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本港學校每日產生廚餘一百噸。中華電力和地球之友合作,上學年在八間小學推出「廚餘精算師培訓計劃」,每間學校由約十五名學生組成精算師小組,他們在午膳後會將同學食剩的餸菜分類,統計各類廚餘的重量,並分析造成廚餘的原因和提出解決方法。中電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表示,半數參與計劃的學校廚餘數量明顯減少,跌幅由一成五至五成不等。
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的人均廚餘量由八十克減少至五十克,跌幅達三成八。該校「廚餘精算師」發現,同學們普遍吃剩的是蔬菜,其次是飯,他們吃剩飯盒與飯盒分量太多、蔬菜「唔好食」等因素有關。
查找浪費原因再改善
「廚餘精算師」、小六學生戴俊哲指,參加活動後,明白廚餘對堆填區造成很大負擔,故現在無論在校午膳、在家抑或外出用膳都會盡量吃清食物;而另一學生張敏晴亦指,以前偶然會因飯盒分量太多而食剩,但現在會提醒自己盡量食多點,減少浪費。
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校長陳志源指,該活動除了可推廣「惜食」概念,亦有助培訓他們自主學習和改變生活習慣;學生發現同學最常吃剩的是蔬菜後,自己創作話劇,推廣食蔬菜的好處。
另外,中電上學年起推出「綠優校園認證計劃」,至今為廿三間小學提供環保工作坊、校園講座及參觀,助學校推行環保活動及節能措施,宣揚綠色生活。
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的人均廚餘量由八十克減少至五十克,跌幅達三成八。該校「廚餘精算師」發現,同學們普遍吃剩的是蔬菜,其次是飯,他們吃剩飯盒與飯盒分量太多、蔬菜「唔好食」等因素有關。
查找浪費原因再改善
「廚餘精算師」、小六學生戴俊哲指,參加活動後,明白廚餘對堆填區造成很大負擔,故現在無論在校午膳、在家抑或外出用膳都會盡量吃清食物;而另一學生張敏晴亦指,以前偶然會因飯盒分量太多而食剩,但現在會提醒自己盡量食多點,減少浪費。
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校長陳志源指,該活動除了可推廣「惜食」概念,亦有助培訓他們自主學習和改變生活習慣;學生發現同學最常吃剩的是蔬菜後,自己創作話劇,推廣食蔬菜的好處。
另外,中電上學年起推出「綠優校園認證計劃」,至今為廿三間小學提供環保工作坊、校園講座及參觀,助學校推行環保活動及節能措施,宣揚綠色生活。
標題:小學生做「精算師」 校園廚餘減近半
報章:星島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近年愈來愈多人提倡將廚餘物盡其用,建構「惜」食生活,好似中華電力聯同地球之友,於上學年開始培訓一群「校園廚餘精算師」,以廚餘審計探討學校的廚餘問題,並鼓勵他們發揮創意度出「好橋」,為學校策劃減少廚餘的可行方案,鼓勵師生珍惜食物,計畫最終令參與學校的廚餘量,最高減少近一半,成績令人鼓舞。
Elsie覺得綠色意識應從小培養,好像中電兩年前推出的「綠優校園認證先導計畫」,通過一系列與衣、食、住、行有關的環保教育工作坊及活動,讓學生明白節約能源的重要性。機構上學年更夥拍地球之友首度舉辦「校園廚餘精算師培訓計畫」,中電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表示,為了配合政府的「惜食香港」活動,加上校園較少審計廚餘,而且廚餘亦涉及能源使用,遂推行相關計畫,「煮食要用水、用電、用爐火,又要清潔食物及器皿,與能源息息相關。」
