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1 - 六小時兩宗嬰兒事故 一B猝死 一B飲奶命危

標題:六小時兩宗嬰兒事故 一B猝死 一B飲奶命危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大嶼山及深水埗前日6小時內先後發生兩宗嬰兒昏迷事件,其中一名出生僅7日的嬰兒,送院後證實不治,死因有待剖驗確定;另一名21日大的男嬰,由年輕母親餵哺時出事,現正在深切治療部留醫,情況危殆。
記者:江寶龍 馮國良

前日下午1時許,一名居於大嶼山愉景灣的外籍女子,手抱只有7日大的嬰兒到大嶼山醫院急症室求醫,嬰兒經搶救後死亡,死因未明。警方正展開調查,初步相信並無可疑。

至前日晚上7時許,深水埗麗閣邨麗薇樓一名24歲姓羅母親,報稱在家餵哺21日大的兒子期間,男嬰突然昏迷,羅婦見狀大驚,立即報警,救護員接報趕至將男嬰先送往明愛醫院急症室搶救後,再急送往瑪嘉烈醫院深切治療部。男嬰的親友到病房探望後離開,憂心忡忡,其中一名女親友更忍不住哭起來。
過去嬰兒餵奶時嗆喉昏迷時有所聞,今次在6小時內有兩名初生嬰兒出事,其中一名更猝死,兒科專科醫生馮宜亮表示,如餵哺母乳期間,「嬰兒會啜一啖吞一啖,唔啜就會稍停,等待唞氣再啜過,應不會出事。」
馮續稱,用奶樽餵哺則風險較高,他提醒家長用奶樽餵奶時,應留意餵哺時手持奶樽的姿勢,「放得太平,奶液出得慢,甚至唔出;但放太直,奶液又會出得快,其實攞住個樽放平微微斜,啲奶啱啱浸過奶嘴就得」。

醫生促注意餵奶姿勢
馮宜亮稱,倘餵奶太急促,嬰兒鼻孔較細,如突然鼻塞或者肚痛不適,嬰兒會想停一停,待唞氣再啜,但如沒取走奶樽,奶液繼續衝入口內,進入氣管及肺部會引致缺氧,嚴重者可致死。馮續稱,嬰兒飲奶後不宜立即躺睡,否則奶液會流入氣管及肺部,引致窒息;應抱着嬰兒「打棟企」,並同時「掃風」,大約一小時後才可躺下睡覺,而睡眠姿勢亦應打側,一旦嘔奶亦可從嘴角流出,不會倒流入肺。
中國人的掃風方法主要有兩種,包括掃背法和拍臂法,掃背法為最傳統的方法,即用手掌在嬰兒背部向上和向下掃,有時亦可打圈。至於外國人則沒有掃風習慣,但他們會抱起嬰兒的身體,然後前後慢慢打圈,這動作可令氣泡上升至胃頂,當嬰兒打嗝後,胃氣便走出來。


標題:嬰兒飲奶嗆喉 一死一危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初生嬰兒疑飲奶嗆喉,釀一死一危殆悲劇!首宗意外發生在前日上午十一時許,一名七日大外籍男嬰,由卅三歲父親在大嶼山愉景灣寓所餵奶後,疑進食過急嗆喉,陷入昏迷,急將男嬰抱到附近私家診所求診,因情況危急,父親在醫生建議下,抱着兒子趕到北大嶼山醫院急症室,惟男嬰搶救後不治,死因有待驗屍確定。

八小時兩宗 奶水入肺可致命
至晚上七時許,長沙灣海麗邨一名姓羅(廿四歲)婦人,為廿一日大男嬰餵奶後,發現男嬰昏迷,大驚報警,由救護車急送醫院搶救,情況危殆,昨留醫深切治療部。

兒科醫生馮宜亮表示,嬰兒飲奶後不適,常見於使用奶樽時,奶樽的奶嘴洞口開得太大,又或是奶樽擺放角度過高,令奶不停滴出,甚至如水柱般湧出,令嬰兒難以趕及吞食,容易嗆喉,令奶水吸入肺部。馮指一旦奶水進入肺部,會令肺泡積水發炎,更會缺氧致命,後果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