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9 - 初生嬰勿過早做水中運動

標題:初生嬰勿過早做水中運動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BB未學行卻先學游?近年坊間愈來愈多BB水療中心,標榜水療運動可促進BB的腦部及肌肉發展,令不少家長趨之若鶩。威爾斯親王醫院一級物理治療師柳家祺表示,雖然目前尚未有科學研究說明兒童進行水療運動的年齡限制,但同樣沒有充足證據顯示有關運動是BB成長階段所必需,故家長事前應小心衡量及選擇。

他提醒家長若希望參加BB水療班,最好待嬰兒六個月大,因為屆時嬰兒的頸部及背部肌肉發展成熟,肌肉有一定程度的力量挺直,再加上承托頸部的水泡,相信可減低遇溺或受傷風險。

家長勿盲目跟潮流
他又建議家長不要盲目跟從潮流,在選擇坊間舉辦的水療班前,要先留意機構提供的水池是否衞生,例如泳池有否定期消毒及清潔,因初生嬰兒的身體抵抗力弱,若水質不潔,容易有皮膚病或受感染風險。

家長亦須查詢機構職員是否有足夠訓練,及留意承托BB頸部的水泡大小,避免發生意外。

20141029 - 水療訓練刺激肌肉感官

標題:水療訓練刺激肌肉感官
報章:東方日報4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水療不只是鬆弛神經的生活享受,更確實具治療效果。患有發展遲緩的兒童在肢體、語言等能力發展方面較同齡兒童為慢,除了傳統的物理治療外,或可透過水療相輔相承。威爾斯親王醫院一級物理治療師柳家祺指,水療利用水的浮力及阻力等特性,鍛煉肌肉及身體平衡力,又能刺激感官,可促進兒童發展。他強調,水療要因應病情需要和先由醫生評估,並非所有病人都合適。

水療屬物理治療一種,除了用於治療痛症,亦有應用到發展遲緩、肌肉萎縮症、自閉症或曾接受骨科手術等的兒童。

因應病情 需由醫生評估
柳家祺稱,發展遲緩的兒童因遺傳或環境等因素,導致大小肌肉、感覺接收等發展較同齡兒童慢,出現身體平衡差、手眼不協調、說話能力弱等問題,有患病兒童滿一歲時仍不會行路及說話。病童一般會接受傳統的陸上物理治療,若效果不顯著,醫生會評估病童是否適合水療輔助,加強肌肉及感官訓練。

水療會安排在水溫介乎攝氏廿八至卅五度的暖水池進行,有利血液循環,加上治療師的手法治療,可提升兒童的關節活動幅度,有助放鬆肌肉及舒展關節,較易做出各種伸展動作,例如踢腿、深蹲等。而借助水的張力及阻力,可鍛煉肌肉力量及改善平衡力;水的浮力能承托身體重量,比起在陸上更能輕鬆做出不同動作。

柳家祺稱,對兒童而言,水療較陸上物理治療有新鮮感,他們容易投入及聽從治療師指示。

病童學兩年 可自行走路
惟治療過程難免有重複性動作,兒童耐性亦有限,柳透露,治療師要加入遊戲元素,又會利用彩色浮棒、水球等道具吸引其注意。治療期間父母須陪同子女落水,有助減輕兒童的不安情緒。

六歲的芊莩患有發展遲緩,步行及說話能力較弱。芊莩爸爸說,女兒因染色體有問題,小肌肉力量較弱,步行及身體平衡力很差,步行三百至四百米已感疲累,常要人抱,到公園玩滑梯亦要別人抱上梯級。她做水療運動兩年後,肌肉力量有所提升,現時可自行走路,而且「玩水」較傳統物理治療有趣,她的投入度也較高。

20141029 - 全日制幼園無學費全免

標題:全日制幼園無學費全免
報章:太陽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專責研究十五年免費教育的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將於明年中向教育局提交終期報告。消息透露,委員會正研究增設不具約束性兼拒列教學年資薪級建議的幼師薪級表,資助薪酬額按全港幼師薪酬中位數及師生比例釐定,料每名幼師資助約二萬一千多元;又建議幼稚園管理層學歷達至大學學位化;但全日制及長全日制非牟利幼稚園學費料不獲全額資助。有幼稚園業界批評,有關薪級表模糊不清,更擔心政府資助不足,反令家長需繳付差額或雜費,最終未能做到學費全免。
現時全港有約九百間幼稚園,當中約七百間為非牟利幼稚園。教育局計劃落實免費幼稚園教育後,資助模式將由現時以學券計劃資助家長,改為資助參加學券計劃的非牟利幼稚園。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正草擬諮詢文件,料今年底推出。
管理層趨學位化

消息人士透露,委員會重點研究回應幼稚園業界訴求,包括為幼稚園校長、副校長、主任、副主任及教師增設具彈性的薪級表,供業界參考,但薪級表建議只按職級而非按幼師年資設定,讓幼稚園按幼師的學歷或專業技能彈性調整薪酬。委員會亦建議提升幼稚園管理層的資歷,除原有要求校長職級須具備學位資歷外,正考慮要求副校長及主任職級均需學位化,幼師則傾向維持教育文憑學歷。
至於幼師薪酬資助模式,據悉,委員會建議按現時全港幼師薪酬中位數,以及按一比十五的師生比例,向幼稚園撥款資助。現時幼師起薪點約為一萬五千多元,頂薪為二萬八千多元,即分別相等於政府總薪級表的第七點及第十八點,即薪酬中位數大概為二萬一千多元。幼稚園可自行按幼師表現或年資制訂薪酬。
對於家長最關心的學費資助,委員會傾向全數資助半日制非牟利幼稚園的基本學費,但不包括雜費,至於全日制及長全日制非牟利幼稚園,除獲得半日制的基本學費資助外,亦會獲發放額外津貼,但預料全日制及長全日制不能做到「學費全免」。
非牟利幼兒教育機構議會主席曾甘秀雲批評,建議中的薪級表模糊不清,未有清楚列出幼師按年資遞增的薪酬調整,未有保障幼師的專業發展前景,擔心難以吸納新血及挽留人才。她更擔心,當局資助學費不包括雜費,又不傾向全額資助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幼稚園學費,最終或進一步加重基層家長負擔。
香港幼稚園協會會長唐少勳則贊成增設彈性幼師薪級表,「起碼喺制訂幼師薪酬有參考方向,有市場指標,而幼師薪酬亦可與學歷、年資及表現掛鈎。」但她擔心政府資助不足,希望當局容許幼稚園在提出合理理據下,可額外向家長收取雜費如膳食費、茶點費、冷氣費等,以彌補恒常營運開支。

20141027 - 西九擬辦兒童節 散播藝術種子

標題:西九擬辦兒童節 散播藝術種子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藝術發展局合辦本地藝團領袖人才海外考察及培訓計劃,資助五名藝術家到海外考察,未來為西九出謀獻計。其中一名藝術家來自兒童劇團,到歐洲了解當地兒童劇院運作,西九管理局表示,西九文化區雖然無計劃設立專屬的兒童劇院,但會辦兒童藝術節,培養新一代觀眾。

英兒童劇院暑假辦合家歡節目
大細路劇團藝術總監兼劇團經理林英傑在暑假期間到過英國和法國,他說一直希望在港辦兒童劇院,於是到當地考察兒童劇院如何運作,「溫布頓有個兒童劇院,規模好細,只得三百個座位,喺暑假舉辦兒童節,有好多合家歡節目,大人門票約十英鎊,小朋友免費,吸引好多家長帶埋子女遠道而來,一開場,小朋友都好留心欣賞節目。」

林英傑續稱:「英國幾乎每個社區都有劇場,佢哋認為起多個劇場,就可以起少個監獄,因為可以將迷失青年帶入藝術氛圍!」西九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說,與業界討論多年,西九文化區未必需要兒童劇院,但會以兒童藝術節或其他形式呈現出來,到時會再與業界商討。

