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童年應當快樂,但嶺南大學公布一五年「香港兒童快樂指數」,以十為滿分,僅得六點四九,是自一二年有調查以來最不快樂。研究發現八至九歲的小四學童,快樂指數跌幅最顯著,其中學業因素影響較大,學童須平均花費兩個半小時做功課,比中學生還長。學者分析指,學業壓力或成快樂指數的關鍵,學童受社會價值影響,以為學業最重要,在不堪壓力下甚至有輕生念頭。
嶺大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今次第四年調查本地快樂指數,在去年十月至今年一月,收集來自九所本地小學及十四所中學,共一千一百四十六名小四至小六、中一至中三的學童及約一千五百名家長的問卷。結果發現,指數創有調查以來新低,由一四年的六點七四,下跌至去年的六點四九。當中八至九歲、十四歲或以上學童組別快樂指數,有最大跌幅,學業壓力或成快樂指數的關鍵。
各年級學童中,小四學生要花時間完成功課的時數最長,由一四年平均每天一百四十分鐘,增至去年的一百五十一分鐘,比中學生約兩小時還要多。嶺大亦比較睡眠時數不同的學童快樂指數,發現有九小時睡眠的學童最快樂,按時數遞減,僅睡六小時的學童最不快樂。調查又發現,學校的生命教育為學童帶來正面影響,有學習生命教育的學童快樂指數平均達七點三三,比沒有受生命教育的學童高近三分。
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學童功課量過多,成社會熱話,中心榮譽研究員、經濟學系兼任教授何濼生認為,快樂指數下跌與TSA無關,因過往每年都有TSA,他認為功課量及社會風氣構成較大影響,「父母間關心子女學業,表露出『過分關心』,子女會感受到壓力;校長擔心被殺校,想盡辦法令學童成績變好。」他估計,明年的快樂指數會持續下跌,長遠而言,一整代人都不快樂,社會亦會走下坡,「將來(他們)繼承社會時,能否擔當社會的種種?」
學童背負沉重讀書壓力,令他們經常悶悶不樂,何濼生認為,學校推行生命教育非常重要,因可助學童尋找生命的意義,「改進、發掘、克服自己的弱點,這本身已是很大的挑戰,遠比學業上的成就重要,但在學校、家庭,少有傳遞這種訊息,令(學童)以為學業最重要。」
嶺大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今次第四年調查本地快樂指數,在去年十月至今年一月,收集來自九所本地小學及十四所中學,共一千一百四十六名小四至小六、中一至中三的學童及約一千五百名家長的問卷。結果發現,指數創有調查以來新低,由一四年的六點七四,下跌至去年的六點四九。當中八至九歲、十四歲或以上學童組別快樂指數,有最大跌幅,學業壓力或成快樂指數的關鍵。
各年級學童中,小四學生要花時間完成功課的時數最長,由一四年平均每天一百四十分鐘,增至去年的一百五十一分鐘,比中學生約兩小時還要多。嶺大亦比較睡眠時數不同的學童快樂指數,發現有九小時睡眠的學童最快樂,按時數遞減,僅睡六小時的學童最不快樂。調查又發現,學校的生命教育為學童帶來正面影響,有學習生命教育的學童快樂指數平均達七點三三,比沒有受生命教育的學童高近三分。
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學童功課量過多,成社會熱話,中心榮譽研究員、經濟學系兼任教授何濼生認為,快樂指數下跌與TSA無關,因過往每年都有TSA,他認為功課量及社會風氣構成較大影響,「父母間關心子女學業,表露出『過分關心』,子女會感受到壓力;校長擔心被殺校,想盡辦法令學童成績變好。」他估計,明年的快樂指數會持續下跌,長遠而言,一整代人都不快樂,社會亦會走下坡,「將來(他們)繼承社會時,能否擔當社會的種種?」
學童背負沉重讀書壓力,令他們經常悶悶不樂,何濼生認為,學校推行生命教育非常重要,因可助學童尋找生命的意義,「改進、發掘、克服自己的弱點,這本身已是很大的挑戰,遠比學業上的成就重要,但在學校、家庭,少有傳遞這種訊息,令(學童)以為學業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