不會趕走。若兒童只是普通發燒,他建議可到廿四小時診所或私家醫院求醫;若同時出現氣促、神志不清、嘔吐、抽搐,屬較緊急個案,應盡快到急症室處理。

另外,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表示,夏季流感高峰期可能到頂,但較難預計何時完結,當局正準備冬季流感高峰期應對措施。醫管局目前有廿八名病人轉至聖德肋撒醫院,陳指尚有其他私家醫院表明有興趣借床,醫管局正商討,及將再檢視是否把借床訂為常規措施。

20170812 - 長者義教南亞童中文 每星期一對一 盼助融入香港

標題:長者義教南亞童中文 每星期一對一 盼助融入香港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學中文對南亞裔學童來說是一大挑戰,一群居於南區的長者去年9月開始每星期長途跋涉,到青衣一小學為南亞裔學童一對一補中文,望助他們衝破語言藩籬。長者義工馮麗榆說,南亞裔學童平日在家較少機會講中文,中文能力稍遜,「他們在香港社會生存,要融入是難事,要更加努力,也需要人幫助,給他們一個機會」。

六旬婦實現教師夢
今年67歲的馮麗榆是家庭主婦,在義工隊中卻有「馮老師」之稱,原來她曾做過代課教師,畢業後想過當教師,卻為了照顧家庭放下了理想。近年她的子女成家立室,負擔減輕的她開始投身義教。面對南亞裔小一男生,最初她以為對方懂寫中文字,細問之下卻發現他原來只是像「畫公仔」般抄寫,根本不知道字的意思,「連一至十都不懂」,她明白要慢慢捉摸其能力,了解清楚對方明不明白,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要幫助一群水平參差的南亞裔學童,馮麗榆說不會將他們的功課放在第一位,最重要是多與他們用中文對答,「就像與牙牙學語的小孩子溝通」,希望讓他們多聽多講,慢慢改善溝通能力。「連中文都聽不懂,如何在香港社會中立足?老師上課都是講中文,聽不懂中文的話學業很難有進步。」她參與義教前很少接觸南亞童,有朋友存偏見以為他們「好曳」,親身接觸後卻不認同,反而認為他們「本身是比較快樂的民族」,更常常對她笑和點頭。

親身接觸 認識「快樂的民族」
跟南亞學童相處一整個學年,對於南亞學童在學習上面對的困難,馮麗榆說感到很無奈,因為他們的背景和生活環境與其他小學生不同,但要應付相同課程,根本難以追上進度,「有學生根本連個位數加數也未學懂,但學校已經要求他們做三位數的加數,其實他們是不會做到,最終只是逼義工本人去做功課」,義工需要有耐性,慢慢與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需要。

香港仔坊會尚融坊林基業中心計劃經理潘嘉敏表示,計劃開始時港鐵南港島線尚未通車,居於南區的長者義工每周都要乘巴士到香港站,再轉港鐵到青衣站,然後再轉巴士才到達學校,但看到小朋友的進步都認為值得。她說現時退休人士的教育水平愈來愈高,他們有能力也有耐性,希望計劃讓退休長者也能發揮所長,幫助下一代。

她說與南亞裔學童相處時要留意他們的禁忌,例如不能摸頭、不能用「妹豬」等帶「豬」字的稱呼等(見表),中心會為義工提供訓練。

有興趣在新學年向有需要的學童提供課後支援服務的長者,9月1日前可致電2762 0409報名參與「教德樂義工訓練證書課程」。

20170811 - 重案組搜興德學校 檢「影子學生」文件

標題:重案組搜興德學校 檢「影子學生」文件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屯門興德學校的校政風暴再有新進展,警方重案組探員持搜查令,昨午到校內帶走兩至三箱文件,包括學生申請留位信件紀錄及學額資料等,調查該校「影子學生」事件。校董會成立的開學事宜專責小組,亦開始檢視教師異常晉升的個案,教育局委任校董雷其昌證實,校內有教師在「三年連升三級」,會逐一審視個案,個別教師或須降職。

五名屯門警區重案組探員,昨午三時半分乘兩部車輛到興德學校搜證。探員持法庭簽發的搜查令,在校內檢走學生保留學額的家長信、學額紀錄等文件,約在下午六時許離開。警方指就事件與相關部門保持聯繫,並會作出跟進,至於一宗懷疑該校有人使用虛假文書的案件,重案組仍在跟進,暫未有人被捕。教育局委任校董雷其昌指,探員取走約兩至三箱文件,事前已通知校監鍾佳榮,而搜查期間有兩名校董在場協助。對於有指校長陳章萍在教育局進行財務稽核期間,把校長室的個人電腦搬走,雷其昌未有證實,笑言「這些只是坊間的傳說」。

據了解,早前被解聘的一名副校長及一名主任已復職,昨晨與法團校董會重新簽約及補發薪酬,消息指兩人不打算就校董會未按教育局指示,強行解僱他們的事提出民事索償。至於校董會屬下的開學事宜專責小組亦展開工作,雷其昌證實,小組已審視教師異常晉升與招聘的個案,發現有教師在「三年連升三級」,亦有年資淺的「新人」入職第二年便執掌行政職務,他形容這些個案較為突出,「不知出了甚麼問題」。對於相關教師日後須降職或調動職務,雷其昌稱程序未進行,「如不合理的話,他們應做回他們的職責」。

小組召集人,辦學團體校董劉義朗則指,已完成教師人手計算與科目配置的工作,校方點算有七個教席空缺,將日內展開招聘,「開學前會齊腳」。他又指校長陳章萍仍告病假,連續兩天未返回學校。雷其昌補充指,開學籌備工作未因陳章萍缺席而受影響。

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馮偉華昨在電台節目指,二月收到該校教師集體投訴,指學校不合理地安裝閉路電視,遠超保安考慮;在家長會有教師發言被校長陳章萍打斷,更聲言是「非法集會」,「要報警驅散他們」。他引述陳當時承諾,若教師散去便既往不咎,但事後卻秋後算帳,解僱兩名教師,形容做法是無理及瘋狂。他指校方在調解過程態度毫不合作,明言「你們有說話就講,講完就走,我們不會回應」,其後教協收集更多關於「影子學生」的投訴,他認為從表證判斷,已有欺詐成分,「學生無出現又不呈報,又容讓他們升班,指控接近刑事。」

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昨在網上專欄撰文,過去幾年教育局人員曾到該校點算學生人數,亦有查核「點名表」上有註明缺席學生的缺席原因,包括事假、病假等,認為沒有需要進一步跟進。她重申當局會研究改善現行點算學生人數的方法,但強調個別學校不當的做法,不應破壞教育局與學校的互信,當局亦不宜全面核查所有學校呈報的學生資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滋擾。

20170811 - 圖書館狎6歲女 色狼落網

標題:圖書館狎6歲女 色狼落網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變態色狼圖書館內非禮女童!現場聯和墟粉嶺公共圖書館,前日(9日)受害六歲女童隨母親到上址。期間,母親內急往洗手間,女童獨自在看漫畫書。據悉,一名陌生漢見有機可乘,走到女童身旁坐下,竟捉着女童腳部,摩擦他下體後,迅速急步離開。

28歲疑犯有風化案前科
其後,婦人折返發覺女兒神情驚慌,連忙向她細問,驚聞女兒遭非禮,憤然報警求助。警方迅速趕抵現場,根據線索追捕色狼,果然在現場附近截獲可疑男子,經帶返現場調查後,懷疑他與案有關,以涉嫌非禮將二十八歲男子拘捕。據悉,疑犯有風化案前科,目前案件交由大埔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康文署回應表示,事發後職員已經迅速協助事主報警求助,並重申署方十分關注事件,將會全力配合警方調查。

20170811 - 廣州來港 沙地爺孫疑染新沙士

標題:廣州來港 沙地爺孫疑染新沙士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對沙地阿拉伯爺孫昨晚由廣州搭直通車來港,在紅磡站港口衞生處被發現發燒及疑似有中東呼吸綜合症(新沙士)的徵狀,兩人被送往伊利沙伯醫院留醫,情況穩定。港鐵已在紅磡車站消毒。

紅磡站及直通車消毒
港鐵表示,昨晚約7時,接獲紅磡站衞生署港口衞生處通知,指一名48歲沙地男子及其4歲孫女下午約6時18分,由廣州東站乘坐 Z815班次城際內地直通車到達紅磡站,在港口衞生處出現發燒及疑似中東呼吸綜合症的徵狀。兩人其後被安排送院作進一步跟進。

港鐵稱會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聯繫,紅磡站已即時在該兩名乘客曾經過或逗留的地方清潔消毒。由於有關直通車已接載下一班車的乘客離開紅磡站,公司即時通知內地有關單位,指示直通車上的人員暫停使用該兩名乘客坐過的第7卡車廂51及57號座位,以及清潔和消毒該位置。港鐵呼籲,曾乘搭該班直通車的乘客,如感不適,應盡早求診。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到中東地區的外遊人士應避免到農場、農莊或有駱駝的市場,亦應避免接觸病人及動物,特別是駱駝、雀鳥或家禽,以及盡量避免到訪當地的醫療機構。

衞生防護中心並強烈建議營辦中東團的旅行社,不應安排旅客騎駱駝,或參與直接接觸駱駝的活動。這些均屬已知感染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的風險因素。

20170811 - 不滿向教局投訴 恫嚇趕學生出校 興德校長涉威脅家長 拍「自願捐款」片

標題:不滿向教局投訴 恫嚇趕學生出校
興德校長涉威脅家長 拍「自願捐款」片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興德學校醜聞越揭越多,有家長向《蘋果》投訴,稱早前向教育局投訴學校捐款問題後,被校長陳章萍恫嚇趕出校「再搞事不能在這裏讀書」,更威脅他即場拍片及撰寫聲明,證明是自願捐款;事後其就讀小四的兒子疑被針對,除在課室被老師當眾辱罵、參加課外活動亦被諸多刁難。重案組昨午到該校檢走教師招聘文件及影子學生的請假信正本助查。

興德學校在2014年曾以出版60周年紀念特刊為由向家長籌款。本身是內地人的家長胡女士指,由於她經常回校做義工,每遇到陳章萍便被對方游說捐款,終答應捐出6,000元、以其兒子名義購買特刊內的一個全版版位作鳴謝廣告。

特刊拖延近3年仍未出版,校方也沒向家長解釋,胡於是向教育局投訴。直至5月,胡的前夫到校接送兒子,陳章萍即上前恫嚇「叫你太太不要再搞事,再搞事小朋友就不能在這裏讀書」。胡稱,兒子當時就站在父親旁,被陳嚇了一跳。

其後,胡的前夫被帶入房間,陳再要求他拍片證明自己是自願捐款,又叫他即場寫聲明,「如果你不寫,在白紙上簽名也可以」。胡的前夫當場拒絕,與陳爭執一番後帶兒子離去。

事後,胡女士發現其子開始逃避上學,再三查詢才得知兒子懷疑被老師針對。據其子覆述,試過病假後上學,被老師當著全班面前罵他「騙人,講大話,不是生病」;參加童軍活動則被老師阻止宣誓,「他一直期待宣誓做童軍,還帶了不少糖果與同學分享,負責老師卻不將宣誓紙派給他,只有他一個不能宣誓」。胡女士曾與負責老師理論,惟對方敷衍了事。