舞蹈家楊春江則分別到訪歐洲六個城市參加不同舞蹈節,以及到韓國首爾考察場地,「歐洲的舞蹈節好大型,好有歷史性,韓國則好想好快見到效果,所以試好多不同事物,比較冒險和實驗性,兩面都有可取的地方。」他又說,歐洲舞蹈家都組成強大的網絡,互相交流,他們希望香港舞蹈家也可以加入。

明年將建珠三角藝術交流平台
西九藝術發展主管(舞蹈)陳頌瑛表示,西九明年中會建立珠三角的藝術製作人平台,不止是舞蹈,還包括其他表演藝術,到時會舉辦會議和工作坊等,互相交流,之後更會將平台擴展到亞洲。

西九與藝發局合共斥資一百八十萬元,資助五名藝術家到海外考察,茹國烈形容:「這是打破以往藝術家向當局提交建議書,然後等審批的做法,雙方關係更加立體。」五名藝術家稍後會出席兩場分享會,與業界分享考察經驗。


標題:資助五藝團領袖西九海外取經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為了加強人才培訓,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聯同藝術發展局合辦海外考察計畫,斥資一百八十萬元支持五名本地藝術家和行政人員前往歐美和亞洲各地取經,除了開拓個人視野,參與者又同時擔任西九文化區「顧問」,運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完善文化區規劃。

戲曲中心、M+視覺文化博物館,以及大公園等設施相繼動工,硬件工程如火如荼,西九管理局同時默默推動各項軟件項目,包括在二○一三至一五年與藝發局合辦名為「本地藝團領袖人才海外考察及培訓計畫」,資助五名本地業界代表進行海外交流。

五人分別來自劇場、電影和舞蹈界別,按自身興趣和經驗分別前往世界各地進行個人考察。

其中獨立編舞家楊春江先後到訪法國、荷蘭和韓國,接觸來自不同體系的藝術機構,「歐洲相對成熟,發展歷史比較悠久,很多機構已有一套成形制度,相反韓國最近十多年發展迅速,與香港文化狀況亦較接受,兩地整體脈絡都不一樣」,他指出,法國當地部分舞蹈中心是由不同編舞家獨立領導,令營運更加人性化,「取向風格各有不同,而非推行中央政策,要求大家一同遵守。」

大細路劇團創辦人兼經理林英傑則到英國多個兒童劇場進行交流,了解過當地不同兒童劇團的創作和營運模式,他表示,外國經驗顯示,擁有專屬場地之後,儘管有助解決場地不足問題,但是營運挑戰仍然很大,「兒童劇對環境要求高,劇院愈小,觀眾愈近,效果可能愈好,但是劇院太小的話,藝團和場地收入,其實並不理想。」

今次計畫特別重視雙方互動,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形容,參與計畫的業界就是文化區的「眼睛」,「計畫一方面協助業界代表增進知識、開闊視野,另一方面他們亦是文化區的顧問,會為項目出謀獻策,觀察並反映世界潮流和最新發展。」

完成考察培訓後,管理局團隊會立即聽取參與者的分享,看看有何政策和措施可以參考和引入,「例如兒童戲劇,雖然文化區並無一所專屬場地,但是世上不同發展方式很多,包括設立兒童戲劇節等等」,茹國烈補充,文化區一直期望和業界保持更親密、更互動的關係,今次亦是良好示範,「我們期望業界意見和聲音,能夠真正走入制度之內。」


標題:西九資助海外考察 藝術家有啟發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於明年中將舉辦製作人會議,邀請約20名大中華及珠三角的藝術界製作人來港,與本地製作人交流,鞏固雙方的合作網絡。獲西九管理局及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到韓國考察的本地著名舞蹈家楊春江指出,韓國與日本製作人協議,讓兩地表現出眾的舞蹈團到對方的舞蹈節表演,令工作不斷,值得本港借鏡。
西九管理局藝術發展主管(舞蹈)陳頌瑛指出,明年5月將舉行製作人會議,邀請約20名大中華及珠三角的戲劇、舞蹈及跨媒體等製作人來港,進行閉門會議及參觀本地製作人的工作室,又設公開論壇,讓公眾表達意見。「希望打破現有製作過程的框框,本地藝術家一直因資助的局限,幾個月須完成作品,過程單打獨鬥。」

日韓舞團交流 港可借鏡
四度獲香港舞蹈年獎的楊春江,除獲資助於去年中到訪法國及荷蘭等歐洲城市外,今年中亦到訪韓國兩個月,參觀獨立製作人策劃的舞蹈節。他舉例指有韓國舞蹈節製作人不僅鼓勵當地實驗性質的舞蹈團上陣,更有機會與日本製作人合作,邀請對方派出團隊,雙方更協議表現出色的團隊可在對方日後的舞蹈節亮相,「至少一半實驗性質的舞蹈團有下一個job(工作)。」他認為本地藝術家正爭取資源發展,日韓鞏固合作網絡的做法值得本港借鏡。

港設兒童劇院 稱時機未到
同獲資助的資深兒童劇場工作者、大細路劇團藝術總監林英傑則到英國參觀兒童劇院,包括到位於溫布頓的Polka Theatre欣賞「BB Show」,「全場都是一、兩歲的嬰兒,但大會開場時仍關燈,小朋友雖然喊,但仍很專注。」他指有當地觀眾特意駕車前往,反觀香港觀眾經常嫌場地遠,「例如西灣河文娛中心,明明中心位於地鐵站旁」,故認為本港設兒童劇院的時機未到。
西九管理局與藝發局去年起撥款180萬元,合辦「本地藝團領袖人才海外考察及培訓計劃」,除楊春江及林英傑獲資助,進劇場藝術總監紀文舜、好戲量主席賴恩慈和香港話劇團節目主管梁子麒亦獲資助。

20141027 - 少數族裔被遺忘問題累積嚴峻

標題:少數族裔被遺忘問題累積嚴峻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基層人微言輕,新任融樂會總幹事張鳳美眼中,少數族裔更屬輕中之輕。多年來走訪烏干達等發展中地區「落手落腳」作前綫支援,回港後她卻發現本港福利政策原來亦是「發展中地區水平」,完全無長遠計畫,少數族裔問題更因累積而愈見嚴峻。

前融樂會總幹事王惠芬為少數族裔打拼十數載,終於退下火綫,「接棒」的張鳳美自言深明新移民和少數族裔的感受。現年四十八歲的張鳳美,八四年隨家庭移民加拿大多倫多,在魁北克蒙特婁的大學工程系畢業後,因只懂簡單法文,無法找到工程工作,「我感受到語言是很大障礙,對人講英文比起你是外籍人士更受歧視。」

之後,她在紅十字會做義工,並完成水利工程碩士課程,「我想幫弱勢社群或被忽略的人們,而且要落手落腳去幫」,於是她到了烏干達、非洲東北部厄立特里亞等,明白每個地方的人有自己的文化、智慧,只要明白他們的根底問題後扶他們一把就可以。

但心裏毋忘八九年「六四」,毋忘貢獻本土,於是,○八年時她獨自回港,留下丈夫及兩子在加國。本以為香港是已發展地區,回來後卻發現本港福利政策仍屬「發展中地區水平」,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制度不完善令窮人永無翻身,當中以少數族商最被人遺忘,往往只流於文化嘉年華等活動,有關的政策倡議少之又少。

在樂施會工作期間,到過印尼、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地,她前年認識王惠芬,認為融樂會一直關心一班被遺忘的人,「欣賞王惠芬多年來推動少數族裔權益,但政府對少數族裔的支援僅得寸進,社會歧視依舊,仍有很多少數族裔不獲發香港護照、無法開銀行戶口,少數裔仍然不覺得是香港一分子」。

