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30 - 幼童遲過八點瞓 青少期易肥

標題:幼童遲過八點瞓 青少期易肥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何時上床睡覺原來對兒童的健康有重大影響。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在四歲半時遲過晚上八時睡覺,將增加青少年時期出現肥胖的風險。家長為子女健康着想,要及早為子女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收集了九百七十七名兒童的數據,他們來自美國十個城市,生於一九九一年。研究團隊按照兒童四歲半時的上床睡覺時間分三組,包括每晚八時或之前、介乎晚上八時至九時、以及晚上九時後,了解與青少年期的健康關係。

睡眠不足影響新陳代謝
結果發現若小時候每天晚上八時或之前就寢,僅一成人在青少年期過度肥胖。每晚九時才睡覺的幼童中,高達兩成三在青少年時過度肥胖。晚上八時至九時上床睡覺的兒童中,一成六於青少年時期過度肥胖。

為何兒童早期睡眠習慣影響日後健康?研究團隊分析,睡眠不足會影響食欲和新陳代謝,良好睡眠習慣能避免過度肥胖。研究發表於《兒科醫學期刊》。

20160930 - 14雙非童家長控告深圳教育局

標題:14雙非童家長控告深圳教育局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雙非兒童在內地入學問題未獲官方解決,深圳十四名雙非兒童家長早前向深圳教育局提出行政訴訟,要求當局將雙非童納入公辦學校教育,令子女亦可享受內地九年免費義務教育等權利,案件昨日開庭審理,將擇日宣判。
有雙非童家長在庭上表示,女兒過去一年來從深圳跨境到香港上學,早上五時便要起床。家長眼見女兒跨境上學辛苦,打算安排女兒回深圳就讀公立學校,卻發現女兒不符合入學資格。

寧棄港人身份換深圳戶籍
另有雙非童家長表示,早前安排了兒女到東莞就讀民辦學校,但她認為民辦學校質素較差、且收費高昂,比不上公立學校。她表示,寧願放棄兒女的港人身份,以換取深圳戶籍,使兒女能入讀深圳的公立學校,惟現時政策不允許。

家長指,他們在深圳工作,且有深圳戶籍,其兒女理應可以享受深圳公辦學校教育的權利。希望深圳政府可以放寬雙非童在內地的入學限制,令兒女可以回內地讀書。

20160930 - 12歲童染怪病 全身皮膚似蛤蟆

標題:12歲童染怪病 全身皮膚似蛤蟆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江蘇泗洪縣12歲男孩王創,出世時後與一般小童一樣,健康活潑好動。然而4歲後,王創皮膚卻患上神秘皮膚病,全身皮膚滿佈密密麻麻的紅色丘疹、結節,四肢尤為嚴重,非常堅硬疙瘩有如蛤蟆。

自王創患上怪病後,不單身體長期飽受痕癢痛苦,還讓他變成學校裏的一個「怪物」,同學小開始嫌棄他,陌生人看見他甚至嚇得跑開。

8年來輾轉各地,家人不斷為王創求醫,從鄉鎮診所、宿遷市醫院,再到南京多家醫院,最後輾轉到上海。過去,即使透過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抽骨髓,或是收集皮膚組織,都對病情無幫助,醫生只診斷王創患上普通的「皮炎」、「濕疹」、「特應性皮炎」等。

直至王母帶愛兒到上海新華醫院,醫生經過重重化驗,終證實王創患上被稱為「Castleman」罕見皮膚病。有醫生指,王創可能是國內首宗病例。面對怪病,家人盡力為王創尋求一線生機。然而多年來,頑疾已將來自貧農的王創一家帶來沉重負擔,面對新療程,王創一家需負擔每次高達1.8萬人民幣的藥物,而整個療程更要連續接受4支針藥,當中更未加上其他輔助療程。沉重的藥費又將王家推入絕望邊緣。

皮膚科醫生陳厚毅表示,Castleman實為罕有病症,目前未知其病因,或可能與淋巴細胞增生有關。陳厚毅指出,Castleman患者以30至50歲為主,根治會遇一定的困難。而患者如只個別淋巴核出現問題,醫生或會考慮切除該淋巴核。但病情如擴散至全身,其或會引發其他血科問題。

20160930 - 躁Sir起飛腳「體罰」 10歲囝撞枱角爆腎

標題:躁Sir起飛腳「體罰」 10歲囝撞枱角爆腎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內地傳媒報道,廣西伯勞鎮山塘小學一名男教師腳踢4年級學生浩浩(化名),導致其左腎破裂,需要接受手術摘除腎臟。該縣委宣傳職員證實,男教師已被刑拘;而縣教育局通報指,孩子腎臟破裂的原因是「體罰」,並未證實家長口中「被老師腳踢,撞到課桌」的說法。目前,浩浩仍在靈山縣人民醫院留醫。

浩浩的陳姓叔公稱,姪孫浩浩今年10歲,由於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兩姊弟都交由他照顧。當日下午4時過後,村裡的孩子都陸續回家,但一直不見兩姊弟放學。他正準備外出尋找時,同班學生跑來通知他,浩浩被老師打了,還在教室裡走不動。

他趕緊騎電單車到學校查看,走到半路,遇到了浩浩的姐姐背着弟弟回家。「當時,孩子的樣子很痛苦,說話有氣無力,不斷喊肚子痛。」叔公說,浩浩在路上斷斷續續告訴他,下午上語文課時,他和同學說話,楊姓語文老師踢了他兩腳,他被踢後撞上課桌的邊角,倒在地上爬不起來。

「回到家就吐了一次,我們看不行了,只好把他送到伯勞鎮醫院。醫院拍片後說,腎臟出了問題,讓我們趕緊轉院到縣醫院。我們又馬上到縣人民醫院,結果醫生檢查後說,腎臟破裂,必須馬上動手術摘除,不然很危險。」叔公指,由於情況緊急,他代替浩浩的父母簽了字,當天便做了手術,浩浩左腎被摘除。

「我們後來又多次詢問孩子和他的同學,孩子們都說老師當時踢了他,還打了一耳光,但是老師不承認。」目前,家屬還在醫院忙着照顧浩浩,未來得及到學校討說法。

縣教育局通報指,伯勞鎮某小學四年級第一節課(語文課)上課期間,學生陳XX離開座位,大聲喧嘩擾亂課堂,上課教師楊XX上前制止,在制止過程中楊XX體罰學生,造成學生陳XX嚴重受傷。放學後陳XX感覺身體不適,由家長帶往伯勞鎮衞生院就診,伯勞鎮衞生院拍片後,建議轉送縣人民醫院就診治療。經治療後,受傷的學生傷情穩定。目前,公安機關已立案查處,並於本月25日刑拘楊XX。

20160930 - 開學抗壓5招 與人傾訴勝fb出po

標題:開學抗壓5招 與人傾訴勝fb出po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近年學童壓力備受關注,學生在不同求學階段面對成績或人際關係等問題。青山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副顧問醫生陳君訥教路,建議用5招提高學生抗壓能力,包括踢走災難化思想、與人傾訴勝於面書分享、避免常捱夜做功課令壓力上升等,冀能協助學生輕鬆面對新學年。
記者︰梁麗兒

青山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門診上年度(2015/2016年度)總求診人次約1.3萬,較2014/2015年度增一成,求診者中約一成病童因抑鬱或焦慮症求醫。

求診個案多升小一 中一生
陳君訥稱抑鬱、焦慮病童的致病原因眾多,其中一個主因包括學業壓力,其他則與家人、社交關係有關。雖然開學第一個月壓力不會太大,但當功課測驗漸多時,壓力會慢慢湧現,故應及早學習抗壓方法,避免壓力積聚。
性格屬完美主義者會對自己要求高、不能接受失敗,如「測驗考試80分都覺得好失敗」、「唔可以畀老師話一句」,這類性格的學童較易有情緒問題,臨床求診個案中較多是踏入新階段如升小一、中一或升高中要準備文憑試的學生。陳君訥稱考試季節前後較多求診,師生家長可參考5招提高抗壓力。

宜面對面訴心事
年輕人愛在社交網站facebook發表意見,但只寫下幾句感受或上載照片,缺乏與人互動交流,未必是最佳紓緩情緒的減壓方式。關鍵為當事人透過傾訴過程感到朋友的認同和了解。在fb留言「加油」雖正面,但未能提供很大鼓勵和互動交流,若「出post無人like」更添壓力,建議與人面對面傾訴,勝於fb留言出po。


踢走災難化思想
跌入思想陷阱令人長期不開心,帶來心理壓力,家長宜引導學童有正向心理,切忌有「凡事要十全十美」、「一次失敗等於永遠」的想法,令學童過度重視結果,忽略過程中學習所得,亦應鼓勵他們明白「唔使十全十美,人生都可以好好」、「做人總有失敗時候」,學習接受失敗,避免將事情負面化或災難化,當成人生末日。


充足睡眠抗疲勞
長期開夜車溫書,會影響大腦排毒。充足睡眠猶如替腦部reboot(重新啟動),除可鞏固記憶力外,也有助控制壓力。若常睡眠不足,身體過勞會令壓力荷爾蒙上升,易出現情緒症狀,學童每晚應至少睡7至8小時,即使考試溫書也要有7小時睡眠。


主動求助找援手
中國人認為家醜不出外傳,遇到困難未必願意尋求外人協助,甚至會逃避,令壓力如雪球般越滾越大。家長若發現子女有情緒症狀應主動求助,如找社工、老師等,切忌視而不見。當學童覺得有人關心,會感到溫暖及支持。若抑鬱症病情嚴重,患者或有自殺傾向,必須及早留意及求助。


不為獎項做運動
運動如同情緒紓緩劑,可提升腦部物質安多酚(Endorphin)助紓緩情緒。家長宜培養子女有運動習慣,讓他們做有興趣的運動,而非為獎項而安排報讀跆拳道或習泳班,否則會增添學童壓力,令子女失去做運動的樂趣。家長放假與子女踩單車、打羽毛球、整蛋糕,行山及去海灘均可。

學童抑鬱焦慮症狀
‧常哭、情緒低落
‧易緊張、焦慮
‧失眠、易攰
‧悶悶不樂,不想笑
‧容易竧𣉢
‧出現身心症狀如腹瀉、肚痛
‧對喜歡事情或嗜好失去興趣
‧不想上學
註:上述症狀持續兩周或以上要向專業人士如社工求助及考慮求醫
資料來源:青山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副顧問醫生陳君訥
(情緒透視鏡系列完結)

20160929 - 防自殺聯席倡學童一年一心理評估

標題:防自殺聯席倡學童一年一心理評估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由社會工作者總工會、教協、進步教師同盟及TSA關注組等發起的「防止學生自殺民間聯席」向政府提出多項建議,包括立即在小學推行「一校一社工」,並全面落實1名教育心理學家服務4間學校(現為7.5間),及就此訂出實施時間表。聯席同時建議改善班級與教師比例,令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同行者。
另倡4校1心理學家
聯席亦要求在社會層面增加專責的醫護人員人手,包括精神科醫生、臨牀心理學家、醫務社工及職業治療師,同時加強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務,為有關青少年的家長提供支援和與其學校直接溝通,以達到醫、家、校三方有系統支援。另一建議為強化現有學童保健計劃,必要時將學童精神保健獨立出來,安排學生每年接受一次由專業受訓人士進行的心理評估,另加強家長教育。
聯席希望落實家庭友善政策,如標準工時、彈性上班時間及家庭假期等,並對孩子有精神健康問題的家庭發放經濟援助,令家庭成員可暫緩工作照顧子女;又要求全面檢討教育制度,減少學生壓力,未全面檢討前取消TSA(全港性系統評估),同時增加大學資助學位和推廣多元出路。上述建議獲30名候任立法會議員聯署,包括張超雄、葉建源、朱凱廸等。


標題:防學生自殺聯席 倡校曆列「休整日」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下月提交終期報告,由十個團體組成的「防止學生自殺民間聯席」,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在全港學校的校曆表預留「休整日」;為學校提供額外學校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他們認為,終期報告不應只聚焦學生個人因素問題,而是須全面檢討教育制度。

  防自殺委員會進度報告提出的部分措施,現時已於學校推行,包括宣揚正面訊息的「好心情@學校」、派發輔導教材,以及鼓勵中小學按校情申請「優質教育基金」舉辦活動。由教師、家長、心理學家等多個界別組成的「防止學生自殺民間聯席」提出多項建議,獲三十個候任立法會議員聯署支持。

  聯席循多個角度建議,包括於學校課程加入生命教育、取消全港性系統評估(TSA)、設休整日、增聘教席、推行「一校一社工」等。聯席成員之一、家長團體「動心行動」負責人張豔璿認為,須在校曆表上訂明「休整日」,盼學校可暫停一至兩天的學校課程,抽取部分學習時間舉行活動,而非淪為試後活動。她又認為,「好心情@學校」缺乏具體建議,等同將責任推卸校方處理。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稱,中期報告於政策層面上較少着墨,認為應一併檢討社福及勞工政策,如父母工時長、無暇相處,即使有精神科護士入校,亦不可解決問題。

  就讀大專社工系高級文憑二年級的劉家棟,曾兩次萌生自殺念頭,他作為過來人分享,半年前因不適應學校生活,加上愛情路上不如意,讀書力有不逮,情緒持續低落,遂走上天台企跳。幸想到自己讀社工的初衷,以及不可拋下家人,始回心轉意。他認為,若有人觀察到輕生者情緒異常,他們根本不會走到這一步。他批評教育局沒有解決學童自殺問題,認為要改革現行教育制度。

20160929 - 14歲女偷運仿真槍過關被捕

標題:14歲女偷運仿真槍過關被捕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還差數日便生日的14歲香港女童疑遭母親教唆下,上周企圖偷運一批仿真槍配件及逾千粒鉛彈,經羅湖口岸往內地時,被內地海關「人贓並獲」,女童被拘捕扣查。
遭母利用帶貨圖避截查
被捕女童14歲,涉嫌觸犯《海關總署令第4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限制進出境物品表)》條例被扣查。消息稱,人員根據資料聯絡女童的母親時,得悉原來其母在網上得知,有走私集團招攬水貨客攜帶違禁物品過關,因擔心親身帶貨容易被截查,利用年僅14歲女兒帶貨,以為較容易瞞過海關,詎料斷送女兒前途。
上周三(21日)女童攜帶一個旅行袋經羅湖口岸到內地時,疑因神色慌張,深圳海關人員思疑並抽查,在其旅行袋內檢獲大批仿真槍配件,包括槍管、彈簧等共32件,另發現數盒共1500粒鉛彈,以相關罪名拘捕女童扣查;正追緝涉案在逃疑犯歸案。
根據中國法例規定,各種武器、仿真武器、彈藥及爆炸物品均屬於禁止進境物品,情節嚴重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而教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同樣會被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標題:15歲女錯信無良母 被呃走私仿真槍配件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無良母親知悉內地一般會輕判少年罪犯,竟誘騙十五歲女兒將三十二件仿真槍配件及數千發金屬彈,經羅湖運入內地,少女卻被內地海關人員揭發拘留,始如夢初醒驚呼:「乜有罪咩?媽媽無講喎!」當地海關已成立專案組,追究涉嫌教唆的母親刑事責任。

  天真無知的十五歲少女,被母利用偷運仿真槍配件及子彈回內地被捕。事發本月二十一日下午,就讀初中的張女提着一個環保購物袋經羅湖進入內地,當經過關卡時,關員發現她所攜購物袋十分沉重,不似一名瘦弱少女所能拿住,感到可疑,於是截停搜查。

  關員發現袋內有多包以膠袋包裹密封物品,起初只以為是一些機器零件,於是拆開查看,赫然全部是槍管、槍柄及槍支彈簧等,另一大包則為氣槍發射的鉛彈,頓時大吃一驚,經點算證實共有三十二件仿真槍械配件及一千五百發鉛彈。

  據悉,少女初時不知自己已犯下嚴重罪行,經關員詳加盤問,少女透露該批槍械是母親透過網上,被走私分子招攬作為「水客」帶貨。母知道偷運仿真槍比帶其他「水貨」更好賺,但自己卻怕被查出,隨時會判死刑,故安排女兒帶回內地,以為女兒年紀小,不易引起關員懷疑心,縱然事敗。根據內地法例,十六歲或以下罪犯,會判以行政拘留,毋須監禁。海關已立案偵查,調查是否有人教唆犯案,會追究母親刑事責任。

  近年,內地以氣槍進行野戰活動十分盛行,但對仿真槍的氣槍管制十分嚴格,故仿真槍價格高昂,走私分子見有利可圖,以高酬勞吸引水客走私回內地,今年一至五月,內地羅湖海關已截獲二十宗走私槍械案,檢出七枝真槍、十二枝仿真槍,仿真武器配件六十八件,子彈二萬八千五百粒。

  內地《槍支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具殺傷力仿真槍亦屬槍支,凡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及貯存,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刑期,若情節嚴重可判處十年以上刑期。而仿真槍火力大於一點八焦耳,會視為真槍,走私槍械最高刑罰為死刑。

20160928 - 嬰兒點頭式抽筋 或患損智力罕見病

標題:嬰兒點頭式抽筋 或患損智力罕見病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嬰兒不停點頭式抽筋,有可能是患上罕見的結節性硬化症,此症患者心、腦等器官或會有腫瘤,亦會影響智力。有男嬰4個月大時持續點頭抽筋,一日可多達70至80次,其後確診結節性硬化症。有醫生指出,父或母親若屬此症患者,其子女有一半可能患病,建議此類母親懷孕16至20周時應抽取胎兒羊水,檢測有否變異基因,如有再考慮中止懷孕。
結節性硬化可遺傳 宜抽羊水驗
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主任陳志峰表示,本港近年每年約有7至8名嬰兒患結節性硬化症新症,但未有本地病者數據。按美國數據,每6000名嬰兒就有1名嬰兒屬患者。父親或母親若屬此症患者,其子女有一半可能患病,但亦有七至八成患者,非由父母遺傳。陳解釋,結節性硬化症是病人體內基因變異,製造不正常蛋白,令細胞不受控制增生,最終有可能在心、肺、腎等形成腫塊,部分病人會因腎衰竭死亡。若此情况在腦部出現,可導致病人抽筋及令患者智力變差。患者皮膚會有血管纖維瘤或白斑等。
至於如何確診,陳志峰指出,如嬰兒的父或母有此症,他們應作基因檢測,找出有問題的變異基因。直至母親懷孕16至20周,再抽取胎兒的羊水檢測是否含有上述變異基因,如有則應考慮中止懷孕。陳表示,過去限於治療患者的病徵,外國近年研發了新藥物,希望從源頭治療此症,他已從醫管局取得撥款,在港研究此藥物的效用。
患者3歲才懂走路 父盼可根治
患者之一、現年13歲的陳方宇,約4個月時大時點頭抽筋,一日多達70至80次,每次持續1分鐘至10多分鐘不等,其父帶他求醫後轉至瑪麗醫院跟進,發現其皮膚有白斑、腦及腎均有細胞增生,至約5個多月大時確診此症。其父陳先生說,方宇腎臟受此症影響,智力較差,3歲才懂得走路,約10歲時說話才較清晰。他說,兒子有時行為不受控制,5歲時曾試過在街上掌摑一名不相識兒童,幸好獲對方家長體諒。照顧兒子之路不易,陳先生說,看到兒子不斷進步,又學會游水等,現已感到滿足,如今只希望此症可以根治。

20160928 - 11歲男童掐死7歲女孩 殺人後淡定返學

標題:11歲男童掐死7歲女孩 殺人後淡定返學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在剛過去的中秋節,湖南常德發生駭人命案,7歲女孩張志紅(小紅)慘遭毒手,而疑犯竟是一名11歲男孩。當地警方昨天通報,熊姓男孩與死者玩耍期間,發生口角後將對方掐死。

貝貝的媽媽管女士表示,中秋節當日,剛上一年級的貝貝放假在家,和爺爺嫲嫲在一起。當日早上10時許,住同一屋苑的熊小杰(化名)到家找女兒一同玩耍。半個多小時以後,兩人外出去了。

管女士指,當日4時許,貝貝的嫲嫲煮好飯,遂到熊家找孫女。惟熊小杰表示,小紅在離他家不遠的時候,和他分開去找別的小朋友玩。他當時則自己回家,然後在做功課和吃飯。小紅嫲嫲到孫女平時常去的地方尋找,同樣遍尋不獲,當?遂到派出所報警。當地警方上周五早上接報,於某屋苑發現小紅屍體,當日下午,隨即控制熊男。

管女士憶述,女兒屍體被發現時,沒穿褲子,高度腐爛,手腳發黑。警方屍檢結果,證實小紅未有遭性侵,屬被掐窒息死亡。

對於案件,小紅家人提出種種質疑,包括對於小紅手腳發黑的情況,警方解釋是曬黑。另外,警方曾透露,女兒當日在熊男家一起看電視、玩耍,其間打了對方兩下,被惹怒後的熊男竟打小紅按在沙發上掐死,然後拖上三樓,再將屍體扔到鄰居家二樓露台。小紅家人不認為一個11歲的男童能做殺人和棄屍的事。最讓人心寒的是,小紅失蹤期間,熊男竟相當鎮定,照常去上學、外出玩耍。

此外,小紅家人亦質疑,警方派出了無人機,但未有發現小紅的屍體,要求翻看無人機影片,卻遭拒絕。慘案發生後,網上曾有傳聞指,小紅被熊男掐死後,兇手的爺爺嫲嫲曾幫手燒屍,再劏肚圖毀屍滅跡。但警方卻否認相關傳聞。

20160928 - 5歲童校園暴斃 老師:自己勒死

標題:5歲童校園暴斃 老師:自己勒死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福建廈門市一名5歲林姓男童,前日上學時在幼稚園離奇死亡,死因成謎。讓人意外的是,涉事幼兒園教師聲稱,男童是自己勒死的。林父無法接受突如其來的噩耗,認為愛兒的死與一名老師有關,要求校方還公道。

父質疑教師殺兒
事發前日中午,男童早上到當地的雙橋明珠幼兒園上學,不料下午在毫無先兆下突傳死訊。父親林宏明接到幼稚園職員電話,趕到醫院時孩子已經死亡。
幼稚園教師曾向家屬表示,孩子是在中午一時出事,還指是林姓男童「自己被繩子勒死的」。照片顯示,男孩頸處有勒痕。
事發後,廈門公安局集美區分局介入調查,林先生表示,派出所警員曾口頭告知,孩子是自己勒死的。林父懷疑他含冤而死,並指遭校園一名姓林教師下毒手,林父在網上留言怒斥:「你怎麼下得了手!」
但幼兒園職員回應內地傳媒指,男童是被被子邊的繩帶勒住脖子,窒息身亡,有教師當時在旁看護,但在哄其他小孩,沒有及時發現。而警方昨回應指,「已排除他殺,死亡的具體原因仍在調查中」。

20160928 - 四眼仔女留意返!近視太深隨時會盲?

