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9 - 家教太嚴 16%港童焦慮

標題:家教太嚴 16%港童焦慮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過份望子成龍,後患無窮。城大調查發現多達16%受訪幼童有焦慮情況,尤其男童。這多數與父母的管教方式有關,如管教過嚴;責罵或言語羞辱等精神虐待,會令幼童焦慮程度偏高。專家建議父母避免增添子女壓力,自小培養良好性格,包括待人誠實、寬恕他人過錯,減輕焦慮情緒。

調查於去年2月至本月以問卷訪問8間幼兒中心、共368名介乎3至6歲幼童的父母,分析父母的管教方法及幼童的精神健康。結果發現16%就讀K1及K2的幼童,其焦慮程度高於正常水平,更比海外同齡兒童高。另發現長女或長子的焦慮程度,顯著高於幼子或幼女,單親家庭的幼童焦慮也較高。

父母不同管教方法會影響幼童的情緒健康。調查指,父母正確教導子女,示範正確行為、要求子女彌補自己過錯,有助增加幼童存希望、正面行為、具創意和同情心,減低焦慮感覺。對子女不當行為視若無睹、或言語羞辱子女,都增加焦慮風險。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郭黎玉晶建議父母應以身作則,引導子女面對及補償過錯。


標題:管教失當 幼兒難辨是非易焦慮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部分幼童的焦慮情況較外地嚴重。有調查發現,一成六本地幼兒的焦慮程度高於正常水平,較海外同齡者為高,而男童、家中長子長女、單親家庭幼兒的焦慮程度,也分別高於女童、家中幼子幼女或雙親家庭。負責調查的學者指,父母管教子女的方法,對子女精神健康及焦慮程度有重大影響,建議父母多以身作則,引導子女面對及以行動補償自己的過錯,有助培養幼兒性格優點,不應放任縱容,否則將令幼兒不懂分辨是非對錯、易生焦慮。

示範正確行為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去年二月至今年一月進行「快樂幼苗培育計劃」研究,以問卷方式訪問八所學前教育機構三百六十八名年齡介乎三至六歲幼兒的父母,結果顯示一成六幼兒班(K1)及低班(K2)幼兒的焦慮程度高於正常水平。

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郭黎玉晶指出,父母的管教方法會影響子女的精神健康及性格優點,如父母示範正確行為管教子女,子女感恩之心、利他及誠實行為會愈多;反之若父母愈多採取漠視子女錯誤的態度、或施以「精神虐待」如令子女羞愧或內疚,則子女的誠實、寬恕等行為會減少,且焦慮程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