她表明,上任後會致力改善少數族裔的中文教育和消除歧視,「錯過了一年,就有另一批小朋友受影響,所以要與時間競賽,因為每一年都是一代人」,她指回顧八十年代與現今的少數族裔處境,認為今天少數族裔面對的問題更形嚴峻,早前《施政報告》縱然有提出在幼稚園及學校為少數族裔作出援助,但僅流於一筆過撥款,並無長遠計畫,框架亦很片面。

20141025 - 空氣污染或致兒童自閉症

標題:空氣污染或致兒童自閉症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空氣污染禍延下一代,美國有研究發現,空氣污染物鉻及苯乙烯的水平增加,與兒童自閉症有關連。專家相信,仍在母體內的胎兒至出生後首兩年的幼兒,吸入空氣污染物後的損害最大。現時平均每六十八名兒童便有一名兒童有自閉症,患病兒童的社交能力較差及溝通能力出現問題。

過去二十年,全球確診自閉症的兒童大增八倍,專家認為除了公眾對自閉症的認知增加引致求診率上升之外,亦相信環境污染物或基因轉變都是致病因素,但需更多研究證實其關係。

鉻及苯乙烯疑元兇
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衞生學院調查了二百一十七個來自賓夕凡尼亞州西南部的家庭,當中包括有自閉症兒童的家庭。研究人員會根據國際空氣污染物的評估準則,記錄受訪者有否接觸三十種足以導致內分泌失調或影響神經功能的空氣污染物。結果發現,當幼童尚在母體內或於出生後首兩年,暴露於較高水平的鉻或苯乙烯,患自閉症的機會高出一點四倍至兩倍,有關研究已在美國氣溶膠研究協會年會發表。

20141024 - 出生季節定性格 夏天B情緒化 冬天B脾氣好

標題:出生季節定性格 夏天B情緒化 冬天B脾氣好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BB何時出世足以影響性格?匈牙利有研究發現,夏天出生的嬰兒情緒較波動,易大起大落,秋天出生的嬰兒則較少有抑鬱徵狀。負責研究的專家從生物化學實驗看到,季節轉變足以影響腦部用作控制情緒的單胺類神經遞質。

單胺類神經遞質影響
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有科學家進行長時間研究,分析評估四百名男女的性格,再對比他們剛出生後一年的性格評估紀錄。結果發現,夏季明顯「出產」較多情緒常大起大落的BB;性格傾向過度樂觀的受訪者,通常在春季及夏季出生;冬季出生的則較少會脾氣暴躁;秋天出生的受訪者較少有抑鬱徵狀。有關研究已在歐洲精神神經藥理學會公布。

負責研究的專家指,人體面對不同季節時,產生的單胺類神經遞質,如多巴胺或五羥色胺的分量都有轉變,足以影響控制情緒的能力,相信目前除了基因或環境因素外,季節也會影響性情。有關研究更嘗試分析國際名人的性格,例如英國劍橋公爵夫人凱瑟琳出生於一月九日,若按研究所推斷,她可能是個性格隨和、較少脾氣暴躁的人。不過,現時仍未有完整機制解釋季節轉變與個人性格的關係,研究人員下一步將透過研究基因標記,找出兩者的關係。

20141022 - Hip Hop 當運動 五歲舞者不求獎

標題:Hip Hop 當運動 五歲舞者不求獎
報章:晴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學習講究台風、載歌載舞的K-pop,能滿足小朋友的表演慾。五歲繆昀希(Charlotte)去年與四位專業排舞師組成「Hong Kong POP」,參加韓國舉辦的比賽,其後更憑可愛表現獲韓國人氣電視節目《Star King》邀請作表演嘉賓。
小妮子的跳舞老師,啤啤熊藝術中心舞蹈總監Bo Sir笑謂,一小時的節目共綵排了八小時,對小朋友是很大挑戰。「她累了便讓她睡半小時,也準備了一箱零食,預備她情緒波動作安慰。Charlotte那天要與同是四歲的小舞者挑戰,故要即場學習四隻舞,作為大人,我也很佩服她的耐力。」
不怕拉筋苦
Charlotte三歲半已跟Bo Sir學習,他笑謂最深印象是小妮子觀察力強,對跳舞早已有鬥心,也肯下苦功學拉筋。Charlotte練習時也愛指導老師拉筋動作,Bo Sir的一字馬沒貼地,她便大聲叫他注意不能讓中間位漏了個大洞。她更愛表演用單腳貼在鏡上、整個人垂直拉出一字馬,笑說這叫一字馬變種,名為「沖天炮」,「是我自己發明的動作。」
Bo Sir謂很多幼兒怕拉筋,媽媽們見到孩子上堂因拉筋而喊,便建議他不要教,但拉筋是學跳舞的基本功。「Charlotte的身體左右是不同步發展,她左邊較強,例如拉一字馬右腳會痛,打觔斗也是打左邊順一點,但她的長處是肯挑戰自己的弱點。她在家會兩邊平衡練習,有次成功練到右邊側手翻便馬上錄給我看,這份鬥心不是人人有。」作為資深舞者又是老師,他謂跳舞是運動,如跑步、游泳一樣能助幼兒發展身心,有些家長認為跳舞太花時間,但孩子能熱愛、享受其中才是重點。
媽咪的胎教
Charlotte的媽媽Peggy懂拉丁和社交舞,她笑謂囡囡五個月時她仍在跳舞,一邊跳一邊感受到BB在肚內也很快樂。囡囡兩歲時,聽着《花鼠明星俱樂部》的歌會模仿舞步,Peggy感到她有跳舞天份,開始為她物色Hip Hop課程,因而找到Bo Sir。「他對孩子很有耐性,會看他們喜歡甚麼作引導,最重要是會教孩子拉筋技巧。」Charlotte同時也在學芭蕾舞,媽媽沒有預計女兒會學到幾歲。「跳舞可以訓練整個人,又可以識到很多朋友,我當跳舞是運動,不會要求孩子拿甚麼獎項。」

20141020 - 調查指65%學童無做護脊運動

標題:調查指65%學童無做護脊運動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電子產品充斥學童的學習生活,長期使用或姿勢不當,會對脊骨構成影響。有政黨調查發現,逾四成家長指子女使用電子產品時不伸展腰、頸膊等,更有一成學童曾感腰痠背痛。調查又發現,逾六成半學童無做護脊運動。負責調查的政黨建議,父母以身作則,避免在子女面前使用電子產品或上網打機。

用電子產品 少伸懶腰頸膊
民建聯在今年九月以問卷方式,訪問約二百名小學生家長,以了解學童使用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情況。所有受訪家長均表示,學童每日都有使用電子產品,當中六成學童每日使用超過一小時,高達半成學童每日花四至六小時在電子產品身上。學童多使用電子產品觀看卡通片,其次是打機及做功課。

逾四成受訪家長又指出,學童在使用電子產品期間,不會伸懶腰及頸膊。逾半家長指出學校過往無舉辦講座或教導學生正確坐姿,逾六成半學童無做護脊運動,僅兩成學童有做護脊運動。

民建聯表示,有醫學報告明言青少年持續使用智能電子產品逾兩小時,便會產生肌腱勞損的痠痛徵兆,而經常活動有效減低長期姿勢不當引致的重複性勞損,建議父母以身作則,避免在子女面前使用電子產品或上網打機,且多與子女溝通,避免子女長期使用平板電腦及手機,並多與子女外出活動,享受家庭樂。

20141018 - 6歲女誤服美沙酮 父被控疏忽

標題:6歲女誤服美沙酮 父被控疏忽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服用美沙酮戒毒的中年綜援漢,涉把美沙酮帶返家中並藏於雪櫃,其6歲女兒疑不慎服下,需送院治理,其後院方更在她的血液內驗出毒品。綜援漢被控一項「對所看管兒童虐待或忽略」罪,昨在觀塘裁判法院提堂,暫毋須答辯,獲准保釋候訊。
美沙酮藏家中雪櫃
根據控罪,陳姓被告(52歲)涉於今年7月22日在黃大仙上邨寓所內,對6歲女事主故意虐待或忽略,令她受到不必要的健康損害。主任裁判官練錦鴻將案件押後至12月12日,待控方索取法律意見,其間被告獲准以現金3000元保釋,其間不得接觸事主等控方證人、不准踏足黃大仙上邨及不可離開香港。

