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7 - 家長接載隨時出事 兒童腳踝易捲單車輪受傷

標題:家長接載隨時出事 兒童腳踝易捲單車輪受傷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近年興起單車熱,不少居於新界的家長會以單車接載年幼子女代步,惟要小心兒童的腳踝被車輪捲入,因輪內輻條高速轉動,可致腳跟筋腱撕裂甚至骨折。北區醫院在10多年間接獲24宗相關個案,今年首10個月更已有4宗,醫生提醒用單車或電單車接載兒童在一般道路行走屬違法家長要注意。

北區醫院1999年至2012年間,共接獲24宗車輪輻條引發的受傷個案,平均受傷年齡僅5.3歲。當中15宗是單車意外,有8宗在港發生,7宗在內地發生;其餘9宗是在內地發生的電單車意外,其中4人傷勢輕微,13人出現細菌感染,7人較嚴重有骨折和筋腱撕裂。
北區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骨科)醫生麥仲寅指出,由於小朋友身形矮小,坐上單車座椅後腳踝的高度剛及車輪輻條位置,若不慎碰到正在高速轉動的輻條,或兒童貪玩把腳伸入輪中但駕車者不知情,細小的腳踝隨時捲入輪中被輻條所傷。

筋腱被削 10年做5手術
臨床顯示較多個案是腳跟位置被捲入車輪,傷勢往往比腳掌捲入者更重,麥指,因為腳跟沒有太多脂肪包圍筋骨,當輻條轉動時,便會直接傷及筋骨。最嚴重的案例是病人5歲時腳跟捲入電單車車輪,部份筋腱被鐵枝削走傷勢嚴重,10年來先後動過5次手術,更要從小腿割下部份皮膚移植到腳跟位置。病人現時已就讀中四,雖然走路表面看來沒有大礙,但仍要繼續覆診。
電單車輪有機械發動,造成的創傷固然較重,但單車速度同樣不可小覷,該院矯形及創傷外科部部門主管黃華邦指,單車在斜路落斜時車速快,若此時腳踝被捲入傷勢可能比在平路騎車時重。因車輪內充滿機油,或鐵枝生銹,換言之輻條表面十分骯髒,腳踝有傷口極易造成細菌感染。麥稱,單車個案中創傷最嚴重者是骨折,但也有傷者僅表面擦損,但傷口無及時清洗走壞組織,導致傷口3日內發炎潰爛,傷口一個月後仍未能癒合。
坊間有各種聲稱可保護兒童腳踝的裝置,以免被捲入輪輻,例如在後座車輪外面加設覆蓋物、或有兒童座椅包裹住腳部,並可用安全帶固定雙腳,惟該院矯形及創傷外科(骨科)顧問醫生呂敦慶表示,為免同類意外發生,還是建議家長不要用單車或電單車接載子女。

標題:港路窄難推廣親子單車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法例禁止單車載客,前港隊單車手黃蘊瑤表示,用一般單車載人有一定危險,小朋友坐在後座不穩也易失平衡跌傷,此外因單車有額外重量,騎車的成人在轉彎時也有較高機會翻車。她指,外國如丹麥有出產專門的親子單車,例如cargo bike在座椅前方設一個大箱子,可供載小朋友或寵物,惟香港道路及單車徑普遍偏窄,估計有關親子單車並不適合在本港使用。

道路載人違法
警方數字顯示,2012年單車違規載運乘客的檢控有248宗,但翌年急升至312宗,2014年再升至351宗,2年間急升四成,不過去年下跌至232宗,今年首8個月則有155宗檢控。
根據本港法例第374G章51條,在道路上騎單車或三輪車的人,不得運載任何其他人或可以阻擋行車視線的動物或物件,違例者可被罰款2,000元。另外,法例亦限制出租單車予11歲以下兒童,兒童沒有成年人陪同下也不得在道路上騎踏單車或三輪車,不過部份指定路段如單車徑則屬例外。

標題:單車載兒童 小心斷腳筋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不少家長會在單車尾加裝兒童椅,好接載子女,惟有醫生指出,若坐在椅上的兒童在單車行駛時,不慎把腳攝入車輪,一條條鋼質的輻條會割傷兒童的腳,𠝹斷腳跟的筋、骨或血管。醫生提醒家長,不應在後座接載兒童。
明報記者
北區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部部門主管黃華邦指出,今年已處理過3至4宗兒童被單車車輪輻條割傷腳意外;由1999至2012年,13年間北區醫院共錄得24宗個案,15宗是單車個案,其餘9宗則與電單車有關,傷者全是2至11歲兒童。
北區醫院今年3至4宗
黃華邦解釋,兒童腳短,坐上兒童椅後,腳踭或腳跟剛好卡在後輪輻條上,當家長開車,車輪快速轉動時,輻條即如一把刀把兒童的腳跟或腳踭割傷,可傷及皮膚、筋腱或造成骨折。
電單車與單車割傷兒童腳部的原理相同,北區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骨科)顧問醫生呂敦慶生指出,一名現時中四的男學生,約10年前、即5至6歲時,在內地坐電單車後座,腳跟被車輪輻條割傷,其後雖曾於內地求醫,但來到北區醫院後,醫生發現他腳跟已被嚴重割傷,甚至割走某些皮膚、筋及骨,之後施了5至6次手術才能清走壞死組織,更要在小腿位置取走某些皮下組織及血管,駁到患處。傷者到目前仍未痊癒,仍需覆診,行路時未完全自如。呂醫生表示,雖然香港少有兒童因坐電單車而發生割腳意外,但他強調,單車割腳的創傷亦可相當嚴重,不能掉以輕心。
流血不洗傷口 或感染細菌
黃華邦解釋,當輻條割傷兒童腳跟或腳踭後,有可能𠝹斷皮下血管,令患處受細菌感染,皮膚腐爛,需接受清創手術移除壞死皮膚,避免傷口感染;若傷口癒合良好,拆線後約兩星期可以走路。不過、黃醫生指出,不少家長見子女傷口流血,誤以為只是輕微創傷,沒及時處理或入院洗傷口,他提醒家長,細菌感染可大可小,處理不當,細菌有可能傳到其他部位。他續說,若割傷深入筋腱或骨,傷者同樣要先做清創手術,再視乎情况駁骨或筋,復康時間亦較長,手術後個多月才可行走,若要完全行走自如,或要長達4至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