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完美主義可推動事情做得更好,但過份追求完美小心誘發抑鬱症。一名完美主義媽媽希望做個一百分母親,但女兒的表現卻未達預期,令媽媽情緒爆煲,甚至體罰女兒,並惡化成抑鬱症,接受治療才逐漸走出困局。精神科醫生指出,完美主義或對自己要求高屬個人性格,但當要求過火,有機會出現病態問題,家人發現應該鼓勵求醫。
精神健康基金會主席兼精神科專科醫生劉英傑表示,抑鬱症成因除遺傳及生理問題外,性格容易緊張、過於執着,對自己要求高的人都較易出現抑鬱情緒。一般人感到不快,負面情緒很快會過去,但抑鬱症病人卻如掉進黑洞,嚴重時更會思維變慢、無胃口及便秘,甚至想自殺。
患抑鬱症17年的Tiffany是一個極度完美主義者,做任何事都要最好,成長中沒有甚麼挫折,直至女兒出生問題浮現。為求女兒健康成長,她辭去工作湊女,凡事親力親為,「但個女係人,總會有好多反完美嘅反應」,尤其涉及女兒健康問題,情況就變得難以控制。
成績差用藤條打
因害怕年幼的女兒會猝死,Tiffany說,經常睡覺時每隔數分鐘就查看女兒狀況,最誇張一次是女兒3歲時,曾說指自己甚麼也看不見,「其實都唔知佢(女兒)係咪講嚟玩」,但Tiffany即緊張大師上身,看眼科檢查後視力無問題,醫生建議觀察即可,但她不接受,堅持讓女兒做電腦掃描檢查,後來再看兒童腦科要求入院檢查,最終沒發現任何問題。Tiffany指為讓女兒快樂成長,已安排入讀沒功課壓力的學校,但女兒成績仍很差。雖然她認為教女無問題,但面對女兒難教及外間壓力,開始懷疑自己做得不好,情緒變差,主張不體罰的她,也曾用藤條打女,憶起當年忍不住流淚。
她逐漸不想出街,「行行吓會想行出馬路,唔想自己存在」。幸後來經朋友介紹看精神科醫生,經過多年不同治療,近年病情受控。現時女兒17歲,問題仍然很多,但經臨床心理學家教導,加上丈夫的支持,她已懂得接受現實。
劉稱曾有一名大學一年級病人,自小對自己要求極高,去年赴英讀大學,學業優異,但追求女同學被拒絕後,頓失自信,情緒失控,失眠兼集中力下降,更逃學半年,本應聖誕回港但拒絕,父母到英國探望才發現兒子不吃不喝不洗澡終日在家,在當地確診中度抑鬱,需回港治療。劉指若發現家人出現症狀應鼓勵及早治療。
精神健康基金會主席兼精神科專科醫生劉英傑表示,抑鬱症成因除遺傳及生理問題外,性格容易緊張、過於執着,對自己要求高的人都較易出現抑鬱情緒。一般人感到不快,負面情緒很快會過去,但抑鬱症病人卻如掉進黑洞,嚴重時更會思維變慢、無胃口及便秘,甚至想自殺。
患抑鬱症17年的Tiffany是一個極度完美主義者,做任何事都要最好,成長中沒有甚麼挫折,直至女兒出生問題浮現。為求女兒健康成長,她辭去工作湊女,凡事親力親為,「但個女係人,總會有好多反完美嘅反應」,尤其涉及女兒健康問題,情況就變得難以控制。
成績差用藤條打
因害怕年幼的女兒會猝死,Tiffany說,經常睡覺時每隔數分鐘就查看女兒狀況,最誇張一次是女兒3歲時,曾說指自己甚麼也看不見,「其實都唔知佢(女兒)係咪講嚟玩」,但Tiffany即緊張大師上身,看眼科檢查後視力無問題,醫生建議觀察即可,但她不接受,堅持讓女兒做電腦掃描檢查,後來再看兒童腦科要求入院檢查,最終沒發現任何問題。Tiffany指為讓女兒快樂成長,已安排入讀沒功課壓力的學校,但女兒成績仍很差。雖然她認為教女無問題,但面對女兒難教及外間壓力,開始懷疑自己做得不好,情緒變差,主張不體罰的她,也曾用藤條打女,憶起當年忍不住流淚。
她逐漸不想出街,「行行吓會想行出馬路,唔想自己存在」。幸後來經朋友介紹看精神科醫生,經過多年不同治療,近年病情受控。現時女兒17歲,問題仍然很多,但經臨床心理學家教導,加上丈夫的支持,她已懂得接受現實。
劉稱曾有一名大學一年級病人,自小對自己要求極高,去年赴英讀大學,學業優異,但追求女同學被拒絕後,頓失自信,情緒失控,失眠兼集中力下降,更逃學半年,本應聖誕回港但拒絕,父母到英國探望才發現兒子不吃不喝不洗澡終日在家,在當地確診中度抑鬱,需回港治療。劉指若發現家人出現症狀應鼓勵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