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1 - 兒童非自然死亡 自殺最多 七成事前曾透露死念

標題:兒童非自然死亡 自殺最多 七成事前曾透露死念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社會福利署委任的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發現2010至2011年間的兒童死亡個案中,死於自殺(35宗)最多、其次是意外(28宗)及遇襲(12宗),自殺個案比2008至2009年的26宗上升逾三成,最細僅10歲。委員會前主席梁乃江表示,「兒童死亡個案,一個都係嫌多」。

最細10歲 多對前路感憂慮
委員會的檢討涵蓋238宗已向死因裁判法庭呈報的18歲以下兒童死亡個案,有87宗屬非自然死亡個案,其中35宗是死於自殺,最年輕的自殺兒童年僅10歲。死於自殺的兒童中,27人從高處躍下、4人死於自縊。分析顯示,憂慮未來及與家人和男女朋友的關係問題,是兒童自殺的主要原因。

社署助理署長馮民重表示,自殺個案中有絕大部分是對前路感到憂慮,憂慮來自不同的壓力,希望家長可多和兒童溝通。他認為每一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家長應就兒童的能力作適當培育,不應以「隔離同學學乜就要細路仔學」的心態培育,以免給兒童太多不必要壓力。
報告亦顯示,35名自殺身亡的兒童中,26名(74%)曾透露死念,方式包括宣之於口、留下遺書、情緒激動、暴力行為等。

28宗意外死 17在家中
委員會認為及早察覺兒童有自殺的意念,及時提供專業介入,有助防止兒童自殺。梁乃江說,當兒童表示有自殺傾向時,一定要認真處理,如其他同學不懂處理,應找可靠的成年人商量如何防止同學自殺。
另外,在28宗致命兒童意外中,有17宗是在家居發生。委員會提出3項有關家居安全的建議,包括切勿獨留兒童在家、密切留意兒童以防他們從高處墮下,以及設置安全裝置並確保裝置妥善使用。


標題:兒童死亡個案兩年37%非自然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近年每年均有過百名兒童死亡,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昨發表二○一○至一一年兩年間共二百三十八宗兒童死亡個案檢討結果,發現三成七共八十七名兒童死於不自然,以自殺佔最多達三十五宗,最細為僅十歲小學生,大部分是跳樓殞命,涉憂慮學業成績。委員會建議家長不應跟風,忌一窩蜂為子女緊密報讀興趣補習班等,施加過度學習壓力,致子女無法釋懷,應按兒童能力行事。

  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昨發表二○一○至二○一一年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報告,每兩年一次,集兒科醫生、臨心理學家、校長、社署助理署長等組成的委員會,研究該兩年間死因庭已審理的十八歲以下兒童死亡案件,共有二百三十八宗。有六成三、一百五十一宗是死於自然,餘下三成七共八十七宗屬不自然死亡個案。其中自殺佔最多,兩年間有三十五名兒童自殺,涉二十三男十二女,一○年就佔二十一宗,為○六至一一年期間最多兒童自殺的一年,又以十五至十七歲自殺者較多。

  最年幼自殺童僅得十歲,委員會雖未掌握兒童自殺是否飆升,但發現主要受未來前途困擾、家庭關係欠佳及男女感情問題,而走上絕路,以及選擇跳樓輕生為主。而該名十歲男童因太憂慮學業成績,自殺前曾告知朋友,惜最終無法改寫結局。

  另有二十八宗兒童死於意外個案,其中十人從高處或上墮下死亡、六人遇溺死,前者有兩宗更是被獨留家中,後者則有青年不理紅旗警告仍於海灘游泳遇溺。

  受到襲擊死亡的兒童有十二人,一半是父母行兇,當中兩人是被母親攜同一起跳樓死亡。

  全港十八區中,屯門及元朗是最多兒童死亡的地區,屯門有六十宗,元朗共七十宗。

  檢討委員會主席許宗盛指出,現時公布一○至一一年死亡個案檢討確有滯後,但主要數據於一三年已開始檢討,建議亦已交個別部門跟進,因自殺兒童未必憑單一原因促使輕生,部分同時受學業前途、家庭問題困擾。

  他建議,當兒童向友人、家人提及有自殺傾向,他們不應不聞不問,應盡快向專業人士求助。家人也應改善與子女溝通,讓子女學懂如何面對逆境困難,更要注重家居安全,不要獨留年幼子女在家。

  社署助理署長馮民重稱,已接納委員會建議,他認為家長更應按小童能力,不應施加過度壓力,勿因應隨毗鄰小孩報名參加多個活動學習班,逼迫自己子女一起報讀,否則會適得其反,子女恐感受到極大壓力而無法紓緩、放鬆。社署已陸續落實委員會建議,不希望再有不快事情發生。


標題:兒童自殺飆升 多留「死亡預告」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公布了一○至一一年,共二百三十八宗兒童死亡個案研究,當中有一百五十一宗死於自然因素,八十七宗死於非自然。在非自然死亡個案中,有四成為自殺,最年幼只有十歲,大部分自殺兒童曾留下「死亡預告」,自殺主要因擔心前途、出現感情問題及家庭因素等。社會福利署表示會檢討兒童死亡個案的模式及趨勢,並呼籲家長與學校加強對學生的輔導工作。

該委員會分析發現,屬非自然的兒童死亡個案中,自殺佔最多,共有三十五宗,年齡介乎十歲至十七歲,比○八年至○九年的二十六宗,多出九宗。在自殺個案中,有七成兒童選擇跳樓,二十六人曾留下遺書或曾在社交網站透露自殺念頭,當中擔心前途、男女感情問題等因素上升。身兼該會委員的臨床心理學家陳潔冰指,兒童自殺涉及多種原因,而年紀最少的十歲自殺個案,當中牽涉學業壓力、人際關係等因素。

12宗襲擊命案 半數父母行兇
除自殺外,非自然的兒童死亡個案包括二十八宗死於意外,十二宗死於襲擊,其餘死因不明。在意外死亡中,有十七宗死於家居意外;而遭受襲擊的個案中,有六宗行兇者是兒童的父母,部分是患有產後抑鬱症所致。兒童死於自然的個案,有六成小於一歲,主要涉及先天疾病。委員會指,每年有約五至六宗父母與嬰兒同睡而令其死亡,呼籲父母要與嬰兒分床。

委員會前主席梁乃江表示,會推出多項建議,例如提高公眾教育、加強家居安全意識等,以減少兒童死亡數字。社會福利署亦指增加對學生的輔導及支援,以防兒童自殺成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