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3 - 打破常識科框框 小學堂上論時政 校長:學好通識助寫作

標題:打破常識科框框 小學堂上論時政 校長:學好通識助寫作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小學一般較輕視常識科,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常識科科主任曾瑞麟(曾sir)則認為,常識與公民教育最貼切,「如果照書教,一堂都教完了,但我不想這樣」,遂以時事議題作為課程內容延伸,如教水資源時討論鉛水問題等(見表),也要求學生分享新聞,再引導他們作較深入討論,如ISIS(伊斯蘭國)與宗教的關係。曾sir說,日子有功,學生不但對時事感興趣,答問題都更具邏輯。

一月騰4節課 分組討論
曾sir在小三至小六推行通識教育,平均一個月騰出4節課,讓學生討論他擬訂的新聞及做相關工作紙。他上課前會準備與課題相關的新聞資料,如報紙或影片,再編製討論框架。如小三常識科教公共交通工具,可藉港鐵禁攜大型樂器事件,討論為何要禁止、其他國家的做法及解決方法,再引申至搭交通工具的規則是否合理等,堂上學生要分組討論,分享意見及理據。

曾sir說,定期設通識課可增加學生論時事氛圍,「我一入課室,學生便急不及待問我『今日有什麼新聞呀』」,他認為計劃可謂頗成功。

曾sir也要求學生每星期一次,由一至兩名學生花5至10分鐘向全班分享近日新聞,其他同學也可自由發表意見,最後由教師總結。曾有學生報告ISIS斬殺人質的數目,因此議題較難理解,教師要介入更多,如引導學生思考宗教的排他性;亦有學生分享特首梁振英女兒梁齊昕醉酒大鬧蘭桂坊及掌摑母親事件,曾sir也以記者採訪的自由度、公眾知情權等角度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不設標準答案,旨在啟發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曾sir補充,學生上堂可攜帶平板電腦,若班上大部分人也不認識有關議題,他們可上網搜尋,提高投入感,也令討論更連貫。

學生製小海報 張貼「時事講場」交流
學生分享新聞後,也需要把感想、建議,連同報章製成小海報,張貼在每班門外的「時事講場」,除了讓不同班別的同學觀看,也容許學生貼上自己的回應,曾sir說:「每個小息都有人看。」學生預備時也會認真點。

教育局於1996年設立常識科,為中、英文及數學以外的重要科目,但TSA(全港性系統評估)及Pre-S1(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都不會考核該科,該校校長徐俊祥承認,本港資助或官立小學不太重視常識科,他未做校長前也任教該科,認為該科不應限於教授客觀事實,而要培養學生作獨立及有深度的思考,故他主張校內「多點通識」,所教的遠超過常識科。徐認為,學好通識有助提升學生的中文水平,如可加強寫作內涵,該校特設「跨學科閱讀計劃」,將中文科40%課程重新編寫,藉教課外故事書,串連中文和通識科的學習內容。

曾sir舉例,三年級常識科利用繪本《用心製作的衣服》,帶出消費倫理和道德消費的概念,可連結中文科「生活多姿彩」主題,該主題亦有一本關於企業良心的圖書,提醒學生如何在生活中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