20141018 - 兒童精神虐待遭忽視

標題:兒童精神虐待遭忽視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前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昨日出席研討會,指社署今年首半年接獲426宗虐兒個案,當中,很多單純精神虐待個案未被察覺或舉報,籲港府應參考英國今年中推出《嚴重罪行草案》,俗稱「Cinderella Law」(灰姑娘法律),以有效處理單純兒童精神虐待個案。
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參事江樂士稱,今年首半年的426宗虐兒個案中,雖然只有4宗涉及精神虐待,數字較低,但反映有很多個案未被察覺或舉報。
現時本港處理虐兒罪行的法律主要是《侵害人身罪條例》第27條「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和第39條「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若以有關罪行檢控精神虐待個案,會舉證困難。今年6月英國公佈俗稱灰姑娘法律的草案,用等同對待身體虐待的態度處理精神虐待個案,檢控涉案者,他認為港府應考慮修訂。

20141018 - 過度催逼子女 家長或涉精神虐待

標題:過度催逼子女 家長或涉精神虐待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怪獸家長過度憂慮年幼子女輸在起跑線,安排子女參加過多學習及課外活動,超出子女的可承受範圍,或已屬精神虐待。防止虐待兒童會指出,今年首半年雖只有四宗精神虐待兒童個案,但相信是冰山一角,形容家長漠視兒童的情緒需要、過度壓迫兒童與羞辱、驚嚇兒童等均屬精神虐待,如有家長安排十三個月大兒子上面試班,已屬過火踩界行為,呼籲家長按子女能力安排學習活動。

嚴重者可能有自殺念頭
防止虐待兒童會昨舉行跨專業研討會,多名專家探討本港精神虐待兒童的情況。該會總幹事何愛珠表示,精神虐待令兒童心理受創,窒礙身心發展,社會福利署去年共接獲十六宗精神虐待兒童個案,但她認為數目不止於此,「唔好以為淨係鬧呀、唔理個細路先係精神虐待,要個幾歲小朋友做十幾歲先做到嘅嘢,佢承受唔到,一樣係精神虐待」。

遭受精神虐待的兒童可能出現行為倒退,如遺尿、學業成績轉差等問題,亦會令智力、情緒及社交方面發展遲緩,嚴重者更可能傷害自己或有自殺念頭,何愛珠促請家長留意子女情緒,按子女興趣及能力安排適當的遊戲及學習活動;她亦促請政府關注兒童及家長需要,為家長提供支援及輔導,保護兒童健康成長。

上半年接獲逾四百個案
今年首六個月,社署共接獲四百廿六宗虐待兒童個案,當中身體虐待及性虐待分別佔二百及一百四十七宗,精神虐待僅佔四宗,有與會專家認為有關數字未必可反映真實情況,因精神虐待難以被證實及定罪,相信有不少個案未被識別,故促本港參考英國修訂相關保護兒童法律,跟進兒童被精神虐待的問題。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陳沃聰指,不少兒童目睹家庭暴力事件後,心理承受嚴重創傷,「見到父母打打鬧鬧,兒童心理發展都有影響」,認為應考慮把虐待兒童定義擴闊至涵蓋兒童目睹家暴,並對該些兒童作適當跟進和輔導。

20141017 - 幼園生流落街頭 保母車疑疏忽

標題:幼園生流落街頭 保母車疑疏忽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明愛聖方濟各幼稚園發生學童離奇被棄街頭恐怖事件,受害女生家長「嚇破膽」。事發於本周二,就讀該校低班的四歲女生,乘保母車上學時疑被人疏忽遺留車上,將她車往遠處。女童其後自行落車,在街上流連,幸被好心途人發現,致電女童母親。女童家人趕赴現場,將女童接回家。校方即日發出通告將事件知會家長,並立即更換保母車司機及在本周安排老師跟車。

途人致電女童母親 揭發事件
發生保母車失學童事件的明愛聖方濟各幼稚園,位於中區堅道二號明愛大廈三樓。近日WhatsApp瘋傳一則涉及該校的訊息,自稱是受害女童母親形容當日發生的事為「恐怖事件」,她聲稱﹕「各位家長,今日(本周二)發生一件事,我個女今日上咗校車去返學,但原來她沒有係學校,反而畀司機車了去一個好遠的地方。然後我個女自己下了車,就喺條街行來行去。好彩有一些有心人士打電話給我,我才知道我個女喺街,原來她沒有喺學校。這件事使我非常震驚,十分難過。」女童母親更附上校方之後發出的通告。

校方的通告指,學校已就事件向警方備案,並更換肇事保母車司機,本周會安排老師跟車,陪同兒童全程乘坐保母車返學與放學,亦會檢討與加強兒童乘坐保母車機制,並保留向保母車公司追究責任的權利。本報記者昨到該校了解事件,該校校長陳鈺鈴表示,校方前日已即時作出處理,調整措施,加強老師監管,保母車服務在過去兩天已恢復正常,學童安全上學及放學,由於正調查及跟進事件,不方便透露詳情。

保母車公司辯稱:可能睇漏眼
據了解,肇事的保母車公司同時負責數間幼稚園學童的接載工作,每輛保母車皆會有一名保母隨行,由於該幼稚園乘搭保母車的學童人數並不多,偶然會以一車接載多間幼稚園的學童,坦言:「可能有人睇漏眼都唔出奇!個女仔喺第二間學校落車蕩失路。」有該校家長表示,數日前已經聽聞有低班的女生走失,校方已派通告知會有關事件,但她習慣親自接送兒子上下課,故不擔心兒子會發生同樣情況,但有家長黃太指不清楚事件,認為校方應主動交代事件始末。

教育局發言人稱,已收到有關報告,指一名學生理應坐校車上學,結果無抵達學校。該局已提醒學校要確保學童上學安全,向營辦商跟進及商討改善機制。

20141016 - 校巴遭撞尾 18童送院

標題:校巴遭撞尾 18童送院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昨午5時許,一輛載滿幼稚園學童的校巴(右)沿荃灣海盛路駛至近大涌道交界時,49歲姓李司機因前方交通擠塞而收慢,尾隨客貨車(左)收掣不及,猛撞校巴車尾,校巴上18名學童受傷,不少人驚慌嚎哭,其後由救護車分批送院。受傷學童包括10女8男,年齡由3至5歲,全部僅受驚或輕微撞傷,送往仁濟醫院經治理後已無大礙。

20141016 - 德怡申校舍失敗

標題:德怡申校舍失敗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在天水圍嘉湖山莊辦學逾20年的德怡中英文幼稚園,早前因校址被另一教學團體以高價租走,被迫另覓校舍辦學。校方其後申請租用天水圍天盛商場一個規劃用作非牟利幼稚園的舖位,但最終落空。負責遴選的教育局昨公布,在9個投標者中選出「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教育基金會有限公司」租用該舖位;該聯會董事李金鐘稱,擬辦非牟利幼園,料明年9月開學。

中大校友會基金會中標

將任新辦幼園校監的李金鐘表示,該會轄下位於天水圍區的陳震夏幼稚園學額一直供不應求,早於兩年前已計劃於天水圍區開辦另一間幼園,「之前試過投(標)其他舖位,但失敗,當知道政府公開招募申請時便一試」,強調非刻意與其他幼園競爭校舍。他指出,遴選過程嚴謹,曾親自與遴選委員會見面,闡述辦學經驗、計劃及方針。

