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0 - 出一本書 不如留一棵樹?

標題:出一本書 不如留一棵樹?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這種題目,簡直找死,尤其是我也有新書,書展那浩瀚書海也有份。但這是我不得不面對的:憑甚麼以為自己的書,值得犧牲樹木?幾年前當我開始報道環保議題,網上便不時有人挑機:「環保?唔好出書吖!」先解釋一個普遍的誤解:樹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效應,這是對的,可是當樹木死了呢?長壽樹種如銀杏可活上千年,但大部份的樹種,過了二十歲便算老樹,開始有機會倒下。當一棵樹枯萎,所有曾經吸收的二氧化碳都會再次釋放出來。所以日本關注生態的建築師隈研吾主張用木頭:日本多年來一直種樹,林木資源相當豐裕,放任樹木老死,不如適當地使用木材,透過建築把樹木裏的碳,保存下來。

換言之,如果那本書是值得保存,碳就存在紙裏,但若看完便丟,甚至沒機會賣出,紙張在堆填區還會釋放甲烷這更嚴重的溫室氣體,比樹木在自然腐壞,更影響環境。殘酷的現實是,香港很少書可以大賣,不少在書店一、兩星期便下架,書展實情是最佳清倉機會,下架書大割價仍賣不出,就會淪為廢紙。

尤其可惜,是社福機構出版的書籍,出發原意非常良善,也不乏感人故事,但成書往往只是機構間互送,很少能夠吸引讀者掏腰包。這兩年在社聯教寫作,我很坦白:「為甚麼機構會以為社工懂寫書?或者一個義工幫助寫一篇訪問便可以結集成書?」大部份社工的回應,都是要宣傳和交代──那其實不一定出書,反正也不志在賣書的錢,善用社交媒體可能更有效傳播。\

下課有學員來說,上司在免費報章的專欄想結集成書,我建議先放在Blog廣傳──對方問:「甚麼是Blog?」這可能是極少數的例子,但根據社聯調查,四百多個機構會員,只有大約一百五十個有facebook,而絕大部份的Fans/Friends都只得幾百人。

這就提到第二個問題:為何不出電子書?避免樹木淪落堆填區,也省下製作和運輸時消耗的能源。理論上是成立的,2009年亞馬遜的Kindle計劃,計算出Kindle可以代替每年22.5本書籍。電子產品要用電力,生產成本比紙書高,報銷時更是難以處理的電子垃圾,可是如果一年起碼讀23本書,那就可以抵銷紙書對環境的影響。

然而,這報告出來之前,出版業界已期望電子書的銷售量,可佔年均書籍銷量的一成,實際卻低過百分之一!像2005年,電子書的銷售量,是每賣出1,200本實體紙書,才賣出1本電子書。

我也有出版電子書,銷量少得嚇人,像方太的自傳,紙書很快便賣過5,000本,但2012年全年的電子書版稅,我只收到$46.91。別以為只是婦女讀者較少看電子書,《香港正菜》估計可吸引有環保意識、會看電子書的讀者,全年電子版稿費$69.91。

而與環保機構合作的四本《低碳生活@香港》,全部免費放上網,又有多少讀者下載?這年代,網上甚麼不是免費的?在書店賣,起碼有出版社和店長着緊銷售。財經書相對較可出版電子書,但不可能只是全民炒股吧,像《死在香港》這種21萬字的調查報道,有人願意買電子書,也着實睇到眼花。

當人人以為書籍會像CD會被取代,近年本地出版社電子書的數目不增反減,沒有電子書,就算有比Kindle更省電的E-Ink和E-Paper,也推動不了閱讀風氣,人人低頭,只是玩電子遊戲。

更環保和可行的選擇,其實大家都知道──去圖書館借書。但,我要認真告訴你,香港公共圖書館對本地出版佔的便宜,舉辦多少閱讀計劃都補不回來。在外國,圖書館一本書借出去,作者有份分紅,就像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CASH)會根據播放,替創作者和歌唱者收取版稅,但圖書館買你30本書,便可以無限地、永遠地借出去,有出版社便因而杯葛拒絕賣書。

我多年來在圖書館借了這麼多書,也甘心失去這部份的版稅。而且版稅也僅僅是書價的一成,好賣如《剩食》再版四次,版稅還不如我以前三個月人工,寫了大半年的《死在香港》更注定「不計成本」。
這時回看書展那書海,多少能好好被讀完,有機會在書架善終?更覺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