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東方日報
網址:報導原文網址
深圳市教育局研究在當地建「港人港治」中小學紓緩跨境學童造成學位不足及關口逼爆的問題,惟本港教育局對深圳建港校的建議大潑冷水,堅稱跨境學童上升只是「過渡性現象」,現階段沒有在深圳建校的計劃,令每日需長途跋涉來港上學的跨境學童繼續淪為人球。有立法會議員批評,內地政府已是反應遲鈍「慢幾拍」,早應提出上述建議,又斥港府更是沒有主動應對的神經兼麻木不仁,不主動也不配合,令一眾跨境學童繼續承受「朝五晚七」非人生活。不過,有教育界人士形容有關建議「遠水不能救近火」,且對跨境學童家長的吸引力有限。
教育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數字顯示,本學年有逾二萬八千名跨境學童每日經各陸路邊境管制站來港上學,比上學年大幅增加近一成三。
學子人潮成重大安全隱患
內地媒體昨引述,深圳市人大代表楊勤指,除了跨境學童深港之間「鐘擺式」上學,加上家長、保母等每天都在關口聚集,對本來已擁擠的出入境口岸構成重大安全隱患,建議深圳市政府劃出土地,容許香港特區政府在深圳建立港人十二年制學校,讓跨境學童就近入學,享受與香港同等水平的義務教育,並建議逐步放開跨境學童入讀深圳公辦學校的限制。
教局:跨境童增僅屬過渡
報道又引述深圳市教育局指,自一○年已開始關注跨境學童問題,下一步將協調市港澳辦、公安局、口岸辦及香港教育局,委託第三方研究機構探討如何解決。深圳已跟香港教育局溝通研究,探討在深圳開辦由香港特區政府資助、提供港式教育的學校,指本港教育局也做過相關研究,探討在深圳建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待香港教育局有明確決定後,市教育局將積極配合。
教育局回應查詢時指,自一三年本港向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實施「零配額」政策,料整體跨境學童人數將於兩三年內達至高峰,隨後逐步回落至穩定水平,認為跨境學童人數上升只屬於過渡性現象。教育局與深圳教育局一直緊密合作,開辦港人子弟學校和港籍學生班,讓港籍學生可留在內地就學。現階段政府沒有在深圳建校的計劃。
到內地建校可紓過境壓力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委員王國興批評內地政府雖然遲鈍,但「遲到好過無到」,終推出一個期望解決跨境學童學位不足,以及關口逼爆的改善建議,但他對教育局的回應感到失望及遺憾,批評該部門短視,對跨境學童極不公平。「見到佢哋咁細個就長途跋涉返學,有啲惻隱之心都會想佢哋舒服啲,我唔明點解香港啲官員咁短視同麻木。」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在深圳籌建港校涉多個複雜因素,現時始研究是「遠水不能救近火」,加上跨境學童人數太多,在深建設的學校容納學生有限,故成效很低。
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周啟良亦指,在深圳籌建港校,對跨境家長的吸引力有限,因他們始終喜歡香港的學校,來港讀書仍會是他們的主流選擇。隨着「零雙非」政策,跨境學童湧到香港讀書的熱潮兩、三年後便會結束,現時在深圳建港校的意義就不太大。
「深圳港校」理念 雙非家長有保留
深圳建港校未知何時實現,惟一眾跨境家長均對有關理念有所保留。有家長說如該校課程銜接與師資均保證是「百分百香港製造」,就考慮送子女入讀,免除他們長期穿梭兩地之苦。不過,亦有家長直說不考慮,因送子女來港讀書除學習知識外,更希望讓他們融入香港社會及文化,盡快做個真正香港人。
記者昨午四時到深圳福田口岸視察,發現已有大批等候接載子女的跨境學童家長在關口外守候。
其中,兒子在港讀小一的王女士指,如「深圳港校」在課程銜接以至教師均是來自香港,便考慮送子女入讀,以免其子每日過着「朝五晚八」非人生活。
另一個跨境家長洪女士亦表示,每日平均花一至兩個小時接送其女兒上學,實在極虛耗精神及時間。「日日五點幾起身,唔好話小朋友,大人都辛苦啦,如果師資同課程可以,我都會考慮。」
盼融入港社會文化
不過,家長李女士表明不考慮「深圳港校」,說即使「深圳港校」師資及課程均來自香港,但仍無助子女融入香港社會及文化。「去香港讀書除咗學嘢,就係想佢可以快啲融入社會。喺大陸讀書肯定做唔到,如果唔係,我都唔使日日咁辛苦。」
任內政策 造就17萬雙非嬰兒 曾蔭權種禍 周一嶽力撐
雙非單非學童引起的跨境教育及社會問題,原來是前特首曾蔭權與食物及衞生局前局長周一嶽雙雙埋下的「禍根」。曾蔭權眼見呼籲港人「生夠三個」無人理,便視雙非童為補充本港人口的新血,更希望港人正面看待他們,致令任內造就十七萬雙非嬰兒;而周一嶽以「人道立場」為由,明言不可限制內地孕婦來港產子,變相成為鼓勵她們來港分娩。二人的無能管治最終激起社會強烈回響,上街示威不斷,更引起新一輪的中港矛盾,可謂禍港不淺。
人口政策轉向「內地嬰兒」
曾蔭權○七年發表「偉論」,指要解決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是要放寬人口政策,更要讓人口突破一千萬,其後又呼籲港人要「生夠三個」,但未提供鼓勵生育政策,以致社會上反應冷淡,其後即轉移目標至「內地嬰兒」,一一年曾指港府並非鼓勵內地婦女來港產子,但港人應正面看待雙非單非子女,指他們可補充香港人口的新血,又認為只要限制內地孕婦的分娩數目及讓本地孕婦優先享用醫療服務便可以。
衍生爭床位奶粉學額
另一「禍首」周一嶽任內對雙非單非孕婦問題視而不見,曾言以「人道立場」不可限制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惹不少港人反感。因二人對雙非單非問題無識無見,終造成十七萬該類嬰兒在港出世,衍生與港人爭奪分娩床位、奶粉及學額等問題,憤怒的港人家長其後紛上街示威,宣洩對曾蔭權政府不滿。