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家長望子成龍心態不難理解,為求學位更不惜各出奇謀。在深受跨境學童家長歡迎的北區八十校網,有素不相識的雙非家長選擇於北區合租單位,希望子女可獲分配北區學額,亦有內地家長欣賞本港的法治體制,特意去年九月起以萬元租住北區單位,希望送子女來港讀書。至於名校林立的傳統名校網九龍城四十一校網,同樣有已在港島區置業的內地投資移民家長,額外月花五萬元租住該區單位,希望入讀心儀名校。
小一入學統一派位昨日起一連兩日接受申請,為爭取子女獲分配北區學額,不少雙非家長各出奇謀。位於上水的鳳溪創新小學統一派位中心,昨早已有近二百名家長到學校門口排隊,等候遞交選校申請表,當中不乏雙非家長。來自深圳羅湖區的劉女士透露,她與另外兩名跨境生家長於去年九月開始,以月租九千元合租上水一個兩房一廳單位。她表示,三人本來不相識,只是偶然在關口接送子女時認識,「在北區租樓比較方便孩子上學,我們平時會輪流照顧孩子。也不會麻煩,孩子為大。」她坦言,今年北區學額競爭大,但暫時未有後備方案。
同為跨境生家長的鄧先生,育有三名兒子,其妻子為香港人。昨日為小兒子遞交表格的他指,兒子就讀北區一所幼稚園,每天至少花兩小時跨區上學。為增加兒子留港讀書的機會,鄧先生於去年九月,以月租一萬二千元的價錢,租住北區一個七百呎單位;但由於另外兩名兒子現於深圳讀書,因此需要長期「深港兩邊跑」。
被問及為何不考慮報讀跨境校網,鄧先生直言,「學習最重要,不希望在車上花太多時間。」以鳳溪創新小學為第一志願的他又特別欣賞香港法治體制,希望送兒子來港讀書,「香港教育方式跟內地不一樣,相比之下沒那麼死板。撒網也要撒一個(學校)回來。」
雙非家長紛紛進駐本地校網,導致北區小學學額供應更緊張。本地家長葉氏夫婦在上水居住超過十年,從事跨境電子商業服務的葉先生表示,不介意兒子與跨境學童相處,「畢竟將來進入社會都會遇到不同的人,包括了內地的人,可讓他提早適應。」但他坦言,跨境生湧港分薄了北區小一學位,自己已為兒子預留五十萬元,一旦派位結果不理想,會考慮報讀國際學校。
鳳溪創新小學校長李淑賢表示,昨早已有本地家長向她詢問叩門額和學校收生情況,「由於適齡小一學童增加,本地家長擔心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學位難求』。」她又稱,該校去年共接獲二百多份叩門申請,但學額僅得八至十個,即平均每二十人爭一學位,預料今年競爭將更激烈。
二○一六年官津小學小一統一派位,今日最後接受申請,家長可到所屬校網的派位中心遞交表格,結果將於六月四日公布。
小一入學統一派位昨日起一連兩日接受申請,為爭取子女獲分配北區學額,不少雙非家長各出奇謀。位於上水的鳳溪創新小學統一派位中心,昨早已有近二百名家長到學校門口排隊,等候遞交選校申請表,當中不乏雙非家長。來自深圳羅湖區的劉女士透露,她與另外兩名跨境生家長於去年九月開始,以月租九千元合租上水一個兩房一廳單位。她表示,三人本來不相識,只是偶然在關口接送子女時認識,「在北區租樓比較方便孩子上學,我們平時會輪流照顧孩子。也不會麻煩,孩子為大。」她坦言,今年北區學額競爭大,但暫時未有後備方案。
同為跨境生家長的鄧先生,育有三名兒子,其妻子為香港人。昨日為小兒子遞交表格的他指,兒子就讀北區一所幼稚園,每天至少花兩小時跨區上學。為增加兒子留港讀書的機會,鄧先生於去年九月,以月租一萬二千元的價錢,租住北區一個七百呎單位;但由於另外兩名兒子現於深圳讀書,因此需要長期「深港兩邊跑」。
被問及為何不考慮報讀跨境校網,鄧先生直言,「學習最重要,不希望在車上花太多時間。」以鳳溪創新小學為第一志願的他又特別欣賞香港法治體制,希望送兒子來港讀書,「香港教育方式跟內地不一樣,相比之下沒那麼死板。撒網也要撒一個(學校)回來。」
雙非家長紛紛進駐本地校網,導致北區小學學額供應更緊張。本地家長葉氏夫婦在上水居住超過十年,從事跨境電子商業服務的葉先生表示,不介意兒子與跨境學童相處,「畢竟將來進入社會都會遇到不同的人,包括了內地的人,可讓他提早適應。」但他坦言,跨境生湧港分薄了北區小一學位,自己已為兒子預留五十萬元,一旦派位結果不理想,會考慮報讀國際學校。
