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9 - 教院支援特教140中小學受惠

標題:教院支援特教140中小學受惠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現時全港約有三萬多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就讀主流小學及中學,雖然融合教育發展多年,但不少教師在特教生課堂上仍遇到困難。香港教育學院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總監冼權鋒表示,為期三年「賽馬會悅學計畫」取得逾一千萬元撥款,為中小學教師提供到校支援,啟發他們如何教導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及智障學生,包括發展合適教學材料和策略,迄今受惠學校約一百四十所。

  悅學計畫為一二年度「行政長官社會資助計畫」之一,並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資助逾一千萬元。負責執行計畫的教院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總監冼權鋒指,大多數老師都知道特教生的特徵,亦明白在教學上與主流學生不同,但實際應用上達不到效果,令學生在學習和行為同時出現問題,老師亦因此認定了這些學生「難處理、好難教」。

  中心助理項目經理呂梓良表示,計畫的支援模式分為兩部分,一是進行到校支援服務,聚焦教學及學生成長範疇,「我們的團隊通過觀課形式,了解老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功課表現,再與老師分析課堂形勢,從而發展合適的教學材料與策略,教師學習調適課程的方法。」

  呂梓良稱,每年參與到校支援服務的四所小學及四所中學,獲教院團隊定時到訪,全期服務時數為一百零八小時,「因為老師平日工作繁忙,難以為課程進行調適,如英文閱讀篇章較少明顯的提示,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學生因而感到學習困難,我們會建議老師增加視覺提示、播放影片等方法協助學生學習英文,老師亦重拾教學樂趣。」

  他又分享一次難忘的到校支援過程,「一名被評為有限智能的中四女生,在家中順手地取走家人的錢,而在家人給零用錢後,將取走的錢放回原位,但被家人誤會她偷錢及向學校老師反映。該名女生因認知不足,不知道自己做了偷錢行為,因此與老師和家人關係惡劣,需要教院團隊協助解決。」

  第二部分是顧問諮商服務,每年有二十所小學及二十所中學受惠,呂梓良表示,教院團隊會與校方協調,按選取的主題或校本需要,設計針對性的支援活動,如安排醫生講座、提供校本教師培訓等


標題:教師:提升特教生學習動機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參加了賽馬會悅學計畫的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是本港其中一所提供融合教育的主流學校,現有五分之一學生被評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包括讀寫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言語障礙等。該校學習支援主任陳明姬表示,悅學計畫提升了特教生的學習動機,增加了他們的成功感後,自然地改善了行為問題。初期有擔心活動教學影響課堂進度,但眼見學生取得學習信心,相信進度能追得上。

  為期三年的賽馬會悅學計畫,每年向四所小學及四所中學提供一百零八小時的到校支援服務,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是其中一所受惠學校。學習支援主任陳明姬表示,該校發展融合教育十一年,初期曾有教師因對特教生不了解,誤會他們學習懶惰,「同學無動機學習,是因為無東西刺激他們,無法投入課堂。」她又稱,悅學計畫主要聚焦該校英文科教學,亦會針對學生的行為問題,設計「獎勵計畫」,「處理中一新生較為困難,所以推出儲印仔換禮品計畫,如經常『擰轉身』的同學做得好的話,會在其紀錄冊蓋上印章。」

  她表示,初期曾擔心活動教學如看影片、遊戲方式會影響課堂進度,「學生學會課堂規則,取得學習信心後,料進度能追上,活動數量亦可減少。


標題:專家駐校特製教學法 師生串通做戲 教懂特教生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教育學院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3年前開展「賽馬會悅學計劃」,至今已為24間中小學提供為期一學年的到校支援服務。中心派出特殊教育專家,以顧問形式到校協助教師設計課程及管理學生,以改善注意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ADHD)及智障學生的學習及行為問題。顧問建議下,有教師在教授較悶的話題時串通學生「做戲」,利用學生生活經驗引發對書本內容的共鳴。另有教師通過刺激學生味覺,教授「酸甜苦辣」內容時讓學生切身嘗試各種味道,加深學生理解 。
中心總監冼權鋒表示,過往支援計劃多是培訓中小學教師後,教師回校實踐,培訓者無從跟進及檢驗成效,故是次計劃實施長期及到校支援,每年派遣一名特殊教育專家到受惠學校駐校。

