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兒童繪本風氣於香港漸漸盛行,有調查發現,逾半家長或兒童主要閱讀香港本地出版的童書,反映本地紙本童書仍有一定市場,近七成半受訪者選書時考慮趣味性先於價錢,受訪者亦最愛童話及繪本類。教協會長馮偉華表示,調查結果反映小孩仍愛看故事書,不是大眾想像中的機不離手,是一個「好的發現」。
「香港金閱獎」與教協今年七月進行問卷調查,以書展實地訪問及網上調查形式,訪問五百三十一名六至十三歲的兒童及家長,探討其閱讀和購書習慣。調查發現逾半家長或兒童主要閱讀香港本地出版的童書,台灣及歐美童書僅各約有一成受訪者閱讀,反映本地出版童書即使面對全球競爭,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親子讀書會「綠腳丫」創辦人,育有兩女的柯佳列表示,本地市場有不少以高小學生為對象的童書,但為幼稚園學童而設的本地繪本則少之又少。他指出,原因是本地出版社沒有信心投資予繪本市場,由台灣及香港繪本價格差異可見一斑,「台灣繪本售價約要九十至一百元,香港出版社不敢賣精裝,為了節省成本,只印平裝,售價都是三十至四十元。」
柯指出,繪本銷量關鍵在於主題,如綠腳丫出版以香港電車為題的繪本《電車小叮在哪裡?》,只在網上出售,由上月出版至今已賣出逾三千本,「其實這樣做是想讓出版社、創作者知道,(童書) 是有市場的,家長是會買書的。」
逾七成受訪學童家長表示,自小有親子閱讀習慣,但近六成受訪者表示每臨近考試時,便會減少閱讀課外書,學校考試成為閱讀最大的障礙。馮偉華回應指:「正常有用的操練是需要的,不過那些無謂的操練,無謂的考測,就應該可以減少。」被問及一個月閱讀多少本書,馮笑言:「當然沒有三十本,連同工作需要計算,只有三、四本。」
「香港金閱獎」與教協今年七月進行問卷調查,以書展實地訪問及網上調查形式,訪問五百三十一名六至十三歲的兒童及家長,探討其閱讀和購書習慣。調查發現逾半家長或兒童主要閱讀香港本地出版的童書,台灣及歐美童書僅各約有一成受訪者閱讀,反映本地出版童書即使面對全球競爭,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親子讀書會「綠腳丫」創辦人,育有兩女的柯佳列表示,本地市場有不少以高小學生為對象的童書,但為幼稚園學童而設的本地繪本則少之又少。他指出,原因是本地出版社沒有信心投資予繪本市場,由台灣及香港繪本價格差異可見一斑,「台灣繪本售價約要九十至一百元,香港出版社不敢賣精裝,為了節省成本,只印平裝,售價都是三十至四十元。」
柯指出,繪本銷量關鍵在於主題,如綠腳丫出版以香港電車為題的繪本《電車小叮在哪裡?》,只在網上出售,由上月出版至今已賣出逾三千本,「其實這樣做是想讓出版社、創作者知道,(童書) 是有市場的,家長是會買書的。」
逾七成受訪學童家長表示,自小有親子閱讀習慣,但近六成受訪者表示每臨近考試時,便會減少閱讀課外書,學校考試成為閱讀最大的障礙。馮偉華回應指:「正常有用的操練是需要的,不過那些無謂的操練,無謂的考測,就應該可以減少。」被問及一個月閱讀多少本書,馮笑言:「當然沒有三十本,連同工作需要計算,只有三、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