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30 - 專題 — 領養組家庭 愛無分血緣

標題:專題 — 領養組家庭 愛無分血緣
報章:晴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她沒懷孕,卻有一個女兒;她和他們沒血緣關係,卻喊對方爸媽。唐偉權及太太前年從母親的抉擇邂逅兩個月大的靜風,自此二人行變三人行。「好似一個夢想實現了,我們終有自己小朋友!」

「她是觀察型女生,對新事物看得很仔細,也很愛笑。」任傳導人的唐偉權一副有女萬事足的樣子。榮升爸爸是兩年前的事,女兒非親生,鄰居朋友都知悉,夫婦從不忍瞞,態度自然得理所當然。

「第一眼見到她,就知她是我們的女兒。」太太婉芬邊逗弄着兩歲的靜風邊說:「第一次見她只有個半月大,很安靜。我替她沖涼、餵奶,感覺好溫暖,但又怕整親她。」經過兩年訓練,婉芬的湊女技巧純熟不已,望着她溫柔地餵靜風吃餅、換尿片,根本分辨不出她和她無血緣關係。

結婚十八年,試過人工受孕等治療均無所出,「沮喪、低潮都經歷過,尤其見到別人很易懷孕時。」因為想做爸媽,他們接觸母親的抉擇。然而由考慮到真正申請領養,足足拖了五年。

丈夫未接受 妻子等候
領養不單是為孩子提供居所,偉權說:「曾擔心自己不夠愛她;又幻想日後她說『我不是你親生,不用你教!』等激心說話,自己能否承受。」內心掙扎,母親又表明不接受,令領養一事停濟不前。

婉芬比丈夫早有做媽媽的覺悟,但她沒出言相逼,只是靜靜把填了一半的領養申請表遞給丈夫:「我跟他說你想寄就寄啦。領養是個家庭決定,做太太也不能催,養大孩子需雙方付出,若他要時間就繼續想啦。」婉芬的尊重,讓偉權有空間整固心態。一年後,他倆步伐終於一致,母親亦體諒兒媳年輕不再,擱置多年的申請表終能寄出。

懷孕尚且有十月之期,在香港,領養需等候社署配對,快慢無從得悉。「聽朋友說接受申請後兩周就有消息,誰知時間一直過去,等到三個月時有點煎熬。由治療開始一直想做媽咪,今次等領養情緒有點波幅,懷疑自己是否合適。」婉芬難耐同時,偉權亦不斷減低期望:「想像最差是配對不到。」

天使總在不知不覺中降臨,半年後佳音到了。「配對成功真是好興奮!好似一個夢想實現了,我們終有自己小朋友!」偉權至今仍難蔽雀躍。婉芬笑道:「當時我其實聽不到他說甚麼,因為他在哭。」
夫婦急不及待邂逅靜風,很快便把她接回家。女兒的出現為二人生活添上姿采。即使如盪鞦韆、吃糖水等普通不過的事,都因靜風的一顰一笑而變得燦爛。年逾四十始迎來孩子,現在是偉權和婉芬新起點,要牽着靜風的小手,陪她迎接未知的將來。

坦白講領養 孩子易接受
「其實你不是我親生的!」這種讓人晴天霹靂的電視蹺段,其實並非對領養子女最佳的處理,母親的抉擇鼓勵家人坦白告知領養真相。
雖然靜風只有兩歲,婉芬在其一、二歲生日,都有告訴她:「我是你的媽媽,但我是領養你的。」她笑言不知孩子接收多少,但希望靜風知道,無論她和偉權或其親生父母都一樣愛她,希望她慢慢接受。
據社署資料,截至今年六月本港共有257宗領養個案,八成由本地家庭領養,現時尚有103宗個案等候領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