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4 - 近八萬青少沉淪網毒

標題:近八萬青少沉淪網毒
報章:東方日報


香港青年協會調查顯示,一成一受訪青少年上網成癮,推算全港多達七萬七千名青少年病態上網。青協呼籲家長,別以關掉電源等方法強行阻止子女上網,否則弄巧反拙。有青少年曾拿刀威脅、通宵用鐵錘敲牆、擲電腦屏幕等暴力方法與父母抗爭,青協勸喻父母與子女理性溝通。

青協訪問約四千八百人,一半是家長,一半是十至十七歲青少年。調查詢問青少年二十項上網習慣的問題,包括會否因上網而不外出、減少睡眠時間等。結果顯示,一成一受訪青少年在十項或以上問題中回答「經常」,屬上網成癮;百分之三回答十五項或以上,達高度上網成癮。三成二受訪家長卻不了解子女上網情況,逾半家長以為子女上網做功課,其實不足四成受訪青少年上網為找資料做功課。

被阻上網 擲電話洩憤

「家人收埋電線,我就儲錢買番,諗番起大家都好傻。」廿四歲的周建諾,中二至中五時沉迷網上遊戲,「遊戲入面建立一個國家,好有滿足感」。高峰期一天上網十六小時,他為此與家人吵架,擲電話洩憤。父母取走電線杜絕他上網,他寧願不吃飯也要儲錢買新電線。會考期間仍終日上網,結果會考六分,英文不合格。父親與他平心靜氣傾談,他終於改過,「父母可以跟仔女耐心慢慢傾,為上網而關係決裂不值。」目前他每天上網一小時,並找到電腦教學工作。

青協智Net家庭支援中心項目主任吳錦娟昨表示,接獲家長求助個案中,九成與子女沉迷上網有關,當中小五至中三學生情況嚴重,有青少年曾長期上網至臉部抽筋、暈倒等。她稱,若父母採取高壓手段,如拔上網線,只會適得其反。有求助個案中,青少年與家人推撞,結果報警;又有青少年通宵用鐵錘敲牆抗議,要求家人歸還上網線,令家人無法安枕。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黃於唱表示,家長應親自上網,了解子女上網情況,甚至親子分享上網樂趣,政府亦應加強家長的互聯網教育。

梁太唸中四的兒子沉迷上網至不願上學,最後輟學,每天上網十五小時。梁太曾強行關機,結果演變成母子推撞。梁太決定學習上網,改以軟手法與兒子溝通,親子關係終有改善。



標題:如何處理子女沉迷上網
報章:東方日報



一、學習使用互聯網,與子女分享上網樂趣
二、為子女訂定上網時間表,雙方協商,甚至可以有獎勵計劃
三、以關懷角度出發,了解子女過度上網的背後原因,加強溝通

不宜
一、使用專制手法,強行關機或自行拔走上網線
二、操之過急,以打罵方法恐嚇子女不要上網
三、對子女上網的情況、背後原因等不聞不問
資料來源:青協

20100607 - 網絡遇欺凌 中學生啞忍

標題:網絡遇欺凌 中學生啞忍
報章:都市日報


年紀愈大,愈怯於求助。有調查發現,超過半數中學生遇到「網絡欺凌」時,選擇不理會及不向外求助,相反受訪小學生卻懂得積極正視欺凌問題,作出舉報及求助。

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訪問了2,629名中小學生,結果發現,約11%受訪者曾被別人「網絡欺凌」,即遭別人以互聯網、內聯網、數碼技術或流動電話,折磨、威脅、煩擾或羞辱而引致尷尬。

在面對被別人網絡欺凌時,57.4%受訪中學生會選擇不作理會或不作回應,相反,63%的小學生會採取舉報有關欺凌行為,或建議受害人去求助等積極的面對方法,反映中學生於網上的守望相助精神較為低落。

網絡欺凌見怪不怪

當自己遇到網絡欺凌時,只有45%中學生會向外求助,遠低於小學生的73%。53%小學生會選擇向家人求助,遠較中學生的26%為高。調查亦指出,有56.8%受訪中學生及43%小學生認為網絡欺凌是見怪不怪、求助是沒有作用、及希望大事化小而選擇不去求助。

負責調查的協調主任黃秀華表示,結果反映中學生面對網絡欺凌的求助意識不高,有可能因為他們認為網絡欺凌無法解決,亦反映青少年對成人能夠協助他們面對網絡欺凌缺乏信心。

協基會建議家長應主動了解青少年的網上世界及趨勢,引導子女建立正面的互聯網使用態度,學校應加入網上道德及公民教育。另外,該會要求熱門網站在網頁中,增加正視網絡欺凌的提醒字句,及增加舉報不當行為的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