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3 - 幼園社工冀恒常化 先導計畫比例1:600

標題:幼園社工冀恒常化 先導計畫比例1:600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近月發生多宗虐兒案,《財政預算案》透過獎券基金撥款約五億零四百萬元,推出為期三年的幼稚園社工先導計畫。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昨表示,初步預算比例是一名社工服務六百名幼兒,如計畫成功會恒常化。有前線幼稚園社工指計畫是個好開始,但認為人手比例不合理,一名社工或要負責三至四所學校,形容為「走馬看花」。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昨介紹為期三年的幼稚園社工先導計畫將參考中學模式,由多名社工組成的獨立社工隊提供服務,人手編制包括一名助理社工主任,背後有足夠督導工作支援。政府初步預算比例是一名社工服務六百名幼兒,計畫分三階段接觸七百六十間資助幼稚園或幼兒中心,共十五萬名學童,每年約接觸二百五十多間幼稚園。

  羅致光稱,幼稚園學生人數不一,可由五十人至五百人不等,認為初步預算人手比例較九九年中學推出「一校一社工」,初期平均一社工對逾千名學生的情況好得多。他說,如計畫成功,政府會將其恒常化。

  社會工作者總工會前會長張國柱指,政府預算一社工對六百人,即只有二百五十名社工服務十五萬幼兒。他認為一所中學平均有八百至一千人,可做到一校一社工,而幼稚園大校通常有三百人,但不少僅得數十至一百人,意味社工或要一人負責六所學校,與中學相比並不公道。他建議當局增聘計畫社工至三百人,在分配人手時,規定一個社工不能負責多於一定數目的學校,如平均一人跟進一間大校和一間小校。

  有十年工作經驗的前線幼稚園社工蔡梅英認為計畫是個好開始,但不認同人手比例。她透露曾經歷一人負責五間幼稚園,每間有約八十人,難以長時間接觸小朋友,亦不能與家長打好關係,形容是「走馬看花」。她又指,每間幼稚園都有不同文化,社工面對不同作風的校長和教師需用不少心力磨合。

  有三年經驗的前線幼稚園社工徐姑娘曾一人跟進三間幼稚園,自己家住九龍,但幼稚園分別位於由新界粉嶺至港島區,每次到校交通時間可高達兩至三小時。她又指,一日到兩所學校跟進個案已是常事,更要透過電話處理未能到校個案,分別與校方、家長和學生溝通,感到極為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