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8 - 學童調查:愈感父母愛 學習健康愈好

標題:學童調查:愈感父母愛 學習健康愈好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常聽到「贏在起跑線」,但起跑後繼續走的動力或許更重要。據一項「愛與家庭和學童成長的關係」調查報告指出,學童愈能感受到父母愛與支持,其自觀學習表現、情緒健康及希望感愈好。有心理學家認為,家長掌握教養之道後,其子女在行為、情緒及社交亦有所進步。

  父母的愛和教養方式對子女影響深遠。香港明愛家庭服務小學學生輔導服務於今年二月至五月期間,進行「明白愛-愛與家庭和學童成長的關係」調查,以自評問卷形式,收集涉十六所學校、共九百九十四位小三及小四學生的有效問卷回應。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學童傾向感受父母有較高的愛與支持,以總分二十四分計,整體平均分為十七點三四分。另外,逾九成學童自覺學習表現中等或以上,及情緒健康在正常範圍內,而超過八成學童的希望感在量表中間分數或以上。

  明愛家庭服務教育心理學家任春華表示,根據分析顯示,學童自評的「父母愛與支持度」與「學童自觀學習表現」及「希望感」有正向關係,即自覺父母較愛自己的學童,傾向有較好的自觀學習表現及較高的希望感。而學童自評的「父母愛與支持度」與「情緒困擾」則有負向關係,即自覺父母較愛自己的學童,有較少情緒困擾。

  任春華補充,家長在接受家長教育及掌握教養之道後,與子女的關係將有所改善,其子女在行為、情緒和社交方面亦有進步,這些都指向「父母愛和支持」與學童成長質素的潛在關係。她建議,辦學團體可考慮在學校內推行有實證支持的家長教育課程。

  明愛家庭服務督導主任黎丹麗希望,調查結果可成為學童的抗體及強心針,令學校和家長對他們有多一份了解,預防不幸事件發生。她指出,明愛將積極在校舉辦不同活動接觸學童,推廣正向心理,又會發展支援家長工作,並推行遊戲治療,讓學童在遊戲中表達其情緒及遇到的困難。

  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校長林堅漢留意到,家長並非不愛孩子,而是不懂表達。他舉例,自己曾探訪患有嚴重濕疹的學生家庭,其父母因不懂處理病情,感到無助,該學童亦因病情嚴重影響情緒,學校其後得到理工護理學院及聯合醫院幫忙,並尋求專業人士意見,令學童病情與情緒得以改善。他相信如學校未有介入,學童家庭情況將趨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