被指在教員室裝錄音CCTV
至6月,胡再就事件向教育局投訴,同時考慮安排兒子轉校,「在我們來說香港是先進地方,現在發生這些事就像封建社會一樣……強迫別人簽名攝像證明自己不是被迫,太過份了」。教育局回覆指,早前接獲有關家長就事件投訴,但對方其後表示撤銷投訴,局方將再聯絡該家長了解。興德截稿未有回覆。

此外,興德學校早前亦被揭發以閉路電視監視老師。有3年前離職的前教師昨接受電台訪問,稱2013年確有失竊發生,校方在茶水間、教員室及操場等地方安裝約十台閉路電視。而工友安裝時懷疑因向教職員透露閉路電視有錄音功能,被陳章萍召喚到校長室責罵。該老師形容,校長在校內很強勢,鮮會接受其他人意見。他又指校董會偏向支持校長,過去曾有其他同事投訴均不得要領,相信包括教育局等不同機構都有收過投訴。

20170810 - 無業漢非禮託管3男童

標題:無業漢非禮託管3男童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住在寄養家庭的11歲及15歲兩兄弟回家度假期間,被親父交託到其友人家居住,該友人再將兩兄弟交由一名25歲無業男子照顧。無業男子除了對兩兄弟多次強抱及摸下禮外,亦對該友人的9歲兒子作出同類行徑。無業男昨於區院承認7項非禮罪,法官明言或會判監。

社會福利署發言人表示,兒童在接受寄養服務期間,社工會定期與兒童的原生家庭商討及檢討回家度假的安排,現時社工正跟進本案涉事兒童的福利需要,並提供輔導服務及適切的協助。

盜竊罪緩刑期間犯案 官:或判監
控方指被告張概燈(25歲)有兩項盜竊罪案底,曾被判囚1個月,緩刑1年,他在緩刑期間干犯本案。法官直言本案嚴重,或會判監,將被告還押至本月30日判刑,待索案中3名男童的創傷評估報告,及被告的背景、心理和精神科報告。

男童9至15歲 被強抱摸下體
案情指出,去年7月起,11歲男童X及15歲男童Y兩兄弟由寄養家庭回家度假,其親父將二人交由友人陳小姐照顧。陳亦育有一名9歲兒子Z,Z當時同樣由寄養家庭回家。陳因其住所狹窄,將X、Y及Z再交由被告託管。

去年7月至8月間,3名男童在被告家中睡覺期間,多次遭被告強抱、隔着褲子或內褲摸下體等,3名男童均試圖掙脫。陳小姐從Z口中得知事件後警告被告,被告回應稱只是玩玩。

3名男童曾將事件告知補習社教師,教師即轉告陳小姐,惟陳稱已警告被告。X後來向寄養母親投訴,並於同年9月報警。被告在警誡下承認,他在撫摸其中一名男童後感興奮。

20170810 - 「希望戰車」將病童送院

標題:「希望戰車」將病童送院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啟德兒童醫院將於明年分階段啟用投入服務,集中醫治全港兒科奇難雜症。為優化該院將來的重症治療運送服務,兒童醫院計劃推出「希望戰車」,以「流動深切治療」的形式,將需要的精密醫療儀器連同負責操作的醫護人員,運送到病童入住的地區醫院,然後轉移往救護車,將病童送抵兒童醫院接受治理。由於「希望戰車」並非常規的採購項目,未能納入醫院的營運開支。兒童醫院正尋找有心善長捐款支持,希望實踐「希望戰車」計劃。

兒童醫院將接收危重病童
香港兒童醫院落成後,將負責接收病況罕見及需要跨專科治理的兒科轉介個案,部分危重病童由地區醫院轉送至香港兒童醫院途中,需要配備精密及專門的急救儀器,由合適醫護人員監察儀器使用,才能確保安全運送及增加存活機會。

現時病人的緊急救護車運載服務由消防處提供,香港兒童醫院正與當局磋商優化此項服務的細節。負責籌劃該院重症治療運送的陳衍標醫生在《香港兒童醫院通訊》表示,當兒童醫院收到地區醫院來電要求轉介危重病童,「希望戰車」就要接載專責的醫護人員及儀器出發到地區醫院。抵達後,車上醫護人員、儀器,會連同病童轉往救護車,再由醫護人員陪同病童由救護車送往兒童醫院。按現時服務需求估計,每年約三百五十至四百名病童需要此項服務。

20170810 - 鬱結母攬稚子女燒炭

標題:鬱結母攬稚子女燒炭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婦人向母發「死亡短訊」,攬子女燒炭險一鑊熟。一名八十後女子,早前與母親疑因家事爭吵後鬱結難解,昨午用手機向母親發短訊透露死念,並附上一張炭盆照片,母親即時趕赴女兒在東涌逸東邨寓所,並通知保安員報警。警方及消防接報趕至,破門赫見女事主與五個月大兒子及兩歲女兒同臥床上,床邊有盆炭,幸三母子均清醒,送院治理後無礙。

女兒兩歲 子僅5個月大
企圖自殺女子姓黃(卅一歲),與兩歲女兒及五個月大兒子,同住逸東(二)邨滿逸樓一單位。據街坊指出,黃婦還有一名讀小學四年級的長女,跟姓劉(五十五歲)外婆居於同邨。消息透露,黃婦早前與母親疑因家事問題爭吵,事後有人難以釋懷致心情低落。

發送炭盆照片 清醒送院
至昨午一時許,黃婦用手機向母親發出短訊透露輕生念頭,同時還附上一張炭盆的照片,其母閱畢大驚,擔心愛女及外孫安危,即時趕赴女兒寓所了解。惟劉到埗後拍門無人回應,心感不妙下,遂通知保安員代為報警求助。

警方與消防員接報趕至,用工具破門進入單位後,赫見黃婦與一對子女躺在床上,床邊放有一盆炭,當時三人仍清醒,黃婦報稱不適,其子女無受傷,隨即由救護車送往北大嶼山醫院治理。至昨午五時許,三母子再分乘兩部救護車,轉送葵涌及瑪嘉烈醫院,期間一名男親友及一名醫護人員,分別抱着女童和男嬰轉院,三人經治理及檢查後情況穩定。警方在場未檢獲遺書,經初步調查後,案件暫列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

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何愛珠指出「燒炭好危險」,因會影響小朋友健康甚至死亡,今次該對小姊弟平安無事,屬不幸中之大幸。何表示,任何人均無權剝奪他人性命,成人更加有責任保護小朋友,何況稚子無辜,不應因一時意氣傷害他們。她建議若父母情緒受困或「勞氣」時,應第一時間找一個信任的人代為照顧子女,待事情處理好及情緒平復後才接回子女,切勿與子女尋死。

20170810 - 單親媽攬兩子女燒炭

標題:單親媽攬兩子女燒炭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育有3名子女的單親媽媽,昨晨與母親爭吵後,疑覺受委屈,竟攜同兩歲大的次女和5個月大幼子在東涌家中燒炭企圖自殺,其間她將燒炭相片用手機傳給母親,其母大驚報警,消防員到場破門入屋,發現三母子躺在床上但仍清醒,於是將他們送院檢查。警方暫列作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暫時未有人被捕。

WhatsApp燒炭相予母親
女事主姓王(31歲)與兩名不同姓的子女同住逸東邨滿逸樓一單位,其讀小學的長女與55歲外婆住同邨另一單位。據鄰居稱女事主領綜援,一直有社工跟進,原與一名在藥房工作的男子同住,其後兩人疑情變,男子去年遷出。

女事主母親昨晨到女兒住所探望孫兒時,兩人為家事爭執,母親其後離去,至下午1時許突收到女兒透過WhatsApp傳來一盆燃燒中的炭相片,大感驚訝即趕往女兒住所查看,惟拍門無反應且傳來煙味,慌忙報警。警員及消防員破門入屋,發現三母子清醒躺在床上,床邊有一盆燃燒中的炭,立即將他們送往北大嶼醫院救治,其後一對小姊弟轉送瑪嘉烈醫院兒童病房留醫,女事主則被送往葵涌醫院接受治療。

社會福利署發言人回覆稱,據了解,涉事家庭為非政府機構跟進個案,負責社工已聯絡相關家庭,並提供協助。

今年3月一名婚變男子疑因爭奪子女撫養權問題,攜同3名2歲至6歲子女在荃灣住所燒炭自殺,被分居妻子上門揭發救回,警方其後以涉嫌企圖謀殺拘控男子。

20170810 - 涉偽造文件 聘釘牌教師

標題:涉偽造文件 聘釘牌教師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興德學校被揭影子學生醜聞,教育局將個案轉介警方跟進,懷疑家長請假信涉偽造文件;屯門區重案組亦就另一宗懷疑偽造教師聘用文件案進行調查。本報早前報道,該校曾聘用因虐打學生而被吊銷教席的張錦輝作校長助理。據了解,此案正是關於聘用張錦輝的文件。

據了解,學校聘請教職員時,必須與校長、副校長及主任面試、填寫會面紀錄等聘用文件及簽署作實;而被懷疑偽造文書的正正是該份會面紀錄,副校長及主任均否認曾在文件上簽署,亦否認見過張錦輝,涉事主任後來向警方報案。據了解,警方仍未找到校長和張錦輝落口供。

張錦輝早前被控在九龍塘官立小學襲擊一名9歲男生,包括大力踢其腰部、扯其衣領掟到地上,繼而大力掌摑對方10多下至耳背流血,被判襲擊致身體傷害罪成,吊銷教師資格。根據《教育條例》,曾被吊銷教席的人士不可進入學校範圍。惟據校內人士透露,校長陳章萍與張關係密切,堅持要聘請張作助理,事後遭教育局警告。

20170810 - 挺身14教師被杯葛被炒! 校董:校長做法嚇人

標題:挺身14教師被杯葛被炒!校董:校長做法嚇人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鄉事派背景的屯門興德學校,再被揭管理不善,不僅強迫教師到深圳派傳單,更准許部分全年缺席的「影子學生」升班,涉嫌詐騙津貼,又要請病假的教師,交出300元或6張餅卡「慶祝自己病癒」。教育局委派有「校政專家」之稱的退休校長雷其昌出任該校校董,協助處理管理問題。雷直言校長陳章萍的做法令他感到驚訝和嚇人。

雷昨日以個人身分在電台節目透露,該校14名教師投訴校政問題,其中2人被校方解僱,12名教師接到不同程度的警告。他指多名沒參與投訴的在校老師,高調表明不想跟餘下的12名老師合作,亦有家長舉牌說,不歡迎該批老師。他認為校長和管理層應要做中間人角色,調解兩批老師紛爭。

他又透露,獲教局委任加入校董會後,上月首赴會議時,卻因人數不足而流會,他形容這是「有趣」的現象,坦言自己從事教育多年,從未遇過類似情況。他表示,校董會昨成立籌備開學的專責委員會,確定已有足夠教師開學,他有信心兩批對立的老師,最終能變成一個團隊,學校可重納正軌,認為最重要是校董會和校長的處理方法;又指現時有數名校董駐校,相信問題不大,家長可對學校有信心。

