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2 - 資優教育學苑缺席 多擬收費三成

標題:資優教育學苑缺席 多擬收費三成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施政報告》建議成立八億元的「資優教育基金」,作為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未來的資助模式。基金以種子基金形式運作,料每年回報達四千萬元。院長吳大琪接受本報專訪時指,料最快明年底才獲政府注資,目前學苑的資金足夠營運多一年半,期間或會籌募捐款。他又稱,考慮最快在一七學年向缺席率高的學員收取一千多元課程費,即相當於約三成的課程成本。

資優教育學苑在○八年成立,一直依靠政府及私人捐款合共兩億元作經費,但近年已用得所剩無幾。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八億元的「資優教育基金」,料該種子基金可帶來每年四千萬元的投資回報。院長吳大琪稱,學苑每年支出大約是三千萬元,主要用於聘請人手、維修、燈油火蠟等,現時財政儲備可足夠營運多一年半。

吳大琪表示,成立基金須經立法會、財委會審議,又估計政府會成立委員會監管款項,再須等候基金所產生的利息,估計最快明年底才可注入經費,坦言屆時可能近乎用完所剩的資金,不排除開拓坊間捐款。

現時學苑有約八千名會員,一半人屬活躍,他們報讀所有本地課程皆費用全免;參加海外交流則獲津貼部分。吳大琪稱,留意部分人報讀課程後,卻不來上課,浪費名額及資源,考慮最快在一七學年開始,向曾無故缺席課程的學員,在再報讀課程時收取學費,金額相當於三成的課程成本,即一千多元。

學苑分兩個方式招收新學員,包括學校提名及上學年首推的公開提名。在○八年首屆收生時,共有一百九十七所中學提名學生,直至去年,已上升至二百五十七所,升幅達三成。吳大琪認為,社會對資優生接受程度、認知增多,不過仍不全面,全港有兩成學校沒有開展資優生的範疇。他又認為,歸根究柢是資優生不受重視,以及未釐清誤解,「以為資優生就是elite(精英),但事實上只有少數資優生是樣樣得,大部分都是某種能力強,但上帝是公平的,總有某方面比人弱。」

接任院長一年半的吳大琪坦言工作甚具挑戰性,但仍樂在其中,「要推動很多轉變,是最大的困難,亦是最大的樂趣。」他笑言,以往在科大工作比現在舒適,又稱學苑獲資助後,才是真正展開大計之時。學苑的十年發展計畫重點之一是會提供特別深造課程予學員,冀激發資優生的創造力,針對真實社會問題解難,如環保或社區規劃等,他又以英國的課程經驗為例,當地學員會幫手研究解決學校排水渠經常堵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