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30 - 情侶打機睡客廳 不知半歲子猝死

標題:情侶打機睡客廳 不知半歲子猝死
報章:明報


一對未結婚的年輕父母,昨日早上赫然發現半歲兒子夾在嬰兒和雙人之間且毫無反應,報警將嬰兒送聯合醫院搶救,可惜回天乏術。警方調查發現,嬰兒父親前晚深夜見兒子在睡房睡,就返回客廳與妻子「打機」玩樂及睡覺,至昨早10時再看兒子時,始發現兒子出事。警方把案件列作疏忽照顧兒童個案,將父母二人帶署協助調查。

年輕產子 社署一直跟進

嬰兒的父母分別姓陳(21歲)和姓黃(20歲),為情侶關係,未婚,前者任職散工,無固定收入,後者無業,二人居於牛頭角得寶花園一個300多呎單位。據悉,黃去年誕下兒子後,一家開始申領低收入綜援,由於黃年輕產子,社署有為她提供輔導。 現場消息指出,二人最後一次給兒子餵奶是前晚傍晚6時,其後兒子在睡房的雙人睡覺。至晚上11時,陳走到房內察看兒子,見兒子無異樣,就返回客廳跟妻子「打機」,二人其後在客廳睡覺。

夾兩罅隙間 毫無反應

昨早10時,父母到睡房看兒子,發現他夾在雙人與嬰兒的罅隙之間,全身冰冷,毫無反應,遂一邊替男嬰急救,一邊報警。男嬰送往聯合醫院搶救,最終回天乏術。黃得悉兒子死亡後,嗚咽大哭,需由旁人攙扶。

警方帶走男嬰父母到警署助查,稍後將安排驗屍,以確定男嬰死因。現時案件交由秀茂坪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社署發言人表示,社工會聯絡有關家庭,進一步了解事件,從而提供適切協助。根據紀錄,該家庭屬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的個案,服務包括轉介經濟援助及家庭輔導等。



標題:年輕生育宜先輔導
報章:明報


年輕男女未準備好做父母,疏忽照顧嬰孩隨時可以招致大禍。有社工表示,年輕夫婦因社會閱歷淺,對生育沒有詳細計劃,往往不懂得如何照顧嬰兒,亦不懂承受增添新生命所帶來的壓力,容易釀成悲劇,建議年輕夫婦於婚前或生育前接受輔導。

事實上,嬰兒睡覺時因姿勢問題導致窒息猝死,過往已有例子。兒科醫生提醒家長要留意子女有否俯睡,及時幫他們轉身以免窒息;父母應該讓嬰兒貼近尾仰睡,以免扭動身體時,「跣」入被鋪內蓋住口鼻,影響呼吸。

應仰睡勿多蓋衣服

註冊社工凌煒鏗表示,隨社會開放,不少年輕男女都希望有獨立空間,與家人同住的情甚少。這些年輕夫婦經歷少,一旦生兒育女往往會不知所措。凌說,據他接觸的個案中,不少年輕父母認為照顧嬰兒不難,輕視「湊仔」難度,犯錯的例子包括在嬰兒睡覺時,蓋上大量衣服或被,令嬰兒窒息,或不知嬰兒的餵食時間,「若沒家人或政府支援,這些家庭往往釀成悲劇」。

他建議年輕夫婦無論結婚或生育,都應先接受輔導,學習如何照顧嬰兒。



標題:半歲B困床罅息亡
報章:東方日報


牛頭角發生床罅「夾死B」悲劇。一對九十後年輕父母,前日傍晚捨棄嬰兒床不用,將六個月大兒子安置在旁邊的單人床睡覺後,雙雙在客廳打機及睡覺。直至昨晨,兩人醒後始驚覺BB已十六小時無哭喊及飲奶,匆匆入房察看,惟見BB頭仔被夾於兩張床中間的罅隙,毫無氣息。男嬰母親陪兒子送抵醫院時激動尖叫:「唔好呀……唔好死呀!」惟小生命經搶救後終告不治,結束短暫一生。警方調查後相信男嬰被夾至窒息死亡,帶走父母助查。

