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2 - 腦研究證物質獎勵非良策 教院學者:少年決策「煞車系統」遲熟

標題:腦研究證物質獎勵非良策 教院學者:少年決策「煞車系統」遲熟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教育學院教授通過實驗了解青少年大腦如何作決定,研究發現,因青少年腦部的「自我獎勵機制」發展成熟,而「自制能力」機制發展未成熟,故他們更願追求即時滿足感。研究亦顯示,若以物質獎勵青少年的良好表現,移除獎勵後他們會更追求即時滿足及更少考慮結果。學者建議家長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學習,而應幫助孩子建立內在對學習的熱愛。
教院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助理教授黃蔚皓表示,人腦中有兩個區域共同負責決策,其中紋狀體(Striatum)是人的自我獎勵中心(reward center),負責產生衝動;另一個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構成人的反思系統(reflective system),負責抑制衝動與思考後果。黃蔚皓指兩個系統正如汽車的油門與煞掣,「油門」在幼稚園時期已成熟,而「煞掣」要20歲才成熟,故青少年會因兩個系統發展不平衡而較為衝動。

遊戲撤獎金 決策變衝動
黃蔚皓在2012至2013年邀請了60多名中學生參加實驗,讓他們玩遊戲,參與者可在「博一鋪」與「保守」中作選擇,「保守」會得到既定已知的結果,「博一鋪」則各有一半機會贏過保守派或輸給保守派。第一輪遊戲他呼籲參與者盡力玩,第二輪表現突出者會有100元獎金,第三輪則撤回獎金。黃發現第一輪與第二輪結果沒顯著差別,但第三輪中,被撤獎金的參與者更多選擇「博一鋪」。參與者的大腦掃描結果亦顯示,在前兩輪中反思系統較活躍,但在第三輪則「衝動系統」更活躍。

失獎勵 更易沉迷打機
黃蔚皓說,結果反映撤走物質獎勵後,學生得不到獎勵往往更尋求即時滿足感;現時不少父母與教師用物質來獎勵學生,但除非父母能一直提供獎勵並每次都可滿足子女,否則子女便會因失去獎勵而放棄學習,轉而做一些可獲即時滿足的活動,如上網或打機等。他建議教師與家長勿用物質獎勵法,而應助孩子建立學習興趣。黃蔚皓說,實驗僅為先導研究計劃,希望之後可獲撥資源,以擴大樣本數量,探究更多青少年決策原理。
教院幼兒教育系助理教授林俊彬亦認同,以物質獎勵會令孩子錯將獎勵當成學習目標,一旦沒獎勵便彷彿失去學習的理由。他建議家長引導孩子相信「你投入溫習及取得好成績,因為你很愛讀書」,若孩子有進步,家長可說「解答到這難題是否很開心,很有滿足感?」藉此助學生建立對學習的熱愛。


標題:教院研腦活動忌物質獎賞學習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不少家長喜歡以物質獎賞子女,但香港教育學院教育及發展神經科學研究組發現,物質可刺激子女腦部釋放物質,短暫加強動力,但非長遠之計,因為一旦改變腦部結構,受生理因素影響,學童會依賴獎賞,下次變本加厲,要求更多。專家提醒家長避免以物質作誘因,應鼓勵子女追求知識的樂趣。

  人體大腦分獎賞系統(reward system)及抑制系統(inhibition system),前者好比汽車的油門,推動人向前行,後者則類似煞車系統,兩部分互相協調,主宰人的決策及自制能力。香港教育學院教育及發展神經科學研究組成員兼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助理教授黃蔚皓利用磁力共振掃描,研究六十名就讀中三至中六的學生,讓他們玩含賭博成分遊戲,分析他們的腦部活動。

  今次研究測試過程要求學生在不同引誘下抉擇是否「博一博」,考驗同學的自制能力及了解他們的行為動機。

  黃蔚皓分析研究數據後發現,大腦是要不停受刺激才會有效果,他舉例指家長今次買電話獎勵子女成績好,下次便要獎電腦,才可刺激獎賞系統活動,從而鼓勵子女同樣努力,因為一旦嘗試獎勵,已改變大腦的活動,「獎賞系統活動能力減低,要有更多誘因才可作刺激。」她建議家長發掘子女內在動力,讓他們真正享受學習,不應只以物質獎勵他們,「不是次次講求即時利益,要令子女追求得到新知識的樂趣。」

  青少年沉迷毒品及煙草,亦受制於大腦的抑制系統。黃蔚皓嘗試以生理角度解釋為何年輕人衝動、沉迷活動,「他們不停瀏覽社交網站、網上購物,可刺激大腦獎賞系統,釋放快樂物質多巴胺(Dopamine)」,促成不斷去做的衝動。他補充,青少年同時受青春期的荷爾蒙影響,令心癮加劇。

  慾望與生俱來,黃蔚皓指獎賞系統在幾歲時已發展成熟,「小朋友常說『我要、我立即要』」,但慢慢成長後,腦的結構改變,可壓抑獎賞系統,不會太過火。」男女的大腦發展速度亦不一,黃蔚皓稱男性比女性的大腦發展遲緩,例如在大學,當男學生仍然沉迷打電子遊戲機時,女學生已經開竅,不斷做實習,為未來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