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教育局去年向學校發出全長八十多頁的《學校處理學生自殺問題電子書:及早識別、介入與善後》,其中附錄包括「不自殺契約」,需由學生簽署,承諾在某段期間不會傷害自己或自殺,引起大批網民討論,不少人斥措施低能、成效不大,質問「簽咗係唔係就無事,自殺咗係唔係要補記大過?」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指契約要經專業社工或輔導員深入介入後才用,駁斥「交數」的說法不專業及不負責任。
心理學家稱有效
該電子書是教育局一一年出版,去年十月最後更新,內容包括處理自殺危機時的要訣及評估學生的指引等,「不自殺契約」列明學生在感到會傷害自己時,應致電九九九或撒瑪利亞會求助,要求學生提供親友電話號碼。契約需學生簽署,亦要有家長及見證人簽名。
由一群臨床心理學家及教育心理學家組成的團體「良心理政」指,「不自殺契約」是個不足但有用的工具,認為與被輔導者訂下某些「契約」屬常見並有效的一種手段。但他們指該電子書內容和編排艱深、混亂,不能讓大部分非專業輔導背景的教師得益,期望改善。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授葉錦成表示,外國曾有人簽署「不自殺契約」後仍選擇輕生,契約作為輔助的輔導工具「唔係無用」,但學校應就學生的個別情況加以輔導,了解學生情緒困擾的源頭,而非「講唔夠幾句就簽」,否則可能成學校及社工的免責藉口。
教育局昨又向全港學校發信,指學校的校本教育心理學家會於短期內和校方聯絡,商討盡快到校舉行教職員講座,提高學校人員對辨別學生自殺警號和支援的認識。同時當局已整理生命教育教材,建議學校按需要自行調適內容。
早前多名中大生輕生,吳克儉昨到中文大學與管理層開會。中大副校長張妙清指校方會在目前的支援網絡,加強識別及察覺有問題的學生,增加輔導人手及加強駐校精神科診斷,並設立廿四小時熱線電話,讓學生在任何時間都可求助。
心理學家稱有效
該電子書是教育局一一年出版,去年十月最後更新,內容包括處理自殺危機時的要訣及評估學生的指引等,「不自殺契約」列明學生在感到會傷害自己時,應致電九九九或撒瑪利亞會求助,要求學生提供親友電話號碼。契約需學生簽署,亦要有家長及見證人簽名。
由一群臨床心理學家及教育心理學家組成的團體「良心理政」指,「不自殺契約」是個不足但有用的工具,認為與被輔導者訂下某些「契約」屬常見並有效的一種手段。但他們指該電子書內容和編排艱深、混亂,不能讓大部分非專業輔導背景的教師得益,期望改善。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授葉錦成表示,外國曾有人簽署「不自殺契約」後仍選擇輕生,契約作為輔助的輔導工具「唔係無用」,但學校應就學生的個別情況加以輔導,了解學生情緒困擾的源頭,而非「講唔夠幾句就簽」,否則可能成學校及社工的免責藉口。
教育局昨又向全港學校發信,指學校的校本教育心理學家會於短期內和校方聯絡,商討盡快到校舉行教職員講座,提高學校人員對辨別學生自殺警號和支援的認識。同時當局已整理生命教育教材,建議學校按需要自行調適內容。
早前多名中大生輕生,吳克儉昨到中文大學與管理層開會。中大副校長張妙清指校方會在目前的支援網絡,加強識別及察覺有問題的學生,增加輔導人手及加強駐校精神科診斷,並設立廿四小時熱線電話,讓學生在任何時間都可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