猝死男嬰姓陳,與父親(廿一歲)及姓黃母親(廿歲)同住牛頭角得寶花園G座一個一廳一房單位。消息稱,黃在單親家庭長大,讀中學時已與母親租住上址。黃母為賺錢養家,長時間在外工作。黃去年證實未婚懷孕,年底誕下兒子,其男友則搬入上址同住。據悉,黃在家照顧兒子,男友則做散工,收入不穩定,一家人需靠綜援過活。黃在客廳擺放了一張雙人床,與男友做廳長,房間則放置黃母的單人床及一張嬰兒床。

前日傍晚六時,黃餵兒子飲奶及哄他入睡後,無將他抱上嬰兒床,反而將他放於單人床上,之後出廳與男友一同打機。五小時後,黃檢查兒子亦未見異樣,遂安心繼續打機,並如常上床睡覺。直至昨晨十時許,黃起床後才發覺兒子長時間沒有餓醒飲奶,心感不妙,入房查看兒子時,驚見他頭部夾於單人床與嬰兒床之間罅隙,身體則仍在床上。

母痛哭「點解咁對我」

黃衝上床抱起兒子,發現他已全身無力,一摸之下,兒子已全身發冷,毫無反應,嫩白的面上更出現點點斑點,立即叫醒男友報警。救護員到場後,見男嬰已無呼吸脈搏,立刻將他送院。黃陪子送院時情緒激動,不斷呼天搶地,見記者拍照即衝向前阻止大叫:「咪影呀!」

期間,她披頭散髮蹲在地下,不斷尖叫﹕「唔好呀……唔好死呀!」需男友上前拉起她進入急症室。男嬰抵院後終告不治,黃在醫院內哭得死去活來,頻頻自責,又呼喊:「點解咁對我?」男友亦傷心痛哭,需由在旁警員安慰。有人向警方報稱,由於一直無聽到兒子喊,以為他無事,也沒有為意要餵奶。

三個月五嬰兒意外亡

警方經調查後不排除男嬰睡覺時轉身,頭部跌入兩床間空隙,被夾至窒息至死,真正死因需待剖屍檢驗,案件交由秀茂坪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調查。稍後,雙方親友趕至醫院了解,男嬰父母其後隨警員返署助查。

連同今次意外,今年首三個月共五名嬰兒意外死亡。兒科醫生謝鴻興指出,三至六個月大嬰兒處於猝死高危期,父母須小心留意。六個月大嬰兒已懂得轉身,最安全的方法是將他們放在嬰兒床上獨睡。



20120330 - 餐椅卡頸 險殺男嬰

標題:餐椅卡頸 險殺男嬰
報章:東方日報


嬰兒餐椅險殺十個月大BB!一名男嬰昨晨在深水埗寓所首次試坐新購買的高腳餐椅,活潑好動的他表現興奮「周身郁」,疑未扣好安全帶身體向下滑,頸部被卡着嚎哭,父母見狀被嚇至不知所措,勞動消防員到場鬆開安全扣,將男嬰救出,經檢驗後幸無大礙,父母始破涕為笑。

出事男嬰姓潘,與父母同住荔枝角道二八六號十二樓一單位,由於父母均要上班,男嬰平日由印尼女傭照顧。據悉,父母近日購買一張高腳餐椅,供兒子用餐時使用。

未扣好安全帶 身體下滑

昨晨九時許,男嬰在家中首次使用餐椅吃早餐,當時他顯得異常興奮,手舞足蹈,期間疑未扣好安全帶,身體向下滑,穿過餐桌與踏腳板的「三角」罅隙,頸部卡於中間位置「唔上唔落」。男嬰登時嚎啕大哭,父母聞聲由睡房步出,赫見愛兒被夾,遂上前拯救,卻不熟悉座椅操作,無法替兒子解困,顯得十分焦慮,姓蔡(四十二歲)母親致電報警。