教育局7月公布天水圍天盛商場一個規劃用作非牟利幼稚園的舖位可供申請租用,最終接獲9份申請。局方昨回覆查詢時稱,遴選機制公平公正,而教育質素是首要考慮因素,亦會考慮辦學團體辦學往績等。而比較不同方面後,認為基金會的總體表現較優勝。營運該舖位的領匯則正跟獲分配舖位機構接洽,協助盡快開業。本報曾聯絡德怡校長陳玉珊,但至截稿前未獲回覆。

20141016 - 教局評估25宗在家施教個案

標題:教局評估25宗在家施教個案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台灣及新加坡等地已訂立規範兒童在家受教育的法例。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在立法會回答議員提問時表示,現時獲局方評估兒童在家受教育的個案有二十五宗,教育局會聯絡家長或通過家訪,了解兒童是否獲得適切照顧,並會定期評估和跟進個案。

吳克儉指,局方不鼓勵家長安排子女在家施教取代學校教育,指學校教育可以為學童提供更廣闊、有系統的正規課程及豐富的學習經歷,但考慮兒童個別需要,不會一律禁止在家施教。




標題:在家施教25申請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過往出現過父母拒讓子女到學校上學的個案,教育局昨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表示,雖不鼓勵在家施教,但會考慮個別兒童的需要,不會一概禁止,現正評估25宗申請在家施教的個案。局方又稱,沒需要成立專責小組制訂兒童在家教育的政策。

教育局:不鼓勵

教育局表示,根據《教育條例》,如家長沒有充分理由而堅持不讓子女上學,教育局常任秘書長可根據《教育條例》發出入學令,要求家長送子女入學。局方不鼓勵家長以在家施教取代學校教育,認為學校教育可以為兒童提供更廣闊和有系統的正規課程及豐富的學習經歷,讓他們與同儕和師長互動,彼此切磋砥礪,對兒童於德、智、體、群、美各方面均衡發展。不過,當局會考慮個別兒童的需要,若家長希望為子女在家施教,可透過信件或電郵聯絡教育局要求評估。

20141015 - 產前抽血 驗遺傳病 防B女「變性」

標題:產前抽血 驗遺傳病 防B女「變性」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科技日新月異,產檢技術不斷進步,連罕見遺傳病也可發現,並及早在懷孕期治癒。中文大學醫學院與美國專家研發新基因診斷技術,透過向孕婦及丈夫等抽血,檢測腹中女嬰是否患上「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此病可引致嬰兒「女變男」,即令女嬰外生殖器官呈陰莖狀,懷孕九周前發現及服類固醇治療,可預防嬰兒出生後發病。
記者:陳沛冰

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研究)兼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盧煜明表示,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CAH)是一種隱性遺傳病,逾90%病人是因為基因「21-羥化酶」突變,缺少與血壓有關荷爾蒙,及有過剩男性荷爾蒙,影響生殖器官生長。

男性荷爾蒙過剩礙發育
女嬰因男性荷爾蒙過剩會影響外生殖器官發育,將來也易有心理及生理問題,常見需手術矯正生殖器官,女嬰也會體毛較多及有低血壓,影響電解質平衡,嚴重可致命。醫學界推算每1,000人中有12人是該基因突變攜帶者,每2.8萬人會有一宗CAH病發個案。
中大與美國專家經過兩年研究,成功研發無創性基因診斷技術測試CAH。盧煜明表示,因屬家族遺傳,故主要針對檢測第二胎或之後嬰兒。方法是向孕婦、丈夫及首胎孩子抽血檢測基因,及從孕婦血漿檢測胎兒基因,分析21-羥化酶是否有突變。需時約20日,成本約3萬元。
他表示,需於懷孕九周前知道結果,即最遲六周要開始進行檢測。若證實有基因突變,孕婦可服食類固醇,透過胎盤傳送給胎兒,令胎兒製造血壓及男性荷爾蒙的機制恢復正常,便不會有外生殖器官異常問題。女嬰則終身需服食類固醇藥,保持血壓正常及電解質平衡。

盼技術延伸 地貧 血友病
研究團隊曾為14名有家族史的個案進行檢測,發現一半有21-羥化酶突變,女嬰出生後也有外生殖器官異常,顯示檢測準確度達100%。團隊希望將來可將技術發展成常規檢測項目,並用於地中海貧血症或血友病。
近年基因排序技術越來越先進,由七十年代需多年才能先成一個人的基因圖譜排序,到現在只需兩日便能排序20次。
最新儀器體積及外形像USB手指,將來或只需數小時便完成檢測,但同時會衍生道德倫理問題,如醫生替病人基因測試肺病,但意外發現有腦病,是否需告訴病人。

20141014 - 環境污染 兒童易患病

標題:環境污染 兒童易患病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兒童比成年人對環境污染更敏感。有兒科專科醫生解釋,孩子的器官急速發展成長,代謝率比成年人快,因此在相同環境污染下,對兒童構成的影響或比成年人大,估計高二至十倍不等。

香港兒科醫學會聯同香港兒科基金舉辦兒童健康與環境高峰研討會,基金主席陳作耘醫生昨指,整合意見後會向有關部門提出對空氣污染、食物安全、二手煙以及母乳友善政策的意見。

24%疾病「元兇」
世衞數據顯示,十五歲以下的兒童疾病中,三成六由環境中的有害物質造成。全球每年超過五百萬名兒童死於與環境有關的疾病,當中六成個案為五歲以下兒童。

國際兒科協會環境小組國際顧問Ruth Etzel表示,綜合所有病人年齡的數據,有兩成四疾病由環境污染所致。香港兒科醫學會會長王曉莉說,食物安全亦是次討論的焦點,然而本港法例未有監管兒童食物。

20141014 - 調查:八成劏房戶在職貧窮

標題:調查:八成劏房戶在職貧窮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明愛基層組織發展計劃在深水埗區訪問二百五十六戶劏房戶,近八成受在職貧窮困擾,且有逾五成受訪戶租金佔入息比例逾三成,調查機構建議港府研究興建「臨時組件屋」及單身人士宿舍,紓緩基層房屋問題短期措施。

調查結果顯示,八成受訪者認為自己屬貧窮家庭,他們的入息中位數遠低全港家庭中位數六成,當中以四人及五人或以上的家庭情況更為嚴重,反映居住在劏房單位的租戶大多是在職貧窮。受訪者最受房屋問題困擾,逾五成現時租金佔入息比例逾三成,他們只可靠縮減生活開支以繳付租金。

20141013 - 睹母喪刀下 小姊妹一夜噩夢

標題:睹母喪刀下 小姊妹一夜噩夢 父﹕只差一點𨋢門便關上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媽咪死咗啦!」10歲的小燕和5歲的妹妹珊珊,前日原本開開心心地隨父母離開秀茂坪寶達邨達富樓13樓寓所,詎料遇上72歲姓伍的失常鄰居,37歲好媽媽羅佩賢為保護兩名愛女以身擋刀,最終以生命換回女兒的平安。53歲父親劉漢升昨接受傳媒訪問,透露兩名女兒都明白母親已去世,神情哀傷,令他痛在心裏,在病房內陪愛女到天明,一頭家失去重要支柱,父女均感前路茫茫。而疑兇暫控一項謀殺罪,今日在觀塘裁判法院提堂。
父搶打火機引兇徒追趕
劉父表示基於各種原因,與羅婦相好11年,有夫妻之實並誕下兩女,但從未正式註冊結婚。劉父視羅婦為妻子,稱讚對方是「好偉大」的好媽媽。
談及事發經過,劉父指出門時疑兇已站在走廊吃東西,神情極冷靜,他感到奇怪,曾讓對方先行,「諗唔到佢衝埋嚟淋我」。劉父指雙方並沒有爭吵過,他被淋易燃液體後感到面部刺痛,對方則手持打火機,他只好拚命把打火機搶走,然後沿樓梯逃跑,當時曾成功引兇徒追趕。
兩人跑至9樓中途,疑兇突然折返,劉父當時欲找街坊登樓做證人,卻不知殺機正逼近三母女。
稱疑兇擘開𨋢門
劉父在兇案後向長女小燕了解,得悉疑兇極速折返13樓,當時妻子關上寓所鐵閘後已走入升降機,升降機門亦差不多關上,「就係差少少畀佢擘開咗,就真係好恐怖」。就是相差那一點點,升降機內上演困獸鬥,羅婦以身護女時被斬多刀,終爭取時間讓女兒逃回大廈大堂,她卻傷重倒地,最終不治。
小姊妹目睹母親遇害,事後情緒大受影響,小燕與父親一同接獲死訊,父女當場嚎啕大哭。劉父指兇案當晚,長女曾說:「媽咪走咗啦?死咗啦!」而幼女亦傷心地說:「媽咪死咗啦!」父女同哀,而小姊妹更整晚發噩夢,故劉父在病房內陪伴到天亮。
經過一夜留院,劉父指兩名女兒的情緒已趨平靜,但未來仍需要輔導。家庭失去好媽媽,方向頓失,未來生活計劃亦成疑。劉父指目前只餘數百元現款,連殮葬費亦成問題,但他仍希望為妻子辦好身後事,讓她安息。


