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4 - 應對學生自殺 教育局拋陳年口號 被轟忽視教育制度缺陷

標題:應對學生自殺 教育局拋陳年口號 被轟忽視教育制度缺陷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過去9天,學生自殺案件增至7宗。中學生組織及學者均批評現行教育制度太着重競爭,家長望子女入大學心切,最終壓垮學生,教育局難辭其咎。教育局昨日撰文,以陳年宣傳口號「聽聽少年心底夢」呼籲父母關心子女,被質疑忽視教育制度缺陷。

昨日《城市論壇》討論學生自殺問題。中學生議會發言人黃泳其在節目上表示,本地學生入大學率偏低,社會卻普遍認為「入唔到大學就乜都做唔到」,學生擔憂「出嚟做嘢得萬幾蚊,逼住要諗將來」。父母又期望子女盡全力讀書,惟子女渴望自由,彼此期望有落差。她強調大學生自殺並非不成熟,而是沒生存動力,「向上流機會冇以前咁多,呢個係事實」。

學生:要改變扭曲社會
有中五學生在台下發言時稱,不少家長仍視入讀大學是子女唯一出路,反問「呢個係咪社會價值觀問題?」另一名學生指,自殺潮反映親子溝通出問題,「家長忽略仔女心理健康,反而只顧出路」。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也在節目指出,本港入大學率一成多,家長為升中子女選校時均關心其校畢業生入大學比率及是否英中,學校之間亦互相比較。現今教育制度出問題,課程發展處難辭其咎,「為咗追求國際認可,唔顧學生個人才能方面」,令學生忽略藝術和體育等科目。黃泳其也認同,「呢個咁變態嘅(教育)制度,(學生)一出世就要學前教育、TSA、升中等,𠵱家要真真正正改變呢個被扭曲嘅社會」。

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認為,現時中學太多課程,令師生沒空間和時間留白,值得反思。他呼籲家長不應只着重入大學。港大校長馬斐森稱極度關注連串學生自殺事件,本周與同事密切留意並為有壓力的學生提供協助。
教育局高級專責教育主任(教育心理服務)劉穎賢昨透過《局中人語》提及近日學生自殺事件,她引述90年代政府宣傳口號「每日暫停十分鐘,聽聽少年心底夢」,提醒家長放下工作和手機,與子女溝通。

立會下周一開緊急會
學民思潮發言人黃子悅質疑是教育制度缺陷導致學生壓力過大,但被教育局忽視,至今未有治本措施,「唔係父母每日放低十分鐘,就可以解決問題」。中大學生會前會長張秀賢批評,教育局的呼籲毫無作用,家長固然有責任與子女溝通,局方應檢討教育制度是否為親子溝通構成障礙。
進步教師聯盟建議,教育局制訂即時應對方案,為有情緒問題症狀的學生提供即時支援,並增撥資源提供校本學生輔導服務和為前線教師提供工作指引。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批評政府回應太慢,早前提出的5招無補於事,他引述前線教師心聲稱擔心自殺事件發生在自己任教的學生身上;亦有任教自殺學生的教師自責為何幫不到學生。他稱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初步同意召開下周一緊急會議,並建議舉辦公聽會。



標題:「放下手機 認真與子女溝通」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近日接連發生學生自殺事件,教育局昨首次透過官網「局中人語」呼籲家長多關心孩子,並引用「每日暫停十分鐘,聽聽少年心底夢」,提醒家長即使再忙碌也應抽時間,放下工作、放下手機,認真與子女溝通。當局又建議家長,每天抽出五至十分鐘與子女閒談,多關心他們在學校的情況及遇到的問題,讓子女感受到父母的關懷。

教育局高級專責教育主任(教育心理服務)劉穎賢昨在教育局網頁「局中人語」,以「珍惜生命,勿輕言放棄」為題撰文指,近日接連有學生自殺,令人反思的地方是如何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她認為,學校、家長及朋輩的配合能有效預防悲劇事件發生。她指,同學在每個階段要面對的挑戰並不一樣,一旦適應出現問題,便有可能產生壓力及情緒困擾;如升中一時需適應新學校、新老師及新同學;升中六時,不但要面對公開考試的壓力,還要處理日後升學及就業問題等。

劉穎賢認為,學生與家人及朋輩相處時,學生亦會遇到挑戰,對於人生經驗尚淺的學生而言,問題可能是前所未有的難關;在這些關鍵時刻,家人的支持、老師的輔導和同學之間的鼓勵尤其重要。她呼籲父母每天與子女閒談,多關心他們,了解一下他們的問題。

課程多 重成績 需反思
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昨出席一個論壇指,現時中學課程太多,令學生及老師均沒有空間,認為這值得社會反思。中學生議會發言人黃泳其則指,本港教育制度以成績掛帥,導致學生一旦無法升讀大學,便會被社會標籤為「咩都做唔到」,部分學生甚至因前路茫茫而失去生存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