消防員接報迅速趕抵,發現餐椅下有紅色安全扣,只需按下餐枱便可向前推,消防員不費吹灰之力將餐枱鬆開救出男嬰,經救護員初步檢驗並無大礙,毋須送院。

海關發言人表示,過去三年共接獲三宗有關懷疑高腳嬰兒餐椅不安全的投訴,其中一宗個案投訴人自行撤回,餘下兩宗個案並無發現有違反《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條例》內的安全標準的情況。



20120323 - 廉價輔導助親子融入香港 羅湖跨境學童中心獲670萬資助

標題:廉價輔導助親子融入香港 羅湖跨境學童中心獲670萬資助
報章:明報


過去3年跨境學童人數不斷增加,由2009年約8000人急增至去年1.29萬人,增幅超過六成。於深圳羅湖區設跨境學童服務中心的國際社會服務社指出,預計今年9月跨境學童至少增逾三成,已獲馬會資助670萬加強服務,未來3年會聘請本港導師及社工,為跨境學童及家長提供免費或廉價的親子管教、情緒輔導、英語及功課輔導,協助他們融入香港社會。

跨境學童服務中心由中港團體合辦,早於兩年前已開始服務跨境學童,今年再獲賽馬會資助670萬港元,推行為期3年的服務計劃。中心昨舉行啟動禮,營運中心的國際社會服務社服務總監張玉清指出,預料未來數年跨境學童和家長對輔導服務需求有增無減,部分學童先在內地讀幼稚園,再來港升小一,英文和德育水平與本港學生有差距。

涵蓋德育技能 社工提供課後教育

她舉例,有跨境學生到香港學校上課期間,經過羅湖香港海關時亂拋垃圾,而家長亦因繁體字、廣東話等問題,未必懂得教子女做學校功課,所以日後將集中提供有關服務,包括為學生和家長提供德育培訓、技能培訓、情緒輔導等,部分收費課程如英語及功課輔導等,則需約80至600元人民幣,比坊間同類課程便宜一半;另設10名香港社工協助,延續跨境童的課後教育。

曾參加中心服務的跨境學童母親王輝表示,丈夫是中港商人,兒子3年前來港入讀幼稚園高班。她表示,家中一直以普通話溝通,兒子最初來港時,因不諳廣東話而羞於與同學交往,亦甚少於教師溝通,影響學習進度和社交。

後來她安排兒子報讀跨境學童中心的廣東話班和社交班,現就讀小二的兒子已經投入校園生活;她自己亦報讀家長英語班及其他活動,學習繁體字、廣東話等,可為兒子溫習和檢查功課。

20120319 - 5.5%家長獨留子女在家日逾4小時

標題:5.5%家長獨留子女在家日逾4小時
報章:明報


【明報專訊】一項調查顯示,近半受訪小學生家長曾因工作或急事將子女單獨留在家中,有5.5%家長平均每日獨留子女在家超過4小時,對兒童構成危險。

負責調查的香港婦女勞工協會批評,政府早年推出的社區保母計劃只照顧6歲以下兒童,忽略較年長的小學學童需要;同時不少雙職基層家長難負擔託管費,促請政府撥款,為基層學童提供適切託管服務。

香港婦女勞工協會在過去3個月,訪問各區共46間小學及819位小學生家長,發現多達48.5%即397名家長曾將子女單獨留家中。在此397人中,73.3%受訪家長平均每天獨留子女在家1小時或以下,獨留1至3小時佔21.2%,其餘5.5%更獨留超過4小時。而在學校長假期時,獨留情況更嚴重,多達17.1%、即68名家長表示子女在長假期每天獨留家中逾4小時。

