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6 - 救恩五天「零功課」 專題研習探世界

標題:救恩五天「零功課」 專題研習探世界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去年首所宣布退出全港性系統評估(TSA)的私立學校救恩學校(小學部),上星期展開「增潤學習周」,學生連續五天沒有功課,毋須「上課」,利用騰出的時間探索專題。學校昨日起一連兩天舉行開放日,有小六生以「一帶一路」、中美關係為題,設計攤位及遊戲。校長期間會親自指導學生,她坦言功課對學習效用不大,反而這種專題研習,可引導學生反思世界公民議題。

學生功課量的爭議成社會熱話,救恩學校(小學部)上周五起舉行「增潤學習周」,一連五個上學天都「零功課」,騰空所有課堂時間,用於專題研習。此外,學校昨起一連兩天舉行七十周年校慶開放日,主禮嘉賓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致辭時指,時下學生要面對萬變的世界,須掌握「T型知識結構」,擁有廣闊知識面;亦需具備團隊及領導精神,「識得贏識得輸」,不可自滿。

小一至小六在「增潤學習周」各有主題,較年幼的小一生,以遊樂場為題做研習,由教師帶學生到公園、草地體驗,了解不同設施,最後製作遊戲模型。

至於高年級學生,就會有較多分析、思考的活動,小六生則以世界公民為題,六至七人分組,自行擬題,如世界糧食、聯合國,再搜集資料、取材、整合,設計及布置攤位,向參觀者匯報。有小六生以中美關係為題,製作多個展板,組員異口同聲稱,有興趣了解此範疇。亦有人對「一帶一路」有興趣,反思政策對世界經濟發展影響。

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陳梁淑貞,七年前一手推展「增潤學習周」,又坦言這段時間「小朋友不用做功課很開心」。她認為,日常課堂以學科為中心學習,有其局限性,要統整課程,結合不同學科知識,通過專題研習鞏固;自己又會統籌小六生的研習,以身作則。她稱,學生對議題本身都有反思,如有學生就探討公平貿易,反思農夫在過程僅賺取微薄收入,從而思考對公義的堅持。她強調學生要一手一腳做,不可假手於人,家長不可協助。

救恩初小生不設考試,小三至小六一年考兩次。陳梁淑貞認為考試或TSA並非如此重要,「要檢視(學童表現)好易檢視到,稍為專業的都可知道學生的強弱處。」她引述有外國研究指,功課對學習效用不大,堅持功課要重質不重量,教師不會給學生過量功課,初小生一定可以半個小時內完成,「有學童因做太多功課,情緒出現問題,學校於心何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