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5 - 另類「補習班」 助特殊學童升小一

標題:另類「補習班」 助特殊學童升小一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開學在即,有特殊需要的學童上另類「補習班」。協康會向有特殊需要的學童提供小一入學適應課程,以小組形式訓練,由最簡單的文具運用到管理情緒、社交和解難技巧,臨近開學約六百名學童報讀。該會區域經理莫惠霞說,升小學是重要關卡,「開個好頭」,首年表現影響將來學習。有家長指出,小組教學更貼近孩子所需。

模擬上課 解決處境難題
一般幼稚園生升小學須學習執拾書包、舉手問老師上廁所等,莫惠霞說,有特殊需要學童面對的挑戰更大,「如果一開始跟唔上或成日被罰,會打擊自信,影響之後學習。」協康會的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推出小一適應課程,分為K3班及小一班,每組約十人。全年約二十節課,先評估學童能力,再由言語治療師及心理學家等設計課程。

導師伍美儀說,課程着重實踐,模擬小學真實上課情況,讓學童解決處境難題。她稱,有特殊需要學童較難憑想像吸收理論,故要用特別的方法:「如特登校凍課室冷氣,睇吓佢哋記唔記得舉手問老師;收埋水樽,要佢諗方法搵番出嚟。」

俞太升小二的兒子有發展遲緩及過度活躍問題,去年暑假起參與小一適應課程。她認為,小組教學更貼近兒子需要:「佢以前用間尺都間唔到直線,有問題又唔肯同我講,遇到挫折好易放棄。」透過導師主動了解,兒子終肯透露心事,在小組與人交流更提升自信,於陌生人面前表演也不畏懼。


標題:協康會支援訓練 助特教生適應小一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小學生活對學童而言是人生的新階段,但部分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因無法適應新環境及事物,上學難免感到挫敗,但他們由於年紀太大,不能再接受政府資助的早期服務支援,有機構舉辦「小一延展支援小組訓練」,承接機構之前對學童的訓練課程,教導剛升上小一的學童課堂規則及與人溝通的技巧等,希望學童適應小一生活。

  不少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小一不能適應突然轉變的學習生活,導致討厭上學,協康會為幫助這班學童,近一、兩年推出「小一延展支援小組訓練」,承接機構為K3學童而設的「小一入學預備小組訓練」,為已入讀主流學校但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小一學生提供一年支援。

  協康會區域經理莫惠霞指,鑑於過去數年輪候早期服務隊伍愈來愈長,看到不少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幼童,直到K3才能接受服務,但僅僅接受服務一年,便因政府不再支援須離開中心,甚為可惜,「訓練學童的黃金期,年紀愈小愈好,因此中心推出這類課程,讓學童重溫和鞏固基礎能力,希望他們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課程在協康會轄下九所早期訓練中心,為逾六百位小一學童提供訓練,由教育心理學家及富經驗的老師為課程顧問,中心會先評估學童的能力,將程度能力差不多的同學歸為一組,一周一節的課程,由培訓學童的基礎能力開始,如教導課堂規則、與人溝通及社交技巧等,再逐步發展至高階能力,如教授解難技巧、獨立學習能力等。

  莫惠霞續指,若課程僅教授學童相關技巧,無法確保他們能否接收資訊,「要經過一些實地嘗試,才能知道有沒有效果。」

  學童在記者訪問當天,即席進行街頭訪問,詢問區內人士有甚麼設施需要改善,協康會幼兒導師伍美儀表示,對其他學童只是數分鐘的簡短訪問,對這群學童而言並不容易,「他們的自信心低,害怕與其他人溝通,在真正訪問前,我們要在課堂上教導簡單的社交溝通,如邀請及回應等,再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扮演,讓他們熟習訪問的環境。」

  伍表示,課堂早前曾安排學童在社區賣獎券、在情人節送花給母親,「希望學童通過合作的方式,令他們不懼怕面對陌生人,建立自信心和正能量。」


標題:自閉童經訓練 社交能力明顯提升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學童參加了一年課程後,有家長表示,察覺到他們進步不少,由以往對學習提不起勁、膽子小,變得願意嘗試,認為課程對提升學童信心及學習甚有幫助。

  俞太的兒子晉禧,被診斷為發展遲緩加上過度活躍,兒子去年升上小一時,由於學習能力欠佳,加上膽子小及欠缺自信,令她甚為擔心,「他做數學練習時,不會用間尺連;做塗顏色的習作時,亦會塗出界。」

  接受一年延展支援小組的訓練後,俞太發現兒子有明顯進步,「現在只要鼓勵他的話,他都願意作出嘗試,機構舉辦賣獎券等活動,亦能訓練他的自信。」當中最令她意外的是,兒子願意跟人分享自己的心事,又願意與他人溝通。

  另一學童、患有自閉症的Matthew同樣在新學年升上小二,其母親表示,兒子以往不太理會旁人的行為,令他在幼稚園和小學初期沒有太多朋友,「但他參加訓練後,學習與他人溝通的技巧,社交能力明顯提升,現在於小學亦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自信心亦提升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