標題:四眼仔女留意返!近視太深隨時會盲?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理工大學一項針對香港學童視力研究發現,120名12至17歲深近視學童當中,有約78%學童已出現視網膜變異,推算全港有近18,000名12至17歲深近視學童出現視網膜變異,一生視力都有影響,有學者表示情況非常驚人,認為政府應成立防止兒童近視委員會處理問題。

研究在2012年進行,收集了120名12至17歲學童的數據,平均都有800度近視,屬於深近視。結果發現,78%的學童已出現視網膜變異,包括近62%學童患上邊緣視網膜變異、2.5%患上眼球後極變異及0.8%視網膜出現小孔、撕裂和脫落。研究亦發現學童眼球平均長度達26.9毫米,較正常情況長約15%,會明顯增加視網膜變異風險。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教授林小燕指,全港有338,600名12至17歲學童,當中有10.3%患有深近視,推算有近18,000人出現視網膜變異,當中142人視力受損,認為數字非常驚人,「唔好睇個數字好似好細,其實佢哋(患上視網膜變異)有如中咗陷阱,日後大個可能會視網膜脫落。」

理大另外一個於2012至13年進行的研究發現,深近視學童因眼球拉長,長遠會增加患不同眼疾的風險,包括視網膜脫落的發病率較中度近視者高212倍,患上青光眼的機會比無近視者高4.6倍等,最嚴重可以致盲。副顧問眼科視光師伍尚舜稱,如發現視網膜變異,未必會即時致盲,而是會形成潛在風險,亦可接受激光修補眼底手術治療。但若是視網膜脫落,即使接受手術,亦難以確定回復多少成視力。

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會長鄭偉澤建議,政府成立防止兒童近視委員會,跨部門制訂政策及推動防止兒童近視,亦應投放資源,確保所有學童每年接受綜合眼科視光檢查,如有視力問題,3個月內要轉介至眼科視光師跟進。


標題:78%深近視童 視網膜變異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年紀細細深近視增加視網膜脫落,甚至長遠視力喪失的嚴重風險。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研究發現,七成八受訪深近視學童已出現視網膜變異問題,有女童經檢查發現視網膜已穿孔,需要激光手術修補。家長莫以為子女長大後激光矯視可解決「大近視」問題,已拉長的眼球無法復原,無助減低視網膜被拉扯、撕裂風險。兒童應自小護眼,多參加戶外活動,少接觸電子產品。

青光眼、白內障、黃斑病變及視網膜脫落都是深近視可導致的嚴重眼疾,不少人以為深近視的後遺症是「將來」的風險,其實在學童階段已「殺埋身」。理大於一一至一三年進行首個深近視對學童眼睛健康影響的研究,發現一成多受訪學童深近視,當中逾四分之三已出現嚴重眼睛健康問題。

11歲女已視網膜穿孔
理大一二年進一步研究,從眼科診所抽出一百二十名十二歲至十八歲、平均八百四十一度深近視的「四眼仔女」進行眼底檢查分析。結果發現,七成八人已出現視網膜變異,當中約六成一人屬邊緣視網膜變異。理大眼科視光學院教授林小燕說,這種變異雖遠離黃斑區,但長遠有視網膜脫落風險。研究更發現,其中一名十一歲女童視網膜出現小孔。按研究結果推算,本港十二歲至十七歲約卅三萬人口中,二萬二千人屬深近視,當中一萬七千七百五十人出現視網膜變異,一百四十二人已視力受損。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副顧問眼科視光師伍尚舜曾接獲一名未足六歲的女童已四百度近視,雖然佩戴了角膜矯形鏡矯視,但十一歲已視網膜穿孔,需要做手術修補。

激光矯視難助眼球復原
香港眼科視光師學會外務秘書丁偉祺說,過去十年間,小學生近視比率上升百分之七點五,歸咎於教育政策,大部分學童於校內沒措施保護眼睛健康,例如沒有足夠戶外活動、定時讓雙眼休息。加上學童接觸電子產品時間長,均增加近視機會。

丁偉祺提到深度近視是眼球被拉長,即使日後接受激光矯視,只是改變角膜,視物清楚,無助將眼球變回原狀,視網膜被拉扯,增撕裂風險仍存在。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會長鄭偉澤指,家長不應用電子產品安撫子女,又建議政府成立防止兒童近視委員會,跨部門制訂政策防止兒童近視。家長應定期帶子女驗眼,有需要時佩戴眼鏡、角膜矯形鏡或藥物控制近視加深。


標題:深近視學童 八成視網膜異變 專家促辦學童視力年檢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學童近視問題日益嚴重。香港理工大學研究逾120名近視平均達800度的學童,發現78%已出現視網膜變異,專家擔心有潛在眼疾,嚴重的話可導致視網膜出現裂縫,促請政府正視學童近視問題。
明報記者
受訪童平均近視841度
理大於2012年針對學童深近視(即600度近視或以上)進行研究,找來120個近視由600至1400度不等的12至18歲學童,分析眼底檢查,他們平均有841度近視,當中78%都出現視網膜異變,61.7%屬邊緣視網膜變異,對視力影響不太明顯,但其中一名11歲女學童已出現視力受損,即其視網膜出現小孔、撕裂及脫落。
11歲女視網膜撕裂脫落
研究亦發現深近視學童的眼球平均長達26.9毫米,比正常學童的眼球長15%。理大眼科視光學院林小燕教授指出,眼球每長1毫米,就代表近視深約300度,眼球拉長便會增加視網膜變異的風險。根據2013年理大的學童近視比率調查,發現患上深近視的學童比率為10.3%,而政府統計處2016年的數字顯示,全港有338,600名12至17歲學童,合併上述研究結果推算,當中有17,750名學童有可能出現視網膜變異,情况令人擔憂。
一般檢查難發現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副顧問眼科視光師伍尚舜博士指出,深近視會拉長眼球,甚或增加令視網膜變薄或破裂風險,不能單靠一般的視光檢查發現,亦不能以戴眼鏡或激光矯視手術來減少眼球變長問題。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會長兼理大副教授鄭偉澤促請政府正視學童近視問題,要求政府成立跨部門防止兒童近視委員會,投放資源讓學童每年都能接受視光檢查。
衛署為4至5歲童測視力
衛生署發言人表示,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於中小學生接受周年身體檢查時,會同時做視力測試,但這是篩查檢測,旨在及早發現學生視力問題,如弱視、近視及散光等,亦會評估是否已獲適當矯正,如戴合適眼鏡。去年約有25.6萬小學生和15.1萬中學生到署方的學生健康服務中心進行視力測試,分別有21.7%和15.8%的學生未能通過測試,需進一步跟進及處理。
發言人指出,署方會為4至5歲兒童提供「學前兒童視力普查」,希望可及早發現視力異常問題,如弱視、斜視、嚴重屈光問題等,以便轉介他們到眼科專科醫生作診斷評估及治療。


標題:理大:深近視學童 78%視網膜變異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過早接觸電子產品,令不少學童均需配戴眼鏡,理工大學有關深近視學童研究發現,逾百名近視平均達八百度學童中,七成八出現視網膜變異,推算全港二萬二千名深近視學童中,有一萬七千人或出現視網膜變異,增加視網膜脫落風險。視光師建議,政府應成立防止兒童近視委員會,幼童六歲前亦應避免接觸電子產品。

  理工大學為一百二十名十二至十八歲深近視學童進行研究,包括量度角膜弧度、眼球長度、檢視眼底情況等,發現這批近視平均達八百度的學童中,七成八學童已出現視網膜變異,當中百分之零點八、即一位學童視力受損,包括視膜網出現小孔、撕裂及脫落,百分之二點五眼球後極變異,百分之六十一點七邊緣視網膜變異。

  眼球長達二十六點五毫米或以上,便會增加視網膜變異的風險,研究發現,深近視學童眼球平均長達二十六點九毫米,較沒有近視的學童長約百分之十五,理大眼科視光學院教授林小燕表示,根據統計處今年數字推算,全港逾三十三萬名學童,有百分之六十五患有近視,百分之十患有深近視,推算全港有二萬二千名學童有深近視,當中一萬七千人或出現視網膜變異,一百四十二人或出現視力受損,嚴重者可導致視網膜出現裂縫或破孔,增加裂孔性視網膜脫落風險。

  現時不少人會接受激光矯視手術,但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副顧問眼科視光師伍尚舜表示,手術只可解決近視問題,「已拉長的眼球無法回復原狀,患眼疾的風險未有因手術減少。」香港眼科視光師學會外務秘書丁偉祺批評,政府輕視學童近視問題,為學童提供的視光服務嚴重不足,「部分接受基本視力測試的個案須排期一年以上,若評估後須轉介,有個案更須排期一年。」

  他建議政府成立防止兒童近視委員會,亦應投放更多資源至學生健康服務,確保學童每年可接受由視光師進行的綜合眼科視光檢查,盡快轉介有視力問題學童至視光師跟進,盡早糾正視力。他表示,學校亦缺乏推動保護眼睛健康的教育,加上學童過早接觸電子產品,容易患近視,建議家長亦應該定期帶子女接受綜合眼科視光檢查。

20160927 - 北區升小競爭激烈 20分恐仍須抽籤

標題:北區升小競爭激烈 20分恐仍須抽籤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升小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昨展開申請,明年升小一適齡學童有逾六萬六千人,跨境學童人數料亦增加。在跨境生家長心儀的北區,不少雙非學童家長報名自行分配學位,有家長更在上水租住單位,偕女兒學習廣東話,部署在港升學。有區內小學校長料學額競爭仍激烈,預計按計分準則獲二十分,仍須抽籤決定學位。

  北區向來是跨境家長心儀的地區,今學年全區三個校網合共提供一千四百六十八個自行分配學額,與去年比較僅多五個,反觀北區估計下學年適齡小一生逾四千五百人,較今學年增加逾一成,而數字仍未計算來港升小的跨境學童,可見學額競爭更為激烈。

  鳳溪創新小學昨在首日收到九十五份申請表,該校去年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共收到一百三十五份申請,其中取錄了二十六名兄姊在校就讀的「世襲生」。昨晨陸續有家長到學校交表,不少是跨境生家長,家住深圳羅湖的雙非家長霍女士,一月前以約萬元租住上水廣場一單位,打算循本地校網增加入讀北區小學機會,亦免女兒每天跨境上課之苦。為適應本港生活,她安排女兒在粉嶺就讀幼稚園,參加各種課外活動,連自己亦參加廣東話班,「回到家孩子要跟我講白話,我不會的話覺得有點落後」。從事建築設計的她,打算辭職留港照顧女兒,而從事資訊科技的丈夫則留在深圳,照顧已升中的長子。

  同樣報讀該校的雙非家長王太,昨偕丈夫與幼子從深圳龍崗來港報名,她坦言看重本港愉快學習,比內地輕鬆,打算為幼子遷到羅湖,但不會搬到本港,在計分機制準則只有適齡學童的十分,機會較微,但不希望統一派位循「跨境專網」到市區學校,就算屯門亦要再作考慮,不排除叩門申請,「到十一月公布結果再說,希望最好不用考慮」。

  至於另一所區內名校上水惠州公立學校,首日收到逾百份申請表,校長黃永強指去年收到兩百份申請之中,約一半屬跨境生,他預料下學年學額競爭與今年相若,在扣除必獲取錄的「世襲生」後,預計按計分準則獲二十分的學童,仍須抽籤決定學位。至於統一派位放榜後的叩門申請,會優先考慮自行階段報讀的學生。

  排頭位的雙非家長張女士,家住深圳福田,她坦言幼女並非首名子女,在港亦沒有住址,在自行與統一階段均無優勢,已有心理準備叩門,每月花上約八千元人民幣為女兒報讀劍橋英語、拼音、拉丁舞、中國舞等課外活動。近期本港關注學生壓力問題,她認為「壓力可以化為動力」,報讀該校正是看重「作業比較多,我孩子喜歡寫」,認為只要家長不給太大壓力,便毋須太擔心。

20160927 - 網傳沙田商場拐子佬出沒

標題:網傳沙田商場拐子佬出沒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拐子佬疑雲陣陣,家長「好頭痕」!網上近日流傳不同拐子佬出沒的消息,沙田區一間英語教學中心向家長發出通告,指上星期二中心位處的商場內,發生小童懷疑被陌生男子嘗試抱走的事件,提醒家長要時刻提高警覺,照顧同行的小童。而屯門時代廣場前晚亦發生拐子疑雲,一名男子涉嫌在偷竊手機時弄哭嬰兒,令街坊誤以為「搶BB」,途人其後合力制服該男子並交警方處理。

屯門漢搶手機被當搶B
本報昨查詢發出通告的英語教學中心,職員指近日接獲家長反映,上星期二中心所處的商場曾發生陌生男子懷疑試圖抱走小童的事件,雖然涉事小童並非該中心的學員,但為安全計,特意提醒家長注意小童安全。警方發言人則指沙田分區並無接獲相關報案。

另外,網上流傳一段錄音及兩張相片,錄音中的女子劈頭即提醒「大家小心呀」,指稱相中戴帽男子前晚在屯門時代廣場疑趁一對父母購物時不留意,企圖「擸」走他們隨行的嬰兒,幸好涉事父母及時發現,並聯同途人合力追逐及制服疑似拐子佬。不過,後來網上再有一段錄音,女子表示向警員查詢後,相信疑犯是企圖搶劫涉事母親的手機,過程中嬰兒被「整親」而嚇得大哭,令途人誤以為拐子佬出現。警方發言人回應指前晚六時半,卅六歲姓謝女事主報稱在屯門時代廣場乘搭扶手電梯時,被人碰撞後遺失手機,懷疑隨後的男子扒竊,於是大叫,涉事男子立即逃跑,但被兩途人制服。警員到場後在一名姓郭的四十二歲男子身上搜出一張不屬於他的提款卡,案件列盜竊及扒竊處理。

20160927 - 小一報名 雙非媽擲數千萬 博兒入喇沙

標題:小一報名 雙非媽擲數千萬 博兒入喇沙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下學年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昨起接受報名,本地及雙非家長繼續搶攻九龍城名校網及鄰近邊境口岸的北區學額。有雙非家長明言,心儀本港學校「功課多」,稱可鍛煉小孩;更有雙非家長認為若學校無功課,子女易有壞習慣:「小朋友沒功課很開心,但我唔開心」,故安排兒子上六項興趣班和私人補習。另有家長更一擲千金,在九龍塘置業,務求兒子考入傳統名校喇沙小學。

昨早八時許,喇沙小學外已有十多名家長等候交表。其中雙非家長張女士,為方便兒子在港升學,四年前與丈夫從深圳投資移民來港,但因不了解本港派位機制,未有在九龍城築安樂窩,反而斥資八百多萬元在沙田區置業,坦言「有啲後悔」。

上水校內地家長排頭位
現時其子就讀九龍塘一所國際幼兒園,她不滿該校教學方式太自由,「可能是(我)中國人較傳統,(覺得)太輕鬆,沒有一點功課」,令其子易培養出壞習慣,「就會玩,看電視,吃零食」,故月花四千多元,安排每天參加畫畫、小提琴、英文、非洲鼓等共六項興趣班及私人補習,盼能考上喇沙小學,並已報考男拔小及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作兩手準備。

另一雙非家長劉太一年前因長子獲耀中國際學校錄取,舉家從深圳投資移民來港,豪擲數千萬元在九龍塘置業,現月花萬多元讓其幼子學習籃球、國際象棋及畫畫等興趣班。她認為喇沙小學學術成績好,方便其幼子可留港或出國發展,坦言如在自行收生階段及統一派位落空,會選讀國際學校。

而甚受跨境家長歡迎的上水80校網,雙非家長張女士提早一小時到心儀的惠州公立學校排頭位交表。她稱提早來是希望留下好印象。她指,女兒非首名子女,並不是於上水區住,故已有心理準備未能在自行分配階段獲取錄,需要「叩門」。

心儀港校因「作業多一點」
她續指,現時月花五千至八千元人民幣安排女兒學劍橋英文、英語拼音、中國舞、拉丁舞、古箏和美術。又直言心儀惠州公立學校主因是該校「作業多一點」,她稱對女兒有信心,不擔心她壓力太大。

不過,有雙非家長卻認為在香港讀書壓力較小,因此才決定來港升學;家住深圳的王太指,長子於內地讀小三,學校晚上八時才放學,讀書壓力很大,故為幼子報讀上水鳳溪創新小學。

鳳溪創新小學副校長劉麗清說,今年有六十個自行分配學額,截至昨日下午四時,已收到九十五份申請。而惠州公立學校校長黃永強指,今年小一自行分配學額有七十五個,昨日共收到一百○七份申請表,料整個自行分配階段會收到約二百四十份申請,競爭與往年相若。


標題:雙非家長上水租屋陪女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雙非家長霍女士說,為方便女兒報讀上水80校網的學校和節省交通時間,月前以月租約一萬元在上水租屋,未來考慮辭去建築設計的工作,留港照顧女兒。她指鍾情香港教育制度,整體素質較好,女兒亦十分喜歡在香港上學,「在香港讀書一天也沒哭過」。為栽培女兒,霍女士過去兩年花了三萬五千元人民幣,安排女兒上國際英文班、學芭蕾舞和畫畫,而自己過去一年亦有上廣東話培訓班,以便融入香港生活。她說:「回到家孩子跟我說白話(廣東話),但我不會,覺得有點落後。」


20160927 - 痛症自療:小童護脊操

標題:痛症自療:小童護脊操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隨着電子智能產品普及,小朋友也變低頭族。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博士研究生兼物理治療師鄭庭瑤表示,小朋友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過長,加上姿勢不良,也會腰頸疼痛,嚴重更可引致脊柱側彎,出現高低膊、盆骨傾側,問題較成人影響更加長遠。想避免小朋友出現低頭族常見健康困擾,家長要避免將電子智能產品當「電子奶嘴」,用作安撫小孩情緒,並應從小培養正確姿勢,教他們做以下的伸展運動及肌肉強化訓練,保持脊柱健康。3歲以上小朋友可做,大人應從旁協助,每天做兩個循環。

【伸展胸部】
站直,雙手放頭後面,手指交叉緊扣,把頭向後壓向手掌心,手肘慢慢向後方移,輕輕夾緊兩個肩骨,同時收下巴,胸部有被拉扯感覺,維持10秒放鬆,重複10次

【強化核心肌群】
仰卧雙膝屈曲,雙手放旁,腳板踩地靠臀部,膝與肩同寬。腳跟發力,臀、腰及背部提起,臀部盡量抬高及夾緊,保持身軀挺直,肩膀不離地並收下巴,維持10秒回起始位置。大人可輕托小孩腰部協助

【強化腰部】
俯伏在地上,前額貼地,雙手放旁,手心向下,雙手與身體成A字形;收縮臀部,肩胛骨夾實,用背肌拉起胸部,雙手向後伸直,拇指向上,維持2秒回起始位置

20160927 - 北區世襲制取錄趨升

標題:北區世襲制取錄趨升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北區學校昨有不少雙非或跨境學童家長交表,申請2017/18年入讀小一。有內地家長稱如獲取錄,或考慮辭工及搬到香港居住;亦有家長稱要加快融入香港,為女兒學習廣東話,否則「覺得有點挺落後」。本港2013年起實施零雙非政策,故此明年交表、申請2018/19年入學的雙非學童將是落閘前最後一批。但有北區學校指世襲制學生有上升趨勢,估計未來競爭仍激烈。

家長學廣東話加快融入
上水鳳溪第一小學楊副校稱,學校下學年縮減兩班,自行分配學位只餘60個,但首日已收到200份報名表,報名人數亦較往年首日多,「世襲制學生越嚟越多,相信用計分制報讀競爭都好大」。該校去年取錄40名世襲制學生,約佔90個自行分配學位的四成半。上水惠洲公立學校校長黃永強則指該校有75個自行分配學位,學額與往年相若,惟去年亦收錄48個世襲制學生,故預計本年申請者須達25分才可肯定入讀。
雙非家長霍女士則到上水鳳溪創新小學交表,指「剛搬來(香港)沒多久」,月花約萬元租住上水廣場附近單位,以避開跨境學童專網。霍又指為融入香港生活,已學習廣東話近一年。