標題:婦護女遭鄰翁斬死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我唔要媽媽死呀,救番佢!救番佢呀!」一家四口出門忽然遇襲,慈母護女命喪亂刀下,長女在醫院聞死訊哭崩。秀茂坪寶達邨一個四口之家昨晨一同離開寓所,在電梯大堂突然被有幻聽的精神失常七旬鄰居施襲,先向男戶主淋潑易燃液體,繼而用十六吋長摺刀追斬逃入升降機的三母女,三十七歲慈母為護女捱斬,身中多刀浴血,十歲及五歲小姊妹被嚇至驚呼狂叫,「媽咪!救命呀!」妹妹面部更慘被鎅傷。疑兇斬人後返家圖縱火自焚,被趕至的警方及消防員制服拘捕,在其寓所發現俗稱「白卡」的精神科病歷卡。婦人送院後不治,父女接獲噩耗後情緒崩潰,哭成淚人。

慘成刀下亡魂婦人羅佩賢,與姓劉(五十三歲)同居男友育有一對女兒,一家四口同住寶達邨達富樓十三樓近六年。據悉,羅為家庭主婦,與兩名女兒領取綜援,劉則為地盤工人。被捕男子姓伍(七十二歲),領取綜援,獨居上址四年。伍及劉兩家位處不同走廊,但廚房窗戶則「對到正」。消息稱,伍有精神病紀錄,但最近有幻聽,聲稱聽到電子噪音。昨清晨六時許,羅婦拖着手拉車,帶同兩名穿上校服的女兒往補習,男友則準備上班。

幼女傷面 姊呼「唔要媽媽死」
四人走到電梯大堂時,伍突然現身向劉淋潑易燃液體,劉恐對方點火累及女兒及同居女友,於是落樓求救,企圖引開伍,並讓女友及女兒及時躲避,惟有人未有尾隨落樓,趁三母女進入升降機避難之際,衝入升降機亮出刀鋒及刀柄各長八吋的摺刀亂斬亂捅。羅婦為保護女兒挺身阻止,左肩對上、左手及右邊嘴等中刀,當場鮮血淋漓,昏迷倒臥於升降機大堂。兩名女兒受驚狂叫,「媽咪!救命呀!」目睹母親被斬時更不斷叫喊,混亂中幼女面部受傷。伍行兇後離去,升降機降至地下大堂,保安員聞訊報警。

疑兇逃返家 疑畏罪圖自焚
正當警方封鎖大廈搜捕兇徒之際,街坊發現伍的住所冒煙,玻璃窗碎裂,於是報警。消防到場將火撲滅,警方當場將他拘捕,在其身上搜獲染血兇刀,又於走廊檢獲盛載易燃液體的膠樽和一個打火機。警方相信伍畏罪圖縱火自焚,將他送院檢驗,之後將他轉送青山醫院。期間,伍竟開口問在場記者,「記者先生,對小妹妹有冇事呀?」

秀茂坪警區刑事總督察譚威信指,暫無證據顯示兩個家庭先前有發生爭執,亦無積怨,列作謀殺案,交由秀茂坪警區重案組跟進。探員帶走兩袋證物返署助查,劉與長女由探員陪同返家檢拾衣物及助查。死者親友及三名社署人員到醫院探望受傷的女童。

對於有否接過兩個家庭投訴噪音問題,房署發言人指因牽涉住戶資料不便提供。社署發言人表示,受害家庭未曾向社署求助,社工已接觸死者家人,會密切留意有關家庭的福利需要,提供適切的協助,疑兇在案發時不是社署跟進個案。

20141012 - 學童使用智能電子產品 影響眼睛

標題:學童使用智能電子產品 影響眼睛
報章:成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民建聯家庭事務委員會委員較早前進行了一項意見調查,成功訪問了200多名小學生家長。是次調查發現,所有受訪家長的子女均有使用智能電子產品,每日平均使用超過1小時以上的有六成,情況值得香港社會各界關注。同時,調查結果亦反映不少父母需外出工作,且普遍工時較長,所以難以管束子女使用智能電子產品。

調查中,有六成二的學童使用智能電子產品睇卡通片/動漫及打機,顯示學童的娛樂不再是與父母外出活動,加上現時工時長,父母每天陪伴子女的時間不多,令手機或其他智能電子產品變成了兒童的娛樂玩物。久而久之,兒童沉溺在網絡世界裏,不但影響與家人的溝通和相處,而且容易上網成癮,也會荒廢學業,加上有部分應用程式含有暴力、色情或賭博的成分,影響兒童身心發展,情況令人憂慮。另一方面,用於學習方面的也有兩成八,反映現時學校對智能電子產品的需求,例如電子書,交功課的需要等,而且互聯網發展迅速,方便又快捷,有助學習及尋找學習資料。

超過三成學童在使用智能電子產品期間不會讓眼睛休息,也有超過兩成三十分鐘後才休息,顯示學童沒有自制能力,需要家長指引和勸導。另外,調查中值得關注的是有一成五的家長不知道子女有沒有讓眼睛休息,反映家長沒有意識或忽視智能電子產品對子女眼睛造成的影響。

近年有商家推出護眼枱燈,但調查發現有八成學童都沒有使用,反映家長可能對護眼枱燈的功效存疑,另有六成學校沒有舉行講座或教授學生護眼方法,顯示學校對學生眼睛的保護缺乏意識和教育。

筆者希望家長們應更關注兒童的眼睛健康,在科技發展的同時,平衡生活的健康。

20141011 - 大嶼山女嬰昏迷不治

標題:大嶼山女嬰昏迷不治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大嶼山發生一歲嬰猝死案。一名十四個月大女嬰,昨午五時許,在梅窩鄉事會路梅窩舊村寓所單位內昏迷,被母親發現。母親大驚,慌忙報警求助。救護員接報趕至,見女嬰已無氣息,迅速施以急救,並將她急送入梅窩診所救治,可惜女嬰經搶救後最終證實死亡,返魂乏術,警方暫將案件列作有人昏迷,正向女嬰的家人了解事發前女嬰狀況,並將進一步剖屍檢驗,以確定女嬰死亡原因,暫未知事件是否有可疑,案件交由大嶼山警區刑事調查第一隊跟進調查。

