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小一派位今日放榜,不少家長以此作為檢視管教子女成果的指標。香港教育大學一項研究指,家長越受焦慮等情緒問題困擾,越傾向以打罵方式管教子女,子女也越易感到學習及社交上出現問題。有家長為讓子女爭分奪秒溫習,竟在廁所裝摺枱,多次要女兒一邊如廁,一邊默書。
該項研究邀請有抑鬱或焦慮的家長聯同子女共260人填寫問卷。分析發現,自評焦慮症狀越嚴重的家長,用責罵、體罰等手段管教的比率,以及子女有社交、學習、自律問題的比率,均較焦慮症狀較低家長的子女高。
持續多年 女兒患抑鬱
教大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林俊彬稱,近年雖較少家長施體罰,但不少家長均愛以疾言厲色的態度教子女,缺乏體諒及包容;即使子女有望成龍,也往往因過大壓力而失諸交臂。
年約24歲的阿詩,7歲起在母親「讀唔到大學就會死」的思想下成長,「讀小學嗰陣,屋企道廁所門就突然加裝咗張摺枱,有好多次要溫默書,我突然急(大便),阿媽就喺客廳讀句子,要我坐喺廁所默書」,直至中三後才停止。時常的精神緊張令她在公開試開考前夕確診抑鬱症,最後名落孫山。阿詩的抑鬱症年前治癒,但談到與家人的隔膜,她只說「其實如果佢哋唔係咁樣對我,我好可能真係會讀到大學」。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服務協調主任盤鳳愛指,當家長知悉子女的困難時,建議採「3B4A」方法應對,即在收到結果後深呼吸(Breath)、留意(Aware)自己情緒變化、接納(Accept)負面情緒、正面地評估(Analysis)事件,最後以積極態度與子女一同以行動(Action)解決。
該項研究邀請有抑鬱或焦慮的家長聯同子女共260人填寫問卷。分析發現,自評焦慮症狀越嚴重的家長,用責罵、體罰等手段管教的比率,以及子女有社交、學習、自律問題的比率,均較焦慮症狀較低家長的子女高。
持續多年 女兒患抑鬱
教大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林俊彬稱,近年雖較少家長施體罰,但不少家長均愛以疾言厲色的態度教子女,缺乏體諒及包容;即使子女有望成龍,也往往因過大壓力而失諸交臂。
年約24歲的阿詩,7歲起在母親「讀唔到大學就會死」的思想下成長,「讀小學嗰陣,屋企道廁所門就突然加裝咗張摺枱,有好多次要溫默書,我突然急(大便),阿媽就喺客廳讀句子,要我坐喺廁所默書」,直至中三後才停止。時常的精神緊張令她在公開試開考前夕確診抑鬱症,最後名落孫山。阿詩的抑鬱症年前治癒,但談到與家人的隔膜,她只說「其實如果佢哋唔係咁樣對我,我好可能真係會讀到大學」。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服務協調主任盤鳳愛指,當家長知悉子女的困難時,建議採「3B4A」方法應對,即在收到結果後深呼吸(Breath)、留意(Aware)自己情緒變化、接納(Accept)負面情緒、正面地評估(Analysis)事件,最後以積極態度與子女一同以行動(Action)解決。
標題:父母愈焦慮高壓 子女愈易生問題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今日有結果,令不少家長感擔憂。一項調查發現,家長愈焦慮,愈傾向用打駡方式管教子女,亦會令子女出現較多學習、社交及自律問題。專家建議,家長應先關注及處理自己情緒,才能與子女共同解決問題。
逾六成焦慮家長靠打罵管教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與香港教育大學合作,在去年8月至今年9月期間,以問卷形式訪問130對、共260名曾因情緒困擾而向該處求助的家長及其一名18歲以下子女。
調查發現,家長焦慮徵狀愈高,例如在過去兩個星期,有一半或以上時間會感到緊張、不安或煩躁,孩子愈容易出現學習、社交和自律問題。逾六成焦慮徵狀較高家長亦較常用高壓手段,即不顧子女意願,依賴打罵方式管教。
如廁也要默書 最終患抑鬱
調查亦發現,家長常以高壓手段管教,七成子女會有較多情緒問題。24歲的阿詩自小被父母催谷成績,例如在如廁時,母親要她利用廁所門背特製的摺疊式書桌默書;即使默書98分也會被責備。6年前考公開試前夕,阿詩焦慮得無法集中精神溫習,每天依賴3罐咖啡提神,更會打書包發泄,最後確診患抑鬱,也因精神壓力過大而考試失手。
香港教育大學心理研究學系助理教授陳家承建議,家長應學習活在當下,明確感受和接受自己正負面情緒及想法,才更能回應子女的需要和問題。
逾六成焦慮家長靠打罵管教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與香港教育大學合作,在去年8月至今年9月期間,以問卷形式訪問130對、共260名曾因情緒困擾而向該處求助的家長及其一名18歲以下子女。
調查發現,家長焦慮徵狀愈高,例如在過去兩個星期,有一半或以上時間會感到緊張、不安或煩躁,孩子愈容易出現學習、社交和自律問題。逾六成焦慮徵狀較高家長亦較常用高壓手段,即不顧子女意願,依賴打罵方式管教。
如廁也要默書 最終患抑鬱
調查亦發現,家長常以高壓手段管教,七成子女會有較多情緒問題。24歲的阿詩自小被父母催谷成績,例如在如廁時,母親要她利用廁所門背特製的摺疊式書桌默書;即使默書98分也會被責備。6年前考公開試前夕,阿詩焦慮得無法集中精神溫習,每天依賴3罐咖啡提神,更會打書包發泄,最後確診患抑鬱,也因精神壓力過大而考試失手。
香港教育大學心理研究學系助理教授陳家承建議,家長應學習活在當下,明確感受和接受自己正負面情緒及想法,才更能回應子女的需要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