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3 - 腦電波量度聲音感應 中大研究為初生B測語障

標題:腦電波量度聲音感應 中大研究為初生B測語障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糾正語言障礙或可早至嬰兒階段。1歲幼兒應可講出爸、媽等簡單詞語,2歲則可組合複詞,但現時幼兒若有說話遲緩的問題,一般要到5歲後才可診斷是否有特殊語言障礙(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簡稱SLI),隨時延誤治療。中文大學的專家發現,可透過監測嬰兒腦部對聲音反應,預視成長時聽力及語言發展,有助及早進行針對性治療,對改善學習及生活有很大幫助。
記者:廖梓霖

立法會融合教育小組委員會報告指出,2013/14學年,在本港主流中、小學就讀的學生中,約25,000人有語言障礙、自閉症及特殊學習困難,近年更有上升趨勢。

舊有臨床測試要5歲後
中文大學大腦與認知研究所所長兼認知神經科學教授黃俊文表示,目前本港臨床只能到4至5歲才確定語言遲緩症狀,治療方法亦設計在這段時間才開始,存在限制。
黃俊文認為大腦活動與聽力、說話能力密不可分,腦幹更加是耳朵和大腦的交界區,嬰兒可在5歲之前透過腦電波感應器(EEG)接受測試,分析大腦如何接收聲音訊息,或可推斷其語言發展過程,預測有特殊語言障礙的機率,具體方法目前仍在研究當中。
幼童在1歲階段應可說出單字,2歲時則可記得20至50個字,並組合詞語,「好似想食蕉,會講多啲蕉蕉」。黃指,若家長發現子女遲遲未肯開口,需及早向言語治療師或家庭醫生求助。
若兒童說話有遲緩症狀,黃建議父母和子女可多看圖畫書,製造親子溝通機會,例如書內印有紅色的蘋果,家長可從旁鼓勵孩童表達、聯想,「除咗問佢呢個乜嚟,仲可以問佢有乜其他嘢都係紅色?」黃叮囑照顧者勿「一輪嘴」,宜等待兒童思考,拉闊想像,從而改善讀講能力,並培養閱讀興趣。

黃俊文指,若然幼兒的兄或姐有特殊語言障礙,同樣確診的機率將增加,早產嬰兒、低收入家庭子女亦是出現語障的高危一族,尤其基層家長因工作壓力,難有足夠時間和幼童溝通,語言發展自然減慢。
黃俊文強調父母對子女語言發展需有警覺,因為說話不只和學業有關,也會影響人際關係,若無適時求醫,問題或與未來發展掛鈎,「好難從低收入嘅cycle走出去」。


標題:出生3日可測試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為找出嬰兒大腦活動與語言發展關係,中大大腦與認知研究所正招募300名初生嬰兒,透過播放古典音樂及各種不同的聲音,從腦幹電波的反應,預視嬰兒的語言能力,如有發展遲緩可透過針對性課程改善,為本港首創。
該研究所所長黃俊文指,目前臨床診斷兒童語言能力時,只會測試他們對聲音的反應,「只係睇你聽唔聽到」。他則結合認知神經科學、語言學、兒科等進行研究,分析大腦如何支援語言發展,屬全港首個針對語言障礙的跨學科研究。

戴感應器播音樂量度反應
黃稱,研究方法是替出生3日的初生嬰兒戴上腦電波感應器,研究員會用針筒在測試者頭皮擠一些箒喱,有助聲波傳導(圖),然後播放大提琴、鋼琴、母語或其他不同語言,再量度腦幹對各種聲音的反應,初步顯示有的會較清晰,有些嬰兒則較模糊,相信反應與幼兒語言發展息息相關,若能及早發現言語遲緩症狀,可制訂合適的治療計劃。目前研究所已跟進10個案,全部為正常嬰孩,希望可追蹤至5歲。


標題:中大研幼童腦電波冀及早識別語障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言語障礙有可尋,嬰孩在牙牙學語時期口齒不清,除口部肌肉問題,原來本身聽覺系統欠佳,亦可能耽誤學說話進度。中文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利用腦電波感應器(EEG),量度不同聲音刺激初生嬰兒產生的腦電波,從而追蹤研究零至五歲嬰孩的聽覺靈敏度,希望可及早診斷和治療言語障礙。