文字敏感低 要切身體會
專家首先通過觀課及檢視學生功課來評估,其後為學校度身制訂教學方法、與教師共同備課,實施後檢視成效及反思。現時計劃結束,中心會以自負盈虧方式營運,收費視乎各學校要求的支援程度而定。
中心助理項目經理呂梓良指出,因ADHD及智障學生對文字敏感度低,難理解文字代表的意思,故呂會鼓勵教師授課時加入活動,讓學生切身體會文字代表的內容。

例如曾有教師教授「商業公平」概念時,呂建議教師找一名乖學生及一名頑皮學生「做戲」, 兩學生在全班面前犯同樣錯誤,但教師只批評乖學生,不批評頑皮學生,班級嘩然時便解釋何謂公平,學生體會校園不公平,便更能投入到書本知識。
呂梓良又指對特教生來說,英文相對困難,故有教師教有關煮食的英文時,便蒐羅了酸甜苦辣鹹各色糖果,學生試食後會主動問如何用英文表達不同味覺,且印象更深刻。教師又會播放YouTube上教烹飪的短片,通過直接提示方式,讓學生理解英文食譜中各煮食方式及原材料等 。
試食糖果教英文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為受惠學校之一,其學習支援主任陳明姬表示,該校兩成學生有特殊學習需要,一開始她也擔心插入活動會佔用時間,拖慢學習進度,實踐後發現「起初的確會拖慢,但好在學生可以吸收課堂內容,培養出他們對課程的興趣和自信後,就可以逐步減少活動。而且學生掌握得好,之後可以加快進度 」。


標題:反斗背後有原因 追根溯源化衝突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教育學院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助理項目經理呂梓良指出,除學習障礙外,過度活躍症(ADHD)學生在行為上也容易出現問題,給人「反斗星」印象,建議教師應思考其特殊需要特性,才能分析原因及解決問題。呂曾遇過一名ADHD學生,每日上課至11時左右便會站起身「咿嘩鬼叫」,後來發現原因是該學生肚餓,但ADHD令他缺乏時間觀念,最後在其枱面擺了一個時鐘,他肚餓時可知道仍需忍耐多久,就會控制自己避免擾亂課堂。

「勇者手帳」蓋印鼓勵好行為
在呂的建議下,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推出「勇者手帳」,學習支援主任陳明姬表示因ADHD學生各有行為問題,上課時有的喜歡擰轉身,有的喜歡找同學聊天,於是規定學生若一節課控制自己沒有做指定動作時,其手帳上便會獲蓋一個印章,集齊一定數量後可換禮物,禮物包括毛公仔及機械玩具等。陳指推出後學生為了印章大幅改善行為,卻志不在禮物,而是因每次蓋印時得到教師肯定而滿足。

呂梓良表示,學生某種行為的出現可能有很多環節,但日校教師多數會着眼於最後的一兩步,便無法找到真正原因。曾有一個ADHD及有限智能的女中學生,家人告訴學校女生在家偷錢, 女生卻堅決否認,最後教師覺得該同學偷錢且說謊,該同學則認為教師針對她,師生衝突十分嚴重。呂接手個案後,約見雙方交談,追根溯源發現原來女生無法理解「偷」的概念,因家人在家隨處放錢,她有時拿走,獲發零用錢再補上,故認為自己只是「暫時拿來用」,故不明白為何教師要冤枉自己偷錢。最後呂要糾正女生觀念,教師也能諒解該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