20160927 - 小一交表 家長早兩小時排隊 阿媽報喇沙:我個仔好谷得

標題:小一交表 家長早兩小時排隊 阿媽報喇沙:我個仔好谷得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下學年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昨起接受申請,部份熱門學校昨現家長人龍。有家長為入名校網,豪花數千萬元在九龍城區買樓,報讀名校喇沙小學,亦有家長豪言兒子「好谷得」,不擔心名校功課壓力。喇沙小學校方估計今年競爭激烈,「25分都比較緊張」,或須抽籤分發學位。

昨日九龍區傳統名校喇沙小學門外,有家長早在收表時間前兩小時就排隊。住所離該校僅10分鐘路程的孔太稱喇沙小學競爭激烈,她直言兒子「(計分制)得20分其實唔穩陣」,故對取錄信心不大,將報讀高主教小學和宣道小學兩間私立學校作為後備。孔太以「一體一藝一樂器」原則培育兒子,每月約花2,000元參加游泳、畫畫和小提琴興趣班,望兒子將來自行選擇前路。
提到該校較重視學業成績,孔太稱不擔憂兒子有壓力,「最緊要睇小朋友,如果佢唔谷得就唔適合」,又指其兒子平日放學皆可自己完成功課,故認為他可跟上進度,而且該校重視游水比賽,「咁個仔又鍾意游水,比賽成績唔錯,(學業上)又谷得,又近屋企,所以very good」。
投資移民來港的家長劉太亦為兒子報讀喇沙小學,為了晉身名校臨立的41校網,她數年前花數千萬元在九龍城買樓,現月花萬多元為兒子報讀國際象棋、籃球、畫畫等興趣班,但兒子在計分制中僅得符合「適齡學童」的10分,故她直言來「撞吓運氣」,另外也報讀英基及耀中等國際學校。
本地家長方太則為三胞胎的兩名兒子報讀喇沙小學、女兒報讀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她較喜歡本地小學,因國際學校對學生規範較少,亦缺乏中國文化教育元素。方太的丈夫為喇沙小學舊生,家庭亦有宗教信仰,相信兒子獲錄取機會頗高。

競爭勁 或須抽籤
喇沙小學校方覆稱,今年有90個自行分配學位。校方雖未有公佈首日收表數量,但往年錄取約40名世襲制學生(即有兄姊同校就讀或在校員工子女,校方須先行錄取),估計今年除卻世襲制的學生,剩餘的計分制學位競爭激烈,「25分都比較緊張」,或須抽籤分發學位。
昨日雖有家長一早到校遞交表格,爭取好印象,但上水惠州公立學校校長黃永強表明,交表先後不影響取錄機會,加上有5日交表期,昨未見大排長龍。家長昨起至本周五為子女報讀任何校網的一所資助或津貼小學,直資、私立及英基屬下小學則不受此限;各校將於11月21日公佈自行分配學位結果,未獲學位的學生仍可叩門或參與統一派位。

20160926 - 基金種子計畫助小學推STEM

標題:基金種子計畫助小學推STEM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學界近年積極發展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惟小學課堂較難配合,教育局早前向官津及直資小學發放十萬元津貼,幫助小學推廣STEM。有機構推出小學STEM種子計畫,利用在中學推行STEM的成果,簡化課程教導航拍、設計3D光雕、製作機械人等,開辦計畫的資訊科技體育基金創辦人陳岡毅表示,希望計畫能協助學校推行具特色的STEM校本專題,又稱計畫可銜接中學STEM教育,幫助發掘人才。

  由資訊科技體育基金舉辦的小學STEM種子計畫,提供課程予小學參加,建議學校先設計一個校本專題,可選擇的包括製作機械人、設計3D光雕、航拍等,將這些平日教導中學生的課程搬到小學,陳岡毅表示課堂不可超過九十分鐘,內容亦須簡化,「以教導航拍為例,中學運用的航拍機體積較大,但小學生就要用細小幾倍的航拍機。」他續指,希望計畫幫助小學涉獵更多範疇,找到適合學校發展方向,「導師亦會從中觀察有潛質的學生,讓學校加以培訓。」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校長馮立榮表示,學校一直以發展編程(coding)為主,認為光雕課程意念新穎,非常有趣。他續稱,隨着教育局推出STEM津貼,喚醒不少學校關注發展STEM,學校亦會不時舉辦分享會展示成果,互相觀摩取經。

  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林漢堅稱,雖然現時較多學校關注STEM,惟學校的資金不足,亦較難以創意為主、未知成效的項目申請優質教育基金,建議政府可設創意教育基金,鼓勵學校多作嘗試。

20160926 - 中學力推資訊科技 學生研發自動收衫臂

標題:中學力推資訊科技 學生研發自動收衫臂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學界對資訊科技教育日益重視,八十五所中學通過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的「中學資訊科技增潤活動計畫」,分別獲資助最多五萬元,用於舉辦不同主題的資訊科技活動,如航拍、3D立體打印、智能機械人等。有中學教學生搭建簡單電路,自行編寫程式控制自動收衫機械臂模型;亦有學校辦工作坊,指導學生開發流動應用程式。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在教育局支持下,一五學年首推「中學資訊科技增潤活動計畫」,包括八所夥伴學校開辦資訊科技增潤班,以及資助中學舉辦資訊科技活動。八十五所中學獲挑選舉辦活動,每校最多可獲資助五萬元,可與大專院校、業界團體或商業機構合辦活動,但不鼓勵學校用資助購買硬件。

  參加計畫的中學可自行釐訂課程內容,如3D打印工作坊、航拍指導員訓練計畫、虛擬實境編程等,部分活動在暑假舉辦,最遲要在年底完成。樂善堂余近卿中學早前舉辦「自動化、物聯網及其生活應用」工作坊,供初中同學參加,教授學生搭建簡單微電腦物聯網電路,編寫相關電腦程式控制電路,設計及製作家居自動化控制系統、小型機械人。校長劉振鴻稱,學生製作一個自動收衫模型,利用簡單原理,即以光、水傳感器,檢測下雨、晴天的情況,再控制摩打器順方向或反方向轉動,達至收衫效果。

  劉振鴻稱,雖然同學製造的是以LEGO積木、傳感器、伺服馬達等砌成的模型,但箇中原理,可應用於大型的機器;而且可更快搭建電腦控制線路,毋須使用「麵包板」等傳統電子電路製作工具。他又指,課程特別是利用「創客」(Maker)的概念,希望培養學生成為創客,發揮創意製作新產品。學校計畫將「創客」元素加入中一、中二的資訊科技相關學科。

  另一所參加計畫的荔景天主教中學,舉辦手機應用程式開發工作坊,主要供中二至中五級同學參加。負責老師、資訊及通訊科技科主任廖萬昌指,學生對製作手機應用程式很有興趣,但現時高中相關學科未有深入教授相關知識,因此希望藉工程坊彌補課程所欠缺的。在計畫首部分,學生可利用視覺編程軟件,設計遊戲,過程中,須衡量計分方法、時間,講究邏輯思考。他們下月將與城市大學應用程式實驗室合作,由對方的導師及大專生向同學授課,以Android Studio建立程式。

20160926 - 小一今起交表 喇沙﹕等領洗不加分

標題:小一今起交表 喇沙﹕等領洗不加分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小一自行收生階段今日展開,家長可到一間心儀資助學校為子女遞交申請表。教育局已向家長發放填表須知,而部分學校在網頁提供更仔細的資料。
地址證明不接受電話單銀行單
例如名校喇沙小學除提醒家長提交的地址證明須為已蓋印租約、差餉單、水電煤帳單等外,亦指教育局不會接受流動電話收費單、銀行月結單作為住址證明。自行收生階段,學生宗教信仰與學校相同可獲加分,喇沙特別提醒,若填報學童為教友,須提交領洗紙正本及影印本,等候或將領洗者不能申報分數。
每年同時取錄不少港生及跨境童的上水惠州公立學校亦提醒家長,如父或母為該校主辦社團「上水惠州同鄉會」的成員,須入會3個月或以上始獲加分,家長要出示會員證。
自行收生階段本月30日(周五)結束,學校會按計分制取錄學童,將於11月21日公布取錄結果。

20160926 - 患肺動脈高壓 生育可致心衰竭 「一命換一命」婦冒死誕女

標題:患肺動脈高壓 生育可致心衰竭 「一命換一命」婦冒死誕女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37歲的詠妍不單是高齡孕婦,更患有肺動脈高壓等數種不適宜懷孕的疾病,病情急轉直下之際,胎兒只有34周、在中秋節當日要緊急剖腹生產。入手術室前,詠妍只希望用自己性命「一個換一個」,幸最終母女平安。
任職小學教師的詠妍20歲時曾接受心漏病修補手術,2009年和2012年分別被診斷患類風濕關節炎和肺動脈高壓。因懷孕或令其心臟負荷過重,可令心臟衰竭而死,醫生強烈反對她生育,家中無人支持,認為「唔值得攞命博」,但她與丈夫為虔誠天主教徒,愛小朋友,婚後尊重信仰只靠數天安全期避孕,「天主覺得唔適合就唔會畀,有冇BB順其自然。」今年2月懷上身孕,她認為BB已是小生命,堅持誕下。
中秋突胸痛 緊急剖腹
中秋當日詠妍如常到醫院覆診,發現血壓偏高和尿蛋白過高,初步被診斷患有前兆子癇(又稱妊娠毒血症),要留院觀察。不料晚上7時開始,詠妍胸口劇烈疼痛,血壓持續上升,即晚要進行全身麻醉的緊急剖腹生產。
提及進入手術室前腦裏在想甚麼,詠妍不禁哽咽,「冇諗過自己出得返嚟,只係想一個換一個。嗰陣只係諗一定要救番BB,又同BB講『媽咪唔知自己得唔得,但知你一定冇事,如果見唔到媽媽,你要乖。』」她又擔心家人覺得是BB換走自己,故跟丈夫交代如果自己「出唔返嚟」,要叫家人不要怪責BB。
最終女嬰在凌晨出世,雖有34周,但只有31周胎兒的大小,又比其他足月嬰兒輕得多,只重1.3公斤,要送到深切治療部。詠妍表示現時女兒情況已有改善,相信不久後會轉送加護病房。她說女兒取名Mathea,寓意神的禮物,又希望女兒生命平淡簡單就好。
瑪麗醫院心臟內科副顧問醫生陳麒尹稱,當時詠妍病情危急,隨時有生命危險,最擔心她的心臟會泵血不足,影響胎兒和導致心臟衰竭。由於要顧及胎兒,能用藥物不多,剖腹生產是最佳治療方案。現時要小心觀察和調理心臟,料詠妍不久可出院。他又說詠妍情況罕見,瑪麗醫院一年最多只有一宗個案。


標題:母愛無私 肺壓高媽媽冒死產女 「我想給她一個機會」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母愛如水,弱質纖纖的詠妍為了給腹中女兒爭取一線生機,堅強得願與死神博弈。患肺壓高的她,冒着懷孕可致心臟衰竭、死亡率達三成的風險仍決定生產,至中秋節再確診先兆子癇,免病情惡化須緊急剖腹。她想像過自己不能活着離開手術室,流着淚為女兒打氣,幸最終母女平安。本身是天主教徒的詠妍為女兒取名Mathea,意指天主的禮物。
醫生建議勿懷孕 曾想退婚
37歲的詠妍首次懷孕,便遇上生命中最大掙扎。她說,約20歲時身體檢查發現患心漏病,已施手術治療,康復良好。4年前準備結婚時再檢查,才知肺動脈血壓高,醫生強烈建議不要懷孕。她與未婚夫均喜歡小朋友,她曾打算退婚,因不欲剝奪對方生育的機會。對方堅持與她步入禮堂,寧不生子;婚後兩人商議順其自然,「信天主的決定」。
她深知自己一旦懷孕,有可能因心臟衰竭死亡。親友不鼓勵,甚至婉轉着她放棄,她選擇堅持,「他們覺得不值得揾命博,若兩個都博不到怎算?明白他們擔心我,因我是屋企人,但同時在我肚裏面那個都是我個囡」。她停頓數秒,哽咽說:「我想給她一個機會。」
即使信念再強,她坦言夫婦倆每天心驚膽戰,依靠信仰、與女兒聊天撐過去。家人知她心意已決,亦不再勸阻。
再患先兆子癇 緊急剖腹保母女
瑪麗醫院婦產科副顧問醫生石允文說,詠妍在中秋節(15日)入院例行檢查,醫生發現她有先兆子癇迹象,即血壓高及蛋白尿,前者令其心臟負荷更大。最初建議詠妍入院等候詳細檢查報告,至傍晚她突感胸口疼痛,經婦產科、心臟科、麻醉科及深切治療科醫生會診,決定為其緊急剖腹,16日凌晨,詠妍女兒順利出生,母女平安。
「如果我有事幫我湊大她」
詠妍說,進手術室前想像過自己不能活着出來,心裏默唸「一定要救返BB」。回想當時,她不住拭淚,「跟女兒說如果媽咪真的出不到來,你要乖」。丈夫故作鎮定安慰她,她卻深知丈夫擔心得要命。她也怕父母每次見到孫女,便想到她是用自己的命換回來,「很殘忍的託他(丈夫)轉達我父母,如果我有事,不要怪責BB,要幫我湊大她、教好她」。
提起初生女兒,數度落淚的詠妍終破涕為笑。其女兒出生時僅34周,須於嬰兒深切治療部留醫,「她好叻,最初全身插滿儀器,看不到眼耳口鼻,見她受苦很心痛;現在仍是細粒,但每天都有進步」。她與家人打算為其改名「希遇」或「希予」,寄託了各人的祝福,「只想她健健康康生活便足夠」。
問到會否再懷第二胎,詠妍堅決說不會,「不希望他(第二胎)的出現,令兩個(子女)都沒有媽媽;有了她(女兒)已很幸福」。

20160925 - 8小學減考試推愉快學習 學生﹕回家終於不只做功課

標題:8小學減考試推愉快學習 學生﹕回家終於不只做功課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明天起家長可為明年升小一的子女申請小學。愈來愈多學校奉行愉快教育,本報調查發現,今個學年至少有8間小學減少測考次數或減低測考佔分比重。有學校認為,傳統紙筆評估未能全面反映學生能力,本學年起,小一、小二不設測考。亦有學校安排學生跳出校園進行「Running Man任務」,以遊玩取代紙筆考試。學校希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愛上學習,助學生減壓只是額外收穫。
本報向逾120間本地小學查詢其本學年的測考政策,其中8間學校回覆指本年有改善測考政策(見表),6間會減少測考次數,2間會降低筆紙考試的佔總成績的比重,以進展性評估取代。
筆試未全面 「着重生活中運用」
天水圍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上個學年設兩測兩考,今學年起採用新制,一、二年級不設測考,三、四、五年級減至全年兩次考試,小六則會三考。迎來學制重大改革,校長謝煒珞認為只用傳統的紙筆評估,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能力,「單純我問你答,靠操練便取得好成績,我們更着重學生在生活中運用知識。」
每教完一個單元後,教師在課堂中利用進展性評估,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果,再給予學生明確的建議,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有部分進展性評估會計分,但學生事前不會得知計分安排,「學習最重要的從來都不是成績,而是孩子學會審視自己的成果、每天都有尋求進步的心」。
學生玩Running Man 邊玩邊做評估
除了減少考試次數,也有學校加入輕鬆的「Running Man」評估模式,讓學生跳出課室「邊玩邊做評估」。黃大仙的浸信會天虹小學維持每年3次考試,但會改動紙筆考試的佔分比重,考試只佔總成績的七成分數,剩下三成由進展性評估取代。其中一次評估更會帶學生離開課室,以小二為例,教師會帶學生到超市,然後分組進行競賽,他們要在短時間內找到指定貨品,然後查看英文的食物標籤,再把指定貨品營養數值加起來。這個跨科評估能同時考核體育、英語及數學。
校長朱子穎信奉愉快學習是維持學習興趣的關鍵,「(學校)刻意地(讓學生)不經意地完成評估,是最美麗的學習方法」。學校去年已舉辦過類似評估,今年進一步把評估結果計算在總成績內。當考試已不是最佳的學習方法,學校牽頭反思考試的意義,「我們的出發點是反思教育的本質,現在回歸基本步按(教育局)指引去做,隨之而來的效果便是紓緩了學生的壓力。」朱校長笑說。
私立的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由去年的三測三考,改為兩測兩考。學校花一年向教師及家長蒐集意見,了解到有家長擔心會削弱孩子的溫習動機,測考範圍變多反而增加學生壓力,又擔心學生少了「拉分」的機會。校長吳佩貞認為,孩子不應只在測考前後才用功溫習,「學習應從每天課堂做起」,加上優化方案令教師有更充裕的教學時間,給予學生溫習空間。以往每隔兩、三個月便要考一次試,減少了測考,大大減輕了學生的溫習壓力,有學生笑說:「回家後終於不只是做功課、溫習,可以抽空與父母出外做運動」。


標題:前怪獸家長感恩:女兒終肯牽我手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看着測驗範圍,老師未教到的課題便由我親自教,愈早學成績會愈好!」陳太說。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進行測考改革,不單孩子壓力少了,家長也反思催谷學習的壞處。幾個「前怪獸家長」學會看輕成績,多注重孩子快樂成長,同時感恩學校帶頭改變,助孩子學習重回正軌,家長說﹕「不然我們還在沉醉在歪曲的教育制度中。」
自言愛催谷的陳太,放假時與讀小三的兒子梓軒連續溫習6小時,未雨綢繆是她的宗旨,「一收到測驗範圍紙,我馬上幫兒子補課,兒子呆了看着我說:『學校還未教到該課』,但早些學會醒目一點!」怪獸家長背後,陳太說:「我自己都好大壓力。」
母親催谷 兒子變緊張大師
有其母必有其子,梓軒同樣是緊張大師,經常問:「我(成績)係咪得架?」9月開學後,學校減少功課、測驗,學習時間變得充裕,陳太學會按部就班為兒子溫習,梓軒亦學會輕鬆面對學業,騰出時間多讀圖書。
考試本是檢視學生學習成果的工具,但對譚太來說是個噩夢,「去年二年級考試的那一周,女兒芷晴未到學校便嚷着肚子痛,強行帶她走到校門前,女兒卻不停哭鬧」。譚太還是盡力引導女兒溫習,但女兒只會打開書本「發夢」,更曾為逃避溫習而說:「媽咪我唔鍾意你。」今年學校減少考試,女兒學習壓力大減,現在會主動拿出書本邀請母親一起溫習。譚太與女兒的關係曾因學業壓力受影響,亦因今年學校改革而修復,「她現在終於肯牽着我的手了」。
吳太的子女分別就讀小三及小一,小三的兒子凱量經歷過學校以前着重操練的日子,剛升小一的女兒依霖未來兩年不用面對測考。吳太歡迎學校改革教學,「讀小一的女兒性格不適合操練,很難逼她溫習」。


標題:不忍1年3公開試 學校精簡校內測驗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去年全港系統評估(TSA)引起社會熱議,本學年小六生將於明年6月考TSA。今年小六生先後要面對兩次升中呈分試、校內畢業試,以及TSA,甚至有可能要考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俗稱「編班試」)。有學校不希望學生太繁忙,欲取消不影響升中的畢業試,但有家長憂慮學生下學期成績表留白會影響升中「叩門」,校方最終刪除三分之一考卷,紓緩小六生的升中壓力。
TSA於2004年實行後,曾與編班試同步進行,換言之小六學生一年內要參加3次公開試,加上校內試,令學生學習壓力巨大。教育局2011年宣布TSA與編班試隔年舉行,而教育局每年仍會為兩公開試出卷,在考試暫停的年份,學校可自行選取是否採用考卷。
家長憂礙叩門 促留畢業試
荃灣區柏立基教育學院校友會李一諤紀念學校自上學年起,刪減小六下學期考試約三分之一的考卷,改以進展性評估評核學生學習成果。校長吳煥玲表示,本打算取消整個畢業試,但家長在諮詢中表達憂慮學生下學期沒成績紀錄,若派位不理想或難叩門,校方遂改為刪減考卷份量,「升中要考這麼多公開試,看見孩子疲憊的樣子很不忍,所以冀在能力範圍內,盡力為學生減少壓力」。學校同時為學生提供升學輔導。

20160925 - 調查:逾半青少年獨自面對逆境

標題:調查:逾半青少年獨自面對逆境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青少年在成長路上的不同階段都會遇上挑戰,若未能適當處理問題就只會困於逆境之中。有機構的調查發現,七成受訪青少年反映最近受學業困擾而陷入困境,惟過半受訪者傾向自己解決問題,僅有不足一成會與老師或社工傾訴。機構認為,青少年獨自面對逆境,或會因處理不當而令問題加劇及增加壓力,建議身邊人主動關心及支持。

生命動力培訓及輔導中心於去年十一月至今年六月訪問逾五千位十一歲至十八歲學生,五成二受訪者表示在受訪前的半年內遇到逆境,當中超過七成受學業問題困擾,逾三成因為生涯發展問題受困,兩成半與家人相處時感到困難。

四成半受訪者表示,面對逆境時會靠自己解決問題,兩成會向家人及朋友傾訴,另外,不足一成會與老師或社工傾訴。至於幫助自己走出逆境的因素,分別有過半受訪者認為及時調整自身情緒及擁有樂觀心態有效,也有近四成的受訪者認為自己「能很快解決壓力 」。