20141010 - 家長涉賄賂 幼園校長齊被控

標題:家長涉賄賂 幼園校長齊被控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維多利亞(君匯港)幼稚園的女家長,涉嫌以總值約1.5萬元的外套、圍巾及3個銀包,賄賂學校的女校長及3名教師,以換取校方優待其兒子。該家長及幼稚園校長被控向代理人提供及代理人收受利益共7罪,昨於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她們都否認控罪,獲准保釋候審。
送禮換校方優待兒子
被告李凌秀(44歲)為大角嘴維多利亞(君匯港)幼稚園的校長,另一被告汪穎(39歲)則報稱主婦,是該校學生的母親。根據控罪,李凌秀於2012年3月至5月期間,收受汪穎提供的一條圍巾及一件外套,並安排汪的兒子在校內獲得優待。李又被指於同年12月某日,煽惑幼稚園的3名教師各收受汪提供的銀包。案件押後至12月4日作預審,其間李及汪各獲准以1萬及2萬元保釋。
【案件編號:KCCC3688/14】

20141008 - 官勸傑出女華人勿虐兒

標題:官勸傑出女華人勿虐兒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曾獲世界傑出華人獎的慈善家朱屏(圖)捲入虐兒事件,涉用膠棒毆打4歲養子四肢,被家傭目睹兼踢爆。朱屏被控虐兒罪,裁判官獲知養子仍與朱同住後表示關注,提醒朱切勿再對養子動粗。
案件昨在東區裁判法院提訊,56歲被告朱屏報稱任職慈善基金主席。控罪指她今年3月至6月20日期間,在鴨脷洲海怡半島住所虐待4歲事主。
控方指事主起初在保良局居住,法庭其後頒令轉交被告照顧,領養至今已兩年半。辯方指舉報的女傭與被告關係欠佳,現已離職,社工亦介入本案。被告承諾不會再對事主施暴。聆訊押後至11月4日,待控方諮詢律政司意見,被告准以現金3,000元保釋候訊。
案件編號:ESCC3464/14

20141008 - 怕塞車 兩區幼園續停課

標題:怕塞車 兩區幼園續停課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灣仔及中西區1.2萬幼稚園學童,今繼續停課。教育局指灣仔及中西區中小學先後復課後,區內汽車流量明顯增加,年幼學童往返途中塞車,將未能獲得適切照顧。有校長指出,幼童大概一小時需如廁一次,如車程增加一倍,加上早上又吃過早餐,未能忍到回校。
幼童難忍大小二便
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黃淑華昨在跨部門記者會上指,受佔領行動影響,中小學生雖已提前出門,但不少仍然遲到。乘坐汽車上下課的幼稚園學童,難以適應較長車程,不能獲得適切照顧,因此局方決定繼續停課。黃淑華表示,幼稚園需保持學校開放,照顧仍回校學童,同時要為復課作準備。
津小議會主席張勇邦指,是學界向教育局提出中小幼逐步復課,中學生甚少坐校巴,因此昨小學復課才能測試到路面負荷。張續指大部份幼稚園上午班都是早上9時上課,撞正上班高𥧌期,近兩日都有塞車,若有學童在車上忍不住大小二便,回校後基本上清理完畢後已到放學時間。
浸信會培理幼稚園校長翁巧香指出,幼童大概一小時要上廁所一次,加上早上又吃過早餐,「急起嚟一定要去,如果車程變雙倍,好難忍到返校」。她表示,校巴一般不設尿壺,而且行車時也不可能讓他們大小便。

20141005 - 港府撥兩億 支援基層學生

標題:港府撥兩億 支援基層學生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表示,期望於今個財政年度向攜手扶弱基金注資四億元,鼓勵民商官共同扶助弱勢社群的項目,當中有兩億元會作為專款,為基層家庭中小學生推行更多課餘學習和支援項目。當局亦正計劃推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減少跨代貧窮,預料計劃可惠及廿萬戶低收入在職家庭。

71萬人惠及「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
張建宗昨出席獅子會港澳青少年輔導基金「留校輔導計劃」啟動禮時指出,港府致力減少跨代貧窮,加強社會流動,包括讓基層青少年增廣見識,提供師友配對,幫助他們運用儲蓄,規劃未來的兒童發展基金,自○八年成立以來已惠及近七千個基層青少年,本年度當局會向兒童發展基金注資三億元支援發展。

張建宗又提到,希望在本財政年度向攜手扶弱基金注資四億元,鼓勵更多民商官共同扶助弱勢社群的項目,其中二億元專用作支援基層家庭中小學生推行課餘學習等支援工作。至於將推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料有七十一萬人受惠,當中包括十八萬個合資格兒童及青年,料每年用於津貼的開支約三十億元。

他又說,港府今財政年度社會福利的經常開支,佔整體政府經常開支百分之十八點五,僅次於教育,較去年亦增近一成,會持續推行更多社福政策惠及不同社會組群。

20141004 - 不滿被攝上鏡 躁父涉虐稚女

標題:不滿被攝上鏡 躁父涉虐稚女
報章:太陽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天真女童以手機「直擊」父母爭執闖禍! 一對中年夫婦前晚在旺角海輝道寓所,疑為子女管教問題「吵大鑊」,惟八歲女兒少不懂事,竟在風頭火勢時,用手機拍攝火爆場面,惟被父親發現,躁父強行搶去女兒手機時,不慎弄致女童手部紅腫,其母看見極為心痛,憤然大義滅親報警,警方到場調查後,將躁父拘捕帶署調查,案件暫列虐兒處理。

現場海輝道十一號維港灣八座一住宅單位,前晚八時許,一對同姓及同齡黃氐夫妻(四十五歲),在上址寓所吃完晚飯後,享受家庭樂時,當夫婦閒話家常,期間,提及管教兒女問題之際,雙方卻各執一詞發生爭拗,而且愈吵愈激烈。

失慎弄傷女兒手腕

據悉,當時八歲女兒在旁把玩手機,看見父母「吵大鑊」,惟年幼無知又貪玩,懷疑用手機錄影將父母爭吵的火爆場面拍攝。

期間,被父親發覺她以手機「直擊」拍攝,頓時更加扯火,立刻衝前疑強行搶去女兒的手機。

混亂之間,女童手腕被人弄痛,嚎啕大哭,其母看見有人情緒失控,更心痛女兒受傷,決定大義滅親報警求助。

警方接報到場調查,夫婦已情緒平服,並詳細闡述事件經過後,警方以涉嫌虐兒將男戶拘捕帶署。至於女童雖然表面無傷痕,其後仍由母親陪同送院檢查,她一直臉露天真無邪笑容,似乎不知已發生事故。目前警方將案件暫列為虐兒案,並交旺角刑事調查隊負責處理。據鄰居表示,戶主夫婦均是斯文人,甚少聽聞爭吵聲,對於發生懷疑虐兒事件感愕然。

