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2 - 自行覓地建校或致學額過剩

標題:
自行覓地建校或致學額過剩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報訊】除了南區田灣商場,柴灣興民商場及荃灣海濱廣場也擬建國際學校。不過去年全港國際學校有4.1萬個學額,僅收3.7萬名學生,即尚餘一成學額無人就讀。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私立國際學校看準需求殷切,遂跳過港府規劃、自行覓地建校,葉憂慮此風氣或長遠令學額過剩,導致學校結業。教育局也稱國際學校學額充足。
教育局於2012年委託顧問研究國際學校學額供求,當時預計2016/17學年全港欠缺4,200個國際小學學額;教育局去年底提交文件,稱分別於2012年、2014年兩度進行校舍及土地分配,供5間空置校舍及3幅全新土地,予8間國際學校發展,相關學校由2014/15學年起,逐步提供6,000個國際學校新學額、包括4,700個小學學額。
NAIS自行租用田灣商場、改建成校舍後再申請註冊,不在當局學額規劃。葉認為,不少本港家長看重「國際學校」頭銜,或吸引私立國際學校到港。

隨時有學校結業
當局規定,國際學校取錄本地生比例不可逾3成。據最新資料,全港國際學校的本地生比例,已由2013/14學年時佔15.9%,逐步上升至2015/16學年的19.2%。葉指本地生比例高,反映國際學校或已供應過剩,如最終學校未能符合收取非本地生比例,或會被收回「國際學校」名銜而結業。
當局估算,2016/17往後7個學年,國際學校學額不會短缺。當局指國際學校屬私立,辦學團體可因應市場需要決定其發展計劃。
香港眾志黃之鋒指當局難以「商業決定、不干預市場」作藉口,促教局檢討。
■記者周婷、葉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