俗語有謂「食得唔好嘥」,地球之友行政總裁張潔儀指出香港廚餘問題嚴重,「全港中小學每天產生的廚餘量高達一百噸,重量相等於四輛雙層巴士。」因此希望通過計畫帶動「惜食」行為,從小培養孩子「唔好嘥」的意識,機構又會走訪參與學校,舉辦環保工作坊,教導師生廚餘的成因及審計方法,更重要的是啟發同學構思好「橋」紓緩問題,「同學一方面自發參與,再進一步誘發他人參與。」
張潔儀分析指,校園廚餘量佔最多的是米飯和蔬菜類食物,「主要原因是膳食分量過多又或味道不佳,加上有些學校午飯時間太短,有些甚至只有十五分鐘,學生用膳過急,加上小朋友小息時間或會進食過多零食,以至午膳食欲不佳,導致吃剩飯。」
是次計畫共吸引八所保良局轄下小學參與,每所學校首先挑選約十五名學生組成的「精算師小組」,將環保工作坊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通過分析校內廚餘量及成分,探討問題成因,並共同策劃減少廚餘的創意行動,二人指,活動結束後有逾一半學校的廚餘數量減少百分之十五至五十不等,成效顯著。
有份參與計畫的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於為期三個月的計畫結束後,成功將人均廚餘減少約百分之四十,能夠完成所有午膳食物的同學數字亦有所增加,成績令人鼓舞。該校一眾「精算師」構思了一連串創意無垠的活動如設計宣傳海報、自創標語、宣傳廣告及劇本等,並於早會上向同學宣傳「惜食」訊息,校方同時推行獎勵計畫,能夠將午膳飯菜完成的同學便可獲蓋印。
Elsie當日亦親臨學校觀察同學們蒐集廚餘及進行審計的情況,數位駐守課室的「廚餘精算師」首先將廚餘分為四類,包括五榖類、蔬菜、瓜果類、非蔬菜類,以及無可避免的廚餘如骨頭等,待同學完成午膳後再協助將廚餘分類,精算師們最後更「作出呼籲」,提醒同學小息時盡量少吃零食,以免影響正餐胃口。
其中就讀小六的張敏晴亦提到大多學生認為午膳飯盒的蔬菜不及即炒美味,「但希望同學明白食物得來不易,在生產、運輸、煮食過程中都會消耗能源,假如吃剩的話便會加重堆填區的負擔。」小精算師們最後更手舞足蹈,配以口號作結,「食物吃清不用倒,多吃蔬菜身體好,惜食健康我做到,地球先生無煩惱!」再次提醒同學「惜食」及均衡飲食的重要性。
另一名同樣就讀小六的廚餘精算師戴俊哲則同Elsie講,今次計畫讓他獲益良多,「原來我們每人每日平均製造的廚餘量有達五十六克,若以一百四十個上課天(有午膳)計算,總數可達六公噸,數量十分驚人。另外,廚餘最終會被送達堆填區,成為臭味的來源。」連串的先導活動後來更激發其創意,構思出急口令比賽以引起同學對校園廚餘問題的關注,他又在話劇表演中演繹廚餘裏面的「菜」,通過第一身感受向同學宣揚蔬菜的好處。
校長陳志源表示,學校一直有資優課程培訓學生的解難能力,今次結合環保,提倡自主學習之餘進一步鼓勵綠色生活,他又樂見珍惜食物的意識能夠於校園植根,「今次活動讓學生有一種『擁有感』,計畫全由他們策劃及推動,又有學生構思如何推動同學進食更多蔬菜,間接推動健康生活。」他又透露已與午膳供應商接觸,希望改善飯盒蔬菜顏色較「黃」的情況,冀增加同學食欲。
盤中粒粒皆辛苦,遠離浪費是美德。Elsie覺得,學生常被灌輸「珍惜食物」的意識,但知易行難,若能身體力行參與更多減少廚餘的活動,才能真正實踐環保。
Elsie覺得綠色意識應從小培養,好像中電兩年前推出的「綠優校園認證先導計畫」,通過一系列與衣、食、住、行有關的環保教育工作坊及活動,讓學生明白節約能源的重要性。機構上學年更夥拍地球之友首度舉辦「校園廚餘精算師培訓計畫」,中電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表示,為了配合政府的「惜食香港」活動,加上校園較少審計廚餘,而且廚餘亦涉及能源使用,遂推行相關計畫,「煮食要用水、用電、用爐火,又要清潔食物及器皿,與能源息息相關。」