鳳溪創新小學校長李淑賢表示,昨早已有本地家長向她詢問叩門額和學校收生情況,「由於適齡小一學童增加,本地家長擔心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學位難求』。」她又稱,該校去年共接獲二百多份叩門申請,但學額僅得八至十個,即平均每二十人爭一學位,預料今年競爭將更激烈。
二○一六年官津小學小一統一派位,今日最後接受申請,家長可到所屬校網的派位中心遞交表格,結果將於六月四日公布。
標題:中港家長 燒銀紙爭入小一名牌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年度小一統一派位昨今兩日收表,九龍城區41名校網依然是本地及跨境家長「爭崩頭」校區。不少跨境家長不惜工本讓子女擠進名校網「博入名校」,有雙非家長豪花六百五十萬元經投資移民來港,再以月租五萬元租住九龍塘單位,為兒子博入喇沙小學鋪路;另有置身「跨境學童專用校網」雙非家長擔心派位不理想,已為女兒報讀國際學校,料每年繳付十多萬元學費。面對跨境學童搶學位,本地家長同樣不惜「大屋搬細屋」遷往九龍塘,冀助女兒考入名校。
設於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的九龍城41名校網統一派位中心,昨早八時許,已有約十名家長在門外等候交表,排頭位更自備「櫈仔」等候,當中不乏跨境家長。來自廣州雙非家長黃女士六年前花六百五十萬元投資移民來港定居,長女現於私立小學就讀,她說雖然在港島置有物業,但為次子博入喇沙小學,仍月花五萬元租住九龍塘千呎單位,亦已為兒子報讀數間私立小學作後備。
港媽多報數間直資防甩轆
本地家長為爭入41名校網同樣各師各法。原居新蒲崗的何女士早年「大屋搬細屋」,在九龍塘購入一個三百多呎的單位,惟長子最終被派往黃大仙區學校,今年次女準備升小一,首選亦是校網內的嘉諾撒聖家學校,「就算唔得都冇辦法啦,會樂觀接受」。另一本地家長李太本身居於大埔,一年前以月租三萬元搬遷到九龍塘,坦言喇沙小學競爭太大,故首選九龍塘官立小學,但同時亦報了數間直資和國際學校「打底」。
「貴唔緊要 最緊要學到嘢」
另一邊廂,只能透過「跨境學童專用校網」參與小一派位的跨境學童家長,為免首志願落空,早為子女報讀國際學校「買保險」。其中單非學童家長李太昨為龍鳳胎報校,首志願及第二志願分別為北區及大埔區小學,若獲派心儀學校將考慮花約五百萬元來港置業,她坦言,「如果派唔到首兩志願,就會報九龍塘耀中國際學校,貴唔緊要,最緊要學到嘢」。
另一居於深圳的雙非家長郭太表示,為讓女兒就近入學而只填報北區及元朗區小學,「青衣、黃大仙、東涌等小學太遠,派了也不會接受」,又透露她早已為女兒報讀一間位於中環的國際學校,每年學費超過十萬元,「無咩話值唔值得,都係做定準備,到時可能在港島租樓住,遲啲想佢(女兒)去美國升學」。
各師各法爭學位
個案一:周女士
來自上海的雙非家長周女士說,41校網學校教育實力最強,故以月租一萬五千元租住九龍塘單位,又月花近萬元安排兒子學游水、柔道和英文。兒子已獲五間私立及直資小學取錄,故統一派位會專攻喇沙小學。她亦計劃安排兒子小學畢業後到美國升學,故希望他在小學時可學好中文,特別是繁體字;「覺得繁體字寫書法是最優美,所以一定要學。」
個案二:鄧先生
為安排單非幼子下學年來港升讀小一,原居於深圳的家長鄧先生,於一年前起月租一萬二千元租住北區一個七百呎單位,讓太太與兒子搬來港居住,自己則中港兩地「兩邊跑」。他坦言,因喜歡香港的法治制度相對較公平,「中港兩地法治不一」,故希望兒子來港讀書。對於會否擔心兒子來港讀書或遭歧視,他直言「你要怎麼看我,我沒辦法」。
個案三:葉先生
從事電子商貿生意的港人葉先生,居住上水超過十年,認為不少雙非學童成功擠入本地上水80校網,證明教育局派位機制存有漏洞,促設法堵塞。面對上水區學位競爭激烈,他已儲蓄五十萬元,做好隨時要為小孩報讀國際學校繳交留位費的兩手準備,「無辦法啦,因為香港教育制度唔好,令小朋友好大壓力」。
