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30 - 逾半受訪初小生 睡眠時間不足

標題:逾半受訪初小生 睡眠時間不足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勤有功、戲無益」觀念仍然根深柢固,有調查發現,兩成受訪初小學生每日親子時間少於一小時,逾三成及逾五成人每日遊戲及睡覺時間低於標準,但同時逾七成二人做功課時數逾一小時,逾一成半更日花逾三句鐘。機構指家長側重學業成績,忽略親子活動及社交生活;建議家長應從小培養子女平衡作息習慣,達至「衡有功,偏無益」。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在去年中,以問卷訪問逾千名初小學生,了解他們的生活作息模式。結果發現,兩成人每日親子活動少於一小時,近一成更完全沒有親子時間;遊戲時間方面,三成三人每日不足一小時,即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建議的標準,近兩成半人自評遊戲時間不足;六成一人每周運動次數,未達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建議的每周三次強度劇烈體能活動;五成二人的睡眠時間,低於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建議的九至十一小時,不足一成人每日只睡六小時以下,自認睡眠不足的初小生近兩成。

  然而,團體發現七成二受訪初小生,每日做功課時數逾一小時,其中一成六人更日花逾三句鐘,始能完成功課。調查亦發現,兒童的社交與解難能力,與他們的生活模式相關,若功課時數愈少,愈能對學童社交能力有正面影響。

  分別育有小五、小三及幼稚園高班的家長陳太,刻意安排兩名年長的子女就讀功課壓力較輕的小學,而放棄傳統名校,正是憂慮操練扼殺子女的遊戲時間,「不同家長有不同模式,有些要求子女學得很精,成績很亮麗,但背後投入時間,就連成年人都覺得辛苦。」她認為過度操練及功課壓力,令子女失去學習興趣,反而不利學習,暫時亦不考慮安排補習,「他們已經是全日制,放學還要補習的話,大人上班都沒那麼長時間。」

  女青督導主任梁廣浩指,在「贏在起跑線」等觀念下,家長側重於溫習與操練,令子女生活習慣失衡,「解難能力不是課本可以學到,而須通過親子活動、遊戲等經驗學習,若家長察覺不到,會影響子女的全人發展。」他提醒家長「衡有功,偏無益」,應讓子女從小建立平衡作息習慣,給予他們遊戲及解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