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勤有功、戲無益是傳統訓語,但香港大學一項研究卻指,幼稚園兒童透過集體遊戲活動可以提升社交情緒學習,建議以互動遊戲代替電玩或電子產品,將社交發展融合於學習和遊戲當中。
「香港優質教育基金」資助港大教育學院融合與特殊教育研究發展中心(CAISE),展開「戲有益」幼稚園社交情緒學習計劃 ,在過去一年於五所本地幼稚園實地作遊戲實習,然後觀察兒童在社交技巧上的表現,三百六十七名幼稚園兒童及九十七名家長參與了計劃。
遊戲氹食飯 家長讚有效
研究結果顯示,參與遊戲活動的兒童在遊戲技巧和社交能力有顯著提升,他們遵循規則玩遊戲,不但能夠培養紀律和自律,更可以增強專注力,及將學會的技能應用到日常學習生活中。
張氏夫婦育有一對四歲及六歲的兒女,以往曾絞盡腦汁令小朋友聽話卻功虧一簣,參加計劃後,發現遊戲的方式可令兒女改正,又感快樂。張太更運用在計劃中學會的遊戲模式誘導小朋友吃飯:「我只要一講『大熊大熊,食咗飯未?』小朋友就會食一啖飯」,效果十分顯著。
本次計劃的遊戲教育名譽顧問廖秀卿指出,遊戲是一種溝通語言,對幼兒學習十分重要,而家長的角色亦十分重要,他們可擔當遊戲義工支援學校教師,提升家校合作,又強化親子關係,對兒童社交發展和適應能力有深遠而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