專家籲家人朋友多聆聽
中心總監張潤衡指出,調查顯示現今青少年習慣自己面對逆境,故他們的抗逆力顯得非常重要,根據調查結果所歸納出構成抗逆能力的重要因素是生命規劃,即學生尋求未來成功的積極性。張潤衡建議家人及朋友多與青少年討論生命價值、多聆聽他們的看法,學校亦應增加生命教育課程,以協助提升抗逆力。

20160925 - 九龍真光:入小一不用讀面試班

標題:九龍真光:入小一不用讀面試班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私立小學九龍真光中學(小學部)舉行2017至18年小一收生簡介會,校長方玲嘉指收生情況與往年相若,料收逾2,200份申請表。該校下年僅有70個小一學位,料31名學生爭一個位。校方指小學部約有一半學生可升讀九龍真光中學,故學額競爭激烈。
「最重要係學生注意力」
九龍真光中學總校長李伊瑩接受訪問指,會按學生態度、禮儀、專注力等取錄,「最重要係佢嘅注意力,收唔收到外間訊息,始終學校係集體行動多」,又指有學生表現得不理會父母或其他同學,甚至不回答老師提問,這類學生取錄機會較低。
李認為家長宜多放時間教育子女,「要教子女分清乜場合做乜嘢,例如有學生食飯時掛住玩iPad、鍾意嘅嘢就一個人搶晒,父母唔干預唔係咁好」。李又稱不用為學生報讀面試班,指流露子女自然一面更重要,「最簡單係同佢哋傾多啲偈,帶佢哋見識多啲」。
明日亦為教育局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首個交表日,家長可為子女申請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親身遞交申請表,如在此階段未獲學位,可參與統一派位。直資、私立及英基屬下小學不在計劃內。

20160925 - 1,500人聽簡介會聞「噩耗」女拔收外校生勁減一半

標題:1,500人聽簡介會聞「噩耗」女拔收外校生勁減一半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直資傳統名校拔萃女書院昨舉行新學年中一收生簡介會,逾1,500人出席。該校來年供外來學生報讀的中一學額大幅減至58個,但校長劉靳麗娟強調入學機會均等,會盡量安排合資格者面試。有到場家長與子女聞「噩耗」後坦言「好難考」,相信入學機會微。
直資傳統名校拔萃女書院舉行2017/18學年中一收生簡介會,逾1,500名學生及家長出席。校方指下學年將有205個中一學位,過往約有百學位供外校生申請,但校長劉靳麗娟指,今年因拔萃女小學擴班,在一條龍收生下須全錄取女小拔學生,故預留予外校升讀的學額大幅減少至58個。該校全年學費為3.8萬元。
受訪家長李先生帶同女兒到來,李同學直言「好難考」,李先生亦指機會極微,惟認為香港教學質素高的學校漸少,直言選校會重視該校是否以正體字或廣東話教中文,他認為有過百年歷史的女拔目標清晰,保留香港特色,「代表香港教育可以成功嘅一個例子」,故專程帶女兒前來。
校長籲家長「誠實啲」
學位雖少,但劉靳校長強調學生入讀機會均等,「我想做到最公道,會盡量安排面試,所以第二階段小組同單獨面試都冇話限幾多(面試額)」,她指只要合乎申請資格便會獲安排面試,「都係睇學生成績、學習經歷,好似啲特別而我哋都冇嘅技能,試過有學生話識花式單車,我哋都會諗諗」。
惟劉靳麗娟校長強調,拔萃女書院雖着重學生多元發展,成績上仍有一定要求,尤其英文科,更直言希望學生於文憑試最少考獲4級成績。
拔萃女書院將於明日至10月14日接受入學報名,10月下旬公佈第一階段申請結果;第二階段於11月進行小組面試及體育、音樂測試,至12月安排校長單獨面試。有意申請者可於學校網站登記,通過第一階段後須親臨學校遞交「學生個人資料概覽」。
劉靳呼籲家長面試時「誠實啲、要開心見誠」,不用為子女背答案,「其實一聽就聽得出佢係背,我哋都唔想學生尷尬」,最大面試貼士為「有對答已經好好」,指家長、學生不用為面試過份緊張。


標題:女拔僅收58升中外來生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傳統名校學位爭崩頭!九龍直資名校拔萃女書院昨舉辦中一入學簡介會,逾一千五百名家長攜愛女到場取經。校方指,新學年因應附屬小學的小六生增多,二百零五個中一學額中,僅預留五十八個學額予外來學生,較去年銳減近半,競爭更趨激烈。校長劉靳麗娟表明,收生注重學生學術成績及課外活動,又將課外活動比喻為吃飯般重要,「冇理由聽日考試,你就今晚唔食飯」,建議學生做好時間管理,冀能取錄誠實、勤力及會愛惜自己和家人的學生。

拔萃女書院明日起至下月十四日接受網上入學申請,學生個人資料概覽則需親身交到學校辦公室,校方會在十月下旬公布第一階段申請結果,並於十一月十九日進行首輪小組面試,過關學生會在十二月初與校長單獨會面,最終成功獲錄取的學生於明年一月中收取通知,學費每年三萬八千元。校方會按學生成績和課外技能等作篩選面試,無設面試人數上限,亦不會因有姊姊在學而必收。

建議多聽新聞操練思維
校長劉靳麗娟稱,面試將以兩文三語進行,強調面試「係讓我認識你,唔係嚟考試,唔需要特別預備,靠平時就得」,建議學生多閱讀,多聽新聞,操練思維。對於有家長關注入讀後有否與異性接觸機會,劉稱學校與拔萃男書院有混聲合唱團,亦與其他男校有交流活動,強調學生學習與異性接觸是必須,但要懂得自律。

有家長看重能否接觸異性,亦有學生獨愛學校沒有男生。就讀五年級的鍾同學偕父親出席簡介會,明言喜歡學校有名氣,且屬女校沒有男生影響其學業,「可以專注啲,因為男仔中學嗰陣會任性啲!」至於居港島的畢太則愛學校是「傳統名校、學生叻、競爭力大,可激發上進心,唔會懶」,更稱只會為女兒報考拔萃女書院一間學校,如成功入讀,會遷到附近居住。

校方開辦英國高考課程
另外,劉靳麗娟又提及今屆中學文憑試,有九成學生中文科成績達三級或以上,但一成學生因中文科不達標而本地大學夢碎。為照顧不同學生需要,校方已在本學年為中五生開辦一班英國高考課程,共十人報讀。


標題:女拔減收外校生 爭入中一難上難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傳統直資名校拔萃女書院舉行中一入學簡介會,吸引逾千五人出席,校長劉靳麗娟表示,由於拔萃女小學多加一班小六,下學年只預留五十八個名額予外校生,較以往少約四十個,競爭料更激烈;今屆中學文憑試有一成女拔生中文科無法達標而大學夢碎,校方已在中五級開辦一班英國高考(GCE A-level)課程,十名學生改為應考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IGCSE)中文科,助提升升讀本地大學機會。

直資中學陸續公布新學年收生詳情,拔萃女書院昨天舉行的新學年中一入學簡介會,大批家長攜同女兒出席。新學年中一招生將在明起接受報名,二百零五個名額中只會預留五十八個予外校生,較以往少約四十個,校長劉靳麗娟解釋,由於拔萃女小學現時共有四班小六,較以往增加一班,故給予外校生名額減少。

作為傳統英中,女拔學生英文水平無庸置疑,但中學文憑試中國語文科向被喻為「死亡之卷」,今屆有一成女拔生於文憑試中文科無法達標,無緣進入大學。劉校長表示,已於本學年中五級開辦一班英國高考(GCE A-level)課程,共有十人報讀,課程提供生物、化學、經濟、地理、歷史、數學及心理供學生選修其中三至五科;校方會安排學生在中五學期尾先應考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IGCSE)中文科及IELTS。

她解釋,並非擔心學生語文科不及格而需在翌年重考,旨在讓她們在中六專注預備高考科目。

女拔新學年學費維持不變,每年三萬八千元,有興趣為女兒報讀的家長,須於女拔網頁開啟報名戶口,再在明日至十月十四日期間,親身提交成績表、學生個人資料概覽等資料,校方將根據學業成績及操行、學校課外活動及服務表現、學術性或非學術性的特別技能、校外學習及生活體驗,挑選學生參加十一月中旬首輪小組面試。若學生在體育或音樂有傑出表現,同月接受特別技能測試。

次輪面試於十二月初舉行,由校長單獨面見學生,按學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應對表現、表達溝通和其他技能評分。兩輪面試以英語、廣東話及普通話進行,校方將於明年一月中公布取錄結果。

劉校長補充,不會為每輪面試人數設定名額,「希望見得愈多愈好,以往我曾試過用八天或十二天面見學生,每年學生的水平亦不一樣,希望對學生公道一點,不要設立硬指標。」

她呼籲家長毋須為子女面試作過多準備,「跟我見面是讓我認識你,學生毋須緊張,亦不用特別預備,主要靠平日累積,學生應多閱讀及留意新聞訓練邏輯思維。」


標題:校長心儀學生:誠實勤奮愛己愛家人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入學簡介會設家長詢問環節,問題五花八門,有家長關心女拔傾向取錄甚麼類型學生,校長劉靳麗娟指,學校希望取錄誠實、勤奮、愛自己及愛家人的學生。她說,誠實的學生即使犯錯都會勇於承認會變好,又稱讚該校學生勤奮,「外人以為學生輕輕鬆鬆便表現得很好,但我希望你知道,我的學生很辛苦、很繁忙,幸運地她們努力後有點成績,沒有成果則可從錯誤中學習。」

  她認為,做到愛自己並不容易,不少人對自己要求很高,「不過若你不懂愛自己、滿意自己的時候,你便不懂得愛別人,世上根本沒有很愛鄰舍但不愛他人的人。」但她稱,愛自己並不是自私地愛自己,而是知道自己角色及可如何做得更好。

  另有家長擔心女兒進入女拔會較少與男生接觸,詢問如何增加與異性接觸機會,引來全場哄堂大笑。劉稱家長可放心,如女拔與拔萃男書院有混聲合唱團,亦不時與本地男校交流,她認同學生需要正常社交生活,學習如何與異性相處,惟要自律。

  鍾先生帶同就讀小五的女兒到場提早取經,「今早八時多便來到排隊,主要是她有興趣看看不同學校。」他的女兒相信,沒有男生的學習環境會較專注,「中學男生會更任性,怕影響學業。」

20160924 - 培正幼園直升斷龍

標題:培正幼園直升斷龍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傳統名校學額僧多粥少,不少家長為求子女考入心儀學校,會提早至幼稚園階段已選定聯繫學校。不過,傳統私立名校培正小學屬下幼稚園將取消百分百直升培正小學的保證,下學年起,入讀培正小學(幼稚園)幼兒班(N班)的學生,只有八成半可銜接升讀培正小學。校方解釋,變動是由於下學年幼稚園將會擴班,令小一學額不足以取錄所有幼稚園畢業生,至於將來小一收生,校方強調不會單憑學生的學業成績,會着重全人發展。

培正小學(幼稚園)日前更新學校網站,又上載一七/一八學年幼兒班(N班)招生通告,在學校簡介及通告備註均列出,一七年度起,培正小學一年級學額比幼兒班學額少,預計比例為零點八五比一,意即下學年入讀幼兒班的學生不能全數銜接,以一條龍的方式升讀培正小學。該校本周三起接受申請報名,至下月十一日截止。

校長稱收生重全人發展
培正小學(幼稚園)及培正小學校長張廣德回覆本報查詢解釋,隨着新校舍落成,幼稚園會在下學年起擴班,增加上、下午校學額,以回應家長需求,但具體學額增幅仍有待校董會敲定,而培正小學的小一學額則維持不變。故未來培正小學的小一學額將不足以取錄所有幼稚園畢業生,但是現正就讀培正幼稚園的學生則不受影響。

根據學校網站,培正小學(幼稚園)每級有八班,共二百四十八人,本學年學費為三萬一千元,而培正小學小一亦設八班,學費為四萬六千五百元。張廣德表示,將來小一收生時,校方不會單憑學生的學業成績作篩選,亦會視乎學生在德、智、體、群、美等各方面的發展。

資深幼稚園校長唐少勳認為,這類私立幼稚園與聯繫小學合作密切,有助學生適應小學生活,亦可免卻報考小一的競爭,故受家長歡迎。至於百分百升學優勢不再,她提醒,家長不應因此而過度催谷子女,讓他們「活在壓力下」。

一般而言,小孩有均衡發展,反應敏捷,在小一面試時能流露小孩的純真便足夠。


標題:培正幼園取消一條龍 下學年85%畢業生升培小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標榜幼稚園與小學「一條龍」的老牌名校培正小學,由於培小學額較培幼為少,一七學年起將打破「一條龍」傳統,只有八成半培幼畢業生可升讀培小。現時不少私小屬下幼稚園,多非保證百分百直升直屬私小。有資深幼稚園校長指私小多考慮提升生源質素,宜加強課程銜接,避免徒添學生壓力。

  培正小學幼稚園日前發布一七學年幼兒班(K1)招生通告,校方在備註列明在一七年度起,培正小學一年級學額比幼兒班學額為少,預計比例為一比零點八五。

  換言之,培小幼稚園畢業生直升直屬小學的比例,將由百分百減至八成半,與培正中學預留給培小的比例看齊。本報曾向兼任幼稚園校長的培正小學校長張廣德查詢,惟截稿前未見回覆。

  根據培小幼稚園的學校網站顯示,現時K1上下午班共二百四十八名學生,全年學費為三萬一千元;培小一年級設八班,每班約三十人,即約二百四十個學額。培正幼稚園現正展開招生程序,家長在十一月一或二日,帶同相關文件,直接到校辦理;學校會在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進行面試。

  九龍城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陳鳳雯認為,培小學額不足,可能是幼稚園擴班有關。她相信報讀私校的家長,對校方安排有一定心理準備,料學額競爭仍然激烈。

  現時與私立小學連繫的幼稚園,大部分都不保證百分百銜接升讀,比如民生書院小學預留八成半學額供幼稚園部畢業生,但亦是優先取錄;香港真光中學(幼稚園部)則指畢業生須通過面試評核,成績達標,始獲小學部優先取錄;蘇浙小學幼稚園更在招生簡介列明,學生升讀直屬小學是採取「非直升制」,錄取與否須視乎學額而定。

  香港幼稚園協會會長唐少勳指,近年知名私小不再百分百取錄直屬幼稚園畢業生,主要考慮以往全數取錄,未必達到小學成績要求,設定比例作為篩選機制,讓小學取錄非直屬幼稚園畢業生,同時改變坊間把直升解讀為「世襲」的負面觀感。她認為直屬小學與幼稚園在課程銜接應有共識,避免家長因百分百取錄不再,而過分催谷學生。

20160923 - 港大站兩作案14歲小色狼落網

標題:港大站兩作案14歲小色狼落網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港鐵香港大學站小色狼落網!港鐵香港大學站早前於五日內發生兩宗風化案,警方經翻查站內閉路電視錄影追查後,鎖定目標少年,前日採取行動,派員在站內埋伏,至下午約五時,見少年乘搭港鐵列車在該站落車後準備出站時,上前截查,並以涉嫌非禮將他拘捕。

被捕少年現年十四歲,為中二學生,居住港島西區,上學需乘搭港鐵。警方初步調查顯示,他涉嫌與上周四一名十四歲少女在站內被非禮的案件有關,不排除有人在放學返家途中犯案。至於本周一同一站內發生的十一歲女童被偷窺裙底案,是否亦與他有關,警方將進一步調查。男童目前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下月中旬向警方報到。

20160924 - B仔手腳外翻遭遺棄 外婆靠拾荒撫養

標題:B仔手腳外翻遭遺棄 外婆靠拾荒撫養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現年64歲、靠拾荒為生的河南駐馬店婦人周雪鐮,家境不好,但她卻要照顧被父母遺棄、一出生便手腳外反的外孫女王三斤,生活十分艱苦。

王三斤現在1歲5個月,出生時手腳已不能展開,而且是反向生長,有人覺得她像「企鵝」形態。由於家境貧困,她的女婿已想放棄嬰兒,可是周於心不忍,所以將外孫抱回家。一年多來她都是靠微薄收入、鄰居偶然送贈的物品維持生計。

周曾帶外孫去看醫生,醫生稱王三斤其實可以治療,但費用要30萬元人民幣,這對周而言是天文數字,而周與丈夫都認直言他們「老了」,「我不知道還能把他養到啥時候……」

20160924 - 印傭出走8小時 遺兩童在家 辯稱疲倦不開心 判囚緩刑

標題:印傭出走8小時 遺兩童在家 辯稱疲倦不開心 判囚緩刑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印傭聲稱不堪家務繁重,因而感到疲倦和不開心,周三早上遺下僱主兩名年僅2歲及11個月大的女兒便離開住所。僱主約一小時後查看家中的閉路電視發現兩女獨自在客廳玩耍,立即趕回家中並報警。警方8個小時後才在住所附近找到印傭。她昨認罪,裁判官指被告不應一走了之,法庭須向全港幾十萬名家傭提出警告,最終判印傭入獄兩星期,緩刑一年。
記者︰歐陽聯發

案發後已遭解僱的被告Siti Zamrotun(34歲),承認兩項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罪。她透過律師求情指,上月已向僱主透露應付不了家務欲辭職,但被對方挽留;她亦因為欠中介公司金錢,惟有留下繼續打工。案發當天早上,她感到疲倦和不開心,「一時諗唔開」便離開了住所。辯方指,僱主母親中午會到住所幫忙照顧小孩,她應等待家中有成年人才離開,她對所為感到後悔。

僱主看閉路電視揭發
辯方又指,被告在印尼育有3歲兒子及9歲女兒,署任主任裁判官周燕珠聞言說:「咁你更應明白2歲小朋友唔識照顧自己啦」。周官判刑時指,被告身為家傭,有責任確保僱主小孩的安全,即使被告認為工作量大、工時長,亦應該與僱主商量休息時間,而非一走了之。兩名小孩可能誤觸電掣受傷,若果小孩開門離開住所,更是危險。
周官又指,幸好案中兩名女孩沒有受傷,僱主及時趕回家,小孩獨留在家的時間不算長。周官指香港家傭人數達數十萬,法庭須發出訊息不容許同類行為。被告不是香港居民,不適合感化或社會服務令;而被告現已無業,又欠中介公司錢,不能支付罰款,故判處緩刑。
案情指,被告在屯門大興花園打工。今月21日早上,任職護士的37歲女僱主透過閉路電視,發現被告將一對女兒獨留家中達一小時,懷疑她外出購物,立刻趕回家及報警。8小時後,警方才在住所附近找到被告,警誡下她承認獨留兩小孩在家中。兩名女童沒有受傷,家中門窗亦已經關上,但控方指,住所有電掣和電器,她們有可能受到不必要的苦楚。


標題:法庭:留兩少主在家印傭緩刑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印尼籍女傭因感無力應付工作,日前一時想不開在僱主寓所「出走」,獨留兩名分別兩歲和十一個月大的稚齡女少主在家,一小時後僱主遙距觀看家中天眼時揭發事件及報警。印傭昨於屯門法院承認兩項疏忽照顧兒童罪,裁判官嚴厲批評她不負責任;又指本港外傭眾多,法庭應給予明確訊息予以警惕,但考慮到兩事主沒有受傷,故判被告入獄兩周但准緩刑一年。卅四歲被告SITI ZAMROTUN,控罪指她於本月廿一日在大興花園住所內,疏忽照顧兩名年幼女事主。

20160923 - 兒童秋冬多咳嗽慎防哮喘免延治

標題:兒童秋冬多咳嗽慎防哮喘免延治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踏入清涼的秋天,季節性毛病又再侵襲兒童。有「小明」之稱的兒科醫生李家仁表示,部分兒童在秋冬較多咳嗽。在此季節常發的其中一種疾病是哮喘,由於常伴有咳嗽及流鼻涕,令家長誤以為是普通感冒。要辨別是否哮喘,除了咳嗽情況持續,家長要留意子女呼吸時有否「嘶嘶」聲,以免延誤治療。

五歲或以下為最常見
李家仁指出,約每百名兒童當中,有十至十五名患哮喘,當中五歲以下兒童最常見。哮喘病在季節轉變時最易發作,秋冬時求診人數較其他日子多三分一至一半。哮喘有別於普通咳嗽,患者多數在晚間或運動後發作,咳嗽時除了氣促,喉嚨更加會發出「嘶嘶」聲,「如果小朋友夜晚咳得好犀利,就要即刻求醫,唔好等到翌日。」

油煙及公仔屬致敏原
秋冬是打邊爐時節,但李家仁呼籲哮喘兒童要避免,以免刺激喉嚨誘發哮喘。此外,廚房油煙、二手煙及毛公仔等也是致敏原,要盡量避免接觸。哮喘病雖然不能「斷尾」,但兒童多數到八至九歲時病情有緩和或停止,家長不用過分擔憂。

秋冬季另一種高發病是腸胃炎,若兒童又屙又嘔,家長便要注意,「因為小朋友容易脫水,所以有腸胃問題要立即求醫。」他提醒清理子女嘔吐物時要小心,「見過有啲家庭就係咁而全家感染腸胃炎」。他建議家長清理嘔吐物時要戴口罩及手套。