八成人稱難付託管費

另外,近八成受訪家長表示難以支付昂貴託管費,亦有44.2%人認為託管服務時間未能配合父母的工作時間,子女完成託管後可能仍要獨留家中,等待父母下班。 婦女勞工協會總幹事胡美蓮表示,逾九成受訪家長認為學校是安全地方,故建議政府為小學提供撥款,再由校方外聘大專生或社福機構提供託管服務,相信效果較僅提供資助更佳。



標題:逾四成父母 曾獨留子女在家
報章:東方日報


【本報訊】政府前年推出社區保母計劃,但成效不彰,有調查發現逾四成家長曾獨留子女在家,兩成多人將子女留家一至三小時,半成留家超過四小時以上;一旦遇上長假期,留家超過四小時以上的比例更高逾一成七。近八成家長批評現時託管費用太貴,四成四人指服務時間未能配合,更有三成人直指是託管地點不適合,反映服務未能應付家長需要。

香港婦女勞工協會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二月,訪問了八百一十九位小學生家長及四十六間小學,結果近四成一家長表示曾獨留子女在家,逾七成人解釋是因工作或有急事,七成三人平均每天把子女留家一小時或以下,但長假期時子女單獨在家的比例,則由平日的逾半成增至一成七。

78%家長指託管費太貴

七成八受訪家長指出,現時託管費用太貴,難以支付;四成四人指託管時間未能配合、三成一人指地點不適合,亦有一成七人指服務名額不足。近九成家長贊成由學校提供課後託管服務、九成七人認為託管單位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服務應費用全免或減免、八成半人贊同託管時間有需要延長至晚上八時,亦有九成七人認同政府應向服務單位提供撥款資助。

另外,調查亦發現有八成九受訪學校說,曾經及經常接到家長反映需要課後託管的社區支援,近四成曾提供相關支持,包括自行組織課後功課導修班、自資聘請助理看管、委託其他社福機構協辦功課班,或開放校園給同學留下做功課等,但不少都表示名額及時間有限,支援很少



20120308 - 非牟利團體 財政無王管

標題:非牟利團體 財政無王管
報章:東方日報


慈善組織、非牟利團體濫用機制獲得免稅優惠,但其財務狀況卻不受監管的問題,早已引起社會關注。除了哈羅公學,不少年年賺大錢的私家醫院,亦獲政府以優惠地價甚至免地價批出土地,部分自稱「福利機構」的團體,亦毋須公開披露財政資料,透明度極低。

代表社會福利界的立法會議員張國柱便以「無王管」來形容政府目前對非牟利團體的監管。他說:「這些團體最後只要講係收支平衡,或者支出大過收入,就毋須受到監管。即使有淨收入,如果用來支付管理費、行政費,或者用高薪聘請員工,政府亦無可奈何!」

他指,法律改革委員會建議訂立《慈善法》,加強監管非牟利團體的內容過於苛刻,有點矯枉過正;中期而言,政府可修改《稅務條例》,要求獲得豁免交稅的團體公開財務資料,方便社會監察;短期措施方面,政府部門亦可透過合約條款,例如明文規定用於行政方面的開支不可超出整體收入的一成半,減低免稅機制被濫用的機會。




標題:貪曾眷顧哈羅醒到盡
報章:東方日報


今年九月開學的貴族學校哈羅香港國際學校(下稱哈羅),大受富豪歡迎,亦備受曾蔭權眷顧。繼當初政府以一千元賤價,未經公開諮詢便批出市值六億元的屯門海景靚地作校舍,以及曾蔭權罕有地出席該校奠基儀式外,透過售賣債券及資本證書已有三億多元入帳的哈羅,近日又獲教育局批准向政府申請二億三千萬元免息貸款,作興建校舍之用。無巧不成話,為哈羅提供營運學校工作的管理公司,其主要成員是邱德根五子邱達強,而邱的姪女邱詠筠期間正與曾蔭權幼子曾慶淳拍拖。而批地之時,曾蔭權的孫女亦正是準備入學之年。

