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財政預算案》建議每年斥資一億三千八百萬元,下學年起在全港小學落實「一校一社工」,但給予學校彈性可校本安排。有現時僅獲半份輔導服務津貼的「細校」,傾向不外購社工服務,而爭取在過渡期間,鼓勵年輕的合約輔導教師兼讀社工課程,「升級轉型」為駐校社工。有小學校長認為,合約輔導教師可循社工或科任教師轉型,但年紀較大或面對困境。
《財政預算案》建議下學年起落實小學「一校一社工」,而現時利用「學生輔導服務津貼」,聘請合約輔導教師及助理的學校,當局容許他們選擇維持現狀,沿用現有資助及推行模式。北角的啟基學校(港島)現時六級開設十五班,是現行機制下的「細校」,現時學校每年僅獲約二十九萬六千多元的半份津貼,連同十九萬一千多元按班數計算的額外津貼,每年獲津貼約四十八萬多元,校方利用津貼聘請兩名合約輔導教師。
校長鄭惠琪指,兩名輔導教師聯同班主任,為全校各班進行每周一節的德育課,其餘時間則跟進特殊教育需要、非華語及新來港學生的輔導個案,以及籌備以校內家長為對象,講解育兒、管教技巧等的「家長學堂」,「我們是刻意不分配科別與課擔,甚至不會要他們代課,讓他們專心做輔導工作」。
她透露在《預算案》公布後,已與兩名輔導教師商討,兩人均願意留下,故學校鼓勵他們在未來三年內,兼讀社工課程,逐步轉型為駐校社工,「日後如『一校一社工』津貼不足,我們還可利用特教等津貼『留人』,由特教主任、駐校社工及輔導老師組成團隊」。
對於政府預料「細校」日後因可獲相當於一名註冊學位社工薪酬中位數的「整份」津貼,較現行僅「半份」大幅改善,較有誘因落實「一校一社工」,但鄭惠琪坦言不能一概而論,因學校不樂見新安排,把以往行之有效的做法改變,「兩名輔導教師熟悉全校學生,他們在行為與情緒的個別情況,都是瞭如指掌,也幫到其他教師,如突然間要轉為外聘社工,反而不利學校」。
鄭惠琪續指,兩名輔導教師本身是輔導學背景,如要他們進修教育文憑,日後填補編制教席空缺,或無法發揮他們的所長。
現時全港小學有逾一百名輔導教師,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張勇邦認為,較年輕的教師通過持續進修,無論是考取社工資歷,轉型為駐校社工,抑或修讀教育文憑,轉型為可以任教科目,同時兼顧輔導工作的教師,均是不錯的選擇,「無論對學校與學生,他們均相當熟悉」。
但他坦言,較年長的輔導教師轉型或遇困難,建議政府增撥資源,讓個別學校在過渡期兼備社工及輔導教師,「學校有駐校社工,不代表輔導教師沒需要,只是資源上的現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