20170810 - 興德教員 揭校長製影子學生手法 游說跨境家長留位 代寫請假信送關口簽名

標題:興德教員 揭校長製影子學生手法 游說跨境家長留位 代寫請假信送關口簽名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興德學校被揭有29名全年缺課的「影子學生」,疑藉此騙取政府資助,校長陳章萍前日堅稱相關學生循正常途徑請假。《蘋果》昨接獲多名興德現職及前教職員報料,揭校方製造影子學生手法。校方被指游說無意入學的跨境家長保留學位,並指令教職員寫留位信和假紙送抵關口供家長簽署,藉此利用影子學生填補空缺以避縮班。據知警方正循偽造文件、詐騙等方向調查,但至今未能成功邀約陳。


陳章萍前日召開記招否認有影子學生,聲稱相關學生因不同原因須長期請假,並卸責該校何姓副校長,指何無向她匯報,但多位現職及前教職員向《蘋果》反駁,校內最高層根本是影子學生策劃者。
該批老師透露每年有大量跨境生報讀興德學校,部份人後來因種種原因決定留內地升學。校內高層於是指示職員聯絡該批家長,游說他們交留位信保留學位,藉此增加取錄學生人數,以增加班數獲取更多資助。校方曾要求職員代寫留位信,再由學校書記或教學助理,帶到過境關口讓家長簽署。「站在家長立場冇損失,變相多個機會隨時安排小朋友返香港讀書」。校方或陳章萍截稿前未有回應。

警循詐騙調查
日前曝光的影子學生成績表亦揭示,該等學生雖全科考試「ABS」(缺席),仍獲准升班。該批老師續指,每逢升班總有確實在該校就讀的學生申請轉校、停學,導致學生流失。為免因此面臨縮班,校內高層就指示職員將上述影子學生升班,以填補空缺,並聯絡家長提交假紙,或由職員代為撰寫為期一年假紙,再要求家長簽署以繼續保留學位。

有資深校長指,學校若有充份理據,例如因長期病患、因事離港等,可為個別學生保留學位,容許長期缺席,但前提是必須提交相關證明如病假紙、離港證明等,並向教育局呈報。教育局每個學期也會要求學校上報剩餘學額數目及是否有人因轉校、退學或移民等離校。
該資深校長分析稱,如果興德誘使、甚至印製信件予影子學生家長簽署,作為長期請假證明,則屬嚴重違規。即使簽署的家長不知就裏,恐因涉謊報子女情況而負上責任。
警方覆稱,一直就興德事件與相關部門跟進。據了解,警方昨收到教育局轉交興德家長為學生請假等文件,教局懷疑該批文件有問題,警方正循偽造文件及詐騙等方向調查,也會檢視該校的財務狀況是否有異等,警方曾嘗試接觸陳章萍,但至今未能成功邀約陳詳談。據悉,廉署也曾接獲涉該校濫權的舉報,正在跟進。陳昨日向興德請病假,未有回校。

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昨指教育局將影子學生和興德剩餘學額等資料轉交警方。教育局在每年9月15日均會點算學校新生人數、俗稱「數人頭」,但主要針對收生有危機的學校,料未來或探討增加抽樣數人頭。

20170809 - 興德「影子生」:一天課也沒上過 校長:學生請假 教局:未呈報長期缺席違規

標題:興德「影子生」:一天課也沒上過 校長:學生請假 教局:未呈報長期缺席違規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_


屯門興德學校被揭有「影子學生」,校長陳章萍昨午聲稱涉事學生按正常程序請假,校方不可要求他們離校,並否認有「影子學生」。不過,教育局確認該校有違規,沒在學生缺席7天下呈報。本報昨更向4名「影子學生」的雙非家長求證,當中3人表明兩年來從沒入讀該校,其中一人現身說﹕「孩子一天也沒有去興德上過課!」他們對校方事後保留學生學位感到不滿,促教育局處理。

陳章萍:資料已交教局
興德學校校長陳章萍昨午於記者會上否認有「影子學生」,指他們都是「真真正正的學生」,又稱部分學生只是「有事所以請假」,有關資料已交教育局。她指不會因為多一個學生而增資源,因該校夠學生(見另稿)。

不過,本報綜合教協投訴信資料,發現2014/15、2015/16年度兩個學年分別有9及20名「影子學生」,撇除當中8人升班,即有21名「影子學生」。本報昨聯絡到當中4名學生家長,並在深圳向其中兩名家長展示其子女的「缺席」成績表,兩人確認成績表的學生名字及出生日期與兩人的子女相同。

家長:已申退學 校方說「可以了」
席同學的母親表示,2014年其女兒經派位派往興德,當時已向校方表明女兒會回深圳升學,但校方職員游說保留一年學席,她亦同意。其女兒於2015年升讀小二前的暑假,席太致電興德,表明女兒不再回校上課,「他(校方職員)叫我把退學申請電郵給他,後來我透過短訊發資料給他們,他們說『可以了』」。她本以為事件完結,但記者提到,在教協投訴信中發現其女兒的名字在2014至2016均在學生名單之列,席太稱﹕「肯定不對呀!孩子一天也沒有去興德上過課!」

「哪裏請過假?」 憂礙子女在港求學
另一「影子學生」家長、陳同學母親表示,2014年同樣受校方職員勸說,同意簽協議書保留一年學席,「但我不知算我孩子上學」。陳太稱2015年按職員指示寫了退學信,並連同兒子的回鄉證一併透過手機軟件拍照並發送予校方,「對方也說收到了」。對於校長表示部分學生為「因事請假」,陳太反駁﹕「哪裏請過假?自從申請退學以後都沒有聯繫過學校。」兩人擔心事件會影響子女將來在港求學,促教育局盡早介入。

同樣居於深圳的楊先生接受電話訪問時說,其子2015年到興德「叩門」,獲校方游說保留學位,「一整年沒有去過上學」,後於2016年重新在該校升讀小二,未來一學年亦會繼續在該校升學。楊先生擔心校政問題影響師資質素和學習環境,「不要把學生當作鬥爭的工具」。
教師:點名簿見「影子生」 投訴即消失

任教興德學校的陳老師(化名)指學校2016年度亦有疑似「影子學生」﹕「在我們點名簿上也有一些從不出現的學生,粗體黑色字的。」但教師今年2月投訴校長後,有關學生的資料就沒再出現。

本報向教育局查詢有沒有上述學生於興德在學紀錄,該局回覆學校未有根據規定在學生連續缺課的第7天即呈報,並曾批准多名註冊後未有入讀的學生長時間保留學位,屬違反規定。

小學校長:學生請長假必知會校長
資深小學校長、津貼小學議會顧問張勇邦表示,過去若有學生長期請假,必先知會校長,而校方亦須向教育局通報,由教育局決定是否保留學位,張對於興德學校事件感奇怪,又稱過去在開學初期,有地區教育局官員巡視並點算學生人數,「但具體執行的鬆緊程度便視乎官員如何執行」。
教育局委任的興德校董雷其昌昨表示,有部分學生已退學,為省政府資源會自動縮班,新學年小三將會由7班減至6班,而影子學生問題牽涉到校長去留,校董會決定交由教育局處理。

20170809 - 興德現「影子學生」 教育局嚴肅徹查

標題:興德現「影子學生」 教育局嚴肅徹查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具鄉事派背景的屯門興德學校教師人事糾紛,演變成一場校政風暴。校方被揭發有近三十名已辦理註冊,但長期缺課的「影子學生」,甚至有人全年缺課仍獲准升班。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明會嚴肅處理,當局正進行調查。校長陳章萍則否認學校有「影子學生」,強調這些學生均有本港居留權,學校無權要求他們轉校或退學,又形容「校長都是受害者」。另外,警方懷疑學校有人行使虛假文書,屯門警區重案組正調查。

興德學校被揭發有二十九名「影子學生」,即已辦理註冊但未正式入讀,長時間保留學位的缺課個案,有個案缺課長達兩年,甚至未參加考試,卻能如常升班,涉嫌誤導教育局的資源計算(詳見另稿)。教育局證實,學校曾批准多位註冊後未有正式入讀的學生長時間保留學位,但學校未按規定在學生連續缺課的第七天,立即向當局呈報個案。

教育局亦指,正深入審核學校的財務管理安排,並已就各項違規事件發信予學校,除嚴重個案發出警告外,亦要求學校從速糾正不當安排及嚴格遵守有關規定,但學校未全面配合調查,亦未依從當局的改善建議,積極跟進管治問題,教育局已委任富學校行政及管理經驗人士加入法團校董會,加強監察,並強調會繼續依法處理學校曾發生的各種違規事項,如有需要,會轉介執法部門跟進。

局長楊潤雄昨出席公開活動,證實該校「影子學生」的個案屬實,「我們初步覺得有問題、會跟進」,他指教育局就學校調查已完成,但還會進行內部調查。比對學校與教育局的記錄,他指當局在調查過程中收到更多資料及投訴,並發現有更多問題,「我們調查是一直升級和深入去做」,他指當局在經過警告、嚴重勸喻後,仍得不到效果,最終決定委任校董加入管理層。

當局迄今已派共八名委任校董整頓校政,僅較辦學團體校董少一人,最新任命是前教育局元朗區總學校發展主任劉敏立,以及前教育主任(學校行政及支援)曾寶珍,昨亦召開長約六句鐘的會議。

面對多項指控,校方昨中午突然召開記者會,校長陳章萍會上幾度哽咽,指自己「無功都有勞」,在事件中「感到委屈」。她否認校內有「影子學生」,指這些學生均有本港居留身分,有權在港入學,家長亦有依程序呈交請假信,學校無權要求他們轉校或退學,「這些學生是確確實實有返學」。但本報獲悉,當局調查發現家長請假信的模式極為相似,令當局對信件的真實性有所懷疑。

陳章萍承認校長有監督校政的責任,但認為要校長獨力承擔是「不公道」,指負責學籍的副校長及主任未向她呈報,「如不能如實報告,校長都是受害者」,她強調學校不會因此得益,「我們不會因為多了一名學生,少了一名學生,便會多了資源」。她又指負責處理學籍的教職員,是二月校內人事糾紛的主事者之一,形容對方「有組織、有部署」發起「教師集體違規」,又指當局向她早前發出警告信是「未審先判」。

另外,警方在六月底接獲報案及教育局有關轉介,懷疑有人使用虛假文書,屯門警區重案組已介入調查,案件暫列「行使虛假文書」,暫未有人被捕。據悉,案情涉及興德學校去年中聘請一名未註冊教師時,校方提交三名負責面試教師簽署的文件,其中一名顯示有簽名的姓李教師,事後發現文件竟有自己簽名而自己全不知情,懷疑校方偽造簽名遂作出投訴。陳章萍否認校內有人偽造文書,強調在聘任教師是按程序辦事。