行醫四十年的李家仁出版書籍《小明睇醫生》,講解常見兒科病,方便家長「看門口」,由感冒發燒至過度活躍、讀寫障礙及發育不良,均可作參考。

20160923 - 西環小色狼 5日內非禮偷窺2女童

標題:西環小色狼 5日內非禮偷窺2女童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少年色狼5日內在港鐵香港大學站,先後向2名國際學校女生「鹹豬手」兼「裝裙底」,得逞後奔足逃走,兩女生回校後在友儕間說起經歷始知同為受害人,前日到警署報案,警方正通緝一名年約14至17歲少年,相信兩案為同一人所為。

本月15日下午4時許,就讀國際學校的一名14歲女生,放學後偕友人到香港大學站乘車,正當她步落樓梯期間,一名少年突拍她的膊頭問路,女生因不懂廣東話不明所以,少年竟色膽包天伸手摸她的右大腿,女生嚇得連忙退後,「鹹濕仔」得寸進尺上前再摸一下,女生此時捉住色狼的手質問他時,對方即甩開手逃去,色狼年約14至16歲,瘦身材,短黑髮,約1.65米高,身穿白色長袖恤衫,黑色長褲及打領呔。

至19日下午4時許,就讀同一國際學校的一名11歲女生,放學後在港大站月台候車期間,突有一名少年跪低窺看她校服裙底,嚇得女生即時「彈開」,色狼逃去,疑人同是年約15至17歲,約1.65米高,短黑髮,瘦身材,案發時穿白色短袖上衣,白色長褲,黑色鞋,攜有一個背囊。女生當時未有即時報案。

稍後兩女生在友儕中說起同樣經歷,決定前日先後到警署報警。由於色狼年齡及身高相約,警方相信兩宗案件屬同一人所為,兩案同由西區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一隊跟進調查。

港大站發生連環風化案,出入該站的女乘客雖未至於提心吊膽,但都表示會在一個人時多加留意四周環境,並指若遇到色狼,會大叫呼救尋求協助及報警。


標題:港大站小色狼五日兩作案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港鐵香港大學站驚現小色狼,五日內偷窺非禮兩女童。一名十四歲女童,上周四在西環香港大學站內遇上一名打領呔的問路少年,疑遭對方施以「鹹豬手」摸大髀。另一名同校的十一歲女童,本周一在站內月台懷疑遭一名少年跪下偷窺裙底。兩女童前日報警求助,警方分別列作非禮及遊蕩案處理。由於兩案色狼年齡、身高及身形相若,警方不排除為同一人,正追緝一名年約十四至十六歲、瘦身材、短黑髮的少年下落。

事發於上周四(十五日),一名就讀國際學校的十四歲女童,在香港大學站內突然被一名少年從後拍肩膀問路,由於她聽不懂中文,以英文反問對方時,有人疑趁機撫摸其大髀,女童立即喝止他及呼救,色狼見狀匆匆逃去。受害女童至前日報警求助,警方經調查後列作非禮案,翻看站內「天眼」追查狼蹤,正通緝一名年約十四至十六歲少年歸案。他瘦身材、短黑髮、約一點六五米高,案發時身穿白色長袖恤衫、黑色短褲及打領呔。

特徵相似 疑同一人所為
另於本周一(十九日),一名同校的十一歲女童在站內月台發現一名少年跪下偷窺其裙底,大聲呼叫,色狼逃去無蹤,女童亦於前日報案,警方經調查後列作遊蕩案,通緝一名年約十五至十七歲,約一點六五米高、短黑髮、瘦身材的少年,他案發時身穿白色短袖上衣、白色長褲、黑色鞋、攜有一個背囊。由於兩案小色狼的年齡及特徵相似,警方不排除是同一人,兩案交由西區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對於小色狼車站內連環犯案,在港大就讀金融及會計科的三年級姓馮女生對事件表示震驚,坦言若遇上色狼,一定會大叫,「企硬 Say No!」但她不會因此故意改變衣着,亦不會帶防狼器出街。另一名姓梁港大女同學表示,如遇色狼的話,她會大叫及報警,並會捉住色狼不放!而姓陳女乘客則表示,每天都乘坐港鐵列車上班,未有遇過可疑男子,她相信港鐵乘客多,萬一發生任何事情,呼救都會有人施以援手。

20160923 - 不滿為捽碟棄學業 母涉刺傷逃學子

標題:不滿為捽碟棄學業 母涉刺傷逃學子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大埔富亨邨一名母親疑因兒子連續兩天逃學,前晚深夜大興問罪之師,情緒失控用刀刺傷兒子左手。婦人被控一項傷人罪,昨被警方解往粉嶺裁判法院提堂。受傷兒子對母親惹上官非感到傷心,表示會道歉,亦會繼續上學。

43歲報稱任售貨員的被告婁正美被控一項傷人罪,控罪指她前日在大埔富亨邨亨盛樓一單位內非法及惡意傷害15歲姓陳兒子。控方本要求被告答辯,但辯方以索取文件為由申請毋須答辯,案件押後至下月18日再訊。

庭上看子傷勢相眼紅
控方指案件屬家暴,15歲子左手被刺傷需留院縫5針,裁判官閱畢相關傷勢照後坦言「傷口都幾嚇人」,問被告:「有冇睇過個仔有幾傷?」被告回應沒有,裁判官即向她展示照片,她看畢後雙眼通紅。控方不反對被告保釋,但要求她搬離住所及不得騷擾證人,期間暫居胞姊家中。據悉被告丈夫一直在內地工作,案發後已趕回港照顧兒子。據了解,陳姓少年在港出生,年幼時在內地生活,至去年入讀赤柱的香港航海學校,今年讀中四。前晚10時許,母子在家時,得知兒子逃學兩天,兒子被生果刀割傷左手臂,幸送院治理後無大礙。

子:自覺對不起母親
少年在醫院向記者表示逃學是因為對音樂深感興趣,他學過4年爵士鼓及數個月結他,最近又迷上DJ打碟,玩過數次已着迷。由於他未能在學校學有關音樂,學校管理又過嚴,因此他不想上學。母親卻希望他完成中學課程才繼續讀音樂,雙方有分歧。他自知想法天真,對母親惹官非感傷心,他稍後會向母親道歉及返學。他續指報警只是想到醫院療傷,未料警員拘捕母親,自覺對不起她。
航海學校姓陳副校長則形容,少年「為人孝順,品行良好,學業中上,明顯喜歡音樂」,校方於去年邀請他加入步操銀樂隊,負責玩小鼓,他亦表現投入。但少年於新學期第三周開始曠課,學校曾聯絡他,並於周一見家長。當時少年謂欲在音樂方面發展,想學DJ「捽碟」,不想再返學;但家人則想他繼續學業。校方建議他們再商量,而舍監亦跟進事件。


標題:逃學起爭執 母舞刀誤傷兒子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一名懷有音樂夢的少年近日不時缺課,母親疑不滿兒子有意放棄學業,兩母子在家中起爭執,其間母親持生果刀揮舞,不慎傷及兒子,警接報到場以涉嫌傷人罪拘捕母親。有專家提醒,家長與子女商談時勿鐵板一塊,宜先了解子女想法及逃學原因。
受傷15歲少年姓陳,於赤柱香港航海學校就讀中四,父親在內地工作,母親日間須上班。
母涉傷人被捕 兒子內疚
案情指出,前晚10時許,大埔富亨邨亨盛樓一個單位,43歲婁姓母親得悉兒子逃課兩日後情緒激動,取出一把15厘米長生果刀揮舞,糾纏間不慎弄傷兒子左臂。陳姓少年報警,由救護車送院,母親涉嫌傷人被捕,被帶署調查,案件由大埔警區刑事調查隊第7隊跟進。
兒子迷「捽碟」 不滿音樂課
少年送院後向記者透露,自己熱愛音樂,學過爵士鼓及結他,近期迷上「捽碟」,惟對校內音樂課不滿意,抗拒上學。母親希望兒子完成學業後才繼續玩音樂,兩母子起爭執。少年語帶內疚說,因受傷要到醫院治理才會報警,末料到因此令母親惹官非,會向母親道歉。
香港家庭及事業發展服務訓練總監司徒漢明提醒家長,管教子女時須控制情緒,否則會對子女造成傷害,令親子關係惡化,不利溝通。他說,家長對子女有期望,要留意子女能力及理想,不能全盤否定兒子夢想。他認為雙方應先了解彼此想法再作協調。

20160922 - 幼稚園讀醫? 興趣班教人體骨骼生字

標題:幼稚園讀醫? 興趣班教人體骨骼生字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網上流傳一張印有由綠茵英文幼稚園(馬鞍山)校名同校徽嘅英文工作紙,其中一版提供人體骨骼英文生字,如pivot joint(樞軸關節) 、saddle joint(鞍狀關節)等,要求學生看圖選生字填充;另一版以英文圖表解說骨頭結構、功能、如何保護,及斷骨原因同處理方法等。
Emily噚日打電話去呢間學校,了解係咪佢哋嘅出品,職員話工作紙來自「家長自己(幫子女)報嘅興趣班」,又話「同學校課程無關」,仲叫Emily為佢哋澄清。不過Emily之後見到網上有個說法係,派工作紙嘅興趣班其實係呢間學校安排嘅,Emily嘅同事於是親身去學校搵家長同校方求證,職員今次先至承認,張工作紙係來自學校嘅興趣班,但話家長可以自由選擇係咪報讀,之後又有職員話張工作紙已經係幾年前㗎喇。
Emily今次求證過程嘅挑戰性,真係分分鐘比得上小朋友做呢張工作紙嘅過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林俊彬話,骨骼生字確係同生活冇乜關連,如果小朋友冇興趣,學咗都好快唔記得,又提醒如果要小朋友操作式抄寫生字,佢哋未必開心,仲可能因此對學校有負面觀感。

20160922 - 8歲女「燒壞腦」亂打人

標題:8歲女「燒壞腦」亂打人 遭家人綁樹5年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河南洛陽市汝陽縣任莊村一個8歲女孩,5年前因一場高燒「燒壞腦」,影響智力,襲擊他人,被家人當作小狗般綁在家門前一棵枯樹藤上,一綁就5年。據悉,她的父母都是殘疾人士,根本無力照顧她。

女孩名叫紫怡,8歲,被拴在家門前的一棵樹藤上,光着腳,身上十分骯髒。爺爺說,紫怡剛生下來時,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但2010年一場高燒後,她醒來後便失憶,甚麼也不知道,還老是見人就打。由於紫怡還有兩名弟弟,父母都是殘疾人士,生活艱難。紫怡的爸爸現時在縣城一家工廠做看更,母親因患有精神病,在娘家生活。紫怡的生活全靠爺爺嫲嫲照顧。

老人家無力看管紫怡,只能一直將她綁在家門前樹藤上。隨着紫怡越長越大,爺爺嫲嫲也越來越力不從心,附近村民也替他們感到難過,幸好該鎮的民政部門已對他們作出救助。

20160921 - 健康在您手:自訂親子活動紓壓免陷焦慮

標題:健康在您手:自訂親子活動紓壓免陷焦慮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9月開學,學生和家長又要開步跑了!2016年6至7月期間,有機構進行調查,訪問一千四百名小四至小六學生,當中六成多學生自評壓力水平屬偏高,接近一成學生更認為壓力指數已達最高水平。有九成受訪學生表示學業是他們最大的壓力來源。

學習壓力大,不少小學生都會出現焦慮徵狀,例如:頭痛肚痛、心跳加速、坐立不安、睡眠質素差,有的甚至抗拒上學。同時,許多家長亦為孩子學業擔心失眠,出現焦慮情況。父母為督促孩子做功課及溫習,彼此角力,親子關係緊張,有如戰場!

郊遊放鬆身心 互寫鼓勵字條
面對繁重的學業及生活壓力,一家人都需要紓壓,以保持情緒健康,身心平衡。以下有幾個家庭紓壓的建議:

1.和孩子一起玩耍,利用家中物品創作遊戲,發揮生活創意;

2.定期和孩子做運動,建立健康生活習慣;

3.找個周末和孩子一起設計餐單、買材料,煮頓營養晚餐;

4.看一齣讓你和孩子開懷大笑的電影;

5.相約親友一起郊遊,在大自然中放鬆身心;

6.平日可與孩子互寫便條,在生活中彼此表達感恩、鼓勵和支持;

7.與孩子一起練習靜觀及深呼吸,嘗試放慢腳步,感受身體的訊息。

要實踐以上建議,最重要是安排活動時間,以家庭為先。若果孩子的日程表已被不同類型的學術班或興趣班塞滿,又那來時間可以享受天倫樂?為自己和孩子打打氣,笑着迎接新學年的挑戰吧!

20160921 - 扮家長接放學 道友候判

標題:扮家長接放學 道友候判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元朗三育幼稚園早前出現拐子佬疑雲。一名無業漢於放學期間混入家長群,佯稱要接放學,幸被校長識破。他早前被控遊蕩罪,昨在屯門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辯方求情指被告因毒癮而引發精神紊亂,一直有覆診,案中並無作出暴力或威嚇舉動,亦無帶走小朋友,希望輕判。惟裁判官直指案情非常嚴重,將被告繼續還柙,等候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及戒毒所報告,下月7日判刑。

44歲被告楊金成有22個與毒品或盜竊有關的案底,已離婚,靠綜援過活。暫委裁判官李祖詒裁決時指出,被告確曾進入涉事幼稚園,亦導致校長擔心,已符合罪行元素。裁判官不信被告今年6月14日案發時受病情影響,亦不接納被告聲稱事發時受精神科藥物及酒精影響的說法,並指即使如此,亦只顯得被告罔顧後果。


標題:冒家長接放學 無業漢遊蕩罪成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禿頭無業漢今年6月闖入元朗一幼稚園,假扮家長企圖接走學童,卻因校內沒有禿頭家長而遭校長識破。無業漢經審訊後昨被裁定一項遊蕩罪成。辯方稱被告患有精神病,案發前曾喝酒及吃藥,神志不清下犯案,惟裁判官不接納。
被告楊金成(45歲)早前否認一項遊蕩導致他人擔心罪。暫委裁判官李祖詒昨裁決時形容本案案情嚴重,被告無合理原因下進入及在幼稚園逗留,構成流連及遊蕩;被告當時未能出示家長接送證及講出接哪名學童,校方不知被告的意圖,合理地擔心人身安全。
官拒納神志不清說法
李官指出,辯方稱被告案發前曾喝酒及吃藥,神志不清,但被告對答正常,不似精神病發,認為被告事發時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故拒絕接納辯方說法,裁定被告罪成。
辯方求情稱,被告今年4月底開始到精神科求診,被診斷患有因毒品誘發的精神紊亂,有定期覆診及食藥。辯方續稱,被告事發時沒有任何嚇人或暴力行為,亦沒接走任何小朋友,校方要求離開時亦表現合作,希望裁判官輕判。
裁判官將案件押後至下月7日,待索取精神科報告、心理報告及戒毒報告後判刑,視乎報告決定被告是否適合被判醫院令,其間須還押。
憶沒家長禿頭 機智校長揭發
案情指出,今年6月14日中午放學時間,禿頭的被告進入元朗三育幼稚園,混入家長隊伍中企圖接走學童,校長記得沒有家長是禿頭,感可疑下查問被告,揭發事件。

20160921 - 三成學生新學年壓力爆錶

標題:三成學生新學年壓力爆錶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開學近一個月,青協訪問4,000多名中小學生和大專生,發現逾四成學生面對新學期有負面情緒,包括壓力、擔心和不安,主要受「面對測驗/考試壓力(包括公開試、呈分試)」、「自己成績比不上別人」及「太多功課」影響。

有大專生失眠自殘
壓力指數方面,近三成學生自評壓力指數達7至10分,屬於高壓力,情況較去年上升約3.4%;近四成半學生則自評壓力達4至6分的中水平。調查亦發現,逾三成人在社交媒體透露有壓力及焦慮等情況,近六成人曾於社交媒體見到朋友分享負面情緒。
青協表示,曾收到有大專生求助,指升讀大學後對追上課程進度、應付功課及考試感到吃力,經常擔心無法畢業,更持續出現失眠、經期紊亂等身體反應,甚至有自殘行為。青協督導主任徐小曼指,學生壓力可能由心理因素轉化成身體不適,例如肚痛、肚屙、胃痛、尿頻及暈眩等,亦可能會有逃學、抗拒上學及學習表現退步等情況,建議家長細心分析問題根源,對症下藥,避免將子女與別人比較。若觀察到他們壓力持續累積,應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標題:讀書壓力大專生求助勁升六成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開學後學生壓力陸續浮現。香港青年協會調查發現,四成受訪中小學及大專學生面對新學年有擔心、壓力、不安等負面情緒,若以十分為最高分,兩成九受訪者的壓力指數達七至十分,屬高壓力,較去年上升三點四個百分點。青協透露,曾有大專三年級生因學習壓力出現失眠、經期紊亂及自殘行為,她在社交媒體分享感受,但朋友不知如何回應,甚至疏遠她,令她萌生自殺念頭,幸好及時獲輔導解開心結。

青協於八月至九月以問卷形式訪問逾四千二百名中小學生及大專生,調查發現,受訪學生最擔心的是面對測驗/考試壓力(包括公開試、呈分試),比率達六成半,四成二則擔心自己成績比不上別人,三成九擔心太多功課。一成二受訪學生有輕至嚴重的焦慮傾向,兩成四在過去一星期感覺疲倦和乏力,一成六覺得比平時容易緊張及着急。

新學年或需時間適應
調查又發現,近三成二受訪學生會在社交媒體透露有壓力及焦慮等情況,六成曾於社交媒體見到朋友分享負面情緒,五成七會「回覆貼文,表示關心」,兩成八會「不理會,當沒事發生」,兩成四則「不知怎樣回應」。

青協「關心一線2777 8899」去年九月至今年八月,亦處理了逾一萬六千四百宗與情緒相關的求助,以及近九千宗與學習相關的個案,主要問題集中於升學及讀書壓力;處理的大專生個案有逾二千一百宗,較對上一個年度急升近六成。

青協督導主任徐小曼表示,不少學生於新學年容易感到壓力及焦慮,可能需要時間才能適應學習、人際關係及環境等轉變,而大專生的求助愈來愈多,情況亦需關注。近年學生傾向在社交媒體抒發負面情感,大家宜多加留意,主動關心,及早提供支援。


標題:青協:大專生求助急升六成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青協訪問逾4000名學生,發現面對新學期,有四成學生有負面情緒,測驗與考試是最大的壓力來源。過去一年,青協輔導熱線收到的大專生個案也急升六成,青協計劃通過社交網站,教學生同輩支援技巧。

四成中小學生開學有壓力
青協於8至9月,以問卷訪問了約300名大學及小學生,以及約4000名中學生,被問及新學期心情時,四成人選擇了「有壓力」、「擔心」及「不安」等,64.8%受訪者最擔心測驗及考試壓力,四成人擔心成績不如別人及太多功課。壓力有多大?以10分為最高壓力,28.7%受訪學生自評壓力達到7至10分,較去年上升3.4個百分點。

問卷亦邀請學生自測焦慮程度,12%受訪學生有焦慮,其中2.1%為重度焦慮,常見徵狀包括容易疲倦乏力、做噩夢、臉紅發熱及手腳顫抖等。
青協督導主任徐小曼說,學生的壓力或轉化成身體不適,如肚痛、腹瀉、胃痛及暈眩等,家長及教師要細心觀察,並分析原因對症下藥,家長也應避免將子女與他人比較。

青協輔導熱線在去年8月至今年9月,分別處理了1.6萬宗與情緒有關的求助及9000宗與學習有關的求助,大專生求助佔逾2100宗,較去年同期急升六成。徐小曼說,今年初發生數宗學生自殺個案,部分個案為大專生,令大專生警覺,主動求助,該會在自殺事件後也增設大專生輔導專線及與院校合作推廣輔導工作,相信有成效。

網上呼愁惹疏遠 增自殺意欲
有求助者升上大學後,難以追上學習進度,疲於應付功課及考試,至大學三年級便因擔心無法畢業,導致持續失眠、經期紊亂甚至自殘,她在社交媒體分享其狀况後,卻得不到朋友回應,更有人疏遠她,讓她一度想自殺,其後向青協求助。

回應負面信息 避用emoji
徐小曼表示,大學生較中學生更喜歡用社交媒體,亦會在網上發布負面情緒,但部分學生不知如何回應。該會初步計劃透過社交網站,教青年人處理技巧,如直接致電對方及見面傾談,避免使用短訊及emoji(表情符號)回應等。


標題:大專生壓力爆煲求助多六成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開學三星期,測驗及考試未臨到,學生壓力已高企。香港青年協會調查逾四千名大專、中小學生,逾四成人有負面情緒;以十分為最高的壓力指數,近三成人自評七至十分,較去年上升約百分之三。大專生更屬壓力爆煲的高危一族,青協過去一年收到二千一百宗大專生電話求助個案,較去年同期多六成。青協解釋,實施新高中學制後,大學生平均年齡下降,當面對新生活轉變,未必夠成熟處理。

  青協於上月至本月,以自填問卷形式調查四千二百多小學生及大專生。結果顯示,感有壓力、擔心、不安的受訪者合共佔逾四成。青協又要求受訪者自評新學年的壓力指數,以十分為最大壓力,逾二成八受訪學生壓力指數達七至十分,屬於壓力大,情況較去年上升約百分之三點四;四成半人自評四至六分的中水平。

  青協督導主任徐小曼表示,整體學生壓力與去年相若,即使現在開學不足一個月,實際上未到測考高峰期,但學生已開始憂慮。徐表示,學生不同成長階段都承受壓力,「小學生就已鬥贏在起跑線,中學生又因大學學位競爭激烈而擔憂。」

