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5 - 無考慮過承受能力 撐輸入外勞 政府表明:港人口不設上限

標題:無考慮過承受能力 撐輸入外勞 政府表明:港人口不設上限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現有約718萬人口,預計2041年增至847萬,人口政策諮詢文件昨出台,督導委員會主席、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明不會為本港人口「封頂」,並指零售等行業勞工短缺,擬擴大輸入外勞。但對鼓勵生育等議題無主流意向。學者批評諮詢文件缺政策目標是失敗之作。
記者:王家文 倪清江 陳沛冰 盧文烈

人口政策諮詢文件以「集思港益」為題,諮詢公眾4個月至明年2月23日。林鄭月娥昨在簡佈會上多次強調,本港人口不宜設上限。她指過去10年每年人口維持0.6%的低增長率,扣除外籍傭工,平均每年增長僅3.42萬人。若然「封頂」會有反效果,未能滿足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要定一個上限,係不智做法」。
被問到政府有否評估香港的承受能力,林鄭月娥承認,「暫時未考慮呢個階段」。她指本港出生率和人口增長偏低,需處理人口老化問題,確保有足夠勞動力。
統計處推算,本港65歲以上人口將由去年98萬增至2041年的256萬,屆時每3名港人便有一人是長者。勞動人口也會於2018年達至頂𥧌371萬,到2035年便回落至351萬。諮詢文件除鼓勵婦女和退休人士重投就業、培訓本地人才外,其中最受爭議的輸入外勞和專才着墨最多。

不撤每日150單程證額
目前建築業和安老業等可透過補充勞工計劃聘請外勞,但必須符合一定條件,如未能招聘本地勞工及外勞薪金需相等於工資中位數一半等,並經勞顧會審批,截至去年底,本港有2,415名外勞,佔總勞動人口0.1%,比率低於澳門(26%)和新加坡(28%)。政府也在諮詢文件中不斷「唱好」,指輸入外勞可「彈性地應付額外的勞工需求」;甚至令人手短缺的行業「得以繼續經營和蓬勃」。
林鄭月娥坦言,輸入外勞議題十分敏感,但目前本港勞動市場人手短缺,市場有近7.8萬個職位空缺,尤以建造業、零售及飲食和護理服務業為甚,現行外勞機制有改善空間。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現行補充勞工計劃剔除26種職位類別,惟現時飲食業如初級廚師都難請人;建造業也要逐個職位申請,並非行業性。當局會先行優化及改善計劃,如檢討放寬申請收銀員、司機及售貨員等職位類別。有三間分店的蘭芳園負責人林俊業贊成適度輸入外勞,補充嚴重短缺職位,特別是洗碗工,「十間食店有九間都請唔夠,兩年前7,500蚊都請到人,𠵱家成萬蚊都冇人嚟見工。」
近年社會有意見促港府取回每日150個單程證名額的審批權,林鄭月娥昨強調,「完全不存在有呢個睇法」。她指單程證是按《基本法》規定,且回歸至今有78.4萬新移民持單程證來港,當中98%是為家庭團聚,不應施加教育或技術水平作額外審批標準,「否則我哋喺人權方面可能被批評」。

學者:舊酒新瓶 失敗之作
消息人士承認,現階段「冇乜空間」改變單程證審批機制,且越來越多高學歷人士透過單程證來港。統計處資料顯示,2007年港人內地配偶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女性只有1%,男性則2%,但去年比率已分別增至12%和16%。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教授周永新認為,諮詢文件缺乏長遠目標,未有制訂政策方向,直言是「失敗」之作。工黨主席李卓人也批評,人口政策以「商」為本,輸入外勞只會壓低本地勞工薪酬。民主黨何俊仁也指,諮詢文件沒討論房屋、醫療等政策,不夠全面,而且鼓勵生育和輸入專才等等都是舊酒新瓶。



標題:外搶優才 料10萬雙非童21歲前來港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政府統計推算半數雙非童、即約10萬人將在21歲前來港,林鄭月娥表明不可視雙非童為解決勞動人口萎縮方案,因此不會重開雙非產子大門,政府也不會優先讓雙非童父母來港定居,以免鼓吹更多人衝閘來港非法產子。當局又提出要與外國搶優才。
由1998年至去年在港出生的雙非童累計有20萬人,政府今年起實施雙非零配額外,只有數百內地孕婦衝閘來港誕下雙非童。根據政府統計處調查,半數會在21歲前來港,當中部份會以跨境方式來港就讀,建議書指出長遠可補足本港勞動人口萎縮的其中一個來源。