20170809 - 雜貨店塌假天花 夫婦護B受傷

標題:雜貨店塌假天花 夫婦護B受傷
報章:東方日報_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雜貨店塌假天花,夫婦護B被壓傷。一對剛為父母的八十後夫婦,昨午抱着出世八天的女兒,前往母嬰健康院體檢後,途經葵涌一間雜貨店外時,一塊逾五米長的金屬假天花連射燈突然塌下,千鈞一髮之際,丈夫抱B女及時避開並蹲身護女僅手指受傷,惟仍坐月的妻子閃避不及,遭天花碎片壓中,胸椎骨折手傷倒地。熱心途人見狀協助搬開碎片,店舖職員代抱B女並報警求助,一家三口需送院。警方拘捕店舖一名負責人。

母胸椎骨折需留醫
受傷夫婦姓廖(卅六歲)及姓陳(卅歲),B女在本月一日出世,陳婦仍坐月。昨午四時許,夫婦帶女兒到母嬰健康院檢查後返家,廖抱着女兒拖着愛妻,途經石蔭路一一三號一間雜貨舖對開,突乍聞樓上傳來異響,心感不妙着妻子快步走過。詎料大廈騎樓底一幅長約五點五米乘○點八米的金屬假天花連射燈塌下,廖及時抱女避開,並蹲下以身護女,惟妻子遭碎片擊中背及手部倒地,假天花墮地斷開兩截,大量木碎飛下。

有熱心市民見狀,即時趨前援手,搬開壓着陳婦手部的假天花,店舖女職員協助抱着女嬰並報警求助,廖則陪伴及安慰受傷倒地的妻子。警方、消防及救護員接報趕至,將兩夫婦及女嬰送院治理及檢驗。陳婦證實胸椎骨折及手傷需留醫,廖手指受傷,女嬰幸無礙。廖事後表示,是否追討賠償要待妻子出院後視乎情況而定,不過最緊要妻女無事。

警拘捕店舖負責人
警方封鎖現場調查,事後拘捕一名姓林(四十七歲)店舖負責人,涉嫌容許物件從高處墜下。並通知屋宇署派員到場視察。屋宇署發言人表示,有關大廈整體結構沒有明顯危險,惟部分受影響的地方仍需圍封,該署會安排政府承建商清除餘下鬆脫支架,亦會與有關業主跟進維修工作。至於該塌下的金屬假天花連射燈有否違反《建築物條例》,該署需進一步調查及跟進。

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建築、項目管理及環境專業組別主席李海達表示,倘假天花金屬是不銹鋼片,厚一點五毫米,重量會逾一百公斤,由於不銹鋼飾面是裝置在木結構上,而木本身不適合戶外使用。記者現場所見,未發現螺絲及鐵釘,李懷疑不銹鋼飾面只靠膠水貼上木架,結構上並不理想及不合乎一般入則或小型工程要求。

20170809 - 教育局有權收回辦學權

標題:教育局有權收回辦學權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屯門興德學校爆出校政糾紛,令這間創立於一九五四年的老牌學校風雨飄搖。教育局已委任有經驗人士進駐該校校董會。有資深退休校長指出,教育局無權直接罷免小學校長,但有權收回有關學校的辦學權,終極一招仍能變相令該校校長「冇得撈」。至於早前興德學校解僱兩名老師,教育局曾「叫停」,要求暫緩,但校方仍堅持要解僱老師,事件於教育界屬罕見,教育界人士指出,根據《資助則例》,資助學校解僱教師需經三個程序,最後一關便是獲教育局同意。

興德學校的辦學團體為公立興德學校有限公司,屬政府資助小學,全校約有六百名學生。其中一名獨立校董為陶錫源,是屯門區議員,他於興德三年前慶祝學校六十周年時,擔任「興德學校60周年校慶籌備委員會」主席,負責舉辦籌款活動。根據陶向區議會的申報,他任職公司董事,代表屯門鄉郊選區,但沒有填寫所屬政治聯繫一欄的資料。

解僱老師須局方同意
政府教育人員職工會顧問兼退休校長梁紀昌指根據《資助則例》,資助學校若要解僱老師,必須通過三個程序,先是口頭警告,接着是書面警告,最後是向教育局報告並獲得同意,才可正式解僱老師。

本港過去亦曾有學校因捲入校政風波,被教育局收回辦學權。其中,基督教臻美黃乾亨小學暨初中學校前校監梁淑貞,涉嫌欺騙學生家長借出二十萬元,事件更揭發該校校政出現多項問題,包括成立八年仍屬臨時營運、財政混亂等,引致家長不滿,教育局於○九年五月宣布,要求該校於同年七月交回辦學權,而梁淑貞則於一二年六月被控欺詐罪成,判監十五個月。

20170809 - 興德校涉詐 重案組徹查

標題:興德校涉詐 重案組徹查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屯門區資助小學興德學校被指連串行政和管理不善,包括涉嫌製造「影子學生」騙取更多津貼及減低縮班危機、涉嫌在聘請老師時行使虛假文件及無理解僱兩名老師等,教育局、警方重案組等部門已介入調查。教育局先後委任八人「進駐」該校法團校董會加強監察,昨召開校董會會議,決定成立開學事宜專責委員會,並通過撤銷校方早前解僱兩名老師的決定,而校方亦自願減去班級數目。至於校長陳章萍去留一事,被教育局委任的校董指,校長收警告信後,需於下周一(14日)與局方見面作回覆。

校董會撤解僱兩師決定
據知,自教育局派員「進駐」校董會後,首次校董會會議因出席人數未達三分之二而流會,昨日的會議有二十二人出席,其中八名屬教育局委任的校董。其中一名獲委任的校董雷其昌昨公布校董會決定,將組成八至九人的開學事宜專責委員會,處理老師聘用等問題,同時撤銷校方原先解僱兩名常額老師的決定。興德學校早前解僱了兩名老師包括副校長,教育局曾於六月二十二日「叫停」事件,但兩日之後興德仍向勞工處表示已解僱該兩名老師。

學校計劃減少班級數目
此外,雷其昌又稱昨日會議討論了校長的去留問題,並透露校長早前已收到局方的警告信,本月十四日需與局方見面或書面回覆局方,本月十八日,校方將再召開校董與校監會議。同時,校方將自願減去班級數目,由原先的廿七班減至廿六班,因部分學生已退學。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表示,二月起收到多宗涉及該校行政問題的投訴,留意到該校有一班老師以病為由長期不上班;至於「影子學生」仍可繼續升班,楊明言做法「有問題」。教育局補充指,部分有關該校的個案調查已完成,有發現違規情況,如學校曾批准多位註冊後未有正式入讀的學生,長時間保留學位,但未有通知教育局等。該局現正深入審核學校的財務管理安排。陳章萍昨解釋「影子學生」一事,指學生家長有按程序請假,學校亦收到請假信,至於為何連續多年缺席仍可升班,她指記錄顯示學生並非兩年來沒有出席。

廉署接獲該校濫權舉報
另有消息指,警方六月底已接獲教育局轉介,指興德學校涉聘請老師及相關會面紀錄造假,案件列作使用虛假文書處理,交由屯門警區重案組第一隊跟進。據知情人士指,興德學校曾聘請一名男教師,其後發現有風化案底,校內確認招聘文件上有份簽名的學校管理層聲稱「無簽過名」,疑事件中有人假冒簽名。警方發言人證實,今年六月廿三日屯門警署接獲一名卅二歲姓李男子報案,事涉慶平路一所學校。

據悉,廉署亦接獲涉及興德學校的舉報,指學校涉及濫權。廉署發言人表示,根據政策,廉署一般不會評論個別事件,在接獲貪污投訴後,如有足夠資料,廉署必定會依法跟進。

興德學校捲入多宗校政指控,包括違反程序解僱教師、涉嫌未有依從教育局規定聘用一名曾因打學生而被定罪的人士為校長助理、在校內教員室和茶水間等安裝閉路電視,被疑全方位監察教師,及涉嫌製造二十多名「影子學生」獲取教育局更多津貼等。

20170809 - 重案查校方涉偽造文書

標題:重案查校方涉偽造文書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興德學校被揭管理不善,多名教師今年2月在家長座談會上公開校方劣政,遭秋後算賬,兩位涉事教師被解僱,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日斥校方解僱兩人「程序有問題」,興德校董會昨晚議決撤回解僱決定。

校董會撤解僱兩教師決定
另警方證實接獲轉介,指事件中有人涉使用虛假文書,屯門警區重案組接手調查,暫無人被捕。據了解,案件涉及偽造校方與教師的會面紀錄。

興德校長陳章萍昨午稱,兩名涉事教師策劃上述行動屬「嚴重犯規」,聲稱校董會諮詢大律師意見後,於6月17日決定解僱二人。教育局稱,接獲投訴後認為解僱程序有問題,於6月20日要求興德「暫緩解僱」,惟校方無視禁令,堅持在6月24日正式解僱二人;陳則辯稱「一個學校嘅校長,只係執行校董會嘅決定」。

不過,教育局最近委任多名新校董,企圖整治興德校政,校董會昨開會6小時後通過撤回解僱決定。新校董、退休校長雷其昌稱,將與兩位教師商討復職安排。另一校董吳偉榮批評,校董會舉手表決並不公平,「你(教育局)突然間多咗6、7票喺度喎,我咪話你根本都唔使投票啦,你都擺晒陣喺度囉」。陳章萍會後向傳媒稱將來會對教師「打開心窗說亮話」,聆聽教師意願。

20170809 - 險被殺校 收跨境童續命

標題:險被殺校 收跨境童續命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屯門興德學校由泥圍、順風圍及鍾屋村合辦,與鄉事派關係密切。據悉,該校在2011年曾因收生不足,一度瀕臨殺校,校董會於是招聘陳章萍為新校長,以「千禧校舍」作招徠,改向跨境學童埋手;惟收生量按年上升的同時,雙非、跨境學童比例越來越高,區內本地家長陸續唾棄該校,除稱之為「屯門三寶」外,又諷刺抽中該校者「執到寶」。

興德學校原本為村校,2003年受十號幹線工程影響,獲政府批准遷至現時的新校舍。興德學校校董會主席陶偉平、副主席陶滿權均是現屆泥圍村長;校監鍾佳榮則是鍾屋村的前村長。屯門鄉事委員會首副主席、兼屯門區議員陶錫源亦是該校校董之一。

陳曾遭兩校勸退
至於令興德學校「成功轉型」的陳章萍,加入該校前曾於屯門、黃大仙兩所小學出任校長,但任職時間均不長,更有消息指她管理兩所學校皆不善,惟教育界鮮有「炒人」,只是被兩間學校勸退、要求陳自行請辭。

20170809 - 興德學校涉藉影子學生騙資助 教局證為未入學者留位 校長:畀個機會我

標題:興德學校涉藉影子學生騙資助
教局證為未入學者留位 校長:畀個機會我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跟鄉事派關係密切的屯門興德學校再爆醜聞。該校被揭發有最少29名全年缺課的「影子學生」,疑藉此騙取政府資助,該校校長陳章萍昨午落淚否認指控,又自稱受害人、感到「好委屈」;但教育局昨晚證實,興德為多名有註冊但從沒入學的學生長期保留學位。興德校董會昨連續開會至晚上,議決三年級由7班減至6班,以節省政府資源,變相確認影子學生曾令學校獲額外資助。陳昨晚再露面時轉口風,哽咽稱「畀個機會我」,但拒絕回應會否請辭。