俗語有謂「食得唔好嘥」,地球之友行政總裁張潔儀指出香港廚餘問題嚴重,「全港中小學每天產生的廚餘量高達一百噸,重量相等於四輛雙層巴士。」因此希望通過計畫帶動「惜食」行為,從小培養孩子「唔好嘥」的意識,機構又會走訪參與學校,舉辦環保工作坊,教導師生廚餘的成因及審計方法,更重要的是啟發同學構思好「橋」紓緩問題,「同學一方面自發參與,再進一步誘發他人參與。」
張潔儀分析指,校園廚餘量佔最多的是米飯和蔬菜類食物,「主要原因是膳食分量過多又或味道不佳,加上有些學校午飯時間太短,有些甚至只有十五分鐘,學生用膳過急,加上小朋友小息時間或會進食過多零食,以至午膳食欲不佳,導致吃剩飯。」
是次計畫共吸引八所保良局轄下小學參與,每所學校首先挑選約十五名學生組成的「精算師小組」,將環保工作坊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通過分析校內廚餘量及成分,探討問題成因,並共同策劃減少廚餘的創意行動,二人指,活動結束後有逾一半學校的廚餘數量減少百分之十五至五十不等,成效顯著。
有份參與計畫的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於為期三個月的計畫結束後,成功將人均廚餘減少約百分之四十,能夠完成所有午膳食物的同學數字亦有所增加,成績令人鼓舞。該校一眾「精算師」構思了一連串創意無垠的活動如設計宣傳海報、自創標語、宣傳廣告及劇本等,並於早會上向同學宣傳「惜食」訊息,校方同時推行獎勵計畫,能夠將午膳飯菜完成的同學便可獲蓋印。
Elsie當日亦親臨學校觀察同學們蒐集廚餘及進行審計的情況,數位駐守課室的「廚餘精算師」首先將廚餘分為四類,包括五榖類、蔬菜、瓜果類、非蔬菜類,以及無可避免的廚餘如骨頭等,待同學完成午膳後再協助將廚餘分類,精算師們最後更「作出呼籲」,提醒同學小息時盡量少吃零食,以免影響正餐胃口。
其中就讀小六的張敏晴亦提到大多學生認為午膳飯盒的蔬菜不及即炒美味,「但希望同學明白食物得來不易,在生產、運輸、煮食過程中都會消耗能源,假如吃剩的話便會加重堆填區的負擔。」小精算師們最後更手舞足蹈,配以口號作結,「食物吃清不用倒,多吃蔬菜身體好,惜食健康我做到,地球先生無煩惱!」再次提醒同學「惜食」及均衡飲食的重要性。
另一名同樣就讀小六的廚餘精算師戴俊哲則同Elsie講,今次計畫讓他獲益良多,「原來我們每人每日平均製造的廚餘量有達五十六克,若以一百四十個上課天(有午膳)計算,總數可達六公噸,數量十分驚人。另外,廚餘最終會被送達堆填區,成為臭味的來源。」連串的先導活動後來更激發其創意,構思出急口令比賽以引起同學對校園廚餘問題的關注,他又在話劇表演中演繹廚餘裏面的「菜」,通過第一身感受向同學宣揚蔬菜的好處。
校長陳志源表示,學校一直有資優課程培訓學生的解難能力,今次結合環保,提倡自主學習之餘進一步鼓勵綠色生活,他又樂見珍惜食物的意識能夠於校園植根,「今次活動讓學生有一種『擁有感』,計畫全由他們策劃及推動,又有學生構思如何推動同學進食更多蔬菜,間接推動健康生活。」他又透露已與午膳供應商接觸,希望改善飯盒蔬菜顏色較「黃」的情況,冀增加同學食欲。
盤中粒粒皆辛苦,遠離浪費是美德。Elsie覺得,學生常被灌輸「珍惜食物」的意識,但知易行難,若能身體力行參與更多減少廚餘的活動,才能真正實踐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