20141003 - 產後媽媽一蹲失智 生活擔重夫離婚 母盼來港長照料

標題:產後媽媽一蹲失智 生活擔重夫離婚 母盼來港長照料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2005年農曆年三十晚,誕下3個月大女兒的21歲內地少婦譚婷婷,來港與丈夫女兒迎新歲。當日夫婦駕車行經灣仔時,看到有老婦被木頭車撞倒受傷,愛心滿載的婷婷上前蹲下相扶安慰,詎料突然休克暈倒,送院後昏迷3個月,醒來後命運已改寫。婷婷因腦缺氧致身體機能嚴重退化、智商僅像幼童,丈夫一年後提出離婚,與女兒離家。婷婷多年來均由內地母親奔波來港照顧,但每隔3月便要帶婷婷回鄉續證,現盼獲單程證貼身照顧愛女。
現年31歲的婷婷,每次張口只能發出「呀呀」聲,步履不穩,生活無法自理,一日三餐、大小二便均要52歲母親照顧。婷婷母女現居於灣仔道一間不足百呎劏房,譚母每天都會推着輪椅帶她外出散步。婷婷就像嬰孩般好奇張望,但一見媽媽皺起眉頭,婷婷便跟着傷心叫嚷,甚至淌下淚來。
路上扶老婦 突昏迷3個月
原本是幸福媽媽的婷婷,命運於2005年2月8日的年三十逆轉。當時她與父母及弟弟來港,跟張姓丈夫及3個月大的女兒度歲。當日她隨丈夫開車送貨,途經灣仔莊士敦道修頓球場對開時,看見七旬老婦被木頭車撞倒在馬路中央。婷婷立即下車扶起老婦,並蹲下來安慰,其間婷婷突然失去知覺,整個倒下壓在老婦身上,救護車趕至將兩人送院。婷婷昏迷3個月後才蘇醒,譚母憶述:「她眼神癡癡呆呆,連丈夫也不記得。」婷婷的身體機能嚴重衰退,喪失平衡力,即使坐在梳化也會慢慢滑倒地上,智商則如2歲童,無法表達個人感受。
經醫生診治後,確認婷婷患有產後心肌病,相信蹲在地上時導致血液無法向上流,長期缺血缺氧嚴重損害腦部,繼而令四肢無法正常運作。婷婷非但未能照顧年幼女兒,反而要人全面照顧,其夫張先生苦捱一年終決定離婚,帶同女兒離家。譚母認為女婿的決定可以理解,沒有埋怨。
產後心肌病 血不上流損腦
婷婷的前夫張先生接受記者電話訪問,談起前妻景况時不斷唉聲嘆氣。他憶述當年目擊妻子出事,頓感徬徨無助,初時還能花錢請工人照顧妻子,但面對沉重開支,無奈只好跟婷婷離婚,全心照顧女兒。張先生至今仍單身,每年也會探望婷婷兩次,但他表示每次很難受:「見一次喊一次,有時會諗,唔見仲好過見。」母女分離後,婷婷在女兒約5、6歲大才首次再聚,初見親女時,婷婷像感到很親切,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婷婷的女兒是港人,婷婷當年婚後申請來港,其後雖離婚,但已於2006年獲發單程證。過去8年譚母以雙程證來港負起照顧女兒的重責,由於譚母非港人,只靠女兒的7200元綜援金及傷殘津貼過活。每隔3個月,譚母證件到期,便要帶着婷婷長途跋涉花數小時返回廣東樂昌市辦理續證手續。
為愛女穿梭中港8年,礙於不合單程證申請資格(見另稿),譚母一直不獲發單程證,她甚至曾帶同婷婷直接往省政府表達訴求,卻遭幹部冷待稱:「如果批出單程證,日後你丈夫、兒子又話要去,怎麼辦?」譚母無奈地說,女兒因醫療問題才無法帶返鄉間照顧,無計可施才要留港,而她想取單程證不是為享福,更不是貪圖綜援福利。
社會福利署發言人表示,婷婷於2007年被醫生證實其殘疾程度達100%,每月獲發綜援及傷殘津貼共7200元,社署亦安排社工輔導婷婷及譚母,並建議為婷婷申請庇護工場及輪候院舍照顧等,但因譚母希望自行照顧女兒,故取消申請。

20141002 - 示威戰場 家長攜兒犯險

標題:示威戰場 家長攜兒犯險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佔中原本不鼓勵未成年人士參加,但金鐘及中環等港島佔領行動戰場,昨日在十‧一加重陽假期首日變親子通識樂園,不少家長帶同子女到場感受氣氛,但也有一家人純粹「到此一遊」拍照留念,期間有手抱熟睡幼童的母親攀越石躉時險象環生。金鐘夏慤道示威者於午間一度全場撐開雨傘三分鐘,組成一條七彩傘龍。夜後,金鐘集會人士逐漸增多,現場再有點點手機閃燈揮動。

佔領行動持續,金鐘添美道政府總部及夏慤道一帶行車道仍被佔領,但昨早人數明顯比高峰期少,不少人席地休息。受佔領行動影響,海富中心前日大部分商舖要暫停營業,但昨日已陸續有店舖重開,包括兩間大型連鎖食店,現場所見,兩店顧客大排長龍至店外,大部分是「醫肚」的示威者,當中麥當勞仍有小量食品因食材運送問題而未能供應。

人多地方遺下大量垃圾,添美道早上人潮略減,在場人士於是趁機自發清理垃圾,有環保團體從行人天橋放下大型膠袋以收集用過的水樽,結果收集到的水樽數量堆積至兩層樓高。

家長「不害怕催淚彈清場」
人流在中午過後開始增加,不少更是親子組合,有人純粹「到此一遊」拍照留念,用來布防的雨傘與鐵馬是最佳景點,但亦有家長實地教學。或許警方近日未見清場行動,與示威者爆發衝突場面亦大減,家長也放心帶同年幼子女到場。

簡先生帶同年僅四歲兒子到金鐘參與佔領行動,他坦言不害怕警方會再次施放催淚彈清場,更指每年香港都有多場遊行,沒有需要驚慌,反而希望兒子能體驗社會運動:「大個畀番啲相佢睇,今次係香港史一部分。」帶同一對十歲及四歲女兒到場的張先生稱,趁昨日假期帶同女兒首次到場,會逗留半日,他相信昨正值十‧一,港府應不會武力清場,又期望兩位囡囡能明白佔中理念。

金鐘全場撐傘三分鐘
金鐘平靜的行動到下午三時來個小高潮,有示威者搞噱頭,發動夏慤道示威者全場撐傘三分鐘行動,當他們紛紛打開手中雨傘,夏慤道頓變傘海,五顏六色的雨傘將示威者和道路遮蓋,別有一番景象,在撐傘行動最後十秒,示威者齊齊倒數,之後收起雨傘。

晚上金鐘集會人流增加,示威者又再亮起手機閃燈揮動,高唱《海闊天空》。約晚上八時,佔中行動與學聯的糾察及義工將添美道主台逐一拆件,之後搬到海富中心對出夏慤道位置,重整發號施令位置。相對於金鐘,中環晚間的集會人潮未見明顯回升,一度有人佔領的遮打道及德輔道中人潮較日前大減,氣氛平靜。

20141001 - 兩歲半內地童遭狠母遺棄廣華

標題:兩歲半內地童遭狠母遺棄廣華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廣華醫院發生狠母遺棄病兒事件,一名兩歲半內地男童,上月中由母親帶往醫院求診,男童留醫四日後遭遺棄,其母如「人間蒸發」不知所終,院方無法與其家人聯絡,遂報警求助,警方昨發出男童照片,呼籲市民提供男童家人資料及下落消息;相中可見男童似眼泛淚光,惹人憐愛。

內地童遭狠母遺棄醫院。該名可憐男童劉坤,兩歲八個月大,樣子精靈,因患輕微疾病被送入院留醫,其母只陪伴四天便去如黃鶴,警方懷疑男童被蓄意遺棄,除發出男童照片尋找其父母,亦透過有關渠道聯絡內地警方,找尋男童家人。

警方消息稱,劉童母親報稱姓黃,內地人,上月十三日抱着患病兒子,到油麻地廣華醫院急症室求診,院方替兩母子登記,由醫生為劉童診治,發覺其病情非屬危急,遂安排他留醫兒科病房,情況穩定,其母每天都來探望陪伴。

但事隔四天後,劉母再沒有來,院方無法與她聯絡,亦無親人探望男童,因情況不尋常,遂在上月二十四日報警,同時安排醫務社工協助跟進。

警方到醫院調查,了解劉童情況,並根據登記資料找尋其父母及家人,案件列作「遺棄兒童」,警方昨日發出劉童最新照片,呼籲市民協助提供劉童的家人資料。

劉童身高約九十四公分、重約十四點六公斤、圓面形、黃皮膚及蓄短黑髮,被母送入醫院時,身穿印有「ANGRY BIRDS 」字樣圓領短袖上衣,身上沒有身分證明文件。任何人士若有資料提供,可與任何一家警署聯絡,或致電二三五九八二○八,與油麻地分區雜項調查隊聯絡。

小童群益會服務總監陳永健稱,按本港法例,被遺棄兒童,不論是內地或港人,若無法找到其父母或監護人,都會交由本港社署看顧,安排其入住孤兒院,或與代父母同住公屋單位,或安排領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