興德學校一批教師今年初透過教協去信教育局投訴。本報取得投訴信件,顯示該校2014/15、2015/16年先後有9名及20名影子學生,集中於低年級;相關學生全年缺課,學期末成績表上亦標示所有科目「ABS」(缺席),但仍獲准升班,8人更連續兩個學年缺課,據悉影子學生全屬跨境學童。

校董會昨晚決議小三減一班
事件昨經傳媒曝光後,該校校長陳章萍昨中午緊急召開記招,僅承認有學生長期「按正常途徑」請假,並卸責予該校何姓副校長,指何無向她匯報,「你話校長有責任,咁如果佢(何副校長)唔能夠如實報告畀我,其實我都係一個受害人」。當陳被記者質疑沒有盡監督責任,她又隨即改口稱曾經提示副校長、主任穩妥跟進請假學生情況。

另一邊廂,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午會見傳媒,確認興德存在影子學生問題。教育局晚上進一步證實,該校有多名註冊後未正式入讀學生,卻長時間保留學位,校方也沒按規定向教育局上報。興德學校校董會經6小時會議後,昨晚議決將小三班數由7班減到6班,變相確認影子學生令學校加班。
陳章萍晚上向傳媒稱「畀個機會我啦」,「我做咗6年,我做咗好多嘅功績」,陳又哽咽稱希望還她清白,但沒正面回應會否離任,「對我嚟講好似BB咁湊大嘅一間學校,當然我係唔捨得呀」。校董會本月18日再議校長去留。

該校校監鍾佳榮則發聲明力撐陳章萍,稱上月底核數後已排除陳涉收受利益或虧空公款,「流言蜚語是無法動搖我對校長的信心……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開班較多 校長月薪高一萬
現時教育局按照開班數目向資助學校發放津貼,小班教學的小學每班取錄人數為25人,當學校取錄至第26人、即等如多開一班,因此稍微增減學生人數,對開班數目及所獲資助額均可構成決定性影響。教協會長馮偉華指出,小學每班資助額達50萬至60萬元。教育局表示,現正深入審核興德學校的財務管理安排。

本報進一步發現,開班數目增加或令陳章萍本人受益。根據資助學校教師薪級表,開辦24班或以上的小學校長為「一級小學校長」,月薪起薪點77,320元;開23班或以下則屬「二級小學校長」,起薪點為67,460元,兩者相差近一萬元。根據《小學概覽》,興德學校去年9月獲准開夠24班。陳章萍於2011年出任興德校長,當時屯門為收生不足重災區,該校每級僅開一至兩班。


20170808 - 乘車感冒嬰一度缺氧仍命危

標題:乘車感冒嬰一度缺氧仍命危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前日在何文田發生的感冒嬰乘車後昏迷事故,涉事男嬰昨仍然情况危殆,暫未知會否有後遺症。

消息稱,涉事兩個月大男嬰昨日繼續留醫深切治療部,初步已經恢復呼吸及脈搏,暫無生命危險;惟男嬰因曾一度缺氧昏迷,未知缺氧對其腦部會造成何種程度的損害後遺症,醫生正密切跟進男嬰狀况。昨日男嬰家人再到醫院探望及了解病情,憂心不已。

事發前日早上10時許,患感冒不適兩月大男嬰隨父兄外出吃早餐後,由43歲任醫生父親用斜孭帶孭在胸前,再扣上安全帶駕車回何文田寓所,其間男嬰被發現昏迷,由救護車送院命危。警方初步調查無可疑,不排除男嬰因感冒不適或安全帶影響導致窒息昏迷。

20170808 - 小學校長:減一班少60萬資助

標題:小學校長:減一班少60萬資助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教協和個別興德學校教師估計,校方涉以「影子學生」增加學生數目,相信可能是為減少縮班風險。有小學校長表示,小學每減一班,保守估計學校每年少收約60萬元資助。

上學年僅一班小六 兩班小五

教協會長馮偉華表示,翻查興德學校資料,上學年僅得一班小六及兩班小五,可見5、6年前,該校收生情况非常嚴峻,不排除有人為應付收生壓力而以「影子學生」來應對縮班危機。該校任教的陳老師(化名)亦稱,2011年校長陳章萍上任之初,學校正面對嚴重收生壓力,且由於該校本為村校,升中成績未算理想,家長在有選擇下,不會殷切替子女報讀該校。

現任小學校長、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表示,小學每班可獲得約1.5個教師名額,以教師最低月薪2.7萬元計算,涉及資助每年達48萬,加上教育局每年向學校提供的訓輔津助、教師發展津貼等,保守估計一班小學班級可獲約60萬的按年資助。

20170808 - 興德學校被指造影子學生避縮班 全年缺席照升班 教協投訴 教局跟進

標題:興德學校被指造影子學生避縮班 全年缺席照升班 教協投訴 教局跟進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約600名小學生就讀的屯門興德學校,被投訴於2014/15和2015/16兩個學年,分別有9及20名被列入學生名冊、但從未上課的「影子學生」,部分學生首年完全缺席卻獲批准升班,翌年現身重新上課,有8名學生連續兩個學年均沒出現。教育局表示正跟進調查,並委任多人加入學校校董會加強監察。綜合各方消息稱,執法部門已介入調查。

考試成績全「缺席」 執法部門介入
本報收到由教協發給教育局的投訴信,內容稱興德學校在2014/15及2015/16學年,涉收29名載列於學生名冊卻從未上課的「影子學生」。投訴信有40多頁附件,標示「影子學生」名字,亦有他們的成績單,2014/15學年的「影子學生」所有考試成績被標示為「缺席」(ABS),卻獲准升班;而2015/16年度各班的「班總績分及等級表」中,有學生未被標示成績,卻計入「學生總數」,被註為「缺席」, 其中一班「總數」列為24人的班級,有4名「缺席」學生。

稱校長着「勿理會」 逾10教師函教協
在投訴信中簽名的教協會長馮偉華接受查詢時確認該信,並稱2月教協接到逾10名該校教師投訴後,代教師去信教育局,「我們看到學生名單和成績單,覺得表證成立,估計校方是怕『縮班』或削資,故找來這些全年缺席的學生『頂數』……已經有人報了警」。
有份投訴、於興德學校任教的陳老師(化名)表示,該批學生名單和成績單,都是由校內教師蒐集回來,「那些學生的名字是在我們『點名簿』內的,每天也缺席」。被問事發近兩年,為何至今年初才披露,陳解釋:「有數次我們向校長反映,但校長叫我們不用理會,又說那些學生身體不適,很快就會回校上課,我們也不以為意,至上學年再發生同類事件,我們蒐集了足夠證據後才敢去投訴。」

教師指校園裝收音天眼「全天候監察」
陳老師補充,校長陳章萍2011年上任後,面對縮班、殺校的壓力,要求教師常到深圳口岸向幼稚園家長派傳單,盼吸納跨境學童。「有時早上6時到深圳,一天派3次傳單,下午回校連備課、改功課的時間也沒有。」陳老師又稱,校長在校內多處裝設具收音功能的閉路電視,並直駁至校長手機,形容為「全天候監察」的氛圍,導致校內人心惶惶,有教師因而患情緒病,需不時休假,「但要附上6張餅卡或600元現金,說是要慰勞同事」。陳老師表示,全校共37名教師中,有14人參與上述投訴。
本報昨致電該校查詢,但職員稱全校放假。本報昨曾致電校長陳章萍手提電話,但沒人接聽,又先後向該校及校長發電郵和短訊查詢,至截稿前無回應。

教局曾查財政發警告 委任校董監察
教育局回覆查詢有關投訴時表示,現正跟進調查,暫不評論。對於校方的行政問題,教育局表示,局方今年2月起與校方聯繫,提醒校方須遵守相關法例及《資助則例》要求,但學校未有積極跟進。教育局已向校董會及校長發出警告及指示,並已向學校進行財務稽核。考慮到現時情况未有明顯改善,教育局委任多人加入校董會,希望加強監察。

根據教育局法團校董會登記冊顯示,教育局高級學校發展主任梁灼輝和被稱為「校政專家」的前校長雷其昌,於6月底時成為該校校董,而本月初有再多4人成為新增校董。

20170808 - 昏迷嬰曾缺氧 恐有後遺症

標題:昏迷嬰曾缺氧 恐有後遺症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兩月大男嬰,前日由醫生父孭着乘車後昏迷命危,消息稱男嬰經搶救後,已恢復脈搏呼吸,但情況仍然危殆,由於他曾窒息缺氧擔心有後遺症,院方正密切注視其狀況。有兒科醫生認為,汽車安全帶是元兇的可能性不高,現階段不宜妄下判斷。

姓韋男嬰昨仍在廣華醫院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留醫。據悉,男嬰現時已恢復脈搏及呼吸,惟因曾一度缺氧,恐有後遺症。至於男嬰的四十三歲父親,為公立醫院放射科專科醫生,他心情仍未平伏,對事件不願再談。警方初步調查後認為無可疑。

有兒科醫生認為,嬰兒若被前置式斜孭帶照顧,再戴上汽車安全帶,雖然照料方法是不適當,但在開車期間因司機也有郁動,不會完全壓着嬰兒,加上路途短暫,認為嬰兒被汽車安全帶勒着導致昏迷的可能性不高;而近期流感肆虐,容易影響呼吸道,病毒也可上腦或致心肌炎,故要詳細檢查鼻液等,了解真相,現階段不宜妄下判斷。醫生又稱,缺氧可令腦細胞死亡,輕微情況也會影響腦部發展,將來或會四肢遲緩,嚴重者會癱瘓,或要長期受人照顧。

20170808 - B仔腦缺氧半小時 恐「手尾長」

標題:B仔腦缺氧半小時 恐「手尾長」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醫生父孭患感冒B仔駕車出街,B仔腦缺氧半小時恐「手尾長」。父母同為醫生的兩個半月大男嬰,前日由父親孭在胸前駕車外出,回家後被母親發現陷入昏迷,至昨日仍留醫醫院深切治療部,情況危殆。消息稱,男嬰腦部曾缺氧近半小時,恐會帶來嚴重後遺症。其父昨接受本報訪問時稱,心情仍未平復,需要時間休息,被問及幼子最新狀況及當日駕駛情況均回應:「唔方便再講。」

B仔患感冒 抵家才被揭昏迷
昏迷男嬰姓韋,其父(四十三歲)為放射科專科男醫生,姓黃(四十一歲)母親則為公立醫院麻醉科專科醫生,並有一名兄長(四歲)。據了解,前日早上,黃因產後不適在家休養,韋「一拖二」帶兩子外出吃早餐後,因長子欲遊車河,韋便駕車載兩子四出兜風。期間,長子坐在後座,韋將有感冒徵狀男嬰抱在胸前,並扣上安全帶駕駛。期間,男嬰曾哭喊,其後無再作聲,韋以為他倦極入睡,故未有為意,抵家後妻子才發現男嬰面色發紫及昏迷,即由韋為他急救後送院,案件交由九龍城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榮休教授黃家星指,男嬰腦部缺氧可由多個原因引起,包括安全帶勒住頸部血管及靜脈令血液無法流上腦部、胸口受壓或氣管受阻致窒息,或感冒菌上腦,引致連續抽搐無法呼吸等。腦缺氧五分鐘已可帶來嚴重後果,造成腦部細胞大量死亡,輕微者會影響腦部發展、四肢反應遲緩、四肢僵硬,嚴重者會半身癱瘓、全癱,甚至變成植物人,短期內只能依靠病者自身的復原能力,長遠而言,病者需接受物理治療甚或長期照顧。