嚴阻內地婦來港產子
林鄭月娥表示,不認同以雙非童為港增補人口,「因為佢哋幾時嚟、點樣嚟、嚟幾耐、幾時走,全部好難預測,反之為我哋帶嚟好嚴重問題」。她強調政府會嚴厲阻止內地孕婦衝閘來港產子,「等我哋可更準確規劃香港自己兒童、學生需要服務係足夠」。
林鄭承認有委員會成員提出,優先讓雙非父母申請單程證來港,但政府絕不接受,「恐怕又會引來另一次(雙非)嬰兒潮,更加多人選擇衝關、衝急症室爭取在香港誕下嬰兒」。特首梁振英昨晚訪京回港後也稱,優先讓雙非和單非童父母來,是不切實際。
當局預計2016/17至2018/19學年,會是雙非童入學高𥧌期,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要求當局立即研究如何使用各區空置課室,並審慎研究增建學校,以應付入學潮。



標題:出生率低 政策混亂 打擊再生仔意欲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育有一名21個月大女兒的蔡太,為陪伴女兒成長,於女兒出生數月後辭工專心湊女。但混亂的教育政策、擠逼的居住環境及嚴重短缺的託兒服務,打擊她生多一個孩子的意欲。更甚是,現時社會價值觀已被完全扭曲,「努力做嘢冇回報,講大話都冇事,做錯事冇人道歉,你叫我點教小朋友?」當前政局下,人口政策,看來討論也是多餘。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承認,推出較長侍產假等措施的國家如北歐,屬於高稅率國家;而新加坡近年推出惠及中產和基層的鼓勵生育政策,但出生率與本港分別不大。政府不應干預個人的生育決定,但應營造有利生育環境。

憂子女出生後冇人湊
但蔡太表示,早前傳出的有薪親職假及稅務寬減,只解決表面問題。現時託兒服務嚴重不足,「由陀仔到生完仔坐完月都未輪到」,令很多家長擔心子女出生後「冇人湊」,「請菲傭屋企又逼」,減低生育意欲。
她指,出生率低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政府沒長遠規劃,市民要爭床位、爭奶粉、爭學位。她頻頻撲撲為女兒報了八間幼稚園,樓價高很多人買不起樓,即使她自置居所,但面積不大,均打擊她多生一個孩子的意欲。「從呢啲角度睇,香港已經唔適合居住」。
蔡太指,社會價值觀已被扭曲,「點樣教小朋友負責任?有人問完責唔使負責任,冇人做錯事道歉,死撐就冇事」。這些壞榜樣影響下一代成長。



標題:內容空泛 增教育託兒 競選承諾冇影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特區政府先後發表過三份人口政策報告書,2003年時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已提出催谷生育率,但至今沒起色;去年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報告,只提出研究延長退休年齡的新建議。今次文件同樣內容空泛,特首梁振英多項競選承諾,如加強幼兒教育及託兒服務,沒具體落實方案。

10年前谷生育仍徒勞
03年本港經濟轉差,曾陰權於人口政策相關報告,提出向外傭僱主每月徵稅四百元、收緊新移民申領綜援及享用公共醫療服務的資格;兩項政策都極具爭議,外傭稅在一片反對聲下今年正式取消。當年曾蔭權同樣提出要催谷生育率,並劃一子女免稅額,但事隔10年政府徒勞無功。
去年由時任政務司司長唐英年領導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發表報告提出10項建議,但有9項是舊,新建議只是研究推遲退休年齡。
梁振英競選時批評唐英年於人口政策方面「冇做嘢」,梁就人口政策作出25項承諾,除他已叫停雙非產子外,其他承諾於今次諮詢文件沒具體方案,他選舉時曾提出本港對單程證應有審批權,結果也是空話。
消息人士稱今次諮詢文件與之前兩份與人口政策有關報告不同,今次不只聚焦經濟或當前問題,而是全面探討人口問題,政府希望先尋求共識才落實具體方案。由於諮詢正值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諮詢期,如部份措施社會已有共識,特首或先在明年1月施政報告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