設於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的九龍城41名校網統一派位中心,昨早八時許,已有約十名家長在門外等候交表,排頭位更自備「櫈仔」等候,當中不乏跨境家長。來自廣州雙非家長黃女士六年前花六百五十萬元投資移民來港定居,長女現於私立小學就讀,她說雖然在港島置有物業,但為次子博入喇沙小學,仍月花五萬元租住九龍塘千呎單位,亦已為兒子報讀數間私立小學作後備。
港媽多報數間直資防甩轆
本地家長為爭入41名校網同樣各師各法。原居新蒲崗的何女士早年「大屋搬細屋」,在九龍塘購入一個三百多呎的單位,惟長子最終被派往黃大仙區學校,今年次女準備升小一,首選亦是校網內的嘉諾撒聖家學校,「就算唔得都冇辦法啦,會樂觀接受」。另一本地家長李太本身居於大埔,一年前以月租三萬元搬遷到九龍塘,坦言喇沙小學競爭太大,故首選九龍塘官立小學,但同時亦報了數間直資和國際學校「打底」。
「貴唔緊要 最緊要學到嘢」
另一邊廂,只能透過「跨境學童專用校網」參與小一派位的跨境學童家長,為免首志願落空,早為子女報讀國際學校「買保險」。其中單非學童家長李太昨為龍鳳胎報校,首志願及第二志願分別為北區及大埔區小學,若獲派心儀學校將考慮花約五百萬元來港置業,她坦言,「如果派唔到首兩志願,就會報九龍塘耀中國際學校,貴唔緊要,最緊要學到嘢」。
另一居於深圳的雙非家長郭太表示,為讓女兒就近入學而只填報北區及元朗區小學,「青衣、黃大仙、東涌等小學太遠,派了也不會接受」,又透露她早已為女兒報讀一間位於中環的國際學校,每年學費超過十萬元,「無咩話值唔值得,都係做定準備,到時可能在港島租樓住,遲啲想佢(女兒)去美國升學」。
各師各法爭學位
個案一:周女士
來自上海的雙非家長周女士說,41校網學校教育實力最強,故以月租一萬五千元租住九龍塘單位,又月花近萬元安排兒子學游水、柔道和英文。兒子已獲五間私立及直資小學取錄,故統一派位會專攻喇沙小學。她亦計劃安排兒子小學畢業後到美國升學,故希望他在小學時可學好中文,特別是繁體字;「覺得繁體字寫書法是最優美,所以一定要學。」
個案二:鄧先生
為安排單非幼子下學年來港升讀小一,原居於深圳的家長鄧先生,於一年前起月租一萬二千元租住北區一個七百呎單位,讓太太與兒子搬來港居住,自己則中港兩地「兩邊跑」。他坦言,因喜歡香港的法治制度相對較公平,「中港兩地法治不一」,故希望兒子來港讀書。對於會否擔心兒子來港讀書或遭歧視,他直言「你要怎麼看我,我沒辦法」。
個案三:葉先生
從事電子商貿生意的港人葉先生,居住上水超過十年,認為不少雙非學童成功擠入本地上水80校網,證明教育局派位機制存有漏洞,促設法堵塞。面對上水區學位競爭激烈,他已儲蓄五十萬元,做好隨時要為小孩報讀國際學校繳交留位費的兩手準備,「無辦法啦,因為香港教育制度唔好,令小朋友好大壓力」。
標題:小一統一派位申請展開 雙非家長讚繁體字美 盼子在港學中文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連兩日的小一統一派位申請昨日展開,除了「跨境專網」,在北區以至九龍塘校網派位中心,都可見到雙非家長的蹤影。其中一名來自上海的雙非童家長就在九龍塘租住單位,望進九龍塘校網報讀喇沙小學,她又稱讚繁體字「字體優美」,希望兒子赴外國升學前打好中文基礎;又有現居深圳的港人家長,為讓兒子學廣東話,考慮搬回香港。另外,有內地家長都視香港教育為跳板,若入不到心儀小學,計劃一年花10萬元報讀國際學校,以便數年後送子女出國讀書。
深受家長歡迎的九龍城41校網為傳統名校網,統一派位只得478個學額,並需要向黃大仙43校網借調183個學額。昨早逾百名家長到統一派位中心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提交申請表格。來自上海的雙非家長周女士稱,已計劃讓其子小學畢業後赴美國升學,但希望他先學好中文,「本來我們覺得繁體字作為寫書法來說,是最優美的字,所以也要學繁體字」。她說,兒子早已獲5間私立小學取錄,統一派會只選擇最心儀的喇沙小學和拔萃小學。
