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3 - 66%受訪者感嘆 港非孩子理想成長地方

標題:66%受訪者感嘆 港非孩子理想成長地方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香港教育近年泛政治化,四年前國民教育爭議鬥至滿城風雨,前年佔領行動前夕,大專院校又率先發起罷課一周,而於最近一年先後發生小三全港性系統評估爭議、多個大學管治問題亦趨政治化,形成更對立局面,有智庫昨公布有關亞洲福祉指標研究報告,結果顯示有六成六香港受訪者認為香港不是讓小孩子成長的理想地方,另有四成二更表明如可以自由選擇會遷離香港,負責研究的學者指香港目前情況已敲起警號,有學界及政界人士均指,結果反映年輕一代於本港容易學壞,而且社會多誘惑容易誤入歧途,加上大專院校泛政治化甚至「搞鬥爭」,令本港教育問題愈來愈突出尖銳。

思匯政策研究所昨公布亞洲福祉指標研究報告,對象為香港、上海及新加坡三個亞洲城市,並於去年九月至今年一月間,以隨機電話形式,於以上三地調查訪問合共四千五百人,了解他們對當地多個政策範疇的評價,結果顯示,有六成六香港受訪者認為,香港不是讓小孩子成長的理想地方,而上海和新加坡的受訪者分別有一成六及一成三,認為當地不是小孩子成長的理想地方。

70%人指較起初定居時變差
是次研究結果又顯示,有七成港人認為香港較起初定居時變得更差,當中以十八至二十九歲的年輕人的比例為多,當中普遍為專業人士和學生;相比之下,新加坡的受訪者大多數認為當地變得更好,以六十至六十五歲的人士居多。而上海的受訪者普遍覺得當地變化不大。

最關注房屋教育政府質素
報告又指如以十分為滿分計算,港人對香港的生活滿意度只有五點八分,遠比另外兩地均達七分以上低。報告同時顯示,港人關注議題和對其滿意度是三地中出現最大落差,其中港人對房屋、教育和政府質素議題的關注排名列首三位,當中房屋一項高達三成三,而教育及政府質素均為一成六。

然而,港人對於房屋等十個議題的滿意度,如以四分為滿分,最不滿意的最後三位亦是教育、房屋及政府質素,前者獲得兩點二分,後兩者均為兩分。當問及如在自由選擇下會否離開當地,有超過四成港人表示會選擇離開香港,而上海和新加坡則分別有一成七和兩成人會選擇離開當地。

研究所行政總監王虹虹分析,結果顯示每三名港人就有兩人認為本港不適合小孩成長,結果與另外兩地相比之下落差太大,市民會因此考慮會否生小孩,直指如政府不正視問題,將成為施政隱憂;研究所夥伴戴高禮更指,研究結果顯示香港情況已經敲響警號,港府應着力改善現存問題。

立會拉布擲物予極壞示範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表示,有部分大學生前年參與違法佔領行動,有學界代表又衝擊大學校務委員會會議等,令人擔心下一代是否仍可留在香港升讀大學,再者過去四年的立法會被批評為「垃圾會」,曾發生拉布、掃枱以至掟物品,給予青年人極壞示範,令港人認為香港已非宜居之地,沒有歸屬感。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現時教育政策有扭曲現象,而政治環境亦造成對立局面,認為執政者需反省,令社會氣氛緩和。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亦指,研究結果「一點也不出奇」,因為最近兩年本港社會撕裂,佔領運動和旺角暴亂事件反映政府管治能力下降,未能得到市民信任。他認為,教育問題令中產家庭擔憂,重申政府應主動解決包括房屋供應和教育等問題。

壓力大 易學壞 校園政治化

有智庫研究最新報告指六成六受訪者指,香港不是讓小孩子成長的理想地方,而有意見更指大學校園政治化亦似有蔓延至中學的迹象,有政界中人認為青年因本港學業壓力較大或產生挫折感,加上社會誘惑多容易「學壞」,甚或犯罪誤入歧途,加上近年大學校園政治化搞鬥爭,亦令家長擔心會影響子女專注學業;有家長團體則把教育問題,歸咎於近年社會氣氛負面,家長「睇唔到下一代嘅出路」,令愈來愈多家長安排子女到海外升學。

難發展其他才華感挫敗
前屯門區議員陳雲生表示,本港的教育制度十分激烈,過於傾向學生的學術成績,學生難以發展其他範疇的才能和興趣,令一些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充滿挫敗感,加上現時社會誘惑多,令青少年容易誤入歧途,或接觸毒品。他特別指出,近年本港的大學校園政治化,部分大學教員專注參加政治活動,令家長擔心會影響大學的學術氣氛,令學生難以專注學業。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認為,超過六成受訪者認為本港非小孩子成長理想地方,與本港的學習氣氛過於激烈,家長對小孩功課和學業問題感到困擾,以及近年社會氣氛不和諧有關。

他續指,近年社會不時出現爭拗,氣氛負面,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朗和房屋等問題,亦令家長對社會失去信心,因此愈來愈多家長安排子女到海外升學,希望他們將來可留在當地發展。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湯修齊分析,學習氣氛過於激烈並非本港獨有的教育問題,又指本港環保、污染問題和房屋及生活環境擠迫等問題,亦會令家長有一定擔憂,為此,他建議政府加強公眾教育,減低競爭文化,讓學生可發展其他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