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5 - 逾八成受訪家長認為子女有壓力

標題:逾八成受訪家長認為子女有壓力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針對近期多名學生輕生,民建聯早前訪問逾二百名家長,了解他們對子女面對壓力的認知。發現八成四人認為子女面對壓力,七成是學業問題,但不足一半家長會聆聽與開解子女,向教師或專家求助分別僅約一成三。政黨認為兩代出現溝通問題,情況並不理想,建議加強推動家庭友善政策,向父母灌輸溝通技巧,並鼓勵學校及家長多了解學生困難與需要。

民建聯家庭事務委員會在三月以問卷成功訪問二百一十四名家長,其中約一半受訪者子女就讀小學,其餘就讀中學及大學。有八成四受訪家長表示子女有壓力,其中七成認為主要壓力來源是學業,其次是人際關係、前途等。高達四成二家長認為子女壓力指數屬中度至嚴重水平,主要情緒反應是發脾氣、哭泣、沉默、失眠、咬手指等,值得留意,百分之二受訪家長承認,子女曾有自殺念頭。

被問到發現子女出現情緒反應時的應對,僅四成八人會聆聽和開解子女。向教師及專業機構協助各約一成三,另近兩成人讓子女自行處理,百分之六受訪家長更承認「無法處理」。近兩成半家長認為學校需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為學生提供輔導等支援服務、設立機制識別有情緒困擾的學生等。三成家長認為政府需要加強支援家長和受情緒困擾的學生。令人意外的是,僅一成四家長認為學校應該減少功課量。

民建聯指,近八成家長認為子女有壓力,情況令人憂慮,相信與近年家長為「贏在起跑上」,不斷催谷子女學習,造成學生身心俱疲有關,調查結果亦反映家長缺乏溝通技巧,兩代存在代溝問題,家長亦未必能夠抽空聆聽子女需要,一旦發現子女出現情緒問題,部分人只讓子女自行解決或假手於人,向老師或專業團體求助,但教師工作繁重,往往影響與家長的溝通,加上駐校社工及輔導專業人員不足,個案應接不暇,最後只能選擇性地處理,問題較輕的學生往往被忽略。

他們提出十九項建議,包括建議推動家庭教育,如教導家長溝通技巧,並宣傳「贏在起跑上」並無科學理據支持,讓家長理解過分催逼子女的壞處;建議學校及家長多了解學生面對困難與需要,主動協助及指導;又建議推行生命教育及學生輔導計畫。註冊社工鍾嘉敏建議,家長每天花時間與子女溝通,又勸勉學生有情緒困擾時應「停一停,諗一諗」,正面思考,多與朋友家長分享悲喜,以紓緩個人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