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0 - 小學生減課時 家長逼加操

標題:小學生減課時 家長逼加操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教育局於2015年更新《家課與測驗指引》提出讓學生「不操不忙」。有小學近年推出新政策,將下午課時改為功課時段和減少考試次數,惟學生雖然能在學校完成功課,部份家長竟「開倒車」利用騰出的課餘空間,要子女到補習社「操卷」。校長強調不是做紙筆功課才是學習,呼籲家長課餘多鼓勵孩子做輕鬆的活動,例如多做運動「叉吓電」紓緩壓力。

校長倡多做運動平衡
位於大埔的保良局田家炳小學近兩年將大部份下午課時改為「導修課」,望重返全日制由老師指導學生做功課的基本理念。校長陳詠賢表示,逢周二、三、四下午兩節課共一小時,中、英、數的科任老師會輪流入課室跟進功課,有學生在這一小時內完成所有功課,放學回家後便可善用時間做喜歡的事。周五下午則為活動課,有德育及公民教育課或STEM活動等。

對於有家長反而利用導修課帶來的課餘時間,要子女到補習社「操卷」,校長陳詠賢坦言感奇怪,將從家長教育入手,透過平日與家長傾談和家長會等渠道,望建立正確處理孩子課餘時間的概念。她建議家長為孩子安排有質素的活動,例如閱讀課外書或發展其興趣,也應鼓勵孩子多做輕鬆和紓緩壓力的活動。她指孩子已有很多「靜態」的時間,應該多做運動平衡生活。

校方指導修課能釋放空間讓學生多閱讀,早前向家長發出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015/16學年每天平均閱讀時數多於一小時的學生只佔25%,2016/17學年實施新政策後大幅提升至73%。小六生劉詠兒表示,以前每日回家後要花45分鐘做功課,現在大部份已在學校完成,放學回家可以閱讀喜愛的書籍,也多了時間和弟弟玩耍。家中有養狗的小六生陳冠煊更說,以往放學回家要做功課,周末才有時間放狗,平日也有數天能帶愛犬散步,更能跟姊姊下棋、打羽毛球和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