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3 - 家長一人一電郵反對學簡體字

標題: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課程發展議會去年底作公眾諮詢,結果將決定未來10年校本課程發展,下周一截止。當中中文科諮詢文件提及學生應學習簡體字,惹起家長怒火,發起一人一電郵向教育局施壓。「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諮詢亦遭批評有魔鬼細節,減少學生學習公民參與。有立法會議員促延長諮詢期,教育局則指兩個月諮詢期已較往常長。
本月初「更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小一至中六)」諮詢文件被揭發內容列明中小學生掌握繁體字後,應具備認讀簡化字能力。教育局雖澄清早於2002年課程指引已提出相關理念,非今次諮詢更新項目。不過事件激起家長廣泛反彈,facebook各家長群組及論壇均有人貼文,呼籲在諮詢期截止前,一人一電郵向教育局表達不滿。該帖指若為子女着想應表態,又批評「諮詢俏俏(悄悄)進行,慌比(俾)人知,在網站內不易找得出來」,聲言冀政府收到大量回應後懂知難而退。

人文科改革減公民認知
教育局沒回應接獲多少公眾意見書,只稱向全港學校發調查問卷後,接獲181間小學、192間中學及9間特殊學校回覆。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諮詢則被批評改革具政治動機,此科課程重點包括六個範疇,其中「社會體系與公民精神」的中一至中三課程範圍,被發現刪走「公義在社會的重要性」、「本地社會規範和法律的功能」、「個人在不同角色中應有的權利和義務」等。相反,課程建議新增「遵守《基本法》法律與規則的重要性」及「國民生活概況,以及國家公民的意識和素養」等。在小學教育的七大宗旨則只提及國民身份認同,非香港公民身份。
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批評,背後動機是要學生忽略公民參與,及減低對公民權益認知,「公義嘅重要性都要刪走,我唔理解!」。她又質疑教育局認為青年參與太多本地事務,故特意突出國民而非公民身份,直斥諮詢「側側膊」,促延長諮詢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