  在一四學年,共有逾兩萬零七百名患言語障礙或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生在公營主流中小學就讀,人數持續上升。中大上月成立大腦與認知研究所,所長兼認知神經科學教授黃俊文認為,及早介入及針對性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問題是人海茫茫,怎樣選出有潛在風險的嬰孩?」

  黃俊文認為嬰孩患言語障礙,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他們未能清楚聆聽別人的語音,從而影響說話能力,「聽覺系統不好,聽不到,接收也不好。」一般醫院都有腦電波感應器(EEG)量度嬰兒聽覺是否正常,但黃俊文主張研究「聽得多準」,方法是先向嬰兒播放單字、純音樂,再以EEG,通過頭戴式裝置,探測在腦幹即大腦及耳朵的交界區發出的腦電波,比對腦電波與音調的合度。

  要知道學童是否有言語障礙,現時有不少「客觀參考」,如一歲幼兒要說出第一個字,兩歲一般可說出二十至五十個字。黃俊文希望尋找說話與聽覺能力的關連,他將作追蹤性研究,收集三百名嬰孩不同階段的聽覺發展,出生三天的嬰兒已可接受測試,「了解不同歲數的小朋友對不同聲音的反應,研究數據是否可推斷他們一歲、一歲半、兩歲的腦部發展。」譬如一名嬰孩出生時,對聲音不敏感,追蹤到他兩歲時學到的字量,這些數據就可成為參考。

  若成功篩選語言發展遲緩的學童,就可在照顧者(caregivers)手改變,「教他們跟學童的溝通方法,高質素的溝通很重要。」

  黃俊文指有研究證明,及早介入可有效治療,語言發展遲緩的學童最終可能毋須被診為語言障礙,「語言是基本溝通橋梁,一旦有問題,連帶影響學習、人際關係,社會生存,因此早治療比遲好。」


標題:中大招300嬰 研揪語言遲緩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幼童若語言發展遲緩,延誤治療的後果可大可小。現時聽力測試只反映幼童聽覺能力,即聽到或聽不到,中文大學大腦與認知研究所正展開追蹤研究,目標招募三百名初生嬰兒,由零歲至約五歲,每半年檢查腦電波,測試大腦對聲音的準確性,預測一歲或兩歲時的語言能力,以便及早介入治療。

中大大腦與認知研究所所長黃俊文稱,幼童若語言發展遲緩,愈早治療,效果愈好,「語言是最基本能力,無咗就學唔到中、英文,又學唔到數學,除影響學業成績,仲阻礙社交溝通」。

測試腦電波對聲音反應
外國研究顯示,有語言遲緩問題的兒童,若不及早治療,情況持續至青少年階段,自信心受打擊,影響日後就業,甚至下一代亦可能受牽連,形成惡性循環︰「語言治療雖有效,但茫茫人海,如何及早找到這批人?」

研究所與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合作,今年展開一項追蹤研究,招募三百名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出世的初生嬰兒,在出世後三日內接受首次檢查,接駁測試腦電波的儀器,播放廣東話、小提琴、大提琴等複雜聲音給初生嬰聆聽。再將腦電波轉化成聲音,分析大腦對該種聲音的準確性,例如腦電波有否跟隨高音向上揚。黃稱計劃每半年為參加者檢查一次,期望跟進到三歲或五歲;長遠計劃安排家訪,了解家居環境對語言發展的影響。

為何聽力可反映語言發展呢?黃俊文解釋,當幼童聽覺不準確,會影響學習詞彙,繼而阻礙表達能力。研究目的是透過早期測試,預視幼童一歲或兩歲時的語言能力,以及早介入治療,改善溝通能力。目前已招募十名健康的初生嬰兒。

一歲未講「第一字」要注意
黃俊文提醒,幼童一歲仍未說出第一個字;兩歲未能說出二十至五十個字及雙詞,可能語言發展較同齡幼童慢,家長需提高警覺,尋找語言治療師或兒科醫生檢查。他建議,家長平日可用圖畫書或玩具訓練子女的語言能力,例如指着圖畫再教發音,並多提問,增加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