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5 - 中文科認讀簡體字被質疑內地化

標題:中文科認讀簡體字被質疑內地化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沿用十四年的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正進行諮詢,課程文件提到繼續以「用普通話教中文」為遠程目標,以校本方式推行,又指學生應具備認讀簡體字能力,並把「認同國民身分」等列為學習宗旨,在社交網站觸發激烈討論。有前中文科教師指,「普教中」學習成效仍然存疑,平日施教亦不會刻意教授簡體字,但相信坊間在政治氣氛下,對課程修訂更敏感。

教育局更新中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正諮詢前教師意見。諮詢文件提及,學生在掌握繁體字後,亦應具備認讀簡體字的能力,「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面,以及加強與內地、海外各地的溝通」,並須關注學生運用規範書面語的能力,以免他們表達受口語或網絡語言影響。課程繼續以普教中」為遠程目標,建議學校按校情考慮是否推行「普教中」。至於獨立成科的普通話科,建議小學可選擇在初小起教授聲母與韻母。

修訂亦更強調課程有培養家國情懷的功能,以往「體認中華文化,培養對國家、民族的感情」宗旨,修訂為「成為有識見、負責任的公民,認同國民身分,並具備世界視野,持守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珍視中華文化和尊重社會上的多元性」。不少網民質疑修訂把課程強調「普教中」與簡體字,把課程「內地化」,亦批評當局未有諮詢家長意見。

寧波公學資深中文科教師王美琪認為,前經驗發現「普教中」阻礙學生學習,「有『普教中』學校要求學生以普通語應考舊制會考中文科,結果聆聽與口試均見詞不達意。」她指粵語亦能學好中文,只要學生廣泛閱讀,便可培養使用規範書面語能力。她認為課程文件與教學現況分別不大,但現時政治氣氛下,網民難免對修訂更為敏感。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普教中」迄今仍未獲教育界共識,當局應剔除遠程目標。

教育局回應指,「認讀簡體字」以往在課程指引已經提出,並非今次更新的諮詢項目,強調建議學校「先繁後簡」,在學生基本掌握繁體字後,例如高中階段,可酌量學習簡體字,以便認讀簡體字排印的書刊,拓寬閱讀範圍。今次諮詢過程通過多方渠道,蒐集持份者意見,亦歡迎公眾提交建議;在整理意見後,將交由課程發展議會討論「



標題:教局諮詢倡「認讀」簡體字 團體不滿﹕毋須加入課程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去年12月發表《更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諮詢文件,其中提及「學生在掌握繁體字後,亦應具備認讀簡化字能力」,惹來家長團體反彈,認為應延長諮詢期及讓社會各界表達意見,亦有教育界人士指出,學簡體字有助學生擴闊閱讀世界,但應以鼓勵方式推行。諮詢將於2月15日結束。

小學教師﹕看書睇劇已足夠
在小學任教中文科的張老師稱,從未聽聞相關諮詢,又指不少港人透過閱讀簡體字書、看內地劇集學習簡體字,不必刻意把簡體字加入課程。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成員陳廣慧對建議感憂慮﹕「普教中推行已令小朋友對中文學習有困難,呢個情况仲要學埋簡體字,不能理解,覺得教育局要解釋。」
教聯會副主席胡少偉認為,學習簡體字後,學生可閱讀簡體字書,「中文世界會大好多」,但若把簡體字列為評核方法之一,學生未必有足夠時間及能力學習。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出,在正規教育以外,抽少許時間讓學生認識、了解簡體字,問題不算太大,但大前提是要以繁體字為教學重點。

2000年已提出 「為擴閱讀面」
記者翻查過去多份政府推出的中國語文教育諮詢文件、課程指引及建議學習重點發現,早在2000年已提及推廣簡體字,當時文件稱「為擴大學生的閱讀面,以及加強與內地、海外華人的溝通,學生應掌握認讀簡化字的能力」,而2002年、2004年及2007年的文件僅字眼略有不同。
教育局回應稱,一直建議在小學階段讓學生須先掌握繁體字,如升上高中階段,可酌量學習一些簡化字,拓寬閱讀範圍。局方又指出,編訂諮詢文件的課程發展議會,成員包括學者、專業團體代表、教師等,局方將透過諮詢會、問卷及焦點小組蒐集持份者意見,亦歡迎公眾提交建議。



標題:教局要學生學簡體字捱轟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教育局一份中國語文教育學習諮詢文件提出要中、小學生學簡體字,引起家長及老師反彈。有老師在網上呼籲教育界關注事件,聲言擔心若諮詢順利過關,將一發不可收拾。

學者:不必刻意加入課程
課程發展議會去年12月推出「更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小一至中六)」諮詢文件,為未來五至十年的中文科發展訂新方向。文件提到為配合香港語文政策,當局需要培養善用「兩文三語」溝通的人才,要關注「學生在掌握繁體字後,亦應具備認讀簡化字的能力,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及加強與內地、海外各地溝通」,意味要求本港中小學生需認讀簡體字。文件又提出繼續以校本方式推動「用普通話教中文」。諮詢問卷早前發至本港中、小學,諮詢期截至本月15日。
教育局疑逼學生學簡體字,有中學中文科老師日前在網上撰寫文章,批評教育局反覆強調學普通話和簡體字,呼籲教育界維護粵語文化。教協副會長、鴨脷洲街坊學校校長馮碧儀相信學校仍會以繁體字教學,「簡體字只可作為一種工具,讓學生閱讀更多簡體字書籍。」她指諮詢問卷將多項建議歸納成一條問題,「單係繼續推行普教中已極具爭議」,提醒老師校長填問卷時留心,免被誤導贊成所有建議。

香港大學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總監謝錫金教授指一般學生在小五後會開始接觸簡體字書籍,認為不必刻意將簡體字加入課程,「睇兩睇就識,唔使特別教」。
教育局稱2002年已提出以「學生應掌握認讀簡化字的能力」為課程發展基本理念之一,「認讀簡化字」非是次更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的諮詢項目。教育局一直建議學校採用「先繁後簡」的策略,在小學階段,學生須先掌握繁體字,達一定程度例如升上高中階段,可酌量學習一些簡化字,以便認讀用簡化字排印的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