「細路係香港人 想佢識廣東話」
有雙非家長在九龍塘校網遞表,也有港人家長出現上水曾梅千禧紀念學校的跨境校網派位中心。現居深圳的港人家長雷先生表示,「細路係香港人,想佢識廣東話」,完全沒考慮讓兒子在內地讀小學。雷先生為兒子填報的第一志願是北區小學,第二、三志願皆填葵青區小學。雷先生稱,若獲派葵青區小學,可能會考慮搬回香港居住。跨境校網今年增加了6所葵青區學校,多提供225個學位,學額增至2790個,較去年上升約7%。
雙非家長:港升學較易銜接西方教育
住在深圳羅湖區的雙非家長郭太,打算在女兒三年級時送她到美國升學,因為在港讀書較易銜接西方教育,加上「比較相信香港教育」,希望女兒能入讀北區的小學。為使女兒在港升學,郭太已有後備方案,為女兒報讀了一間港島區國際學校,但她說學費要每年逾10萬元,「好貴」。
另外,有不少原居內地的申請者,在港租屋以進入本地校網。在北區80校網位於鳳溪創新小學的派位中心,原居深圳的單非家長鄧先生表示,香港的教育方式與中國不一樣,加上香港法制較公平,希望兒子在香港讀書,但兒子來港上學需乘車一個多小時,他一年前開始以月租1.2萬元,租住上水一個700呎單位,希望增加兒子入讀北區小學的機會。
上水租屋 盼子入北區小學
鳳溪創新小學校長李淑賢表示,教育局原預計兩日共會有700多人到場申請,而昨天到場申請的已有581人,其中操普通話的家長約數十人。
棄九龍城名校網 另類母親藍田叩門
不少家長為讓子女入讀名校,不惜大灑千金在名校網置業,也有心痛女兒讀書壓力大的媽媽,即使居住在名校網,卻寧願跨區申請名氣不大的小學,只希望女兒能愉快上課。
盼女兒讀「開心學校」
住在九龍城41名校網的陳太笑言,自己在填鴨式教育下成長,希望女兒能入讀「開心學校」,早前曾參觀藍田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認為其上課氣氛輕鬆,故在跨區小學申請上列該校為首選,更做好叩門準備。
陳太表示,女兒就讀區內一幼稚園,縱然成績不俗,但因壓力大而常不開心,「連老師都睇得出」,女兒對自己要求又高,有次默書後向她說「媽咪我無100分,好唔開心」。
若能入讀心儀的藍田小學,陳太計劃在藍田置業居住,雖然選擇的並非名校,她毫不介意,更表明「完全不認同(高壓的教育環境)」,強調「讀書最緊要開心」。
深受家長歡迎的九龍城41校網為傳統名校網,統一派位只得478個學額,並需要向黃大仙43校網借調183個學額。昨早逾百名家長到統一派位中心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提交申請表格。來自上海的雙非家長周女士稱,已計劃讓其子小學畢業後赴美國升學,但希望他先學好中文,「本來我們覺得繁體字作為寫書法來說,是最優美的字,所以也要學繁體字」。她說,兒子早已獲5間私立小學取錄,統一派會只選擇最心儀的喇沙小學和拔萃小學。
「細路係香港人 想佢識廣東話」
有雙非家長在九龍塘校網遞表,也有港人家長出現上水曾梅千禧紀念學校的跨境校網派位中心。現居深圳的港人家長雷先生表示,「細路係香港人,想佢識廣東話」,完全沒考慮讓兒子在內地讀小學。雷先生為兒子填報的第一志願是北區小學,第二、三志願皆填葵青區小學。雷先生稱,若獲派葵青區小學,可能會考慮搬回香港居住。跨境校網今年增加了6所葵青區學校,多提供225個學位,學額增至2790個,較去年上升約7%。
雙非家長:港升學較易銜接西方教育
住在深圳羅湖區的雙非家長郭太,打算在女兒三年級時送她到美國升學,因為在港讀書較易銜接西方教育,加上「比較相信香港教育」,希望女兒能入讀北區的小學。為使女兒在港升學,郭太已有後備方案,為女兒報讀了一間港島區國際學校,但她說學費要每年逾10萬元,「好貴」。
另外,有不少原居內地的申請者,在港租屋以進入本地校網。在北區80校網位於鳳溪創新小學的派位中心,原居深圳的單非家長鄧先生表示,香港的教育方式與中國不一樣,加上香港法制較公平,希望兒子在香港讀書,但兒子來港上學需乘車一個多小時,他一年前開始以月租1.2萬元,租住上水一個700呎單位,希望增加兒子入讀北區小學的機會。