  至於青協「關心一線」求助情況,在去年九月至今年八月,已分別處理逾一萬六千四百宗與情緒相關的求助個案及近九千宗與學習相關的個案。大專生求助個案則逾二千一百宗,較去年同期急升近六成,主要屬人際關係及適應問題。

  徐小曼認為,大專生壓力情況值得關注,近年大專生熱線求助個案人數有上升趨勢,她分析,自新高中學制實施後,大學生平均年齡下降,部分學生未成年就讀大學,當面對截然不同的學習環境及文化,或會不適應,「中學會有固定一班同學,但大學同學就較分散,未必每一科都一齊上課,內向的同學或難與別人交心。」她又指,年初學界出現「輕生潮」,該時段的大專生求助人數因而上升。

  針對大專生情緒困擾問題,朋輩把關尤其重要,徐小曼稱,每位青年都可成為彼此的情緒「守門人」,若發現身邊朋友在網上發帖表示有情緒困擾,不妨主動電聯或約對方見面。她提醒,不要不作回應,因會讓對方誤解為漠不關心,或可跟對方說「可能我不懂得說話,但我願意聆聽你的煩惱。」大專生阿茵亦曾因適應問題向青協求助,她稱,大專生活與中學模式不同,需自己處理不同繁瑣事,如參加課外活動、申請獎學金,不同活動令她分身不暇,甚至感迷惘 。

20160921 - 母餵奶睡着 26日大BB猝死

標題:母餵奶睡着 26日大BB猝死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油麻地一對從事金融業的夫婦早前誕下一名男嬰,初為人母的妻子親力親為,每隔兩小時便會親自餵哺母乳。昨日凌晨,該名男嬰在家中被揭發口鼻滲血,陷入昏迷,經送院搶救後無效,終告不治。警方經過調查後,發現該名男嬰事發時身旁並沒有任何被鋪,正調查男嬰是否因為意外受壓導致窒息死亡,抑或因嘔奶而堵塞呼吸道肇禍。
猝死的男嬰姓黃,出生只有26日,與父母居住在油麻地渡船街一單位。據了解,男嬰父親(40歲)為香港人,而姓鄭(35歲)母親是澳門人,夫婦兩人同在金融業工作。鄭婦近日正在放產假,由於男嬰為夫婦的第一胎,兩人均視兒子如珠如寶,鄭婦更每隔兩小時便會親自餵哺母乳。
昨日凌晨3時許,男嬰餓了大哭,其父聽到哭喊聲,於是拍醒妻子起床餵奶,鄭婦在餵哺時睏倦睡着,大約1小時後,她醒來時赫然發現兒子昏迷,口鼻滲血,於是慌忙報警。夫婦更心急如焚,抱着奄奄一息的兒子於寓所樓下焦急等候救護車到場,惟該名男嬰經送院搶救後終告不治。

刑事調查隊跟進
夫婦悲痛欲絕,鄭婦像不能接受喪子現實,在醫院時左手握着尚存兒子體味的毛巾被,右手則彎起狀如抱子。其後,他們獲准進入房間見兒子最後一面,鄭婦登時淚如決堤,握着愛兒已經冰冷的手,久久不捨得放手,目光在愛子臉上看了再看,大約1小時後始肯離去。
警方經過調查後得知,該名男嬰在出生時雖然輕磅但健康,正在調查是否母親因太睏倦睡着,導致身體壓着嬰兒而不知,抑或因嬰兒嘔奶導致堵塞呼吸道。負責調查的油尖警區刑事調查隊,昨午返回事發現場調查,並且翻看大廈的閉路電視片段,逗留大約半小時後離開。
兒科專科醫生馮宜亮表示,照顧嬰兒的工作繁重,若果餵哺母乳,母親更容易疲憊不堪。因此,馮宜亮建議家庭成員應該分工合作,當母親餵哺後,可以將嬰兒交予其他親屬照料,藉以爭取更多時間休息。
另外,馮宜亮不建議母親側卧餵哺母乳,而應該抱着餵哺,然後讓嬰兒坐直及掃風,否則奶水容易流入氣管以及肺部,引致窒息。


標題:26日大B母懷猝死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廿六日骨肉親情如此短暫!油麻地一對八十後新手爸媽,育有僅廿六日大兒子,昨凌晨婦人在床上為兒子哺乳後,疲憊不堪攬着B仔睡着,個多小時後,婦人突然扎醒,赫見懷裏兒子口鼻滲血昏迷,惟報警經送院搶救後不治,夫妻難抵喪兒悲痛,在停屍間緊緊手牽着孩子小手,淚如雨下。今次是十日內第二宗嬰兒猝死意外。

現場為渡船街一個單位,戶主姓黃(四十歲),妻子姓鄭(三十五歲),育有初生僅二十六日兒子。據悉,黃為本地人,鄭為澳門人,夫婦均從事文職工作,B仔為他們的第一胎,足月出世,但磅數較輕,並無病患紀錄,鄭婦在坐月期間,以母乳餵哺,縱使是新手媽媽,依然稱職。

母緊牽小手 良久不放
現場消息,昨凌晨四時許,B仔疑肚餓嚎啕大哭,黃父被哭聲吵醒,遂喚醒妻子起身在床上餵哺母乳,其後,疑鄭婦過度疲倦睡着,其夫避免驚擾母子往鄰房休息,個多小時後,鄭婦突然扎醒,驚見懷裏兒子口鼻滲出血絲,陷於昏迷,慌忙叫醒丈夫報警求助。期間,夫婦焦急萬分,抱着兒子跑落街等候救護車,惟兒子送院搶救後,惜告不治。

據悉,夫婦驚悉噩耗情緒崩潰,鄭婦哭成淚人,一直緊抱着愛兒曾所用的「包被」,彷彿孩子仍在懷抱,且感受着他的氣味和餘溫。其後,他們往停屍間見孩子最後一面時,可憐媽媽緊緊牽着兒子的小手,良久不肯放開,令人椎心傷痛。至於在案發現場調查探員,曾翻看大廈閉路電視片段,逗留約半小時後離開,初步認為事件無可疑,而男嬰是嘔奶窒息,抑或意外壓着引致,死因仍待驗屍確定。

醫生: 嬰飲奶須坐直
兒科專科醫生馮宜亮表示,初為人母,如果半夜時分餵奶,有幾點需要注意。第一,母親最好坐着餵奶,餵完奶後必須掃風,「應該讓嬰兒坐直身,等啲奶落格,」令到奶水不會嘔出來;不足一個月大的嬰兒因頸部肌肉發展未成熟,容易出現嗆喉情況,一旦奶水倒流至嬰兒肺部,會釀成很危險。其二,父母與嬰兒同床睡覺,棉被容易蓋過嬰兒的頭部,容易令嬰兒窒息,故應避免同床共寢。馮續指初為人母又要餵人奶,母親會非常疲倦,故建議家人應分擔工作,例如爸爸及親友可輪流當值,照料嬰兒。

本月十一日,大埔泮涌一名三個月大的女嬰,在凌晨五時許,在家中床上睡覺時,疑嘔奶及遭被鋪蓋着面部昏迷,父親起床發現,惟女嬰送院搶救後不治。

20160920 - 法庭:涉狎七歲女生男導師無罪釋放

標題:法庭:涉狎七歲女生男導師無罪釋放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社區中心男助理蘇栢源(卅歲)於本年一月十九至廿六日,在一間小學的輔導班擔任導師時,涉嫌三度趁一名七歲女童向他請教功課時,把手指伸進她的褲內篤她的「喼喼」(私處),事後被控三項非禮罪。被告早前於粉嶺法院經審訊後,裁判官昨日裁定他涉及的三項非禮罪均不成立,被告當庭釋放。

女事主證供多處矛盾
裁判官指本案主要依賴七歲女事主證供,但裁判官認為她的證供有很多矛盾地方。官又留意到女事主在錄影會面接受女警引導時,很多時受女警影響改變說法;至她述及非禮情況時,常改變說法,且說到被告把手放進其「喼喼」後便一片空白,官對此感奇怪。

辯方曾指,被告案發時曾責備過女事主「曳」,女事主無理會他便離開,被告追她時意外扯脫其褲子使她露出下體,辯方指女童可能因被罵而不開心並誣衊被告。基於控方證供有疑點下,裁定被告脫罪。

標題:教師涉淫女生 官斥主控失職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中學男體育教師涉與同校女生非法性交並拍片,案件昨預審時,辯方投訴至今未收齊證物和文件,明言會申請終止聆訊。裁判官斥主控失職狡辯,形容是他擔任法官20多年來見過最糟糕預審。

辯方未收齊證物 申終止聆訊
辯方昨在庭上投訴,稱尚未收到相關證物和文件,包括涉案女事主的錄影會面、謄本和被告電腦硬碟的複製備份光碟等。控方解釋因有溝通誤會,稱警方是想待錄影會面謄本完成後,才一併交予辯方,強調部分證物可於24小時內交予辯方,惟承認做法有待改善。主任裁判官羅德泉聞言不滿,斥責主控是失職和狡辯,「錯咗就係錯咗」,質問主控若不提供重要證供,辯方如何準備預審,「唔通要辯方諗啲證供出嚟呀?」羅官又形容,這次是他擔任法官超過20年以來見過最糟糕的預審。

官﹕20年來最糟糕預審
被告被控向16歲以下女童作出猥褻行為,以及管有兒童色情物品兩罪。案件定於10月17至19日審訊,被告其間還押。控方昨稱將傳召6名證人,辯方則透露會因今次事件申請永久終止聆訊。

20160920 - 法庭:猥褻女生案控方失職捱批

標題:法庭:猥褻女生案控方失職捱批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中學男體育教師疑與校內女生進行猥褻行為,並涉藏有女生的色情照片,被控向十六歲以下兒童作出猥褻行為和管有兒童色情物品兩罪。案件昨於九龍城法院預審時,辯方投訴現時仍未收到女童的錄影會面光碟,裁判官質疑控方失職,更直言本案是他「擔任裁判官逾廿年來最糟糕的預審」。最終控辯商討後,控方同意在廿四小時內提供所需資料予辯方,案件現定於十月十七日開審,被告繼續收押。

官:最糟糕的預審
裁判官昨一度質疑控方失職,令辯方難以向被告李振華(廿八歲)提供法律意見,官更反問控方:「唔通要辯方作啲證供出嚟?」明言本案是他見過最糟糕的預審。

控方回應指,由於有關會面的謄本仍未準備好,警方或想準備好後才一併交予辯方,而令控辯雙方或出現溝通誤會。辯方則表明稍後將申請永久終止聆訊。

控罪指被告於今年二月九日,在長沙灣住所內向十六歲以下的女事主Z作出猥褻行為,以及於今年三月一日在港管有一共五十三張相片和四十四段影片,屬兒童色情物品。

20160919 - 調查:九成少數族裔生 申資助遇困難

標題:調查:九成少數族裔生 申資助遇困難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書簿、車船及上網費津貼,有助減輕基層學生在學習開支的負擔,但有團體發現南亞少數族裔家庭,並不容易獲得「中小學生資助計畫」資訊,不足兩成半的受訪者會向學校求助,最終未能成功申請。團體促請當局聘請少數族裔人士,協助宣傳學生資助計畫。

  天主教香港教區屬下的教區勞工牧民中心(九龍)在五至六月間,訪問一百三十四個南亞少數族裔家庭,發現教育局雖印備烏爾都語等六種少數族裔語言的單張,介紹「中小學生資助計畫」詳情,但不足百分之六受訪者曾獲單張,九成半人坦言申請時遇到困難,包括申請程序繁複、不諳中英文讀寫等,而不足兩成半人因此向學校求助。其中六成半人不知道可向學校求助,四成六人更指與校方不能溝通,最終沒有求助。向少數族裔人士支援中心求助的受訪者更不足一成,料大部分人無法成功申請資助。

  負責調查的中心主任畢雁萍認為,政府未有善用資源,了解少數族裔家庭的申請困難,令他們未能獲平等的權利,津貼學費、書簿費等開支,促請政府仿效其他津貼做法,聘請少數族裔人士擔任大使,到校協助宣傳學生資助計畫,亦與學校更緊密合作,包括在校派發六種少數族裔語言的計畫單張,並提供支援服務協助家長填表。同時建議民政事務總署把協助填寫政府資助申請表,納入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的服務範圍內。

20160919 - 家長送利是餅糭討好 幼園貪污投訴增 廉署推行為守則提醒

標題:家長送利是餅糭討好 幼園貪污投訴增 廉署推行為守則提醒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提供蛇齋餅糭着數予校長老師,有助子女贏在起跑線?廉署透露,有家長為討好幼稚園,會送禮或為學校做義工,博取好感增加印象分。不當風氣令幼園隨時成貪污溫床。廉署今年上半年接獲5宗涉幼園貪污投訴,已超過去年全年3宗的六成多,因應明年推行免費幼園教育,廉署制訂《幼稚園校董及職員行為守則範本》,提醒學校不可收取利益,減低貪腐風險。

現時全港約有1,000間幼稚園,廉署防貪處首席防貪主任梅綺如接受訪問時表示,廉署早前諮詢幼園業界意見,發現不少家長為爭取校方對其入讀的子女好感,圖在學業、課外活動或升小學等獲優待,會在特別節慶送禮物予教職員,如月餅、糭、利是或旅行手信等,「甚至有從事裝修嘅家長見學校天花漏水,提議為學校免費修葺,又有開文具店嘅家長,提議送啲文具畀學校」,梅綺如指這些饋贈可能很踩界,「家長可能係一番好意,校方卻唔知點樣推卻好意」。

禮物價值上限無準則
廉署於是制訂相關行為守則,今年7月向幼園業界推廣,守則建議校方不應接受家長或與學校有往來人士的過份慷慨或豐厚款待,任何價值高昂的禮物均應退還饋贈者。至於校方收取家長送贈的禮物均需獲校董會及校長處理,如禮物為食物,可與職員及學生共同享用;如禮物為文具等有實用價值,校方可保留自用;如禮物價值不高,可作為學校活動獎品等。廉署亦建議校方拒絕家長免費為學校修葺或捐贈大批文具等,以免予人利益輸送觀感。另守則涵蓋校方處理家長關係,梅指出,不少幼園家長會為學校親子活動做義工,有家長擔心不參與,子女或遭校方不公平對待,對被迫做義工有怨言;廉署守則規定家長必須出於自願,校方不應給予壓力迫使家長做義工,校方亦不應視家長參加親子活動義務工作為校方偏袒學生的回報。
該守則又提醒校董及校長不能收取下屬利益,及校董和職員應避免與學校有私人利益,以免發生利益衝突。但職員可於結婚、退休等特別場合向校董或上司送贈禮物,包括利是或禮券等,而相關禮物價值上限由校董會制訂,廉署並無提出上限建議。她指幼園校董會需制訂完善的教職員行為守則,據《防止賄賂條例》,任何校董或職員未經校董會許可索取或接受任何利益,作為其作出任何與校務有關的優待報酬,即屬犯罪,而校董及職員不得以接受或提供利益屬行規或慣例為抗辯理由。


標題:收生欠透明 將研指引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在校本自主政策下,幼稚園各自有收生標準,一直欠透明度及公正性,而政府計劃明年將免費教育擴至幼園,令外界關注幼園收生制度,但廉署新制訂的守則範本,並無涵蓋幼園收生制度,廉署防貪處首席防貪主任梅綺如解釋,現行教育局學校管治及內部監控指引已有相關規管,惟廉署明白社會對幼園收生關注,承諾會研究幼園收生防貪指引。
非牟利幼兒教育議會主席曾甘秀雲指,以往具規模的幼園都有制訂收受利益守則及呈報機制,但規模較細的幼園或會忽略,認為廉署的守則範本有助校方及家長加深了解。
不過,本身是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成員的她希望廉署可進一步制訂收生指引,因校本自主,學校會有內部收生指引,未必會有全港標準計算,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曾討論收生問題,若有一套具公信力的公開守則,可提升家長及公眾信心,「一向幼園教育較為面向市場多少少,喺呢方面冇一貫做法,但學校都要面對公眾,尤其家長,你要有一定原則性同交代機制,令家長覺得合理」。


標題:校長收名牌外套脫罪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廉署於今年首6個月已接獲5宗涉幼園貪污投訴,超過去年全年接獲的3宗,當中有4宗屬可追查個案,顯示涉幼園的貪污投訴有上升趨勢。
近年較矚目案件,是大角嘴維多利亞(君匯港)幼稚園校長李凌秀前年被控涉收受家長汪穎贈送的名牌外套及頸巾,合共6,598元,案情指李被指讓汪的兒子獲優待,包括准許其兒子「先調班、後交表」、舉行個人生日會,以及李貼身跟進及親自教導汪的兒子學習等。
不過,該校創辦人兼校監丁毓珠作供時證實,校方有收禮及回禮的認可政策,容許校長按專業判斷收禮並回禮,免卻尷尬,只是沒向教職員言明,以免鼓勵收禮。
裁判官認為校方政策如免死金牌,縱在現今時代不常見,亦不合理,但傳統的機構如維多利亞教育機構則有可能存在,而且無直接證據指明汪送出貴重禮物予李,欲以打好關係或獲取優待,李收取禮物亦不能證明與賄賂有關,案件去年審結,李與汪均被裁定罪名不成立。


標題:幼園涉貪投訴飆升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幼稚園學位爭崩頭,家長為讓子女入讀心儀學校及得到更好照顧,奇招盡出,幼稚園校董及教職員慎被「錯愛」,亂收禮物隨時誤墮法網。廉政公署今年上半年接獲五宗涉及幼稚園的貪污投訴,已超過去年全年僅三宗。廉署推出《幼稚園校董及職員行為守則範本》,建議校董、教職員等不可接受來自家長及相關公事往來人員的禮物及款待;下一步將就更敏感的收生、採購及維修等問題作出建議。

廉署近年接獲涉及幼稚園貪污投訴有上升趨勢,今年上半年有五宗,其中四宗屬可追查個案,投訴內容主要涉及優待學生及採購等。去年有著名幼稚園的教職員因收受家長禮物被控,最終因校董會容許教職員收禮而脫罪,法官當時指出,校方容許教職員收禮猶如「免死金牌」。

廉署推守則範本倡禁收禮
廉署防貪處首席防貪主任梅綺如表示,全港約有一千間幼稚園,每間幼稚園對誠信管理各自採用不同標準。由於政府將於二○一七/一八年度落實涉款高達六十七億元的免費幼稚園教育計劃,經諮詢教育局、辦學團體、幼稚園校監及校長等,制訂《幼稚園校董及職員行為守則範本》,提升幼稚園誠信管理。

梅指出,幼稚園學生年紀較小,家長參與程度相當高,部分為學校做義工,節日或會送禮物給校長老師,希望與校方熟落一點,令小朋友獲得更佳照顧。雖然在校董會容許下,教職員可收取禮物,但可能因此產生不良觀感甚至非議,教職員及家長亦可能誤墮法網。

《範本》就四個範疇作建議,包括索取和接受利益、接受款待、利益衝突及資料保密。梅指出,建議幼稚園嚴禁校董及職員向家長及任何與幼稚園有公事往來的人士或公司,如供應商及承辦商索取或接受利益。教職員向上司送禮,亦可能影響升職及加薪,故認為必須嚴禁收取下屬禮物。若是特別場合,如結婚或退休等,向校董或上司送禮,包括紅封包或禮券等可容許,但價值上限不得超過指定金額。

將為收生程序作詳細建議
最多人關注幼稚園收生程序,梅表示,廉署防貪署《學校管治與內部監控》防貪錦囊,已建議當老師面試時發現與考生或家長相識或為有關係人士,需向校方匯報,由學校決定是否繼續由該老師負責面試。該署下一步將特別為幼稚園收生問題再作詳細建議。


標題:廉署發幼園防貪守則 收食物要全校分享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廉政公署向全港幼稚園發出《幼稚園校董及職員行為守則範本》,為教職員提供指引,包括只可收受具象徵意義的紀念品,不容許收受有公事往來人士提供的利益,收取食物則需與全校分享。有幼稚園組織稱,已不容許教職員收取紅包及現金,收取禮物以500元為上限,並須填寫申報表格。
今年暫錄5宗幼園涉貪投訴
廉署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接獲5宗幼稚園相關的貪污投訴,其中4宗為可追查個案,超越去年全年的共3宗貪污投訴。前年則錄得4宗貪污投訴,僅1宗為可追查個案。
建議只收具象徵意義紀念品
廉署為幼稚園提供防貪指引,包括「索取和接受利益」、「接受款待」、「利益衝突」等多個項目,提供收取利益申報書的範本。指引列明,教職員只可收受具象徵意義的紀念品,收到食物則應與職員及學生共同享用,如價值高昂禮物則要拒絕接收,而家長擔任義工必須出於自願及服務學生的熱忱。另外,職員在特別場合如結婚或退休,可向上司送贈禮物,但金額上限由學校訂立。
廉政公署防止貪污處首席防貪主任梅綺如表示,因應政府將由2017/2018學年起實施「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涉及每年約67億元公帑,因此有需要就幼稚園職員的誠信管理出指引,確保公帑用得其所,廉署於兩個月前已向辦學團體及校長介紹。
她表示, 幼稚園學童年幼,家校合作緊密,若處理得不好,容易惹來非議;對收生程序的利益衝突等,廉署正待教育局訂出具體行政措施後,進一步訂定相關指引。
她說,有校長曾指有家長知道學校設施要維修,有從事維修的家長以相宜價格提供服務予學校,但校長有感予人不公正觀感,婉拒其好意。
幼園校長:禁職員收利市
非牟利幼兒教育機構議會主席曾甘秀雲表示,機構轄下有數百間學校,一直有為教職員提供防貪指引,例如在學生入學前提醒家長切勿以送禮表達謝意,亦不會接受新年送贈的紅包,多年來行之有效。
香港基督教播道會聯會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茵怡幼兒學校校長蘇綺湄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學校指引禁止職員收利市,但留意如家長特別欣賞老師,送唇膏盒等紀念品,會按情况處理,「唔好咁不近人情」,強調收禮要申報,價值必須為500元以下。