20170808 - 父孭仔駕車 BB曾缺氧半小時  恐損腦部 院方密切監察

標題:父孭仔駕車 BB曾缺氧半小時  恐損腦部 院方密切監察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醫生父親孭兩個月大男嬰駕車外出,離奇昏迷的男嬰仍留醫深切治療部,情況危殆。消息稱,男嬰出事前曾患感冒,懷疑鼻水倒流引致窒息,經搶救後昨已恢復呼吸脈搏,但因一度缺氧,院方仍需密切留意男嬰的情況。

男嬰姓韋(43歲)父親為放射科專科醫生,姓黃(41歲)妻子任職公立醫院麻醉科專科醫生,對愛兒命懸一線,兩夫婦憂心忡忡,心情仍未平復。
警方仍然在調查事件是否與其乘車形式抑或患病有關,暫未有拘捕任何人。初步得知,男嬰當時患感冒,韋帶着4歲長子及兩個多月大幼子,駕駛一輛福士私家車外出吃早餐,之後四出兜風遊車河。其妻因為產後不適留在家休養,沒有同行。

恢復呼吸脈搏
據悉,韋因遺忘帶嬰兒座椅,亦難靠長子看住幼子,只好將男嬰孭在胸前,並扣上安全帶駕駛,長子則坐在後座。其間男嬰曾哭泣扭計,不久竟沒聲音,韋以為他睡着,返家後妻子發現男嬰昏迷,韋立即為他急救,太太報警,救護員到場將男嬰送院搶救,經一日留院治理,男嬰昨已恢復呼吸脈搏。由於他曾缺氧半小時,可能造成不良影響,需要進一步觀察。

兒科醫生陳以誠表示,兩個月大嬰兒被孭住駕車而昏迷,未必與駕車有關,因為嬰兒患感冒,可能感染流感及病毒,出現心肌炎及腦炎等問題,都可能突然昏迷,但鼻水倒流不是沒有機會,只是機會相對低。陳醫生又說,缺氧半小時,可能令到腦部受損,影響智力及認知能力,但仍有待詳細檢查後才能作準。

而根據第374F章《道路交通(安全裝備)規例》第7條,在後排、前排中座或指定乘客座位,有一名2歲或以下的乘客,而該乘客未有用認可的少年人使用的束縛設備;又或是該乘客未有用為其座位而設的安全帶穩妥繫在其座位上,駕駛者便不可駕車在道路上行駛。
此外,「道路使用者守則」指出,針對9個月或以下的嬰兒,應躺在嬰兒籃上,並橫放在汽車後座,以特別繩帶固定;嬰兒頭部在車中心位置。如嬰兒籃無法縛緊於後排座位,應放在車廂底板上,夾於前後座之間,用摺好的毛氈墊平或固定嬰兒籃。

20170807 - 男友疑狎六歲女 婦報警

標題:男友疑狎六歲女 婦報警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報訊】觀塘發生令人髮指風化案,六歲女疑遭母親的男友非禮。昨凌晨零時許,卅五歲婦人放工返抵寓所時,發覺女兒神情有異,顯得十分驚慌,遂細心呵護探問。期間,女童聲稱在家中曾被「叔叔」撫摸身體,婦人聞言憤然報警求助。

警方接報到場調查,先行安排受害女童送院檢驗。其後,警方再向母女錄取資料後,懷疑事件與婦人的男友有關,案件列為非禮處理,交由秀茂坪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目前已經掌握涉案男子資料通緝。

20170807 - 醫生父孭胸前駕車 兩月嬰昏迷命危

標題:醫生父孭胸前駕車 兩月嬰昏迷命危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星島日報報道)何文田一個醫生家庭昨發生罕見意外,父親駕車帶兩子外出吃早餐,因沒有兒童安全椅,有人竟將患感冒年僅兩個月幼子,用斜孭帶孭在胸前,再扣上安全帶開車,三父子返家途中,幼子突嚎哭不停,繼而昏迷命危,警方正調查是否與安全帶有關。

  醫生用孭帶孭兩月大兒子開車,男嬰疑遭安全帶緊勒命危。出事兩個月男嬰姓韋,與家人同住何文田山道五號一個單位,日前患有感冒,經救治後情況危殆,留醫廣華醫院兒童及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警方相信無可疑,暫列有人暈倒處理。

  據了解,男嬰四十三歲父親韋文華,為○一年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其後再獲港大醫療科學碩士,主修放射學,韋現為公立醫院放射科專科醫生,其四十一歲姓黃妻子亦為醫生,夫婦育有兩子,長子四歲。

  昨上午約九時,韋駕私家車偕兩子外出吃早餐,由於車上沒有兒童安全座椅,有人竟用前置式斜孭帶,將幼子孭在左胸前,再扣上安全帶始駕車離家,長子則安排在前座成人座位,方便照顧。

  一個多小時後,當三人回程返抵住所後,男嬰突然嚎哭不止,未幾更陷昏迷不醒,韋於是為兒子急救,但男嬰仍毫無反應,遂急忙報警求助,警方與救護員到場將男嬰送院搶救,但仍然未脫危險期。

  警方懷疑男嬰曾遭安全帶勒過,但頸部未發現有傷痕,不排除男嬰於父親開車過程中,因安全帶緊勒,口水與鼻液阻塞其呼吸系統,警方一度到韋的座駕調查,暫未確定出事原因。

  兒科專科醫生馮宜良指出,嬰兒一般要待三個月大時,頸部才會長出足夠肌肉承托頭部,兩個月大時頸肌尚少,因而十分脆弱,如司機突然煞車,嬰兒可能會因反作用力而傷及頸骨,最嚴重的話,更可能令頸第一與第二節間折斷,即時斃命。

  馮醫生續稱,除頸部外,嬰兒的心、胸及肺有可能被壓傷,甚至肋骨亦可能折斷,並有機會插穿肺部或心臟。他建議家長帶年幼子女乘車時,應讓他們坐在後座,並妥善用手保護好他們的頭部。

20170807 - 澳門港男斬女友 攬女兒跳樓雙亡

標題:澳門港男斬女友 攬女兒跳樓雙亡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星島日報報道)澳門路環一個住有港人一家三口的豪宅單位,昨晨發生倫常慘案。一名長期失業的港男,疑與同居女友情變及不堪被逐出家門,他趁女傭外出後揮刀斬傷女友,繼而攬着女友最疼愛的兩歲女兒跳樓,父女俱亡,受傷女友雖無性命危險,但聞男友墮斃,悲痛欲絕。澳門警方正展開調查,暫列傷人及墮樓案。

  澳門港男斬傷同居女友,再攬女兒跳樓雙亡。涉案港男性梁(三十四歲),與三十歲姓黃女友育有一名兩歲大女兒,女方約兩年前租住石排灣馬路金峰南岸八座一個六百餘方呎、兩房一廳單位,一家三口同住。

  司警發言人稱,梁一家三口均持有香港身分證,梁失業多時,一直留家照顧女兒,及至近期梁在港覓得新工,一度離開澳門,至昨凌晨四時許才返回金峰南岸寓所。

  昨晨七時許,黃女僱用的一名外傭外出後,與梁疑為感情問題爭執,黃一怒之下將梁趕出家門,疑有人不甘被奚落,突情緒失控,取出一把菜刀襲擊黃女,她驚呼救命,反抗後負傷突圍逃出單位,並沿樓梯跑至大堂門口時,眼前突有黑影着地,並發出巨響,黃女驚魂甫定,赫見男友及女兒由寓所飛墮地上,她不敢再看,着保安員報案。

  警方接報到場發現黃女衣服沾滿血迹,已嚇得目瞪口呆,神態緊張,警員證實墮樓的梁當場死亡,而倒臥不遠處的女童亦奄奄一息,黃女此時哭至呼天搶地,瀕臨崩潰,救護員將女童送往山頂醫院搶救,惜告不治。

  黃女其後亦須送山頂醫院治理,她身上有多處刀傷,但僅屬皮外傷,並無性命危險。司警調查知悉黃女非常疼愛兩歲女兒,懷疑梁斬傷女友後,為使女友一世悔疚,狠下毒手,攬着親生女兒跳樓俱亡。現場未尋獲遺書,但檢獲染血菜刀。

  黃女疑因傷心及驚慌過度,事後未能錄取口供,須安排社工輔導,法醫將替父女死者剖屍檢驗,澳門警方暫將案列傷人及墮樓案,攬女兒跳樓有兇殺成分,司警須深入跟進。

  金峰南岸是路環其中一個豪宅屋苑及熱銷樓盤,共約一千九百多個單位,並設有中央會所,住客不乏名人。

20170806 - 【倫常慘案】居澳門港男抱兩歲女墮樓亡 女友被斬多處受傷

標題:【倫常慘案】居澳門港男抱兩歲女墮樓亡 女友被斬多處受傷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居於澳門的港人家庭發生倫常慘案。今晨8時許,一名男子疑斬傷同居女友後,抱同2歲女兒墮樓,男子證實即時死亡,女童經搶救後不治,而女子身中多刀正在留醫。澳門司警將案件暫列傷人及墮樓死亡案,死因有待法醫檢驗後確定。
據悉,男死者姓梁,與年約30歲姓黃女友於澳門路環金峰南岸一單位同居,二人育有一名2歲女兒,3人均為香港居民。
澳門司警事後封鎖現場,派出近20多名警員到場調查。司警表示,已安排現場勘查處和侵犯人身罪案調查科在案發現場取證,並已啟動現場勘查機制。人員在現場單位內檢獲一把懷疑涉案的染血刀具,案件列作懷疑傷人及墮樓案處理,交由調查科跟進。

20170806 - 港無規定兒童須用安全帶

標題:港無規定兒童須用安全帶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報訊】目前至少有14個國家有法例列明對使用兒童安全帶裝置的規定,本港立法會2013年曾就這方面討論,但有關建議最終石沉大海。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批評香港現行法例只作勸喻式,但無規管兒童安全帶裝置,認為法例太落後,建議盡早修改。

孭幼童開車或涉危駕
政府2013年就應否強制前後座兒童乘客必須佩戴認可兒童安全帶裝置,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討論,提到有14個國家、共17個司法管轄區已有明文規定,例如日本要求6歲以下兒童必須安置在設有合適兒童安全帶裝置的座位;美國紐約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規定,8歲以下兒童須按體形及體重佩戴合適的兒童安全帶裝置。港府當時諮詢醫學界意見後,建議按照身高及年齡分界,作為強制私家車使用兒童安全帶準則,惟有關建議最終不了了之。
根據運輸署的道路使用者守則,列明前座乘客切勿抱着兒童,或讓他們坐在膝上,但不遵守守則不算違法。大律師陸偉雄表示,現時法例有禁止嬰兒坐在司機位,不過沒有禁止司機孭子駕駛,但警方會按司機駕駛態度,若然證實他不夠專注而影響駕駛,可控以不小心駕駛或者危險駕駛,前者可判罰款5,000港元及監禁6個月,後者可罰2.5萬港元及監禁3年;兒童未有佩戴安全帶或與駕駛者同時佩戴同一條安全帶,司機可被罰款2,000港元。

