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9 - 雙失少年浮屍案 裁死因存疑

標題:雙失少年浮屍案 裁死因存疑
報章:蘋果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16歲雙失少年曾德熙5年前服用過量藥物後浮屍海面,警方認為事件屬於意外,死因庭拒絕召開聆訊。但由於他頸部有傷痕,家屬認為有可疑,四出奔走委託資深大狀及專家撰寫報告,終成功令死因庭召開聆訊。

陪審團昨一致裁定少年是溺斃但死因存疑,一直認為少年是遭殺害的家屬聞判喜極而泣,逐一與陪審團握手或鞠躬,他們視這裁決為「贏咗」,代表指「單案未完」,案件仍有謎團,相信警方會徹查。

死因裁判官昨引導陪審團時強調,理解家屬對曾的死未能釋懷,才鍥而不捨追查,這屬人之常情,但裁判官提醒陪審團不能因此而特別處理,須根據庭上證供作出裁決,法醫指曾德熙的屍體腐化而不能確定死因,但認為曾較有可能是溺斃。裁判官指陪審團若不能裁定死於意外,便須裁定死因存疑。

三女兩男陪審團退庭商議約兩個小時達成裁決,認為曾溺斃前服用過量藥物,但死亡地點、時間及情況都不詳,一致裁定死因存疑。
死者家屬聽取裁決期間很激動,曾父緊張得咬拳頭,曾母聞判垂淚,家屬其後向陪審團、律師團隊、死因聆訊主任及警方逐一握手或鞠躬。

家屬製模型助作供

家屬視這裁決「當贏咗」,友人杜先表示,東區重案組起初指事件屬於意外,死因庭亦於2013年拒絕召開聆訊,但家屬認為案中有很多疑點。曾父在40多歲獲得這名獨生子,獨子卻死得不明不白,家屬絕不接受「他殺變成意外」,遂投放大量資源翻案,例如為了確認曾在現場走過的路線,及家屬調查所得,遂自費三萬元委託模型公司製成一個柴灣貨倉一帶的模型,協助證人作供;又委託資深大律師找前衞生署法醫馬宣立撰寫報告,港島總區重案再跟進。

曾德熙2012年7月28日到網吧吸食毒品K仔,向友人稱「還啲嘢」給「新X安」社團人士,表示不想跟他們再有關係,同晚原約另一友人見面,但他失約,兩日後在附近海面被發現。

陪審團指本案顯示青少年吸毒情況嚴重,卻沒有社工跟進曾,認為政府責無旁貸,建議政府加強輔導,並希望家屬能釋懷。
案件編號:CCDI8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