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0 - 工會要求監管社福機構撥款

標題:工會要求監管社福機構撥款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有工會質疑,社福機構的「整筆撥款」制度,容許機構自行決定撥款用途,社福機構或「肥上瘦下」,將額外撥款儲起而非改善員工待遇。工會近日接獲多個社福機構涉剝削員工的個案,促港府為撥款設專款專用機制,確保撥款用於改善員工待遇,方能解決人手荒。

改善待遇 解決人手荒
職工盟屬會社區及院舍照顧員總工會秘書鄭清發表示,薪酬待遇欠佳是社福機構人手流失主因,尤以安老服務為重災區。他指出,現行制度容許機構將每年港府撥款不多於四分之一作儲備。不少機構將撥款儲起用作擴展服務範圍,卻沒有改善員工待遇。

曾在受資助機構的安老院舍擔任兼職庶務員長達九年的花姐(化名)稱,工作量與全職員工無異,但安老院要求她及另外三名庶務員,每月有一周的上班時間不超出十八小時,迴避勞工法例「連續性契約」規定,使機構不用承擔僱員的有薪年假、病假等福利。鄭清發稱,類似事例層出不窮,促港府加強監管社福機構撥款,確保用得其所。



標題:逾半受訪者稱社會服務無效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社福界服務成效不時受到質疑。有組織早前訪問包括在職及非在職三百多人關於參與社會活動情況。結果顯示,逾半人認為現時社會服務機構不能真正改善社會問題,八成半人過去一年曾參與社會服務工作,當中逾半人一年只做一至兩次義工。近兩成人坦言參與社會活動原因是為了應付公司、父母及學校的要求,甚至是陪伴朋友,另有一成人是為認識朋友。調查機構認為籌款活動缺乏創意,降低港人參與意欲。

受訪者最常參與的社會活動,分別為「賣旗或獎券」、「探訪長者」及「步行籌款」。他們選擇服務機構主要考慮能否直接改善社會問題。

調查籲添創意增動力
負責調查的願景基金會籌委會主席伍進超表示,本港目前面對嚴峻的房屋問題,社會服務機構難以直接協助受惠者,主要只能作為轉介渠道以及求助支援,建議社福機構可以在舉辦社會服務時加入創意,讓參加者與受惠者均能有得着,提高港人參與義工活動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