20170806 - 醫生孭仔駕車 兩月大BB命危 警調查指無安全帶勒痕 疑感冒病發

標題:醫生孭仔駕車 兩月大BB命危
警調查指無安全帶勒痕 疑感冒病發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報訊】何文田發生男嬰乘車後離奇昏迷事件。一名醫生爸爸昨早駕車帶兩名年幼兒子外出,回家時以單肩孭帶將兩個月大男嬰孭在左胸前,再扣上安全帶開車,回家後男嬰突然哭喊不止,其後昏迷不醒,送院搶救後情況危殆。有人一度擔心是安全帶箍緊男嬰出事,但警方調查後相信男嬰因近日感冒不適而暈倒,相信事件無可疑,但仍會循刑事方向調查涉案父親有否涉及人為疏忽。

孭子開車的男子姓韋,43歲,為一名放射科專科醫生,2001年考獲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資格,再於2010年修畢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畢業後在公立醫院工作,其41歲姓黃妻子亦是一名麻醉科專科醫生,夫婦育有分別4歲及兩個月大的兒子,一家四口同住何文田街5號一個單位。

狂哭後昏迷 醫生母報警
現場消息稱,昨早10時許,韋單獨駕駛福士Golf私家車,帶同4歲長子及兩個月大的幼子外出吃早餐,回家時用單肩孭帶孭着男嬰在左胸,再於右肩拉出安全帶佩戴後開車,當返回何文田寓所時,男嬰突然狂哭不止,未幾於返回住所後昏迷失去反應,韋大驚並即場為男嬰施心肺復蘇法急救,其妻則報警求助,救護車接報到場,將男嬰送往廣華醫院救治,男嬰經搶救後情況危殆,需留醫深切治療部接受觀察。
韋氏夫婦攜同長子其後抵達醫院,向現場軍裝警員提供資料,其中戴着口罩的韋妻雙眼通紅,一臉憂傷,擔心幼子安危。由於男嬰昏迷原因未明,案件交由九龍城刑事調查隊接手,5名探員昨午2時許抵醫院調查,向男嬰父母了解事發經過,逗留約20分鐘,稍後再往男嬰父母位於何文田寓所的地下停車場,於韋曾經駕駛過的私家車搜證,逗留個多小時後離開。
據悉,有人曾向警員透露,駕車時曾用孭帶孭着男嬰在胸前,其間亦有扣上安全帶,擔心是安全帶勒傷男嬰頸部,不過警方初步從醫護人員檢查結果獲悉男嬰身上沒有任何勒痕,追問下得悉男嬰近日患上感冒,不排除男嬰突然病發暈倒,事件並無可疑。

警循刑事方向調查
但警方表示仍會循刑事方向,繼續調查男嬰父親有否涉及人為疏忽,案件列作有人暈倒,交由九龍城刑事調查隊跟進。
根據運輸署道路使用者守則,提醒駕車人士需確保前座兒童乘客,可按年齡使用不同種類的兒童安全束縛設備,把身體扣緊在座位上。守則建議12個月或以下,或體重9公斤以下不能坐穩的嬰兒,應使用便提式嬰兒床或嬰兒籃橫放在汽車後座,並以特別繩帶固定,如無法縛緊於後排座位,嬰兒床應放在車廂底板、夾於前後座之間,用毛氈墊平底板或固定嬰兒床,並在嬰兒床加上蓋子,以防嬰兒拋出。不過,有關守則屬建議,不具法律約束力。

20170805 - 男教師涉向小六女生示愛  舊生指20年前𥄫裙底 「佢當眾捉手講掛住你」

標題:男教師涉向小六女生示愛 
舊生指20年前𥄫裙底 「佢當眾捉手講掛住你」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報訊】元朗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一名譚姓男主任,疑私下向小六女生傳送「I Love You」符號、「好掛住妳」等曖昧訊息,家長報警處理,但事件餘波未了。《蘋果》再收到家長報料,指女兒就讀該校時,也收到譚發出「love you」短訊,更被當眾捉住雙手講「我好掛住你」。另有舊生指,譚經常在梯間偷看女生裙底,更多次無故召女生入禮堂單獨共處。

涉事譚主任醜聞越揭越多。現讀中四的周同學指在陳榮根學校就讀時,曾被譚「示愛」,「佢有時會WhatsApp我講埋啲I love you、我好掛住你之類,亦試過有次,佢喺操場捉住我對手,然後講我好掛住你」。她直言當時感到「有啲驚、有啲無奈」,惟因年紀小,未意會到行為不當。
周同學指畢業後,譚主任曾傳短訊邀約她和同學出外吃飯,「唔知做乜約我哋,我哋冇去」。她說在小學時任風紀隊長,譚主任則為負責老師,「佢當時話每個風紀都要留電話號碼」。她指譚平日是「對學生都好好」,惟有時「有啲鹹濕」。

被指無故召女生單獨共處
周同學的母親馮小姐表示,女兒當時年紀小,故未有向家人透露事件,「如果畀我當時知道,我第一時間報咗警」。她指不理解譚主任私下邀約已畢業學生出外的行為,「直頭唔應該」。《蘋果》曾向周同學索取手機短訊的截圖,她稱近年更換了智能電話,故遺失相關紀錄。
另一位畢業20年、佛教榮茵學校舊生王小姐(化名)也報料指,日前看過傳媒報道後,從姓氏、體形及輪廓,立即認出涉事譚姓男主任曾是她的老師。本報翻查資料,證實涉事姓譚的老師,大約13、14年前仍以佛教榮茵學校訓導主任身份,參與評論當時廉政公署推出的德育期刊。
王小姐稱升上高小後,慢慢察覺到譚的不當行為,如每次小息、集會前帶隊,都會在隊頭由下而上「裝」女生裙底,更見過譚單獨叫某些女生到安靜的禮堂獨處等。她指當時已感奇怪,惟因年紀尚小,不懂如何處理,未有向學校及家人透露。她坦言事隔20年,難有實質證據,也不可能追究,但希望揭發事件,警惕年幼女生和家長提防,並加強性教育。
《蘋果》昨致電佛教榮茵學校,但無人接聽。元朗警署本月2日接獲一名女子報案,指一名男教師早前懷疑透過即時通訊程式,向報案人的女兒作出不恰當言論。案件目前仍列作「求警調查」,未有人被拘捕。

20170805 - 港媽帶孩 征險澗 徒手攀牆 掀罵戰  開fb被指教壞人 專家斥裝備不足

標題:港媽帶孩 征險澗 徒手攀牆 掀罵戰 
開fb被指教壞人 專家斥裝備不足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報訊】再有郊遊專頁惹爭議,港媽Betty Wong數年前開設「帶孩在野」facebook專頁,分享其女兒及友人行山片段,當中不乏跳潭、攀澗、在海岸岩洞衝浪,甚至徒手攀爬近6米石牆的驚險場面,有網民留言稱危險,有峽谷挑戰教練亦指小童裝備不足;Betty回應稱事前到涉事地點視察多次,按經驗作安全評估。
記者︰梁御和

專頁「帶孩在野」約有9,000網民讚好,本報早前接獲巿民投訴,指該專頁鼓勵家長帶子女到野外進行高危活動,擔心有人「有樣學樣」。其中一段惹人爭議的影片名為「馬騮之育成」,片中Betty的6歲女兒與另外3個小孩徒手攀爬一幅高近6米、幾近垂直的石牆,旁邊只有兩位家長陪同,眾人均無戴安全繩索或頭盔等保護裝備;當中一小孩率先越過家長爬上石牆頂,在石縫站立。
另一影片則見兩名小童身穿助浮衣,在海邊岩洞下「衝浪」,同行另有3名成年人,其間眾人一度被海浪推高並發出歡呼叫聲;另有影片及相片拍下小童在山澗瀡石梯和跳潭,甚至攀澗,眾人身上只穿着助浮衣及手套;片段中不時有網民認為做法危險,留言提醒版主要注意安全。

專家︰助浮衣太鬆不合格
香港神託會匯心生命歷奇中心的峽谷挑戰教練李健樑看過涉事影片,認同片中小孩處境不安全。他以衝浪片段為例,指參加者或會被波浪推向石邊或岩洞頂,加上眾人均沒佩戴頭盔,有機會令頭部受傷。他又指,片中小童的助浮衣不合規格,而且過於鬆身,如遇上大浪,頭部有機會被海水蓋過,又或被助浮衣領口撞傷頸部。
李又指,按攀石界做法,攀爬3米高以上的石牆便需要使用安全帶及繩索,但「帶孩在野」專頁內的短片中,各小童均沒有適當保護裝備,「一旦失足有機會跌落石底受傷」;跳潭活動則更危險,「圖入面佢(小童)距離一啲淺嘅大石其實好近,跳歪少少就會撞到大石」。
當事人︰係咪公園仲危險
Betty回應《蘋果》時稱,專頁中帶小童去玩的地方,家長們事前曾多次到訪,並按個人經驗作安全評估,「個小朋友ready就去玩,唔ready就唔玩」;對於引起市民批評活動危險,她認為是觀點問題,「我個女大吉利是喺山未跌過落嚟,反而喺公園馬騮架跌過落嚟,咁喺我嘅經驗,係咪公園仲危險?」她表明不會在專頁公開活動的地方及路線,以免其他人有樣學樣。
Betty稱,部份人或認為只要「包住個小朋友」便安全,「咁喺我嘅觀點,小朋友如果喺大自然大,佢可以spy(察覺)邊度危險,咁有咩好拗呢?」

20170804 - 13%受訪小學生 日上網逾三句鐘

標題:13%受訪小學生 日上網逾三句鐘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星島日報報道)兒童沉迷使用電子產品,問題有惡化趨勢。衞生署最新調查發現,百分之十三小學生每天平均上網三小時以上,遠高於三年前調查的百分之二點六,亦有更多學生表示因使用電子產品與父母爭執、放棄外出活動、減少睡眠及影響學業。調查又發現學前兒童平均一歲已接觸智能電話,兩歲接觸電腦。醫生建議使用電子產品每二十分鐘至三十分鐘便應小休二十至三十秒,兩歲以下更應盡量避免。

  衛生署上月以問卷訪問約一千三百名學前兒童(零至六歲)家長、小學生及其家長。結果發現,百分之十三的小學生每天平均上網三小時以上,遠高於三年前調查的百分之二點六。約四成小學生表示曾因上網或使用電子產品影響學業成績,另有三成學生因電子產品放棄外出活動及減少睡眠,數字均比三年前統計升約十個百分點,顯示問題有惡化趨勢。

  小學生及家長皆表示曾因使用電子產品而與對方爭執,分別為五成三及七成八,家長認為子女上網時間過多影響日常生活,數字由二〇一四年的百分之二十六點六,急升至最新百分之六十二點五。

