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4 - 醫院遊戲減病童恐懼

標題:醫院遊戲減病童恐懼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小朋友生病住院,家長不能常陪伴,加上疾病與治療的不適,隨時令焦慮指數急升,甚至留下心理陰影,抗拒治療。一項調查發現病童留院期間參加醫院遊戲服務,透過模仿治療過程的遊戲,如抽血及做手術等,能增加對即將面對治療的認識,從而克服恐懼心理。調查顯示接受相關服務的病童,住院期間焦慮及負面情緒可減低兩至四成。
記者:黃靜薇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委託港大護理學院進行調查,邀請兩間公立醫院的304名3至12歲、住院超過3天的病童參加,其中一間醫院的病童每日參加30分鐘醫院遊戲,另一間醫院病童只接受一般治療。調查發現3至7歲病童的治療效果較顯著,負面情緒及焦慮分別減少25%及42%﹔8至12歲的兒童則減少21%及15%。
該學院助理教授李浩祥指出,住院病童普遍對病情不了解,加深對治療的恐懼,「有啲小朋友會以為自己唔乖,住院打針係要罰佢,怕咗醫護人員」。家長往往側重生理治療效用,忽略病情對子女心理方面的影響,「家長以為病咗就要多啲休息,但玩係小朋友本能,透過遊戲可以舒緩緊張心情、令佢哋開心番」。


用公仔模仿手術流程
醫院遊戲分為模擬醫療程序、注意力轉移、醫療及發展性遊戲四類,遊戲師會用公仔向兒童解釋手術流程,例如護士如何拆石膏,或透過小手工製作針筒、手套等醫療儀器,讓病童對日後治療有心理準備及親切感。
智樂高級醫院遊戲師黃佩芬表示,病童害怕抽血及手術,一般人以為他們只是怕痛,「佢哋以為抽血係抽晒佢啲血、磁力共振發出啲巨響會殺死佢哋,唔肯合作,但其實解釋畀佢哋聽點解要咁做,就可以好快平復到情緒」。
智樂於本港五間公立醫院提供義務的醫院遊戲服務,醫院管理局兒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李志光醫生表示,未來希望可將醫院遊戲納入常規醫療程序,2018年投入服務的啟德兒童醫院亦會引入醫院遊戲。


標題:遊戲治療 減病童焦慮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鳥飛、魚游、兒童遊戲」是國際遊戲治療大師Gary Landreth的名句,意指玩樂是小童的本能。對長期住院的兒童,遊戲對減輕焦慮及恐懼感更有重要作用。兩年前患末期腎衰竭的十歲女童心悅,每天需接受十小時腹膜透析,為食的她更曾在換腎手術前捱餓大半日,卻臨時被插隊,覺得「好唔抵」致情緒失控,最終透過遊戲治療及做手工平復心情,樂觀抗病。

「我最怕係肚餓!」患末期腎衰竭的心悅經常出入醫院「打豆」作靜脈注射,但換腎手術前不吃不喝十小時「最難捱」。經歷一次換腎希望落空,當心悅遇上第二次機會時,已學懂以遊戲分散注意力,「姐姐會同我傾偈,又會講解手術過程,我唔再怕打豆或者肚餓!」心悅換腎後肚皮雖留有七吋長疤痕,但已完全康復,並沒有對醫院產生厭惡,反而期待每月覆診,「因為有得同姐姐玩,整摺紙手工」。

透過布公仔了解病情
心悅說的姐姐,是兩年來一直陪伴她的醫院遊戲師Karen,她透過「醫療程序模擬遊戲」,製作模擬心悅病情的布公仔,讓小女孩明白身體出了甚麼毛病:「公仔同樣有個壞腎,要開刀加番個健康嘅腎。」

Karen解釋,醫院遊戲分四類,另外包括「醫療遊戲」教授病童醫療知識;「注意力轉移遊戲」教兒童分散治療時的痛楚;「發展性遊戲」則着重不同年齡兒童的身心發展。

須正視病童心理影響
推動醫療遊戲服務的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早前委託香港大學,於一二年十一月至去年十月對三百名住院超過三天的兒童進行醫院遊戲治療成效研究,發現接受治療兒童,負面情緒如哭泣、煩躁、拒絕合作等大為改善,其中三至七歲病童的負面情緒減兩成半,焦慮減四成二。港大護理學院助理教授李浩祥指,病童對醫院有陌生感,若家長側重生理治療而忽略心理影響,長遠會令病童抗拒陌生人。

目前全港約十三間醫院設有醫院遊戲服務,包括瑪麗醫院、廣華醫院及聯合醫院等,醫院管理局兒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李志光指,預計二○一八年後投入服務的啟德兒童醫院亦有同類服務,但要將服務常規化,則需要時間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