上水租屋 盼子入北區小學
鳳溪創新小學校長李淑賢表示,教育局原預計兩日共會有700多人到場申請,而昨天到場申請的已有581人,其中操普通話的家長約數十人。
棄九龍城名校網 另類母親藍田叩門
不少家長為讓子女入讀名校,不惜大灑千金在名校網置業,也有心痛女兒讀書壓力大的媽媽,即使居住在名校網,卻寧願跨區申請名氣不大的小學,只希望女兒能愉快上課。
盼女兒讀「開心學校」
住在九龍城41名校網的陳太笑言,自己在填鴨式教育下成長,希望女兒能入讀「開心學校」,早前曾參觀藍田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認為其上課氣氛輕鬆,故在跨區小學申請上列該校為首選,更做好叩門準備。
陳太表示,女兒就讀區內一幼稚園,縱然成績不俗,但因壓力大而常不開心,「連老師都睇得出」,女兒對自己要求又高,有次默書後向她說「媽咪我無100分,好唔開心」。
若能入讀心儀的藍田小學,陳太計劃在藍田置業居住,雖然選擇的並非名校,她毫不介意,更表明「完全不認同(高壓的教育環境)」,強調「讀書最緊要開心」。
標題:內地家長搶攻九龍城名校小一派位 港爸媽「讓路」棄選喇沙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小一統一派位昨起一連兩日接受申請,除北區校網被內地家長攻佔,名校集中地九龍城區41校網,亦深受內地家長歡迎,競爭激烈。不少以投資移民來港的內地家長,坦言一擲數百萬元只為子女在港升學,心儀傳統名校如喇沙小學等。有本地家長大嘆,當初為子女報讀幼稚園已經歷學額「爭崩頭」,現時升小一決定忍痛「讓路」,放棄一線名校,改選區內其他學校;更有本地家長直言若派位不理想,會安排子女到外國讀書。
九龍城區統一派位中心昨早未正式開門,已有約10名家長到場等候交表。從事外貿的吳小姐,多年前已透過投資移民來港,因女兒今年9月升讀小一,遂由奧海城搬到現時月租2萬多元的九龍塘單位,再月花5位數栽培女兒,包括學芭蕾舞、鋼琴及英文等,她首選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因為(出產)有很多名人」。
改選官小或赴海外升學
來自上海的雙非家長周女士,則瞄準傳統名校喇沙小學及拔萃小學,認為本港教育較佳,為達目的不但每月用1.5萬元租住區內單位,更月花1.5萬元催谷兒子,每周4天參加包括游水、柔道、會話及英文等興趣班,計劃兒子小學畢業便到美國升學。她稱,兒子已獲5間私立及直資小學取錄,懂兩文三語及繁體字,「他不懂廣東話也不可能面試考到那麼多私校……本身我們覺得繁體字作為寫書法來說,是最優美的字體,所以一定要學繁體字」。
內地家長積極爭取名校學位,小一自行收生階段又有「世襲制」,令九龍城區41校網學額更見緊張,一如去年向黃大仙43校網借學額。區內一線名校喇沙小學縱是不少本地家長首選,但有港爸港媽眼見競爭激烈,索性退而求其次,改以區內其他名校作首名志願;有本地家長更指,若派位不理想,寧將子女送到外國讀書,也不揀黃大仙學校。
本地家長楊女士慨嘆,當初為兒子報讀幼稚園時,須到第3間才獲取錄,今年兒子升讀小一,因競爭激烈,特別選擇華德學校而放棄其他名校,並已做好叩門的準備。李太則表示,一年前以月租3萬遷到九龍塘,但選擇放棄喇沙,改選九龍塘官立小學。張太就豪擲800萬元置業,由土瓜灣遷入九龍塘900呎單位,並放棄喇沙作首名志願,改選九龍塘官小,若派位不理想,便安排兒子到美國就讀。
中港家長心聲
【本地家長】李太:「搬嚟九龍塘一年,月租3萬,冇報喇沙,咁難費事爭,揀九龍塘官立小學。」
【內地投資移民】黃女士:「花了650萬來港,現在用5萬元租區內千呎單位,揀喇沙,係名校。」
【上海雙非家長】周女士:「香港的教育是好一點。繁體字是最優美的,一定要學繁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