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4 - 親子課程助濕疹童抗壓

標題:親子課程助濕疹童抗壓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十四歲以下兒童的濕疹患者超過十六萬人,佔該年齡層人口的三成。患者除受皮膚痕癢困擾外,還有心理和情緒問題,家長照顧壓力亦倍增,港大去年推行「童心同行計劃」,六成二參加計劃的兒童接受情緒管理和靜觀冥想等親子課程後,情緒和皮膚狀況有所改善。合作推行計劃的中大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指出,不少家長對濕疹存有誤解,在治療期間過度追求「斷尾」效果,因此出現「心病」,提醒濕疹患童家庭應正視身心健康。

「童心同行計劃」計劃總監陳凱欣指,去年第一期計劃有一百二十名患中度至嚴重濕疹的兒童及其家長參與,家長及兒童分別接受十八小時的身心健康課程,了解濕疹應對方法和提升抗逆力,六成二患者的情緒維持平靜,整體的濕疹嚴重程度、痕癢、睡眠滋擾方面明顯有改善。她說:「有啲兒童以前將濕疹視為惡魔,繪畫時亦畫自己哭泣模樣;計劃完結後,兒童的畫作變得較正面,並非一面倒,如察覺到患病後父母的關心。」

陳續說,濕疹兒童因外表影響個人形象而感到自卑,甚至社交遭排擠,情緒常躁動憤怒。課程會教導兒童及家長正念呼吸等方法,平靜不緊張。她建議,家長透過「心念瓶」等小手作道具,教子女深呼吸,亦可透過遊戲,例如幻想肚子是大氣球,在吸氣和呼氣時發出不同聲音,專注感受呼吸變化。

追求「斷尾」不實際 隨時加重病情
合作推行計劃的中大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指,濕疹不容易處理:「醫生診症如問得足,起碼睇一兩個鐘」,醫生諮詢和藥物等支出對中低收入家庭亦是百上加斤的負擔。相關家長平日要應付食物準備、杜絕致敏源等難題,如在坊間濕疹治療偏方眾說紛紜,家長或容易「走火入魔」,他提醒,濕疹可透過適量類固醇等治療受到控制,「久不久復發」屬普遍,家長追求治愈效果不切實際,不須過分緊張。相反,若子女情緒受波動,可因壓力等原因加重濕疹病情。

為加強支援低收入濕疹家庭,港大及中大與香港小童群益會、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香港康復會、鄰舍輔導會,於今年七月至十二月展開第二期課程,並加入濕疹血液樣本化驗服務,現招募六至十一歲患濕疹兒童及其中一位家長參與,費用六千元,領取綜援或學校書簿津貼的家庭,費用全免。課程資料可瀏覽:http://goo.gl/tWc2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