標題:廉署幼園防貪指引 家長送禮或犯法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廉政公署今年首半年接獲涉幼稚園貪污投訴大增,廉署指幼稚園家校關係密切,不少家長細至端午包糭、旅遊手信都送老師分享,更有家長平價向學校提供文具、裝修服務;教職員在校長退休等等場合,亦多饋贈禮物以表心意,這些舉動暗藏貪污危機。廉署新推《幼稚園校董及職員行為守則範本》,建議如獲贈禮物應師生共享、供公家用等,廉署下一步會考慮就收生程序等作規範指引。

  全港有近千所幼稚園,教育局將於二○一七至一八學年推行免費幼稚園教育,涉及多達六十七億元公帑。廉政公署表示,今年首半年已收到五宗涉幼稚園貪污投訴,指控多涉採購、優待學生,已較去年全年的三宗大幅增多。

  廉署防貪處首席防貪主任梅綺如指,「有別於中小學,幼稚園學生年紀較輕,學校依靠家長支援,家長與教職員較熟絡,關係密切」,她強調明白家長想子女獲更好照顧,「但有些行為或會惹非議,影響校譽,甚至誤墮法網。」

  她舉例,「有些家長好熱心,端午包糭,或外遊買紀念品,都會送贈老師」、「見到學校有設施受損,如果本身從事維修、裝修等行業,可能會免費幫手,亦有賣文具的家長,平賣文具予幼稚園。」當子女畢業禮時,家長又送禮答謝老師、校長教育之恩。

  校內一些特別場合如校董、校長等高層結婚、退休時,教職員傳統會「封人情」或送禮,亦易涉利益衝突,「上司會掌握下屬的升遷加薪、工作分配。」

  為提高幼稚園誠信管理,廉署最新推出《幼稚園校董及職員行為守則範本》,建議教職員若獲贈禮物,如食物可與學生分享;文具、畫、獎盃等可作「公家用」或在校內展示;價值不高的紀念品可捐贈作活動獎品。

  若教職員在收生、採購程序牽涉利益衝突,如面見者或經營者是其親屬,應作利益申報,及避免參與。守則又建議,若下屬於特別場合向上司送贈禮品,應設價值上限。

  梅綺如呼籲,幼稚園校董會參閱該範本,制訂人員行為守則,廉署考慮下一步就收生、採購、校園維修等制定針對性的指引。

  教育局表示,七月已發通告提醒參加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畫的幼稚園,須參閱上述範本,及曾邀請廉署代表向業界簡介。局方亦要求受資助的幼稚園開設獨立銀行帳戶處理政府資助,制訂嚴謹的內部監察機制,並每年提交帳目核實。

20160918 - 學生自殺網上早識別防慘劇

標題:學生自殺網上早識別防慘劇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學生自殺事件引起各方關注,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主席葉兆輝昨透露,經分析自殺學生的遺書等資料後,發現不少學生在師生、親子或朋友關係上遇到挑戰,加上學業等問題令他們承受壓力,又怕被標籤有精神健康問題,不敢對外談及自己的情況。

委員會希望透過與網絡平台如facebook及Google等公司合作,在網上及早識別發布負面訊息的青年,向他們提供適切協助。

促改善教育制度 紓緩壓力
新學年剛開學,學生亦展開新一年的學習及生活挑戰。葉兆輝昨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學生自殺涉及系統性問題,除功課壓力大、家長工時長、無時間與子女溝通外,居於劏房、教育制度過分着重操練等亦會影響學生情緒及壓力,他建議政府增加對低收入家庭的支援,同時改善教育制度,制訂長遠策略,紓緩學生壓力,令他們可愉快學習。

葉又稱,青年普遍較常使用社交媒體,委員會希望與facebook及Google等公司合作,在網上識別發布負面訊息的青年,向他們宣揚精神健康訊息,同時提供援助。他又指,傳媒亦應減少報道自殺個案,相信這有助減低學童模仿自殺。

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下月會向政府提交報告,葉兆輝稱報告會有短、中、長期建議,包括加快批核學校申請十五萬元優質教學基金,資助學校策劃改善學生精神健康的項目,以及加強培訓老師,協助他們識別有情緒問題的學生。


標題:專家籲檢討學制 防學童自殺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近期本港有多名學童接連自殺,引起社會關注學童心理及精神健康問題。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主席葉兆輝昨於電台節目中表示,本地「操練式」以及「升學導向」的教育制度間接影響學童精神健康,加上家長望子成龍心態,讓學童學習壓力倍增,促請政府檢討學制及課程安排。他又建議家長多給予子女空間,並減少負面說話。

  本港今年首四個月共發生二十三宗學童自殺個案,由五至八月則大幅減少至八宗,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主席葉兆輝認為,與傳媒縮減報道篇幅有關,直言傳媒減少渲染有助減低模仿效應,但他承認學生自殺涉及系統性問題,「本港教育制度過分着重操練及以考試主導,開學初期有『預習班』,學生若想入大學,中一已要開始補習。」他坦言,短期內要改革學制十分困難,但透露將會在下月提交政府的終期報告中,提出多項短中長期建議措施。

  他又樂見「教育界大甦醒」,不同界別各師各法減輕學生壓力,例如有學校開始減少功課及測驗,讓學生早上上學,下午「清理」家課,又安排「休整日」,讓師生適時休息及作自我反省。至於委員會過去數月則與社交平台合作,發揮「守門人」角色,循不同渠道接觸發放負面文章頻率較高的學生,宣揚精神健康。

  在家長方面,葉兆輝表示,委員會分析輕生學童資料時,發現不少輕生學童多在遺書上向父母致歉,反映家長期望過高反增加學生壓力,加上怕被標籤有精神健康問題,其往往怯於向外界透露情緒受困擾,建議家長多給予子女空間,及減少負面說話。居住環境欠佳如困劏房也影響學生心靈,政府宜加強對低收入家庭的長遠支援。

20160918 - 四成學生曾賭博8歲開始

標題:四成學生曾賭博8歲開始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青少年賭博問題嚴重,且有年輕化趨勢。有研究發現,四成學生曾參與賭博,邊緣青少年更近九成有賭錢;令人震驚的是,學生首次下注的平均年齡為八點一歲,較邊青還要年輕四歲。專家指出,六成青年賭錢是為了消磨時間,同時家庭成員賭博成癮亦導致他們染上惡習;研究亦發現大多年輕人流連於遊戲機中心透過遊戲賭博,有青年曾日輸近一萬三千元,終致債台高築欠款廿多萬。有立法會議員指,機舖的目標客戶以年輕人為主,警方需靠線報或學生舉報才可一網打盡,相信行動有一定困難。

今年十九歲的Henry(化名),自中一開始賭博,直言「逢賭必玩」;三年前開始沉迷於遊戲機中心,因「捉魚機」能將儲值卡積分兌換回現金,自此終日靠「捉魚」賭錢。中二輟學後,他更瘋狂地將薪金投放於「捉魚機」,直言賭錢時無煩惱;但現實是殘酷,輸多贏少的他每日投放更多時間和金錢,相信終有一日能翻本,更曾玩足十六小時,最高峰一日輸掉萬多元,「我簡直輸錢輸到盲目咗」。

青年沉迷賭博孭債25萬
Henry輸光積蓄便向財務公司借貸,其後更向朋友借錢賭博,累積欠債達廿五萬元;債台高築令他嚴重困擾,突然醒覺不可長此下去,在社工勸解後,現時努力工作每月還債一萬元,並做多份兼職希望盡快還清債務。他坦言年輕人不要嘗試賭博,「真係會死人o架」,對當初的行為十分後悔。

香港青少年服務處大埔地區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去年十月至今年三月訪問近九百名青少年,當中四百名為學生,其餘為邊緣青少年;發現近九成邊青曾參與賭博,學生則有四成五人曾賭錢;但學生首次下注年齡卻較邊緣青少年更年輕,前者平均八點一歲首次下注,後者則為十一點七歲。四分一邊青曾透過非法莊家下注,亦常於遊戲機中心以遊戲賭博,當中有一成三更是高危賭徒及病態賭徒。

家長學校社工均應關注
社工周裔智認為,家長應以身作則不要鼓勵賭錢,學校及社工亦要多關注學生情況,並多舉辦活動予學生打發時間。同時,由於學生首次賭博年齡愈來愈小,預防賭博教育應從小學開始,亦希望警方加強巡查遊戲機中心,以免青少年誤入歧途。

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指,現時法例對遊戲機中心有一定監管,涉賭博的遊戲機大多不能獲批,但坦言「其實咩都可以賭」,基本上難以禁絕。他又指,警方打擊違規機舖有一定困難,因拘捕違例人士需人贓並獲,但違規機舖有一定熟客,加上「放蛇」警員年紀過大,很容易被識破。涂直言警方或許需找樣子較年輕的學警,或依靠學生舉報,否則難以偵緝。


標題:調查:首次賭博平均8歲 邊青月花逾5300元賭博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賭博有年輕化趨勢,香港青少年服務處及理大學者去年及今年以問卷訪問496名邊緣青年及400名學生,發現首次參與賭博下注的學生平均年齡為8.1歲,較以往同類調查的10至11歲有所下降。而邊青賭博的每月平均支出達逾5300元,更有13.9%受訪邊青是病態賭徒。
香港青少年服務處大埔地區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及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榮譽院士黃麗娟,於2015年10月至今年3月進行調查,訪問接受青少年外展服務的邊緣青年(平均17.9歲)及一般學生(平均15.6歲)。結果發現74.6%邊青及35.3%學生在過去一年曾參與賭博,學生首次參與賭博下注的平均年齡為8.1歲。
調查又發現過去一年有賭博的受訪邊青,每月平均賭博支出達5340.8元,遠高於一般學生的116.4元,而邊青欠賭債及借錢的比率亦較高。
先幫家人投注 10歲仔自己落注
調查以「青少年行為量表」列出9項賭徒特徵,如有否常想着賭博的事、追賭等,以評估受訪者的賭博情况,發現13.9%的邊青為病態賭徒,遠高於一般學生的2.8%。
負責研究的理大黃麗娟表示,調查發現學生首次接觸賭博平均為8.1歲,較低於過往其他同類調查所見的平均10至11歲,關注賭博有年輕化趨勢,估計原因包括網上投注令青年更易接觸賭博。她表示,小學生賭博多受家人影響,如一起玩撲克牌等,曾有10歲學生最初只是協助家人投注,其後因記得戶口號碼而自己投注。她建議家長避免與子女賭博,若要介紹賭博,亦要講解賭博風險。
曾經沉迷賭博、現年19歲的Henry(化名),12歲首次賭博,最初與朋友玩撲克,至16歲時在機舖沉迷玩「射魚」遊戲,透過贏取積分換現金,試過一日內輸掉逾萬元,今年初分別向財務公司及朋友借貸15萬元及10萬元,終因債務太多「清醒過來」,在社工協助下決心戒賭及遂步還款。他對曾經的賭博生涯感到後侮,現不敢到遊戲機中心,呼籲其他人遠離賭博。


標題:受訪學生首次賭博8.1歲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有調查發現,受訪中學生賭徒平均早在八點一歲開始賭博,比受邊青賭徒的十一點七歲更早,估計首次賭博多在新年、婚宴場合發生,與家人賭「魚蝦蟹」、啤牌及麻將。有社工指青少年可在「機鋪」以贏來的儲值卡點數兌換回現金,「打機」變相賭博;亦有父母要求年幼子女協助買六合彩,耳濡目染。

  香港青少年服務處大埔地區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去年十月至今年三月,訪問四百九十六位邊青及四百位中學生,平均年齡分別是十七點九歲及十五點六歲。其中四成三受訪中學生曾參與賭博,首次下注平均年齡是八點一歲,平均每月花一百一十六元賭博。

  負責研究的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榮譽院士黃麗娟表示,青少年賭博呈年輕化趨勢,十多年前同類研究顯示,青少年首次賭博年齡是十一歲,○五年為十歲,今次降至八點一歲。她分析,賭徒可透過互聯網或手機應用程式下注,更有外國賭波網站「免費送一百鎊比新會員玩,又會送T恤或帽,好似好着數」,且社會對賭博接納程度亦增加,「以前去澳門賭,會被認為是爛賭;但現在過大海,好多人都會去賭場賭幾把,當去見識或消遣。」

  黃說,青少年多在家或朋友圈子首次參與賭博,「在新年或婚宴,可能同屋企人一齊玩魚蝦蟹、啤牌及麻將,賭一、兩蚊。」她警告愈年輕接觸賭博,日後再賭風險愈高。

  同時,八成八受訪邊青曾參與賭博,四分一人更參與非法賭博,近一成四為病態賭徒。邊青賭徒首次下注年齡為十一點七歲,學習賭博的途徑主要為朋友、家長,每月平均賭博支出達五千三百四十元。

  約三分一邊青賭徒過去一年曾在遊戲機中心非法賭博,註冊社工陳永康表示,「數年前已發現機鋪有異化現象,好似捉魚機,需要用錢買儲值卡點數玩,贏遊戲賺點數,竟可向不法分子出售點數」,「打機」變相賭博。同時,不少家長要求子女協助買六合彩或「戥腳」打麻將,子女學懂賭法卻不知潛在禍害,缺乏危機感。

  十九歲Henry(化名)中一開始與朋友賭啤牌,之後沉迷玩機鋪「捉魚機」,贏點數換錢,惟輸多贏少,試過一日內輸掉一萬三千元。今年初,他終債台高築,欠朋友及財務公司二十多萬,始決心戒賭。「賭錢害死人」,他籲其他賭徙回頭是岸。

20160918 - 囚禁8天 綁椅毆勒 16歲少女殘殺親母

標題:囚禁8天 綁椅毆勒 16歲少女殘殺親母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黑龍江發生一宗倫常悲劇!一名00後的16歲少女,親自殺害自己的母親,且手法殘忍。她先將母親綑綁在家中的椅子,將其勒死後逃逸。警方接報後,揭發案件。事件引起輿論和網友的關注,有網民慨嘆:「人間悲劇!殺母、弒父、殺子!應反思背後的根源!」
前日上午,肇東市公安局發出了一則協查通報,指錦繡江南小區發生一宗命案:「疑犯李璐煒(圖)將被害人李詠梅綁在家中的椅子,致其死亡,案發後逃跑。疑犯李璐煒,女,2000年6月13日生。呼籲市民注意,發現疑兇並舉報,可獲發獎勵5,000元人民幣。」當地記者隨即趕到事發現場,有屋苑居民透露,死者是被女兒用膠帶綁在椅上勒死,但事發時間不明,直到警察到場,大家才知道出事了。屋苑的清潔工說,最近常看到受害人坐在走廊裏,說女兒不讓自己進屋。別人問她怎麼了,她說孩子不聽話,兩人之間發生爭執。就在記者採訪期間,當地警方突然傳來了消息,指涉案少女自首了,案件現進入審訊程序。

「中國教育出問題」
另有報道引述當地知情人士則稱,少女曾多次和家人吵架,還說過要把家人都除掉。據悉,案發前女兒把母親囚禁在家中8天,其中有4天沒給她吃飯,並用膠帶和布條把母親綁在椅子上毆打,母親最終被折磨致死。對此,有網友說:「(案件)根由是中國的教育出問題了!」也有人說:「教子無方,自釀苦果!」


標題:膠帶勒死母 黑龍江16歲女自首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黑龍江綏化肇東市前日發生一宗16歲少女用膠帶勒死母親的倫常命案,有鄰居透露母女不和。疑犯李璐煒已經自首,警方正在調查案件。
中國青年網報道,前日李璐煒的母親被發現死於家中。肇東市公安局通告稱,疑犯李璐煒生於2000年6月13日,與母親同住,網民若舉報疑犯,當局將發放「紅包」。
有附近居民稱, 被害人是被女兒用膠帶綁在凳子上勒死的,但並不清楚事發時間。該住宅區的一名清潔工稱,最近經常看見被害者坐在樓梯上,聲稱女兒不讓自己進屋,還指孩子不聽話,兩人之間有矛盾。李璐煒已經自首,案件進入審訊程序。

20160918 - 石油氣罐通街擺 威脅15米旁幼園 家長:爆炸不堪設想

標題:石油氣罐通街擺 威脅15米旁幼園 家長:爆炸不堪設想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元朗俊賢坊天橋底石油氣罐大爆炸,震碎附近幼兒園多個玻璃窗,令該校被迫於周一及周二一連兩天停課,以便維修。爆炸事件後,現場威脅仍未解除,有家長發現距離幼兒園僅15米的大廈後巷,有食肆隨意擺放5個石油氣罐,擔心再生意外。機電工程署昨已派員調查,並強調會在附近加強巡查。

在爆炸中被氣流波及的中華基督教會元朗堂周宋主愛幼兒園,一至三樓有多個玻璃窗損毀。校方昨分別透過電話及網頁通知家長,表示明日(周一)及後日(周二)要連續兩日停課進行維修,但其間學校仍會開放給有需要的家長。不過家長張先生發現,臨近幼兒園及爆炸現場的安基大廈和好景樓之間後巷,有食肆竟將5罐各重16公斤的石油氣罐隨意擺放,懷疑超出法例規定不可儲存多過3罐石油氣的儲存量。

政府熱線無人接聽
張批評當局在發生爆炸後仍沒有妥善監管,「嗰度離幼兒園咁近,如果日頭發生爆炸真係不堪設想,作為家長都好擔心,真係驚,停課唔係問題,但爆炸後仲係冇人去監管,呢樣先係最大關鍵!」他曾致電消防處投訴熱線無果,於是再致電機署,但1823政府熱線長時間無人接聽,只是接駁至留言信箱。
《蘋果》記者昨午到張先生所指的後巷視察,果見該5罐石油氣罐仍擺放在場,當中兩罐放在石油氣儲存室外,並接駁了喉管;另外3罐則擺放在對面牆壁旁邊。現場相距幼兒園只有約15米,兩邊亦有住宅,一旦發生火警後果不堪設想。
機電工程署發言人回應事件表示,署方接獲有關報告後,已隨即派員到場調查,在現場發現有兩瓶石油氣,相信其他石油氣罐已被清理。
有關食肆過去沒有違反《氣體安全條例》的紀錄,署方已即時提醒該食肆負責人有關的法例規定,並會作進一步調查及突擊巡查。該署亦會於上址附近加強巡查,如有證據顯示有人違反《氣體安全條例》,署方會提出檢控。
發言人又稱,該署曾經於前年在上述地址附近食肆推廣氣體安全。在過去一年,署方在全港進行了超過2,000次涉及氣體安全的巡查,當中巡查了200多間食肆。去年經調查後檢控個案共有56宗,包括過量儲存石油氣。

20160917 - 嬰兒成長指標沿用23年 學者籲更新

標題:嬰兒成長指標沿用23年 學者籲更新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你BB是屬於50%(生長線),是中碼BB。」父母帶初生嬰兒到母嬰健康院檢查時,護士會按嬰兒的重量、頭圍等將嬰兒歸納不同生長線的組別,以便監察其成長是否正常。但原來健康院的這一標準數據已採用了23年,衛生署正邀請學者和專家檢視現時數據是否合適。有兒科醫生及學者建議展開普查,研究本地兒童的最新生長情况,但對於應否改用世衛標準則意見分歧。

生長線圖表包括身長/身高、體重與頭圍3種生長指標,分男版和女版。曲線以百分比劃分嬰身「碼數」,例如50%便是指100個同月(年)齡的嬰兒中屬於中碼嬰兒。

衛署:至今仍富參考價值
衛生署發言人指,正邀請學者和專家檢視現時本地兒童生長數據及圖表,以定出更具體檢討安排。目前署方所用的兒童生長圖表按本港1993年生長調查數據製訂,發言人指參與當時調查的兒童均經篩選,屬身體健康兒童,至今仍富參考價值,但表示會定時檢討及研究世衛的兒童生長標準是否適合用於本港。

學者籲考慮兒童肥胖因素
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李民瞻指出,隨社會發展、母親飲食生活習慣、嬰孩及兒童營養攝取增加,相信兒童生長亦有所改變,如有更新圖表,可比較準確了解小朋友的生長情况。兒科醫生葉麗嫦同意更新圖表,2006年世衛亦推出新標準,建議改用世衛標準製作。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臨牀助理教授梁語殷建議署方展開新普查,但指本港兒童肥胖問題普及,須同時了解兒童身高有否相應增加,以及考慮其他健康因素,免讓肥胖正常化。她不建議改用世衛標準,因未必切合本港情况。

兒科醫生梁淑芳同意定期對群體作生長評估,如內地每10年一次,但強調必須與飲食與健康數據一起調查,因採用較為肥胖的人群作為標準將會對正常細小兒童造成更大壓力,恐怕會進一步製造更多肥胖兒童青少年。另她建議調查全母乳餵哺達6個月的嬰兒生長情况。

