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9 - 與細菌夾擊人體 RSV病毒降免疫力 一周內殺幼兒

標題:與細菌夾擊人體 RSV病毒降免疫力 一周內殺幼兒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嬰幼兒是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等副黏液病毒(Paramyxovirus)高危族,雖然多數人求醫後可在短時間康復,但中文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嬰幼兒可因副黏液病毒感染引發嚴重病情,更會因免疫力急劇下降同時受細菌感染夾擊,出現敗血病、感染肺炎鏈球菌而死亡。專家建議小兒從日常飲食多攝取維他命及蛋白質,提升免疫力。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收集威爾斯親王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2002年10月至去年3月的住院數據,分析當中98宗副黏液病毒感染個案,其中66人感染RSV病毒、27人染副流感,亦有5人感染偏肺病毒,屬副黏液病毒中3大常見種類,患者年齡由兩個半月至5歲,平均留醫3日。

研究顯示98名兒童中有7人死亡,其中5人為RSV患者,偏肺病毒及副流感患者各有一人,全部住院時間不超過一周。負責研究的中大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稱,7宗死亡個案全部都同時受細菌入侵,包括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口腔念珠菌等。其中個案,一名剛滿4歲患有白血病的女童,因感染了RSV病毒,入住兒科深切治療部,但因口腔鏈球菌及溶血性鏈球菌入血,一天後即引發敗血症及肺炎死亡。

初期發燒咳嗽氣促
韓指,副黏液病毒本身並非致命原因,惟病人免疫力會在短時間內大幅下降,增加細菌入侵或令體內細菌肆虐風險,令嬰兒在一周內出現多種併發症,包括肺炎、敗血病、腹膜後腫瘤等而死亡。他稱兒童是感染副黏液病毒的高危族,大部份會於5歲前發病。副黏液病毒初期病徵為發燒、咳嗽、流鼻水、氣促、四肢乏力等,與流感沒大分別,但由於病毒可大幅降低免疫力,一旦嬰幼兒的口腔、鼻腔接觸到細菌,雙重感染風險大增,出現嚴重併發症如急性肺炎、腎衰竭、腦膜炎的機率亦比流感高。
RSV病毒及偏肺病毒等常見副黏液病毒現時未有疫苗預防,韓指,只能夠依靠提升免疫力來預防受到雙重感染,建議平日要均衡飲食,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時更須保持適量攝取蛋白質及維他命,否則免疫力會急劇下降。此外,嬰幼兒或照顧者有發燒、咳嗽、四肢乏力等病徵,應避免在人多場合逗留及盡快求醫,以免互相傳播。

標題:副黏液病毒襲童 死亡率高過流感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每年冬季當大眾注意集中防範流感高峰期,同樣攻擊嬰幼兒的副黏液病毒卻容易受忽略。中文大學兒科學系分析威爾斯親王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PICU)在十三年間九十八宗副黏液病毒感染個案,當中七人死亡,全部死者「雙重感染」,即同時感染細菌,包括兩名健康兒童。有病童情況惡化迅速,入院一日即奪命。中大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指出,雙重感染和患癌兒童身體較弱是主要致命原因,呼籲家長不要帶患病子女到人多地方,以免受感染。

98中招個案7人亡
副黏液病毒其實是一個大類別病毒,當中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人類偏肺病毒。九十八宗感染個案涉及九十五名病童,他們自二○○二年十月至去年三月留醫威院PICU,部分人兩度入院。六十六宗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廿七宗,人類偏肺病毒五宗,病童年齡中位數約一歲半。一成個案出現細菌入血,另近三成在其他分泌樣本驗出細菌。逾四成個案需使用呼吸機,兩成曾使用強心藥物;六宗雙重感染個案出現敗血性休克及呼吸衰竭。

七名死亡兒童由十個月至四歲大,四男三女。其中五人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和人類偏肺病毒各一宗,大部分出現病毒性肺炎和敗血性休克。七人中,三人患白血病、一人屬發展遲緩、一人患罕見遺傳病,兩人健康良好。

韓錦倫表示,感染該類病毒留醫PICU的兒童,主要患肺炎,病毒上腦引致腦炎機會低。整體死亡率為百分之七,比率較流感還要高。

患者同時感染細菌是主要致命原因,其中一名死者是身體健康的四歲女童,感染人類偏肺病毒,同時因肺炎鏈球菌19A型入血;另一名健康男童不足兩歲,因綠膿桿菌入血。此兩種細菌對兒童殺傷力大,兩人留醫PICU兩日不治。患白血病的病童本身抵抗力弱,易受細菌感染,死亡風險較一般兒童高逾四成。

成人病徵輕難察覺
韓錦倫指出,成人感染該類病毒,徵狀可能只是輕微流鼻水,未必發燒。家長因此不為意,有機會將病毒傳給家中幼童,加上沒有針對性藥物治療,又沒有預防疫苗,故防不勝防。他提醒家長,人多地方,細菌同樣多,兒童若出現發燒或流鼻水等呼吸道感染徵狀,除帶同他們求醫外,應讓他們留家休息,減少與外界接觸,以免受細菌雙重襲擊。


標題:副黏液病毒遇菌入血 病童死亡率高31倍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中文大學分析威爾斯醫院過去13年感染副黏液病毒兼入兒科深切治療部的7名死亡兒童個案,推算病童同時細菌入血,死亡率較無細菌入血高出31倍。7名死者有5人感染專攻幼童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中大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提醒家長提高警覺,平日宜為幼童增強免疫力。
研究分析2002年10月至去年3月因染副黏液病毒而入威院兒科深切治療部的98宗兒童個案。副黏液病毒會於呼吸道產生黏液,阻塞小支氣管等,影響呼吸。其中RSV、副流感病毒及偏肺病毒各佔66宗、27宗及5宗,入院年齡中位數為1.05歲,個案佔威院兒科深切治療部5%,3月及7月為入院高峰期。

威院13年7童死亡涉「副黏」
過去13年,7名介乎0.9至4.2歲兒童住院時死亡,當中5人染RSV,染副流感病毒及偏肺病毒則各佔一人。其中兩名RSV感染者本身患血癌,有甲型溶血性鏈球菌入血等。兩個分別染RSV或偏肺病毒者則過去健康紀錄良好,但遭細菌入血致併發症身亡,包括肺炎鏈球菌等。研究推算感染副黏液病毒的兒童如患癌或出現細菌入血,死亡率高45及31倍。

RSV病毒專攻兩歲以下
有份參與研究的韓錦倫表示,RSV專攻兩歲或以下幼童,病毒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播,患者除發燒、流鼻水、喉嚨痛,易因小支氣管收窄而喘鳴,嚴重可致無法進食及缺氧。
韓又稱,成人染RSV病徵不明顯,令幼童「防不勝防」。他提醒家長留意,如幼童感染流感,周遭的人大多有流感病徵;如染RSV,周遭的人通常無病徵。他指兩者病徵分野不太明顯,建議家長盡快帶子女求診確認病因。

成人病徵不明顯 易惹幼童
韓指RSV缺乏針對治療的藥物,主要以氣管擴張藥、化痰藥等治理,提醒家長平日讓幼童進食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吸收足夠水分等,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