  學前兒童方面,調查發現港童平均一歲已開始使用電視、影碟機及智能電話,使用平板電腦及電腦分別為一歲半及兩歲。不過,家長卻鮮有經常陪伴子女使用電子產品,分別只有一成及兩成家長,有經常陪伴子女使用平板電腦及智能電話;陪伴使用電腦更只有百分之六點二。

  衛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學生健康服務)鍾偉雄表示,學前兒童接觸電子產品的年齡雖比三年前稍有改善,但時間上仍屬過早,認為互聯網或電子產品某程度上是方便及有功用,故此「使用普遍性上升其實是不出奇,但小朋友需要很多成人互動或指導,關注對小朋友的影響。」

  他又指,長期使用電子產品,對眼睛、骨骼、睡眠等均有影響,小朋友會受屏幕發光及內容吸引,「自然他們眨眼少了,眼睛容易乾、看東西容易疲倦。」他建議使用電子產品每二十分鐘至三十分鐘便應小休二十至三十秒,六至十二歲兒童應花少於兩小時在電子屏幕作娛樂用途,兩歲以下更應盡量避免;又建議家長與子女訂立使用電子產品的規則,並多鼓勵子女外出運動。

20170804 - 以身擋飛轆護B 母受傷

標題:以身擋飛轆護B 母受傷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報訊】母愛偉大!媽咪以身擋飛轆護B。昨晨十一時許,姓張(五十七歲)男子駕駛輕型貨車,沿紅磡佛光街東行,駛至信用街十字路口時,貨車其中一個車轆突然飛脫,車轆沿斜路滾落,衝力極猛,先撞向路邊交通燈柱,燈罩撞跌,再反彈向行人路時,剛巧姓朱(卅六歲)媽咪推着載有孩子的嬰兒車經過,朱婦看見飛轆突然飛至,恐怕擊中孩子,毫不猶豫將嬰兒車推開,並以身體擋轆,她慘被飛轆重擊,當場腰、手及臉部受傷倒地。

據悉,多名途人見狀群起協助,分別安慰朱婦及照顧其孩子,有圍觀街坊大讚女事主在危險關頭,以身護B的偉大母愛。警方及救護員趕至,朱婦仍然清醒送院,幸而BB並無受傷,警方在現場調查甩轆貨車。

20170804 - 冒認親戚朋友 九龍城拐子佬圖帶走三歲仔

標題:冒認親戚朋友 九龍城拐子佬圖帶走三歲仔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專案組報道】一名港爸的三歲兒子疑險被拐子佬拐走,事件昨日在網上瘋傳。涉事港爸黃先生於網上發文,並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外傭前日帶同少主到九龍城賈炳達道公園耍樂,一名老婦忽然與外傭搭訕,期間少主稍為走遠,一名操不純正廣東話的男子突然殺出,企圖冒認是少主舅父的朋友,要將他帶走。警方跟進事件。

市民感不妥 報警及時制止
黃指,幸好一名一直在旁留意情況的熱心市民感到情況不妥,立即阻止並報警。公園內的其他家長見狀亦紛紛上前幫忙。涉事男子於警員到場前已逃之夭夭,該名老婦亦已去如黃鶴。據了解,昨日有警員聯絡黃先生了解事件,並安排錄取口供,亦有便衣探員到涉事公園進行調查。

警方發言人表示,前日下午約六時接獲一名五十六歲姓林女子報案,指發現一名男童於九龍城賈炳達道一診所外徘徊,警員於現場發現該名男童與一名三十四歲自稱家傭的外籍女子,其後陪同二人返回住所,並確認身份。該名男童沒有受傷,經初步調查後亦沒有發現任何可疑人士。

警方強調,非常重視懷疑企圖拐帶兒童的事件,就有關事件已主動聯絡該名男童的父親及報案人到紅磡警署提供進一步資料,並展開深入調查。案件暫列作「求警調查」,由九龍城警區重案組第一隊跟進,並追尋其他相關證人,以查明事件真相。據本報獲得消息,警方事後曾翻查公園附近閉路電視片段,不排除是男童自行走出公園外,幸及時被途人截獲。調查亦發現,現場曾有一男子出現,並提及男童樣貌酷似其「姨甥仔」,對方隨後離開,警方正了是否與事件有關。

20170804 - 1歲玩手機  港孩身心健康惡化  逾半小學生曾為上網與家長爭執

標題:1歲玩手機 
港孩身心健康惡化 
逾半小學生曾為上網與家長爭執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報訊】科技進步令智能產品普及,小朋友使用電子屏幕產品亦非罕見。衞生署調查顯示,本港不少幼童一歲起開始使用屏幕產品,比世衞建議的一歲半及衞生署建議的兩歲更早。同時小學生使用產品後出現的負面影響有惡化迹象,家長學童因使用電子屏幕產品而爭執的比率較2014年上升。有醫生警告,兒童長期用屏幕產品或會損害身心健康。

衞生署上月在母嬰健康院及學生健康服務中心訪問1,328名市民,包括766名幼童家長、482名小學生與80名家長。結果顯示,6歲以下兒童開始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年齡偏早,開始看電視及智能電話的年齡中位數是一歲,平板電腦為一歲半,電腦為兩歲。
衞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學生健康服務)鍾偉雄指,今次調查比2014年同一調查的年齡結果延遲少許,但一歲就開始看屏幕,仍比署方建議的兩歲、世衞建議的一歲半為低。調查亦顯示,有51%家長會陪伴子女閱讀,但只有6.2%至19.6%經常陪同6歲以下子女使用屏幕產品,情況並不理想。

13%人每日上網逾3小時
至於小學生與家長在使用屏幕產品後出現的負面影響有惡化迹象。逾半小學生指因使用產品上網與父母爭執,比率由2014年41.6%升至今年53.1%;家長表示因使用產品而爭執的比率由44.3%急升至77.5%,增幅逾七成。
受訪學童為了上網而放棄外出活動、減少睡眠、影響學業、隱瞞親友師長上網時間等情況較2014年嚴重;平均每日上網3小時以上的百分比由2.6%急升至13.1%。家長亦認為子女上網太多會影響日常生活,比率由26.6%升至62.5%。

衞署建議家長限制使用
鍾偉雄解釋,長期接觸電子屏幕,或令幼童分不清現實與虛擬世界的人際互動,幼童的成長發展例如展露笑顏、牙牙學語、模仿行為等,都是靠與真人互動才能建立。他引述世衞建議,18個月以下幼童如非必要不應接觸屏幕產品,即使使用,衞生署強烈建議家長陪伴在側指導及限制使用時間。
鍾提醒長期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可因缺乏運動、長期固定姿勢引致眼睛、骨骼肌肉、筋膜等勞損,也容易沉溺成癮影響日常生活。他指世衞正研究將電子遊戲所引起的沉溺行為及病態列入國際疾病分類,有關病人需在專門中心接受治療。

20170803 - 半歲B女流感併發腦病變

標題:半歲B女流感併發腦病變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報訊】衞生防護中心預料夏季流感高峯期仍會持續一段時間,昨日新增一宗兒童流感嚴重個案,半歲大的女嬰感染流感後,併發腦病變及心肌炎,正於聯合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留醫。防護中心前日錄得新增7宗成人流感死亡個案,全部人入院一日死亡;今夏流感高峯已導致299名成人及兒童死亡。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該名6個月大女嬰過往健康良好,自本月30日起出現發燒、咳嗽、腹瀉及抽搐等病徵。她翌日被送往聯合醫院急症室求醫,並直接轉送兒科深切治療部接受進一步治療。她的鼻咽分泌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甲型流感(H3)病毒呈陽性反應。臨床診斷為腦病變及心肌炎,現時情況穩定。

新增7宗成人死亡
初步調查顯示,該女嬰未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潛伏期間沒外遊。她的母親及4歲姊姊最近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徵,情況穩定。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地季節性流感活躍程度仍維持在高水平,預期今夏季流感季節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衞生防護中心前日錄得新增11宗成人嚴重流感個案,及7宗成人流感死亡個案,所有死者入院一日死亡。由5月至前日錄得420名成人嚴重流感個案及296宗成人死亡個案;由5月至昨日錄得19宗兒童嚴重流感個案及3宗死亡個案。
不過衞生防護中心收集的的呼吸道樣本中,檢出對季節性流感病毒陽性比率連續兩周下降。由7月9日至15日的一周檢出40.86%呼吸道樣本屬季節性流感病毒,下降至7月16日至22日的39%,再下降至7月23日至29日的35.49%。

20170803 - 向小六女生示愛 男教師停職 校方設小組跟進 警接報調查

標題:向小六女生示愛 男教師停職
校方設小組跟進 警接報調查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報訊】元朗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爆出有教師對女學生作出不當行為,包括私下以WhatsApp傳送「I Love You」符號、「我既女神」、「好掛住妳」等訊息給小六女生,亦曾拍照並向對方聲稱已到其家門下。辦學團體香港佛教聯合會承認,該校一名譚姓主任牽涉事件,稱校方已即時暫停其職務,並成立專責小組調查。發言人強調會認真跟進,「亦會鼓勵家長報警,如果家長唔想報警,我哋都會報警」。

佛聯會發言人昨確認,該校一名譚姓教師承認上述行為,校方已即時暫停其工作,「返學校當值都唔需要,直至另行通知」,又稱已成立由佛聯會學務顧問、該校校長、佛聯會學務委員等人組成的專責小組,跟進事件,「我哋已經約咗家長傾,亦都鼓勵佢報警,如果家長唔想報警,我哋都會報警」。發言人表示,會方將就事件通報教育局及教育人員專案操守議會。發言人又指,從表證判斷該教師應違反專業守則,查證屬實後,校方亦「唔希望佢繼續留喺學校」。

校方曾與學生家人進行閉門會議
佛聯會又指,陳校長在接到投訴後曾安排事主姊姊、譚主任進行閉門會議,稱當時事主姊姊已接受譚的解釋,惟最終事主母親事隔兩周才回覆不接納解釋,稱事件不涉隱瞞。事主姊姊反駁指,她早已表明家人不接納解釋,亦已要求校方書面回覆,不理解校方兩周後才建議他們報警,質疑校方是否認為事件「唔嚴重」。

校長陳滿林則不評論個案,僅強調校方會優先考慮兒童安全,指調查完成後,有需要亦會轉介個案至教育局或操守議會。教大高級講師、律師莊耀洸指,該教師行為已違反《香港教育專業守則》「不應從事有損專業形象的工作」及「應與學生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關係」的條文,「佢呢種行為除損害教師形象,亦都損害咗學生對佢嘅尊重、信任」,如有人投訴至操守議會,其教師牌照或會被吊銷。
資小校長會主席賴子文則認為,該教師行為明顯不恰當,「以佢嘅身份,唔應該同學生出現呢種連繫」。立法會議員鄺俊宇則認為,教育局有需要介入調查,以尋找有否其他受騷擾的學生,局方亦應加強監察校方上報事件的指引,因騷擾事件對孩子的成長會造成陰影。
警方稱元朗警區得悉事件後,已聯絡有關學校了解情況,元朗警署亦於昨晚接獲一名女子報案,指一名男教師早前懷疑透過即時通訊程式,向報案人的女兒作出不恰當言論。案件列作「求警調查」,交由元朗警區刑事調查隊第六隊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