20160917 - 男童遭繼母狂斬20刀險死

標題:男童遭繼母狂斬20刀險死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中秋佳節理應為闔家團聚的好日子,山東卻發生倫常血案。當地棗莊市台兒莊一名7歲男童小坤,前日早上遭其郭姓繼母用菜刀追斬20多刀,令其雙手手臂骨折,頭部更有多處嚴重刀傷,所幸送院搶救後暫脫離生命危險。據悉繼母想和小坤父親離婚,同時嫌夫家偏心小坤多於自己親生子女,遂報復斬人。目前該繼母已被拘。
據小坤的爺爺透露,小坤的父親長年在山東青島打工,而平日繼母已對小坤很差,小坤父親遂把小坤帶到自己家中照顧。據悉,繼母前日早上把小坤反鎖家中後,再用菜刀狂斬他,刀刀致命,行兇後逃之夭夭。

不滿夫家偏心
生命垂危的小坤其後送到鄰近的江蘇徐州仁慈醫院搶救,經三個多小時的手術後,猶幸已恢復生命迹象。小坤父親聞訊後,立刻從青島趕赴徐州看望兒子。
據小坤父親稱,妻子之所以狠下毒手,「一是想離婚,二是報復我」,他指妻子可能不滿他不把一個月賺到的錢全交給她,而留了一部份給小坤,加上覺得小坤家人對小坤比對她自己的親生子女要好,遂怒斬繼子。徐州警方昨午通報,指一度在逃的繼母已被山東警方控制。案件目前在進一步調查中。

20160917 - 開學壓力加轉季夾擊

標題:開學壓力加轉季夾擊 學生易濕疹爆發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開學後莘莘學子又要面對沈重的功課及學習壓力,加上又是夏秋轉季的時間,是濕疹發作的高危期。中醫師指出,踏入9月濕疹個案增加約兩成,當中不乏學生求診,有在應付文憑試時濕疹開始發作的升大三學生,因近期新學年的活動繁忙,壓力大致濕疹再爆,亦有要「戒蛋」的小朋友在幼稚園開學後,不慎在學校吃下蛋撻導致病發,面部皮膚通紅。雖然近日因持續有雨天氣未算乾燥,但患者也要注意日常保健、飲食及皮膚滋潤,有助預防濕疹發作。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表示,近期求診個案以風燥型濕疹為主,症狀以皮膚乾燥繃緊、脫皮及極度痕癢為主,導致病發原因如轉季日夜溫差變大,令皮膚未能適應,加上開學初期,不論是學生或家長也因為太繁忙導致壓力大,也易令濕疹爆發。她指,夏季的濕疹症狀多數是出水泡、流水及痕癢等,秋季常見的風燥型則以脫皮、脫屑、皮膚乾燥緊繃及泛紅等為主。

要避免秋天濕疹發作,彭指,除了做好皮膚保養滋潤外,也要避開致敏源,同時飲食上配合,如少吃煎炸食物,以免「燥上加燥,中醫常指「肺主皮毛」,可在日常飲食中加入潤肺食材,例如羅漢果、無花果、雪梨、馬蹄等。早晚天氣稍涼,或進入冷氣間時也要適當加衣,可減低皮膚對溫差的適應。家長在開學後,也要注意年幼子女的學校餐單,避免進食了可引發濕疹的高危食物。

一旦風燥型濕疹輕微發作,彭推介可自製蜜糖銀菊露飲用,做法是金銀花三錢及杭菊花三錢,將材料沖流浸泡後,用大火煲15至20分鐘,待稍涼後加入適量蜜糖即可飲用。

20160916 - 英國文化協會幼園 接受明年入學申請

標題:英國文化協會幼園 接受明年入學申請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英國文化協會在港首辦的國際幼稚園,已有首批學生入讀上午班。英國文化協會國際幼稚園現接受下學年幼兒班(K1)至高班(K3)的入學申請,於十一月五日在金鐘校舍舉行開放日,設有一系列適合二至六歲學童參加的趣味遊戲及活動,包括音樂室的舞蹈環節、運動室的障礙遊戲及戲劇閣的角色扮演,家長可於活動當日與校長及老師見面,了解學校課程。

  該校接受下學年K1至K3入學申請,供一二年至一四年出生的學生報名。學費每年為七萬二千八百元,或有所調整。該校課程參照英國的國際小學課程(IPC),以主題教學為主,設有清晰的學習目標及具體的準則評估學生。課程以英語及中文教授,亦設有普通話時間,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20160916 - 免費幼教截申請 大型辦團紛參與

標題:免費幼教截申請 大型辦團紛參與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下學年起推行的「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畫」昨日截止申請,教育局仍在統計參加數目,多個大型辦學團體表明全體屬校參加,包括保良局、九龍樂善堂、仁濟醫院等,預計大部分非牟利幼稚園都會參加。有幼教界人士坦言,教師薪酬與租金問題仍有憂慮,希望資助額可以與時並進,減低幼稚園成本壓力。

參加明年免費幼教計畫的幼稚園申請昨截止,學校須向教育局提交申請表,列明一七學年的預計學費。教育局指已陸續收到幼稚園的申請表,將在下周初點算初步的申請數目,未能提供暫時數字。

多個辦學團體表明參加,東華三院屬下有十五所幼稚園已參加計畫,所有半日制幼稚園日後將不會收取學費;屬下有二十二所幼稚園及二十六所幼稚園暨幼兒學校的保良局,亦證實屬校全部申請計畫,估計約九成的半日制幼稚園日後學費全免,其餘學費亦有下調空間。有兩所幼稚園及十所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的仁濟醫院,亦決定全數參與計畫,院方認為計畫有助減輕家長經濟負擔,並能持續提升幼稚園教育服務質素。另外,九龍樂善堂、太陽島教育基金屬下全部幼稚園,亦會參加計畫。

幼稚園對免費幼教計畫參與度雖高,但非牟利幼兒教育機構議會副主席劉燕琼坦言,教師薪酬與租金問題仍有憂慮,「雖然政府未設幼師薪級表,但我們呼籲長全日幼稚園盡量自行跟隨,較當局建議薪幅只以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調整更合理,但成本較高,恐怕撐不到幾年。」她指長全日幼稚園在推行計畫初期,學費確是較現時水平低,但不排除長全日制幼稚園面對幼師薪酬與租金壓力,日後須調整學費,「雖然當局提供兩年的過渡期津貼,但不過是短暫地解決問題」,希望資助額可以與時並進,以減低幼稚園成本壓力。

在當局堅持建議薪幅與中點薪金計算資助下,爭取十五年免費教育大聯盟召集人袁慧筠預料,幼師薪酬問題將逐步浮現,不排除兩年後出現「跳船潮」,個別幼稚園或退出計畫,「若幼稚園營運走到瓶頸,收生強勢的幼稚園寧可退出轉為私校,而半日制幼稚園大部分免學費未必『計得掂』。」她亦認為當局早前推出新一輪幼稚園校舍分配,有助「捱貴租」幼稚園遷校,但相信校方須考慮新校舍位置與生源。

20160916 - 女童長期頭痛半身癱 寄生蟲上腦作怪

標題:女童長期頭痛半身癱 寄生蟲上腦作怪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印度中部古吉拉特邦一名女童長期頭痛,近期甚至半邊身癱瘓,醫生發現她原來寄生蟲上腦,腦部長出可能是醫學史上最巨型的寄生蟲囊腫。

生於農民之家的12歲女童尼塔(Nita Juggi),有兩年多時間抽搐、頭痛、身體無力,最近一年更右邊身癱瘓。

父親約吉(Kishor Parbat Jogi)帶女兒看過多個醫生,方驗出尼塔腦部有個巨型囊腫。醫生表示,那是包蟲囊腫,675克,體積12.2厘米 x11厘米 x9.8厘米,如半個腦般大,估計在8至10年前開始生長,一旦破裂,足以致命。醫生花兩個半小時,施手術為他割除囊腫,尼塔留醫兩周後出院,健康恢復正常。

約吉承認他們居住環境衞生情況很差,相信她因此感染寄生蟲。

寄生蟲通常寄居在小腸,但當蟲透過循環系統擴散到肌肉並誕下蟲卵,免疫系統會出現囊腫將蟲卵隔離,囊腫會造成痛楚,寄生在腦更會令人癲癇,甚至死亡。

20160916 - 火酒噴智障童 教師上訴失敗

標題:火酒噴智障童 教師上訴失敗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元朗特殊學校女教師向智障小一學童面部噴火酒,被裁定11項故意襲擊導致兒童受損害罪成,判囚10個月。教師提出上訴,指控罪沒寫明導致兒童受「不必要的」損害,裁決屬犯錯。高院法官昨頒判決,認為所有故意襲擊導致的損害肯定是「不必要的」,故這4個字根本不重要,駁回上訴。原本獲保釋等候上訴的教師昨再被收監,繼續服餘下4個月刑期。

須重返監房
上訴人梁佩琪(48歲)昨得知要再次服刑後表示冷靜,據悉她暫未決定會否上訴至終審法院。高院法官李瀚良昨在判詞指,核心問題並非在健康損害是必要或不必要,而是犯罪行為是否構成故意襲擊,故「不必要的」這4個字並非控罪元素,沒這4個字的控罪仍然有效。
此外,梁上訴指沒證據證明她所用的火酒是70%濃度的2-丙醇,故裁判官依賴法醫說法,以此濃度火酒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作裁決理據是錯誤的。惟法官認為原審以環境證供推斷火酒濃度,並根據學生被噴火酒後的反應等證供,裁定梁「相當可能導致學生受到健康損害」亦非常合理。


標題:法庭:酒精噴智障生 女師上訴失敗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保良局轄下特殊學校元朗保良局羅氏信託學校的女教師梁佩琪,在一三至一四年間多次向七名六至七歲智障學童的臉狂噴消毒酒精,今年初於裁判法院被裁定十一項故意襲擊兒童罪成判囚十個月。她服刑近一半後獲准保釋等候上訴,高院早前審理後,法官在昨裁定原審裁判官在處理案中證供時並無犯錯,駁回其上訴,梁要在中秋節即時收監,返回獄中服餘下刑期。

原審時無提出相反證據
雖然上訴人梁佩琪(四十八歲)的其中一項上訴理據,是原審時控方擬定控罪時不清晰,並無列明「令學童受到苦楚」等控罪元素,影響到辯方的抗辯方向。惟高院法官李瀚良裁決時認為,控罪字眼清楚有效,不會令辯方誤解指控,沒有對上訴人造成不公。

而上訴一方亦批評控方在原審舉證時,只以樽身上寫着「75%消毒火酒」,便斷定樽內確是該等濃度的酒精;又指原審裁判官沒有理會學童在被罵時,亦有可能作出如同被噴酒精的相類反應,即大哭及眨眼等,就推論學童必定給酒精噴中。

惟李官認為辯方在原審時並無提出相反證據,故不認為控方舉證不足或裁判官的推斷有錯。李官認同原審的判斷,指上訴人明知酒精會刺眼,吸入或吞食會對身體有影響下,仍罔顧後果向學童臉部噴火酒。


標題:火酒噴智障生 教師上訴駁回入獄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保良局特殊學校女教師被指於2013至14年間,用消毒火酒噴灑7名6至7歲智障學生的臉,被裁定11項襲擊兒童罪成,判囚10個月。女教師獲准保釋向高院提出上訴,但昨被高院駁回,須即時回到獄中繼續服刑,度過今年中秋。

官:「不必要的」非控罪元素
法官李瀚良於判辭中逐點反駁上訴人梁佩琪(48歲)的上訴理據。上訴一方早前指出,本案控罪元素包括令兒童受到「不必要的損害」,但控罪只指控梁令事主身體「受到損害」,故原審裁判官的定罪並不穩妥。惟法官不同意,指故意襲擊所導致的健康損害肯定是「不必要的」,故「不必要的」這4字根本不是控罪元素。上訴一方又質疑,原審裁判官未有考慮上訴人案發時是否知道其行為,相當可能令事主受到健康損害。惟法官認為,上訴人清楚知道火酒噴向面部會導致眼睛不適,亦知道吸入含火酒的空氣對身體有影響。
上訴一方認為,事主被噴火酒後的反應與一般學生被責罵時的反應相同,故不足以推斷上訴人的行為相當可能令事主受到健康損害。上訴一方又認為,上述「健康損害」必須是嚴重的,但事主被噴火酒後的反應最多是「呆一呆」和「嚇一嚇」。法官反駁,事主被噴火酒後繼續大哭、不停眨眼及撥開上訴人,這並非一般被責罵後的反應。法官認為原審裁判官沒有犯錯,而且定罪穩妥,故駁回上訴。


標題:女教師火酒噴學童 上訴駁回即時入獄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元朗特殊學校保良局羅氏信託學校前女教師,被指於一三年九月至一四年七月在校任教時,向七名一年級智障學童的面及頭部噴消毒火酒,經審訊後被裁定十一項故意襲擊導致兒童受傷害罪罪成,判囚十個月。她早前獲准保釋,就定罪提出上訴。高院法官昨指原審裁判官沒有犯錯,駁回其上訴,並令她即時入獄,繼續服餘下約四個月的刑期。

  要在獄中度過中秋的上訴人梁佩琪 (四十八歲,見圖) ,昨聞判決後表現冷靜,其代表律師在上訴時指,控罪詳情遺漏了「不必要的」用來規範對學童所導致的損害,認為「不必要的損害」是構成控罪的元素;但法官認為,故意襲擊導致的健康損害肯定是「不必要的」,這四個字根本不重要,其實可有可無,控罪仍然有效。

  至於上訴一方指裁判官沒有裁斷,上訴人知道或罔顧涉案行為相當可能導致學童不必要的苦楚或健康損害;法官則同意控方陳詞指,裁判官既然裁定上訴人是故意向學童面部噴火酒,又裁定上訴人知道火酒會刺激眼睛,吸入或吞食火酒對身體有影響,法官認為唯一合理推斷上訴人起碼是罔顧向學童面部噴火酒的後果,故亦不接納這上訴理由。

20160916 - 12年前棄嬰 少婦判社服

標題:12年前棄嬰 少婦判社服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少女未婚產子,聲稱身為經手人的男友失蹤,遂將僅一個月大的兒子遺棄於元朗某幢樓宇梯間,事隔12年,今年初終被警方拘捕。她早前承認遺棄兒童以致生命受危害罪,裁判官昨判刑時直指案情嚴重,若男嬰當時沒被人發現,或會喪命;但考慮到她犯案時年輕及不成熟,生活混亂,而現在已婚,育有一對兒女,生活亦變得有規律,故判處100小時社會服務令。被告聞言向裁判官道謝。

因隱瞞出生已囚兩周
裁判官判刑時指,被告周彩霞(34歲)對所犯罪行感後悔及知錯,建議她接受社會服務令以加強守法意識;又指被告早前因隱瞞男嬰出生而被控誤導入境處人員罪已囚14天,故決定略為扣減服務令時數。早前裁判官曾於庭上透露,當年遭被告遺棄的男嬰已被收養,不知自己是棄嬰。裁判官擔心男童得知後晴天霹靂,故要求感化官不要聯絡男童及收養家庭。


標題:12年前誕嬰拋棄 婦獲輕判服務令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卅四歲婦人於十二年前,在首段婚姻正陷離婚收場時,又為男友誕下男嬰,但男友竟去如黃鶴。婦人未有登記兒子出生,「餵埋最後一餐奶」後更把兒子棄於元朗一大廈梯間,直至去年淺水灣英菲混血少女墮樓亡後,入境處翻查未有為嬰兒進行出生登記的紀錄,從而揭發事件。婦人早前在屯門法院承認一項遺棄兒童以致生命受危害罪,裁判官乃念她當年生活紊亂和不成熟,加上已因同一事件被控誤導入境處而判囚,昨判她執行社會服務令一百小時。

幸免於中秋節入獄的被告周彩霞,昨聞判後當庭向裁判官道謝。被告的現任丈夫在被告上次認罪和今次判刑時,均有陪伴被告出庭,他上次曾在庭外表示,願接回當年遭被告遺棄的事主一同居住,惟被告向不同部門查詢均不果。本報記者昨午到被告住所欲訪問她,拖着一名年約六歲男童的被告略帶激動拒絕受訪。

稱經手人失蹤 無奈下遺棄
案情指,被告於二○○四年十月在伊利沙伯醫院誕下事主,但未有為他進行出生登記,並於一個月後把他遺棄。事主被一名婦人發現,報警後事主交社署看管,翌年獲領養家庭收養。事隔多年,入境處展開調查揭發事件,警方接手調查後於本年拘捕被告,被告警誡下稱事主生父是她案發時的男友,惟分娩前後都未能找到男友,無奈下把事主遺棄。

另一方面,被告早前接受入境處職員調查時,因不欲現任丈夫得悉事件,訛稱沒有誕下事主,被控誤導入境處罪名,並因此於本年二月被判入獄十四天。

裁判官昨判刑時引述感化報告,指被告早年不成熟,生活紊亂,直至遇到現任丈夫才變得有規律,現與兩名子女同住。裁判官續指,本案案情嚴重,若非有人發現事主,事主難以存活,但考慮案發於十二年前,當時被告年僅廿二歲,加上被告已因同一事件入獄,遂決定判處被告社會服務令。另外,裁判官在上次處理案件時已表明,由於擔心事主得知事件後會感到「晴天霹靂」,遂囑咐感化主任不要聯絡事主及其領養家庭。

20160916 - 兆基書院現港獨貼紙

標題:兆基書院現港獨貼紙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本土關注組昨在facebook發佈學生派港獨傳單,在校內梯間用黑漆噴上「香港獨立」塗鴉,及校園各處貼有「香港獨立」貼紙的照片。關注組稱「讓香港獨立出現在校園每一處」,並指貼紙是由「學生動源」提供。校長謝國駿稱已遵從教育局勸喻清洗塗鴉,但將於校內理性討論港獨問題,不會排拒學生發表意見。

校長︰不應排拒學生意見
校長謝國駿其後發聲明指校內五樓後樓梯發現數個港獨噴字,事前學校並不知情,「我們認為後樓梯是學校的公共空間,學生應以尊重學校態度表達個人意見,我們已跟學生坦誠討論,並遵從教育局的勸喻,清洗了有關訊息」。謝續指禁止學生討論和發表港獨言論,不能處理新生代對香港未來發展的疑惑,校方不應排拒學生意見,故將於學校周會及通識課程理性討論,校董會10月開會討論此議題。校方促教育局及早發正式指引。


標題:兆基創意書院 現港獨塗鴉貼紙
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港獨思潮殺入校園,位於九龍城的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校園驚現「香港獨立」字句,兆基本土關注組前晚深夜在facebook專頁上載多張照片,顯示書院內的石級被噴上「香港獨立」字句,校內多處更被貼上港獨貼紙,關注組留言稱:「在校內噴上香港獨立,並十分感謝學生動源提供的貼紙,讓香港獨立出現在校園每一處。」有網民指事件或涉刑事毀壞、破壞公物,若涉及校內學生,或有機會被踢出校。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早前有學生在校內成立本土關注組,關注組昨早在書院門外派發港獨傳單及貼紙,向學生及途人講解關注組的理念,未見有人阻撓。本報昨向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查詢,暫未獲回覆。有書院舊生留言指,書院一向較開明,處事尺度與其他學校不一樣,希望校方不會追究學生今次的行動。

上水日前有中學外牆亦被噴
日前上水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亦發現被人以黑色噴漆,在學校外牆噴上「香港獨立」四個大字,該校旁邊的一個變電站亦被噴上「香港獨立」、「香港民族」等字句,附近的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家長資源中心,外牆則被噴上「U will never walk alone(你並不孤單)」的英語口號。涉事中學事後先以壁報板遮掩外牆字句,之後再髹上紅色油漆遮蓋。


標題:兆基書院樓梯現「港獨」塗鴉
報章:明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由兆基創意書院學生成立的「兆基本土關注組」,成員昨在facebook上載在該校的樓梯梯級噴上「香港獨立」字樣的照片,校長謝國駿昨發聲明指出,已按教育局勸喻洗掉字樣,但願意見到學生關心社會,盼教育局早日發處理港獨指引。

校長指已清洗 促教局發指引
兆基本土關注組昨在其facebook展示塗鴉照片,顯示有人在學校樓梯的石級上,噴上「香港獨立」字樣,本報向該組查詢塗鴉是否其所為,他們不作回應。兆基創意書院校長謝國駿其後代表書院發聲明,指校方事前不知情,但後樓梯是學校的公共空間,學生應以尊重學校態度表達意見,已跟學生坦誠討論,並遵從教育局勸喻,清洗字樣。

謝認為,禁止學生討論和發表意見,不能處理新生代對香港未來發展的疑惑及問題,學生關心社會和國家,是教育工作者所願意見到的,因此不應排拒學生表達對社會的看法。

校方將在周會及通識課程與學生理性討論;校董會下月將討論此議題對學校的影響及應如何處理。謝最後促請教育局給予學校處理上述議題的指引。

慈幼本土組:維園派傳單沒被阻
另外,慈幼英文學校昨舉行水運會,該校的本土關注組成員昨於fb專頁表示,昨早到維園派發本土傳單及貼紙,其間未被驅趕。康文署回覆,沒接獲任何人士在維園派發宣傳單張或貼紙的申請,職員也沒發現有學生在公園或泳池內派發宣傳品。根據《遊樂場地規例》,任何人不得在遊樂場地內派發任何招貼、標語牌或告示,亦不得在遊樂場地內任何植物或建築物上,張貼任何招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