哈羅之所以能踏足香港,曾蔭權確是出了不少力,早於二○○七年其長子曾慶衍的妻子莫蔚淇懷有身孕,即將成為爺爺的曾蔭權,在當年十月的施政報告中,就提出在本港發展國際學校;在其孫女約一歲半準備入學之時,政府○九年八月,未經公開諮詢便批出屯門掃管笏地皮給哈羅建校。當日的批地條款相當優惠,該幅鄰近屯門黃金海岸達四十萬平方呎面積的土地,當時市場估值達六億元,但政府只象徵式收取一千元地價。

雖然哈羅以超筍價租得靚地皮,但入學要求卻屬「貴族價」。哈羅去年招生時,就要求家長先認購六十萬元無利息債券,或三百萬元以公司名義發出的可轉讓的資本證書。但去年三月推出後,旋即被搶購一空,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售債券資本證已收三億

本報記者日前在該校一帶視察,英式半圓形校舍已漸見雛形,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相信應可趕及今年九月開課。然而,課仍未開,學校已經要「撲水」,最近哈羅提出向政府申請免息貸款二億三千萬元,分十年攤還,作為興建豪華校舍之用,現時已獲教育局批准,只待立法會拍板。根據哈羅向公司註冊處遞交的帳目文件顯示,截至二○一一年七月,出售債券及資本證書已有三億多元資金,而早前哈羅申請加學費的相關收入仍未於帳目反映。

另外,哈羅國際學校(香港)有限公司雖然屬非牟利團體登記,並獲稅局免稅,但背後還有一間名為哈羅國際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學校營運,公司成員包括邱德根五子邱達強,而政府於○九年批出土地予哈羅時,曾慶淳期間正與邱達強胞弟邱達昌長女邱詠筠拍拖,而一手促成哈羅來港開校的,正正是邱達強。哈羅早年已於曼谷及北京開設哈羅國際學校,同樣是邱達強的哈羅管理服務有限公司,透過特許經營方式營運,學校除了要向管理公司繳付管理費外,亦需每年向英國哈羅上繳特許經營費用,但相關費用多少,則沒有透露。

引起哄動 但學額未爆滿

哈羅昨晚在灣仔舉行一場資訊日,吸引二百多名家長參加,當中除部分是已繳付按金的哈羅準家長外,還有一批心大心細,尚未決定是否報讀的家長。

現場所見,本地、內地及外籍家長各佔約三分一。場內由兩名曾在英國哈羅公學任教的外籍人士主講,內容主要圍繞學校歷史及校舍資訊,而家長的提問主要環繞校舍附帶的設備,而不是其教學理念。雖然哈羅在香港辦校確引起哄動,不過據了解,哈羅的學額仍未爆滿,招生活動仍在進行中。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該局在土地分配工作中,已詳細考慮每份申請,並徵詢由官方人士及非官方人士組成的校舍分配委員會意見;至於批予哈羅的逾二億元免息貸款,為按既定政策作為促進國際學校體系發展,而該局會於今年上半年把貸款申請提交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批。




標題:精英主義 製造「教育貧富懸殊」
報章:東方日報


政府早於○七/○八年度施政報告提出要擴展國際學校,以吸引世界不同地方的學生來港就學。不過關注本港教育政策的學者認為,政府引入哈羅公學這類奉行精英主義的貴族學校,只令大富豪、大商家得益,因他們才有能力為子女付超昂貴學費,變相製造「教育的貧富懸殊」。

應以均富原則搞好政策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指出,香港的教育政策混亂、師生比例嚴重不足、教師工作量超標、課程以考試導向為主,才是令海外人才、國際年輕學者對香港卻步的主要原因;若能以均富原則理順香港的教育制度,亦足以吸引人才來港發展。

他指哈羅公學是「貴族、精英、富豪」的混合體,向哈羅提供優惠,只會令人覺得是政府透過政策製造社會矛盾,激發仇富心態,並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他補充說,即使政府有意擴展國際學校,亦毋須引入這類貴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